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_兼论良渚文化北上中原的性质

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_兼论良渚文化北上中原的性质

2013-08-08 8页 pdf 332KB 73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9248

暂无简介

举报
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_兼论良渚文化北上中原的性质 15 一 1936 年 , 施昕更在浙江余杭良渚一带发 现了一片刻划有蟠曲形纹饰的陶片 (见图一、 6) [1 ]。这就是后来研究确认为良渚文化蛇形纹 饰[2 ]的最早发现。 迄今为止 ,在良渚文化分布区域内发现的 这类蛇形纹饰 ,还有以下几例。 1973 年在江苏吴县草鞋山 M198 墓葬中 出土的一件陶鼎鼎盖 ,饰有蛇纹 (图一 :1) [3 ]。 七十年代在上海金山亭林采集的一块陶 片 ,饰有蛇纹 (图一 :4) [4 ]。 1982~1983 年 , 在上海青浦福泉山 M65 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陶鼎腹部及鼎...
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_兼论良渚文化北上中原的性质
15 一 1936 年 , 施昕更在浙江余杭良渚一带发 现了一片刻划有蟠曲形纹饰的陶片 (见图一、 6) [1 ]。这就是后来研究确认为良渚文化蛇形纹 饰[2 ]的最早发现。 迄今为止 ,在良渚文化分布区域内发现的 这类蛇形纹饰 ,还有以下几例。 1973 年在江苏吴县草鞋山 M198 墓葬中 出土的一件陶鼎鼎盖 ,饰有蛇纹 (图一 :1) [3 ]。 七十年代在上海金山亭林采集的一块陶 片 ,饰有蛇纹 (图一 :4) [4 ]。 1982~1983 年 , 在上海青浦福泉山 M65 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陶鼎腹部及鼎盖上 ,饰有蛇 纹 (图一 :2) [5 ]。 福泉山 M74 墓葬中出土的两件贯耳壶 , 饰有蛇纹及鸟纹 (图一 :7、8) [6 ]。 福泉山 M101 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陶豆 ,饰 有蛇纹与鸟纹 (图一 :3) [7 ]。 1989 年在浙江奉化名山后出土的两件豆 盘 ,饰有蛇纹 (图一 :5) [8 ]。 1990 年在余杭庙前木构窖藏 H2 中出土 的一件鱼篓形贯耳罐 ,饰有蛇纹与鸟纹[9 ]。 以上八起发现的 10 件陶器上的蛇纹 , 按 它们的细部特征 ,可归纳为三种。 第一种 , 即 1936 年在良渚一带发现的陶 片上的蛇纹 ,为单躯蟠曲状 ,蛇尾在中心 ,向 外蟠曲三周 ,蛇体上刻划斜横线似象征蛇皮 Based on t he distinction between snke2 design of Liangzhu Cult ure and dragon2 design of Taosi Type Cult ure , t his article point s out t here are a lot of similarities between t hem , so t hat t he aut her draws a con2 clusion t hat Liangzhu Cult ure has once developed nort hward to Zhongyuan. Key words : Liangzhu Taosi cult ure comparison 提要 文章通过对良渚文化的蛇纹与陶寺类型文化龙纹图案的比较 , 指出它们具有 很强的相似性 ,从而得出良渚文化曾经北上中原的推论。 关键词 良渚 陶寺 文化比较 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 ———兼论良渚文化北上中原的性质 朱乃诚 考古学 16 图一/ / 细线刻划蛇纹 1 草鞋山 M198 出土 2 福泉山 M65 出土 3 福泉山 M101 出土 4 金山亭林采集 5 奉化名山后出土 6 良渚一带出土 7、8 福泉山 M74 出土 图二/ / 宽 陶杯 1 雀幕桥 M5 出土 2 雀幕桥 M7 出土 3 马桥 M4 出土 4 福泉山 M65 出土 5 雀幕桥水井出土 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 17 图三/ / 陶 鼎 1 反山 M22 出土 2 钱山漾出土 3 福泉山 M132 出土 4 草鞋山 M198 出土 纹。