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医养生—经络养生

2013-06-02 50页 ppt 9MB 38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40641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养生—经络养生null经 络 养 生 经 络 养 生 一、经络总论一、经络总论1、经络的含义: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 是沟通表里内外,联络脏腑肢节, 运行气血的通路。    经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 络: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经脉和络脉的主要区别 经脉和络脉的主要区别 null2、经络是什么? (1)在人身体上穴位与穴位之间以及穴位与脏腑之间,脏腑与感官之间以及脏腑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沟通的途径叫做经...
中医养生—经络养生
null经 络 养 生 经 络 养 生 一、经络总论一、经络总论1、经络的含义: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 是沟通表里内外,联络脏腑肢节, 运行气血的通路。    经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 络: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经脉和络脉的主要区别 经脉和络脉的主要区别 null2、经络是什么? (1)在人身体上穴位与穴位之间以及穴位与脏腑之间,脏腑与感官之间以及脏腑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沟通的途径叫做经络。 (2)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通道。起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联系左右,网络全身的作用,将外在的筋、脉、肌、皮、五官、九窍与内在的五脏六腑等连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灵枢,海论》篇讲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null(3)经络是人体的活地图!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肢体关节,沟通上下内外的并存在于人体内的通路。 只有经络畅通,气血畅通无阻,人的身体才不会出现问题! (4)经络是人体的山川大河,无端水溪。 经络就像山川大河, 无端水溪一样,川流不息,奔腾无阻 ,运营气血,无端如环!null(5)经络是人体健康的调控中心! 《灵枢、经脉》中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皆在经络也!经脉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调理各种疾病,调理机体虚实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说,经络是人体健康的调控中心!null(6)经络就是我们的随身御医!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经络是我们健康的晴雨表! 经络养生不仅治已病,还可以治未病! 穴位是我们随身的药囊! 学会经络养生,每个人都是医生!null2、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别络(大络) 经脉 奇经八脉 络脉 浮络 十二经别 孙络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null复杂的人体经络系统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一)命名原则 1 上为手,下为足:行于上肢者为手经,行于下肢者为足经。 2 内为阴,外为阳:四肢内侧前中后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四肢外侧前中后依次为阳明、少阳、太阳。 3 脏为阴,腑为阳:阴经属脏,阳经属腑。null 内侧 外侧手足太阴厥阴少阴少阴厥阴太阴肺经心包经心经肾经肝经脾经阳明少阳太阳太阳少阳阳明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膀胱经胆经胃经 ①       分布规律:       阳明经在前    手足三阳经四肢外侧   少阳经在中         头面躯干  太阳经在后              太阴经在前    手足三阴经四肢内侧  厥阴经在中         躯干     少阴经在后null②循行走向交接特点: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交手三阴经 ③内属一定的脏腑: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null④有表里络属关系: 脏腑之间有表里关系,所属的经脉间也有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有络脉沟通。 ⑤交接部位: 阴经与阳经(相表里经)在四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头为诸阳之会) 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⑥十二经脉的流注:十二经逐经相接,形成一个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传注系统。 ⑥十二经脉的流注:十二经逐经相接,形成一个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传注系统。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经胃经→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脉流注规律 十二经脉流注规律 肺经始,肝经末 表里经脉相互连接 同名阳经相互连接 流注次序为: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 十二经脉与子午流注,与养生的关系 十二经脉与子午流注,与养生的关系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12个时辰与人体12条经脉的关系,可以看成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如果能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nullnullnull1、点揉穴位 穴位,又称腧(shu)穴、气穴,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活动机能积于体表的一些特殊部位,如合谷穴、足三里穴等。通过对一定的穴位进行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整人体机能,起到保健或治疗疾病的作用。null2、推捋经络null3、敲经络 敲揉经络比推捋经络,刺激量要大一些! 4、怎样才能正确找到穴位? 4、怎样才能正确找到穴位?1、找反应。 身体有异常,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包括: 压痛:用手一压,就会有痛涨; 硬结:用手指触摸有硬结; 感觉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肤就会刺痒; 色素沉淀:出现黑痣、斑; 温度变化:和周围皮肤有温度差,比如发凉或者发烫。 在找穴位时,要先压压、捏捏、看看!经络养生,找准穴位才能起到作用!记分寸---同身寸记分寸---同身寸大拇指的指尖关节的宽度是“一寸”。 食指和中指并列,从指尖算起的第二关节的宽度是“两寸”。 把四指并拢,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三寸”。 说明:刺激穴位要在呼气时! 吐气时,肌肉放松,疼痛少,传导佳,效果好! 子午流注与养生 子午流注与养生 (1)子时(23点至l点),足少阳胆经最旺是骨髓造血,胆经运作时间,胆汁推陈出新。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有些人随便切掉胆是轻率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黄帝内经》“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         “子觉”null凡在子时前l至2小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 经常子时前不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无法正常新陈代谢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中水分蒸发后盐分浓而晒成盐一般,形成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足少阳胆经— 一切为了消化功能,排解积滤的通道。足少阳胆经— 一切为了消化功能,排解积滤的通道。null胆经。 null本经一侧44穴 15穴分布于下肢外侧面 8穴在髋、侧腹、侧胸部 21穴在头面、项、肩部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侧头、目、耳、咽喉、肝胆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null胆经是一条穴位众多的经络,左右各有44个穴位,占人体穴位总数的四分之一,胆经现在是一条非常火的经脉。敲胆经几乎成了万金油。null胆经出现问题,会怎样呢? 口苦 喜唉声叹气 心胁痛不能转身 脸像蒙了一层层薄薄的灰尘 皮肤无光泽 脚面外侧发热 头痛,腮痛、脖子下锁骨窝中肿痛,掖窝肿,大脖子病,出汗打寒颤,胸、胁、肋,大腿外侧,膝和小腿外侧,外踝前及各关节都痛,足小趾,次趾还不能活动。 null5、足少阳胆经的四个重要穴位 ★ 风池穴 此穴在后颈部,当 枕骨之下入发际陷中。 风指风邪,池是浅水塘, 此穴为风邪窝积之处, 但它隐藏不深,容易露出 水面,所以只要经常刺激此穴,风邪就没有藏身之地了。null脑空 风池 20.风池* Fēngchí (GB 20)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 之间的凹陷处。【功效】 祛风解表,清头明目。为治头面、五官病之要穴。 【主治】 ● 头痛,眩晕,失眠,癫痫,中风(内风) ● 目赤肿痛,视物不明,鼻塞,鼻衄,鼻渊,耳鸣,咽喉肿痛 ● 感冒,热病,颈项强痛(外风) 【操作】 向鼻尖方向斜刺 0.8~1.2寸。null风邪的含义很广:  感冒,是受了风寒; 头痛头晕,中医称为“头风”; 身体抽搐痉挛,称为“羊角风”; 突然起了疹子,称为“风疙瘩”; 脑血栓,称为“脑中风”。 因此,按摩风池穴,可以预防和调治由邪风引起的众多疾病。 值得强调的是,头面五官的疾病,如:鼻炎、眼疾、耳鸣、牙痛、面部神经麻痹都可以通过刺激它得到改善。尤其是青少年的近视眼,此穴为特效穴。 另外风池穴还是奇经八脉中阳跷脉的终止穴,阳跷脉起于足跟,主管下肢运动,因此风池穴还是治疗足跟痛的要穴。 null★ 肩井穴----把颈肩弄舒服 凹陷伸处为井,此穴在肩 膀上较深的凹陷中。右手随意 搭在左肩上,右拇指贴于颈左 侧,右中指尖下即为此穴。“井”为四通八达之象,其意正是如此。 肩井穴,最善通经活络,消肿散结,善治“不通则痛”之症,对偏头痛,胃脘痛、乳房疼痛有即时缓解之效。 