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生态农业旅游度假村的规划设计

2013-06-27 46页 pdf 2MB 1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2092

暂无简介

举报
论生态农业旅游度假村的规划设计 河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生态农业旅游度假村的规划设计 姓名:贾燕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设计艺术学 指导教师:杨文会 20070601 摘要 摘 要 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 的产业化发展,农业的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已经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可以 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现代农业不仅指的是生产性功能,还包括改 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它逐渐成为体验经济 的主导产业。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节奏的...
论生态农业旅游度假村的规划设计
河北大学 硕士学位 论生态农业旅游度假村的规划设计 姓名:贾燕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设计艺术学 指导教师:杨文会 20070601 摘要 摘 要 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 的产业化发展,农业的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已经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可以 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现代农业不仅指的是生产性功能,还包括改 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它逐渐成为体验经济 的主导产业。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 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原生态的乡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 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旅游应运而生。而完善的的规划设计更能使这一新兴 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规划设计 Abstract Abstract Theecosystemagriculturetourisakindofnewecosystemtourindustrythattakes agricultureandvillagesastocarrythebody.Inrecentyears,theindustryoftheagriculture inthechaperonageworldturnsthedevelopment,thepropertyoftheagriculturetookplace thehugevariety,ithasalreadybecometheindustrythathasthemulti-function,cancarry outthesociety,ecosystem,economicthreeperformancesesunify.Themodemagriculture notonlyhastheproductionsexualfunction,butalsohastheecosystemenvironment quantityofimprovement,thelivingsexualfunctionthatprovidethesightseeing,leisure andspendaholidayforthepeople,willbecomepredominantindustryoftheexperience economy.Alongwiththeincrementoftheeconomicincome,increaseoftheleisuretime time,livetherhythmquicklyandcompetitionofincreasinglyvigorous,thetourthatthe peoplehopeearnestlytodiversify,hopeparticularlytorelaxtheoneselfintypicalmodel ofvillageenvironment.Hence,newindustry-ecosystemtheagriculturetourthat agricultureandtourindustryedgescrossemergewiththetideofthetimes。Itswholeview programmingdesignexpressesitsspecial. Keywords:eco—tourism,agriculture,industrialization,layout,design II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 互整 日期:卫仁年上月正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口,在 年——月——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不保密口。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 作者签名: 即签名:彳坐之;一 日期:上丑年』月』乙日 日期:型乒年』胫三日 引言 己l 皇 _J I F了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生态旅游正日渐成为人们追 求的时尚。而将二者融于一体的高科技生态旅游农业则备受人们的关注,大有发展前 途。农业高科技资源不但是生产资源,其形成的独特生态景观和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 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农业生态旅游使人们在领略锦绣田园风光和享受清新乡土气息中更贴近自然和农村, 增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意识,还能促进城乡信息交流和农产品流 通,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态农业旅游正是在人类意识到环 境恶化将使人类失去栖息地之后,开始成为城市居民青睐和追求的方向,它切合了近 几年兴起的生态旅游与绿色旅游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潮流,具有不可抵御的独特魅 力。它作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创新,它将成为生 态农业旅游发展的主流。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河北大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1章生态农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1.1生态旅游的产生 随着收入增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 争的日益激烈,城市人口俱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总想暂时避开车水马龙、喧 声嚣杂、空气污染加之水泥高楼包围的环境,找到一个真正休息的原野,尤其希望能 在原生态的乡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从人造“城市荒漠”的紧张嘈杂中回归自然已成为 现代人所崇尚的生活方式和享受。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 农业旅游应运而生。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 生态农业形式。生态旅游的雏形是生态性旅游,其中包括四个要点:减少环境影响, 增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让当地居民受益,满足参加者的娱乐需求。