惜为残件 ,不见头部。 第二种 , 为福泉山 M101 墓葬、庙前 H2 窖藏及名山后出土的陶豆和鱼篓形贯耳罐上 的蛇纹。其中名山后 H14 陶豆上的蛇纹以单 躯蟠曲附若干卷云纹为一组纹饰 ; 福泉山 M101 陶豆上的蛇纹为两个单体蟠曲的蛇纹 相连接为一组 , 侧旁有飞舞的鸟纹 , 庙前 H2 鱼篓形贯耳罐上的蛇纹为双躯蟠曲 ,蛇纹两侧 各有一双首相向的连体鸟纹。这类蛇纹的蛇体 上均以小卷云纹象征蛇皮纹。 第三种 , 为草鞋山 M198 和福泉山 M65、 74 墓葬中出土的鼎、贯耳壶及亭林陶片上的 蛇纹。这类蛇纹变化多样 ,大多呈钩连卷云纹 , 如无前两种蛇纹的发现 , 很难将它们视作蛇 纹。它们可能是良渚文化蛇纹演变过程中的后 期形式了。 以上归纳的三种蛇纹之间的纹饰演变关 系 , 大概是由第一种演变为第二种 , 再演变为 第三种。它们的年代 ,可依据蛇纹所饰陶器的 形态特征及与其共存的其他陶器的形态特征 等作些推定。 在福泉山 M65 墓葬中 , 与饰细线刻划蛇 纹陶鼎共存的陶器有宽 杯、豆、实足 等。其 中宽 杯是良渚文化陶器群中早晚演变特征 较易辨识的一种器型。这种器型的早期形态为 平口无流、鼓腹小圈足、 较窄 ,逐渐向口部出 流、流加高加宽、 加宽、直腹方面演变 ;就整 个器型而言 ,其早晚演变的趋势是宽高指数由 大变小 (图二 :1 →5) 。福泉山 M65 墓葬中出土 的宽 杯属较晚的一种 ,但明显地要早于嘉兴 雀幕桥水井中出土的宽 杯。雀幕桥水井中 出土的宽 杯 , 器身较窄 , 流更为上翘。雀幕 桥水井曾测有年代数据 , 为距今 4330 ±145 ( ZK~0242) [10 ] 。据此推测福泉山 M65 墓葬的 年代不会晚于距今 4300 年 , 也就是说目前所 见到的良渚文化中饰细线刻划蛇纹陶器的年 代不会晚于距今 4300 年。 此外 ,出自福泉山 M65 ,草鞋山 M198 墓 葬中的蛇纹陶鼎 ,其鼎足断面为典型的“T”字 形 ,这种“T”字形鼎足是由鱼鳍形鼎足演变而 来 , 即在鱼鳍形鼎足外侧加厚 , 逐渐演变形成 的。初期的“T”字形鼎足仅仅是在鼎足的外侧 两边起棱 ,如福泉山 M132 ∶52 件陶鼎 [11 ] 、钱 山漾下层出土的 Ⅲ式陶鼎等 [12 ] , 其中福泉山 M132 ∶52 件陶鼎在墓葬中与鱼鳍形足的陶 鼎共存 ; 至福泉山 M65、草鞋山 M198 墓葬时 期才形成典型的“T”字形鼎足 (图三) 。这种典 型“T”字形鼎足的出现年代约在距今 4600 年 前后[13 ] 。 据以上分析 ,可将良渚文化中细线刻划蛇 纹的流行年代定在距今 4600 年至距今 4300 年之间。 二 八十年代初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在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几座随葬品十分丰富的 大墓中 ,清理出几件彩绘龙纹陶盘[14 ] 。龙纹大 致呈蛇形 , 在盘的内壁和盘心作蟠曲状 , 头在 《东南文化》1998 年第 2 期总第 120 期 18 图五/ / “V”字形石刀 1 良渚老和山出土 2 诸暨牛皋村出土 3 余杭余家堰出土 4 昆山荣庄出土 5 陶寺 M3015 出土 6 延安芦山峁出土 7 余杭石濑村出土 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 图四/ / 陶寺 M3072 : 6 陶盘上的彩绘龙纹 外圈 , 身向内卷 , 尾在盘底中心 , 体饰弧状片 彩 ,有的为单股 ,有的为双股 ,方头 ,豆状圆目 , 张口吐长信。有的在颈部上下对称绘出鳍或鬣 状物 (图四) 。其年代在距今 4400 年前后至距 今 4300 年前后 , 其下限年代的可信范围还可 定在距今 4100 年左右[15 ] 。这是我国中原地区 首次发现的距今 4000 年前的龙形象 , 揭启了 华夏龙遗存渊源研究的序幕。 引人瞩目的是 , 1987 年在濮阳西水坡发 现一座形式奇特的墓葬 ,其内有以蚌壳摆塑的 龙虎图案 ,其年代定在距今 6000 年左右 [16 ] 。 