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编大学英语五 课文翻译U1-7 (in-class和after-class_reading)

2013-06-24 28页 doc 292KB 9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8870

暂无简介

举报
新编大学英语五 课文翻译U1-7 (in-class和after-class_reading)U1 美女还是老虎?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非常野蛮,想像力却非常丰富。他出了很多点子,其中一个就是建一个大竞技场来执行裁决。在那里,罪恶受到惩治,美德得以回报。当臣民被指控犯罪,而且其罪行足以令国王关注时,就会发布公告,告知在某一指定的日期,被指控者的命运将在国王的竞技场上决定。所有人都已聚集在观众席上,而在竞技场的一边,国王高高地坐在他的御座上,周围簇拥着他的皇室成员及侍臣。当所有人就座后,国王就会发出信号,接着他下面的一扇门就会打开,受到指控的臣民从这儿出来,走入竞技场。 在竞技场的另一边,国王的正对面有一模一样的两扇...
新编大学英语五 课文翻译U1-7 (in-class和after-class_reading)
U1 美女还是老虎?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非常野蛮,想像力却非常丰富。他出了很多点子,其中一个就是建一个大竞技场来执行裁决。在那里,罪恶受到惩治,美德得以回报。当臣民被指控犯罪,而且其罪行足以令国王关注时,就会发布公告,告知在某一指定的日期,被指控者的命运将在国王的竞技场上决定。所有人都已聚集在观众席上,而在竞技场的一边,国王高高地坐在他的御座上,周围簇拥着他的皇室成员及侍臣。当所有人就座后,国王就会发出信号,接着他下面的一扇门就会打开,受到指控的臣民从这儿出来,走入竞技场。 在竞技场的另一边,国王的正对面有一模一样的两扇门,紧紧地挨着。 受审者直接走向这两扇门,打开其中的一扇,这是他必须做的事,也是他的特殊待遇。 他愿意打开哪扇门,就打开哪扇门。他不会得到任何提示,只有凭运气。 他可能打开一扇门,里面会出来一只凶残饥饿的老虎。老虎立即立即扑向他,将他撕得四分五裂。这就是对他所犯罪行的惩罚。 但是,如果受审者打开另一扇门,里面会走出一位小姐,她是国王从国内众多美女中挑选出来的,是与他的年龄和身份最般配的;他必须立即与这位小姐结婚,这是对他清白无罪的回报。 也许他已有妻小,也许他已心有所属,但这一切都不重要。 婚礼会立即在竞技场上举行。 那时,钟声敲响,观众欢呼,这位无辜的人则领着他的新娘回家。 这就是国王进行裁决的方式。 其公正性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被告有罪,他将立即受到惩治;如果清白,则当场得到回报。 这种非常受欢迎。 其中的不确定因素给这种场合增添了趣味性。 国王有一个漂亮任性的女儿,是国王的掌上明珠。 他爱她胜过爱任何人。 在他的侍臣中,有一位职位较低的年轻人,由于他英俊、勇武,公主爱上了他。 他们幸福地恋爱了好几个月之后,有一天被国王碰巧发现了。 国王立即将年轻人监禁起来,并定下日期要在竞技场审判他。 这样的案子以前从未发生过;以前也从未有任何臣民胆敢爱上国王的女儿。 为了寻找最凶猛的老虎带到竞技场上去,搜遍了整个王国所有关老虎的笼子。 同时对年轻漂亮的少女也进行了甄选,以便为他挑选一位最合适的新娘,以备此人命不该绝。 当然,众人皆知,他确实做了他被指控的事。 他爱公主,并对此供认不讳,然而国王却以此为乐,想看看这年轻人斗胆爱上公主究竟有没有错。 审判的日子到了。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挤满了竞技场的观众席。 国王和他的侍臣们也来到了竞技场,正对着那两扇一模一样的门坐了下来。 一切准备就绪, 信号发出, 国王一行人下面的一扇门打开了,公主的情人走进了竞技场。 他高大英俊,人群中发出了一片赞叹声。 有半数的观众不知道竟然有这么一位气度不凡的青年生活在他们中间。 难怪公主会爱上他! 让他出现在这样的场合真是太可怕了! 当这位青年走进竞技场时,按照惯例,他转身向国王鞠躬,然而他脑子里却根本没有这位王室人物的存在。 他的眼睛只是死死地盯着坐在她父亲右边的公主。 自从要在竞技场上决定她情人命运的命令发出的那一刻起,公主的心里就再也没想过别的事。 由于她比以往任何一位与案件有关的人都具有更大的权利和更强的决心,她发现了这两扇门的秘密。 她知道哪扇门后面是敞开着的老虎笼,哪扇门后面有一位小姐等在那儿。 她凭借黄金和决心发现了这个秘密。 公主也知道那位小姐是谁。 她是宫廷中所有小姐中最漂亮的一位,公主嫉恨她。 公主经常看见,或者想像中看见,这位美人儿向她的情人暗送秋波,公主有时候也想到她的情人会回敬这位小姐的目光, 她时不时地还看到他们在一起说话。 当公主的情人朝她看、两人四目相对时,他知道她清楚哪扇门后蹲着老虎,哪扇门后站着小姐。 他早就预料到她会知道的,因为他非常了解她的秉性和决心。 此时此刻他那迅速而焦急的一瞥就是在问这样一个问题:“哪扇门?”这个(用目光表示的)问题对她来说是再明白不过了,就像他从他站着的地方向她大声提问一样明白无误。 时间一刻都不能耽误。 问题是在一刹那间提出的,答案也必须在刹那间给出。 她抬起手,朝右边作了一个不起眼而且很快的手势。 除了她的情人以外,没有人看到她的这一动作。 每个人的眼睛都盯着竞技场上的这个人。 所有人都屏声息气,所有的眼睛依然盯着他。 他毫不犹豫地朝右边那扇门走去,并将它打开。 现在,故事的关键是:从这扇门出来的是老虎还是美女?对这个问题我们考虑得越多,就越难给出答案。 它涉及到对人们内心世界的研究,这种研究必然要经历一个个迂回曲折的激情迷宫,从中我们很难找到出路。 绝望和嫉妒交织在一起,像火一样煎熬着公主的心。 她已失去了他,但是谁应该得到他呢? 多少次在醒着的时候,多少次在梦中,她想像着她的情人打开那扇门的情景,等在门的另一边的是老虎凶残的利齿! 而更多的时候她看到他站在另一扇门前,看到他打开有美女的那扇门时的喜悦情形! 每当她想像到他冲向那位眼睛里充满胜利喜悦的小姐时,她的心就像被灼烧一样。 她还想像到,一对佳人成婚,在花雨中走出竞技场时,人群中爆发出的阵阵欢呼声。 她自己那绝望的尖叫声则被人们的呼喊声淹没了。 让他立即死去难道不更好吗?然而,那可怕的老虎,那尖叫声,那鲜血!她的决定早就在刹那间已经表明,但这是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痛苦思索的结果。 她早就知道他会问她的,她也早已决定怎么来回答,而且她毫不犹豫地指向了右边。 