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级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2013-07-18 36页 doc 650KB 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14768

暂无简介

举报
中级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三节 预算编制 (目标利润预算方法) 1.量本利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是根据有关产品的产销数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与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方法。 (1)基本公式 目标利润=预计产品产销数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费用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P×Q-V×Q-F =(P-V)×Q-F 2.比例预算法 比例预算法是利用利润指标与其他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的内在比例关系,来...
中级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三节 预算编制 (目标利润预算) 1.量本利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是根据有关产品的产销数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与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方法。 (1)基本公式 目标利润=预计产品产销数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费用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P×Q-V×Q-F =(P-V)×Q-F 2.比例预算法 比例预算法是利用利润指标与其他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的内在比例关系,来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 (1)基本公式 具体方法 基本公式 (1)销售收入利润率法 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 (2)成本利润率法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3)投资资本回报率法 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 (4)利润增长百分比法 目标利润=上年利润总额×(1+利润增长百分比) 3. 上加法 它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不断积累和提高股东分红水平等需要,匡算企业净利润,预算利润总额(及目标利润)的方法。 (1)基本公式 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 或:=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 目标利润= (主要预算的编制) 1.销售预算 企业其他预算的编制都必须以销售预算为基础,因此,销售预算是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 基本原则:收付实现制 关键公式:现金收入=当期现销收入+收回前期的赊销 2.生产预算 编制基础:销售预算 生产预算的编制的主要内容:确定预算期的产品生产量 基本公式: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结存量-预计期初结存量 3.材料采购预算 编制基础:生产预算 关键公式:某种材料耗用量=产品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 某种材料采购量=某种材料耗用量+该种材料期末结存量-该种材料期初结存量 材料采购支出=当期现购支出+支付前期赊购 4.直接人工预算 反映的内容:直接人工预算是一种既反映预算期内人工工时消耗水平,又规划人工成本开支的业务预算。 注意的问题:由于工资一般都要全部支付现金,因此直接人工预算表中预计直接人工成本总额就是现金预算中的直接人工工资支付额。 关键公式: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工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该产品预计生产量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成本=单位工时工资率×该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5.制造费用预算 费用必须按成本习性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制造费用中的非付现费用,如折旧费在计算现金支出时应予以扣除。 关键公式:某项目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6.单位生产成本预算 编制基础:生产预算、直接材料消耗及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 关键公式: 单位产品预计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单位产品制造费用 期末结存产品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成本+本期产品生产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 9.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的编制依据:日常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 现金预算的内容: 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与筹措五部分。 关系公式:现金余缺=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 期末现金余额=现金余缺+现金筹措(现金不足时) 或=现金余缺-现金投放(现金多余时) 第三章 筹资管理 第三节 债务筹资 3.融资租赁租金的计算 租金的计算大多采用等额年金法。等额年金法下,通常要根据利率和租赁手续费率确定一个租费率,作为折现率。 前提 租金计算 残值归出租人 租金在每期期末支付时 每期租金= EMBED Equation.3 租金在每期期初支付时 每期租金= EMBED Equation.3 残值归承租人 租金在每期期末支付时 每期租金= EMBED Equation.3 租金在每期期初支付时 每期租金= EMBED Equation.3 第四节 衍生工具筹资 一、可转换债券 4.转换比率 转换比率指每一份可转换债券在既定的转换价格下能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数量。 第五节 资金需要量预测 一、因素分析法 含义 又称分析调整法,是以有关项目基期年度的平均资金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生产经营任务和资金周转加速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整,来预测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1±预测期销售增减率)×(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变动率) 特点 计算简便,容易掌握,但预测结果不太精确。 适用范围 用于品种繁多、规格复杂、资金用量较小的项目。 二、销售百分比法 含义:销售百分比法,是根据销售增长与资产增长之间的关系,预测未来资金需要量的方法。 