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_陈坤胜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_陈坤胜

2013-09-27 9页 pdf 2M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26874

暂无简介

举报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_陈坤胜 � � � � 年第 � 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第 � � 期�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 陈 冲 胜 【内容提要】 本文着重 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前德国在经济上是否 作好战争准备这一 问题进行探讨 。 作者从二战前德 国经济准备的 各 项计划 入 手 , 对德 国陆 、海 、 空三军军备及 油...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_陈坤胜
� � � � 年第 � 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第 � � 期�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 陈 冲 胜 【内容提要】 本文着重 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前德国在经济上是否 作好战争准备这一 问题进行探讨 。 作者从二战前德 国经济准备的 各 项计划 入 手 , 对德 国陆 、海 、 空三军军备及 油 、 钢 、 铭 、橡胶 、 食物 等重要军需物资的 筹备状况分别进行分析 , 指 出德 国经济备战的特点 是起点早 , 速度快 、规模大 。 到战争爆发 前军备 已达到相 当规模 , 但仍不很 充分 , 故难以维持 持久战 。 【关键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 经济备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中 , 对于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否已在经济 上准备好战争这一问题 , 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 苏联史学家德波林主编的《第二 次世界大战 史》认为 , 第三帝国以真正德国式的准确性进行了好几年的大战准备 , 至 � � � � 年 夏末基本上完成 了 ’, � � 美国史学家克莱因持相 反的观点 , “ 事实上 , 重整军备的支出额是不 多的 ” , “德国的战争经济动 员的规模相当有限 ’, � 。 笔者认为 , 这两种观点都偏向极端 。 希特 勒一上台就在经济上加紧战争的准备 , 到大战爆发时 , 军备达到相当规模 , 但这时的德国仍 然没有为一场世界大战做好充分准备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 , 德国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凡尔赛条约》。 条约对德 国的军备进行了极其严格的限制 � 陆军总数不得超过十万人 � 禁止生产坦克 、 装 甲车 、 潜艇等 重型武器 � 不允许拥有空军等 。 屈辱性的条约在德国引起普遍不满 , 而军方与工业家在条约 签订后不久便秘密地着手重整军备了 。 �� � 年 � 月 , 在陆军首脑西克特的默许下 , 一个为将来经济动员而准备的军事小组形 成了 。 不久 , 该小组易名为“经济参谋部 ” , 隶属于军械局 , 最初的任务是集中和协调 国防军在 军备发展和采购方面的一切活动 。 � �� � 年 � 月 , 经济参谋部对战争的工业准备做 了一次极端秘密的调查 , 发现被协约 国 军事监督委员会批准生产军备的企业 的产量远远超过 了允许德国生产的武器和军火的数 量 。�有些工厂甚至与国外进行违法武器 贸易 � 另外 , 在军械局的参助下 , 未被允许生产军备 的公司也开始生产武器 � 禁止生产的武器也开始生产 出来 , 克虏伯的工厂 �� � � 年就开始生 产坦克 。 � � � ! 年 �� 月 , 在格罗纳的推动下 , 内阁绕过国会同意国防军的军备计划 , 这项计划的 � � 陈坤胜 � 试论 第二 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 战争的经济准备 军事 目标是保证组建 �� 个师的设备与军火的基本供应 , 以 及保持有限的储备 , 并采取军事 动 员时所需的增强工业生产能力的措施 。 