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痰湿体质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探讨_李海昌

痰湿体质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探讨_李海昌

2013-06-13 2页 pdf 898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20160

暂无简介

举报
痰湿体质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探讨_李海昌 第 31 卷 第 4 期 2 0 1 3 年 4 月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31 No. 4 Apr. 2 0 1 3 中 华 中 医 药 841 学 刊 痰湿体质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探讨 李海昌,温成平,谢志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摘 要:痰湿体质与痛风、高尿酸血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肥人多痰湿”,“肥贵人则膏粱之疾”,痰湿体质 是痛风、高尿酸血症重要的...
痰湿体质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探讨_李海昌
第 31 卷 第 4 期 2 0 1 3 年 4 月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31 No. 4 Apr. 2 0 1 3 中 华 中 医 药 841 学 刊 痰湿体质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探讨 李海昌,温成平,谢志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摘 要:痰湿体质与痛风、高尿酸血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肥人多痰湿”,“肥贵人则膏粱之疾”,痰湿体质 是痛风、高尿酸血症重要的体质基础;因此,调理痰湿体质、健脾化痰祛湿是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主要治法之一。 关键词:痰湿体质;痛风;高尿酸血症;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971.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 7717( 2013) 04 - 0841 - 03 Correlation of Phlegm - dampness Constitution and Gout or Hyperuricemia LI Haichang,XIE Zhijun,WEN Chengping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Zheng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3,Zhejiang,China) Abstract:Gout,hyperuricemia and phlegm - dampness constitution exist a certain correlation,and the latter is physical basis. Obesity individuals always have phlegm. Therefor,one of the main treatments is strengthen spleen and re- solve phlegm and dampness to adjust constitution. Key words:phlegm - dampness constitution;gout;hyperuricemia;theory research 收稿日期:2012 - 11 - 20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2110685) ;浙江省公益 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1C33SAB90001) 作者简介:李海昌(1978 -) ,男,山东临沂人,博士,研究方向:中西 医结合对免疫风湿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谢志军(1975 -) ,男,浙江杭州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对免疫风湿病的基础与临 床研究。 痛风(Gout)是一种难治愈、易复发的代谢性风湿病,与 遗传背景和高嘌呤、高蛋白饮食关系密切,临床上以高尿酸 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为主要特点。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全球痛风的发病率 呈逐年递增趋势,我国痛风发病率达 0. 26% ~ 0. 34%,高 尿酸血症发病率达 5. 79% ~ 13. 8%,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已 成为冠心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之 一。痰湿体质是痛风、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等疾病重要 的体质基础,既往关于中医痰湿体质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的相关性探讨研究较少或较局限。 1 中医学对于体质学说的概念及其机制的阐述 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在疾病发生、发展、 转归及预后等多方面参与疾病的过程,“体质”,“痰湿”学 说首见于宋、金、元时期,且倡“肥人多痰湿”、“百病兼痰” 论,众医家继承发展了前人对生命现象的认识与思想后首 先提出的,沿用至今。中医体质学说认为[1],体质是在人 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代谢、功能和结 构上相对稳定的特质。由于体质差异,致病因素作用于人 体的临床现和证型各不。