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夏目漱石的_心_与个人主义精神_赤羽学

夏目漱石的_心_与个人主义精神_赤羽学

2013-06-26 5页 pdf 53KB 6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7654

暂无简介

举报
夏目漱石的_心_与个人主义精神_赤羽学 夏目漱石的5心6与 个人主义精神 赤羽学 日本国立冈山大学 [摘 要] 夏目漱石认为,日本由西方引进的个人主义,使人赢得了个人自由与独立,但其副作用 是极易使人心走向极端利己。5心6的主人公/先生0体验了因金钱、/自己本位0、恋爱强迫人变为利己主 义者的恐怖。漱石预见到未来的日本个人主义必然盛行,就其可怕的副作用,他向后人发出了警告。由 此看来, 5心6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自己本位 个人主义 金钱 死 一 夏目漱石的5心6连载于 1914年 4月 20日至 8月 11日的5朝日新闻6...
夏目漱石的_心_与个人主义精神_赤羽学
夏目漱石的5心6与 个人主义精神 赤羽学 日本国立冈山大学 [摘 要] 夏目漱石认为,日本由西方引进的个人主义,使人赢得了个人自由与独立,但其副作用 是极易使人心走向极端利己。5心6的主人公/先生0体验了因金钱、/自己本位0、恋爱强迫人变为利己主 义者的恐怖。漱石预见到未来的日本个人主义必然盛行,就其可怕的副作用,他向后人发出了警告。由 此看来, 5心6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自己本位 个人主义 金钱 死 一 夏目漱石的5心6连载于 1914年 4月 20日至 8月 11日的5朝日新闻6上。其后,漱石又创作了 5路边草6( 1915年) ,当5明暗6( 1916 年)写到 188 回时,因老病胃溃疡恶化,于同年 12月 9日去世。 5心6连载完毕, 立即由岩波书店出版了单行 本。在当时的广告中, 漱石这样写道: /我向希望 认清自己心灵的人们推荐这部已认清了人的心灵 的作品。0可见,漱石要认清自己的心灵而执着地 探索不已,并充满自信直言断定5心6是/已认清了 人的心灵0的作品。然而,纵然/心0的真相已经明 确,他是否思考过,靠这样的精神来调控人心,能 否将人引向幸福? 至于这一点,自然是另一问题。 毋宁说,漱石已经明确的是,心乃把人推入绝望深 渊的恶魔。因此,5心6的主人公/先生0最后将自 己的体验和盘托出之后自杀了, 他想以此作为对 后人的警戒。 漱石自幼学习汉学,因而他曾深思过何为文 学的本质。中途他又矢志于英国文学, 通过英国 文学来向同一主题挑战。但是, 由汉学与英国文 学中获得的思考,二者相异甚大。漱石认识到,无 论怎样钻研英国文学,也廓不清其文学的本质,原 因在于西洋与东洋的差异,尤其在于西洋与日本 在历史乃至民族性上的差异。这是漱石留学英国 期间悟出的结论。对此, 漱石在5文学论6 ( 1907 年)序言与5我的个人主义6( 1914年)中做了详细 阐述。漱石之所以摆脱了英国文学的桎梏,建立 了他独自的精神世界,这完全得益于他奠定了/自 己本位0的立场。漱石终于有了自信,慷慨陈词: 自己对英国文学的见解, 决不盲从英国人的观点, 无论英国人怎么说,自己有一己的独立信念。在 提倡全盘西化的文明开化的日本明治时代,漱石 的这一观点旨在促动日本人精神的独立。漱石在 5我的个人主义6中明言:总之,确立了/自己本位0 的立场后, /觉得似乎终于挥动自己的丁字镐, 丁 当一声刨到了矿床。0 可见,建立起来的/自己本位0理念,的确向漱 石暗示出他应前行的方向。如此意识有一种相互 文学研究p 日本研究#2005年第 1期 65 作用,即必须尊重他人的/自己本位0立场,倘不重 视相互关系, /自己本位0则伴有转化为利己主义 ( egoism)的危险性。