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Ca_P对黄铜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1)

2013-07-22 3页 pdf 624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43421

暂无简介

举报
Ca_P对黄铜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1) HotWorking Technology 2010, Vol.39,No.20 材料热处理技术 Material &Heat Treatment 2010年 10月 易切削铅黄铜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被广泛应 用于供水系统等领域[1],但这类材料在加工、使用以 及废弃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铅以固态或气态的形式析 出 [2-3],进而造成 Pb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人体健康[4-5], 世界各国均很重视铅造成的污染和引起的危害,美 国 NSF、日本 JIS、德国 DIN50930 及欧盟 RHOS 等 都相继规定,限制和禁止铅黄...
Ca_P对黄铜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1)
HotWorking Technology 2010, Vol.39,No.20 热处理技术 Material &Heat Treatment 2010年 10月 易切削铅黄铜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被广泛应 用于供水系统等领域[1],但这类材料在加工、使用以 及废弃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铅以固态或气态的形式析 出 [2-3],进而造成 Pb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人体健康[4-5], 世界各国均很重视铅造成的污染和引起的危害,美 国 NSF、日本 JIS、德国 DIN50930 及欧盟 RHOS 等 都相继规定,限制和禁止铅黄铜的使用。 因此,开发 出环保型易切削黄铜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在一定范围内,Ca、P元素是对人体无害甚至有 益的元素,同时,其资源丰富,目前,几乎没有文献报 道这两种元素共同对黄铜切削性能的影响,因此,作 者通过正交试验,采用熔铸,系统研究了 Ca、P 对黄铜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为无铅易切削黄铜 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 实验过程 本实验采用的原料有:纯铜、工业纯锌、大块状 纯钙、纯锡、复合稀土、含磷 14%(质量分数,下同)的 P-Cu中间合金。 1.1 正交方案的确定 通过对 Cu-Ca、Cu-P相图,Ca、P都能与铜 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如其含量适中,就会在不明显降 低材料加工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改善切削性能。 本实验主要研究 Ca, P含量对无铅黄铜组织性 能的影响, 根据铅黄铜改善切削性能的铅含量一般 不超过 3%[6],结合相图杠杆原理, 综合分析,建立 如下正交试验方案[7]。 这是一个四因素三水平实验, 如 1所示,选用正交表 L9(34)来安排实验。 1.2 实验方法及过程 依据表 1进行 9炉的熔炼和铸造, 对每一炉试 样进行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具体过程为: 采用一台 30kg工频感应炉熔炼黄铜合金,将配料好的电解铜 放入感应炉中,装实,加热到铜开始熔化时,再加入 锌,加入打渣剂打渣,升温到 1000℃左右,加木炭覆 盖,保温 1min后加入锡、铜稀土、P-Cu中间合金,搅 Ca、P对黄铜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朱权利, 张先满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摘 要:通过正交试验法,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万能试验机及卧式车床等手段,研究了 Ca、P 对黄铜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切削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黄铜合金中加入质量分数为 0.5%Ca和 0.6%P时,其切削 性能大致与 HPb59-1 相当,同时,合金中存在弥散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 关键词:Ca; P; 黄铜; 切削性能; 金属间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TG146.1+1; TG11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814(2010)20-0036-03 Effects of Ca and P Cont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Brass ZHU Quanli, ZHANG Xianma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Ca and P content on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and cutting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OM, SEM, EDS, tensile