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流感

流感

2013-06-18 49页 ppt 1MB 19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0827

暂无简介

举报
流感null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参阅网站 http://www.moh.gov.cn http://www.chinacdc.net.cn http://www.cdc.zj.cn 流行性感冒概述流行性感冒概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传播很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起病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疲乏等全身中毒症状显著,咳嗽、流鼻涕及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轻微为特征。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传播。流感病死率高达8%至10%。null年度 流...
流感
null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参阅网站 http://www.moh.gov.cn http://www.chinacdc.net.cn http://www.cdc.zj.cn 流行性感冒概述流行性感冒概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传播很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起病急、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疲乏等全身中毒症状显著,咳嗽、流鼻涕及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轻微为特征。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传播。流感病死率高达8%至10%。null年度 流感 病毒型 死亡率 1918-1919 “Spanish” A型(H1N1) 全世界二千万人 美国55万人 1957-1958 “Asian” A型(H2N2) 全世界超过1百万人 美国7万人 1968-1969 “Hong Kong” A型(H3N2) 全世界约70万人 美国3万4千人 1977-1978 “Russian” A型(H1N1) 极少数CDC, 1996 二十世纪流感大流行null1918年流感大流行流感病原学流感病原学流感病毒( RNA病毒)分甲、乙、丙三型,最常引起流行性感冒的为甲型(我国从1953年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每次流行均由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频繁,常随不同变异阶段而分为多个亚型。由于各型间不产生交叉免疫,人体对新亚型常无免疫能力,故每年都有中小范围不同程度的新亚型流感流行。乙型病毒变异则较慢。尚未发现丙型病毒有抗原变异。流行特征流行特征(一)时间分布 1.季节性 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流行通常发生在冬春季,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则更多是在夏季流行。大流行时,季节性不明显。 2.周期性 由于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的易变性,人类对流感免疫的不持久性及流感疫苗效果的有限性,致使流感流行呈现周期性,一般3~4年一次小流行,10~15年一次大流行。乙、丙型周期性不明显。 3.长期变异 流感的长期变异主要表现在抗原的转变,其结果往往导致世界性大流行。 4.暴发 由于流感的传播途径容易实现,因此极易发生暴发。(二)人群分布(二)人群分布性别:没有差异 年龄:以6~15岁为最高,一般流行时,年龄越大,发病率越低。 职业:服务行业、学生和工人的发病率较高,一般居民及农民的发病率较低。 一些抵抗力低的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往往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流感的人群分布特征主要受人群免疫力及接触机会两因素的影响。(三)地区分布(三)地区分布流感在世界各地均可发生,但各地之间的发病率可有较大差异。这种地区分布的差异与病毒抗原的变异、人群密集程度、交往频度、传染源数量、人群免疫状况及防疫措施等有关。 一般总是先城市后农村,先平原后山区,沿交通线路发展。 传染源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自潜伏期末即可传染,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排毒时间可长达病后7天。体温正常后很少带毒。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靠飞沫传播 通过碗筷、用具等接触污染造成传播。 在发病1~5天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鼻咽部分泌物中,借咳嗽、打喷嚏进行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与年龄、性别、职业等无关。 流感病毒三个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感染后免疫维持时间不长。 抗体于感染后1周出现,2~3周达高峰,1~2个月后开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最低水平。据资料记载,感染5个月后,虽血中存在有抗体,但仍能再次感染同一型病毒。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潜伏期最长4天,最短几小时,大多为1~3天。 临床上可有起病急、高热、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并不严重,体温达39~40℃,畏寒、头痛、全身酸痛等。 可有鼻塞、咳嗽、流涕、咽痛等,但一般较轻。 体检病人呈急性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咽充血,口腔粘膜可有溃疡疹,肺部听诊仅有粗糙呼吸音。并发症并发症1.