生态旅游是针对 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种全新的旅游业,它的出现是基于两点原因: 其一,人们希望逃离繁忙、喧嚣的工作环境,回归大自然,向往原始的自然环境。其 二,资源与环境的保护要求限制旅游开发,控制游人量。二者的统一便产生了生态旅 游。生态旅游是针对自然区域性旅游的一种新趋势。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 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 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它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 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 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 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 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它是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 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自然风光和 野生动植物。它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濮归真"的观念。虽然现代社 会可以创造大量和大型的人工吸引物,如深圳锦绣中华,但它不能满足那些追求自然 环境的旅游者。如今大量的游客涌向自然区域,同时由于他们的介入,对环境和资源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加控制,这些自然区域变得最后谁也不想去了,一个旅游 区也就衰亡了。生态旅游成为当今国际旅游的新时尚,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尤 其是在美国这个爱冒险的国家里。生态旅游常和探险旅游相提并论,因为人们探险时 第1章生态农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II 总希望到纯粹的自然环境中去。生态旅游也常常与乡村旅游等同起来,实际上是人们 逃离工作环境(城市)的表现,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愿意到大自然中游览而不是去现代 的城市和海滨度假。 生态旅游的兴起和发展的原因虽然有旅游者从众心理的因素,但其根本动机是人 类对自然的一种回归,是人类从心理上否定了逃离自然的行为后所产生的一种寻求心 灵归宿的特殊情结。人类用了很长时间完成了从乡市'-IN城市这一逃离自然的过程,但 可悲的是人们发现自己借以征服自然的理性世界正逐步凸现对人的心理及生产力产生 束缚的反作用力。因而,在生态主义与环境保护观念的催动下,“深蓝运动”,“反城市 化”浪潮悄然兴起,城市生态化与乡村化趋势逐渐鲜明,而离开拥挤与喧闹的居住环 境,回归原始的精神家园,前往乡村去旅游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又一个追求。这种现 象说明,当人类经历了逃离自然的过程后,希望能够进入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是人性 的本能,那么这种自然回归的情结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心理学家荣格的“情结理 论”,可知导致人形成情结的真正原因是“集体无意识”。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是通过进 化预先确定的,个人因而总是和往昔联系在一起的,不仅与自己的童年往昔,更重要 的是与种族的往昔联结,甚至在那以前还有与有机界进化的漫长过程联结在一起。如 此联结的结果就是“集体无意识”,这是一种人从他的祖先,男llJl,继承来的意象,也就是 一种种族化的原始意象。而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正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在个体 心理上的表现。 1.2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 ’ 生态农业旅游指的是一种以农业与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为依 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把农 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观光休闲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 自然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劳作、休闲、体验、健身、书画、摄影、购物、度 假等,是一种高层次的农业。它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 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 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 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 假的生活性功能。生态农业旅游以农村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内 容和乡土文化为基础,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和工艺设计,加上一系列配套服务,为人们 提供观光、旅游、休养、增长知识、了解和体验乡村民俗生活,再结合季节性的果、 菜、花实地自采现尝,趣味郊游活动以及参与传统项目、观赏特色动植物和自娱等融 为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旅游开发和自然环境保护是矛盾而又统一的整体,是两 种独立发展需求趋势的交叉结合,生态农业旅游是试图解决这种矛盾的一种旅游方式, 它是生态旅游的主要核心方式之一。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 源、农产品、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通过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生 产模式,建立起以农业养旅游、.以旅游促农业的互动机制,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 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园林形式。这种新型的产业体现了传统农 业、旅游业向现代农业、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赋予了旅游业新的文化内涵。 生态农业旅游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国内外多个地区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 主要有5种类型:(1)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 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生态农业旅 游最普遍的一种形式;(2)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 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3)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 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 态教室等;(4)森林公园;(5)民俗观光村。 1.3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农村旅游的发展已有~段时期,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又为农村旅游大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 历史机遇,明确了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最终目标是要在尊重当地农民意愿的前提下,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吸收剩 余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对接。