日本传统的封建体制以特定 权力者为核心, 强迫人民隶属之,因而存在着强制 统一的人际关系,言行自由得不到保护。面对封 建依然根深蒂固的日本社会, 漱石提倡近代 个人主义,必然会引起激烈的文化冲突。 5心6 里的主人公 /先生0 是新泻地方富户 的独生子, 父母因肠伤寒相继双亡后, 他得到叔 父的关照, 入东京大学读书。其间, 叔父骗去了 先生的全部家产。他目睹人因金钱而会变成善人 或恶人的事实, 深感绝望, 遂与老家断绝关系, 在整体上对人性感到困惑。这时, 大学生 /我0 因偶然机会接近了先生, 对先生的生活方式与人 格颇感兴趣, 时常造访先生家。先生与夫人两口 之家, 先生没有固定工作, 远离社会, 寂寥度 日, 每月去一次杂司谷墓地扫墓。 /我0 不明内 情, 问话欠妥, 而先生时常顺口说出些莫名其妙 的话来。在 /我0 看来, 与 /站在讲坛上教我们 的伟人们相比, 倒是一味独处沉默寡言的先生显 得更伟大。0 /我0 愿意接受先生活生生的教导, 先生则这样告诫: /我0: /总之, 你不可过于信 任我。否则立刻就会后悔。自己受欺骗, 则会残 酷地复仇。0 ( 5先生与我#十四6) /我0凭直感认为,先生的话语并非/由仅靠冷 眼反视自身或观察现代0而产生的观念。/我0推 测:其话语背后/存在的似乎不是与他本人无关的 别人的事,而是他自己痛切体味到的事实,那是或 者热血沸腾或者脉搏止跳的事实。0 总而言之, 先生被人欺骗, 他对别人感到绝 望。同时,自己同样欺骗别人,他又对自己也感到 绝望。针对人的生态, 先生对/我0做如是说: /平 时都是善人,至少都是普通人。但一到关键时刻, 就变成了恶人。太可怕了。不可粗心大意。0(5先 生与我#二十八6)先生欲言的是,人心由于某种契 机,会不断变化;人心多变, 宛如秋日天空。心变 伤害他人, 将他人推入困境时, 则呈现出危机状 态。人心常变的契机是金钱。先生断定, /一看到 金钱,任何君子都会变成恶人。0(5先生与我#二十 九6) 漱石在5我的个人主义6中告诫将来赚钱容易 的学习院学生们:人如果放任个性发展,滥用权力 和财力, 必然会妨碍他人, 压抑自由,导致社会腐 败,这是非常危险的事。由此可见,压迫他人的手 段,是人心很难抵住的诱惑。5心6里的先生痛切 感受到这一点。 在5心6中5先生与我6一章里, 通过先生与 /我0的交往,围绕人心展开了多侧面的交谈,先生 带有暗示性地谈及心的问题。而引起/我0最大注 意的,是夫人与先生的关系。先生爱夫人,可先生 的态度总令夫人感觉欠缺点什么。某晚,先生外 出,为防夜盗,求/我0为其看家, 我有了与夫人交 谈的机会。夫人感慨道: /我问他, 我哪儿不好,请直言相告,能改的缺 点我一定改。0他回答: /你没有缺点。缺点全在我 身上。0 听了这话,我太悲伤了。(5先生与我#十八6) 面对夫人的迫切要求, 先生贯彻个人主义精 神, 只追究自己一人的责任。只说: /缺点全在 我身上0, 不谈具体事实。男女间的爱, 要求相 互占有灵魂。夫人爱先生, 她一直期望占有先生 的一切。这在某种意义上, 一般认为是女人的利 己主义在侵犯个人自由。在 5先生遗书#五十四6 中, 先生是这样观察女人的利己性: /女人性格 是, 与来自人道立场的大爱相比, 女人更喜欢男 人哪怕多少偏离常理也应将亲切感集中到女人身 上。 , , 女人的如此性格强于男人。0 先生把可 怜的夫人尊重为个人, 他细心关照夫人, 决不伤 害她的心。然而, 这种关照实际上却将夫妇分离 开来。夫人感叹道: /为何男人心与女人心不能 紧密相系?0 先生的个人主义化的人道之爱与夫 人极为人性化的家庭化的爱, 二者的关联是 5心6 的重要主题。 