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10级医药商品学教案

10级医药商品学教案

2013-05-16 50页 doc 994KB 1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86779

暂无简介

举报
10级医药商品学教案NO:1 科目 天然药物学基础 授课教师 车韦莹 章节 第一章 新课课题 绪 论 课时 2 班级 10药剂1--7 授课时间 2011.8.29---9.2 课型 理论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多媒体 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李建民 《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蔡少青 主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天然药物学的含义;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
10级医药商品学教案
NO:1 科目 天然药物学基础 授课教师 车韦莹 章节 第一章 新课课 绪 论 课时 2 班级 10药剂1--7 授课时间 2011.8.29---9.2 课型 理论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多媒体 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李建民 《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蔡少青 主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天然药物学的含义;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2、熟悉天然药物学的任务;天然药物的命名 3、了解天然药物学的起源和发展;天然药物的分类 教学重点: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含义 教学难点:我国古代重要本草 思考题或作业: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学著作和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分别是什么年代的?是哪部书? 2、生药的命名方法有哪些?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的含义和任务 ※一、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含义 药物:凡是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称为药物。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中医治疗原则使用的药物 草药:是指民间医生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民族药:是指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习惯使用的天然药物 药材:是指经过简单加工而未精制的天然药物 生药:就是药材,大多数是中药材,少数是西医所用的原料药材 25’ 教学方法:通过猜字谜的游戏引出我们这门课程《天然药物学》,并让学生有个大致理解什么是天然药物,然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天然药物的含义,并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解相关的药物含义,帮助理解。 二、天然药物学基础的任务 1.整理中药材复杂品种 2.研究生药品质评价方法 3.调查生药资源 4.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研究 3、 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学习方法 多观察、多实践、多比较、抓重点 教学方法: 通过举例方法进行归纳天然药物学基础的任务,并ppt展示。归纳出本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并提出相关学习的要求。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1、 ※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书名 作者 成书年代 说明 神农本草经 不详 东汉末年 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是现知我国最早的药物著作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南北朝 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新修本草 (唐本草) 苏敬等人 唐代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载药850种,开创了药学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 证类本草 唐慎微 北宋 载药1746种,是现存最早的内容完整的古代本草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明代 载药1892种,完全按自然属性,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方法 2、 近现代天然药物科学的发展(自学)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书本找出相关内容完善上面的格,对主要的五部本草著作的作者、年代和相关特点做一介绍。让学生自学近现代天然药物科学的发展这一部分。 10’ 30’ 第三节 生药的命名和分类 一、生药的命名 1、 根据生药的产地命名 2、 根据生药的功能命名 3、 根据生药的性状命名 4、 根据生药的原植物形态命名 5、 根据生药的生长特性命名 6、 根据生药的药用部位命名 7、 根据典故传说命名 二、生药的分类 1、按生药功能分类 2、按药用部位分类 3、按有效成分分类 4、按自然系统分类 教学方法:结合相关生药的例子具体讲授生药的命名方法,在讲授根据产地命名方法时可举本地道地药材“化橘红”的例子,讲授典故传说命名时可介绍一两个有趣的典故,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多种生药图片,加深同学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生药的分类方法做一简单介绍,重点讲解自然系统分类。 【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 【布置作业和预习】完成课后练习题 25’ 课后记:本次课要求掌握的内容不多,主要要同学们掌握好天然药物的概念,并树立好学习本课程的兴趣。