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战略是我们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指导方针。发展农村旅游,尤其是发展大中城市周 边的农村旅游,可以实现城市自愿支持农村发展,吸引城市的资金及人才向农村流动, 4 第1苹生态农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且符合市场规律,真正的体现“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农村旅游是一种充分利用农 村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 其依托的资源主要是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自然景 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 而这些资源的所有者和创造者都是农民。农村经济发展, 需要迸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形成高附加值的经济产业。而旅游产业,是乡 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同时,旅游业能推进农村乃至全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的平均利润率,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 在传统农业中,农产品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中间每增加一个环 节,商品价格就相应增加一次。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和消费者都没有得到实惠,而且 由于中间环节多,造成商品流通慢,极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参与式乡村旅游中, 农民可以将一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具有投资少、风险小、门 槛低、经营灵活的特点。同时,农民依旧保留这些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治理成本较 低,激励结构简单,产权回报直接。农民作为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位一体,劳 动力与土地、资本相结合投入自主经营,创造财富,从乡村旅游发展中直接受益,避 免了传统旅游开发中因土地和资源被占用而返贫或受益不均的问题。既满足了游客的 旅游需求,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还带动了农产品市场的发展。 1.4生态旅游农业在国外的发展概况 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度假。他们称生态农业旅游为“绿色 度假"。第一种是休闲观光式的度假方式,他们住在农民的家里,吃着农民自产自制的 新鲜食品,观赏农庄周围的自然风景和农舍,到附近不加任何修饰的小池塘里游泳, 钓鱼,学习农家制作面包、奶酪、果酱、葡萄酒的手艺,通过感受农家的生活来增加 对自己的认识。第二种是参与各种农业劳动的度假方式,称为“务农旅游”。观光农业 在国外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法国历年的统计资料中反映出来的现象,我们可以 看出发达国家旅游者的一些共性规律。1998年,2/3的法国人选择了国内度假,其中 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44%)。60年代初,西班牙政府 建立了帕莱多国营客栈,该客栈是把农场的庄园进行装修而建成。在那里,人们可享 受徒步、骑马、滑翔等休闲娱乐项目,也可在务农学校、自然学习班等学习。在美国 西部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上,旅游者放牧可以拿到牛仔通常的工资,以资助自己的旅 河北大学文学硕上学位论文 游费用。政府从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发展观光农业,仅东北部地区就有观光农场 1500多家,每年有1800万旅客前往观光农场度假。在德国,生态农业旅游一直深受 城市居民的欢迎。可以说,一个开发农业观光休闲的旅游热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其它国家多是无报酬的劳动。生态农业旅游是观光农业,在日本已有50年的历史,包 括采摘观光、自然休养村、农民投宿村、市民农艺园等多种形式。无论成年人还是学 生,参加劳动还要交费。日本政府专门扶持发展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基地。每个 假期各中、小学组织大批学生来此观光旅游、了解农事、体验劳作,使学生在实践中 受到教育,以此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东欧有两个国家的乡村旅游颇有特色:在波兰, 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他们在开展的活动内容上与其它国家~样,然而参与 接待的农户均是生态农业专业户,一切活动在特定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内进行。到1996 年底,波兰全国已有由45家生态农业专业户组成的总面积超过4000公顷的生态农业 旅游区。曾闻名于世的匈牙利乡村旅游,它将生态农业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 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中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淀积下来的民族文化。这样 高质量的旅游开发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极大,使客流方向、流量自90年代初开始, 由欧洲的西部向东部转移。70年代,法国的工人菜园流行一时,许多市民利用节假日 到菜园种植蔬菜,品尝当地土特产,欣赏田园风光。仅此一项,每年就给法国农民增 加700亿法郎的收入,相当于法国旅游收入的l/4。波兰与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世 界各国树立了一个典范,指明农村地域环境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近几年,法 国乡村每年接待的200万(其中1/4是外国游客)国内外游客中,50%是中高级雇员或自 由职业者,这些游客非常稳定。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统计,近7年来在度假中一直采 用乡村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44%,主要采用这种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72%,更有15% 的度假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新加坡为了对有限的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 有关部门将高科技引入农业并与旅游事业相结合,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游人不 仅可以漫步其中,而且可尽情品尝,如同生活在仙境中,让人大饱眼福和口福。还有 日本的观鸟旅游和观光农园及务农旅游、马来西亚的农林旅游区、澳大利亚的牧场旅 游、美国的农场旅游、法国的远离城市的绿色旅游、意大利的乡村度假旅游、德国的 “森林轻舟”旅游等等,也是一种特殊的享受。 总之,温泉、花木、瓜果,甚至农村的一山一水,一村一街等都是开展特色生态 6 第1章生态农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农业旅游的有效资源和载体,而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更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不断挖掘、创新,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文化系列,乡村旅游才能成为真 正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独特的生态旅游,具有更强生命力。 