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经络诊断治疗学PPT

经络诊断治疗学PPT

2013-07-10 50页 ppt 1MB 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68880

暂无简介

举报
经络诊断治疗学PPTnullnull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第二节 十二经脉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经络学说概述 经络学说概述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经络系统的组成null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
经络诊断治疗学PPT
nullnull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第二节 十二经脉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经络学说概述 经络学说概述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经络系统的组成null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与络的关系: 经——经络系统的主干;有固定循行路线 络——经的分支,网络全身;无固定循行路线null二、经络学说的概念null(一)经络学说的形成 1.《十一脉灸经》 2. 针灸疗法的发明和经络感传现象的发现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 3.循经症候群的观察和练功过程中的体悟 4.穴位主治功用的归纳 5.古代解剖学的知识 6.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和指导null (二)经络学说的确立 《内经》成是中医学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 (三)经络学说的发展 1 经络学说向临床实践方向发展(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公元265年) 《难经》 《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 华佗null 2 针灸经络学说的总结时期 (晋以后) 晋 •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清• 姚澜《本草分经》 宋 • 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清•陈惠畴《经络图考》 宋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 黄谷《明堂经络图册》 元• 滑寿《十四经发挥》 钱镜《脏腑正伏侧人明堂图》 明•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 ……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null四、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别络(大络) 经脉 奇经八脉 络脉 浮络 十二经别 孙络 十二经筋 外连 连属部分 十二皮部 内属——五脏六腑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一)命名原则 1 上为手,下为足:行于上肢者为手经,行于下肢者为足经。 2 内为阴,外为阳:四肢内侧前中后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四肢外侧前中后依次为阳明、少阳、太阳。 3 脏为阴,腑为阳:阴经属脏,阳经属腑。null(二)具体名称 前——手太阴肺经 内侧—— 手三阴经 中——手厥阴心包经 上肢——手 后——手少阴心经 前——手阳明大肠经 外侧—— 手三阳经 中——手少阳三焦经 后——手太阳小肠经 前——足太阴脾经 内侧——足三阴经 中——足厥阴肝经 下肢——足 后——足少阴肾经 前——足阳明胃经 外侧——足三阳经 中——足少阳胆经 后——足太阳膀胱经 null(二)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食指末端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无名指端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小指端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大趾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后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小趾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null 2.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鼻翼旁(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目内眦(睛明)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目外眦(瞳子髎)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null3.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心中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胸中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肺中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一)十二经脉头面部的分布 头为诸阳之会:阳明经分布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太阳经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后头部。 