式中:A为随销售而变化的敏感性资产;B为随销售而变化的敏感性负债;S1为基期销售额;S2为预测期销售额;△S为销售变动额;P为销售净利率;E为利润留存率; :A/S1为敏感资产与销售额的关系百分比;B/S1为敏感负债与销售额的关系百分比 记忆公式:外部融资需求量=增加的资产-增加的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 =增加的资金需要量-增加的留存收益 其中: (1)增加的资产=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非敏感资产的调整数 或=基期敏感资产×预计销售收入增长率+非敏感资产的调整数 (2)增加的自发负债=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或=基期敏感负债×预计销售收入增长率 (3)增加的留存收益=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利润留存率 三、资金习性预测法 含义:资金习性预测法,是指根据资金习性预测未来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总资金直线方程:Y=a+bX 式中:a为不变资金;b为单位产销量所需变动资金 1.根据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的关系预测(回归直线法) 是根据历史上企业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之间的关系,把资金分为不变和变动两部分,然后结合预计的销售量来预测资金需要量 基本公式 或: 式中,yi为第i期的资金占用量;xi为第i期的产销量。 2.采用逐项分析法预测(高低点法) 基本公式 选择业务量最高最低的两点资料: 第六节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一、资本成本 (三)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 1.资本成本计算的通用模式 (1)一般模式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资本成本通常用不考虑时间价值的一般通用模型计算,用相对数即资本成本率表达。 【提示】分子的“年资金占用费用”是指筹资企业每年实际负担的资金占用费用,对于负债筹资而言,由于债务利息是在税前列支,因此实际承担的年资金占用费用=年支付的占用费用×(1-所得税率)。对于权益筹资而言,由于股利等是在税后列支,不具有抵税效应,所以,实际承担的占用费用与实际支付的占用费用相等。 (2)折现模式 对于金额大、时间超过一年的长期资本,更为准确一些的资本成本计算方式是采用折现模式,即债务未来还本付息或股权未来股利分红的折现值与目前筹资净额相等时的折现率为资本成本率。即: 由:筹资净额现值-未来资本清偿额现金流量现值=0 得:资本成本率=所采用的折现率 2.债务资金个别成本计算 (1) 借款和债券的个别资本成本计算 模式 成本计算 一般模式 资本成本= ×100% 折现模式 =I (1-T) ×(P/A,Kb,n)+M(P/F,Kb,n) (债务面值M) 逐步测试结合插值法求贴现率,即找到使得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入现值的那一个贴现率。 【提示】 (1)在一般模式下,借款没有溢价折价之说,一般可简化为: (2)若债券平价发行: 若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为更精确地计算资本成本,应以实际发行价格作为债券筹资额,不能用化简公式。 3.股权资本成本的计算 (1)普通股资本成本 方法1 公式 股利增长模型 【提示】在每年股利固定的情况下: 普通股成本= 式中:D0本期支付的股利;g未来各期股利增长速度;P0目前股票市场价格。 方法2 公式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KS=RS=Rf+β(Rm-Rf) 式中: Rf无风险报酬率;Rm市场平均报酬率;β某股票贝塔系数。 (2)留存收益资本成本 计算与普通股成本相同,也分为股利增长模型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不同点在于不考虑筹资费用。 (四)平均资本成本 含义 是以各项个别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的比重为权数,对各项个别资本成本率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的总资本成本率。 计算公式 式中:KW为平均资本成本;Kj为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Wj为第j种个别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 权数的确定 账面价值权数 优点:资料容易取得,且计算结果比较稳定。 缺点:不能反映目前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的现时机会成本,不适合评价现时的资本结构。 市场价值权数 优点:能够反映现时的资本成本水平。 缺点:现行市价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不容易取得;而且现行市价反映的只是现时的资本结构,不适用未来的筹资决策。 目标价值权数 优点:能体现期望的资本结构,据此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更适用于企业筹措新资金。 缺点:很难客观合理地确定目标价值。 (五)边际资本成本 含义 是企业追加筹资的成本,是企业进行追加筹资的决策依据。 计算方法 加权平均法 (=目标资本结构权数×个别资本成本) 权数确定 目标价值权数 二、杠杆效应 2.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之间的关系 (1)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2)息税前利润:是指不扣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生产经营成本 注:一般对于固定的生产经营成本简称为固定成本。 (3)关系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式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S为销售额;V为变动性经营成本;F为固定性经营成本;Q为产销业务量;P为销售单价;VC为单位变动成本;M为边际贡献。 1.经营杠杆效应 (1)经营杠杆的含义:是指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资产报酬(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 (2)经营杠杆效应的度量指标: 经营杠杆系数 (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 定义公式 (用于预测) 用于 预测 简化计算公式 用于 计算 【提示】 基期EBIT=(P-V)×Q-F 预计EBIT1=(P-V)×Q1-F △EBIT=EBIT1-EBIT= (P-V)× △Q DOL= =[(P-V)× △Q/ EBIT]/ (△Q/Q)=(P-V)Q/EBIT=M/EBIT (3)结论 存在前提 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就存在经营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 经营杠杆放大了市场和生产等因素变化对利润波动的影响。 经营杠杆系数越高,表明资产报酬等利润波动程度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影响经营杠杆的因素 固定成本比重越高、成本水平越高、产品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水平越低,经营杠杆效应越大,反之亦然。 2.