生态农业旅游已属于稳定性较强的主要旅游方式之一,其最稳定的客源主体是受教育 水平较高,经济条件也很好的人。他们选择乡村度假,不是为了收费低廉,而是在寻 找曾经失落了的净化空间和尚存的淳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是 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从而可以看出,目前在发达国家,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较 高层次的旅游行为。 1.5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的现状 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兴起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我国是个古老的农业大国,自 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绵延最长、影响最广的一个国家。上下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农业文化,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我国 拥有十分丰富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产品,丰富我国的旅游市场, 既符合国际旅游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国策。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起步 较晚,80年代末,休闲农业游的出现是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起点。20世纪90年代, 我国农业观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兴起。据不完全统计,1996.1997年已动工和计划 投资在一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在7个以上。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 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 与大自然亲近的观光农业旅游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自此生态旅游农业迅速发展起来, 目前几乎全国所有省区都开设了这类旅游活动。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的一 些大城市的近郊,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的农业观光园,展示电脑自动 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特农产品品种,成了农业科普旅游基地。如上 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无锡 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 目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在广东,果园观光旅游最早出现在8O年代末90年代 初,目前广东已有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旅游者4O0多万人,旅游收入l0 7 河北大学文掌硕rjj学位论文 !鼻III—I 一一. 一 一 一一lllll. 一一一 III皇曼!曼曼!曼皇 多亿。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 统节庆活动的极大依托性。这突出表现在游客对乡村旅游部分活动项目的偏爱上。在 大都市发达的工业文明的辐射下,郊区已进入现代农业文明阶段。现代农村聚落景观、 现代科技农业景观融入现代美观念的各种观光农园,以及美化了的自然环境构成大都 市郊区的农业观光特色。除此,对都市人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 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 旅游:以春节、十五、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秋 季采摘旅游是目前这三项活动中参加人数最多,参加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的构成面 最广的,这是观光、参与性均很强的活动。我国开展的采摘旅游不只是为体味收获果 实的感受,同时享有所收获的果实。有相当数量的游客在采摘中,对果实的数量和质 量的在乎程度远超过参与收获过程的心理感受。因此在各采摘点均堆放着被旅游者摘 下又弃之的水果。从而可以看出,国内旅游者对物质满足的需求多胜于对精神满足的 追求。 与国际旅游者比较,国内旅游者的需求层次表现出初始阶段的普遍特征。目前, 各地乡村旅游的开发状况也表现出起步阶段的种种迹象。多数地区缺少对乡村旅游的 总体规划,一般是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然而改动的结果, 既不具备大规模观光、参与的气势,也没有传统文化的乡土气息,尚未形成乡村旅游 所应有的氛围。民俗旅游基本上只是提供家庭接待服务,而乡情民俗的意味并不浓: 这些农家旅店均分布在旅游景区周围,为周末来郊野景区游玩的旅游者提供食宿服务。 多数乡村旅游业的经营者目前对乡村旅游的内涵、本质归属尚不十分清楚。因此,在 开发经营中缺少对生态环境营建和对传统文化恢复与保护的意识。甚至出现~开发就 造成破坏的现象。为适应城里人的习惯,农家屋都布置得像城里的小旅店,正餐除传 统的农家饭外,也为游客提供包桌及大菜烹调服务,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内容开展 得并不多,甚至没有。受旅游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观念的影响,在乡村旅游开发的 投资方向上,依然存在着重设施建设轻环境营造的现象。甚至己出现或正在筹建现代 化饭店和人造景观点。在管理上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与方法。 第1章生态农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1.6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有着众多有利条件。 (1)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拥有充足的农业资源,并形 成了景观各异的农业生态空间,具备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天然优势。 (2)生态农业旅游投入少、收益高。观光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 较小,而且由于项目的分期投资和开发,使得启动资金较小。游客吃、住、行、游、 购、娱的客观要求推动乡村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建设,加快人流、 信息流、观念流、文明流等软环境的建设,加快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和地区 资本积累,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旅游需求还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推动了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观光农业项目 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 其效益优于传统农业。例如:农产品在狩猎、垂钓等旅游活动中直接销售给游客,其 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并且减少了运输和销售费用。 (3)生态农业旅游的一大特征是民俗旅游占了很大的比例。民俗旅游是以比较接 近生活中自然形态的民间风俗、民间信仰、民间娱乐、民间节日等民间文化为主要观 赏对象的旅游活动。当然,乡村社区范围内产生的民俗旅游活动也应属于生态旅游农 业范畴。