总的来说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null(二)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 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但足三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分布,前中后部位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 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五、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五、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 表里经┐ ┌同名阳经┐ ┌表里经┐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 │┌──────心中←───────┘ │└→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 │┌──────胸中←───────┘ │└→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 └───────肺中←───────┘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从肺系(与肺相连的气管、支气管及喉咙等)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L1:第一肋间隙,距正中线6寸),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L11:在大拇指桡侧,距离指甲根角一分许的地方。)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L7)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LI1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从肺系(与肺相连的气管、支气管及喉咙等)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L1:第一肋间隙,距正中线6寸),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L11:在大拇指桡侧,距离指甲根角一分许的地方。)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L7)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LI1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肺经 生理: 多气少血,清晨3~5时,气血最旺 病理: 肺经病(是动病): 肺部胀闷,咳嗽,气喘,缺盆处作痛,剧烈时常交叉两臂按住胸 中,眼发花黑--臂厥; 肺经之络脉病变(所生病): 咳嗽上气而喘促,口渴心烦胸闷,上臂内侧前端有痛感,手脚冰 凉但手掌心很热。 若本经经气过盛: 肩背遇寒便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量少; 若经气虚陷: 肩背遇寒便痛,少气不足以息(阳气衰少,肺气不足),小便黄而 发红(金生水少,膀胱虚热内郁)。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临床应用提示: 1.胸部:胸,肺疾患。 2.手臂部:喉,胸,肺疾患及发热病。 有时在小便不利,或全身经络壅滞不通的情况下,也可取本经作为助治,可以有通利水道,宣行气血的功效。 在诊断上,本经寸口部的动脉,中医用来诊察五脏六腑的疾病。 本经循行所过俞穴表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LI1),经过手背行于上肢(外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GV14),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肠。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水沟穴Du26),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LI20),交于足阳明胃经。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LI1),经过手背行于上肢(外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GV14),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肠。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水沟穴Du26),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LI20),交于足阳明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①,上入两筋之中↑②,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③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④,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盒上颈贯↑⑤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⑤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⑥,喉痹↑⑦,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者寒慄不复。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灵枢·经脉》)   【解析】   【解析】 本节论述大肠手阳明经的循行路线,经脉病候及虚实寒热辨证,寸口人迎诊脉法及治疗原则。  从“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傈不复”,意在表明虚实寒热辨证。若邪热入结大肠,大肠热甚,燥屎内结,其经脉循行部位多见红、肿、热、痛、出血、干燥等症,如齿龈肿痛、颈痈、喉痹、鼽衄、便秘;倘若大肠阳气虚弱,失于温运,则其主津、传导转输水谷功能低下,可见腹中雷鸣、飧泄、畏寒怕冷;或寒邪、痰湿阻络,阳气不能养筋,则手阳明经的循行所过部位症状明显,如肩臂指端寒痛不休、麻木不仁等。