但是其龙图案较为成熟 , 呈昂首曲颈 , 弓躯伸 尾 ,腹下有两爪 ,全长 1178 米 ,整个形态与陶 寺的蛇形龙纹相去甚远。显然 ,西水坡蚌壳龙 并不是陶寺彩绘龙的前身形象。 迄今为止 , 我国发现确认的距今 4000 年 前的龙图案遗存 ,还有湖北天门石家河罗家柏 岭、黄梅焦墩、湖南澧县孙家岗、内蒙古翁牛特 旗三星他拉、辽宁阜新查海等遗址上的发现。 罗家柏岭的龙遗存是件龙形玉环 , 1955 年出土 ,1994 年发表 ,属石家河文化中期 [17 ] 。 龙身躯卷曲 ,首尾相接 ,圆弧头 ,吻部突出 ,以 穿代眼 , 躯体上有前后对称的小爪各两个 , 整 个器型较小 , 内径 2138、好径 019 厘米 , 其年 代约在距今 4400 年至 4200 年之间。 焦墩的龙遗存发现于 1993 年 , 为卵石摆 塑 ,龙全长 4146、高 2128、宽 013~0165 米 ,呈 昂首直身 ,曲颈卷尾 ,独角上扬 ,背部有三鳍 , 腹下伸三足 ,其年代约距今 6000 年[18 ] 。 孙家岗的龙遗存是件透雕玉佩 , 1991 年 出自龙山文化时期的墓葬中 , 长 911、宽 511 厘米。龙躯蟠曲 , 头顶作高耸华丽的角状装 饰 ,小圆眼 ,双足蟠曲于腹下 [19 ] 。推测其年代 早不过距今 4400 年。 19 三星他拉的龙遗存是件玉饰品 , 发现于 1971 年 , 1984 年发表 [20 ] 。龙躯卷曲呈“C”字 形 ,高 26 厘米。吻部前伸 ,略向上弯曲。鼻端截 平 ,端面近椭圆形 ,有对称的双圆洞 ,为鼻孔。 双眼突起呈棱形 ,颈脊起长鬣。背部有对穿单 孔 ,系悬挂之饰物。经考证 ,这种玉龙饰品属红 山文化 , 其首部系由猪首演变而来 , 俗称玉猪 龙[21 ] 。 查海的龙遗存发现于 1994 年 , 是用大小 均等的红褐色石块摆塑而成 ,全长近 20 米 ,龙 身宽约 2 米。呈昂首张口 ,弯身弓背状 ,其年代 约距今七、八千年[22 ] 。 在以上 5 种龙遗存中 ,罗家柏岭与孙家岗 的玉龙都有小爪 ,其年代与陶寺彩绘龙的年代 相当或略晚 , 焦墩与查海的石块摆塑龙 , 虽然 年代较早 ,但其形象或有足、或为长条形 ,它们 与陶寺彩绘龙的形象区别明显。三星他拉的玉 龙已经辨明是由猪首形象演变而来。因此 ,这 些龙遗存都不是陶寺彩绘龙的前身。 从形态上分析 , 陶寺彩绘龙为蛇形 , 这从 其蟠曲的形态、躯体饰弧形片彩象征的蛇皮纹 及口吐长信等特征 , 表现得淋漓尽致 ; 其尾在 中心、头在外的蟠曲形态与良渚文化的细线刻 划蛇纹的形态基本相同。从年代上分析 ,陶寺 彩绘龙的年代正落在良渚文化刻划蛇纹流行 的年代范围之内。据此 ,我们推测陶寺彩绘龙 源自良渚文化。 遗憾的是 ,目前在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中 尚未发现完整而直观的彩绘蛇纹。但是 ,据浙 江余杭庙前 H2 木构窖藏中与细线刻划蛇纹 陶器共出的木胎双色残漆盘 [23 ] 、良渚一带发 现的彩绘陶器 [24 ] , 以及江苏吴江梅埝发现的 三色漆绘陶器 [25 ] 等现象表明 , 良渚文化已掌 握了制作象陶寺彩绘龙盘这类彩绘陶器的工 艺技术。所以 ,我们推测在良渚文化细线刻划 蛇纹流行阶段的太湖地区 ,似应存在有彩绘蛇 纹。我们期待着这一发现。 三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太湖地区 ,南逾今钱 塘江 ,北过长江 ,其年代约距今 5300 年至距今 4000 年。据目前的发现与研究表明 ,良渚文化 在距今 4800 年前后开始向外扩张 , 其到达的 范围 ,向南经赣江越南岭 ,向北进入海岱地区 , 向西北则深入到中原腹地。 在中原腹地见到的良渚文化遗存 ,目前主 要见于陶寺和陕西延安芦山峁等遗址。 陶寺遗址中的良渚文化遗存 ,较为清楚的 图六/ / 玉琮和陶 、陶? 1 陶寺 M3168 出土 2 金山亭林下层出土 3、4 上蔡十里铺出土 《东南文化》1998 年第 2 期总第 120 期 20 有“V”字形石刀。这种“V”字形石刀既出于墓 葬中 ,也出于居住址中。出于居住址中的“V” 字形石刀大都已残断 ,出于墓中的“V”字形石 刀大都与俎为伍[26 ] 。这类“V”字形石刀在良渚 文化中不仅较为常见 ,而且可以窥测其型制的 早晚演变情况。其较早的形态为带长条形凹缺 口的斜三角形 (图五 : 1) [27 ] , 这个凹缺口逐渐 变大 (图五 :2) [28 ] ,演变成“V”字形 (图五 :3、4) [29 ] ,最后演变成刃长于柄的“V”字形 (图五 :7) [30 ] 。