因此,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在活动区域及活动内容上是相交的关系。我国农 业生产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习俗有着明显的差异,文化 资源极为丰富,为观光农业增强了吸引力。’ (4)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国内旅游增长速度 远远超过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鉴于观光农业的特性,对其需求主 要来自国内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证。。 普通旅游者最关心的是交通、价格、安全、生活、环境等最基本的出行要素。生 态农业旅游正是以物美价廉吸引游客。生态旅游农业取法自然,富有农家居家特点。 它主要以农家院落为依托,竭力营造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外有田园,内有书香,衣食 富足,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展示了现代农家特有的风貌。作为休闲旅游的生态旅游 农业,其旅游的主要要素全部齐备。吃:生态旅游农业各景点在餐饮方面应当说各有 特色,总的是突出农家风味,让游客品尝到土气但无污染的可口饭菜。住:普通床位 9 河北大学文学硕=L学位论文 每晚l0—30元/人,干净整洁。游:观郊区田园风光、自然山色,看农户居家生活, 体验农民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之劳作。娱:卡拉OK、品茗、聊天、打牌、下棋等。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农业是旅游这一朝阳行业中最有潜力的部分,在未来几年中 将有巨大的市场机会。 10 第2章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的要素 第2章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的要素 2.1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 根据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特征,它的开发和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结合现 有农业资源优势,以城郊农业生产现状、产品结构、农业设施和用地条件等确定城郊 观光农业的类型。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必须根据 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 ' 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观光农 业项目,通过相互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与旅游业合一的新型产业。(2)把农业设施的高 效运作和方便观光者游憩体验、认知有机结合,将生产设施、展示空间、休闲绿地有 效组合、合理布局,加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 施,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农宿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 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 (3)考虑设施的配置、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塑造,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环境,顺应自然 生态的保护,强调和谐,以期创意出充满乡野气息和田园风光的休闲氛围。搞好农村 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合理开发和整治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在保留历史民俗农舍的同 时,兴建体现观光特色的农村新民舍,以供游客观光旅游。(4)充分考虑客源市场。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首先安排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对观光农业 的要求强烈,经济条件可能,交通比较便利,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应 尽量满足游客的各种心理需求,并综合考虑景点环境、生态、土壤和小气候等条件。 (5)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走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之路。 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人才、地缘、生态 等优势,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以高科技农业带动旅游。 它紧扣农业生产和市场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最佳科技产品和服务,并以农民为运作 主体的一种全新的体系。其特点:一是科学观念新,技术层次高;二是产品与生产需 求相互融合,工艺与农业紧密结合;三是高度多元化与商品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加,交通、饮食等设施日 益发达,.这些都为旅游的兴旺发展提供条件。生态农业旅游的心理实质是对特定地域 11 河北大学文学硕十学位论文 的向往,是对与自己的往昔存在必然关联的地域文化的一种特殊情感。生态农业旅游 开发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和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都市人之所以钟情于乡村旅游, 正源于他们梦中的“香格里拉”不在都市,而是在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具有体验性和 参与性的特点,游客在这里可以亲近自然、修剪花木、挖地种菜、与农民共同生活、 体验乡村生活的质朴和耕种收获的喜悦、放松身心,这是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主要因 素之一。生态农业旅游是在农业基础上的一种附加产业,是一种“复合式经济结构”。 无农不稳,无旅不富。以农养旅,以旅促农,~块田地两重收获,投资少,风险小。 农耕文化从社会发展阶段来说是“落后”的,但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方式 却是人类共同向往的。西方发达国家是“有钱人住乡下”,乡村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 式,在现代文明中将被崇尚,被推广,农耕文化的精华部分将在更高的社会发展阶段 上重现光芒。虽然农民以传统农耕方式种田会~定程度影响农业收入,但其农耕文化 特色却作为旅游产品售出。经济账算清楚,农民保持农耕文化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 在这方面,波兰的“乡村.生态"模式和匈牙利的“乡村文化”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意义。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地应采取措施,统一规划,严格划分乡镇企业区与农耕区, 使农耕区域保持浓郁的田园特色,生态农业旅游才能健康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利用自 己的优势条件因地制宣地发展多种旅游形式,因而诸如各级旅游度假区、各类主题公 园及综合性游乐园等等多种旅游度假、游憩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在中国这样 一个有着深厚“乡土情结”的国度里,应该把由“乡土情结’’支配下的生态旅游、文 化旅游这两方面内容和生态农业旅游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以满足中 国旅游者深层次的需要,从而推动我国生态农业旅游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2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建设 乡镇作为一个社会经济与自然地理的实体单元,实际上是一个由自然亚系统、社 会亚系统与经济亚系统构成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三个亚系统及其组 分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将区域内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联系 起来。