财务杠杆效应 (1)含义:是指由于固定性资本成本(利息等)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普通股收益(或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每股收益)EPS=(EBIT-I) ×(1-T)/N (可理解为净利润除以股份数) (2)财务杠杆效应的度量指标 财务杠杆系数 (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 定义公式 (用于预测) DFL = 用于预测 计算公式 用于计算 【提示】 基期EPS=(EBIT-I)×(1-T)/N 预计EPS=(EBIT1-I)×(1-T)/N △EPS=[(EBIT1-EBIT) ×(1-T)]/N △EPS /EPS=[(EBIT1-EBIT)×(1-T)/N]/[ (EBIT-I)×(1-T)/N]= △EBIT/(EBIT-I) DFL =EBIT/(EBIT-I) (3)结论 存在财务杠杆效应的前提 只要企业融资方式中存在固定性资本成本,就存在财务杠杆效应。如固定利息、固定融资租赁费等的存在,都会产生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 与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放大了资产报酬变化对普通股收益的影响,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表明普通股收益的波动程度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 债务成本比重越高、固定的资本成本支付额越高、息税前利润水平越低,财务杠杆效应越大,反之亦然。 3.总杠杆效应 (1)含义 是指由于固定经营成本和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的变动率的现象。 (2)总杠杆效应的度量指标 总杠杆系数 Degree Of Total Leverage 定义公式 (用于预测) DTL = 关系公式 DTL=DOL×DFL=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计算公式 DTL= = = (3)结论 意义 (1)只要企业同时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和固定性资本成本,就存在总杠杆效应; (2)总杠杆系数能够说明产销业务量变动对普通股收益的影响,据以预测未来的每股收益水平; (3)揭示了财务管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即要保持一定的风险状况水平,需要维持一定的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可以有不同的组合。 影响因素 凡是影响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因素都会影响总杠杆系数。 三、资本结构 (一)资本结构的含义 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筹资管理中,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资本结构包括全部债务与股东权益的构成比率。 狭义的资本结构则指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资本构成比率。狭义资本结构下,短期债务作为营运资金来管理。 最佳资本结构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三)资本结构优化方法 1.每股收益分析法 要点 内容 基本观点 该种方法判断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是通过分析每股收益的变化来衡量。能提高每股收益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够合理。 关键指标 每股收益分析是利用每股收益的无差别点进行的。所谓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收益都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或业务量水平。 计算公式 ‘N代表股数’ “ ” 决策原则 (1)当预期公司总的息税前利润或业务量水平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应当选择财务杠杆效应较大的筹资; (2)当预期公司总的息税前利润或业务量水平低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应当选择财务杠杆效应较小的筹资方案; (3)当预期公司总的息税前利润或业务量水平等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筹资方案无差别。 决策:企业EBIT预期为260万元以下时,应当采用甲筹资方案;EBIT预期为260~330万元之间时,应当采用乙筹资方案;EBIT预期为330万元以上时,应当采用丙筹资方案。 2.平均资本成本比较法 基本观点 能够降低平均资本成本的结构,就是合理的资本结构。 关键指标 平均资本成本 决策原则 选择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的方案。 3.公司价值分析法 基本观点 能够提升公司价值的资本结构,就是合理的资本结构。 确定方法 (1)公司市场总价值(V)=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S+B; (2)假设公司各期的EBIT保持不变,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等于其面值,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S)可表示为: 其中: Ks=Rs=Rf+β(Rm-Rf) (3)债券市场价值通常采用简化做法,按账面价值确定; (4)平均资本成本 其中:Kb为税前债务资本成本;KS为股权资本成本。 (5)找出公司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该资本结构为最佳资本结构。 决策原则 最佳资本结构亦即公司市场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在公司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下,公司的平均资本成本率也是最低的。 第4章 投资管理 第一节 投资概述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和运营期之间有以下关系成立: 项目计算期是指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整个过程的全部时间。 项目计算期(n)=建设期(s)+运营期(p) 建设起点 投产日 达产日 终结点 试产期 达产期 建设期 运营期 项目计算期 其中:试产期是指项目投入生产,但生产能力尚未完全达到能力时的过渡阶段,达产期是指生产运营达到设计预期水平后的时间。 原始投资与项目总投资的关系 基本概念 含义 原始投资(初始投资) 等于企业为使该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开展正常经营而投入的全部现实资金。 原始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 项目总投资 反映项目投资总体规模的价值指标。 项目总投资=原始投资+资本化利息 第二节 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 财务可行性要素包括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和产出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两类。 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 ①在建设期发生的建设投资; ②在运营期初期发生的垫支流动资金投资; ③在运营期发生的经营成本(付现成本); ④在运营期发生的各种税金(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产出类财务可行性要素 ①在运营期发生的营业收入; ②在运营期发生的补贴收入; ③通常在项目计算期末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 ④通常在项目计算期末回收的流动资金。 