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简述中原青铜鼎的发展

简述中原青铜鼎的发展

2013-05-27 3页 doc 19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73305

暂无简介

举报
简述中原青铜鼎的发展简述中原青铜鼎的发展 鼎这种器物在中国青铜器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流行时间长,从夏至战国都有它的身影,同时使用的范围也很广泛且形制多样。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器,“鼎”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从这点也可以看出鼎出现的很早。鼎在青铜器铭文中的自名可以分为好几类:1、自名为鼎;2、有的表明鼎实(所盛的东西),如“牛鼎”、“羊鼎”、“鹿鼎”等;3、有的表明用途或使用的场合,如“媵鼎”(陪嫁之鼎);4、有的表明形状,如“盂鼎”;5、有的可能是方言,如战国时期楚鼎或称“石它”。 鼎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炊器,烹煮食物、煮汤(热...
简述中原青铜鼎的发展
简述中原青铜鼎的发展 鼎这种器物在中国青铜器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流行时间长,从夏至战国都有它的身影,同时使用的范围也很广泛且形制多样。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器,“鼎”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从这点也可以看出鼎出现的很早。鼎在青铜器铭文中的自名可以分为好几类:1、自名为鼎;2、有的表明鼎实(所盛的东西),如“牛鼎”、“羊鼎”、“鹿鼎”等;3、有的表明用途或使用的场合,如“媵鼎”(陪嫁之鼎);4、有的表明形状,如“盂鼎”;5、有的可能是方言,如战国时期楚鼎或称“石它”。 鼎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炊器,烹煮食物、煮汤(热水)。《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现在考古发现鼎底部和足部有烟烟炱,可见鼎确实是炊器;另一类是盛食器,盛肉或调味品。大鼎烹煮时需棍状物贯双耳以抬举移动,抬鼎之物典籍中称为铉,又称扃。小鼎可以使用鼎钩,鼎钩文献中叫鋊。 大的类别上来看,鼎根据腹部形状可以分为盆鼎、罐鼎、鬲鼎、盘鼎、束腰平底鼎、方鼎等几大类。 下面就按照时间顺序对中原地区铜鼎的变化发展做出大致的梳理。 二里头文化时期 鼎: (1)形制:立耳较小;平底;四棱锥状半空足;一足对耳(“耳足四点配列式”——郭宝钧); (2)纹饰:一般无纹饰,纹饰只有腹部简单的细凸线弦纹、网格纹和小乳钉纹。 (3)铭文:目前未出土有二里头时期带铭文的鼎。 (4)铸造:胎薄而轻。 二里岗文化时期 (1)形制: 圆鼎:鼎耳仍较小;深腹圜底;圆锥状空足或半空足,柱足或锥状足和器腹相通;一足对耳(“耳足四点配列式”)。 有扁足鼎,分为深腹、浅腹两类。 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耳外侧呈槽状;口部近正方形;深腹;口大底小。 (2)纹饰:有兽面纹、云纹、连珠纹、圆涡纹、乳钉纹、弦纹等。纹饰为单层,流行宽平条带型和细凸线型两种风格的兽面纹。常以连珠纹作边框。兽面纹尾部多上卷。所有兽面纹或其它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纹饰多平雕,个别主纹出现了浮雕。 (3)铭文:这一时期可能并未形成在铜器上铸铭的风气,只有少量的传世铜器上有铭文。 (4)铸造:胎仍较薄,但有增厚的趋势。 商代中期 鼎: (1)形制:腹普遍变浅,不少圆鼎足不对耳(“耳足五点配列式”)。中空的鼎足还有与器腹相通的情形。 (2)纹饰:器表有纹饰的部位增多,纹饰趋于细密,开始流行有地纹的双层花纹。还有以羽状纹(或称“刀形纹”)构成的兽面纹。 (3)铭文:有铭文的铜器还是很少。 (4)铸造:器壁有所增厚,有的器物内壁随外壁浮雕而起伏不平。 