继发细菌性肺炎:病人在患流感后3~4天病情加重,持续高热,咳嗽剧烈,咳脓性痰,伴胸痛、呼吸急促。肺部可闻及水泡音或肺实变体征。白细胞显著增高,痰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 2.继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发热3~5天后体温不退,咳嗽加重,脓痰、脓涕多,咽痛、头痛加重,肺部无水泡音及肺实变体征。白细胞增高。 3.病毒与细菌混合性肺炎:流感病毒与细菌性肺炎同时并存。起病急,高热持续不此病情较重,可呈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除流感抗体上升外,也可找到病原菌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不同点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不同点病原不同:感冒可以由多种病毒引起,如常见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而流感仅由流感病毒引起。 流行情况不同:感冒和流感都是空气飞沫传播,但感冒多为散发.而流感常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常造成地区流行。 症状不同:普通感冒患者常鼻咽部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发热较低或不发热。而流感发病急,可出现寒战,高热持续不退,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较重。 预后不同:普通感冒一般病情较轻,如没有并发症,一周以内可以自愈。流感病情一般较重,恢复较慢,易发生并发症。治疗原则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宜。保证病人的液体供应,鼓励病人多饮水。 2.对症治疗: (1)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或用退热药.最好体温维持在38℃左右。 (2)全身疼痛者可予解热止痛药。 (3)剧咳者予镇咳祛痰药。 3.药物治疗 预 防预 防l.要保持良好的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3.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4.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预 防预 防5.对流感病人.在发病早期应注意隔离。病人使用的碗筷需煮沸、消毒或曝晒3小时,病人住的房间可用乳酸或醋酸熏蒸消毒。 食醋熏蒸法:在住房内按每立方米空间用2~10毫升食醋熏蒸1小时,可控制或切断流感流行。 6.疫苗预防:最有效的办法。疫苗的保护率为86.3%。   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目前,通用的流感疫苗包含三种病毒成分,分别为两种甲型(甲1型和甲3型)及一种乙型流感病毒。考虑到流感病毒的变异,每年的流感疫苗所含的病毒株会有所不同,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分布在全球83个国家的112个流感监测中心所监测到的结果,推荐代表当年的流行株。由于下一年的流行株与上一年可能不同,所以,流感疫苗应每年接种。    流感疫苗的种类流感疫苗的种类国产的裂解疫苗; 进口裂解疫苗 适合于12岁以下儿童接种的亚单位疫苗。 全病毒灭活疫苗:该疫苗副反应较大,12岁以下儿童不能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接种时间:最佳时机是在每年流感高发季节开始前的9~11月。 副作用:流感疫苗的耐受性很好,只有少数接种者出现疼痛和肿胀等局部不适,或出现低热等全身副作用,通常可以自行缓解。■特别提醒■特别提醒1.流感疫苗接种将从9月至11月,接种后约2周产生抗体,有效保护期为1年。 2.接种疫苗时应避免空腹,接种后需观察20分钟后再离去。 3.多数人仅仅是注射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一些人会有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红肿、硬块的现象,专家不主张热敷,如在3-5天后还不消退,可尝试以热敷消散红肿。 4.极少数人会出现低热症状,1-2天内不必使用退烧药,但如果高烧38度以上,尤其是儿童,建议遵医嘱退烧。 疫苗的应用对象疫苗的应用对象■重点推荐人群 ·60岁以上人群 ·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 ·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 ·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 ■推荐人群 ·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 ·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 七类人群不宜接种七类人群不宜接种1.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 2.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患者; 3.孕妇(怀孕初期3个月内); 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 5.慢性病发作期; 6.严重过敏体质者; 7.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 流感的不同类型流感的不同类型季节性流感 由以往已存在的流感病毒引起 流行具有季节性,冬春季多发 人群存在一定免疫力 流行常局限于一定范围 R0 :1.1-1.2 新型流感 由流感病毒变异毒株引起 出现时间无规律 人群缺乏特异免疫力,普遍易感 可造成多地区甚至全球大流行 R0 :1.4-1.6——本次源于北美的流感属于新型流感评价传染病传播的指标 一个可传染宿主在一个 完全易感染的族群中可产生的新感染宿主个数。 R0≥1:将发生流行 R0<1:流行将不会发生关于本次疫情之新型流感病毒关于本次疫情之新型流感病毒近期基因分析提示为2种猪流感病毒融合而成,有8个基因片段 其中6个基因片段来自北美猪流感病毒 6种基因溯源提示为猪、禽、人三种基因来源 HA、NP、NS(北美经典猪源) PB2、 PA(北美禽源) PB1(人源) 另2个基因片段来自欧亚猪流感病毒 含HA和M基因(均为欧亚猪源) 此病毒主要造成人间传播,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已发现病毒发生变异。