一、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 (一)建设投资的估算 A.国产设备购置费用的估算 设备购置费用=设备购买成本×(1+运杂费率) 【提示1】固定资产原值=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建设期资本化利息+预备费。 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 B.进口设备购置费的估算 进口设备购置费用=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进口从属费+国内运杂费 a.按到岸价结算时: 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以外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 按离岸价结算时: 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 +国际运费+ )×人民币外汇牌价 其中:国际运费(外币)=离岸价(外币)×国际运费率 或=单位运价(外币)运输量 国际运输保险费(外币)=( +国际运费)×国际运输保险费率 b.从属费公式: 进口从属费=进口关税+外贸手续费+结汇银行财务费 其中:进口关税=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进口关税税率 外贸手续费=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外贸手续费率 结汇银行财务费=以外汇支付的进口设备到货价×人民币外汇牌价×结汇银行财务费率 c.国内运杂费公式: 国内运杂费=(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进口关税)×运杂费率 工具、器具和生产经营用家具购置费= ×的工具、器具和生产经营用家具购置费率 项目的广义设备购置费=狭义设备购置费+工具、器具和生产经营用家具购置费 (二)流动资金投资的估算 1.基本公式 (1)本年流动资金需用额=该年流动资产需用额-该年流动负债需用额 (2)某年流动资金投资额(垫支数)=本年流动资金需用额-截至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 或 =本年流动资金需用额-上年流动资金需用额 2.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分项详细估算 (1)统一估算模型 某一流动项目的资金需用额 某一流动项目的资金需用额= 1年内该流动项目最多周转次数= 【提示】最低周转天数则是在所有生产经营条件最为有利的情况下,完成一次周转所需要的天数。在确定各个流动项目的最低周转天数时,应综合考虑储存天数、在途天数,并考虑适当的保险系数。 (2)流动项目周转额的确定 各项目年周转额的确定 = 流动资产 = 存货 = 外购原材料需用额 年外购原材料费用 外购燃料动力需用额 年外购燃料动力费用 其他材料需用额 年外购其他材料费用 在产品需用额 年外购原材料费用+年外购燃料动力费用+年职工薪酬+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 其他制造费用是指从制造费用中扣除了所含原材料、外购燃料动力、职工薪酬、折旧费和修理费以后的剩余部分。 产成品需用额 年经营成本-年销售费用 应收账款 需用额 年经营成本 预付账款 需用额 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金额 现金需用额 年职工薪酬+年其他费用 其中: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上三项费用中所含的职工薪酬、折旧费、摊销费和修理费 流动负债 = 应付账款 需用额 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材料年费用 预收账款 需用额 年预收的营业收入金额 (三)经营成本的估算 (四)运营期相关税金的估算 二、产出类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 要素 估算公式 营业收入 年营业收入=该年产品不含税单价×该年产品的产销量 补贴收入 补贴收入是与运营期收益有关的政府补贴,可根据按政策退还的增值税、按销量或工作量分期计算的定额补贴和财政补贴等予以估算。 固定资产余值 假定主要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等于运营期,则终结点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等于该主要固定资产的原值与其法定净残值率的乘积,或按事先确定的净残值估算。 回收流动资金 终结点一次回收的流动资金必然等于各年垫支的流动资金投资额的合计数。 第三节 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测算 二、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测算 (一)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NCF)的概念 1.含义 净现金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建设项目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形成的序列指标。可表示为: 某年净现金流量 = 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 1.列表法 (1)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与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的区别 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与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流入项目没有变化,但流出项目和流量的计算内容上有区别。 区别点 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流出项目不同 不考虑本金偿还和利息支付 考虑本金偿还和利息支付 流量计算内容不同 既计算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也计算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只计算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2.简化法 三、静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征 (一)静态投资回收期 1.含义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2.两种形式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3.计算 (1)公式法(特殊条件下简化计算) 特殊条件 某一项目运营期内前若干年(假定为s+1~s+m年,共m年)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且其合计大于或等于建设期发生的原始投资合计。 公式 ①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 ②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PP′+建设期 【提示】如果全部流动资金投资均不发生在建设期内,则公式中分子应调整为建设投资合计。 (2)列表法(一般条件下的计算)P117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PP-建设期 4.优缺点: 优点 缺点 ①能够直观地反映原始投资的返本期限; ①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②便于理解,计算比较简单; ②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的不同对项目的影响; ③可以直接利用回收期之前的净现金流量信息。 ③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继续发生的净现金流量。 5.决策原则 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小于或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二)总投资收益率 1.含义及计算 含义 又称投资报酬率(记作ROI),是指达产期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年均息税前利润占项目总投资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总投资收益率(POI)= 2.指标特点 优缺点 优点:计算公式简单; 缺点:(1)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2)不能正确反映建设期长及投资方式不同和回收额的有无等条件对项目的影响;(3)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的可比性较差;(4)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信息。 决策原则 只有总投资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总投资收益率指标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四、动态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点 (二)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1.含义 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设定折现率或基准收益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 2.计算 净现值是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其实质是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现值的公式利用。 计算方法的种类 内容 一般方法 公式法:本法根据净现值的定义,直接利用公式来完成该指标计算的方法。 列表法:本法是指通过现金流量表计算净现值指标的方法。净现金流量现值合计的数值即为净现值。 特殊方法 本法是指在特殊条件下,当项目投产后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或递延年金时,可以利用计算年金现值或递延年金现值的技巧直接计算出项目净现值的方法,又称简化方法。 3.决策原则 NPV 0,方案可行;否则,方案不可行。 4.优缺点 ①优点:综合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项目计算期内的全部净现金流量和投资风险。 ②缺点:无法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与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相比,计算过程比较繁琐。 (三)净现值率(记作NPVR) 1.含义 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比率,亦可将其理解为单位原始投资的现值所创造的净现值。 2.计算 净现值率是净现值与原始投资现值的比率。 净现值率(NPVR)= 3.决策标准 NPVR≥0,方案可行;否则,方案不可行。 4.优缺点 优点: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净产出之间的关系。 缺点:与净现值指标相似,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 (四)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记作IRR) 1.含义:内部收益率又叫内含报酬率,即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亦可将其定义为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理解:内部收益率就是方案本身的实际收益率。 2.计算:找到能够使方案的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1)特殊条件下的简便算法 适合于建设期为0,运营期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即符合普通年金形式,内部收益率可直接利用年金现值系数表结合内插法来确定。 (“I”代表原始投资,“NCF”代表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P/A,IRR,10)= =5.0000 查10年的年金现值系数表: ∵(P/A,14%,10)=5.2161>5.0000 (P/A,16%,10)=4.8332<5.0000 ∴14%<IRR<16% 应用内插法 IRR=14%+ (2)一般条件下:逐步测试法 逐步测试法就是要通过逐步测试找到一个能够使净现值大于零,另一个使净现值小于零的两个最接近的折现率,然后结合内插法计算IRR。 【教材例4-32】某投资项目只能用一般方法计算内部收益率。按照逐次测试逼近法的要求,自行设定折现率并计算净现值,据此判断调整折现率。经过5次测试,得到表4-6中所示数据(计算过程略): 表4-6 逐次测试逼近法数据资料 价值单位:万元 测试次数j 设定折现率 净现值 ,(按 计算) 1 10% +918.3839 2 30% -192.7991 3 20% +217.3128 4 24% +39.3177 5 26% -30.1907 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的步骤如下: ∵ +39.3177> =-30.1907 =24%< =26% 26%-24%=2%<5% ∴24%<IRR<26% 应用内插法:IRR=24%+ ×(26%-24%)≈25.13% (五)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1.相同点 第一,都考虑了资金时间的价值; 第二,都考虑了项目计算期全部的现金流量; 第三,都受建设期的长短、回收额的有无以及现金流量的大小的影响; 第四,在评价单一方案可行与否的时候,结论一致; 当NPV>0时,NPVR>0, IRR>基准收益率; 当NPV=0时,NPVR=0, IRR=基准收益率; 当NPV<0时,NPVR<0, IRR<基准收益率。 第五,都是正指标。 2.区别: 指标 净现值 净现值率 内部收益率 相对指标/绝对指标 绝对指标 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 是否可以反应投入产出的关系 不能 能 能 是否受设定折现率的影响 是 是 否 能否反映项目投资方案本身报酬率 否 否 是 五、运用相关指标评价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一)可行性评价与决策关系: 只有完全具备或基本具备:接受 完全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拒绝 (二)评价要点 1.如果某一投资项目的所有评价指均处于可行期间,即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则可以断定该投资项目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完全具备财务可行性,应当接受此投资方案。这些条件是: 净现值NPV≥0 内部收益率IRR≥基准折现率ic 净现值率NPVR≥0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n/2(即项目计算期的一半)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P/2(即运营期的一半) 总投资收益率ROI≥基准投资收益率ic (事先给定) 2.若主要指标结论可行,而次要或辅助指标结论不可行,则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 3.若主要指标结论不可行,而次要或辅助指标结论可行,则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4.