and cutting tes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0.5%Ca and 0.6%P are added into brass, the cutting properties of the alloy are similar to that of HPb59-1, meanwhile, some fin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are found. Key words:Ca; P; brass; cutting properties; intermetallic compound 收稿日期:2010-04-20 作者简介:朱权利(1961- ),男,湖南长沙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金 属材料制备与成形;电话:020-32225802; E-mail:qlzhu@scut.edu.cn 表 1 正交试验方案 Tab.1 Scheme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因素 试验号 1# 2# 3# 4# 5# 6# 7# 8# 9# Ca 0 0 0 0.5 0.5 0.5 1.0 1.0 1.0 P 0 0.6 1.2 0 0.6 1.2 0 0.6 1.2 Zn 34 37 40 37 40 34 40 34 37 RE 0 0.3 0.6 0.6 0 0.3 0.3 0.6 0 36 《热加工工艺》 2010年第 39卷第 20期 材料热处理技术Material &Heat Treatment下半月出版 拌均匀,随后加钙,并通氩气保护兼除气作用。 保温 10min后,再搅拌并捞渣,浇铸前进行炉前检验确定 合格后在 1030~1050℃浇铸。 用金属型模具浇铸成 楔形试块,再进行力学性能试验、金相分析、电镜扫 描、能谱分析及切削试验。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微观组织演变 正交试验部分试样的金相组织照片如图 1 所 示。可看出,各黄铜合金铸态组织主要由亮白色的 α 相和暗灰色 β相两相组成。和普通黄铜相比,随着 P 加入量的增大,晶粒明显细化,共晶组织增多;4#、5# 样与 3#相比,晶界更细化,同时,在 α相和 β 相两相 相界面上出现弥散分布的黑色颗粒;7#样与其他试 样相比,晶粒内的质点增多。 2.2 力学性能 正交试验各试样的拉伸试样在微机控制电子万 能试验机(型号为 CMT5105)上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在布氏硬度计(型号为 HB-3000B)上进行硬度测试, 选用钢球压头(2d5),加载 250 kg,负荷保持时间为 30s,结果如表 2所示。 根据合金强度指标:①直接分析:由表 2可看出 5#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了最大的 351.4 MPa,为最大 考核指标;②位级均值分析:由表 3 可知,最优的水 平组合为 0.5Ca0.6P, 但还需综合考虑其他性能指 标。③极差分析:极差的大小意味着该因素三个位级 相应强度差别的大小, 实验中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 的影响主次顺序为 w(p)>w(Ca)。 2.3 切削性能 切削试验在国产 C6132A1普通卧式车床上进行, 转速为 900r/min,进给量为 0.1mm/圈。 结果(见图 2) 发现,4#样切屑的尺寸细小,呈 C形,内表面光亮, 其他各试样切屑尺寸较大,断屑不明显。4#样切屑与 自制含铅黄铜 HPb59-1 的切屑相比,它们的尺寸大 小相当,形貌相似。 2.4 SEM组织分析 图 3为 4#样的 SEM组织。可知,其微观组织主 要由 α 相和 β 相组成,其中,β 相含 Zn较高,容易 被腐蚀,是图中的凹陷部分,并且在 α 相和 β 相内 存在分散的化合物颗粒。 为了对各相的成分做定性 和定量的综合分析, 在图中代表性地选择了 4个位 置进行能谱分析,结果如表 4所示。 由能谱分析结果可见,区域 1 处铜含量比较高, 为基体 α 相,并且固溶了少量的磷;区域 2 处铜、锌 原子比接近 1 ∶1,为基体 β相。区域 3处和区域 4处 为均匀分布的黑色球状物,其钙、磷的含量远高于合 金中钙、磷的平均值,这说明合金中的第二相粒子是 富钙富磷的相,能谱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铜、锌、钙、 磷组成的复杂金属间化合物。 区域 4处的化合物中 钙、磷的含量比区域 3处大,而铜、锌含量减少,区域 3 处磷、钙原子比为 1.2 ∶1,区域 4 处磷、钙原子比为 1.1 ∶1,而文献[8]显示,存在Ca2CuZn2P3、Ca3Cu2Zn2P4、 Ca4Cu3Zn2P5这三种四元化合物。 由前面所测的力学性能知, 实际的金属间化合 表 3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 Tab.3 The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alysis 抗拉强度 Ⅰ Ⅱ Ⅲ K1 K2 K3 R wCa(%) 879.9 907.2 656.6 293.3 302.4 218.9 83.5 wP (%) 718.5 1002.9 722.3 239.5 334.3 240.8 94.8 抗拉强度 /MPa284.5 348.9 246.5 291.3 351.4 264.5 142.7 302.6 211.3 伸长率 (%) 45.8 18.5 1.7 23.9 16.5 7.1 1.3 33.9 0.2 布氏硬度 (HB) 69 94 125 76 99 88 99 67 112 1# 2# 3# 4# 5# 6# 7# 8# 9# 平组合为 0.5Ca0.6P, 但还需综合考虑其他性能指 标。③极差分析:极差的大小意味着该因素三个位级 相应强度差别的大小, 实验中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 的影响主次顺序为 w(p)>w(Ca)。 2.3 切削性能 切削试验在国产 C6132A1普通卧式车床上进行, 转速为 900r/min,进给量为 0.1mm/圈。 