生态规划从生态道德关系的角度承担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任务,把人的道德义 务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生态系统。要注重协调人类社会和有机体的平衡,保护地球自 然环境有机体的活力和多样性,最低限度耗用不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活动保持在地 12 第2荦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的要桑 球生物圈承受限度之内,考虑人与物种的关系,保护物种的存在。由于自然生态资源 与风景名胜资源具有特殊的不可再生性,因而是稀缺的。决策者和经营者在开发生态 旅游时,除考虑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外,还应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尽可 能保存其原有状态,最低限度开发。开发生态旅游应以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保障。 我国许多地方目前处在大规模生态旅游开发的前奏,应加快生态旅游的立法步伐,以 立法作保障,确保能有效排除开发过程可能出现的因渴求发展而出现的利益至上等非 理性干扰。当代旅游发展的重点难题就是在当代背景下,如何使旅游业一方面获得较 好收益,刺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_方面又能使相关区域内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 得到必要的保护。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应充分发挥当地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 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符合时代潮流和当地优势的希望之 路。 生态旅游开发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落实保护对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首 先应对开发规划作全面而系统的现状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开发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效益 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得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各种对策,所提出的保护对策、替 代和各项要求经批准后,必须在工作中落实。与一般旅游不同,生态旅游大致有 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生态旅游地必须是一个运行良好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2) 旅游基础设施应尽量生态化,即基础设施尽量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旅游规划及景点设 计要符合基本的生态规律。(3)生态旅游地应向人们展示赏心悦目的景观和提供健康的 娱乐活动或生活体验,使旅游者获取身心愉悦的感受。(4)通过旅游应使旅游者获取有 关的生态环境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生态设计不仅要调整好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的良性循环,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 平衡,而且要关注成本和收益的关系。正如没有一个通常意义的可实施的设计不考虑 经济预算一样,没有一个可实施的生态设计可以不考虑生态代价,包括资源的消耗, 污染的产生及栖息的地丧失。在规划乡村旅游项目时还应充分考虑当地旅游环境的承 载能力,严格控制旅游中产生的废渣、废气、废水的排放,坚决制止浪费土地资源, 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等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行为。设计师通过采取“生命周期分析方 法及能流和物流跟踪"等生态计算方式,增加对生态系统的敏感和关注,并尽可能的 采用“保护、减量、再利用、再生"等手段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从而提高生态设计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综合效益。尽管我国乡村旅游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应因噎废食。首先应本 着积极、科学的态度加以引导、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乡村 旅游,保证乡村休闲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充分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突 出农家特色,增加科技含量,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乡 村旅游的档次;增加乡村休闲旅游的参与性和科普教育内容,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要 加强旅游环境的保护,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获取一定的农业知识和生态知识,一 把保护环境变成自觉的行动,使乡村旅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此外,还要考虑 生态效果的评价,这是检验生态设计成败的关键。生态设计日益成为景观设计的重中 之重,但不能忽略其与文化及艺术的联系,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是不能 被社会所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湮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20世纪70 年代早期,美国国会就要求大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评估诸如大气、水质和 生物学等受到项目的影响,其中还包括美学评价。 生态规划在深入分析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设计人类活动。区域 生态规划就是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选择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社 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 环境过程的协调进化的规划方法。生态乡镇建设以乡镇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为目 标,通过合理配置系统的主要组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对人流、物流、能流和信息流、 价值流的调整,促进和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乡村生态环境通常保存较为完 整,但也是最为敏感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如果在旅游开发建设中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 护和修复,对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因而在旅游开发时要树立 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从当地政府、社区到居民都要接受持续发展的教育, 通过学习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思想到行动都具备环保意识,形成从上至下的环 境保护观念。