此虚实寒热辨证颇有临床指导价值。   【解惑】   【解惑】 为何说大肠手阳明经“是主津液所生病” 本句与《太素》相校,《太素》无“液”字,作“是主津所生病”,其医理可解为大肠手阳明经腧穴可以主治津之病变所产生的病证。因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之津可以濡润传化之腑,利于水谷糟粕顺利排泄。若大肠热甚,津之不足,则内结燥屎,便秘;邪热上熏,口干、口臭、齿龈肿痛、鼻干甚则鼽衄。若大肠失于温运,津聚于肠,则水谷糟粕不分,便溏而濡泄。所以,诸如此类的与津之代谢相关的病证可以从大肠治之。   【案例】   【案例】 乙卯岁,至建宁滕柯山,母患手臂不举,背恶寒而体倦困,虽盛暑喜穿棉袄,诸医俱作虚冷治之,予诊其脉沉滑,此痰在经络也。予针肺俞、曲池、三星穴,是日即觉身轻手举,寒也不畏,棉袄不复着矣。后投除湿化痰之剂,至今康健,诸痰不发。若作虚寒,愈补而痰愈结,可不慎欤!    (《针灸大成·医案》)   【按语】   【按语】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寒湿之痰阻络,使阳气不得通行于上臂及肩背,故恶寒体倦,手臂不举,以针刺其手阳明脉之手三里、曲池穴,通行阳气,温养筋脉,“阳气者,精者养神,柔则养筋”;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大肠经络不通,调肺俞以利其气;更辅以除湿化痰之剂,祛痰通络,阳气通行,手臂得举。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出而挟口两旁,环绕口唇,在颏唇沟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下关穴,沿发际,到额前。 分支1:从颌下缘分出,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 分支2: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沿大腿之前侧下行,至膝膑,向下沿胫骨前缘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 分支3:从膝下三寸处,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分支4:从足背(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出而挟口两旁,环绕口唇,在颏唇沟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下关穴,沿发际,到额前。 分支1:从颌下缘分出,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 分支2: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沿大腿之前侧下行,至膝膑,向下沿胫骨前缘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 分支3:从膝下三寸处,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分支4:从足背(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经。   【解析】   【解析】 本节论述胃足阳明之脉的循行路线,经脉病候,虚实寒热辨证,寸口、人迎脉诊法及治则。  从此处论述可见,其对胃足阳明之“是动病”证候的描述大多为狂证,与《素问·阳明脉解》及《素问· 厥论》中“阳明之厥”所描述的证候相类,提示古人对阳明病认识的一致性,说明精神状态异常不仅与心失神明相关,亦与阳明胃病变密切相关,而且阳明病出现精神异常的狂病多属阳证、热证、实证。故临床治疗阳热之狂证常用白虎汤、承气汤而取效,亦正说明这一机理。  从“所生病”中罗列的十余种病状分析,有的与这条经脉循行部位经气逆乱有关,有的与阳明胃腑的腐熟消化水谷功能障碍有关,证候虽有不同,只要辨证是与阳明胃的病机相关,均可从胃阳明经脉进行治疗,这正是《内经》中明确倡导的“异病同治”治疗思想的最好注释。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正是阐明阳明胃的虚实、寒热之辨证。胃热太甚,腐熟消化水谷功能亢进,消谷善饥,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论胃疽之状“已食如饥,名曰胃疸”;胃中阳气虚弱,胃中寒,则水谷不得腐熟,积于中焦,腹气不通,支撑胀满。再结合其身体寒热之感觉,阳明经气太过,则身前热甚;反之,经气不足,阳热不得温煦经脉,身以前皆寒栗。阳明胃经之虚实寒热辨证大致可定。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20),善呻,数欠,颜↑(21)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22)腹胀,是谓骭厥↑(23)。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湿淫↑(24)汗出,鼽衄,口,唇胗↑(25),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  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灵枢·经脉》)   【解惑】   【解惑】 如何理解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 足阳明胃“是主血所生病者”主要针对血气生化无源的血虚病证和邪热所致的血热病证而言。因胃为水谷之海,主化生营血,《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若生化乏源则血虚,故血虚之证可从阳明胃主治。张介宾注:“中焦受谷,变化而赤为血,故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而主血所生病者。”  若邪入阳明多气多血之经,邪正交争剧烈而易致热盛,《素问·阳明脉解》说:“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故多见血热病证,如呕血、肌肤红斑、齿衄等。当然,胃阳明脉主血生病者,并非指主治所有的血病。