她究竟作出了什么样的决定,对这个问题的考虑是不能轻率的,我也不会想当然地把自己当作是唯一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人。 因此我将这个问题交给你们:从打开的那扇门里走出来的是美女还是老虎? Afterclass-reading 1 真的!我很紧张,非常紧张。 难道我疯了?看我会如何平静地给你们讲述整个事情的经过吧。 我无法说清楚最初我脑子里是怎么产生这个念头的,但这念头一旦产生,就日夜缠扰着我。 我爱这个老人。 他从来没有对不起我。 对他的钱,我毫无欲望。 我想是因为他的眼睛 他的一只眼睛很像秃鹫的眼睛——淡蓝色的,上面蒙着一层薄翳。 每当那只眼睛看着我时,我周身的血就变得冰冷。 因此我渐渐地下决心,要干掉这个老人,这样我就可以永远地摆脱那只眼睛。 在干掉老人的前一周里,我对他超乎寻常地好。 每天晚上,午夜前后,我就会拧开他房门的门闩把门打开——哦,动作是那么轻! 然后,在把门开了一个刚好能把头伸进去的小缝后,我先把一盏遮得严严实实、密不透光的灯放进去,然后再把头伸进去。 当我的头完全伸进房间后,我会小心翼翼地把灯罩解开一点,刚好让一线灯光不偏不倚地照在那只像秃鹫的眼睛上。 我这样持续了七个晚上,但是我发现那只眼睛始终闭着。 因此,我无法下手,因为令我恼火的不是这个老人,而是他那只邪恶的眼睛。 每天早晨,天一亮,我就大胆地走进他的房间,勇敢地跟他说话,直呼其名套近乎,还问他夜里睡得怎样。 第八天的晚上,我开门时比往常更加小心。 当我把头伸进去,正准备掀开灯罩时,我的拇指在镀锡的扣拴上碰了一下,老人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大声喊道:“谁啊?” 我一动不动,也没吱声。 整整一个小时,我都纹丝不动。 与此同时,我也没有听到他躺下去。 他依旧坐在床上听着。 不久,我听到了一声轻轻的呻吟,我知道这是因恐惧而呻吟。 它不是痛苦或忧伤的呻吟——不是的!——这低沉的声音发自心灵的深处。 我知道他此时的感觉,很可怜他,尽管我在心里暗自发笑。 我知道他一直都醒着,而且他的恐惧在渐渐地加剧。 他试图认为自己的恐惧是毫无理由的,但却做不到。 他一直在对自己说:“只是烟囱里的风声吧;只是耗子在地板上跑的声音吧。” 他企图用这些猜想安慰自己,但发现毫无作用。 的确毫无作用,因为死神正在向他逼近。 我非常耐心地等了很久,仍旧没有听见他躺下来,我决定把灯罩掀开一点点。 所以,我打开灯罩,让一线像蛛丝一样昏暗的灯光落在那只秃鹫眼睛上。 眼睛睁着,睁得大大的。当我看着它时,我感到怒不可遏。 我看得很清楚,浅蓝色的眼睛,上面蒙着一层薄翳,令人毛骨悚然。 但是我没能看见老人的面部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因为我把灯光直接对准了那只眼睛,好像是出自本能似的。 接着我耳边传来了低沉的、节奏很快的声音,就像被裹在棉花里的手表发出的声音。 我太熟悉这声音了。 这是老人心脏跳动的声音。 这声音增加了我的愤怒,正如鼓声会激励士兵的勇气一样。 然而,即便如此,我依然一动不动。 我屏声息气。 与此同时,那心跳声却越来越响。 它变得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响。 老人的恐惧一定到了极点。 但那心跳声却越来越响,越来越响!这时一阵新的恐惧向我袭来。 这声音会被邻居听到的!我大喊一声,猛地把门推开,冲了进去。 他惊叫了一声,但仅仅一声, 我就把他拖到地板上,用厚厚的床罩蒙住他。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他的心仍在跳动,但最后终于停止了。 老人死了。 我把床罩掀开,查看了尸体。 是的,他死了。 我把手放在他的胸口上,放了好几分钟。 他是死了。他的眼睛再也不会折磨我了。 在掩藏尸体时,我明智地采取了防范措施。 我首先把脑袋割下来,再割掉四肢,然后在地板上掀开了三块木板,把一块块的尸体放进去,接着把掀起的地板重新铺好。 没有留下一丝血迹,因为我很小心。谁也不会发现任何问题的。 等我收拾完毕,已是凌晨四点,天依旧像午夜那样漆黑。 这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我心情轻松地下去开门,因为我知道没什么好害怕的。 三位男士走了进来,自我介绍说是警察。 夜里有位邻居听到了一声尖叫,了警察,于是他们前来搜查屋子。 我笑了笑,因为我没什么好害怕的。 我告诉他们那声惊叫是我做梦时发出的。 老人,我说,在乡下。 我带着三位来客在屋子四处走了一遍,告诉他们要仔细搜查。 最后,我把他们领到了老人的房间,让他们看了老人的财宝,都原封不动地在那儿。 带着自信的热情,我把椅子拿到房间里,请他们休息休息。 我把自己的椅子正好摆在下面藏有尸体的地方。 我感到很自在。他们坐着,聊那些老生常谈的事,我则高高兴兴地有问必答。 但过了不久,我感到自己的脸色在渐渐变得苍白,我真希望他们已经离开了。 可是他们仍旧坐在那里谈天说地。 我听到耳边有声音在响。 随着这声音变得越来越大,我说话也越来越无拘无束,以便摆脱那种感觉。 此时我听到了一种低沉的声音,就像一只裹在棉花里的手表的滴答声。 我大口喘着粗气,但是这几位警察却没有听见。我话说得更快了。 我站了起来,和他们争论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扯着嗓门,还不时地打着手势, 但那声音却变得越来越大。他们为什么还不走呢? 我在地板上来回地走动,但那声音却越来越大。 我摇晃着我刚才坐过的椅子,让它与地板发出摩擦声,但是那声音却超过了所有这些声音, 而且变得越来越响,越来越响,越来越响! 可是那几位男士依旧在谈笑风生。 他们听见了! 他们在怀疑! 他们知道了真相! 他们其实是在嘲笑我的恐惧。 我当时是这样认为的,现在也是这样想的。 但是,什么都比受这样的煎熬好。 我觉得我非得喊叫不可或者干脆死掉。 “混账!”我尖叫起来, “不要再装了。 我承认干了这事。 掀开这几块木板! 这里,就在这里! 那(声音)是他那讨厌的心跳声!” 2 马特·罗杰斯把他的轻型货车停在一幢收拾得干净利落的房子前,他得再花半小时干自己并不乐意干的活。 他是前来给霍华德·马丁清理游泳池的,他知道这位72岁的退休老人正在等着他。 六个月前,也就是卖掉了自己的抵押贷款公司退休后不久,马丁先生就在自家的后院建了一座很大的游泳池。 现在,马特每周一次来清理维护游泳池,同时还得忍受这位身体壮实的家伙一刻不停地吹嘘自己原先在生意场上的辉煌。 马特自己债台高筑,所以这让他感到恼火。 负债并不是因为马特挣钱不多,他挣得并不少, 只是挣得还不够。 他习惯于光顾豪华餐厅并在酒吧里消磨夜晚,而且晚上出门时总喜欢穿上高档服装。这些花费使他入不敷出。 事实上,马特对信用卡上欠款总额增加得如此迅速感到很吃惊。 现在他欠了这么多的钱,他无时无刻不为此感到忧心忡忡,不知道到哪里能弄到钱来还债。 