同时,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和行动,使乡村生态环境更加美化,更能符合 城市游客求新,求异、求美的心理需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 化。 生态建设是在生态规划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实施生态规划内容的建设性行为,生态 规划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和依据,生态规划的一系列目标和设想都是通过生态建设来逐 步实现的。生态旅游规划是涉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规划,它是 14 第2章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的要素 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环境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旅游 活动在空间环境上的合理布局。生态旅游规划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旅游资源 的状况、特性及其空间分布;②旅游者的类别、兴趣及其需求;③旅游地居民的经济、 文化背景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④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 活活动与旅游环境相融合。因此在制订生态旅游规划时,必须分析生态旅游地的重要 性,合理划分功能区,拟定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观光游览和居民居住的 各种规划方案。充分利用河、湖、山、绿地和气候条件,为游客创造优美的景观,为 当地居民创造卫生、舒服和安谧的居住环境。生态旅游规划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持续 发展目标相一致。满意的规划不仅应该提出当前旅游活动的场地安排,而且应为未来 的旅游发展指出方向,留出空间。 当今世界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尤其是下一代的环 境意识刻不容缓,因此,生态旅游应注重开发环境教育价值。我们所倡导的生态旅游 就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与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 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 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 资源的承受能力,否则,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同时,生 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真正使旅游者受到 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还出现了生态旅游者这一市场。生态旅游者 对旅游环境的质量要求很高,同时也非常自觉地、有意识地保护旅游环境。他们还协 助旅游部门和管理机构进行资源保护。一些明智的经营者、企业家还捐赠钱财支持资 源保护,因为他们意识到良好的旅游环境会为他们招来更多的顾客。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生态农业园的规划 规划常与开发一脉相承,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要使游 客成为你的回头客,度假村就必须具有持久的魅力、独特、永恒、细腻。旅游目的地 要能使游客们沉浸在有别于生活常态的氛围中,能时刻使游客意识到他们身居何处, 为何而来,而且感到不枉此行。这是都市文明很难企及的,也是都市人非常看重的。 生态旅游区可以通过规划,将土地分为各种不同的用途,采用空间分隔的办法,达到 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调一致。在培养现代意识、吸收都市文化精华的同时,珍视 并保持农耕文化的鲜明特色。就景观规模和可看性而言,观光旅游不是生态农业旅游 的优势,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休闲度假旅游,增加活动内容,在平原区、丘 陵区、林区、湖泊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赏花、农事体验历史古迹欣赏、爬山、 森林浴、露营、野炊、垂钓、划船、摄影、避暑等休闲度假活动,使各类型的乡村旅 游协调发展。规划在充分理解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将生态旅游区分为核心保护区、重 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经营服务区等,明确各区的保护性质,以及旅游开发的限度。 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开发者认识到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和内在的文化品味是成正比 的,只有注重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才可能提高乡村旅游的附加值。生态旅游农业也是 一种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和审美活动,提高乡村旅游项目的文化品味,丰富文化 含量,可以获得蓬勃生机和高附加值,同时满足游客需求。就各地的实际情况而言, 生态农业旅游开发要与区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 游景点的吸引力,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的格局,体现地方农村的特色, 改变目前喝茶+麻将为主的单一形式。 规划离不开结构,空间结构可以组合成不同的结构功能。规划的目的就是要通过 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合理布局和有效整合,充分展现旅游景观整体的观赏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 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的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 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 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旅游景观的实 16 第3章生态农业园的规划 践活动,是旅游总体开发与规划的重要步骤,也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运用景观生 态学原理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强调以生态多样性和环境稳定性为主导,有序安排景观 要素和合理设计景观格局,通过旅游功能分区和分地段景观设计等手段,对景观加以 控制、维护和管理,最终实现旅游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1生态农业园规划的基本原则: ①自然优先原N-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 在景观规划中注重景观资源的保护,谋求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协调统一,这与. 可持续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 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即充分考虑旅游活动与景观,整体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维 持生态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促进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 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为经济发展建造良好的生态基础。