通过课前的游戏和课堂当中的提问、图片典故展示等环节,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比较大,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 NO:2 科目 天然药物学基础 授课教师 车韦莹 章节 第二章 新课课题 生药的采收加工和贮藏 课时 2 班级 10药剂1-7班 授课时间 2011.8.31—9.7 课型 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生药标本 多媒体 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李建民 《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蔡少青 主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熟悉生药采收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 2、了解常用的加工方法 3、熟悉产地加工的目的与干燥 4、熟悉生药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与防治措施 5、掌握毒性生药的保管方法 教学重点:1、熟悉生药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与防治措施 2、掌握毒性生药的保管方法 教学难点: 1、生药采收的原则 2、毒性生药的保管方法 思考题或作业: 1、生药贮藏过程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有哪些? 2、什么是毒性生药?毒性生药应该如何保管?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导入课题】 在绪论,我们已经明确了天然药物学这门学科的含义和任务那么接下来我们带领大家去探寻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的旅程,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天然药物学做个铺垫 【教学方法】设置疑问,引起学生兴趣,由此引出新课题。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 一、采收与生药品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比较法讲授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气候下生药的品质,图表对比展示,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二、一般采收原则 1.根和根茎类 2.茎木类 3.皮类 4.叶类 5.花类 6.果实种子类 7.全草类 8.藻、菌、地衣类 9.动物类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启发式讲授不同采收原则 三、生药采收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生药的加工与干燥 1、 产地加工 (1) 产地加工的目的 (2) 常用的加工方法 1.挑选、洗刷 2.切 3.蒸、煮、烫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法具体讲授生药常用的加工方法,明确加工的目的和好处,配以图片展示,加深熟悉程度。 2、 干燥 1.晒干 2.烘干 3.阴干法 【教学方法】通过介绍几种方法使同学们明白干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除去新鲜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保证生药质量 5’ 5’ 15’ ’ 20’ 10’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利于贮藏。 第三节 生药的贮藏与保管 一、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与防治措施 (一)虫蛀 (二)发霉 (三)变色 (四)泛油 二、生药的贮藏方法 (一)仓库的管理 (二)常用贮藏方法 ▲三、毒性生药的保管 专人负责、划定仓间或仓位,专柜加锁,专用账册 【教学方法】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常见的变质现象,再图片展示加深印象,讨论形式解决相应的防治措施,教师讲解主要的鉴别要点。具体介绍贮藏方法,并特别点出毒性生药的贮藏方法。 【小结】 【辅导练习题】 20’ 15’ 课后记:本次课程内容虽然较多,但是内容简单,结合生活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上课积极参与讨论,气氛较好,通过课堂练习题反馈,学生掌握程度较好,完成情况也较好。 科目 天然药物学基础 授课教师 车韦莹 章节 第三章 新课课题 中药的炮制 课时 2 班级 10药剂1-7班 授课时间 2011.9.5—9.9 课型 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生药标本 多媒体 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李建民 《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蔡少青 主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中药炮制的含义; 2、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 3、了解常用炮制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中药炮制的含义; 2、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 教学难点: 1、掌握中药炮制的含义; 2、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 思考题或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讨论中药材炮制的方法 NO: 3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导入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到生药的采收加工贮藏等相关内容,那这些是否可以直接用来治病呢?如果还不能,那首先要经过哪些程序才能真正作为药用呢! 【教学方法】设置疑问,引起学生兴趣,由此引出新课题。 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医疗、调剂和制剂的需要并结合药材的特性,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炮”—用火加热 “制”—除火以外的其他制法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1) 纯净药材 (2) 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 (3) 提高药物疗效 (4) 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刺激性或副作用 (5) 便于调剂和制剂 (6) 方便服用和贮藏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启发性讲解各种炮制目的,同时采用反面对比进一步讲解炮制的目的。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方法 3、 净制 1.清除杂质 (1)挑选 (2)筛选 (3)风选 (4)水选 2.分离和清除非要用部位 (1)去残根或去残茎 (2)去皮壳 (3)去毛 (4)去心 (5)去芦 (6)去核 (7)去头尾足翅(8)去残肉 二、切制 【教学方法】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再图片展示加深印象,讨 5’ 5’ 20’ 10’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论形式,教师讲解主要的制法操作。 ※三、炮炙 (一)炒法 (二)烫法 (三)煅法 (四)制炭法 (5) 炙法 (6) 蒸法 (7) 煮法 (8) 炖法 (9) 煨法 (10) 燀法 (11) 制霜法 (12) 水飞法 【教学方法】简要介绍以上炮炙方法的特点,结合实例讲解各方法的作用,观看视频《中药炮制操作技能》,了解常用的炮制方法的具体操作。 【小结】 【辅导练习题】 ’ 20’ 30’ 课后记:本次课程内容较少,而且内容简单容易理解,配有视频观看,让学生能更直观学习到中药炮制的内容,学生学起来兴趣较浓,气氛较好。如有时间充裕可叫学生观看视频后参与讨论,效果会更好。 科目 天然药物学基础 授课教师 车韦莹 章节 第四章 新课课题 生药的鉴定 课时 2 班级 10药剂1-7班 授课时间 2011.9.10--9.19 课型 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生药标本 多媒体 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李建民 《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蔡少青 主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中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和一般程序; 3、掌握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 4、熟悉《中国药典》中药材质量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了解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简介 教学重点:1、掌握中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和一般程序; 教学难点: 1、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和一般程序; 2、掌握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 思考题或作业: 1、 生药鉴定的法定依据有哪些?鉴定一种生药时,如何选用? 2、 在制作粉末制片时,为什么常加入水合氯醛透化?为什么透化后还要加入稀甘油?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NO: 4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导入课题】 本章主要介绍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生药鉴定的依据和一般程序、生药鉴定的主要方法。 【教学方法】设置疑问,引起学生兴趣,由此引出新课题。 第1节 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是: 鉴定生药品种的真伪优劣,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与有效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依据和一般程序 ▲一、生药鉴定的依据 国家药典、局颁药品标准 二、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一)取样 (二)杂质检查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启发式讲授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第三节 生药鉴定的方法 4、 来源鉴定 1. 观察植物形态 2. 核对文献 3. 核对标本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法具体讲授生药的来源鉴定,配以图片展示,加深熟悉程度。 5、 性状鉴定 1.性状 2.大小 3.颜色 4.表面特征 5.质地 6.断面 7.气 8.味 9.水试 10.火试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采用眼看、手摸、鼻闻等方法对比介绍性状鉴定的 方法,同时配以图片讲解,加深印象。 5’ 5’ 15’ 10’ 20’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6、 显微鉴定 (1) 显微鉴定的一般方法 1. 组织切片 2. 表面制片 3. 粉末制片 4. 解离组织片 (二)中成药显微鉴定 四、 理化鉴定 (一)化学定性反应 (二)显微化学反应 (三)微量升华 (四)荧光 (五)物理常数测定 (六)色谱法 (七)分光光度法 (八)水分鉴定 (九)灰分鉴定 (十)浸出物鉴定 (十一)挥发油鉴定 (十二)含量鉴定 【教学方法】结合图片比较显微鉴定的不同方法,并组织学生讨论各种鉴定方法的不同点,老师讲解点明,介绍不同种类的理化鉴定,并结合实例加深印象。 【小结】 【辅导练习题】 15’ 20’ 课后记:本次课程内容较多,在讲课前先让学生看书预习课本内容,在讲授过程中通过提问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本节课重点内容是生药鉴定的四种方法,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联系实际,举实例来进行解说。 科目 天然药物学基础 授课教师 车韦莹 章节 第五章 新课课题 藻类、菌类、地衣类生药 课时 2 班级 10药剂1-7班 授课时间 2011.9.15—9.23 课型 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生药标本 多媒体 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李建民 《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蔡少青 主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冬虫夏草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 2、掌握茯苓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 3、熟悉冬虫夏草、茯苓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及功效。 4、比较茯苓与猪苓性状上的异同。 5、了解灵芝的来源、性状和功效。 教学重点:1、冬虫夏草的鉴别特征和功效。 2、茯苓的鉴别特征和功效。 教学难点: 冬虫夏草的真伪优劣鉴别 茯苓的鉴别要点 思考题或作业: 1、冬虫夏草伪品的鉴别 2、茯苓商品有哪些?各有何性状特点? 3、如何从性状上区别茯苓和猪苓? 4、完成课后练习题 NO:5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总体上来讲了生药鉴定的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到各论的学习,具体学习各个生药的鉴定,首先就是对植物药的学习,大家看一下这些植物你们认不认识呢?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常见的藻类和菌类植物,引起学生兴趣,由此引出新课题。 第一节 藻类、菌类、地衣类生药 一、藻类、菌类、地衣类植物的特征 藻类植物:单细胞、多细胞群体;自养植物;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菌类植物:多为多细胞丝状体;异养生物;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地衣类植物: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教学方法】比较法讲授藻类、菌类、地衣类植物的特征,图片展示相应的生药,简单介绍其功效。 