此时此刻他实在不知道怎么办。 马特从货车里出来,把亚特兰大勇士队的棒球帽扶正,便向马丁家的后院走去。 他看见马丁先生在环绕游泳池的奢华露台上,坐在躺椅里。 “早安,马特,”老人说。 “早安,马丁先生。” 马特走到储藏箱前,打开箱盖,取出清理游泳池的用具。 他希望能在马丁先生开始跟他唠叨前就干起来。 “我刚才还在回忆过去的好日子,”马丁先生说。 “你知道,马特,生意场可是个残酷无情的地方,但从没有人比我更胜一筹。” 这只是一个开场白,接下来的又将是一个没完没了的乏味故事。 马特全神贯注地将游泳池水面上的树叶捞出,而马丁先生则讲述着他是如何智胜生意场上的一位对手的。 故事讲完后,他说道:“马特,我看你带着一顶勇士队的帽子,你是棒球迷吗?” 马特点了点头。“我也是,”马丁先生说。“你有没有收集过棒球卡?” “我本来收集了很多卡,但我离家后,都被我母亲给扔了,”马特答道。 “嗯,我小时候也收集棒球卡,但我很有头脑,把他们保存了下来。 我一直没怎么去想它们,直到上星期我在阁楼上看到了那本年代已久的收藏册。 我准备过几天请人估个价,然后将它卖掉,我想这本册子会值很多钱。 想看看吗?” “当然,”马特说。 这是唯一一次他对马丁先生的话感兴趣。 马特跟着马丁先生走进屋里。 马丁夫人正坐在起居室里看杂志,她身材修长,满头白发。 马特从没有见她去过露台。 有一次,马丁先生告诉他,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她差点给淹死,从那以后她就一直害怕水,因此从来不敢走近游泳池。 马特跟着马丁先生上楼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他眼光掠向窗外,落在了下面碧波晶莹、清澈见底的游泳池上;此时马丁先生从壁橱里拿出来一本厚厚的册子,小心翼翼地递给了马特。 马特花了好几分钟浏览这本册子。 里面有一些三十年代的棒球卡,马特知道这些是稀世珍宝。 马特把册子还给马丁,他知道这本册子值一大笔钱,比他一年清理游泳池所挣的报酬多了去了。 他多么希望这是他的呀! 两周后,马特接到了马丁夫人的一个电话。 她悲伤地告诉他,她的丈夫因心脏病发作突然去世了,目前他不必去清理游泳池了,需要时会通知他的。 还没等马特说什么,她已经把电话挂了。 马特并不想念马丁先生,但却想念为他干活所挣的钱。 此时他突然想到也许马丁夫人对她丈夫办公室里的那本棒球卡册子还一无所知。 倘若马特能把那本收藏册子偷走,马丁夫人决不会发现,而且他就有足够的钱来付清他的账单了。 但他必须赶快行动! 次日凌晨两点,马特将他那辆轻型货车停在了距离马丁夫人家一街之遥的地方,然后绕过那个街区来到这位孀妇的屋前。 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正是行窃的好时机,马特这样想。 屋子里一片漆黑,静悄悄的。 此刻,这位伤心的孀妇肯定已经入睡了。 马特悄悄地走到屋子旁边,戴上手套,试着推了推窗子。 他发现有一扇窗没关紧,便用螺丝刀把它撬开了。 他轻轻地从窗子爬了进去,进入厨房后,他便停下来小心地听了听动静。 四周静悄悄的。 他径直向那座宽阔而堂皇的楼梯走去。 他悄悄地拾级而上,朝二楼走去,接着他找到了那间办公室,走了进去。 他从口袋里取出一只小电筒。 马特高兴地发现那本册子仍在壁橱里。 当他从橱格子上把它拿下来时,厚重的册子从他手指间滑落,掉在了地上。 马特迅速拾起册子,但没过一会儿就听到门厅里传来了脚步声。 “上面有人吗?”马丁夫人喊道。 “我手上有枪。” 马特感到一阵恐慌。 该怎么办呢? 这时他想起游泳池的深水端几乎就在办公室窗子的正下方。 他用力拉开窗子,将册子垂直扔下,好让它落在露台上。 然后他爬到窗台上面,准备一跃而下跳入池中, 游到露台,抓起册子,然后跑回他的货车。这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 马特深深吸了一口气,跳了下去。 没过一会儿,露台上灯光闪耀,灯光下两名警察站在马丁夫人的身边。 马丁夫人穿着睡袍,胸前紧紧地抱着那本棒球卡册子。 三人都凝视着趴在游泳池底上的年轻人,他的足踝已粉碎性骨折,他正在痛苦地呻吟着。 “那是我们游泳池的清理工,”马丁夫人说。 “他一定是破门而入来偷霍华德收集的棒球卡的。 要不是我因为怕水在霍华德过世后的第二天就叫人把游泳池的水排光的话,他一定已经把册子给偷走了。” U2 inclass-reading 我坐在邻近的一家供应家常口味外卖的餐馆里。 餐馆里顾客满堂,有疲惫却快乐的购物者、周末晚上外出就餐的家庭、以及考试间隙出来充电的大学生们。 暖暖的屋子里充满了嗡嗡的谈话声。 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本地流浪汉——穿着虽不整齐却很干净——走了进来,点了菜,付了钱,接着坐下来静静地等他的外卖。 这时,所有的谈话都停了下来。 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出现使大家感到不自在。 没人朝他看,而且好几个就餐者起身离开了。 当他要的外卖端出来时,他收拢自己的那些袋子和饭菜,提上它们沉重、压抑地走向门口,准备再回到街上去。正当他走到门口准备腾出一只手(去开门)时,一个正朝餐馆走来,穿戴讲究的男子侧身替他开了门。 这位流浪汉停住脚步,说了声:“非常感谢。” 这件偶然的小事使我感动的并不是一位富有的人帮助了一位不幸的人,而是那位无家可归者,尽管急于要逃离这满屋子讨厌他的人,却依然停下来感谢这位富人。 毫无疑问,他还感谢过所有给过他钱买饭的人。 我在排队替自己买饭菜的时候,就没见到一个人感谢过柜台后为他们盛土豆泥的年轻人。 尽管这样,如果当时我在屋子里的人中做一下民意测验的话,我敢保证那儿的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要比街上的流浪汉更懂礼貌。 然而,我们中有多少人是真正举止得体、彬彬有礼的呢? 一些观察到的现象是令人吃惊的。 当我让某个人(的车)并入我的车道时,男人几乎总是挥挥手对我的礼让表示感谢,女人(“彬彬有礼”的性别)几乎从来不这么做。 更多的是女人而不是男人(“有骑士风度”的性别)为后面的人拉着门; 这种礼仪细节,十几岁的男孩遵守得最少。 而且我再也看不到母亲教导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当后面有几个人走过来时,应替那些人拉着门——在我小的时候,这是要求每个男孩都要做到的事。 礼貌是一种工具,它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存在。 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应该彼此谦让。 但是,如果今天的年轻人能够预示什么的话,那就是我们注定要形成这样一个社会,人们只想到自己,这不是危言耸听。 