另外,肩井穴,善治牙痛,若与大肠经的合谷穴同时按压,止痛效果很好。null★ 风市穴 此穴最好找,直立,将手垂于两腿外侧,中指夹处即为此穴。 风市,是风邪的市场。此穴也善治各种风症,与风池穴有近似功效,可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还可以改善失眠。null★ 阳陵泉穴 在膝盖下外侧,腓骨下头前下方凹陷中。 此穴为胆经之合穴,善治胆囊之病,对嘴苦之症有特效。 该穴还为筋之会穴,凡与人体的筋有关的病症,皆可通过刺激此穴来改善,如小儿抽动症,胁间神经痛,肩肘关节痛,急性腰扭伤等。 此穴还可调和肝脾 阳陵泉穴为胆经合穴,胆经属木。气通于肝,合穴属土,血贯于脾,此穴正为调节肝脾功能之枢纽,对于妇女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症,刺激阳陵泉穴,总能解纷扰于乱世,化干戈为玉帛。 此穴最善疏肝解郁,与著名的“消气穴”太冲合用,功效更加明显.null膝阳关阳陵泉null (2) 丑时(1点至3点),足厥阴肝经最旺。肝藏血,肝血推陈出新,是肝脏修复的时间,必须休息,保障肝脏的正常功能。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 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护身卫体的大将军 ——足厥阴肝经 护身卫体的大将军 ——足厥阴肝经null 2、肝经 肝经14个穴位,循行路线从下向上走,起于脚大拇趾内侧趾甲缘上,向上到脚裸,然后沿着腿的里面向上走,在肾经和脾经的中间,最后达到肋骨缘。 肝经巡行路线null3、肝经异常会出现哪些问题? 肝经和肝,胆、胃、肺、膈、眼、头、咽喉都有联系!因此,尽管循行路线不长,穴位不多,但是作用一点都不小。 肝经异常时,会出现以下问题: 腰痛得不能伸;     面色晦暗;     咽干;     胸闷;     呕吐;     腰两侧疼痛;     遗尿或尿不出。null 4、肝经的一个重要穴位。 ★ 太冲穴:人体自身的“菊花茶”。  ●位置:在脚背上大拇趾上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在足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null作用: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发源、原动力),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是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与中药菊花的功效很像。 高血压者,肝火旺者,女性月经不调者,魂不守舍,夜里做恶梦者,均可按揉太冲穴。null(3) 寅时(3点至5点),手太阴肺经最旺,是呼吸运作时间。其特点“多气少血”。“肺朝百脉。”肺将肝所储藏的新鲜血液送往全身,迎接新的一天到来。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nullnull尺泽: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null善清肺热,因此可治热性的咳嗽,还对咽喉炎和扁桃体炎有特效。 治疗高血压,哮喘病。 吐泻、鼻衄、遗尿、腰扭伤null列缺:两个合谷相对,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桡骨茎突(鱼际下腕横纹外侧附近骨头突起)上,食指尖下边的凹陷处(在大鱼际正下方,能感到脉搏跳动)null古语云“头项寻列缺” 小儿遗尿(小儿遗尿系脑神经发育不全,而列缺益于头项)。少商穴少商穴【主治】 ● 咽喉肿痛,发热,咳嗽 ● 昏迷,癫狂 ● 指肿、麻木null(4) 卯时(5点至7点),手阳明大肠经最旺,有利于排泄。“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蠕动最旺盛,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是排泄大便的最佳时间。此时喝一杯凉开水,有助于糟粕的排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nullnull合谷:在大拇指与食指呈45°角时,骨根相交之处凹陷内 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首选要穴。 是强壮穴 止痛null曲池:弯曲肘部,在肘横纹外侧(桡侧)的端点处 降血压、通便、皮肤病、排毒null(5) 辰时(7点至9点),足阳明胃经最旺,是胃最活跃的时间。人在7-9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干裂或生疮。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null人的后天之本--足阳明胃经null2、胃经的循行路线: 胃经是人体经络中分支最多的一条经络。主要分布在头面、胸部和腹部以及腿的外侧靠前的部分。null3、足阳明胃经出现问题,会出现哪些症状? 发高烧、出汗、头痛、脖子肿、咽喉肿痛、牙齿痛、或口角歪斜、流浊鼻涕或流鼻血; 精神方面容易受惊、狂躁; 吃得多而容易饿,胃胀、腹胀; 膝盖肿痛、胸乳部、腹部和大腿部、下肢外侧、足背、足中趾等多处疼痛、足中趾活动受限。null 4、与胃经联系的组织和器官:鼻、眼、上齿、口、 喉咙、膈、胃、脾、肠、心、下肢外侧前沿。 因此本经穴位按摩主治病症为:与本经有联系的肌体组织,五脏六腑中的器官,本经循行的四肢、五官出现的各种病症。null 5、胃经的四个重要穴位! ★ 足三里-----人身第一长寿穴。 足三里位置:null功效: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刺激足三里,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可以改善心脏功效,调节心率,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红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并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民间有“肚腹三里留”的说法。 