病毒造成疾病大流行的三个条件病毒造成疾病大流行的三个条件出现新的病毒亚型,人群对其没有免疫力 新病毒能在人体内复制并有的致病力(致病性) 新的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染性) ——北美甲型H1N1病毒完全具备此3个特点 已有造成流感大流行的生物学特性流感大流行的阶段划分流感大流行的阶段划分 WHO 1:在人群中没有检测到新的流感病毒亚型。导致人感染的病毒可能来源于动物。如果与动物接触,人感染的危险较低。 2:在人群中没有检测到新的流感病毒亚型。但是在动物中循环的流感病毒亚型对人构成显著的威胁。中国 0:无应急反应阶段 无新亚型流感病毒流感大流行的阶段划分 ——流感大流行预警期流感大流行的阶段划分 ——流感大流行预警期 Ⅳ:蓝色预警 在人类标本中分离出新亚型流感病毒,但未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或虽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却未出现临床症状。3:人中出现新病毒亚型的感染,但是尚未发生人间传播,或极个别情况因密切接触传播。Ⅲ:黄色预警 人类感染新亚型流感病毒 并发病,但未发生人间传播。Ⅱ:橙色预警 新亚型流感病毒发生人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4:发生非常局限的小范围的人间传播,提示病毒对人体内的环境仍适应不良。 5:更大范围的、但仍然有限的人间传播,提示病毒对人体内的环境适应得越来越好,但是尚未具备完全的传播力以引发大流行。WHO中国流感大流行的阶段划分 ——流感大流行期流感大流行的阶段划分 ——流感大流行期 WHO 6:在一般人群中发生大范围的、持久的传播 中国 Ⅰ:红色预警 出现下列两种情况之一,即为大流行阶段。1.  新亚型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持续快速地传播; 2.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发生流感大流行。0:结束阶段 全国流感大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由卫生部组织专家,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意见判定大流行结束。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6.11:6级北美甲型H1N1流感未来疫情的可能走势北美甲型H1N1流感未来疫情的可能走势呈现1918年流感大流行态势 病毒在人群中进一步适应人体,变异重组,毒力增强 导致秋冬季第二波大流行 呈现季节性流感流行态势 病毒趋于稳定,疫情继续保持温和流行 不高于现在季节性流感中的H1N1病毒的流行强度 或替代原有的A/H1N1病毒流行 呈现1976年美国猪流感流行态势 在人群中流行几个月后消失 —疫情时间尚短,病毒不断变异,人群处于适应中。难于准确预料走势 侯云德院士. 在“5月4日甲型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会议”上的发言甲型流感疫情分析甲型流感疫情分析截至2010年2月28日,共有超过213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经实验室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至少16455人死亡。 除东欧以及南亚少数国家呼吸道传染病活动有所上升以外,目前全球流感活动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虽然多数国家的监测结果显示甲型H1N1流感活动持续下降或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少数地区仍报告出现新的社区传播疫情,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调整流感大流行的级别甲型流感疫情分析甲型流感疫情分析截至2010年3月7日,我国内地31个省份共报告确诊病例127427例。其中,累计报告重症及危重病例8320例,死亡病例796例。2009年12月中上旬达到重症发病和死亡的高峰,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重症病例中,0-9岁组所占比例最高(27.2%),0-9岁组发病率(1.29/105)高于其他年龄组;死亡病例中20-29岁组所占比例最高(25.4%),20-29岁组死亡率(0.10/105)高于其他年龄组。 对重症和死亡病例分析表明,慢性基础疾病占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构成比分别约为35.1%和49.0%、妊娠分别占11.1%和20.4%和肥胖分别占18.3%和17.2%,因此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处于妊娠状态的妇女及肥胖者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发展成重症和发生死亡的危险性要高得多。null可防,可控,可治本次流感的初步流行病学特点 本次流感的初步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虽然猪体内已发现该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 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传染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孕妇和慢性病患者为高危人群。本次流感的初步临床特点本次流感的初步临床特点基于642例美国确诊病例的临床分析 时间:2009.4.15-5.5 范围:美国 41个州 年龄:3个月-81岁; 60%年龄小于18岁 18%去过墨西哥; 16%学校聚集发病 主要症状:发热94%,咳嗽92%,咽痛66%,腹泻25%,呕吐25% 住院治疗率9% 并发症:11例肺炎,8例收入ICU,4例呼吸衰竭,2例死亡 有无种群差异尚无资料源自:NEJM May 10,2009 on line甲型流感疫情分析甲型流感疫情分析从流感发生规律来看,一般不止一个高峰,接下来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因此今年完全可能出现另一个高峰。