要是我做了某些我容忍今天的年轻人所做的那些事的话,那非把我父母气死不可,尽管这听起来也许是老生常谈。 我(小时候)从不在公共场合乱跑,更不会在商店的人群里穿来穿去。 如果我尖叫一声的话,就会被带到汽车旁,因举止不当而被训斥一番。 无论何时只要我在公共场合对别人无礼,我父母都要我自己去道歉,他们不替我去道歉。 这些让人难堪的时刻并没有伤害我;相反,这些使我认识到,除了我以外,还有别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且我的行为影响了他们。 有的小孩在追逐其兄弟(或姐妹)时踩了我的脚,却没有一个孩子给我道过歉,而且也只有半数的父母会为此表示歉意。 他们常常是只把孩子叫拢来,看都不看我一眼,又把他们带到商店的另一处去乱跑。 如果不让小孩学会处理小事,那将来某个时候,他们又如何去收拾严重失言、失礼的场面呢?(我们所有人说不上某个时候不可避免地会犯这种错误。) 我注意到孩子们甚至没有得到任何社交礼貌方面的教育。 一个周日,在吃早午餐时,一个小丑在为孩子们做动物气球。 我朋友的女儿,萨拉,站在我身边排队等着。 一个接一个的孩子抓过给他们的气球,然后——是的——跑开了。 当那个小丑把气球递给萨拉时,我提示孩子“你该说什么?”,我是在场的唯一这样提示孩子的成人。 小丑满面笑容地看着我们,非常感激,因为他终于得到了认可。 然而我并不责怪孩子们。 他们仿效所看到的一切。 而他们亲眼目睹的是一个只关注所得的社会——无论是得到一栋理想的房子,还是在餐馆里再要一杯饮料,还是在拥挤的高速公路上占有一车之位 ——人们从不停下来向给予的人道一声谢。 说粗话现在是那么普遍,以至于成了被认可的行为。 我并不是指本和电影中那些显而易见的脏话,也不是谈论“该死”这个词与别的已被认可的脏话相比无伤大雅。 我指的是缺乏考虑的用词。 比如说,当我和一个编辑讨论某个故事的构想时,一位非常年轻的职员问我是否就是那个打电话来了解情况的“妞儿”。 我沉默不语,心里明白如果我表现出不快,那么人们会认为是我过于敏感而不是他失礼。 今天,我们已建成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平等地对待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经济阶层的社会,大多数人为此而感到自豪。 不错,在这些领域,我们确确实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同样是这些人,却认为突然超过在前面缓慢行走的一对老夫妇之前,不必说一句“对不起,请让一让”,这难道不具有讽刺意味吗? 我们)没必要对家庭分裂、社会结构瘫痪、民主的代价再进行来解释我们这个社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现在要做的事很简单,就是下一次当你需要帮助时,感谢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人。 在一个拥挤的世界里,礼貌是极其重要的。 人们之间细微但友好的交往有助于减轻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比如说,我们如不得不赶时间,不得不想方设法挤入拥挤的大道,还得一次次排队去跟某位办事员打交道,或为账单上的一个差错要一再打客户服务电话等等。 礼貌使我们意识到,我们所拥有的每样东西都是有来源的。 难道我们真的承受着那么巨大的压力以至于不能停一下来践行一点简单的礼仪吗? Afterclass-reading 1 美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历了一场社会变革,通常称作妇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让人们了解妇女几乎在任何一个行业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同男人旗鼓相当。 这场运动使妇女在很多方面受益匪浅,尤其是在就业和晋升方面。 但是在礼仪方面,它也带来了很多困惑。 从前人们认为男性是强者,是统治者,因此社会礼节要求他们对所谓的弱势性别——女性采取保护姿态。 于是男士要帮女士穿外套,帮她们脱外套,为她们点烟,给她们开门,让她们先下电梯等等。 而今,美国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人长七年,女性不再认为自己是弱者,也普遍感到不需要男士的保护。 她们过于自信的态度使得男士们怀疑传统的礼节是否还合适,是否在事实上冒犯了独立、自信的美国妇女。 尽管大多数男士仍然保持传统礼节,但是双方都对此越来越随意了。 在餐馆里即使一位男士没有帮助他的女友入座或起身,也不会有人认为他缺乏礼貌。 按照传统,当一位男士约会一位女士时,他都会去她家接她,为整晚的花销付账,最后再把她送回家。 在妇女解放运动之前,女士们应该在家里守在电话机旁,等着心上人给她打电话。 如今,妇女解放了,她们可以采取主动,向她喜欢的男士提议共度良宵,例如可以邀请他参加晚会,来家里吃便餐,或者到剧院看戏。 如果是女士主动邀请,她就会至少支付那个晚上的部分开销。 通常,如果双方仅仅是朋友关系而不是恋爱关系,外出会采取AA制,也就是说,两个人各付各的账。 如今,在美国工作的很多男士有女老板。 男士们如果是来自于那些女主内的国家,可能会觉得很难接受一个女人的命令。 但是在美国,有44%的上班族是女性,很多女性成了法官、医生、公司总裁、大学校长或企业家。 对于男士来说,尊重一个有职责和权威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很重要的。 如果仅仅因为她是女性就认为她低人一等不仅有辱对方,而且和当今的美国文化也格格不入。 根据女权杂志《女士》的说法,妇女解放运动给男士带来的一个好处是,男士们再也不必非得按照老规矩对待女士了。 再见了,埃米莉,再见了,艾米,(再见了,你们的礼仪,)”简·特拉希在一篇关于新礼仪的文章中说。 她再也不需要一位男士扶着她的胳膊肘为她引路,替她拉开椅子,开门,或者好像对待一个傻瓜一样来照料她。 特拉希宣称,一个有能力的女人再也不用在公众场合表现出软弱无助的样子。 特拉希女士指出,女士在上下车时不需要帮忙。 “女士们每天都要带着孩子和狗上下车二十次。 当然她们可以在晚上同样轻松地自己从车上下来。" 她还说,男士在人行道上要走在妇女的外侧也是毫无道理的。 “在过去,男士要走在里面,以挡住从窗子里扔出来的垃圾。 如今人们却认为男士应该走在外侧。 其实男士们应该想走哪侧就走哪侧, 女士也一样。 如果男士出于关爱和尊重,真正愿意抵挡袭击,那么就应该走在内侧——因为那正是抢劫者现今藏身的地方。” 