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1.2平面等参元

2013-07-24 8页 pdf 298KB 69阅读

用户头像

is_703065

暂无简介

举报
1.2平面等参元 第二节 平面四结点等参元 一、坐标变换与等参单元 对于一般形状的平面区域,可以划分成任意四边形单元,它比三角形常应力单元精 度高,比矩形单元适应性强,便于适应一般的边界,也便于按需要划分疏密不均的网格, 图 2.1(a)所示的任意四边形单元,它相对于统一坐标系 xy 处于一般的位置,可以其四个 角点为结点,结点编号如图 2.1(a).为了便于单元分析,可按单元的几何形状,在单元 内建立一个局部坐标系列,使单元边界上的 , 坐标具有特定的值. 图 2.1 等参变换 如在图 2.1(...
1.2平面等参元
第二节 平面四结点等参元 一、坐标变换与等参单元 对于一般形状的平面区域,可以划分成任意四边形单元,它比三角形常应力单元精 度高,比矩形单元适应性强,便于适应一般的边界,也便于按需要划分疏密不均的网格, 图 2.1(a)所示的任意四边形单元,它相对于统一坐标系 xy 处于一般的位置,可以其四个 角点为结点,结点编号如图 2.1(a).为了便于单元分析,可按单元的几何形状,在单元 内建立一个局部坐标系列,使单元边界上的 , 坐标具有特定的值. 图 2.1 等参变换 如在图 2.1(a)中,3—4 边上使 1  ,1—2 边上使 1   ,2—3 边上使 1  ,1—4 边 上使 1   .显然这是一种随单元形状而不同的局部坐标系,其坐标网格一般不是正交 的.每个单元内,坐标 , 的值皆在一 1 与+1 之间,各单元都是一样的区间.此坐标系 可称为单元的自然坐标系,其坐标区域是一个 2×2 的正方形,如图 2.1(b)所示.正方形 的四个边对应于实际单元的边界,四个顶点也一一对应于四个结点;正方形内任一点 P( ,  )都对应于实际单元内的一个点P(x,y).这也相当于通逋过坐标变换把实际单元“映 射”为一个正方形,有人把图 2.1(a)称为实单元,图 2.1(b)称为母单元.实单元与母单元 的一一对应关系可写为 13 1 1 2 1 2 3 4 2 1 2 3 4 3 3 4 4 0 0 0 0 0 0 0 0 x y x N N N N yx N N N N xy y x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其中  1 1 1 14N      2 1 1 1 4 N     ,  3 1 1 14N     ,  4 1 1 1 4 N     , (2.2) 由式(2.1)可见,这也是用结点的坐标值 x1,y1,x2,y2,x3,y3,x4,y4 插值表 示出单元内的坐标 x,y,与单元分析中常用的结点位移插值一样, 也可称 为形状函数,只不过这里的形状函数都表示为自然坐标 1 2 3 4N ,N ,N ,N ,  的显函数,如式(2.2), iN ,   称为几何形状函数. 事实上,只须说明变换式(2.1)将 , 平面上的相应点、线变成图 2.1(b)中相应的点、 线就可以了.比如把 ( 1 1,    )和 ( 1, 1   )代入上式,则得 ( 2 2x x , y y  )和 ( 3 3x x , y y  ),所以图 2.1(b)中的 2(1,-1),3(1,1)和图 2.1(a)中 2(x2,Y2),3(x3,y3) 相对应.若 0, 0   代入上式,则  2 3 4114x x x  x x  ,  3 4y y y 1 2 1 4 y y  ,说明 (b)图的形心和(a)图的形心完全相对应.可以证明:两个单元的等百分线也一一对应. 面中 1  的直线,通过式(2.1)变换之后即是 xy 平面上 2 3 直线.式(2.1)是单元几何位置 的一种插值表示,也是一种坐标变换,它确定了直角坐标 x,y 与单元自然坐标 , 间的 关系.由式(2.2)可以看出,这种变换中含有乘积项 ,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变换关 系. 形状函数表达式(2.2)可理解为真实单元在无因次斜坐标系  ,  中的插值函数.于 是单元的位移函数是 14 1 1 2 1 2 3 4 2 1 2 3 4 3 3 4 4 0 0 0 0 0 0 0 0 u v u N N N N vu N N N N uv v u 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  (2.3) 这就是我们习惯的位移插值表达式,[N]为形状函数矩阵,这里采用了同样的形状函数 (2.2),用同样的结点插值表示出单元的几何坐标 x,y 与位移 u,v,这就是等参单元。也 可以用不同的结点,不同的形状函数分别插值单元几何坐标 x,y 和位移 u,v,有所谓超 参数单元和亚参数单元,但应用较少. 二、单元刚度矩阵的计算 为计算单元刚度矩阵,须求单元内的应变,对平面问题,应有       0 0 x e y xy x u L N y y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B  (2.4) 由于参数单元给出的形状函数 Ni 都是自然坐标 , 的函数,如式(2.2),因而,计算 形状函数 对 x,y 的导数时需要做必要的变换. iN 按坐标变换关系式(2.1),x,y 与 , 间是有一定函数关系的,按复合函数的求导规 则,有 i i iN N Nx y x y            i i iN N Nx y x y            或   i i i i ii N x y N N x xJN NN x y y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上式可以解出 