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一种肉桂混淆品的显微鉴别

2013-07-07 3页 pdf 473KB 1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46402

暂无简介

举报
一种肉桂混淆品的显微鉴别 表 2  绞股蓝与雪胆的理化鉴别反应 物种 氯仿 —浓硫酸反应 醋酐 —硫酸反应 泡沫反应 绞股蓝 氯仿层淡红色 , 硫酸层绿色 紫红色环 泡沫多 , 持续 10min 以上 雪  胆 无上述颜色变化 无紫色环 泡沫少 , 持续 5min 以下 参考文献 1  单磊 , 张卫东 , 张川 , 等. 皂苷类 成分抗胂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 , 2005 , 36 (2) : 295 —298 2  杨群芳 , 王贤英. 中药雪胆及其制 剂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业 , 2003 , 12 (9) : 76 —77 ...
一种肉桂混淆品的显微鉴别
表 2  绞股蓝与雪胆的理化鉴别反应 物种 氯仿 —浓硫酸反应 醋酐 —硫酸反应 泡沫反应 绞股蓝 氯仿层淡红色 , 硫酸层绿色 紫红色环 泡沫多 , 持续 10min 以上 雪  胆 无上述颜色变化 无紫色环 泡沫少 , 持续 5min 以下 参考文献 1  单磊 , 张卫东 , 张川 , 等. 皂苷类 成分抗胂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 , 2005 , 36 (2) : 295 —298 2  杨群芳 , 王贤英. 中药雪胆及其制 剂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业 , 2003 , 12 (9) : 76 —77 (收稿日期 : 2006 年 11 月 11 日) 一种肉桂混淆品的显微鉴别 赵  霞 (保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  要  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市场上的混淆品较多。在对个体诊所的 检查中发现一个外观与肉桂十分相似 , 且香气浓 , 但嚼之 粘滑感 , 被当作肉桂用的品种。为了进一步探明真伪 , 抽取样品 , 并经过组织、粉末鉴定 , 判断出该样品为肉桂的混淆品柴桂。 关键词  肉桂  柴桂  显微鉴别   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 Cin2 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 皮。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活血通经的功效。在对个体诊 所的检查中发现一个外观与肉 桂十分相似 , 且香气浓 , 被当 作肉桂用的品种。但具有经验 的老药师口尝后认为味道不同 , 可能不是肉桂。故抽取样品进 行检验。依据药典及查阅相关 资料〔1〕〔2〕发现 : 肉桂的混淆品 较多 , 且外观相似 , 差别很小 , 无经验者较难区别。样品薄层 鉴别和肉桂一样含有桂皮醛。 后采用组织切片及粉末显微鉴 别 , 发现该样品与肉桂有明显 的差别。判断出该样品为肉桂 的混淆品柴桂。建议今后采用 显微鉴别来判断真伪。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肉桂 : 本所标本室提供 , 经 本所卫爱黎教授鉴定为樟科植物 肉桂 Cinnamomum tamala (Buch - Ham. ) Nees et Eberm. 的干燥 树皮。 显微镜 : 日本产 OLYMPUS CH型单筒显微镜。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1  性状鉴别  见表 1。 212  组织及粉末图 表 1  肉桂与柴桂的性状鉴别 肉桂 柴桂 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外表面灰棕色 , 稍粗糙 , 有不规则 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 , 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 ; 内 表面红棕色 , 略平坦 , 有细纵纹 , 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 , 易折断 , 断面不平坦 , 外层棕色而较粗糙 , 内层红棕色而 油润 , 两层间有 1 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 , 味甜、辣。 本品呈槽状或半筒状或不规则块。外表面灰棕色 , 粗糙 , 有时可见灰白色的斑点 ; 内表面暗红棕色 , 划之显油痕。 质坚硬 , 不易折断 , 断面不平坦 , 外层较厚 , 切面有众多 略具光泽的黄白色斑点。内层较薄 , 深棕色 , 油性强。气 香 , 味辣、微甜 , 嚼之渣多 , 有粘滑感。   从性状可见 : 两者区别很小 , 有经验者口尝可稍有判断 , 仍需进一步鉴定。   取样品的横切片及粉末 , 用水合氯醛液装片 , 置显微镜 10 ×10 倍观察。从组织及粉末 图看出 : 柴桂的石细胞众多 , 尤其是韧皮部 , 常有数个至数 十个聚成群紧密相连并径向延 伸 ; 纤维众多 , 随处可见 ; 韧 皮部射线中含有大量的草酸钙 方晶 , 但不含有草酸钙针晶。 而肉桂的石细胞及纤维不多 , 含有草酸钙针晶。 3  小结与讨论 94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7 年总第 84 期 图 1  肉桂横切面 ×100 图 2  柴桂横切面 ×100 图 3  肉桂粉末 ×100 图 4  柴桂粉末 ×100   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 : (1) 仅从性状观察 , 两者区别很小 , 有经验者口尝可稍有判断 , 且薄 层色谱试验两者均含有桂皮醛 , 仍需进一步鉴定。 (2)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 出 : 柴桂的石细胞众多 , 韧皮部 射线中含有大量的草酸钙方晶 , 而肉桂含有草酸钙针晶。故建议 今后采用显微鉴别来判断真伪 , 严格控制药品质量 , 防止不法商 贩以假乱真 , 保证广大人民的用 0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7 年总第 84 期 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 广东 :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5 : 66 2 中药材真伪鉴别彩色图谱大全. 四 川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 550 - 55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北 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 91 (收稿日期 : 2006 年 11 月 28 日) 蒙药材姜黄的本草考证 斯  琴  李景武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 , 内蒙古  通辽  028041) 摘 要  姜黄为临床上常用的中、蒙、藏药之一。古代本草中姜黄品种复杂 , 且古近药用品种随时代不同 而有所变迁。为了澄清这种混乱现象 , 对姜黄进行了本草考证。认为姜黄的基源植物为 C. longa L. 。 关键词  蒙药材  姜黄  本草考证   姜黄是姜黄类药材中重要的 一种 , 为临床常用中、蒙、藏药 之一。古代本草中姜黄品种复 杂 , 且古近药用品种随时代不同 而有所变迁 , 为了澄清这种混乱 现象 , 对姜黄进行了本草考证。 姜黄始载于《新修本草》, 云 : “叶根都似郁金 , 花春生于 根 , 与苗并出 , 夏花烂 , 无子 , 根有黄、青、白三色。其作之方 法与郁金同尔。”〔1〕此段记载说明 当时姜黄的原植物应为姜黄属多 种植物 , 包括了根茎断面黄色的 温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断面灰绿或墨 绿色的莪术 C. aeruginosa Roxb. 和断面 白 色 的 广 西 莪 术 C.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 而不包括花从茎心抽出 的姜黄 C. Longa L. (当时称为 郁金 , 见“郁金”条) 。同时还 说明当时姜黄与莪术有混称现 象。宋《本草图经》曰 : “姜黄 旧不载所出州郡 , 今江、广、蜀 川多有之。叶青绿 , 长一二尺 许 , 阔三四寸 , 有斜纹如红蕉叶 而小 , 花红白色 , 至中秋渐凋。 春末方生 , 其花先生 , 次方生 叶 , 不结实。根盘屈 , 黄色 , 类 生姜而圆 , 有节。”〔1〕并附“宜州 (今宜昌市) 姜黄”、“沣州 (今 湖南境内 ) 姜黄”图。所述产 地、形态特征 , 应指温郁金、广 西莪术、川郁金 Curcum chuanyu2 jin C. K. Hsieh et H. Zhang 等。 到明《本草纲目》对姜黄的描述 与《新修本草》记载相似 , 没有 增加新的内容。 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 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 根〔2〕。始载于《新修本草》, 云 “郁金生蜀地及西戎。苗似姜黄 , 花白质红 , 末秋出茎心而无实。 其根黄赤”。宋《本草衍义》曰 : “郁金不香 , 今人将染妇人衣最 鲜明 , 然不耐日炙。”明《本草 纲目》曰 : “其苗如姜 , 其根大 小如指头 , 长者少许 , 体圆有横 纹如蝉腹状 , 外黄内赤。人以浸 水染色 , 亦微有香气。”《本草求 真》载 : “郁金出川广 , 圆如蝉 肚 , 外黄内赤 , 色鲜微香带甘者 真”。综上所述 , 从唐宋到明末 , 许多本草籍对郁金的描述有 : “⋯在末秋出茎心 ⋯”、“⋯生蜀 地 ⋯”、“⋯体圆有横纹如蝉腹状 ⋯”、“⋯根赤黄 ⋯”、“⋯人以浸 水染色 ⋯”、“⋯去皮火干之 ⋯” 等与姜黄 ( C. longa L. ) 的特 征极为相近。目前我国姜黄属植 物中 , 花序从叶鞘中央抽出 , 花 期在秋末的 , 只有姜黄一种 , 并 且姜黄盛产四川 , 有圆形姜黄、 长形姜黄两种性状 , 其中圆形姜 黄当中 , 质量优者 , 又称为“蝉 肚姜黄”, 以断面金黄 , 香气浓 厚者为佳。在姜黄属植物中 , 唯 有姜黄的根茎含姜黄素 118 %~ 415 % , 有作燃料价值 , 而块根 仅含姜黄素 1 %以下 , 不宜作染 料用。当时的炮制与现今产地姜 黄加工采用火烘干后在撞去外 皮〔3〕, 无多大差异 (块根加工不 宜烘干 , 否则皮层中柱易分离) 。 从上述记载可知 , 当时所称郁 金 , 既为现今的姜黄 ( C. longa L. ) 。 郁金的名称被姜黄所代替 , 历经明清之交的较长时期的变 迁。在清代若干本草著作中有所 反映。如《本草从新》曰 : “今 市中所用者多为姜黄”,《本草求 真》曰郁金 : “市人多以姜黄充 之”等 , 以上说明 , 从明清之交 开始 , 郁金之名逐渐被姜黄代 替 , 而郁金、姜黄的更名是从清 末吴其浚所著的《植物名实图 考》开始的。载 :“姜黄 ,《唐本 草》始著录。今江西南城县栽种 之姜黄贩他处染黄 , 其形状似美 15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7 年总第 84 期
/
本文档为【一种肉桂混淆品的显微鉴别】,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