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耐药性分析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耐药性分析

2013-05-11 2页 doc 27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2582

暂无简介

举报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耐药性分析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耐药性分析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耐药性,为该类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以来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样品,分离根据国标GB/T4789.7-2003进行,用GNID革兰阴性菌鉴定板进行生化鉴定,用血清玻片凝集实验进行血清学分型,用法国梅里埃ATB Fungs 酵母菌药敏反应板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7~10月,中毒食物以凉拌菜和未彻底加热的熟肉食品为主。血清型主要以O3:K6型为主,占52.4%。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耐药性分析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耐药性分析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耐药性,为该类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以来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样品,分离根据国标GB/T4789.7-2003进行,用GNID革兰阴性菌鉴定板进行生化鉴定,用血清玻片凝集实验进行血清学分型,用法国梅里埃ATB Fungs 酵母菌药敏反应板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7~10月,中毒食物以凉拌菜和未彻底加热的熟肉食品为主。血清型主要以O3:K6型为主,占52.4%。副溶血性弧菌对氨苄西林(AMP)、替卡西林(TIC)、头孢唑啉(KZ)的耐药率分别为61.5%、50.0%和42.3%。结论 要重点防制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在治疗时应合理用药。 副溶血性弧菌是我国沿海地区最为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该菌广泛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中。我国沿海城市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往往位居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1]。为了解深圳市福田区近年来引起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流行病学特点和耐药性情况,对福田区2006年以来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和药敏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6年以来食物中毒的资料,血清学分析和药敏实验样品来源于从食物中毒病例中分离得到的副溶血性弧菌。 1.2 方法 用描述性研究分析2006年以来食物中毒的档案资料,用血清玻片凝集实验进行血清学分型,用法国梅里埃药敏分析板进行药敏实验,选用药物共15种,各种检测副溶血性弧菌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用Excel录入数据,用SPSS10.0进行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自2006年以来,共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1起,中毒人数共95人。中毒全部发生在5~11月,发病高峰季节为7~10月,占中毒起数的81.0%。中毒食物以凉拌菜和未彻底加热的熟肉食品为主。凉拌菜引起的食物中毒6起,占总数的28.6%,食用未彻底加热的熟肉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4起,占总数的19.0%,未能确定中毒食物的8起,占总数的38.1%,其他食物引起的中毒3起,占总数的14.3%。 2.2 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学分析结果 21起副溶血性弧菌的食物中毒中,有11起是O3:K6型,占52.4%,涉及中毒人数47人。有2起是O4:K8型,占9.5%,涉及中毒人数4人。4起混合型(O3:K6和O1:25、O3:K6和O4:K8),占19.0%,涉及中毒人数33人。还有其它型别4起,占19.0%,涉及中毒人数11人(1)。 2.3 副溶血性弧菌的药敏实验结果 对从食物中毒患者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共26株进行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 15种抗菌药物包括:氨苄西林(AMP)、替卡西林(TIC)、氨曲南(ATM)、亚胺培南(IPM)、四环素(TE)、阿米卡星(AK)、庆大霉素(GEN)、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EV)、复方新诺明(SXT)、头孢他啶(CAZ)、头孢唑啉(KZ)、头孢呋辛(CXM)、克拉霉素(CLR)和头孢哌酮(CFP)。副溶血性弧菌对氨苄西林(AMP)的耐药率为61.5%,对替卡西林(TIC)的耐药率为50.0%,对头孢唑啉(KZ)的耐药率为42.3%,对头孢呋辛(CXM)的耐药率为3.8%(表2)。 3 讨论 2006年以来,深圳市福田区发生的食物中毒中,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为主,发病季节在5~11月,中毒食物以凉拌菜和未彻底加热的熟肉食品为主,这与国内很多研究结果大致相同。林海[2]对南方某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8起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食物中毒发病高峰季节是7~10月,占75.01%,且凉拌菜引起的食物中毒占42.86%,食用未彻底加热的熟肉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占32.14%。田明胜等[3]对上海市2000-2007年副溶血性弧菌致集体性食物中毒分析结果表明7、8、9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峰,主要中毒食品是混合性食品,其次为畜禽肉加工食品和水产品。表明夏季是食物中毒特别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应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严防病从口入。 在深圳市福田区的副溶血性食物中毒中,血清型别主要以O3:K6为主,同国内报导结果一致[4~6]。也有4起混合型,即在同一起食物中毒中,同时存在2种甚至3种血清型别的副溶血性弧菌。表明污染源来源不同,应作进一步同源性分析,找到污染的真正来源。 药敏实验结果表明,从食物中毒病例中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对氨苄西林(AMP)和替卡西林(TIC)耐药,耐药率为61.5%和50.0%,这两种是青霉素类抗生素,与张淑红[7]、王丽杰[8]、齐小保[9]等的研究结果大致一致,其次,对头孢唑啉(KZ)耐药,耐药率为42.3%,对头孢呋辛(CXM)的耐药率为3.8%。这两种是头孢类抗生素,温群文等[10]对深圳市南山区2003-2007年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性研究表明,主要对氨苄西林耐药,对头孢唑啉中度敏感。表明深圳地区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其次对头孢类抗生素也耐药,提示对病人用药应注意挑选合适的抗生素和抗菌药物。
/
本文档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耐药性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