二、重要生药 ※冬虫夏草 1.来源: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 体的复合体。 2.产地:四川、青海、西藏、云南 3.采收加工:夏初采收;晒干 【教学方法】通过视频演示冬虫夏草的演变过程介绍其来源,引起学生注意帮助理解。 ▲4.性状:虫体、子座 5.显微特征:子座-子囊壳-子囊-子囊孢子 6.化学成分:粗蛋白 7.功效:补肺益肾,止血化痰 5’ 10’ 5’ 20’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图片,讲授冬虫夏草的性状鉴别特征。展示几种常见的冬虫夏草伪品图片,让学生讨论如何辨别真伪。结合图片简单讲解冬虫夏草的显微特征。提出问题“冬虫夏草为何如此名贵?”,引起学生思考,进而举例说明是由于其功效强大,加深学生印象帮助记忆。 ※茯苓 1.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2.产地:云南、安徽 ; 主要寄生在松属植物的根部 3.采收加工:7-9月采挖; “发汗”,阴干 ▲4.性状:“茯苓个” 、“茯苓皮” 、“茯苓块”、 “茯神” 【教学方法】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茯苓的了解,再图片展示茯苓常见的几种商品,并且加插“茯神”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茯苓的认识。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手中生药标本,归纳茯苓的性状特征,教师讲解主要的鉴别要点。 ▲5.显微特征:①团块 ②菌丝 6.化学成分:多聚糖类;三萜酸类 7.理化鉴别 8.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教学方法】结合图片讲授茯苓的显微特征。结合实际生活例子讲解茯苓的功效,如生活中说的茯苓有“祛湿”作用,实际指的就是利水渗湿的功效,此外茯神还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 猪苓 1.来源: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2.产地:寄生椴树、桦树、枫树等树根部 3.采收加工:春秋二季 4.性状(从形状、颜色、体质、断面上与茯苓区分) 10’ 10’ 15’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5.化学成分 6.功效:利水渗湿 【教学方法】讲授时注意与茯苓的对比,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猪苓的性状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茯苓与猪苓性状上的异同点。 灵芝 1.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2.性状 :赤芝、紫芝 3.功效: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教学方法】图片介绍灵芝的相关性状特征,结合生活例子简单讲解灵芝的功效和使用。 【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述藻、菌、地衣类的生药,其中详细讲解了冬虫夏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要点,以及茯苓的几种常见的商品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要点,简单介绍了猪苓和灵芝这两种生药。 【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 【布置作业和预习】完成课后练习题 10’ 5’ 课后记: 本节课开始正式具体学习每一种生药,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生药标本演示、实例解释等教学方法,同学们都显示出较大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到具体的生药,还没掌握到相应的学习方法,需要再加以引导。 NO:6 科目 天然药物学基础 授课教师 车韦莹 章节 第五章 新课课题 蕨类和裸子植物生药 课时 2 班级 10药剂1-7班 授课时间 2011.9.20—10.10 课型 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生药标本 多媒体 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李建民 《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蔡少青 主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绵马贯众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 2、掌握麻黄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 3、熟悉绵马贯众、麻黄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及功效。 4、比较三种麻黄性状上和显微特征上的异同。 5、了解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1、绵马贯众的鉴别特征和功效。 2、麻黄的鉴别特征和功效。 教学难点: 绵马贯众的鉴别要点 麻黄的鉴别要点 思考题或作业: 1、如何鉴别几种常见贯众? 2、麻黄来源有几种?如何区别它们?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导入课题】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常见的蕨类植物生药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由此引出新课题。 第一节 蕨类植物生药 一、蕨类植物的特征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教学方法】比较法讲授蕨类、苔藓、裸子植物的特征,图片展示相应的生药,简单介绍其功效。 二、蕨类植物重要生药 ※绵马贯众 1.来源: 2.植物形态 3.产地 4.采收加工 ▲5.性状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药材标本介绍,组织同学观察,注意特征性结构并作出解释 6.显微特征 7.化学成分 8.炮制 9.功效 10.附注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图片,讲授绵马贯众的特征。展示几种常见的伪品贯众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如何辨别。结合图片简单讲解绵马贯众的显微特征。 10’ 15’ 15’ 10’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第三节 裸子植物门 一、裸子植物的特征 【教学方法】启发性教学,以问答的形式讲解裸子植物的特征 二、裸子植物重要生药 ※麻黄 1.来源 2.植物形态 (1)草麻黄 (2)中麻黄 (3)木贼麻黄 3.产地 4.采收加工: ▲5.性状: (1)草麻黄 (2)中麻黄 (3)木贼麻黄 【教学方法】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麻黄的了解,再图片展示麻黄常见的几种商品,加深学生对麻黄的认识。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手中生药标本,归纳麻黄的性状特征,教师讲解主要的鉴别要点。 ▲6.显微特征: (1)草麻黄 (2)中麻黄 (3)木贼麻黄 (4)草麻黄粉末 7.化学成分 8.理化鉴别 9.功效 10.炮制 11.附注 【教学方法】结合图片讲授麻黄的显微特征。结合实际生活例子讲解麻黄的功效 10’ 20’ 10’ 课后记:绵马贯众这种生药平时较少接触,所以学生对其了解较少,应详细讲解介绍。本节课讲解三种麻黄的性状和显微区别点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看书和观察生药标本,找出自己认为的区别点,老师再进行评讲,能让学生更好掌握这方面内容。 NO:7 章节 实验一 课题 茯苓和麻黄的鉴定 班级 10药剂1-7 授课时间 2011.9.26—10.8 课时 2 课型 实验课 教学方法(可多选): 讲授法 讨论法 练习法(习题)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可多选): 实物 标本 参考资料: 《天然药物学基础》 李建民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天然药物学基础》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掌握茯苓、麻黄的性状特征; 2 掌握茯苓、麻黄的粉末特征; 3 掌握麻黄茎的组织构造特征。 教学重点: 茯苓、麻黄的粉末特征 教学难点: 茯苓、麻黄的粉末特征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展示目标】实验一:茯苓和麻黄的鉴定 【教学方法】复习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使学生回忆起有关的理论知识。对实验内容有所了解,且有理论的支持。进而引入新课题。展示课堂目标并作适当讲解。 【授课内容】 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 性状特征 ※△三 显微鉴别 1、茯苓粉末观察 蒸馏水制片 2、麻黄根茎横切面观察 3、麻黄粉末观察 水合氯醛透化装片 【教学方法】讲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并注意讲授实验注意事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四 实验操作 【教学方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独立操作,认真进行全部实验内容的实验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老师深入指导,及时解决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抽查。 五 实验讨论 【小结】综述归纳。对上课效果作出评价及期盼。 40分 45分 5分 课后记 由于是第一次实验,同学们对于显微镜的操作还很陌生,所以要多花时间 在显微镜的讲解上。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能很好掌握,但仍有部分学生 制片不太理想,需留待下次实验加强。 科目 天然药物学基础 授课教师 车韦莹 章节 第五章 新课课题 被子植物生药 课时 2 班级 10药剂1-7班 授课时间 2011.9.28—10.13 课型 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生药标本 多媒体 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李建民 《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蔡少青 主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蓼科大黄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和功效。 2、熟悉细辛和何首乌的来源、性状和功效。 3、了解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教学重点:1、大黄的鉴别特征 2、大黄和常见伪品的鉴别 教学难点: 1、大黄的鉴别特征 2、大黄异型维管束的特点 思考题或作业: 1、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2、 大黄的来源有哪些? 3、 大黄的异型维管束有何特点? 4、 完成课后练习题 NO:8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导入课题】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常见的被子植物生药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由此引出新课题。 第一节 蕨类植物生药 1、 被子植物的特征 1、 具有真正的花 2、 具雌蕊 3、 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 【教学方法】比较法讲授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特征,图片展示相应的特征,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二、被子植物分类和重要生药 (1)双子叶植物纲 (2)单子叶植物纲 【教学方法】列表讲授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特征,图片展示相应的代表植物。 细辛 1.来源: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的根及根茎 2.产地 3.采收加工 ▲4.性状: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 5.化学成分 6.炮制 7.功效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图片,讲授细辛的特征。组织学生观察细辛标本,让学生讨论细辛的生药名称体现了它哪些性状特征。 ※大黄 1. 来源: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 2. 植物形态 5’ 10’ 5’ 15’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3. 产地 4.采收加工 ▲5.性状:根茎部分含“星点”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图片,讲授大黄的特征。组织学生观察大黄标本,让学生思考根茎部断面髓部星点并解释。 ▲6.显微特征 (1)根横切面 (2)根茎横切面 (3)粉末 7.化学成分 ▲8.理化鉴别:(1)微量升华 (2)荧光分析 9.炮制 10.功效 【教学方法】结合图片讲解大黄的显微特征,并让学生找出辨别点,同时结合实例讲解大黄的功效。 何首乌 1、1、来源 2、性状:云锦状花纹 3、功效:何首乌、制首乌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图片,讲授大黄的特征。同时结合实例讲解大黄的功效。 【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述被子植物药,其中详细讲解了大黄的性状和显微鉴别要点,以及大黄的几种常见的商品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要点 【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 10’ 20’ 15’ 10’ 课后记:本节课讲授的生药较少,比较重要的是大黄这种生药。在讲解大黄横切面的异型维管束特征时,学生不太好理解,要通过对比正常的维管束和异型维管束的特征,突出“异型”之处。在讲授大黄的理化鉴别方法时,如能在学生面前演示效果很更直观。 