就礼仪而言,我认为自己一直是女权主义者。 这些年来,我认为,出于天生的敬意,我从没把女士当作是需要保护的、脆弱的人。 遵循社会的举止惯例一般总是要比依靠个人品味行事来得容易。 当然惯例也会被那些拥有与生俱来的优雅风度的人轻松地打破。 例如,在餐馆里,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被带到他们的餐桌旁,侍者拉出椅子,应该是女士先坐下。 这是艾米·范德比尔特女士的观点。 而在我妻子看来,我总是反其道而行之。 事情就发生在某个晚上。 我跟着女招待到了餐桌旁,当她把椅子拉出来的时候我便顺势坐下了,因为那刚好是我想坐的位置, 是我欣赏船景的最佳方位。 “哦,”当女招待员离去后,我妻子说,“你又这样。” “我怎么了?”我大惑不解地问道。 “坐了那椅子。” 实际情况是,因为在餐馆里我走在妻子前面,如果我不去坐那把椅子会显得很别扭。 毕竟,是我先到那儿的。 同时,我还有个自己先上车,再让女士自己上车的习惯。 作为强壮的男性,也出于关爱和尊重,我坚持这一礼仪。 如今这年月,周围存在着伺机待伏的抢劫者。 如果让女士上车,然后替她关上车门,将她留给一个很可能就藏在后排座位上的坏蛋,那才是真正的鲁莽之举。 2 第一次约会时,莫琳和丹尼斯去了城里一家最受欢迎的意大利餐馆吃饭。 他们是在健身俱乐部认识的。那晚他们共享了一顿愉快的晚餐,但是当侍者将账单放在他俩面前时,晚间轻松的气氛似乎消失了。 由谁付账呢? 是丹尼斯约莫琳出来的,但是是她提出到这家餐馆来吃饭的。 他似乎犹豫了一下,然后伸手去拿账单。 “哦,不,他想要我付账,”莫琳这样想, “已经太迟了吧——我该付多少呢?” 过去都是由男士主动提出约会,而且女士晚上的开销也由男士埋单,现在这种做法已经越来越少了。可是当男女外出时,由谁为哪些东西埋单并无定规。。 相反,很多男士和女士往往都视情况而定,经常互相探察对方。 例如,一位女士可能会想:“为了显示平等,我是不是该付一半的账,以免造成我欠了他什么的印象?” 男士也许会想:“第一次约会是不是该我付账,而下次则由她掏钱呢?” 约会的时候由谁付账能确立或者反映双方各自的角色。 多伦多的心理学家凯瑟琳·吉尔德纳博士说,金钱能给人一定程度的权利。 如果一位男士约女士出去并支付全部费用,那么他们扮演的仍然是传统的男女角色,而有些男女则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合适。 在某些情况下,男方如果认为,由他付账,他就有权选择餐厅、点菜,或者错误地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她欠了他的情,女士会讨厌这种约会对象。 或者,如果一位女士想当然地觉得男士就该支付全部费用,这种约会对象也有可能会使男士心生反感。 吉尔德纳博士指出,在最初的几次约会中,各付各的账有助于建立平等的关系, 同时也可以让你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对方。 例如,女士不会仅仅因为男士付账度过了一个高消费的夜晚,就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欠了他的情。 这样也许会让他觉得你和他约会是为了和他在一起共度时光,而不是为了白吃一顿饭。 这也许还意味着你们两个能够更经常地一起出去。 多伦多的一位心理医生布鲁斯·巴恩斯认为,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在开始约会时就处理好如何支付开销的问题。 For example, suppose that you like to pay your way on a first date and a man invites you to dinner at his favorite restaurant, which you know is pricey. 你也许可以这样应答,“我很想和你一起出去,但是那家餐厅对我来说太贵了。” 然后,你可以建议去另一家餐厅。 这样,“你们就可以轻轻松松地享受那顿饭,而用不着有任何后顾之忧了,” 巴恩斯说。 分摊约会时的开销并不意味着用计算器分别计算谁喝多少酒、谁吃了甜点。 如果你们想分摊开销,不管谁吃了什么,对半分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巴恩斯说,还有其他维护平等的约会方法,例如双方轮流付账,或者一方邀请到另一方自己家里吃顿家常便饭以示谢意,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双方维持一种平等的关系。 例如,有些男女觉得第一次约会时提出约会的那位——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应该掏腰包,下一次则由另一方回请。 巴恩斯说,如果是女士付账,有些自信心不足的男士会觉得自己的男子汉气概受到了威胁。 如果你的约会对象总是坚持包揽全部费用,而你又希望至少有些时候能分担一部分支出,你也许可以这样说,“我想和你出来并愿意分担一半的费用,否则我就不会接受你的邀请。” 另一方面,按照吉尔德纳博士看法,有些女士每次约会对任何开销都坚持支付一半,这可能说明她们自身缺少安全感:她们也许对于自己的自主独立缺乏自信,所以总是想要证明这一点。 她说,半分的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双方关系的日益稳定,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双方可以做出彼此感到合适的安排。 实际上,对半付账有时候并不公平。 例如,巴恩斯提示道,你以为对方主动邀请你,就会由他付账,而他没和你商量就选定了一家餐馆,点了一道昂贵的主菜,又要了一瓶与之相配的葡萄酒,但你在点菜时就比较适可而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看着账单说,“你该付的一半是……”,那他不是一位思想解放、平等待人的男士——他是一个纯粹的小气鬼,巴恩斯说。 U3 inclass-reading 对于我自己企业的未来,或许对世界的未来,环境和正在出现的信息经济是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我看来,这两个话题像是密切相关的。 在某种程度上,这或许是因为我为三菱电气公司工作的缘故,我看到了我们对环境的影响。 但是,有关商业、环境和经济相互间关系的最重要学问我不是从自己的公司里学到的, 而是从雨林中学到的。 我到亚洲旅行时,参观了马来西亚的雨林。 我在那儿学到的东西改变了我作为公司主管人员的一生。 我懂得了保护雨林实际上就是保护环境,但这不仅仅是环境的需要,。 