陶寺 M3015 大墓中出土的“V”字形石刀 (图五 :5) ,显然属这种石刀演变过程中的晚期 形态 ,介于浙江余杭余家堰出土的“V”字形石 刀与余杭石濑村出土的“V”字形石刀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 ,这类“V”字形石刀 ,在良 渚文化中尚不见于墓葬内 ,而在陶寺大墓中则 是作为一种礼器随葬的。 除“V”字形石刀外 ,陶寺遗址中的良渚文 化因素可能还有绘彩 (漆) 木器和在磨光黑衣 陶上烧后施绘的作法 [31 ] , 以及玉 (滑石) 琮 等。其中出自 M3168 号墓内的玉 (滑石) 琮 [32 ] ,纹饰简单 ,形制与良渚文化中年代极晚的 玉琮形制接近 (图六 :1、2) ,其年代相当于良渚 文化的尾声。 此外 ,彩绘陶龙盘也可能是从良渚文化传 入的一种。 芦山峁遗址上采集的遗物 , 内涵较为复 杂。属良渚文化的遗存 ,主要有玉琮和“V”字 形石刀[33 ] 。其中玉琮上饰有“兽面纹”,可知其 年代要早于陶寺墓地 M3168 墓中的玉 (滑石) 琮。“V”字形石刀 (原报告称为石犁或带钩石 器) 的柄与刃的宽度相近 , 头部呈圆弧形 (图 五 : 6) ,型制与浙江余杭石濑村出土的“V”字 形石刀接近 , 其年代可能晚于陶寺 M3015 大 墓中出土的“V”字形石刀。据此分析 ,芦山峁 遗址上采集的良渚文化遗存 ,其相对年代约当 陶寺墓地中 M3015 至 M3168 之间 ,没有超越 陶寺遗址中良渚文化遗存的年代范围。 陶寺与芦山峁两地出土的良渚文化遗存 , 仅仅是良渚文化遗存在中原腹地的一点线索 , 今后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其发现量可能会 有所增加。陶寺与芦山峁两地出土的良渚文化 器物与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区域的太湖地区出 土的同类器物型制完全相同 , 这一现象表明 , 存在于中原腹地的这类良渚文化器物的制作 , 可能出自良渚人之手。那么 ,这些器物是经过 哪方面的路线到达中原腹地的呢 ? 就目前的发现而言 ,良渚文化向北扩张到 海岱地区 ,已被证实。最能说明问的资料是 江苏新沂花厅墓地中出土的大批良渚文化陶 器与玉器等 [34 ] 。但在与山东接壤的河南东部 及中部地区尚未发现任何属良渚文化的遗 存。所以 ,良渚文化可能并不是通过海岱地区 和中原腹地发生关系的。 近年来的发现与研究表明 ,在安徽巢湖一 带有良渚文化的遗存。如安徽定远山根许曾 发现有良渚文化晚期的玉琮 [35 ] , 肥西古埂上 层发现有良渚文化晚期的细长颈红陶  [36 ] , 此外在安徽的江淮及沿淮地区发现了横断面 呈“T”字形的鼎足、鱼鳍形鼎足及流行黑衣陶 等良渚文化的因素[37 ] 。值得注意的是 ,在河南 东南部的上蔡十里铺遗址中亦发现了良渚文 化晚期特征的遗存 [38 ] 。如十里铺遗址第二期 的陶 、?等 (图六 :3、4) 。 如果将发现良渚文化遗存的安徽巢湖一 带、河南东南部的上蔡十里铺与太湖地区及晋 南地区四点相连 ,则提供了一条太湖地区的良 渚文化向晋南、陕西等中原腹地扩张路线的线 索。据此 ,我们推测良渚文化向中原腹地扩张的 途径 , 大概是取道安徽的江淮地区 , 然后沿河 流走向进入河南境内 ,最后抵达晋南与陕北。 以上的分析表明 :存在于陶寺遗址及其中 原腹地的良渚文化遗存 ,是由太湖地区的良渚 文化经巢湖、河南南部一带传去的 ; 良渚文化 中又有陶寺彩绘龙的同类纹饰及制作工艺技 术 , 它们的年代又处于同一时限范围之内 : 而 在其他地区则缺乏陶寺彩绘龙前身形象的线 索。这些现象说明 ,陶寺彩绘龙应源自良渚文 化。 四 距今约 4000 年前的太湖地区与中原地区 的文化交往关系 , 在古籍中亦有一些线索可 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 21 寻。如成书于先秦的《尚书 ·禹贡》及西汉司马 迁的《史记 ·夏本纪》都有这方面的记载。 《尚书 ·禹贡》:“三江既入 , 震泽底定 , ⋯⋯阙贡惟金三品 , 瑶琨   , 齿革羽毛惟 木”。 《史记 ·夏本纪》:“三江既入 ,震泽致定 , ⋯⋯贡金三品 ,瑶琨竹箭 ,齿革羽毛”。 汉晋以降的历代学者对这两条记载中的 震泽一词都认定为今太湖 ,对瑶琨一词都解释 为美玉。即舜禹时期 ,太湖地区向中原输送玉 器等物品。现今在中原的陶寺墓地、芦山峁遗 址发现良渚文化玉器 ,表明这两条记载的主体 内容是可信的。