该项 目标将在 � � � � 年 � 月和 � � ! 年完成 , 约需花 费 � 亿 � 千万帝国马克 。�随后军方与政府开始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秘密军备 。 一批隐秘的 军火工厂陆续地建立来 , 为经济参谋部工作的经济官员巡视全国 , 列出的一旦战争爆发可进 行动员的工厂竟达 � � � � 个之多 。 � �� ! 年 , 第二军 备又 被通过 , 其 目标是为在 �� � 年达到 �� 个师的陆军提供基本 装备和保持六周的给养 。 可是 , 这一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 , 魏玛共和国就灭亡了 。 �� �一� � ��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德国以严重的打击 。 �� 年 , 希特勒就任总理 。 面对 严峻的经济形势 , 纳粹党并无 良策 , 它继承了上届政府 的制造就业计划 。 所不同的是 , 希特勒 为制造就业计划确立了一个指导思想 , 在 �� �� 年 � 月 � 日的内阁会议上 , 他说 � “ 以下 � 年 要致力于德国人民的重整军备工作 , 国家的每一个制造就业计划都必须从这一立足点上来 判断 � 它是恢复德国人民的军事力量所必须的吗 �峋制造就业中的一个重要项 目高速公路 建划就与战争经济有关 , �� ! 年有 �� 万人从事筑路工作 。 � 这项计划后来证明对未来 的战争起了重要作用 。 然而 , 希特勒并不满足于这种间接的战争经济准备 , 直接的、 能快速见效的重整军备对 他更具有吸引力 。 �� 年 � 月 , 他造访了帝 国银行行长 、 保守金融家路德 , 向他陈述了 自己 的宏伟计划 , 要求银行大量拨款 。 路德告诉他帝国银行这时最多只能给予政府 � 亿帝 国马 克 。 � 希特勒感到失望 , 立即撤换 了这位行长 , 以贾马尔 · 沙赫特接替他的职务 。 沙赫特继任帝 国银行行长标志着德国重整军备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 为了筹措军费 , 沙赫 特发明了“梅福期票 ” 。 � 从 �� 年到大战爆发时 , 这种期票大约用以支付五分之一的军事 开支 �约 �� � 亿帝国马克 � 。 � 军费还有 另外两个来源 , 一是发行公债 , 据估计在 �� �� 年至 �� �� 年六个财政年度内德国大约有 �� 亿帝 国马克的中长期债务 。 另一个来源是纳粹政权 敌人的存款和外国人在德意志国家银行的存款 。 正如沙赫特所说 � “我们的军备有一部分是 用我们的政敌 的钱来支付的 ” 。 � 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 , 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重整军备的加速 , 食品和原料的需要越来越 大 。 经济部长施密特增加消费的措施导致 了与军备部门竞争外汇以进 口食物 , 从而引起 了军 方的不满 。 � � ! 年 � 月 �� 日 , 国防军办公厅国防经济与军械局局长托马斯将军提议希特勒 亲 自指导经济 , 同时设一副职总揽经济大权 。 � 于是 � 月 �� 日施密特得了“重感 冒 ” , 于 � 月 � 日沙赫特代理经济部长 , � 月 � 日通过 了赋予经济部长权力的法令 , � 日沙赫特推出“ 新计 划” 。 “新计划 ”实行初期 , 不仅使德国得到了国际收支的平衡 , 而且大大有利于军备生产 。 德 国食品的进 口量以五年为期平均计算 , �� �一 �� �� 年至 �� ��一 �� � 年数量上减少 �� � , 价 值上减少 �� � , 制成品的进 口量下降得更严重 。 � ��� 至 �� � 年间 , 原料和半成制成品的总 进 口量下降了 �� , 但铁矿砂的进 口 量却增加了 �� � , 其他矿砂增加了 �� � 。 � 以上事实明 , 那种认为“到德国占领莱因兰为止 , 重整军备很大程度上讲不过是传闻 而 已 ’, � 的看法 , 正如过分夸张这一时期的军备水平的看法一样 , 是没有根据的 。 � 在这一时 期 , 军备从隐秘走向公开 , 沙赫特博士利用政府的力量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筹措 了 军费 。 当然 , 这一时期经济的主要任务还是克服危机 , 解决失业问题 。 前一阶段的重整军备 依然受到条约的束缚 。 所筹措的军费仍 然不能满足军方 日益增长的需要 , 沙赫特的 “新计 �� 陈坤胜 �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 划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外汇和原料短缺问题 。 � � ! 年对第三帝国来说是一个转折性的年头 。 随着陆军进驻莱因兰 , 《凡尔赛条约 》加 在德国军事上的限制最终成为历 史 。 失业人数大减 , � 经济得到恢复 。 正是在这一年 · , 德国的 战争准备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这一年军方连续提出了一个比一个更庞大的计划 , 依 �� �� 年 � 月 � 日的动员令德国军队要包括 �� 个步兵师 、 �个装 甲师 、 一个山地师和一个骑兵旅 , 总数达 �� 个师 。 � 据估计 , 要 实现这一计划 及截止到 � � ! 年 � 月为止 的空军扩军计划 , 需要两倍 于 � � � 年所需的原料 , 而这决非德 国的经济所能承受 。 早在 �� � � 年 �� 月 , 沙赫特就通过 国防 部长勃洛姆堡誓告说 , 重整军备所需的外汇和原料即使维持现在的水平 , 到 �� � 年 � 月也 不能保障了 。 他要求减少进 口 扩大出 口 , 甚至不惜放慢重整军备的速度 。 � 但军方与希特勒 都不同意这种要求 。 因此 �� ! 年出现金融危机就不足为怪 了 � 德国面临 � 亿马克的财政赤 字 , 由于缺乏原料军火工厂只能发挥 �� �的生产能力 。 � �� �� 年 � 月 , 沙赫特想与法国共同贬值货 币的企图流产 , 同时美国宣布对德国货物征 收更高的关税 , 沙赫特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 希特勒也更加坚信经济不可能解决德国间题 , 于是 , 希特勒四年计划 � �� �一 �� �� 秘密备忘录应运而生 。备忘录一开始便声称俄国的严重 威胁和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国防军的重要性 。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 , 放慢重 整军备的步伐 是决不允许的 。 唯一的办法就是 自给 自足 , 德国要尽可能地生产 自己所需要的原料 , 要大力 发展合成橡胶 、 铁矿和油脂的生产 。 至于费用的大小是不必考虑的 。 自给 自足只是一种短期 的解决办法 。 长期的解决办法是取得生存空间 。 因此备忘录最后为军队和经济确定了 目标 � � 德国的武装部队必须在四年 内做好战争的准备 。 � 德国的经济必须在四年 内为战争做好 准备 。 �� ! 年 �� 月 �� 日 , 希特勒将格林提升为四年计划的总负责人 。 “ 总负责人将采取必要 的措施以便完成交给他的任务 , 他有权颁布法令和总的行政规则 。礴 由纳粹党第二号人物 全权负责四年计划 , 表明德国的经济战备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 。 如前所述 , 沙赫特是热衷 于重整军备的 , 但他的方针是通过增加出 口挣取更多外汇以进 口紧缺的原料来重整军备 , 他 一直梦 想着再一次打入国际市场 。 即使她在东南欧的被称为“掠夺 ”的政策也是在经济 内进行的 。 戈林取代沙赫特则表明希特勒准备使用非经济手段加速战争的经济准备 , 也就是 说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 最终通过侵略来解决经济 问题 , 希特勒对这种政策的改变是没 有犹豫的 。 “ 四年计划” 总负责人戈林一走马上任便对 �� � 名工业界和经济界领导人说 � “ 目前还不 能预见扩充军备的终结 。 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是胜利或灭亡 。 如果我们取得胜利 , 经济 将会得到 充分的补偿 。 这里我们还不能根据帐本计算利润 , 只能根据政策的需要 , 不允许计 较 需要 多少代价 。 我们现在下的是最大赌注 。 ” “我们 已经处于动员阶段 , 只是 尚未点火而 已 。 ’, � 同时 , 他指示以劳博为首的原料与外汇委员会拟定四年计划的初步方案 , 主要是煤铁和 化学工业的 自给 自足计划 , 煤的生产很充足 , 无需扩张 , 因此主要是铁与化学工业的 自给 自 足 。 我们先看化学工业的状况 。 �� � 年夏 , 劳博计划规定 , 在 以下数月里将 �� �的四年计划 � � 陈坤 胜 � 试论第二 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 投资拨给化学工业 , 其 中法本公司将得到 � � � � �的份额 。 这个份额如此之大以至经济部化 学处处长说 � “ 四年计划实质上是法本公司的计划 。 ,,� 以后法本公司总裁之一—克劳赫在四年计划办公室的地位显著上升 。 � 月 �� 日 , 戈林提拔克劳赫为化学生产特别问题总全权 , 负责全面的化学工业生产 , 原属军方负责的炸药生产计划也转归克氏负责 。 