结果(见图 2) 发现,4#样切屑的尺寸细小,呈 C形,内表面光亮, 其他各试样切屑尺寸较大,断屑不明显。4#样切屑与 自制含铅黄铜 HPb59-1 的切屑相比,它们的尺寸大 小相当,形貌相似。 2.4 SEM组织分析 图 3为 4#样的 SEM组织。可知,其微观组织主 要由 α 相和 β 相组成,其中,β 相含 Zn较高,容易 被腐蚀,是图中的凹陷部分,并且在 α 相和 β 相内 存在分散的化合物颗粒。 为了对各相的成分做定性 和定量的综合分析, 在图中代表性地选择了 4个位 置进行能谱分析,结果如表 4所示。 由能谱分析结果可见,区域 1 处铜含量比较高, 为基体 α 相,并且固溶了少量的磷;区域 2 处铜、锌 原子比接近 1 ∶1,为基体 β相。区域 3处和区域 4处 为均匀分布的黑色球状物,其钙、磷的含量远高于合 金中钙、磷的平均值,这说明合金中的第二相粒子是 富钙富磷的相,能谱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铜、锌、钙、 磷组成的复杂金属间化合物。 区域 4处的化合物中 钙、磷的含量比区域 3处大,而铜、锌含量减少,区域 3 处磷、钙原子比为 1.2 ∶1,区域 4 处磷、钙原子比为 1.1 ∶1,而文献[8]显示,存在Ca2CuZn2P3、Ca3Cu2Zn2P4、 Ca4Cu3Zn2P5这三种四元化合物。 由前面所测的力学性能知, 实际的金属间化合 表 2 合金力学性能检测结果 Tab.2 The results of tensile and hardness test of alloys 37 HotWorking Technology 2010, Vol.39,No.20 材料热处理技术 Material &Heat Treatment 2010年 10月 物的强化效果并不明显。 一方面,是由于这些金属 间化合物颗粒大小皆为 3~5μm, 而产生显著的强 化颗粒的尺寸必须为亚微级[9];另一方面,说明形成 的金属间化合物粒子是脆而不硬的。切削过程中,这 些脆而不硬的颗粒与刀具接触, 相当于减小了刀具 与基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了切削力,起到改善切 削性能的作用。同时,这些脆而不硬的第二相颗粒在 剪切力作用下易于破碎, 引发与其周围的金属基体 产生应力集中,产生所谓的“切口效应”[10],很容易萌 发裂纹并致使扩展, 使切削很快断裂而不会连续长 大,从而改善了切削性能。 3 结论 (1) Ca、P合金元素加入到黄铜合金中,明显改 变了黄铜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2) P对黄铜合金抗拉强度的影响比 Ca大。 (3) 黄铜合金中加入 0.5%Ca和 0.6%P时,其 切削性能达到最优,从切屑大小、形貌上判断,其切 削性能大致与 HPb59-1相当。 (4) Ca、P与 Cu、Zn 等形成复杂结构的脆而不 硬的金属间化合物,从而改善了黄铜合金的切削性能。 参考文献: [1] Dean M Peters.Lead-free brass alloys seek new markets [J]. Foundry Management & Technology,2002,130(7):8-9. [2] Notten M J M, Walraven N, Beets C J, et al.Investigating the origin of Pb pollution in a terrestrial soil-plant-snail food chain by means of Pb isotope ratios[J].Applied Geochemistry, 2008,23(6):1581-1593. [3] Koch S, Anterkowitsch.Free-cutting aluminium alloys with tin as substitution for lead[J].BHM Berg und Huttenmannische Monatshefte,2008,153(7):278-281. [4] Eisherif R M, Ismail K M, Badawy W A.Effect of Zn and Pb as alloying elements on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brass in NaCl solutions [J].Electrochimic Acta.,2004,49 (28):5139-5150. [5] Nakano A, Higashiiriki K, Rochman N T.Removal of lead from brass scrap by compound-separation method[J].Nippon Kinzoku Gakkaishi/Journal of the Japan Institute of Metals, 2005,69(2):198-201. [6] 田荣璋,王祝堂.铜合金及其加工手册[M].长沙:中南大学出 版社,2002.5. [7] 张路怀,肖来荣,舒学鹏,等.正交试验法在无铅黄铜成分 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35(9):1241-1246. [8] Frik L, Mewis A.Stacking variants of SrPtSb and CaAl2Si2 analogous units[J].Anorg. Allg. Chem.,1999,625:126-130. [9] 米格兰比 H.材料的塑性变形与断裂[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6. [10] 杨斌,张丽娜,刘柏雄,等.无铅易切削硒铋黄铜的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07,36(1):11-13. 位置 Cu Zn P Ca 1 63.32 36.50 0.18 0 2 55.18 44.82 0 0 3 57.23 21.81 10.11 10.95 4 51.64 15.26 15.04 17.58 表 4 能谱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Tab.4 EDX results(wt,%) 38
/
本文档为【Ca_P对黄铜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