王琦将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 痰湿质、瘀血质、特禀质等 9 种基本类型,痰湿体质是一种 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痰湿体质与痛风、代谢综合征、高尿 酸血症、冠心病、肥胖、中风等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随 着现代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痰湿体质与痛风、代谢 综合征、高尿酸血症基础及临床研究日益得到关注。体质 类型受环境因素的制约[2],且体质可以调节的。痰湿体质 的形成也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丹溪治法心要·湿》中 云:“东南地下,多阴雨地湿,凡受必从外入。”表明地理环 境及气候潮湿,能使人感受湿邪。若素体内湿偏盛,则易感 外湿之邪,困脾生痰,易形成痰湿体质。如调查表明台湾本 地居民的原发性痛风患病率为 11. 7%,远高于大陆的 0. 67% [3],多因岭南瘴疠、久雨多湿内外湿邪夹杂,易致痰湿 体质,多罹患此病。国内不同地区,汕头、上海、山东、北京 等地的调查结果也提示富含高嘌呤的饮食对痛风影响不能 低估,而高嘌呤食物大都是肥甘厚味之品,易招致内湿化痰 形成痰湿体质。因此,气候环境及饮食习惯是导致痰湿体 质形成的重要原因。而“肥人多痰湿”,“肥贵人则膏粱之 疾”,故痛风之人又以肥胖的痰湿体质人群为多。不良精 神因素也可导致痰湿体质的形成。如果思虑过多,耗伤心 脾,脾胃运化功能减退可影响精微物质代谢与输布,逐渐成 为痰湿体质。 2 中医学对于痰湿体质的概念及其机制的阐述 中医对痰湿体质的认识始于《黄帝内经》,如《黄帝内 经·卫气失常第五十九》曰:“是故膏人,纵腹垂腴;肉人 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胀不能大者。”而《金匮要略》“盛 人脉涩小,……历节疼,不可屈伸”的论述则阐述了痰湿体 质易发痛风之脾虚湿盛的病机。丹溪还对痰湿内蕴的外在 表现进行了表述,《丹溪治法心要·痰》[4]中云:“关脉伏而 大者,痰也。眼胞、眼下如烟薰黑者,亦痰也。凡人身上、 中、下有块,是痰。”明确提出了痰的脉象与外在体征,对痰 湿体质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清代医家王燕昌《王氏医存 ·肥人多痰》中说:“肥人多痰,大半因湿。……盖不病则 津液为脂膏,病则作湿酿痰也。”明确提出痰湿体质不病 时,“津液为脂膏,病则酿湿作痰”。这一论述表明,痰湿体 质实质上是体内脂膏偏多的特殊状态,因而痰湿体质多见 于肥胖人。 现代中医对痰湿体质的定义是指由于津液运化失司, 脾不散精,精微物质输布运行及转化失调,痰湿凝聚、互蕴, 迁延日久而逐渐形成的以重浊黏滞为主的偏颇体质状 148 第 31 卷 第 4 期 2 0 1 3 年 4 月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31 No. 4 Apr. 2 0 1 3 中 华 中 医 药 842 学 刊 态[5]。痰湿在体内形成之后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若痰湿软轻,但并未消除,长期潜伏于体内,对生理机能产 生影响,逐渐形成特殊的机体状态,即痰湿体质;若痰湿较 重,则可转化为痰湿证的病理状态。另外,宋咏梅[6]提出, 痰湿体质是指在遗传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的持续作用 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以痰湿内蕴为主要特 征,并易引起痰湿证的体质状态。因此,痰湿体质是疾病发 生、发展及其病机从化的重要因素。 痰湿体质影响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生、发展趋势和 预后转归。主要表现在 3 个方面:第一,痰湿体质决定高尿 酸血症及痛风发病方式并影响其发展倾向。痰湿体质导致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存在易感性、 易罹性。第二,痰湿体质影响病机从化。病邪进入人体,病 情可随体质而发生变化。痰湿体质者受邪后多从湿化、寒 化,湿热体质者受邪后易从热化,主导疾病的传变趋势。第 三,痰湿体质影响上述两种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3 中医对痛风病因病机与痰湿体质关系的认识 痛风在中医学中类似于“痹证”、“历节”、“脚气”、“痛 风”等病症,而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生化基础。姜良铎认 为本病病机主要为痰湿浊毒内阻血脉、四肢以致络脉不通, 不通则痛[7]。本课组前期对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中医 证候的文献进行了检索研究,结果显示主要证候是:痰瘀痹 阻证 35. 06%,痰浊阻滞证 14. 88%。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 及痛风发病多因素体痰湿体质,外感风寒湿邪,以致痰湿流 注筋脉,久病入络,痹阻关节;间歇期或慢性期湿、痰、浊交 相为害,污浊凝聚,不得运行而作痛,受累脏腑以肝脾肾为 甚。痰、浊是病之标,肝、脾、肾功能失常是病之本。禀赋痰 湿体质而又嗜食膏粱厚味、海鲜啤酒加之起居无度,而致痰 湿壅滞日盛,阻碍血行,血不行则痰、湿、瘀互结,滞留骨节 筋肉,蕴久化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其发病机理关键为 “痰湿”,发病经过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患者本身痰 湿体质脏腑功能失调,如饮食不节,酿生湿浊,病理变化往往 表现为高尿血酸症。随着病邪的逐渐深入,痰湿热邪瘀浊入 络、痹阻经络、外攻手足,多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的急性 痛风性关节炎,此期多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治疗。随 之进入痛风间歇期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此期病程长、症 状轻,往往被医患双双忽视,而造成病邪日久、入里脏腑而致 痛风石,甚至伤及肾之气化功能,引发痛风性肾病。临床多 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等一系列复杂的表现。 