5先生与我#六6中,这样描写先生对爱所表示 的态度: /一个能爱别人的人, 一个不能不爱别人 的人,但是当别人要投入自己怀抱时,又不能张开 p 夏目漱石的5心6与个人主义精神 66 日本研究#2005年第 1期 双臂紧紧抱住的人, ) ) ) 这个人就是先生。0这种 态度与其说来自先生的性格, 不如说来自人性之 爱与个人主义的爱之间的矛盾。人性之爱扩大 后,会将对方的人格纳入自己的利己心之中。5行 人6的主人公一郎认为, 结婚后, 男人占有并支配 女人的全部。这样一来,女人的独立人格则得不 到保证。而5心6里的先生主张的个人主义的爱, 必须相互承认并尊重人格。于是, 便无法获得真 正意义的男女一体感, 无法实现灵魂与灵魂的融 合。二者之间永远存在缝隙。夫人的不满, 就是 来源于先生的如上态度。 先生对/我0发出忠告: /总之, 恋爱是罪恶,明 白? 同时恋爱又是神圣的。0当本来是严肃神圣的 恋爱被人的欲望支配时, 则变成罪恶。这段充满 矛盾的话语,明确表达了先生的苦恼。 二 在5先生与我6一章中,先生时常讲到死, 还担 心患病。先生身体健康, 却问夫人: /如果我先走 了,你怎么办?0这好似开玩笑,实乃先生暗中思考 自杀的伏笔。/我0的父亲身患肾疾, 母亲来言催 /我0速归。/我0等不到寒假便要回去, 为借路费 来访先生。先生患感冒, 话头不时涉及疾病。他 说: /我若患病, 愿意患不治之症。0/愿意患不治之 症0这一意愿并非来自戏谑,而是扎根于真想毁灭 自己的念头之中。/我0从先生处借来钱回老家小 住后回到东京, 毕业后暂回父母身边。5双亲与 我6一章由此开始。 在这一章, 描写父病日笃的过程。/我0回到 家中, 看见父亲还能闲庭信步。/我0曾经提醒 /我0: /那种病的特色是, 自己得了病却察觉不到, 处之泰然。0因此。/我0对父母的乐观态度感到不 安。然而,父亲/做好自己会在处之泰然之间死去 的精神准备之同时0,生前能手捧我带回家的毕业 证书, 满心欢喜。父亲对死亡的态度是: /自己早 就意识到得了不治之症0, /但对步步逼近的死亡, 满不在乎。0但是他也这样说: /我若死了, 你要好 好待你妈。0/我0从/我若死了0这一点假设想到先 生对夫人说/如果我先走了, 佻怎么办?0这句话, 并对先生的纯粹假设与父亲/迟早会发生的事实0 加以比较。可是,被认为是/ 纯粹假设0的先生之 死,先于父亲发生。先生的死,是他主动意识到的 伦理意义范畴内自己的绝症之死;而父亲的死,是 听凭外在命运摆布的非主动意识的死。护理父亲 的母亲也对父亲的疾病性质没有清醒的认识, 当 父亲陷于最危险的昏睡状态时,母亲竟然/错误地 认为,这是睡眠,倒很高兴。0 恰在此时, 明治天皇患病一事公诸民众, 7 月,天皇去世。听到这一消息,父亲手擎报纸, 只 说了/连天子都仙逝了,我也 , , 0便不再言语,病 情也逐渐恶化。父亲的死不是为了追随时代当权 者明治天皇,不具有自主性。 父亲病危的 9 月 13日, 举行明治天皇葬礼。 此日,乃木大将殉死的消息轰动国内外。据乃木 的遗书,他的死是因为/西南战争0时丢失军旗这 一过错,他一直想死,总在寻找机会。乃木之死是 有精神准备的死。从对天皇负责这层意义看,乃 木之死扎根于封建的主从关系;从苦干自责而自 杀这一角度看, 与漱石提倡的/自己本位0相近。 至少,漱石是这样看对乃木之死。依管见,乃木之 死的原因,并非仅止于/西南战争0时丢失了军旗。 众多参加了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 特别是日俄战 争攻打旅顺港时伤亡惨重,所以乃木之死含有向 国民谢罪的意识。 总之, 明治天皇的自然死亡与乃木大将殉死 的关系,同父亲的自然死亡与先生自杀的关系,两 种关系带有重合性。一般认为, 在以先生之死为 主题的5心6中, 5双亲与我6一章略显偏离主体情 节,但针对如何处理死的问题,确与下一间5先生 的遗书6紧密相连。 