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胃痛;   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糖尿病;高血压等。null位置:如图 梁丘是胃经的“郄(xi)穴”,梁丘在治疗急性胃痛胃痉挛方面效果非常好,更是治疗一般胃肠病的常用穴位!★梁丘----急性胃痛求梁丘null★天枢---恶心、闹肚子、便秘的克星!位置: 天枢在肚脐旁边两寸,即前正中线和乳头连接的中点线上与肚脐平的那一点。在肚脐眼两边各有一穴。null天枢是大肠的“募穴”,募穴就是五脏六腑之气集中在胸腹部的穴位。 功效:点揉天枢可以增加肠道的良性蠕动,对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脐周疼痛、恶心、呕吐有很好的作用!null 位置:眼眶下面的凹陷处。 功效:每天坚持用手指按压四白穴,不仅能很好地预防治疗眼病,比如眼花、眼睛发酸发胀、青光眼、近视等,还可以祛除眼部的皱纹,还可以起到美白的效果。★ 四白穴---养颜美容穴!null(6)巳时(9点至11点),足太阴脾经最旺,是脾脏最活跃的时间。“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所以吃早餐不会发胖。“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人脾经。 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三阴交三阴交 位置: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 方法:用手大拇指按揉 作用: 健脾和胃、调补肝肾、滋阴生津 。亦有安神之效,可促进睡眠。null是泌尿、生殖病妇科男科疾病,尤善消炎 双向调节人体胖瘦,胃酸、食欲不振 治疗冷症和更年期综合症null血海:手指朝向身体,左掌心扶在右膝盖上,大拇指的位置(在膝盖内侧,髌骨内上缘2寸) 能通治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 止痒null (7)午时(1 1点至13点),手少阴心经最旺,是养心的时间。人在午时能睡片刻,(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null1、心经: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属于心。 循行路线为:从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脏的系带(心系),下过隔肌,络于小肠。 上行支脉:从心脏的系带向上,挟食道旁,联结与眼与脑相连的系带(目系)。心经的巡行路线null 2、与心经联系的肌体组织和器官: 心、小肠、肺、食道、咽、目、上肢内侧后缘。 3、心经异常时,人体出现哪些疾病和症状? 心经异常,人之身体会出现,心胸烦闷,咽干,口渴,眼睛发涩,胁痛,手臂阴面靠小指侧那条线疼痛或麻木,手心热。 null5、心经的两个重要穴位 ★极泉穴——治疗冠心病、肺心病的名穴。 位置:极泉穴在腋窝顶点,当上臂外展时,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即是此穴。null★ 神门穴——治心慌,失眠的名穴 位置:null穴意:神门穴称谓的意义在于心藏神,神气出入的门户,所以称为神门。 本穴是手少阴心经之辅穴。 生理功能:疏经止痛,宁心安神,益智健脾。 主治病症:主要用于冠心病、心慌、失眠等。 注意:按揉时力量不要太大! null(8) 未时(13点至15点),手太阳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上输送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所以午餐一定要在1点前吃完,有利于营养吸收。 未时分清浊,饮水降虚火nullnull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3.后溪* (SI 3)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定位】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 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 ● 头项强痛,腰背痛 ● 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癫狂痫 ● 盗汗,疟疾 ● 手指及肘臂挛急 【操作】 直刺0.5~0.8寸,或向合谷方向透刺。null 养老穴:前臂背面尺侧,尺骨小头近端挠侧凹陷中 老年病:治疗眼睛昏花、眼睑下垂、耳聋 耳鸣、听力减退、肩酸背痛、起坐艰难、脚步沉重 降血压 长寿null养老 null听宫:耳洞前,张口凹陷处 耳部疾病、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null1.少泽* Shàozé(SI 1) 井穴 【定位】 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 头痛,目翳,咽喉肿痛,耳聋,耳鸣 ● 乳痈,乳汁少 ● 昏迷,热病null(9)申时(15点至17点),足太阳膀胱经最旺。 这时间要多喝水,是一天最重要的喝水时间,肾脏和膀胱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段时间多喝水(500毫升),有利于泄掉小肠注下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nullnull.