故此主治血所生病证,与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之功能并无矛盾之处 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至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中,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至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中,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null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④,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⑤,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走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灵枢·经脉》)   【解析】   【解析】   本节论述脾足太阴之脉的循行路线,经脉病候,治则及人迎、寸口诊脉法。    脾足太阴脉的“是动病”、“所生病”的证候以脾主运化的功能障碍或减退为主,按张介宾注:“脾脉入腹,属脾络胃,故为痛为胀。阴盛而上走于阳明,故气滞而为噫。”“太阴脉支者上膈注心中,故为烦心心痛。脾寒则为溏泄,脾滞则为癥瘕。”脾病不能制水,则为泄泻,水闭,黄疸,不能卧等病症。脾脉起于足大指,以上膝股内廉,故其为病还可能有这些部位的肿胀,厥冷,不用等诸病。    《内经》对黄疸与脾病相关的论述对后世影’响较大。《伤寒杂病论》对黄疸始分湿热与寒湿,其中寒湿为阴黄,属脾病。唐容川云:“脾为太阴湿土,主统血,热陷血分,湿热郁遏乃发为黄。”治疗脾病发黄,可从温脾,健脾,清利脾胃湿热治之。   【解惑】   【解惑】 如何理解“舌本痛”、“舌本强”与脾足太阴脉病变的关系本节论述脾足太阴之脉的循行路线时,已经说明脾脉与舌本有经脉上的联系,在论经脉病候时,又有两处强调“舌本痛”、“舌本强”的症状,提示病理上脾脉的病变与舌本的症状亦有密切相关。如脾之水湿不运,可有身体皆重,腹胀等症;水湿阻碍经气运行,使气行不利,则舌本牵强;引发胃气上逆,还可有呕吐、善噫、胃脘痛等症;若脾之经气阻滞,上下气机阻隔不通,不通则痛,则上见食不下、心下急痛、舌本痛,下现溏瘕泄、水闭,诸证层出。由此启发临床,见舌本症状,不必只从肾经阻滞分析,还可以从脾之经脉病变辨证。 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心与其他脏相连的脉络),向下穿过膈肌, 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目与脑相连的脉络)。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H1:腋窝顶点),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H9),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心与其他脏相连的脉络),向下穿过膈肌, 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目与脑相连的脉络)。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H1:腋窝顶点),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H9),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谓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灵枢·经脉》)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本节论述心手少阴之脉的循行路线,经脉病候,治则及人迎、寸口诊脉法。    此条经脉“是动病”、“所生病”证候以心经火热之证为主,显示心火亢盛,津液受损,经脉气逆而滞的病理。  “目黄”者,属于黄疸一类病证,对黄疸须注意鉴别与辨证。上文脾足太阴之脉亦有黄疸之证,合两者以观之,虽然两经均有黄疸出现,然病机可不相同,此乃心火亢盛所致,宜苦寒清心治之,药用栀子、黄连辈;彼为脾有湿热,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所说“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宜以栀子柏皮汤、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治之。从两条经脉的黄疽病证论述中可得到“同病异治”的启示,治黄疸时应鉴之。 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SI1),沿手背尺侧上腕部,循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交肩上后入大椎穴,再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下行,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1: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SI19听宫穴:耳屏前,张口即现) 分支2: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目眶下,至目内眦(睛明穴B1:旁0.1寸),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SI1),沿手背尺侧上腕部,循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交肩上后入大椎穴,再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下行,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1: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SI19听宫穴:耳屏前,张口即现) 分支2: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目眶下,至目内眦(睛明穴B1:旁0.1寸),交于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 是动则病嗌痛颔↑④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灵枢·经脉》)   【解析】   【解析】  本节主要论述小肠手太阳之脉的循行路线,经脉病候,治则及人迎、寸口诊脉法。   手太阳小肠经的病候系心火亢盛,移热于小肠经所致,故以实热之肿痛证为主。其中“颌痛颊肿”是痄腮、发颐的主要症状,好发于小儿。