也是一个商业上的机会。 就我们公司而言,这就是一种机会,借此可以去寻求用创造力和技术来替代树木以及任何资源的商业良机。 在雨林里我还学到了一些别的东西,一些更深刻的东西。 我懂得了如何经营自己的公司,以便不仅做到保住雨林,还要使公司更像一个雨林。 我们必须把公司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的机构,使它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地学习)。 不应权力集中,而应权力下放。 不应用规定去限制公司,而应用目标去激励它。 不应把公司建造得像一台不会学习的机器,而应使它像一个有生命的机体,能够学习。 参观雨林时,我认识到雨林这个机体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典范。 雨林几乎没有任何资源。 土地贫瘠, 没有什么养分。 它几乎不消耗任何东西。 废弃物是它的养料。 组成结构是它的资本。 我期望的三菱电气的模式就是一个在这些方面和雨林相似的机构。 雨林没有生产资料,然而却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生产能力。 它是数百万种动植物的家园——超过了世界物种的三分之二。 这些动植物如此融洽地生长在一起,使雨林成为一个更有效率、更富有创造性的机体,胜过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 如果我们像雨林那样经营我们的公司,可以想像我们将会多么富有创造性,具有多么强的生产力,我们将成为善待生态环境的义士。 我们可以首先使公司运作得更像一个有生命的机体,而不像一台机器。 在三菱电气,我们已经开始采用一种根据工业生态原理建立的环境管理系统。 对我们来说,这意味着两点: 首先,我们必须睁大眼睛,看到在环境方面造成的损失和我们公司的利益。 其次,我们必须根据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来采取行动: 看到损失——减少它们。 看到利益——增加它们。 看到需求——满足它们。 参观雨林时,我认识到作为商人,我们对雨林的认识一直是错误的。 雨林的价值不在于那些我们可以采伐的树木。 可贵的是它的构造,是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雨林的真正价值则来自于此。 当我们从雨林砍伐树木时,我们会毁掉它的构造。 但是,当我们向它获取教益时,我们会促使其目标的实现。 我们可以将人类的生态系统也建设成和雨林一样复杂精细、一样富有创造性。 我们可以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而且不断发展壮大。 尽管雨林有很多构造原理,我们仅讨论三点: 标新立异。 保持本色,保持独特。 在雨林里,雷同导致灭亡。 如果两个生物机体具有同样的生态位,只有一个可以生存。 另一个要么调整适应,要么消亡。 在当今的经济体系中,情况也一样。 如果两家企业处于相同领域,生产完全一样的产品,只有一家可以生存。 另一家要么转产,要么倒闭。 今天大多数公司都想通过降低成本、大幅度裁员和不顾一切地寻求最低成本来努力成为幸存者。 标新立异是更明智的做法。 创造出与其它任何产品都不一样、独一无二的产品从而“独霸一方”。 不要毁灭我们的竞争者,也不要被它们毁灭——而应避开它们。 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合作共处。 今天,许多人认为竞争力是商业成功的关键,但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 今天,我们在变得各不相同的同时,也认识到我们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我们需要互相填补空白。 例如,在我公司里,我们不再期望仅仅靠收购越来越多的公司作为子公司来壮大自己,而是正在和许多别的公司一起合作经营合资企业。 每一个公司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核心技术。 彼此不同的特点使各方都得益。 做优秀的适应者。 我们过去常说只有适者生存;胜利者只有一个。 但是雨林拥有众多的胜利者。 在经济体系中我们也能这样。 在这个新的、多样化的、雨林似的经济体系中,问题不在于谁最能适应, 而在于什么地方我们最适应。 如果我们能适应,也就是我们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满足了某个社会需求,我们将能生存并成为优胜者。 如果我们只会制造问题,我们就不能生存、不能成为优胜者。 经常有人问我,公司的需要和环境的需要是否互相矛盾, 我认为不是。 长远来看,它们不会互相矛盾。 通常的观点认为一个企业的最高使命是获取最大的利润、给股东们最大的回报。 这是一种错误的信念。 它从来没有正确过。 利润只不过是金钱——是一种交换的媒介。 你总是用它来换取其它的东西。 因此,利润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 我的处世哲学是这样的:我们不是为了赢利而经营企业, 我们赢利是为了经营企业。 我们的企业有它自身的意义和目的——有它存在的理由。 现在人们谈起企业需要对社会负责,好像这是一件新鲜事,是除了我们所做的所有其它事情之外需要额外去做的一件事。 但是社会责任并不是为了企业另外的某个利益而要去做的事情。 企业的全部精髓就是社会责任。 企业必须有自己生存的目的。 否则,它有什么必要存在呢? 我从雨林中所学到的东西是很容易理解的。 我们可以耗费更少,获得更多。 这是唯一的出路,因为企业的利益和环境的利益并不是互不相容的。 Afterclass-reading 1 不断有人提醒我们当心不要以偏概全, 然而,自相矛盾的是,人类思维禁不住要对人对事进行归类。 我们喜欢“分门别类”,喜欢把这个经常令人迷惑不解、甚至杂乱无章的世界理出个头绪来。 最明显不过的表现是我们喜欢对不同民族的特性进行归纳并概念化。 我们对不同民族产生了固定的看法后,就顽固地坚持自己的偏见。 为了阐明这一点,让我们来看看一项市场研究的结果,该调研是由帕克兰研究公司欧洲分公司进行的。 该组织调查了来自七个欧洲国家的185名企业经理人、律师、师、教师和其它专业人士,对欧洲人相互之间的看法进行了细致研究。 这七个国家分别是:德国、法国、英国、瑞士、意大利、荷兰和比利时。 根据该调查结果出版的《西欧国家惯例指南》能使我们对于欧洲人相互之间的看法有所了解。 它揭示了许多大家普遍持有的旧观念,但也有几个令人惊奇的发现。 下面的概要列出了这项调查的一些信息。 帕克兰调查结果 德国人 德国人最喜欢他们自己。 