睛明:两眼头,鼻根部。预防近视和眼部疲劳。 攒竹 【定位】 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 呃逆 null委中:膝盖后窝正中。“腰背委中求”,此穴既是治疗腰背酸痛、腰肌劳损的要穴,也是人体排毒的重要出口,还可用刺血疗法释放毒素。 nullnull 肺俞* 【定位】 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 咳嗽,气喘,咳血,鼻塞 ● 骨蒸潮热,盗汗 ● 皮肤瘙痒,瘾疹 null 心俞 【定位】 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 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梦遗,癫狂痫 ● 咳嗽,吐血,盗汗 null 膈俞* :血会 【定位】 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 胃脘痛,呕吐,呃逆,饮食不下,便血 ● 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 ● 瘾疹 null 肝俞* 【定位】 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 黄疸,胁痛,脊背痛 ● 目赤,目视不明,夜盲 ● 吐血,衄血 ● 眩晕,癫狂痫 胆俞* 【定位】 在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 黄疸,口苦,呕吐,食不化,胁痛 ● 肺痨,潮热 null 胃俞* 【定位】 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 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 ● 胸胁痛 脾俞 【定位】 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 腹胀,呕吐,泄泻,痢疾,便血,纳呆,食不化 ● 水肿,黄疸 ● 背痛 null 肾俞* 【定位】 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遗尿,小便不利,水肿 ● 耳鸣,耳聋 ● 气喘 ● 腰痛 null 31.上髎 Shàngliáo(BL 31) 【定位】 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处。 32.次髎* Cìliáo(BL 32) 【定位】 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 33.中髎 Zhōngliáo (BL 33) 【定位】 在骶部,当次髎下内方,适对第三骶后孔处。 34.下髎 Xiàliáo(BL 34) 【定位】 在骶部,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四骶后孔处。 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作为一组穴位,主治类同,统称“八髎”。 其中次髎最常用,常用于来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null(10)酉时(17点至19点),足少阴肾经最旺。此时可做一些有易于肾的运动。如游泳、太极、倒退等。 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 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null (1)肾经的循行路线 肾经是与人体脏腑器官有最多联系的一条经脉,它起于足底的涌泉穴,止于胸前的俞府穴,属于肾脏,联络膀胱。 null(2)肾经不正常的人会出现哪些问题? 面黑如柴,头晕目眩; 气短暴喘,咳嗽咯血; 饥不欲食,心胸痛、腰、脊、下肢无力或肌肉萎缩麻木,脚底热、痛; 心烦、易惊、易恐、口热、舌干、咽肿。null(3)主治范围包括哪些? 妇科病; 前阴病; 肾、肺、咽喉病;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疾病。 null涌泉           本穴是肾经要穴,常用来治疗泌尿疾病、消化疾病、呼吸疾病、五官疾病,具有宁神、开窍、清热、引火归原的作用,亦是常用的保健穴之一。null涌泉 null太溪:脚内踝后侧凹陷中 大补肾虚:腰酸膝软、头晕眼花、耳聋耳鸣、牙齿松动、肾虚脱发、遗精遗尿、哮喘、高血压、假性近视、足跟痛、妇女习惯性流产。null(11)戌时(19点至21点),手厥阴心包经最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此时是心包经与脑神经活跃的时间,是看书最佳时机。      戍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null 2、心包经循行: 在手臂阴面中间那一条线上,共有九个穴位。循行顺序是: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null3、心包经发病,易引发的疾病和症状: 与心包经联系的肌体组织和器官有:心包、三焦、胸、膈、上肢内侧中部。 心包经发病出现的病症:腑中肿、臂拘急或痉挛、掌心发热。 身体组织器官出现的病症:心脏疾病,心悸,胸中烦闷,心烦,神经疾病,嬉笑无常等。null4、心包经的两个重要穴位 ★内关穴——心脏的随身保健医生,人体重要的保健穴,是心包经的别行络脉!null内关穴位置: 距2寸的两筋间,别行手少阳三焦经。 生理功能: 疏经祛风,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合胃降逆。null内关穴作为冠心病的日常保健穴位,经常按揉内关穴,可以增加心脏的无氧代谢,增强其功能。运动后的疲惫感大为降低。同时,按揉内关穴,对心律失常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所以内关又被称为“冠心病的救星”、“心宝”等。