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最新研究发现,甲型H1N1新型流感病毒的活动力与传染力都高于已知的季节性流感;而且新、旧流感可能同时感染,显示两种流感疫苗可能都需要接种。 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发现变异(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达菲敏感。甲型流感疫情分析甲型流感疫情分析病毒滴度经过7到10天就自然下降了,说明病毒的繁殖并不是很厉害。所以致病率还不如H5N1高。 在一周多就开始产生抗体,所以逐渐有一定的免疫性。 个人防控措施个人防控措施保持空气流通 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含酒精的洗手液有效。 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垃圾桶。尽量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 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毒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如果生病,请留在家中,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null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包括手腕、手掌和手指均要充分淋湿。 2. 搓:双手擦肥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的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洗20秒。 3. 冲: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4. 捧:捧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或用擦手纸包着水龙头关闭。 5. 擦:用擦手纸或干净毛巾将双手擦干。 整个洗手的过程至少持续30秒才能达到有效的清洁。流感疫苗的接种(暂定)流感疫苗的接种(暂定)接种对象及程序:3至60岁,接种程序为1针 禁忌症 对鸡蛋和任何一种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 中度或重度急性发热的病人; 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 晚期癌症病人、心肺功能衰竭者、孕产妇也要慎用。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在2010年2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北半球疫苗毒株推荐会议上,专家预测,甲型H1N1流感仍将是下一个流感流行季节的主要流行毒株,并推荐目前使用的疫苗株为下一个流感流行季节的疫苗株。 疫苗接种反应疫苗接种反应目前,全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AEFI总报告发生率为9.62/10万,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19/10万,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0.10/10万。与国外的监测结果相比,我国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一方面进一步证实了我国疫苗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与我国接种疫苗采取先在中小学生、重点职业人群接种,而后逐步向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人群中接种的策略有关,也可能与各地在具体实施接种时禁忌症掌握较严格有一定关系。 监测结果表明,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引起的真正不良反应绝大多数是轻微的,严重异常反应极为罕见,未发现因预防接种导致的死亡以及GBS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危险性增加,也未发现对孕妇和胎儿造成损害,疫苗无论在6月龄至3岁、3-60岁以及60岁以上人群中应用,均具有满意的安全性。特别提醒特别提醒我国的流感监测资料表明,我国南方地区存在夏秋季和冬春季两个流感流行高峰。 据最近的血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保护水平仅有30%多。专家认为,甲型H1N1流感有可能在我国南方夏天以及全国春季造成新的暴发流行特别提醒特别提醒专家建议,符合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孕妇、婴幼儿和外出务工人员,要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安排,积极接种疫苗; 社会公众要注意生产、生活环境空气流通;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有发热等流感样症状者,应尽量减少外出或在做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外出。特别提醒特别提醒慢性病患者、肥胖者、孕妇、婴幼儿和老人等较易发展成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呼吸道症状,建议立即就医。 急性起病的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尤其是出现高烧持续不退或病情反复者,应立即就医。 春季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高发季节,有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者,特别是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症状者,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禽类接触情况。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不提倡预防性用治疗药物:达菲、乐感清 以免发生病毒变异 以免产生耐药性 以免产生药物不良反应null
/
本文档为【流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