科目 天然药物学基础 授课教师 车韦莹 章节 第五章 新课课题 毛茛科生药 课时 2 班级 10药剂1-7 授课时间 2011.10.10—10.24 课型 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生药标本 多媒体 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李建民 《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蔡少青 主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附子的来源、性状、化学成分和功效。 2、掌握黄连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 3、熟悉附子和黄连的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及功效。 4、了解白芍的来源、性状和功效。 教学重点:1、附子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 2、黄连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 教学难点: 1、附子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 2、黄连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 思考题或作业: 1、 如何区别附子、川乌和草乌? 2、 毒性中药的管理品种还有哪些? 3、 如何从性状上和显微特征上区别味连、雅连和云连? 4、完成课后练习题 NO: 9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导入课题】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常见的毛茛科植物,引起学生兴趣,由此引出新课题。 ※附子 1.来源:乌头的子根加工品 2.植物形态 3.产地 :四川江油 4.采收加工 (1)盐附子 (2)黑顺片 (3)白附片 【教学方法】对比介绍附子、川乌、草乌的来源,引起学生注意,视频演示附子的加工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5.性状 (1)盐附子 (2)黑顺片 (3)白附片 6.显微特征 ▲7.化学成分:乌头碱(毒性) 8.理化鉴别 9.炮制 10.功效: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11.附注:川乌、草乌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如何区别附子、川乌和草乌?”,引起学生思考,进而结合多媒体图片,讲授三者的性状鉴别特征。结合图片简单讲解附子的显微特征。结合乌头碱容易水解的特性让学生思考对比附子炮制品的毒性大小。 5’ 10’ 20’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黄连 1.来源: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的根茎 2.植物形态 3.产地 4.采收加工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三种黄连的来源,引起学生注意帮助理解。 ▲5.性状 (1)味连—鸡爪状 (2)雅连—过桥较长 (3)云连—呈钩状,较细小 ▲6.显微特征 (1)味连根茎横切面—皮层、中柱鞘有石细胞、髓部无石细胞 (2)雅连根茎横切面—皮层、中柱鞘、髓部均有石细胞 (3)云连根茎横切面—皮层、中柱鞘、髓部均无石细胞 (4)味连粉末 7.化学成分: 8.理化鉴别—紫外光灯下显金色荧光 9.炮制 (1)黄连 (2)酒黄连 (3)姜黄连 10.功效 11.附注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如何从性状上和显微特征上区别味连、雅连和云连?”,引起学生思考。结合多媒体图片,讲授黄连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列表总结三种黄连的鉴别要点。 10’ 20’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白芍 1. 来源:芍药的根 2. 产地:杭白芍、亳白芍、川白芍 3. 采收加工 4. 性状 5. 化学成分 6.炮制 7.功效:不宜与藜芦同用 8.附注:赤芍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白芍的性状特点,并归纳白芍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十八反”、“十九畏”的具体内容,。 【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述毛茛科的生药,其中详细讲解了附子的性状和显微鉴别要点,以及黄连的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要点,简单介绍了白芍这种生药。 【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 【布置作业和预习】完成课后练习题 15’ 10’ 课后记:本次课程内容较充实,图片和生药标本合理应用,同学们容易理解和识记,上课气氛较好。同学们对于重点内容掌握较好,练习题完成效果较好,部分同学有待加强。 NO:10 章节 实验二 课题 大黄和黄连的鉴定 班级 10药剂1-7 授课时间 2011.10.17—10.21 课时 2 课型 实验课 教学方法(可多选): 讲授法 讨论法 练习法(习题)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可多选): 实物 标本 参考资料: 《天然药物学基础》 李建民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天然药物学基础》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掌握大黄、黄连的性状特征; 2 掌握大黄、黄连的粉末特征; 3 掌握黄连茎的组织构造特征。 教学重点: 大黄、黄连的粉末特征 教学难点: 大黄、黄连的粉末特征 思考题或作业: 1 简述大黄、黄连的主要性状特征; 2 绘大黄粉末特征图; 3 绘黄连茎横切面简图; 4 绘黄连粉末特征图。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展示目标】实验二:大黄和黄连的鉴定 【教学方法】复习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使学生回忆起有关的理论知识。对实验内容有所了解,且有理论的支持。进而引入新课题。展示课堂目标并作适当讲解。 【授课内容】 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 性状特征 ※△三 显微鉴别 1、大黄粉末观察 蒸馏水制片 2、黄连根茎横切面观察 3、黄连粉末观察 水合氯醛透化装片 【教学方法】讲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并注意讲授实验注意事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四 实验操作 【教学方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独立操作,认真进行全部实验内容的实验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老师深入指导,及时解决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抽查。 五 实验讨论 【小结】综述归纳。对上课效果作出评价及期盼。 