四、商代晚期 (1)形制: 鼎:耳稍大,外侧无凹槽;腹进一步变浅;多为实柱足,上端稍粗;足不对耳(“五点配列式”)。新出现的形式有自器腰以上收缩口唇外翻的鼎。 方鼎:横截面为长方形;腹变浅;耳外侧不再有凹槽。鬲鼎新出现。 扁足鼎:均为浅腹。 (2)纹饰:纹饰除常见的兽面纹外,新出现夔纹、蝉纹、鸟纹、勾连式雷纹、蕉叶纹、垂叶三角纹等。开始以云雷纹衬地,流行“三层花纹”。兽面纹除上卷尾外,普遍出现下卷尾。 纹饰繁缛,器腹常满饰花纹。 (3)铭文:铭文字数一般很少,表示人体、动物、植物、器物的字,有较浓厚的象形意味。 绝大多数笔画浑厚,首尾出锋,中间粗,转折处多有波磔(波磔体)。字形大小不统一,铭文布局不齐整。竖基本成行,但横不成排。许多铭文表现出毛笔书写的痕迹,展示了当时手写体的风格。 (4)铸造:胎质厚重。浮雕器物的内壁是平的,不随外壁浮雕而起伏。 五、西周早期 (1)形制: 鼎:口沿呈圆角三角形;立耳粗壮;腹较浅,略垂者多见;略显蹄足。鬲鼎也很常见,分裆愈来愈浅。浅腹,足细长。 方鼎:浅腹、足细长。有少数敛口垂腹四角圆浑的有盖方鼎开始出现。 (2)纹饰:流行长的扉棱(“扉棱四射”)、尖长的乳钉纹。纹饰绝大多数仍沿用晚商式样,涡体夔纹和各种鸟纹很流行。 (3)铭文:长篇铭文明显增多,内容多与当时战争、政治、封赐活动有关。偏早阶段继承了晚商遗风,字体象形性较强,大小不均匀,横不成排;偏晚阶段字形已较为规整,铭文横、竖均成行。 (4)铸造:器物厚重。 六、西周中期 鼎: (1)形制:新流行器体宽大而浅的垂腹附耳鼎。立耳更大;体宽腹浅,多见垂腹者;蹄足较明显,有的鼎足内侧有纵向凹槽。 晚期出现形如锅状大敞口圜底兽蹄足鼎,特成为盂鼎。 (2)纹饰:兽面纹衰退,趋于简单化和变形,不施雷纹地。流行对称排列的垂冠大鸟纹、长尾鸟纹和长冠、花冠的顾龙纹。窃曲纹、波带纹、重环纹、瓦纹,以及变形夔纹、垂鳞纹等出现或开始流行。 (3)铭文:册命类铭文始出现,还有土地狱讼、约剂、追孝等内容,较固定。“子子孙孙永宝用”辞例出现并开始流行。 (4)铸造:器壁变薄,制作趋于简单和程式化。 七、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鼎: (1)形制:多见浅垂腹的盆形鼎和半球形腹的圜底鼎;蹄足明显,内侧有纵向凹槽。方鼎基本消失。 (2)纹饰:兽面纹与夔纹衰落。中期出现的波带纹、重环纹、窃曲纹、垂鳞纹等非常流行。但大鸟纹、长尾鸟纹和顾龙纹已较少出现。西周晚期开始出现交龙纹(最早是頌壶),但较粗疏。纹饰多不用地纹,并有不少素面器物。总体上以素朴为主流。 (3)铭文:西周晚期有较多长篇铭文,内容多为套子化的宫廷册命,有关战争、土地狱讼的内容也较多见。流行“子子孙孙永宝用”等辞例。流行“玉箸体”、布局工整。 进入春秋后,王室和王室大臣的铜器急剧减少,诸侯及其卿大夫所作的铜器占主要地位,内容多是婚媾媵器和自作用器的记录。有关册命内容的铭文已不复见。 八、春秋中晚期之战国早期 鼎: (1)形制:附耳有盖鼎盛行。立耳鼎的鼎耳多外翻。联裆鼎(鬲鼎、敦):春秋晚期出现。 (2)纹饰:重环纹、窃曲纹、波带纹、瓦纹均已不见。纹饰开始细化,蟠螭纹、蟠虺纹流行。龙、兽形象由前期的抽象趋于具体清晰。人物画像纹饰自本期盛行,多表现动物、人物以及攻战、宴乐、采桑、狩猎等场面。开始摆脱青铜器原有的图案规律(中心对称和生动的不对称图案,突破了以往的轴对称构图)。 (3)铭文:春秋中期以后,铭文多趋于艺术化,也有一些类似手写体。内容多记述器主的家世或美德,还有不少记载婚媵的。 九、战国中晚期: 鼎: (1)形制:有盖;腹扁圆;蹄足变矮。 (2)纹饰:流行错金银几何纹饰,图案有云纹、菱纹、勾连纹、三角纹等,植物纹(花朵、叶形纹、綯纹)的流行使铜器清新素雅;刻纹图案也较常见。另一方面,素面青铜器大量出现,标志着传统的铸造工艺开始衰退。 (3)铭文:出现物勒工名的铭文。多用利器刻出,字迹潦草。 (4)组合:鼎、敦、壶成为最基本的组合。 战国中晚期以后当然也有鼎的使用,但是对青铜鼎发展的罗列暂到这里。鼎做为青铜时代礼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研究还有很多路要走。不仅是青铜鼎所代表的其本身,包括铸造技术等等物质方面,更多的还有它所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化与政治等层面。
/
本文档为【简述中原青铜鼎的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