三 如前所述,先生被叔父骗走了财产,他与叔父 断绝关系后,又来到东京,住进一户战争未亡人的 夏目漱石的5心6与个人主义精神p 日本研究#2005年第 1期 67 家里, 为救助他人摆脱困境, 硬是让 K 与自己同 住。K 在老家是个养子,养父家出资供他上大学, 希望 K 学医, K 却单方面暗中拒绝了这一希望, 与先生进了同一个系。他/花养父家寄来的钱,走 自己喜欢的路。0作为日本真宗僧侣之子的 K, 倔 强而又富有自主独立精神。然而, 他无视这种精 神与自己身份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 亡。K 的/自己本位0尽管源于他的过于较真与强 烈的信念,但他的信念难以自由伸展。不久, 他将 学业真相告诉了养父, 养父大怒, 历经调解无效, 最后与 K 断绝了关系。此时, K 的生母已故, 遭 到继母冷遇,自家答应偿还迄今养父家为 K支付 的学资,今后的事概不负责。K 等于被逐出了家 门。 漱石的 5虞美人草6 中, 小野接受汉学家井 上孤堂资助, 后来背叛了井上的期待, 欲同虚荣 心盛的藤尾结婚。5心6 里的 K 背叛养父家的过 程, 在旨趣上与此类似。相异点是, 小野意志薄 弱, 禁不住功利的诱惑, 而 K 意志坚强, 有坚 定走自己之路的气概。但是, 对于 K 忘恩负义 背叛信用的行为, 漱石并未轻易宽恕。K 的自 杀, 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的不幸, 但相当程度上也 源于其自身的责任。 先生同情这样的 K,在物质精神两方面大力 援助他。不过, 先生的如此利他行 为,是受/救助 K0这种高傲感支配的。未久, K 暗恋上房东家小 姐,并将隐衷告诉了先生。此时,先生立即变成一 副高压的态度,暗中操作, 说服小姐的母亲,要与 小姐结婚。K得知实情后,大为绝望,于某夜割断 动脉自杀。先生与 K 的友情并非基于真正平等 的基础之上, 精神方面不及 K 的先生, 想通过物 质救济来高居优越地位。先生踌躇不决,没有勇 气告诉 K 自己与小姐成婚一事, 而小姐母亲告 之。K 被告知了一件一无所知的事, 先生则被不 为人知的惭愧折磨着。先生这样反省: /算起来,夫人对 K 说完之后已经过去两天 多了。其间, 由于 K 对我的态度与以前毫无异 样,我根本没看出来。我觉得,他超然的态度哪怕 仅观其外表, 也值得敬服。将他与我在头脑中并 列比较, 他远比我强得多。-尽管我靠计谋取胜 了, 但作为人我却失败了。. 这种感觉在我的心中 翻腾着。当时我想, K 一定瞧不起我, 我独自脸 红。可事到如今,我若来到 K 面前任其羞辱, 对 我的自尊心又是极大的痛苦。0(5先生与遗书#四 十八6) /尽管我靠计谋取胜了, 但作为人我却失败 了。0先生的这句哀叹证明, 相互的友情并没扎根 于平等的土壤之中。事态及于如此地步,先生依 然非常在乎自己的/自尊心0。先生的优柔寡断, 断送了 K的性命。该日夜里, K 下决心自杀了。 此事,带有先生曾说过的; /恋爱是罪恶0一语 的奥义。恋爱伴有嫉妒, 嫉妒令人失去理性,因而 采取发作性的利己行为。先生意外地体验了这种 心灵变化。先生曾对人心因金钱而变幻莫测感到 绝望,但是, /在爱的问题上,他还没有怀疑人类。0 先生的这种自信彻底崩溃了, 他不再相信自己,陷 入孤独。先生相继体验了/自己本位0、恋爱、友爱 倏忽变为利己主义的恐怖。 其结果,婚后的先生认为,给自己夫人洁白的 心上留下污点实在太惨, 所以,当/我0毕业之际先 生请我吃饭时说道: / 若是白的, 就必须是洁白 的。0此话当时是针对饭桌的亚麻桌布、衣领及衣 袖而言,而先生不向夫人说出自己不祥的过去,其 心理与此相同。 我只是不忍心给妻子的记忆里留下黑点, 才 没对他说出实情。请您这样理解:往洁白的物品 上毫不留情地甩上一滴墨水, 这样做对我是极大 的痛苦。(5先生与遗书#五十二6) 由此, 我们可以窥见漱石崇尚洁癖的审美意 识。