一般认为,此多为温热邪毒蕴结少阳经脉之病证,常以《温病条辨》加减普济消毒饮治之,清热解毒,疏解少阳经气。但是,仅从本单元所选录的《灵枢·经脉》篇原文观之,发现此症还可见于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及下文的手足少阳经等诸经病候之中,提示治疗此病不必局限于少阳经脉一经,仅用疏风清热之品,还可清心泻火,通导小肠之热,清热泻火以清阳明胃及大肠之热。故临证时特别应注意审证求因,辨证论治。   再如耳聋,小肠手太阳之脉入耳中,小肠经脉外感风热,可见耳聋、发热、嗌痛、目眵、小便黄赤等症,所以耳聋未必皆为肾亏,治疗耳聋须辨虚实,外感耳聋可从小肠经或少阳经辨治。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UB1),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GV20)。 分支1: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处的头侧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出,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后下行到项部(天柱穴:项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旁开1.5寸)下行,到达腰部(肾俞穴UB23:L2棘突旁开1.5寸),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2: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 腘窝中(委中穴UB40)。 分支3: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T2旁开3寸)挟脊下行至髀枢(髋关节,当环跳穴GB30),经大腿后侧至 国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UB67),交于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UB1),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GV20)。 分支1: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处的头侧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出,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后下行到项部(天柱穴:项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旁开1.5寸)下行,到达腰部(肾俞穴UB23:L2棘突旁开1.5寸),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2: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 腘窝中(委中穴UB40)。 分支3: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T2旁开3寸)挟脊下行至髀枢(髋关节,当环跳穴GB30),经大腿后侧至 国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UB67),交于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是动则病冲头痛↑⑩,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11),踹如裂,是为踝厥↑(12)。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疾、头顖↑(13)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灵枢·经脉》)   【解析】   【解析】 本节论述膀胱足太阳经脉循行部位,经脉病候,治则及人迎、寸口脉诊。  膀胱足太阳经病候中最显著的是周身体表部位的疼痛,从头顶、眼目、颈项、肩胛,循着其经脉所过之处,直至腰、尻、髀、腘、踹皆有疼痛及活动不利之状。《素问·热论》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巨阳,即太阳,太阳经脉能统率人身阳经之气。又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将“头项强痛”、“头疼”、“身痛”、“骨节疼痛”均列于太阳病中,因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之邪外袭于表,汗不得泄,正不得伸,邪正交争于太阳经所致,故以麻黄汤入太阳经发汗驱邪。目前临床对外感初起的骨节疼痛常用荆防败毒散之类,   发散太阳经之寒邪;若因风寒湿入侵诸多骨节所致的痹证,用羌活胜湿汤类取效,所用药物大多入太阳经。  除周身疼痛外,其“所生病者”的病候也多,如痔、疟、狂、目黄、泪出、鼽衄等。痔由湿热瘀血留滞下注所致,可取本经之八髎、承山、承筋等穴治疗。癫疾、狂证都表现为神志失常,《伤寒论》中膀胱蓄血证就有 “其人如狂”的主症。鼽多见于伤寒初起,若郁热较甚,则可见到鼻衄,徐灵胎认为鼻衄乃与邪从汗解者具有同样意义,俗称“红汗”。目黄说明黄疸与膀胱亦有关,仲景认为黄疸多有小便不利的症状,若小便自利,则黄从小便而去,故利膀胱、通小便不失为治疗黄疽的重要方法之一。  可见,本条经脉病候虽多,但均可通过本经的腧穴和所络属的脏腑进行治疗,此亦显示出《内经》异病同治之范例。   【解惑】   【解惑】 为何言膀胱足太阳经“是主筋所生病者” 膀胱足太阳经“是主筋所生病者”,说明其经之腧穴可以主治筋脉所生的病症。其机理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一者,从以上解析中可知,邪气初入体内,多由太阳经脉经气奋起抗邪,故有周身筋脉拘急不舒之症,而调治太阳经脉经气,则可疏利筋脉。再者,因太阳经为诸阳主气,其阳气盛,《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全身之筋脉得阳气之温养则柔和,屈伸自如。三者,从全身而言,足太阳之筋脉是属最大,张介宾注:“周身筋脉,唯足太阳多为巨。其下者结于踵,结于腨,结于臀;其上者,挟腰脊,络肩项,上头为目上网,下结于〓。故凡为挛、为弛、为反张戴眼之类,皆足太阳之水亏,而主筋所生病者。”   