若主要指标结论不可行,次要或辅助指标结论也不可行,则完全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速记】 第四节 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及应用 二、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 (一)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时 决策方法 关键指标确定 决策原则 适用范围 净现值法 净现值 选择净现值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该法适用于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净现值率法 净现值率 选择净现值率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项目计算期相等且原始投资相同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二)原始投资不相同,但项目计算期相同时 决策方法 关键指标确定 决策原则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差额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与内部收益率指标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所依据的是差量净现金流量。 当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时,原始投资额大的方案较优;反之,则投资少的方案为优。 (三)项目计算期不同时 决策方法 关键指标确定 决策原则 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年等额净回收额=该方案净现值/(P/A,ic, n) 在所有方案中,年等额净回收额最大的方案为优。 计算期统一法 方案重 复法 重复净现金流量或重复净现值计算最小公倍寿命期下的调整后净现值 选择调整后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最短计算期法 调整后净现值=年等额净回收额×(P/A,ic, 最短计算期) 三、两种特殊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1.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确定的是增量税后净现金流量(△NCF); (2)需要考虑在建设起点旧设备可能发生的变价净收入; (3)项目计算期不取决于新设备的使用年限,而是由旧设备可继续使用的年限决定; 2.更新改造项目净现金流量计算 (通过差额算内部收益率) (1)有建设期 (2)没有建设期 【提示】  (1)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旧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在没有建设期时发生在第一年年末,有建设期时,发生在建设期期末。 (2)差量折旧=(差量原始投资-差量回收残值)÷尚可使用年限 3.决策 决策方法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决策原则 当更新改造项目的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或设定折现率时,应当进行更新;反之,就不应当进行此项更新。 (二)购买或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决策 有两种决策方法可以考虑,第一方法是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的差量净现金流量,然后按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进行决策;第二种方法是直接比较两个方案的折现总费用的大小,然后选择折现总费用低的方案。 【提示】经营租赁租入设备方案的所得税后的净现金流量为: 初始现金流量=0 租入设备方案的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租入设备每年增加营业收入-(每年增加经营成本+租入设备每年增加的租金)]×(1-所得税率) (1)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2)折现总费用比较法 无论是购买设备还是租赁设备,每年增加营业收入、每年增加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加经营成本都不变,可以不予以考虑 计算公式: = - - 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第一节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解析】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1. 流动资产投资战略的种类 种类 特点 紧缩的流动 资产投资战略 (1)维持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 (2)更高风险、高收益。 宽松的流动 资产投资战略 (1)维持高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 (2)较低的投资收益率,较小的运营风险。 (二)流动资产的融资战略 1.流动资产的特殊分类 分类 特点 永久性流动资产 销售处于最低水平时,对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需求水平。 波动性流动资产 当销售发生季节性变化时,超过永久性流动资产水平的额外流动资产。 2.流动资产融资战略的种类及特点 融资 战略 特点 对应关系 风险收益的比较 期限匹配融资战略 在给定的时间,企业的融资数量反映了当时的波动性流动资产的数量。 短期融资=波动性流动资产 收益与风险居中 长期融资(即:长期负债+权益资本)=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 保守融资战略 (1)短期融资的最小使用; (2)较高的流动性比率。 短期融资<波动性流动资产 收益与风险较低 长期融资>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 激进融资战略 (1)更多的短期融资方式使用; (2)较低的流动性比率。 短期融资>波动性流动资产 收益与风险较高 长期融资<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 第二节 现金管理 二、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一)成本模型 相关成本 机会成本 管理成本 短缺成本 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 正比例变动 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固定成本) 反向变动 决策原则 最佳现金持有量是使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 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二)随机模型(米勒-奥尔模型) 基本原理 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测算出一个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即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将现金量控制在上下限之内。 基本计算公式 (1)下限(L)的确定: ①现金管理部经理在综合考虑短缺现金的风险程度; ②公司借款能力; ③公司日常周转所需资金; ④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 (2)回归线R的计算公式: +L 式中:b——证券转换为现金或现金转换为证券的成本; δ——公司每日现金流变动的标准差; i——以日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机会成本。 (3)最高控制线H的计算公式为:H=3R-2L 【提示】需要考虑的相关成本是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 特点 随机模式建立在企业的现金未来需求总量和收支不可预测的前提下,计算出来的现金持有量比较保守。 【提示】只要现金持有量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就不用进行控制,但一旦达到上限,就进行证券投资(H-R),使其返回到回归线。一旦达到下限,就变现有价证券(R-L)补足现金,使其达到回归线。 四、现金收支管理 (一)现金周转期 含义 现金周转期,就是指介于公司支付现金与收到现金之间的时间段,也就是存货周转期与应收账款周转期之和减去应付账款周转期。 周转期 内容 1.存货周转期,是指从购买原材料开始,并将原材料转化为产成品再销售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2.应收账款周转期,是指从应收账款形成到收回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3.应付账款周转期,是指从购买原材料形成应付账款开始直到以现金偿还应付账款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公式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其中: 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天的销货成本 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天的销货收入 应付账款周转期=平均应付账款/每天的购货成本 减少现金周转期的措施 (1)加快制造与销售产成品 减少存货周转期 (2)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 减少应收账款周转期 (3)减缓支付应付账款 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p152 功能 增加销售功能、减少存货功能 (二) 应收账款的成本 1.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其中: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 则: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率 (三)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决策 总额分析法 差量分析法 (1)计算各个方案的收益: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 【注意】固定成本如有变化应予以考虑。 (1)计算收益的增加: =增加的销售收入-增加的变动成本=增加的边际贡献=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 【注意】如果固定成本有变化,还应该减去增加的固定成本。 (2)计算各个方案实施信用政策的成本: 第一: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①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其中: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日赊销额×信用期间或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 ②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其中:存货占用资金=存货平均余额 ③应付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减少 =应付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其中:应付账款占用资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第二: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第三:计算折扣成本(若提供现金折扣时) 折扣成本=赊销额×折扣率×享受折扣的客户比率 (2)计算实施信用政策成本的增加: 第一: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第二: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第三:计算折扣成本的增加(若提供现金折扣时) (3)计算各方案税前损益=收益-成本费用 (3)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增加的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决策原则:选择税前损益最大的方案为优。 决策原则:如果改变信用政策增加的税前损益大于0,可以改变。 【提示1】P157信用期变动的分析,一方面要考虑对利润表的影响(包括收入、成本和费用);另一方面要考虑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包括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并且要将对资金占用的影响用“资本成本”转化为“应计利息”,以便进行统一的得失比较。 【提示2】在题中没有给出平均收账天数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条件,则用信用期作为平均收账天数;如果有现金折扣条件,则用加权平均数作为平均收账天数。 三、应收账款的监控 (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或平均收账期是衡量应收账款管理状况的一种方法。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平均日销售额”用每月赊销相加除以合计天数 平均逾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信用期天数 第四节 存货管理 二、存货的持有成本 SHAPE \* MERGEFORMAT 1、订货成本=F1+ F1为固定订货成本;D为存货年需要量;Q为每次进货量;K为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 2、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 TCa=F1+ +DU “D代表年需要量,U代表单价” 3、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本 TCc=F2+ Kc代表单位储存变动成本 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a+TCc+TCs= F1+ +DU+ F2+ + TCs 三、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一)经济订货模型 (3)基本公式 基本公式 ①经济订货批量:EOQ= ②存货相关总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变动储存成本 TIC= =K× + D每期对存货的总需求;Q每次订货批量;K每次订货费用;Kc每期单位存货持有费率 (二)保险储备 ①不考虑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 ②考虑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保险储备 4.合理保险储备的确定 与保险储备量相关总成本=缺货损失+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 =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年订货次数×单位缺货损失+保险储备量×单位存货的年存储成本 =S×N×KU+B×KC 第五节 流动负债管理 一、短期借款 (一)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 3.