所以 ,如果据这两条文献记载 , 可将太湖地区向中原腹地的文化扩张视作贡 赋的性质。 然而 ,在《尚书 ·益稷》、《史记 ·夏本纪》、 《列女传 ·母仪篇》、《吕氏春秋 ·季夏纪 ·音 律》、《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等史料中 ,还 有禹娶涂山氏之女生启的记载 [39 ] ;《左传》、 《淮南子 ·原道训》等史料中有禹会诸侯于涂 山的记载 [40 ] ; 而《墨子 ·节葬下》、《史记 ·夏 本纪》等史料中则有禹会诸侯而崩 , 葬于会稽 的记载[41 ] 。 对于这些文献所记的涂山、会稽位于何 处 ?汉晋以来考订者颇多 ,争讼不已。看来仅仅 从文献考订 ,确认涂山、会稽是否为同一地名 , 位于今何地 ,大概难于辩清。不过据这些记载 可以推测 ,在距今 4000 年前 ,中原与中原以外 的地区可能有婚姻上的关系。如果再联系陶寺 大墓中随葬有良渚文化的成套“V”字形石刀 等高级礼仪用具现象 , 可以推测 , 良渚文化与 陶寺遗址之间的文化交流 ,可能体现着当时的 联姻史迹。 陶寺遗址是目前所知中原地区距今 4000 年前规模最大的一处遗址 ,面积约 300 多万平 方米 ,曾发现有夯土碎块和刻画几何纹饰的白 灰墙皮 [42 ] , 表明这里曾建有华丽的大型建 筑。遗址中的墓葬有上万座 ,在已发掘的 1300 多座墓葬中 , 有几座为使用木棺 , 以鼍鼓、土 鼓、特磬、成批彩绘木器、彩绘陶器等空前规格 的礼仪用具随葬的大型墓葬。其规模在距今 4300 年前后中原墓葬中首屈一指 [43 ] 。如果陶 寺大墓中的彩绘蛇形龙 , 可证为源自良渚文 化 , 那么这些特殊的现象应体现着我国距今 4300 年前后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这是今后 有待深入的研究课题。 [ 1 ]施昕更 :《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 告》插图四、1 ,浙江省教育厅出版 ,1938 年。 [ 2 ]方向明 :《良渚文化“鸟蛇样组合图案”试析》,《东南 文化》1992 年第 2 期。 [ 3 ] 南京博物院 :《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 刊》3。汪遵国 :《良渚文化“玉敛葬”述略》,《文物》 1984 年第 2 期。 [ 4 ] [ 5 ] [ 6 ] [ 7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上海青浦福泉 山良渚文化墓地》,《文物》1986 年第 10 期。孙维昌 《良渚文化陶器纹饰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 6 期。 [ 8 ]名山后遗址考古队 :《奉化名山后遗址第一期发掘的 主要收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 科学出 版社 ,1993 年。 [ 9 ] [ 2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余杭良渚庙前遗址发 掘的主要收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图版 陆、4 ,124~125 页 ,科学出版社 ,1993 年。 [ 10]浙江省嘉兴县博物、展览馆 :《浙江嘉兴雀幕桥发现 一批黑陶》,《考古》1974 年第 4 期。黄宣佩 :《关于良 渚文化绝对年代的探讨》,《文明的曙光》,浙江人民 出版社 ,1996 年。 [ 11] 黄宣佩 :《论良渚文化的分期》,《上海博物馆集刊》 第 6 期。 [ 12]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 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 年第 2 期。 [ 13]关于典型“T”字形鼎足的出现年代 ,可依据余杭反 山墓地的年代及初期“T”字形鼎足的流行年代推 定。反山墓地的年代被推定在距今 5000~4800 年 之间 (见《文物》1988 年第 1 期第 30 页) 。反山墓地 中出土的陶鼎 , 其鼎足为鱼鳍形 , 虽然鼎足的外侧 厚于内侧 , 但尚未形成如福泉山 M132 : 52 件陶鼎 那样的初期“T”字形鼎足。