null★ 劳宫穴——劳而不倦。 位置: 握拳,中指上是穴。 生理功能: 疏经止痛,泄热安神,清心开窍。 主治病症: 心脏疾病、神经疾病,呕吐,口疮,口臭, 中风昏迷,饮渴等,这是一个补养心脏的穴位,而且补养的速度极快。 null(12)亥时(21点至23点),手少阳三焦经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是免疫系统。 “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null外关:在腕背横纹上2寸,与正面内关穴相对 外关:在腕背横纹上2寸,与正面内关穴相对 一 、落枕、肩周炎、感冒 二 、善调情志病 三 、月经不调、心烦头痛、厌食口苦、 四、脚踝扭伤 五 、防治太阳穴附近长黄褐斑和鱼尾纹,以及青少年的假性近视 六 、防衰老的要穴2)奇经八脉2)奇经八脉⑴含义:“奇”有“奇特”“奇异”之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null⑵特点:①有一定的循行路线   ②不直属脏腑   ③无表里关系      ④无逐经相接的关系    ⑤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 ⑶作用: ①沟通十二经脉的联系 ②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渗灌蓄积调节作用 一、任督二脉是十二经的“水库” 是十二经络的总管一、任督二脉是十二经的“水库” 是十二经络的总管1、任督二脉不属于十二经,而属于奇经八脉。 十二经与奇经八脉就象是江河与水库的关系,奇经八脉可以储存调节十二经气血。十二经经气过盛时,奇经八脉会加大存储,疏通十二经,保证气血正常流通;当十二经经气不足时,奇经八脉经气会自发补充到十二经循行中,二者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维持人体经络系统的正常。 null 2、奇经八脉与十二经有什么区别! 其一、它不同于十二正经分布于全身,胳膊上就没有奇经的分布。 其二、它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只是部分经脉与脏腑连属,如任脉与胞宫(相当于子宫)相连; 其三、奇经八脉中有六条经脉没有自身特有的穴位,其俞穴都是寄附于十二正经上,只有其中的任脉、督脉有其自身的经穴。null3、疏通任督二脉的几种简单的方法 方法一、叩首法 头叩手背即可,叭在地板上或床上,用头叩手背,每15次为一小节。 作用,可使任督二脉在头部顺接! null 方法二 震动尾闾法 双腿盘坐,然后用脚掌外缘用力站立(站的过程中膝盖不可触地),离地10至30厘米就行。然后臀部落地时正好使尾骨颤击地板,这个动作就完成了。 注意:可垫棉垫;幅度从小到大;有骨结核,骨质疏松及扭伤者忌用。 作用:能使任脉会阴穴与督脉长强穴得以顺接。null 方法三 壁虎爬行法 象壁虎一样在地上爬行,完全放松! 作用:主要用来打通任脉,对增强五脏功能效果显著。任脉乃阴经之河,总调阴经各脉,对更年期妇女尤为重要! null 方法四 踏步摇头法 放松仰卧于地板,两手抱于颈,好像要做仰卧起坐,头略微抬起,做原地踏步的动作!动作不要大,头随着脚的伸缩而向左右摆动,收左脚时头向右摆,收右脚时头向左摆。 作用:主要锻炼整个脊椎,锻炼督脉。二、任脉----阴脉之海二、任脉----阴脉之海1、任脉:奇经八脉之一,有总摄阴经的作用,被称为“阴脉之海” 任,有担任,妊养的含义,又是起于胞宫的,所以跟女子的生育功能有关,包括调节月经、孕育胎儿,为生养之本。 主管生殖生理活动全过程的主要脏腑是肾(先天),起主要辅助作用的脏腑是胃和脾(后天),起具体反应作用的是胞宫(子宫),起联系及调节脏腑与胞宫的通道功能 的是经络中的“冲任”二脉。 补肾,非任脉莫属!null2、任脉的循行路线。 任脉共有24个穴位。 任脉起于胞宫,出于会阴部,向前循腹里,行于上半身的前正中,向上经咽喉,上到面部,到达眼睛下面。 null3、任脉的五个重要穴位 ★ 关元----保健大穴。 位置:人体前正中线上,肚脐正下方四指处,就是此穴。 作用:关元穴,同时为任脉穴位、小肠募穴和足三阴会穴,所以足三阴、小肠、任脉这些经行部位发生的疾病都有疗效,有培补元气、肾气、暖下元的作用。对各种妇科病、男科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古人说此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从古至今,此穴作为人体保健大穴,与足三里齐名。null★ 气海(丹田)---人体性命之祖。 位置:身体前正中线上,肚脐正中下1.5寸,可以先四指并拢取脐下三寸(关元穴),中点即是气海穴,又称丹田(另说在两肾之间中点) 作用:丹田穴与人的元气相通,是元阳之本,真气发生之处,是人体生命的动力源泉。此穴能鼓舞脏腑经络气血的新陈代谢。使之流转循环自动不息,生命得以维持,故又有“性命之祖”之称,又称为“十二经之根”,“五脏六腑之本”。又因为丹田是呼吸之门,又是任、督、冲脉所起之处,全身气血汇集之处,又称为“气海”。如果“气海”充实,则百病可治,永葆强壮。null 道家养生功中“撞丹田”。 这个功法,适合每一个想要身体强壮的人,如果你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你觉得有劲使不出,如果你觉得心神不安,魂不守舍,如果你觉得体力透支,难以积蓄,都可以从撞丹田找到解决方法。 找个电线杆或平滑的大树,两腿略分开,站在树前,肚子离树干15公分,然后用肚脐去撞树就可以了。开始撞树,动作要轻,幅度要小,全身放松! 可以与“推腹法”同练,效果更好!null★ 神阙(肚脐眼)。 神是心灵的生命力,阙是君主所在的城池的大门,神阙又有命蒂之称,神阙有任、带、冲三脉通过,联系五脏六腑,所以如果各部气血阴阳发生异常,可以借刺激神阙穴来调整全身,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状态。 指压保健:中指隔衣放在肚皮上,力度最好有一定的压迫感,又不太难受,自然呼吸100次以上,每天睡前按压一会儿。 