4 现代医学对痛风、高尿酸血症与痰湿体质的关系认识 痰湿体质者多表现为体形肥胖,肥胖多是痰湿体质的 集中外现[8]。何裕民对肥胖人群调查显示,痰湿体质及兼 夹痰湿体质者分别占 14. 7%、35. 9%[9]。朱禀匡对老年肥 胖人群调查显示痰湿体质者占 76. 55%,说明肥胖和痰湿 体质密切关系[10]。肥胖是引起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 危险因素,流行病学显示肥胖是引起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 独立而且重要的危险因素[11];肥胖是在先天遗传基础上, 并受特定环境因素引发的,且肥胖和高尿酸血症、痛风的生 化基础有着重要的关系[12]。年龄与痰湿体质的发生密切 相关[13],高尿酸血症主要见于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大于 60 岁的老年人患病率更高[14],且多见于腹型肥胖老年人, 与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密切相 关,腹型肥胖与尿酸的生成增多密切正相关[15]。 董静对痰湿体质与平和体质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和标 志物的比较研究,结果提示肥胖既是代谢综合征主要危险 因素之一,亦是痰湿体质的主要表现和危险因素;痰湿体质 与代谢综合征具有明显程度的相关性,同时认为代谢综合 征是痰湿体质的主要发病趋势[21]。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 生化基础,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16],他们具有共 同的病理基础[17],常聚集同一个体[18],两者发生发展互为 因果、相互促进,肥胖型男性人群中这种相关性更为明 显[19];且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与多种代谢指标异常密切相 关。痰湿体质是代谢综合征的病理基础,调整痰湿体质是 防治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措施[20]。 本课题组临床观察 163 例原发性痛风患者,其中痰湿 体质者占 60. 7%。潘启焕等对 123 例高尿酸血症进行体 质辨证,结果气虚痰湿质 104 例,占 84. 6%[22],体质的差异 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痰湿体质是痛风 发病的内在基础:骆斌等[23]对 4l 例肥胖人与 50 例正常人 的白细胞抗原(HL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携带 HLA - B12 抗原的痰湿体质者人群,其肥胖的可能性是未携带该抗原 人的 3. 868 倍。中医痰湿体质与 HLA -Ⅱ类基因(DPB1、 DRB1、DQB1)多态性有一定关联性[24],载脂蛋白基因 4 等 位基因频率和高尿酸血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5]。 5 讨 论 痰湿体质者多表现为体形丰腴肥胖,肥胖和痰湿体质 密切相关;“肥人多痰湿”,“肥贵人则膏粱之疾”,痛风及高 尿酸血症之人又以肥胖的痰湿体质人群为多。高尿酸血症 是痛风生化基础,降低血尿酸是痛风缓解期及慢性期的主 要治疗策略;痰湿体质是代谢综合征具有明显程度的相关 性,是其主要发病趋势痰及危险因素,调整痰湿体质是防治 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措施;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 组成部分,调理痰湿体质亦是降低血尿酸的有效途径,血尿 酸的降低能够减少或杜绝痛风的复发。这一学术观点与临 床痰湿体质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治疗不谋而合,本课题组 临床以健脾化痰祛湿治法确立的袪浊通痹方,用以调理痰 湿体质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多能起到较好的治疗及预防效 果。前期课题组对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中医方药及证候的 文献进行了检索研究,结果显示主要证候为痰瘀痹阻证,痰 浊阻滞证;主要中药苍术、白术、薏苡仁、土茯苓,亦说明 “痰湿”是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主要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 所以临床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应以调理痰湿体质 为本,减少尿酸生成为标;以健脾化痰、降酸化湿泄浊为主 要治法。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 - 46 [2] 靳琦,王琦.辨体 -辨病 -辨证诊疗模式 -中医体质理论的 临床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4. [3] Chou CT,Lai JS. The epidemiology of hyperuricemia and gout in Taiwan aborigines[J]. Br J Rheumatol,1998,37:258 - 262. [4] 元·朱丹溪. 丹溪治法心要[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51,114. [5] 王琦,叶加农,朱燕波,等. 中医痰湿体质的判定研究 [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2) :73 - 75. [6] 宋咏梅.痰湿体质的定位倾向及相关疾病[J].山东中医药杂 志,2003,22(9) :518 - 519. [7] 张永生.姜良铎教授治疗痛风经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2002,25(2) :61 - 62. 248
/
本文档为【痰湿体质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探讨_李海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