由此可知初期“T”字形 鼎足的出现年代约在距今 4800 年之后。这种初期 “T”字形鼎 足自然会流行一段时间 , 估计约 200 年左右。据此 ,推定由初期“T”字形鼎足演变而来 的典型“T”字形鼎足的出现年代约在距今 4600 年。 《东南文化》1998 年第 2 期总第 120 期 22 [ 14] [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 : 《1978~1980 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 古》1983 年第 1 期。高炜等 :《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 问题》,《考古》1983 年第 6 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简 报》,《考古》1980 年第 1 期。 [ 15]陶寺遗址分为早、中、晚三期 ,大墓都属早期。早期 的年代经测定校证为距今 4415 ±130 年 ( ZK — 1098) 至距今 4290 ±130 年 ( ZK—1099) ,参见高天 麟等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的年代与分期》,《史前研 究》1984 年第 3 期。如果采用 1988 年以来国际通用 的高精度树轮校正年代表校正这两个测年数据 , 则 它们的可信年代分别为距今 4434~4228 年和距今 4401~4090 年。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 (1965~1991)》, 文物出版社 ,1991 年。 [ 16] 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 发掘简报》,《文物》1988 年 3 期。濮阳市文物管理委 员会等 :《濮阳西水坡遗址试掘简报》,《中原文物》 1988 年第 1 期。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 :《濮阳 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88 年第 1 期。 [ 17] 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湖北石家河罗家柏岭新石器 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4 年第 2 期第 226 页 ,图 二三、1。 [ 18]陈树祥 :《黄梅发现新石器时代卵石摆塑巨龙》,《中 国文物报》1993 年 8 月 22 日。 [ 19]《中国文物精华 (1993 年)》图版 45 ,文物出版社。 [ 20] 翁牛特旗文化馆 :《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 现龙》,《文物》1984 年第 6 期。 [ 21]孙守道 :《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孙守道、郭大 顺 :《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文物》 1984 年第 6 期。 [ 22]辛岩 :《查海遗址发掘再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 报》1995 年 3 月 19 日。 [ 24] [ 27] [ 28] [ 30]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 :《浙江新 石器时代文物图录》图版贰捌 ,图版伍柒 ,图版柒玖 1 ,图版捌拾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58 年。 [ 25] 江苏省文物工作队 :《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 存》,《考古》1963 年第 6 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 :《新中国考古发现和研究》第 156 页 , 文物 出版社 ,1984 年。 [ 29] 王德庆 :《江苏昆山荣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 1960 年第 6 期 ,图版捌、1。参见牟永抗、宋兆麟 : 《江浙的石犁和破土器》,《农业考古》1981 年第 2 期 ,纪仲庆 :《略论古代石器的用途和定名问题》, 《南京博物院集刊》1982 年第 6 期 ;佟柱臣 :《良渚文 化石器的考察》,《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 1993 年。 [ 31] [ 43]参见高炜 :《中原龙山文化葬制研究》,《中国考 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 1993 年。 [ 32]《中国王朝の诞生》图版 9 ,〔日本〕大冢巧艺社 1993 年。 [ 33]姬乃军 :《延安市发现古代玉器》,《文物》1984 年第 2 期 ;姬乃军 :《延安市芦山峁出土玉器有关问题探 讨》,《考古与文物》1995 年第 1 期。 [ 34] 南京博物院 :《1987 年江苏新沂花厅遗址的发掘》, 《文物》1990 年第 2 期。 [ 35]参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良渚文化玉器》图 版 53 ,文物出版社、两木出版社 ,1989 年。 [ 36]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安徽肥西县古埂新石器 时代遗址》,《考古》1985 年第 7 期。 [ 37]参见立新 :《安徽淮河流域的原始文化》,《纪念城子 崖遗址发掘 60 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齐鲁书 社 1993 年。 [ 38]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文管会 :《河南上蔡十里铺新石 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第 3 集。 [ 39]《尚书·益稷》:“⋯⋯娶于涂山 ,辛壬癸甲 ,启呱呱 而泣 ,予弗子 ,惟荒度土功”。《史记·夏本纪》:“禹 曰 : 予辛壬娶涂山 ,癸甲生启 ,予不子 ,以故能成水 土功。”《列女传·母仪篇》:“启母者 ,涂山氏长女 也 ,夏禹娶以为妃 ,既生启。辛壬癸甲 ,启呱呱而泣 , 禹去而治水 ,惟荒度土功。”《吕氏春秋·季夏纪· 音律》:“禹行功 ,见涂山之女 ,禹未之遇而巡省南 土 ,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 ,侯禹于涂山之阳 ,女乃作 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三十未娶 ,行 到涂山 ,恐时之暮 ,失其度制⋯⋯因娶涂山 ,谓之女 娇。取辛壬癸甲 ,禹行十月 ,女娇生子启 ,启生不见 父 ,昼夕呱呱啼泣。” [ 40]《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 ,执玉帛者万 国。”《淮南子·原道训》:“禹⋯⋯合诸侯于涂山 ,执 玉帛者万国。” [ 41]《墨子·节葬下》:“禹东教乎九夷 ,道死 ,葬会稽之 山。”《史记·夏本纪》:“帝禹东巡狩 ,至于会稽而崩 ⋯⋯。”“太史公曰 : ⋯⋯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 会诸侯江南 ,计功而崩 ,因葬焉 ,命曰会稽。会稽者 , 会计也。”《集解》:“《吕氏春秋》曰 :‘禹葬会稽 ,不烦 人徒’。” [ 42] 高炜 :《陶寺考古发现对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 意义》,《中国原始文化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 1989 年。 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
/
本文档为【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_兼论良渚文化北上中原的性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