【原文】   【原文】  是动刖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③,咳唾则有血,喝喝↑④而喘,坐而欲起,目〓〓↑⑤,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得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谓骨厥↑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⑦,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炙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灵枢·经脉》)   【解析】   【解析】  本节论述肾足少阴之脉的循行部位,经脉病候,气不足的辨证、治则,本经虚实的人迎、寸口脉诊以及养生方法。   上文所论肺手太阴经、大肠手阳明经、胃足阳明经等经脉中均有“气盛有余”、“气虚不足”的虚实辨证,而此节只论肾足少阴经“气不足”之病候,而无“气有余”之状,此乃发人深思。古今医家大多认为肾足少阴之疾病虚多实少,这一理论符合临床客观实际,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如外感热病,在《伤寒论》中,少阴病不论寒化、热化均属虚证;温病后期,真阴被耗,责在肝肾阴虚;内伤杂病中多见久病及肾。但临床上并非肾无实证,《内经》也肯定肾有实证,如《灵枢·本神》曰:“肾气虚则厥,实则胀。”   临床上常见肾病水肿的虚实夹杂的寒证;消渴病中相火亢盛的下消,即为肾之虚实兼有的热证,但治疗常用泻其他脏腑的方法而不直接泻肾。再者,肾虽亦有实证,但远少于虚证,故李东垣说:“肾本无实,不可泻。”(《东垣十书·肾脏苦欲补写药味》)李瀠云:“肾无实不可泻,故无泻肾之药……人之五脏,惟肾无实。”(《身经通考·肾脏得病虚实横逆治法》)由此可见肾足少阴经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从病理角度看,肾病有虚实,而以虚为主;从治疗角度看,重在于补。可见此处言虚不言实,有其深刻医理。   【解惑】   【解惑】 如何理解“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对此句的注释,最有分歧的是对“生肉”的理解。马莳作“生长其肉”解,“如灸者当勉强进食,必生长其肉”;张志聪作“牲肉”解,其曰:“强食牲肉,以助肾气上升。”此牲肉包括牛羊豕之肉;张介宾对此句注:“生肉,厚味也,味厚所以补精。”指“生肉”为厚味之品,且能补精,则其义与张志聪相近。从养生角度而言,二张的注释较符合经旨。对“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 句,张介宾注:“节劳也,安静所以养气。”放宽衣带,散开头发,使形体舒展,手持大杖,脚着重履散步,使气血通畅。这些均为养生康复所要注意的方面。  在十二经脉病候中,只有此经脉病候谈到养生康复的内容,意在强调对于肾经的病变,治疗与养生康复须同步进行,方可取得明显的疗效。如张介宾注: “诸经不言此法,而唯肾经言之者,以真阴所在,精为元气之根也。”   【案例】   【案例】   男,中年,肌肤舌质尽黑,手指映日俱黯,强壮之年,肾阳早已不举,体虽丰腴,腰软不耐久坐,脉弱神疲,纳减足冷,显属肾脏伤残太甚,尚谓北路风霜所致乎?昔有人患此,遍处医治,皆曰风毒,后遇顾西畴道破证名,宗湿热流入肾经主治,试以此证较之,证虽同而虚实又异矣。现届深冬,姑先治本,需春暖阳和,再商他法。    ①邪走足心:斜着走向足心的涌泉穴。邪,与斜同。②然谷:穴名,别名龙渊、然骨,属足少阴经,位于内踝前大骨下陷中。③面如漆柴:形容面色憔悴,黯黑无光。漆柴,烧成焦黑的柴炭。④喝喝:喘息声。⑤〓〓(huāng荒):视物不清貌。⑥骨厥:肾主骨,因本经经脉之气上逆而出现的证候,称为骨厥。⑦痿厥: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    制附子 炒枸杞 炒黄柏 菟丝子 茯苓    牡蛎 茵陈 杜仲 熟地    血余(猪油熬至发苦,取油盛储。一切食物中可以用油者俱用之)    又诊肤色花斑,证转阴黄,较之黑瘅,浅一层矣。培植脾肾之药,已进四十余荆,形神色脉,俱属平善。节令将交惊蛰,春暖之气已和,治当开泄腠理,以涤肤斑。《内经》云:“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易》曰:“待时而动,何不利之。”兹拟宗仲圣茵陈四逆法加减,三荆即停,接服丸药可耳。黑色退尽之时,当在夏初。    制附子 白术 赤小豆 麻黄 炒黄柏    茵陈 连皮苓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张仲华医案》) 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K1),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 国窝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GV1),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入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K1),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 国窝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GV1),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入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原文】【原文】 是动刖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③,咳唾则有血,喝喝↑④而喘,坐而欲起,目〓〓↑⑤,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得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谓骨厥↑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⑦,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炙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灵枢·经脉》) 【解析】 【解析】 本节论述肾足少阴之脉的循行部位,经脉病候,气不足的辨证、治则,本经虚实的人迎、寸口脉诊以及养生方法。  上文所论肺手太阴经、大肠手阳明经、胃足阳明经等经脉中均有“气盛有余”、“气虚不足”的虚实辨证,而此节只论肾足少阴经“气不足”之病候,而无“气有余”之状,此乃发人深思。