补偿性余额 含义 需注意的问题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比例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 补偿性余额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通用公式: (二)短期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 付息方式 含义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 收款法计息(利随本清法) 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 实际利率= 结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贴现法计息 (预扣利息) 即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而到期时借款企业再偿还全部本金的方法。 企业可利用的贷款额只有本金扣除利息后的差额部分,从而提高了贷款的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 EMBED Equation.3 结论: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三、商业信用 (三)商业信用决策 决策指标 【提示】影响因素:折扣率越高,折扣期越长,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越高;         信用期(付款期)越长,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越低。 决策原则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大于短期借款利率(或短期投资报酬率),应选择享受折扣;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小于短期借款利率(短期投资报酬率),应选择放弃折扣。 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第二节 收入管理 (二)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 1、趋势预测分析法 (1) 算术平均法 算术平均法 预测原理 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值,求出其算术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 计算公式 式中:Y——预测值;Xi——第i期的实际销售量;n——期数。 适用范围 适用于每月销售量波动不大的产品的销售预测。 (2) 加权平均法 预测原理 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值,将各个样本值按照一定的权数计算得出加权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 权数选取原则 由于市场变化较大,离预测期越近的样本值对其影响越大,而离预测期越远的则影响越小,所以权数的选取应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 计算公式 式中:Y——预测值;Wi——第i期的权数(0<Wi≤Wi+1<1, ); Xi——第i期的实际销售量;n——期数。 特点 加权平均法较算术平均法更为合理,计算也较方便,在实践中应用较多。 (3) 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 预测原理 移动平均法是从n期的时间数列销售量中选取m期(m数值固定,且m<n/2)数据作为样本值,求其m期的算术平均数,并不断向后移动计算观测其平均值,以最后一个m期的平均数作为未来第n+1期销售预测值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移动平均法: 【备注】最近m期实际数据的简单算术平均 修正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 =本期移动预测值+(本期移动预测值-上期移动预测值) 特点 由于移动平均法只选用了n期数据中的最后m期作为计算依据,故而代表性较差。 适用范围 此法适用于销售量略有波动的产品预测。 (4)指数平滑法 预测原理 指数平滑法实质上是一种加权平均法,是以事先确定的平滑指数 及( )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预测销售量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 ×前期实际值+(1- )×前期预测值 式中: ——未来第n+1期的预测值; ——第n期预测值,即预测前期的预测值; ——第n期的实际销售量,即预测前期的实际销售量; ——平滑指数; ——期数。 平滑指数的取值 一般地,平滑指数的取值通常在0.3~0.7之间。 (1)采用较大的平滑指数,预测值可以反映样本值新近的变化均势(在销售量波动较大或进行短期预测时用); (2)采用较小的平滑指数,则反映了样本值变动的长期均势。(在销售量波动较小或进行长期预测时用)。 特点 该方法运用比较灵活,适用范围较广,但在平滑指数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2.因果预测分析法 含义 因果预测分析法是指通过影响产品销售量(因变量)的相关因素(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这种函数关系进行产品销售预测的方法。因果预测分析法最常用的是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 预测公式: Y=a+bx 其常数项a、b的计算公式为: 二、销售定价管理 (三)产品定价方法 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1)成本基础的选择 成本基础的种类 内容 特点 变动成本 变动制造成本+变动期间费用 变动成本可以作为增量产量的定价依据,但不能作为一般产品的定价依据。 制造成本 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由于它不包括各种期间费用,因此不能正确反映企业产品的真实价值消耗和转移。利用制造成本定价不利于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继续进行。 完全成本费用 完全成本费用=制造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在此成本基础上制定价格,可以保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又可以使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得以全部实现。 ②具体定价方法 种类 基本公式 记忆:利用通用公式倒挤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利润率定价 【因为】: 单位利润=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 【所以利用通用公式】: 单位产品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定价 销售利润率定价: 【因为】: 单位利润=单位价格×销售利润率 【所以利用通用公式】: 单位产品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价格×销售利润率 保本点定价法 保本点 又称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既不盈利也不亏损的销售水平,在此水平上利润等于零。 【因为】:利润为0 【所以利用通用公式】: 单位产品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0 单位产品价格×(1-税
/
本文档为【中级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