履腹保健:速绕肚脐履腹,右转30圈,左转30圈,每天若干次!null 位置: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即上身前面正中的骨头最下缘和肚脐眼连成的中点! ★ 中脘穴---脾胃之疾,无所不疗。null作用: 中脘穴,即是任脉的穴位,也是胃的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直接输注的地方,还是腑会,所以对六腑(胃、大肠、胆、三焦、膀胱)的疾病尤其是胃病有很好的疗效。 它的作用又可为健脾和胃,通腑降气。 按中脘穴可以防治胃痛、腹痛、腹胀、反胃、恶心、呕吐、泛酸、食欲不振及泄泻等疾病。“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还可减肥!掌按、按压即可。null★ 膻中穴(中丹田) 位置:膻中穴在前正 中线上,两乳头连的 中点又称中丹田。 丹田分为上丹田、 中丹田、下丹田 null作用: 膻中穴是心包募穴 (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是气会穴(宗气聚会之处),又是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刺激该穴,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血管及消化道内肠等作用,能有效治疗各类“气”病。 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症,如哮喘、胸闷、心悸、心烦、心绞痛等。 任脉穴位,个个是保健要穴!null 1、督脉: 奇经八脉之一,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和督促的作用,因此有头正中线上。顺着“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 2、循行路线: 督脉共计28个穴位。督脉主要循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以及脊梁骨从下往上走,一直到嘴。脉气起于小腹内,与冲脉、任脉同源,出于会阴部,从尾骨沿着脊柱内上行,到后脑风府穴处进入脑内,联络脑。三、督脉----阳脉之海null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关系最为密切,一个在后脊正中,一个在其两旁,共同联系肾脏和脑。同时,督脉还与足少阴肾经和任脉联系,都与阴部、子宫肾、心关联;此外督脉还与喉咙有关。 null3、打通督脉和膀胱经,是防治众多疑难杂症的万能功法! 若对自己虚弱的身体无从改善,那就先从打通督脉和膀胱经开始! 为什么要从督脉和膀胱经入手呢? 因为,这两条经脉可以调动人体肾脏的功能。 前面讲到,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也是身体抵御外界风寒的重要屏障,只要强壮膀胱经,我们的身体便固若金汤!但是,怎样给膀胱经提供能量呢?主要是靠肾,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经只是一个通道,本身无动力运行,需肾气的支持才能完成御寒,排毒的功能。所以你加强膀胱经的需求,也就是激发肾脏的供应潜能。null同样,督脉也是如此!督脉是诸阳之气,人体阳气借此宣发,是元气的通道!打通督脉,增加督脉的气血供应,就能激发肾脏的先天之气。 怎样打通督脉和膀胱经呢? 方法 很多,捏脊法、刮痧法、拔罐法、敲臀法等等。 null4、督脉的四个重要穴位 ★ 命门-----强腰补肾壮阳 位置: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跟肚脐在同一水平高度。 作用:壮腰补肾,温补脾肾,可以治疗 腰部虚冷疼痛、遗尿、腹泻、以及女性虚寒性的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 方法:用手掌擦命门,每天3分钟,直到有一股热感通过皮肤向里渗透为止。null★ 风府-----祛除头痛太轻松 位置:后发际正中以上一横指的凹陷中,顺着脖子后面正中间向上摸,到脖子和头交接的地方有个凹陷的地方即是此穴。 作用: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头晕等,以及高血压 引起的头痛、眩晕、颈椎病引起的颈部神经,肌肉疼痛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点按风府穴,或沿前额的神庭 头顶的百会穴 风府穴按揉,会瞬间缓解。 null★ 百会----降压穴 位置:将大拇指插进耳洞中,两手的中指朝头顶伸直。然后像是环抱头顶似的,两手手指按住头部,两手中指指尖相触之处,即时百会穴。 作用:百会有“三阳交会”之称,即是三阳经与督脉、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 其功能是开窍醒脑,回阳固脱,升阳举陷。主治头痛、晕眩、中风失语、癫狂、泄泻、健忘、不寐等。现在治疗中风记忆力下降时都要选百会穴 null降血压:手掌紧贴百会穴呈顺时针旋转,每次做36圈,可以宁神清脑、降血压 美发:将食指或中指按压在百会穴上,逐渐用力深压捻动或轻柔和缓的揉动,然后用空拳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三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头皮的抵抗力,减少脱发短发,起到美发的作用。 手指经络养生操手指经络养生操 十 指 对 力 强 心 脏 双 手 对 插 头 脑 清 旋 转 关 节 通 经 脉 反 掌 伸 展 松 筋 骨 揉 揉 十 指 祛 头 痛 甲 角 切 切 精 神 爽 按 摩 四 关 行 气 血 摇 肩 转 膊 松 颈 椎 nullnull一:高血压经络养生,有效防治高血压经络养生,有效防治高血压1)两经两穴防治高血压 治、防高血压,直接的方法是敲肝经和胃经。 治、防高血压,间接的方法是按揉合谷穴和足三里! 2)太冲、太溪、曲池(大肠经穴,肘横纹外侧端)是最好的降压药。