40分 45分 5分 课后记 本次课已经是第二次实验课,同学们对显微镜的使用已经熟悉,借助理论知 识指导,同学们能够明白实验目的、原理、内容和操作步骤,大部分学生能 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小部分同学操作有误,有待加强。 ※表示重点;△表示难点。 科目 天然药物学基础 授课教师 车韦莹 章节 第五章 新课课题 木兰科生药 课时 2 班级 10药剂1-7 授课时间 2011.10.12—10.27 课型 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生药标本 多媒体 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李建民 《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蔡少青 主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厚朴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 2、掌握五味子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 3、熟悉厚朴和五味子的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及功效。 4、了解辛夷的来源、性状和功效。 教学重点:1、掌握厚朴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 2、掌握五味子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 教学难点: 1、厚朴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 2、五味子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 思考题或作业: 1、 厚朴最突出的性状特点是什么? 2、 比较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性状区别 3、完成课后练习题 NO: 11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导入课题】 【教学方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同时图片展示常见的木兰科植物,引起学生兴趣,由此引出新课题。 ※厚朴 1.来源: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皮、根皮及枝皮 2.植物形态 (1)厚朴 (2)凹叶厚朴 3.产地:川朴、温朴 4.采收加工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演示介绍其植物形态,启发式讲解植物形态引起学生注意帮助理解。 ▲5.性状 (1)干皮—筒朴、靴筒朴 (2)根皮—鸡肠朴 (3)枝皮—枝朴 ▲6.显微特征:(1)干皮横切面 (2)粉末 7.化学成分:挥发油、厚朴酚、和厚朴酚 8.理化鉴别 9.炮制 (1)厚朴 (2)姜厚朴 10.功效 11.附注:厚朴花 【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厚朴药材闻其气尝其味,引起学生思考厚朴有哪些突出的性状特征。结合多媒体图片,讲授厚朴的性状鉴别特征,加深学生印象帮助记忆。结合图片简单讲解厚朴的显微特征。 10’ 15’ 20’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五味子 1.来源: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北五味子 2.植物形态 3.产地 4.采收加工 【教学方法】通过介绍五味子名字由来介绍来源,讲解植物形态,同时图片展示加深学生印象。 ▲5.性状: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6.显微特征:(1)果实横切面 (2)粉末 7.化学成分:种子含挥发油 8.理化鉴别 9.炮制 (1)五味子 (2)醋五味子 10.功效 11.附注:南五味子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观察五味子药材,注意果肉和味道的特点。多媒体展示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两者间的性状区别。结合图片简单讲解五味子的显微特征。 辛夷 1、 来源: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花蕾 2、性状---似毛笔头 3、功效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观察辛夷药材,注意性状特征,简单讲解其功效。 10’ 20’ 15’ 课后记:本次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内容较充实,同时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突出,加上图片的合理应用,容易理解和识记,上课气氛较好,同学们积极参与小组观察和讨论,大部分同学掌握较好,少部分同学尚有欠缺,留待实验课加强学习。 NO: 12 科目 天然药物学基础 授课教师 车韦莹 章节 第五章 新课课题 肉桂、延胡索、板蓝根、杜仲 课时 2 班级 10药剂1-7 授课时间 2011.10.24—10.28 课型 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生药标本 多媒体 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李建民 《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蔡少青 主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肉桂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 2、熟悉延胡索、板蓝根和杜仲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及功效 教学重点: 肉桂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 教学难点: 肉桂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 思考题或作业 1、肉桂的性状具有哪些特征? 2、南板蓝根和北板蓝根的来源和性状各有何区别?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导入课题】 【教学方法】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图片展示板蓝根等中成药商品,留给学生一个问题,由此引出新课题。 ※肉桂 1.来源:樟科肉桂的干燥树皮 2.植物形态 3.采收加工 (1)桂通 (2)企边桂 (3)板桂 (4)桂碎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介绍其来源和植物形态,指出形态特征,引起学生注意帮助理解。 ▲4.性状 ▲5.显微特征 (1)横切面 (2)粉末 6.化学成分:挥发油、桂皮醛 7.理化鉴别 8.炮制 9.功效: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10.附注 (1)桂枝 (2)桂子 (3)桂皮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图片,讲授肉桂的性状鉴别特征。展示几种常见的肉桂商品图片,让学生讨论如何辨别性状特征。结合图片简单讲解肉桂的显微特征。组织学生观察肉桂药材标本。 延胡索 1.