然而,先生对夫人的如此关爱,反倒令夫人怀 抱百思不解的疑团。可见,爱带有嘲讽性。 乃木大将自杀时, 把静子夫人也捎带上了。 先生的夫人也叫阿静, 二者之间或许有什么关 系。登载乃木殉死消息的报纸上, 也记述了乃木 夫人的形象: /很长一段时间, -我. 眼前展现着 身着军装的乃木大将与女官装束的乃木夫人, 难 p 夏目漱石的5心6与个人主义精神 68 日本研究#2005年第 1期 以忘怀。0 (5双亲与我#十二6)。这是 /我0 在老 家一边看护生病的父亲, 一边读完载诸报端的所 有关于乃木殉死消息后产生的印象。乃木令夫人 与自己一同自杀, 让妻子服从丈夫的意志, 如此 做法与近代个人主义思想互不相容。也许是贞节 妻子希望与丈夫同死, 即便如此, 令妻子如愿以 偿也是男人的暴力。所以, 先生尤其强调 /我 死, 让妻子活下去。0 先生的死与乃木的死 稍有 不同, 就连自杀之际, 也贯彻自己的意志与孤 独。这一点与在子女亲人围护下去世的 /我0 的 父亲, 大相径庭。 关于自己的生活, 先生说: /自己好象与周围 一切割断了关系, 孤零一人活在世上。0他怀疑 K 的死/也与我一样,一人寂寞得受不了, 才突然决 定自杀了。0笔者认为,先生本质性地看待 K的死 因,这个观点深中肯綮。在这个意义上看, K 的死 与先生的死属于前后连续。换言之, K与先生的 /自己本位0的生活方式与封建习惯相对立,心遭 到浮躁性的嘲弄,最终成为其牺牲品。 漱石在5我的个人主义6中, 这样阐述了个人 主义的弊端: /个人主义在以人为目标决定向背之 前,先辨是非, 后定去就。因此, 有时仅成为孤独 一人,感到寂寞。0在5心6的5先生与我#十四6中, 漱石这样说: / 我们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与自我 的现代社会,我们付出的牺牲是,都必须品尝寂寞 感。0 明治时代漱石由英国携归的个人主义,使人 赢得了个人自由与独立, 但作为其代价,它带来的 结果是强迫人孤独。漱石或许意识到个人主义思 想的这个可怕的副作用, 是自己的绝症。5心6中 的先生意识到这一点, 他替漱石死了。先生明确 意识到自己必须死的理由,他死的形式与乃木的 死是相通的。不过, 对于乃木携妻同亡的做法,先 生不能认同。先生要让纯洁无垢的妻子继续活下 去,自己假装/暴亡0,悄悄死去。而乃木则意识到 世间的眼目,拍好照片,留下遗书, 抓住机遇,大肆 炒作地死去。与此相反, 先生虽然留下遗书,但仅 对/我0一人告白, 希望我将其/完全装入腹中0。 先生在何地怎样死的,不得而知。 综上所述,乃木之死与先生之死,虽有几点相 异,但都带着孤独感,自己选定死于当死之时。其 悲凉程度与高举自主独立精神的明治时代的结 束,是十分吻合的。 此外, /我0 的父亲也随着明治时代的结束 而去世, 但如前所述, 他基本是无意识地追随了 封建君主的死, 他并没有深思自己死的意义 ) ) ) 自己的死会再生出新的东西。与其相比, 先生的 死则是当 /心脏停止跳动时0, /我0 的 /心中可 以诞生新的生命0。父亲与 /我0 是名副其实的 亲子关系, 然而由 /我0 传递下去的却是 /全无 血缘关系0 的先生的精神。/我0 手捧先生遗书, 抛开即辞世的老父, 坐上驰往东京的列车, 这意 味着 /我0 与大量保留着传统日本风俗的农村的 永别。漱石预想到未来的日本个人主义必然盛行 开去, 就个人主义可怕的副作用, 漱石很早就向 日本人发出了警告。从这一点看, 应当承认, 5心6 依然具有现代意义。 (刘立善译) (责任编辑 崔新京) 夏目漱石的5心6与个人主义精神p 日本研究#2005年第 1期 69
/
本文档为【夏目漱石的_心_与个人主义精神_赤羽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