古今医家大多认为肾足少阴之疾病虚多实少,这一理论符合临床客观实际,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如外感热病,在《伤寒论》中,少阴病不论寒化、热化均属虚证;温病后期,真阴被耗,责在肝肾阴虚;内伤杂病中多见久病及肾。但临床上并非肾无实证,《内经》也肯定肾有实证,如《灵枢·本神》曰:“肾气虚则厥,实则胀。”  临床上常见肾病水肿的虚实夹杂的寒证;消渴病中相火亢盛的下消,即为肾之虚实兼有的热证,但治疗常用泻其他脏腑的方法而不直接泻肾。再者,肾虽亦有实证,但远少于虚证,故李东垣说:“肾本无实,不可泻。”(《东垣十书·肾脏苦欲补写药味》)李瀠云:“肾无实不可泻,故无泻肾之药……人之五脏,惟肾无实。”(《身经通考·肾脏得病虚实横逆治法》)由此可见肾足少阴经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从病理角度看,肾病有虚实,而以虚为主;从治疗角度看,重在于补。可见此处言虚不言实,有其深刻医理。 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1: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P1)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P8:在第二和第三掌骨之间,握拳时正当中指下),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P9)。 分支2: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尺侧端(关冲穴SJ1),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1: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P1)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P8:在第二和第三掌骨之间,握拳时正当中指下),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P9)。 分支2: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尺侧端(关冲穴SJ1),交于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③,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灵枢·经脉》)   【解析】   【解析】 本节论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的循行部位,经脉病候,治则及本经虚实的人迎、寸口脉诊。  心包络为心之城郭,具有行使君令,代心受邪之功能,故其病候与心手少阴经病候有相似之处,如心痛,掌中热(手心热),目黄,臂肘挛急,腋肿(属臂厥之类)等,均是心火亢盛之状;然“心中儋儋大动,喜笑不 ‘休,烦心”等症,则为心手少阴经病候所未论及,此为心火亢盛,神明被扰之象。此候不在心手少阴经脉中论述,盖因心包络(膻中)是“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故心神失守之候以心包络经脉病候显现于外,正是说明其代心受邪之关系。 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过肘尖,沿上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1: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分开上行到项部,沿耳后(翳风穴SJ17:乳突前凹陷,平耳垂后下缘),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到目眶下。 分支2: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GB3:耳前,颧弓上缘,下关正上方),在面颊部与前一支相交,至目外眦(瞳子髎穴GB1:旁开0.5寸)交于足少阳胆经。 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过肘尖,沿上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1: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分开上行到项部,沿耳后(翳风穴SJ17:乳突前凹陷,平耳垂后下缘),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到目眶下。 分支2: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GB3:耳前,颧弓上缘,下关正上方),在面颊部与前一支相交,至目外眦(瞳子髎穴GB1:旁开0.5寸)交于足少阳胆经。   【原文】   【原文】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⑦,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肩,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藏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灵枢·经脉》)   【解析】   【解析】  本节论述三焦手少阳之脉的循行部位,经脉病候,治则及本经虚实的人迎、寸口脉诊法。三焦手少阳之脉病候多有颜面部五官七窍的症状,以及经脉所过的肢体部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其中“嗌肿,喉痹”属五官科病症,在此主要由于火热上冲所致。但此病症见于上述多条经脉病候中,如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阴肾经等诸经病候中均有描述,说明此病症产生之病因病机之复杂,须明辨虚实及病位,采用同病异治之法。喉痹由火所致,火有虚实之分,实证如少阳三焦相火,阳明肠胃燥火,心肝阳热之火;虚火有因阴虚水不制火,或阳虚火不归元,责之于肾。张介宾对此论述甚详:“辨此者,但察其从情志郁怒起者,多属少阴、厥阴;以口腹肥甘辛热而起者,多属阳明;凡患此者,多宜以实火论治。至若少阴之候,则非此之比,…… 若因酒色过度以致真阴亏损者,此肾中虚火上炎也,非壮水不可;又有火虚于下而格阳于上,此无根之火,即肾中之真寒证也,非温补命门不可。”(《景岳全书· 杂证谟》)   【解惑】   【解惑】  如何理解三焦手少阳之经“是主气所生病者” 三焦手少阳之经“是主气所生病者”,既表明其腧穴可主治气病所产生的病症,同时也提示三焦经脉及其络属的三焦之腑与气的密切相关性。