来源:罂粟科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2.产地:浙江东阳、磐安 3.采收加工 4.性状 7’ 10’ 20’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5.化学成分 6.炮制 7.功效 【教学方法】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延胡索的了解,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手中生药标本,归纳延胡索的性状特征,教师讲解主要的鉴别要点。结合实际生活例子讲解延胡索的功效。 板蓝根 1.来源:十字花科菘蓝的干燥根 2.产地 3.采收加工 4.性状 5.化学成分 6.炮制 7.功效 8.附注 (1)南板蓝根 (2)大青叶 (3)青黛 【教学方法】结合问题和生活实际讲述板蓝根的性状特征和功效,同时辅以图片加深印象 杜仲 1.来源:杜仲科杜仲的干燥树皮 2.产地 3.采收加工 4.性状: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5.化学成分 6.炮制 7.功效 8附注:杜仲叶 15’ 15’ 13’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教学方法】图片介绍杜仲的相关性状特征,结合生活例子简单讲解杜仲的功效和使用。 【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述樟科、罂粟科、十字花科和杜仲科的生药,其中详细讲解了肉桂的性状和显微鉴别要点,以及罂粟科的几种常见的商品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要点,简单介绍了板蓝根和杜仲这两种生药。 【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 【布置作业和预习】完成课后练习题 10’ 课后记:本次课程内容较多,课程安排较紧凑,但是上课时候重难点区分明显,所以同学们学起来并不是很吃力,对于重点内容掌握较好,练习题完成效果较好,部分同学有待加强。 NO: 13 科目 天然药物学基础 授课教师 车韦莹 章节 第五章 新课课题 苦杏仁、地榆、乳香、没药 课时 2 班级 10药剂1-7 授课时间 2011.10.24—10.31 课型 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生药标本 多媒体 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李建民 《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蔡少青 主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苦杏仁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 2、熟悉苦杏仁的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及功效。 3、熟悉地榆的来源、性状及功效。 4、了解乳香和没药的来源、性状及功效。 教学重点:1、苦杏仁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 教学难点: 1、掌握苦杏仁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 思考题或作业: 1、苦杏仁加水研磨会产生什么现象?原因是? 2、苦杏仁在服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3、地榆和绵地榆有什么性状区别? 4、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导入课题】 【教学方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同时通过介绍“杏林”传说这个典故,引起学生兴趣,由此引出新课题。 ※苦杏仁 1.来源: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成熟种子 2.植物形态 (1)山杏 (2)西伯利亚杏 (3)东北杏 (4)杏 3.产地 4.采收加工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几种苦杏仁的原植物,借助图片讲解植物形态 ▲5.性状 6.显微特征 (1)种子横切面 (2)山杏种子粉末 7.化学成分:苦杏仁苷 ▲8.理化鉴别:加水研磨可产生特殊香气 9.炮制 (1)苦杏仁 (2)燀苦杏仁 (3)炒苦杏仁 10.功效:有小毒 11.附注:甜杏仁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图片和手中生药标本,讲授苦杏仁的性状鉴别特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苦杏仁的理化鉴别方法,并讨论产生香气的原因,加深印象。讲授苦杏仁的功效时注意联系实际讲解其毒性和中毒的急救等知识。 地榆 1. 来源: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棉地榆) 2. 产地 10’ 10’ 25’ 教学内容及方法 时间 3.采收加工 【教学方法】通过介绍地榆名字由来介绍来源,讲解植物形态,同时图片展示加深学生印象。 ▲4性状 (1)地榆 (2)绵地榆 5化学成分 6炮制 (1)地榆 (2)地榆炭 7功效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图片,讲授地榆的性状鉴别特征。提出问题两种地榆具有哪些性状上的不同,引起学生思考。 乳香 1. 来源:橄榄科卡式乳香树的油胶树脂 2. 性状 3.功效:孕妇慎用 没药 1. 来源:橄榄科没药树的油胶树脂 2. 性状 3.功效:孕妇忌用 【教学方法】结合图片简单讲解两种树脂类生药的性状特征,对比介绍两种生药的鉴别特性和功效。 10’ 15’ 10’ 10’ 课后记:本节课内容设置合理,内容较充实,并且讲授苦杏仁的理化鉴别时加入了实践动手内容,同学们都显示出了很高的热情,上课气氛较好,大家都积极参与小组观察和讨论,大部分同学掌握较好,还有少部分同学尚需课后讲解。 NO:14 科目 天然药物学基础 授课教师 车韦莹 章节 第五章 新课课题 豆科生药 课时 2 班级 10药剂1-7 授课时间 2011.10.26—11.11 课型 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比较法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 生药标本 多媒体 参考资料:《天然药物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李建民 《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蔡少青 主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甘草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 2、掌握番泻叶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 3、熟悉甘草和番泻叶的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及功效。 4、熟悉黄芪的来源、性状和功效。 5、了解豆科植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甘草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 2、番泻叶的来
/
本文档为【10级医药商品学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