在规划中注意在视觉上符合 优质自然景观的,各景点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筑形式要求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 通过标识系统的引导才能进入建筑本身,力求减少对自然环境视觉干扰合理布局景观 要素,规划旅游活动空间,安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方式,最终谋求旅游与自然文化 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 ②整体性原则:景观生态设计是对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 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只有保持地域景观的整体性,使每 个旅游景观成为诸要素有机联系的整体,成片成线,才能更好地组织旅游活动。以生 态学、园林美学的观点营造植物景观,突出乡村植物造景。因此,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对景观合理布局和有序安排,在最大限度地展现景观美学价值的 同时,充分考虑景观与整体环境的协调一致;通过各项目的合理组织布局,来创造出 一种既不失农业特色,又具有美学价值的场面,既要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 合,又要求旅游活动所涉及的餐厅,宾馆,道路交通,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以及座椅, 路灯,指示牌,垃圾箱等环境艺术设计都能与景观,环境融为一体。一个生产项目、 设施就应该是一个可供观赏的景点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而设计,为高产值而 设计,也为美而设计;设计的目的是整体优化。 ③设计适应性原则:自然景观有其自身和谐、稳定的结构和功能,人为的设计必 17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iRil I,.,I曼皇 须适应自然景观的原有。设计使人为引入的景观元素所带来的负作用最小,以保证整 体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有的投资者为了追求气派与豪华,一开始建园便大兴土 木,不惜把大量的资金投在改造地形与景观建筑上,有的甚至在园区内建起了高楼, 豪华的别墅和宽阔的广场;更有甚者,为了追求园内规则式布局,不惜破坏可以利用 的自然景观,甚至砍伐古树名木,将自然破坏殆尽,结果得不偿失,所建的观光农业 型园林不但投资巨大,且名不符实。此外,景观内部各要素的组合还应各具特色,通 过不同主题展示不同风格,为旅游者提供不同味道的景观大餐,以扩展知识,丰富智 慧,陶冶情操,推广民族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着眼友善对待环境的 设计思想,以朴素的造园手法,尽量保持原来园址的完整性,广泛运用天然的造园材 料,营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情,满足城市人渴望自然、田野、绿 色的心愿,实现他们的乡梦,真正体现自然生态的理念。 ④多样性原则:多种多样的旅游景观并存,构成异质性的景观格局是提高景观美 学质量和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满足不同旅游者审美情趣和消费需求的重要手 段。从景观各景观元素分别是自然和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联合多学科共 同工作,才能实现理想的景观生态设计,保证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要考虑总 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或其它固定的设施必须对原场地环境具有后续的发展能力, 不能对环境造成明显的破坏。维护景观多样性,要求通过人工干预,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持生态稳定性,重塑地带性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维护景观多样性,还要根据景观 的不同结构与功能对各类旅游景观进行功能分区,分地段规划和设计景观,实现旅游 活动空间的合理布局。 ⑤人性化原则:建立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突出观光旅游过程的参与性,开设互动 参与性活动项目,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景交融,这是生态农业园有别于城市公园以及 风景名胜区的显著特征之一。一方面,人是观景的主题,因此要以人的需求为中心, 以人为本;另一方面,人在赏景的同时,自身的行为活动也是被赏的对象,成为了构 成景观的事件素材。在人类的历史上只有两大民族: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从骨子里 说,现代的每个人都可能有亲农的倾向。即使你不知道韭菜和小麦的区别,但你的确 想知道!这~点虽未经心理学家证实,但城里人在屋檐下竭力保留的方寸土地,似乎 能说明什么。所以,在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也要注意开发一些能向旅游者提供农事 第3章生态农业园的规划 实践机会的旅游项目,使旅游更有深度,更有意趣。 在其他景观中人的参与性体现得较少,在生态农业园中,则需要人可以更多地参 与到采摘、种植等劳动中去,亲自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通过规划一些如芦雪飞花、。 海港览胜、草原牧歌和渔家风情等特色景区,游客可以亲自参与种植、饲养、采集、 品尝和加工等活动,体念乡村风情和农业生产活动的艰辛,嗅一嗅泥土的气息,从中 获取劳动的欢愉。人的行为活动成为了构成景观的重要要素之一,所以,应充分考虑 人的行为活动,使之成为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营造出一幅人景交融的美丽图画。 3.2生态农业园景观的类型 所谓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生态农业园的景观, 是指在生态农业园区或农村区域内,由各种环境要素所构成的形式信息总和。它既可 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为游人提供游赏环境,又是一个兼具生产,观光,休闲,科普 等多功能的有机系统。生态农业园的景观十分丰富,不同的景观要素构成不同类型的 景观。大致分为生命景观、物理景观和文化景观。对景观生态学而言,任何形式的农 业活动。包括观光农业都必然落实在具体的地域空间上,构成各类农业景观。这种空 间特征,是应用景观规划原理于观光农业规划和设计实践中的基本前提。同时,观光 农业规划和设计的最终成果也必然表现为空间格局合理的具体农业景观。特定区域观 光农业的规划和设计,既包括具体农业观光园和观光项目的研究,也包括确定这些观 光园区位的区域观光功能区划研究。 ①生命景观由有生命的要素所构成,如农田、果林、菜园、鱼塘等。此外,人 的活动也是作为被赏景观的一部分。自然景观中的四季交替、草木枯荣等等有规律性 的交替变化,都表现了自然景观内部各要素的有机融合。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景观和 人造自然景观,亦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 形成不同的景观,由于自然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导致景观生境破碎化,缀块变化等也 会导致景观多样性的改变。其中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各要素相应的变 化,进而导致景观的变化。这种自然景观的高度整体性,表现了自然景观内部各要素 的有机融合。利用景区内现有野果资源,并引种一些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果树品种,在 园区内分片集中种植。园区内设置休憩草亭、石桌石凳、洗果水池等设施。到收获季 19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节
/
本文档为【论生态农业旅游度假村的规划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