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高血压,自古至今证明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就是太冲、太溪和曲池!每天坚持按揉五分钟,两个月后,可以有效降血压!nullnull二:冠心病null平躺,将双手摩擦发热,然后摩擦胸部50次,力度较大。(上下) 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背部中线以及至阳穴。(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反手握拳拇指压处既是) 用右手食指按压(弹拨)腋窝下的极泉穴(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直至感到麻木。 用拇指指腹端用力按压内关、神门穴,各30次。 睡前轻轻拍心前区40次,可预防冠心病发作。 神门穴:掌根横纹下端凹陷处null三:糖尿病null推任脉:紧贴腹部,自胸骨下至中极穴(脐下4寸,膀胱经、肾经、肝经、任脉的会穴)用力推擦2分钟左右。 横推腹:用手掌的掌根沿一侧侧腰部用力推擦至对侧侧腰部,然后改用五指指腹勾擦回原处,按摩3分钟左右。 抱颤腹部:双手自然交叉,两个手掌的掌根按在双侧大横穴上,(大横穴的位置在肚脐两侧4寸一个横掌处);双手小指按在关元穴(脐下3寸)上,双手拇指抵住中脘穴(脐上4寸)。找好位置后,轻轻下压腹部5分钟左右。 点揉中脘穴:用拇指点揉中脘穴1分钟左右。null点揉气海穴:用拇指点揉气海穴1分钟左右。(脐下1.5寸神阙与关元穴中间) 点揉天枢穴:用拇指点揉双侧天枢穴各1分钟左右。(脐旁开2寸大肠经上) 擦揉脚踝内侧:用大拇指在内侧和跟腱处进行擦揉,每侧4分钟左右 擦肾腧:用双手虎口自上而下,擦双侧肾腧。(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null四:失眠失眠自我按摩失眠自我按摩坐好,全身放松,全神贯注。双手握拳,用拇指关节沿脊柱旁两横指处,自上而下慢慢推按。 用右手中间三指摩擦左足心涌泉穴,然后换成右足心。 脱衣仰卧于被内,双目自然闭合。用两手食指第二节内侧缘从两眉内侧推向外侧。 用两手中指端轻轻揉按太阳穴。 用两手拇指指腹沿两侧颞(nie)部由后向前推摩。 用手掌根部轻轻拍击头顶囟(xin)门处。 用两手拇指端揉按风池穴。(胆经与阳维脉会穴,后发际凹陷处) 将两手叠放在腹部,然后用手掌大鱼际轻轻揉按中脘穴。(脐上4寸) 将两手移至下腹部,然后用手掌大鱼际徐徐揉按丹田(也气海穴,脐下1,5寸)。 null五:便秘null指揉中脘。右手中指按于中脘穴(脐上4寸),其余四指贴附于腹部,然后做顺时针揉动30次。 揉按天枢(脐旁开2寸)。两手掌心按于天枢穴,其余四指贴附于腹部,按揉50次。 揉脐摩腹。右手在下,左手叠于其上,按于脐部,稍用力做顺时针揉动30次。然后逐渐扩大范围,摩全腹50次。再由上而下推左腹30次。 点按承山穴(小腿后正中提脚跟腓肠肌凹陷中)。大拇指按压承山穴1分钟,再捏拿承山学周围腓肠肌30次。口臭者揉按足三里1分钟;腹冷者揉按三阴交1分钟。null六:颈椎病颈椎病自我按摩颈椎病自我按摩将双手张开成爪形,拇指按压两侧风池穴50次,直到感到酸胀、麻木为止。 用中指指腹按压第七颈椎旁50次,左右手互相按摩对侧穴位,直到局部有麻木感。 用双手拿、捏头部,同时将头部向上提拿。上下5次。 双手按压颈椎旁线,边揉边移动。上下5次。 用双手掌心摩擦颈部,直至颈部产生灼热感。 用双手固定颈部,前后俯仰头10次。null七:胃病null 胃管受纳、脾主消化,脾胃为后天之本! (1)让胃永远舒服的是足三里和天枢,每天按揉足三里和天枢3-5分钟,从根本上把胃扶起来,有效防治各种胃病! 四个穴位孝敬后天之本---脾胃天枢: 肚脐旁开2寸 足三里: 犊鼻穴下3寸四个横指 null何需吃药,脾俞与足三里就足以壮脾,每天不定时按揉足三里3-5分钟,每两三天在脾俞拔罐一次,您会觉得吃得很香!null(2)肚胀呕吐找足三里、中脘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是胃的经气汇聚于腹部的位置,和足三里联手能治疗胃肠道的任何疾病。两穴位每天分别按揉3—5分钟即可。中脘穴: 肚脐上4寸4横指头+1 个大指横指高度上约五指并拢处。null八:两目干涩null血海的位置: 用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右掌按住左膝,左掌按住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即是。为自己补血 ---血海和足三里是让肝不血虚的首选!null十:肩周炎null用对侧手掌置于患侧肩部做顺时针方向按揉50次、以患处感觉到热为宜。 以对侧手拇指、中指指腹按揉患侧肩井、肩髃穴、肩贞穴各50次、至感到发热。 用手掌刮、擦患侧肩膀,以产生灼热感为宜。 用对策手掌托住患侧肘部,做前后左右摆动肩膀运动。 用对策手掌托住患侧腕部,做向上抬举肩膀的运动,反复10次。 null肩井、 肩髃穴、 肩贞穴肩周炎的自我保护肩周炎的自我保护注意保暖防冷,这是避免得肩周炎的主要方法;尤其是得了肩周炎,更要保暖。 错误认识:得了肩周炎,不要运动患处、以免加重病情。最好时常运动,加强自我锻炼,以加快病情的恢复。null十一:小腿抽筋null患者俯卧,用拇指用力按压、揉捏膀胱腧3分钟,直至患者产生酸胀。 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足三里、太溪穴、阳陵泉各3分钟,直至患者感到酸胀为宜。 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承筋穴、力度较大,3分钟左右。但切记,一定要等小腿抽筋稍微缓解以后再按压。 手掌握拳,如果小腿抽筋比较急,则用力击打小腿肚中央,可用迅速缓解症状。 改卧为坐,伸直抽筋的腿,用手紧握前脚掌,向外侧旋转抽筋那条腿的踝关节。旋转时动作要连贯,一口气转完一周,中间不能停顿。旋转时,如是左腿,按逆时针方向;如是右腿,按顺时针方向。需注意的是,旋转时足向外侧扳,紧跟着折向大腿方向,尤其要用力,脚掌上翘到最大限度。
/
本文档为【中医养生—经络养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