这一点可以从《难经》中得到解释。《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说明三焦不仅仅是水谷代谢的道路,而且是气运行的道路。《三十八难》称三焦为 “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更是明确此气乃人之“原气”。《六十六难》又指出:“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说明三焦气化范围至为    ①历络三膲: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历,有经历的意思。膲、焦通用。②小指次指:从小指数起的第二指,即无名指, ③心中憺憺(dàn淡)大动:心中动悸,心神不安。憺憺,震撼,在此形容心慌、心悸。④手表腕:指手背腕关节处。手表,指手背.⑤两骨:指前臂外侧尺骨和桡骨。⑥落:《甲乙经》、《太素》均作“络”。⑦浑浑焯焯(tūn吞):形容听觉模糊不清。张介宾注:“浑浑焯焯,耳聋声也。”    广泛,可通过十二经而布敷全身。《八难》点出三焦之源在脐下肾间动气,由此可见,称三焦手少阳之经可主治气之病症,是有充足的理论基础的。   【案例】   【案例】   一宗室夫人,年几六十。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甚于生产    服养血润燥药则泥膈不快,服消黄通利药则若罔知,如此三十余年矣。时珍诊其人体肥膏粱而多忧郁,日吐酸痰碗许乃宽,又多火痛。此乃三焦之气壅滞,有升无降,津液皆化为痰饮,不能下滋肠腑,非血燥比也。润剂留滞,消黄徒入血分,不能通气,俱为痰阻,故无效也。乃用牵牛末皂荚膏丸与服,即便通利。自是但觉肠结,一服就顺,亦不妨食,且复精爽。盖牵牛能走气分,通三焦。气顺则痰逐饮消,上下通快矣。    (《本草纲目·牵牛子》)   【按语】   【按语】 《难经·三十一难》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三焦不仅仅是水谷代谢的道路,而且是气运行的道路。此患者便秘,兼见体肥多忧,乃三焦之气壅滞,有升无降,水谷之道路运行不畅,津液化为痰饮,不能滋润肠道,便于而硬,使六腑转输水谷更为艰难,如此恶性循环往复三十余年,可谓积重难返。以牵牛治之,牵牛子能走气分,通行三焦,三焦气行通畅,大便一通,则五脏六腑气机皆顺达矣,火病消,痰饮除,精神爽,真正体现出“三焦……是主气所生病者”之临床意义。 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外眦,上至额角(颔厌穴GB4),再向后行到耳后(完骨穴GB12:乳突后下方凹陷中),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GB14 ),又向后折至风池穴(GB20:枕骨下,斜方肌外侧凹陷中,发际上1寸),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分开前行入缺盆。 分支1: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翳风穴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听宫穴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2: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下颌部的大迎穴处,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复行至目眶下,再向下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经颈前人迎穴旁,与前脉会合于缺盆。然后下行进入胸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髋关节(环跳穴GB30)处。 直行者: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胁(8、9、10肋),下行至髋关节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绝骨穴,即悬钟穴GB39: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间(足窍阴穴GB44)。 分支3:从足背(足临泣穴GB41:足第四趾、小趾的趾缝上,当第四、五跖趾关节后五分处)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外眦,上至额角(颔厌穴GB4),再向后行到耳后(完骨穴GB12:乳突后下方凹陷中),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GB14 ),又向后折至风池穴(GB20:枕骨下,斜方肌外侧凹陷中,发际上1寸),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分开前行入缺盆。 分支1: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翳风穴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听宫穴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2: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下颌部的大迎穴处,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复行至目眶下,再向下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经颈前人迎穴旁,与前脉会合于缺盆。然后下行进入胸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髋关节(环跳穴GB30)处。 直行者: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胁(8、9、10肋),下行至髋关节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绝骨穴,即悬钟穴GB39: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间(足窍阴穴GB44)。 分支3:从足背(足临泣穴GB41:足第四趾、小趾的趾缝上,当第四、五跖趾关节后五分处)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原文
/
本文档为【经络诊断治疗学PPT】,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