15   1 ii i i NN x JN N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这里有   x y J x y                  J 为坐标变换的雅可比矩阵,其中各元素可由式(2.1)求出,即 4 1 i i i Nx x     , 4 1 i i i Ny y     4 1 i i i Nx x     , 4 1 i i i Ny y     将式(2.4)中的应变矩阵[B]按结点分块表示有[B]=[B1,B2,B3,B4],其中   0 0 i i i i i N x NB y N N y x               1, 2,3, 4i  (2.5) 将式(2.5)决定的 ,iN Ni x y     代入上式,即可得出此单元的应变矩阵[B],而单元的刚度矩阵 同样可由下式决定:             e e e T T V S k B D B dV B D B tdS   一般情况下,Ni 以及 ,iN Ni x y     等皆为 , 的函数,因而[B],[J]等皆为 , 的函数,上 述积分应在自然坐标系内进行,其面积元素 dA 也应以d ,d 表示. dA dxdy J d d   (2.6) 有了应变矩阵[B]及面积元素的表达式(2.6),就可以求积计算单元的刚度矩阵       1 1 1 1 e Tk B D B t J d d       (2.7) 16 上式对应于自然坐标 , 的积分上、下限是很简单的,但是,式中[B],[J]皆为函数矩阵, 中间还要求函数矩阵[J]的逆,很难求出积的解析表达式.一般参数单元的计算都采用数 值积分求式(2.7)的近似值.等参单元计算中,为了减少计算点的数目和便于编制程序, 多采用高斯数值积分方法. 经过坐标变换,单元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x,y 坐标系下的单元的几何特征,载 荷等等,都来自实际结构,充分反映了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大量计算工作是在母单元 内进行的,由于它的形状简单,而且规则,计算比较方便,并便于循环,特别有利于在 计算机上进行计算,兼有两方面的优点。 17 第三节 单元形函数 如前所述,在等参单元形函数的构造中,只要式  i j j ijN ,   ,   1 1 m i i N ,    成 立,便可满足单元完备性要求。对于母单元这种简单的规则单元,边界线方程很容易写 出,因此采用几何方法构造单元形函数非常方便. 母单元的节点数目与形函数的阶次相适应,以保证用形函数定义的未知量在相邻单 元之间的连续性。因此,对于线性、二次和三次形函数,单元每边应分别有 2 个、3 个、 4 个节点(图 3.1)。 图 3.1 标准单元 在进行等参坐标变换时,母单元都是 2×2 的正方形,而子单元则可随母单元阶次而 不同。线性母单元映射成的子单元是直边四边形(图 3.2);二次和三次母单元映射成的子 单元可分别是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组成的四边形(图 3.3)。显然,母单元的直线正交坐标 勋,可看成子单元的曲线坐标。 (1) 线性单元(Q4 单元) 图 3.2 线性单元的坐标变换 线性单元以 4 个角点为节点。为构造 ,需做如下两条直线:1N 1 1 0f    和 2 1 0f    ,它们通过节点 2,3,4,但不通过节点 1。故可得 18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4 N            同理可构造出 ,从而有 2 3 4, ,N N N            1 2 3 4 1 11 1 , 1 1 4 4 1 11 1 , 1 1 4 4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或  1 1 1 4i i N i     (i=1,2,3,4) (2) 二次单元(Q8 单元) 图 3.3 二次单元的坐标变换 在二次单元中,除 4 个角点外,其他节点放在各边的中点。为构造 ,我们需做三 条直线 1N 1 1 0f    , 2 1 0f    和 3 1 0f      ,它们通过节点 2,3,4,5,6,7, 8,但不通过节点 l。可得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4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理可构造出其他形函数,并可统一表示为     0 0 0 01 1 1 1 1,2,3,44iN i             2 01 1 1 5,2iN i     7    2 01 1 1 6,2iN i     8 (3.2) (3)三次单元(Q12 单元) 19 20 除 4 个角点外,三次单元的其他节点放在各边的三分点上。按上述方法不难构造出 这种单元的形函数。       2 20 01 1 1 9 10 1,2,3,432iN i                20 09 1 1 9 1 5,6,7,32iN i       8      20 09 1 9 1 1 9,10,11,1232iN i       (3.3) 不难验证,以上各种形函数都满足式  i j j iN , j   ,   1 1 m i i N ,    的要求,从而也就 满足了完备性。 第二节 平面四结点等参元 一、坐标变换与等参单元 第三节 单元形函数
/
本文档为【1.2平面等参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