是后 , 法本公司 的车间和实验室全力以赴地为希特 勒的大屠杀作准备 , 它生产了几乎全部的合成的油合成 橡胶 , 毒气 、 镁 、 润滑油 、炸药 、 镍等数千种德 国战争机器所需的原料 。。 德国另一种战略资源钢铁的原料严重依赖 国外 。 � � ! 年 � 德国 �� 的生铁矿石依赖进 口 。 这在战时是危险的 。 戈林决定利用中南德含铁量低的矿石 , 这种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遭 到工业界尤其是鲁尔工业家们的抵制 。 � � � � 年 � 月戈林干脆宣布他 自己准备建立一个工 厂 , 一个月后 , 一个为冶炼萨兹吉特矿石的铁矿赫尔曼 · 戈林铁矿工厂的计划制订 出来了 。 � 月 , 钢铁工业家们起草 了一份备忘录 , 反对建立赫尔曼 · 戈林工厂 , 反对 自给 自足战略 。 戈林 得知后威胁签名者将以叛国罪予以逮捕 , 工业家们被迫屈服 。 到战争爆发时 , 戈林通过合并 当地工厂 , 强迫工业家购买股票 , 国家投资 , 兼并被占领土上的企业等方式 , 使该厂成为欧洲 最大的工厂 。 � � � � 年 该厂铁矿石产量 比 � � � 年增加了 �� � 。 与经济上 自给 自足的同时 , 军事扩张计划与庞大的重整军备计划相继制订出来 。 � � ! 年 � 月 � 日 , 希特勒召集第三帝国要人举行秘密会议 , 向他们陈述了他的计划 �霍斯 巴赫备 忘录 � , 奥地利 、 捷克斯洛伐克问题必须迅速解决 , 如果没有例外的情况发生 , 在 � � !一 � � � � 年前 , 当德国获得它的最大力量时 , 将会进行对英法的战争 。 。慕尼黑会议刚结束 , 戈林就对 其参谋部宣布了希特勒的决定 � 通过使以前成绩黯然失色的庞大计划来增加军备生产 。 希特勒需要一支数 目相当庞大的空军 , 而且需要战略空军 , 通过轰炸来打败对手 。 戈林 制订了相应的空军扩军方案 , 其 中仅 �� 一�� 型轰炸机一项就得花费 � 亿帝国马克 , 亦即相 当于 � � � � 和 � � � � 年度德国空军经费的总和 。 戈林的目标是到 � � � 年建立一支拥有 � �� 架 重型轰炸机 , � � � � 架中型轰炸机的空军部 队 , 以适应一场同俄英甚至是美国的战争需要 。 陆 军同样制定出相应的计划 , 其计划重点放在摩托化师上 , 计划规定到 �� 年代中期建立 �� 个 摩托化师 。 希特勒对扩大海军军备越来越感兴趣 。 他认为 , 为了对付英国必须大力发展海军 军备 , 他同意 “� ”字造舰计划 , 通过这一计划 , 德国将再次拥有一支庞大的舰 队和大 量潜艇 。 � � � � 年前期 , 他甚至将海军计划置于一切其他军备计划之上 , 优先执行 。 � 实现如此庞大的军备计划 , 需要大量的军费 。 德国政府通过增加税收 , 增加国债 、赤字财 政 、 降低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方法筹集军费 。 同时 , 国家长期和短期负债总额 �梅福汇票 、 国 库券等 � 由 �� �� 年的 ��� 亿上升到 �� �� 年的 �� � 亿马克 。 � 戈林对债务问题也有 自己的一 套理论 , �� � 年 � 月他在国防议会第一次会议上说 � “我决不反对债务的增长 , 从结果分析 来看 , 德国人提供了内债 , 他们又从 中获得了各种好处 。 ” 军备工业发展迅速 , 消费工业受到忽视 。 消费工业在工业总投资 中的 比重 由 �� ��一 �� � 年平均水平 ���降为 �� � 一 �� ! 年的 ��� , �� ��一 �� � 年为 �� � 。 人 民的消费水平 在下降 , 其中受害最烈的莫过于工人阶级 , 他们的工资在国民收入 中的比重在持续地下降 。 通过上述这些措施 , 德国军费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 �� � 年的军费为 �� 亿 , 占国民生产 总值的 �� � �� ! 年的军费增至 ��� 亿 ,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 � �� � 年的军费更增至 ��� 亿 ,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 � 。 从 �� 年到 �� �� 年 , 军费增长了 �� 倍 , 德国正朝着战争的方 � � 陈坤胜 �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 战争的经济准备 向滑去 。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状况 经过数年扩军备战 , 到战争爆发时 , 三军军备已达相当规模 。 但在重整军备过程中所表 现出来的缺陷也是明显的 。 陆军 霍斯 巴赫会议刚过八星期 , 陆军总参谋长就向总司令勃洛姆堡报告说 , 陆军军备 计划最早只能到 � � � � 年 � 月分完成 �弗里契原定于 � � � � 年 �� 月 � 日完成这一计划 � 。 