大多数欧洲人都一致认为德国人所具备的优良品质最多。 德国人认为自己很宽容,但是别人并不这么看。 他们认为自己时髦。 其他人则觉得他们很古板。 法国人 除意大利人外没有什么人真正欣赏法国人。 其他的欧洲人认为他们保守、孤僻、很聪明、不深沉, 对人也不怎么友好。 对于最后一点,法国人自己也认同! 英国人 对英国人的看法众说纷纭。 有人觉得他们冷静、矜持、思想开明、值得信赖;其他人则认为他们心胸狭隘、偏狭保守、有优越感。 但大家一致公认英国人富有幽默感。 英国人最欣赏的是荷兰人。 瑞士人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自我分析能力。 自认为严肃、值得信赖,但是太看重钱财,太多疑。 对此大多数欧洲人都同意。瑞士人最喜欢德国人。 意大利人 大家普遍认为意大利人懒惰而且不可信。 对此意大利人也同意! 大多数人还觉得意大利人可爱、好客并且聒噪。 意大利人欣赏法国人和荷兰人。 除了法国人几乎没有人喜欢意大利人。 荷兰人 荷兰人在欧洲最讨人喜欢,但是唯独他们的邻居比利时人不欣赏他们。 人人都认为荷兰人勤奋、节俭、脾气好、宽容并且有生意头脑。 但是,荷兰作为居住地不被看好。 比利时人 比利时人在这一组国民中最不讨人喜欢。 他们自认为工作时随和、勤奋。 而其他欧洲人认为他们纪律松散、心胸狭窄——而且开车技术糟糕透顶! 作为后续项目,该项研究要求那些生意人设想成立一个多国公司。 他们必须分别选出某个国家的人担任总裁、总经理、总出纳和公共关系官员的职位,或承担熟练工和非熟练工的工作。 这一活动进行后,德国人依然保持着好名声。 他们是担任高层职务的一致人选,也是技术工人的最佳人选。 意大利人被贬低到从事没有技术要求的工作;普遍认为法国人适合于不太重要的公共关系职位。 据负责帕克兰研究的经济学家说,“没有一个欧洲人选择意大利人做总裁或总出纳。 而且,没有一个意大利人或者法国人选择自己的同胞作总出纳!” 人们猜测,如果所有国籍的人都有资格担任上述职位的话,人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日本人会不会包揽所有的职位? 当然不会! 日本人会不会胜过瑞士人而当选总出纳呢? 还有,美国人会怎么样呢? 他们自然会想方设法地进入这个多国公司的管理层。 再说,还应该有勤奋的中国人或者精明的俄国人的位置…… 我们从理论转到实践(来看看)。 最后我们将举些民族特性影响商务行为的例子。 我们引用两名英国记者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来进行说明。这项调查是关于德国人在英国工作或者英国人在德国工作时所遇到的问题 德国人勤奋和准时的特性在一名德国主管身上得到了充分说明。 该主管被任命负责伦敦分公司的一个专业部门。 他每天早上9点钟准时到达办公室,而他的高级雇员们很少有在早上10点之前赶到的。 有那么几个星期,他们彼此说了些不大入耳的话,大家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烦躁。 然而,这个德国人终于发现他的下属经常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 有些工作他在早上做,而他的下属则在晚上做。 因为公司的多数业务是跟美国方面做的,这种工作时间表颇有道理。 最终,这位德国人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时间——这让他的妻子很不乐意! 一位在德国工作的英国主管发现自己不得不调整雇佣政策,因为德国人喜欢制度和照章办事 他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我们雇佣的一些德国人提意见说我们的规章制度制定得不够全面。” 他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是,在公司的招聘广告中明确规定,雇员须对英国的行事方式表示理解和认同。 在面试中,他提醒未来的雇员,他们将要工作的环境比他们所习惯的环境随便得多。 同事们会对他们直呼其名,同时也希望别人这样称呼自己。 他们将自主工作,特别是资历较浅的雇员,也许要比在德国公司中相应的雇员承担更多的责任。 最后,这位主管人员强调说,雇员对公司的指导方针应该按照常理来理解,而不应该遵循“规定中没有的就不能做”这一原则。 当然,这位主管人员的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因为采用了这一招聘方法后,工作人员的流动率大大降低了。 2 很多想在亚洲国家做生意的西方人希望得到能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的相关信息和建议。 那些已经在亚洲工作的西方人,告诉他们首先要记住五个“F”:家族(family)、脸面(face)、命运(fate)、人情(favors)和朋友(friends)。 尽管它们的意义和内涵在亚洲的不同地方有细微的差异,然而西方的生意人如果想要成功的话,就必须对这些问题敏感一些。 这五个“F”的含义如下。 家族(family):它意味着生意常常会与家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意味着家族关系网可能跨地区、跨国家。 该网络不仅能让家族成员了解销售渠道,同时还在政治、资金以及情感上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支持。 这种家族关系网的运作在中国人中特别明显,他们控制着亚洲一些巨大的商业领域,也是这一地区最成功的商业群体。 他们人数众多,这很管用——新加坡77%是中国人,马来西亚45%。 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华人社区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兴旺发达。 据说家族的重要性可追溯到孔子的时代。孔子教导说,家族代表了可以信任的关系。 尽管西方的家族也可以说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它们几乎从来没有像深受儒教影响的亚洲家族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种对家族的依靠在朝鲜也是这样。 韩国最大的企业是现代集团,是一个有着数十亿资产的大公司。 公司首脑是长兄,公司的五个主要机构或者是五兄弟之一掌管、或者是某个姐夫或妹夫、或者某个女婿掌管。 脸面(face):对于“脸面”有两种解释。 一是字面上的——亚洲人喜欢面对面地谈生意。 他们喜欢把某张脸和某桩生意联系起来,认识一个人,并且把这个人和某个特定公司联系起来。 