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五章%20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率

2013-06-20 50页 ppt 2M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5909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五章%20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率null无机化学无机化学 塔里木大学化学与化工系null §5-1 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5-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5-3 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5-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null1924年,年轻的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依受到启发, 大胆提出:“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他认为既然光不仅是一种波而且具有粒子性,那 么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呈现波的性质。 德布罗意的假设被1927年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5.1.1 微观粒子的波...
第五章%20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率
null无机化学无机化学 塔里木大学化学与化工系null §5-1 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5-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5-3 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5-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null1924年,年轻的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依受到启发, 大胆提出:“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他认为既然光不仅是一种波而且具有粒子性,那 么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呈现波的性质。 德布罗意的假设被1927年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5.1.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5-1 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光子学说——光有波粒二象性(结束了近200年对光波动性、粒子性争论)null 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与宏观物体不同:根据经典力学,可准确指出飞机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和位置,但微观粒子不行! 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指出:对于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不可能同时准确测定运动微粒的速度和位置,若运动微粒的位置测的越准确,其速度测的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5.1.2 海森堡不确定(测不准)原理null 总之,电子是微观粒子,有其特征:量子化、波粒二象性、不可能同时准确测定运动电子的速度和位置。因此,不能用经典力学或旧量子论解释原子结构规律,而要用近代量子力学理论——薛定谔方程描述。null普朗克量子论:物质吸收和发射能量是不连续的,而是按一个基本量或基本量的整数倍被物质吸收或放出,即能量是量子化的。这种能量的最小单位叫量子。null5.2.1 薛定谔方程 宏观物体的运动用牛顿力学来描述,微观粒子运动如何描述?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丁谔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薛丁谔方程,用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它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方程,是二阶偏微分方程.§5-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nullE:总能量; V:势能,表示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 m:电子的质量; h:普朗克常数; :波函数,x、y、z是空间坐标。解薛定谔方程不是易事,也不是 本课程的任务,我们用其结论。null解薛定谔方程,可以解出一系列波函数1、2 、3 …、i … 和一系列的E1、E2、E3…、Ei…。Ei的数值是不连续的,按一定规律呈跳跃式变化(量子化)和增加。Ei的集合叫做能级。各个代表电子在原子中的各种运动状态。通过解薛定谔方程,科学家发现核外任一电子的运动状态都可以用四个量子数来描述。null(1)物理意义:决定电子出现最大几率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主要决定电子的能量,代表了主电子层。5.2.2 用四个量子数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1、主量子数 n :(3)n 值越大,表示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2)取值: 1, 2, 3, 4, 5, 6,7,(正整数) K,L,M,N,O,P,Q (光谱学 符号)nullnull2、角量子数 l(1)物理意义:l 决定电子空间运动的角动量,以及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代表了电子亚层;在多电子原子 中,电子能量由n、l 共同决定,对于单电子原子(氢原子和类氢原子)能量仅与n有关。(2) l 取值: 0,1,2,3,  n - 1 s,p,d,f , (光谱学符号, 与亚层对应)l=0, 为s亚层,原子轨道形状为球形对称l =1,为p亚层,原子轨道形状为双球形,哑铃形l =2,为d亚层,原子轨道形状为四瓣梅花形l =3,为f亚层,原子轨道形状暂不研究nullP 轨道电子云null(3)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角量子数l值越大,电子能量E越高。注意:角量子数l表示电子的亚层,主量子数n代表电子的主电子层,一个n值可以有多个l的值,如n=3表示第三电子层,l值可以有0、1、2分别表示3s 、3p、3d亚层,又称3s、3p、3d 轨道。当不指明n值时,我们若说s轨道、p轨道或d轨道,它指的可能是任一主电子层上的该轨道。null由上知: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共同决定了多电子原子的能量。一般规则是:①当l值相同,n不同时,n越大,轨道能量越高。如:E4S> E3S> E2S②当n值相同,l不同时,l越大,轨道能量越高。如:E2S< E2p E3S第二周期反常:ⅡA、ⅤA原子半径小,电子云密度高,所以当结合1个电子形成负 离子时,由于电子之间的斥力使放出的能量减少。nullnull2.意义: 电负性越大,分子中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越容易得到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分子中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5.4.4 电负性 x1.定义:分子中原子对成键电子的吸引能力,称为元素电负性。3.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①对主族元素来说,同一周期从左到右, 电负性 逐渐增强,因此稀有气体的电负性是同周期元素中最高的。②对主族元素来说,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nullnullx=2.0,为半金属,兼有金属性及非金属性。 4.电负性用途:x 2.0,为金属,最活泼的金属在周期表左下方Cs,Fr(x=0.7)x  2.0,为非金属,最活泼的非金属在周期表右上方F(x=4.0)①用以衡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以x =2.0为分界点②电负性数据是研究化学键性质的重要参数。 电负性差值大的元素之间的化学键以离子键为主; 电负性相同或相近的非金属元素以共价键结合; 电负性相同或相近的金属元素以金属键结合。null 规律: r 减小、I1增大、 E1增大、 x增大 同周期,稀有气体的电负性最大; 稀有气体中Ne的电负性最大. r增大、 I1减小、E1减小、 x减小null 例1:关于Si和P二元素,不正确 的是: ( ) A、最外层电子的有效核电荷:P > Si B、原子半径:Si > P C、第一电子亲合能 | E1|:P > Si D、第一电离能: P > S解: 14Si (3s23p2) 15P (3s23p3) 14Si 得电子半满,故更易得电子、放出能量更多、 | E1|大。Cnull练习1:判断下列各对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1)H与He(2)Ca与Sr(3)Na与Al练习2:第二周期各对元素的电离能如下,错误的是( )(A) LiC>N>O>F (B)F>Cl>Br>I (C)Si>P>S>Cl (D)Te>Se>S>O B
/
本文档为【第五章%20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