很多外国公司都犯过这样的错误,在漫长的合同谈判过程中派一连串不同的主管人员到亚洲去。 建议他们不要这样做;如果洽谈是由一个人负责开头的,最好尽可能地由同一个人谈到底。 如果换人势在必行的话,第一个人应该带上新人,作为自己的接任者正式引见一下,这样,这两张脸就会被联系起来了。 “脸面”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尊敬”,这是它的第二种解释。 生意人被告知必须(对他人)表现出“适当的尊敬”,这要根据与之打交道的人的年龄和职位,还要考虑到与自己公司相比对方公司的规模大小。 在西方国家,年长未必一定受到尊重,但是在崇尚儒教的亚洲,年长者受到相当的尊重。 因此建议生意人永远要向与会的年长者表示尊敬。 还告诫他们注意,要让日本人直言不讳地说“不”是相当困难的。 这也和“脸面”完全有关。 日本人为了避免说“不”几乎不惜一切手段,甚至就干脆不予回答。 当他们不答复,或者当他们说“让我想想”、“让我考虑考虑”之类的话时,他们其实是在“保面子”,其真正的意思是“不行”。 这正和西方的要么“是” 要么“不是”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 于是西方的生意人被告诫千万别将日本商人置于非得说“是”或者“不是”的境地。 此外,还要建议生意人了解怎么给地位比你高的人“面子”。 理查德·塔尔伯是世界煤炭组织的首席执行官,在亚洲阅历丰富,他告诉外国人不要忘记“在董事长的口袋里留有0.5%的余地”。 他说这话的意思是,外国人在和亚洲人洽谈时应该从一个较高的价位开始。 在第一轮洽谈时,他们应该将价钱降低10%。 在第二轮洽谈时,再在最后阶段降低 5%。 然后,当最后大家准备签合同时,西方人应该给董事长一次机会,让他将价格再砍下0.5%。 这样,董事长就可以说他比自己手下的人更能干。 因此,他就更有“面子”。 塔尔伯总结道,这样人人都很满意,西方人也可以放心,因为他们的产品会得到关注。 命运 (fate):西方人听说很多亚洲人坚信命运:命运影响一生;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的;人已经活过了好几世而且死后还继续轮回。 因为有这种人生哲学,亚洲人比大多数西方人更容易接受他们无法改变的事情。 很多西方人也许会将这种信仰看成是迷信。 但是,要告诫他们不要流露出这种想法,而且要了解并尊重亚洲当地的风俗和信仰。 人情 (favors):西方人听说亚洲人中很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人情永远要还”。 人情或者债务是千万不能忘记的。 如果一位西方生意人接受过亚洲人的人情,不管过了多长时间,他都应该想着还上这份人情。 亚洲人对于“投桃报李”的观念是很认真的。 换句话说,亚洲的社会都是互惠的社会。 前纽约市副市长肯尼思·利珀讲了这么一件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他在日本住过半年,在此期间曾为一项奖学金推荐过一位日本熟人。 二十七年之后的一天,他在纽约接到这个人的电话,他和他的全家第一次到美国来旅游。 他现在是日本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他和他的家人要向这位很久以前帮过他的人表示敬意。 朋友 (friends) :西方人被告知,如果他们在亚洲没有亲戚,那么要在亚洲做生意的话最好就是和那儿的某个人曾经是同学。 亚洲人愿意和自己的熟人打交道,或者是由他们的熟人引见的人。 一位在亚洲工作并颇有成就的美国企业经理告诉人们说,他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建立和维持“GUANXI”上,他把这个中文单词解释为纽带、关系、或者熟人。 日语中相应的词是“KONE”。 西方的生意人如何在亚洲国家建立有效的关系呢? 请顾问是个办法,但是最好的办法是结交朋友、维系友谊。 西方人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对于那些在朝鲜、泰国和日本工作的人来说,答案是“高尔夫球”。 成功的生意人一致认为这是结识重要社会人士,见到皇室、政府高级官员、以及公司老总的最佳办法。 在东京,终生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资格可能要花一百万美元,贵得令人难以置信,但是鉴于它能带来的关系,一些西方的生意人或者他们的公司还是心甘情愿付出这笔钱的。 这就是五个“F”:家庭(family)、脸面(face)、命运 (fate)、人情(favors)和朋友(friends)。它们是西方人在亚洲经商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U4 inclass-reading 如今,许多美国人到国外度假。他们不仅去欣赏新的景观,而且在那些不太陌生的地方有可能遇见新的朋友。 没有人真的期待一次度假旅行就能结交一位好友。 但可以肯定的是,开始一段友谊是有可能的。 无庸置疑,在每个国家里,人们都珍视友谊。 结交一个来自异国的陌生人,困难不在于双方不懂得友谊的重要,而在于对友谊的内涵以及怎样建立友谊的期望不同。 在美国人最可能去游览的那些欧洲国家里,友谊显然不同于其他比较随便的关系,而且与家庭生活的关系也各不相同。 对法国人、德国人或英国人来讲,友谊通常更加具体,并意味着更多的承诺和义务。 而我们(美国人)可以将“朋友”一词广泛用于各种不同的关系——在一个新地方刚刚认识几个星期的某个人,一位关系密切的生意伙伴,一个童年的玩伴,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一个非常信赖的知己。 对美国人来说,这些关系中确实存在着差异——友谊可以是肤浅的,偶然的,应景的,也可以是深厚持久的。 但是,只看见我们这些表面行为的欧洲人是不明白这些区别的。 那么,谁才是朋友呢? 与许多欧洲国家一样,在法国,朋友通常是同一性别的,而且友谊基本上被看作是男人之间的一种关系。 法国女人对“女人不能成为朋友”这个观点嗤之以鼻,但她们自己有时也承认,对女人而言“友谊是一种不同的概念”。 许多法国人对男人和女人之间发展友谊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 然而,还有一种存在于团体内部的关系——男女成员长期共事,有可能会关系密切,相互信任,相互关心。
/
本文档为【新编大学英语五 课文翻译U1-7 (in-class和after-class_reading)】,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