合 并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仍未能改变陆军军备的困境 , � � � � 年初最高统帅部的一份文件上写 道 � �� 个步兵师只有部分武器和装备 , 后备军只有 �� �的小型武器 , 总的军火供应只够 �� 天战斗之用 。 然而 ,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大大地充实了德国军备 。 捷克斯洛伐克有 �� 个正规 师和 �� 个后备师 , 利德尔 · 哈特估计 , 德国在捷 克斯洛伐克的收获远远抵销了法英两国在 三个月之前所增加的军备 。 单是重炮一项一下子就使德国增加了一倍 。 它还获得 � �� 辆坦 克和 �� � 架飞机 。 � � � 年 � 月 �� 日 , 希特勒在 国会演说时宣称 � “这些缴获物意味着八月军 备计划 的目标之一 , 即装备 �� 个步兵师的武器和设备的的超前储备事实上 已经完成 。 …… 可用捷克斯洛伐克的装 甲车辆武装三个装 甲师用于对法作战 。 峋 这样 , 尽管部队的装备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 地面部队的人员和机动师的数 目已超过计划 所规定的数额 。 � � � 年 � 月 � 日 , 地面部队的人数达到 � �� 万 � 千人 , 机动师的数 目达到 �� 个 , 其中包括 �� 个步兵师 , � 个山地师 , � 个装甲师 , � 个轻装师 , � 个摩托化师和 � 个骑兵旅 可以动员的师的数 目达 � �� 个 。 但与其对手的联 合力量相 比 , 德国似乎并不占优势 , 它面对 的是 �� 个波兰师 、 �� 个法国师和 � 个英国师 。 在坦克数量方面 �德国也处于劣势 。 战争爆发时 , 德国有坦克 � � � � 辆 , 对方有 � � � � 辆法 国坦克 , � ��� 辆英国坦克和 ��� 辆波兰坦 克 �另有人计算 , 法兰西战役开始时 , 德国使用的 坦克数为 � � � � 辆 , 而法国为 � � � � 辆 , 另外还有英国 � �� 辆 , 荷 比 �� 辆 �。但德国坦克型号 新 , 质量好 , 又发挥 了坦克作为独立作战单位的威力 。 空军 � � 年 � ·月航空部的成立标志着空军独立发展阶段的开始 , 戈林担任航空部长 大大便利了空军的发展 。 � � 年 � 德国空军只拥有 �� 架飞机 , 战争爆发时 , 作战飞机达到约 � � � � 架 , 其中包括 � � �� 架 中型轰炸机 , �� � 架单座战斗机和 �� � 架俯冲轰炸机 。 其 中很大部 分是 � � ! 年生产的 � �� � � 型战斗机和 � � �� 型和 � �� �� 型中型轰炸机 。 而英 、法当时的飞 机都是早期的产品 。 � 但 由于原料缺乏又不能及时掌握先进技术 , � � � � 年当其它国家飞机产 量迅速上升时 , 德国却在下降 。希特勒 、戈林制定的庞大军备计划并不能改变这种状况 , 德国 对手的军备渐渐追赶上来 , � � � 年 � 月 , 英 国飞机的月产量 已与德国相等 , 。德 国的优势正 在丧失 。 海军 海军的重整军备远不如陆军和 空军 。 希特勒也希望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 然而这并 非短期 内所能办到的 。 另外 , 海军军备还受到其它条件的限制 , 德国的船坞不能满足建造庞 大军舰的需要 � 熟练工人也极为有限 。 到战争爆发时 , 德国海军力量还没达到 � � � � 年《英德 海军协定》所规定的限度 �该协 定规定帝 国可拥有和英国同样水平的潜艇武器 , 其他战舰的 扩建可达到英国舰队力量的 �� � � 。 � � � 年 � 月 � 日 , 德国拥有下列战舰 � 战列舰两艘 、 装 甲 舰 �袖珍战列舰 �� 艘 , 重巡洋舰 � 艘 、 轻巡洋舰 � 艘 、 驱逐舰 �� 艘 , 近海作战潜艇 �� 艘 , 远 � � 陈坤胜 � 试论第二 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 洋潜艇 �� 艘 , � 航空母舰始终没能建造出来 。 战争爆发时海军上将雷德尔对 � 年多的海军军 备做了辛酸的总结 � “ �� �� 年秋 , 就海军而言 , 它远没有与英国进行大规模冲突的足够装备 , 海面部队的人员和力量远远落后于英 国舰队— 甚至全部力量亦然—他们所能做 的只是勇往直前 , 光荣献身 , 从而为新的舰队开辟道路 ” 。 @ 德国在原料准备上的弱点就更为明显了 。 1 93 6 年 , 希特勒抛出“四点计划 ”备忘录 , 提出 要在四年之内达到原料的 自给 自足 。 然而 , 到战争爆发时 , 这一目标远未达到 。 油 第三帝 国为实现油的 自给 自足做出了很大努力 。政府资助勘探新的油 田 , 对合成油 的生产更是不惜 重金 。 合成油计划耗资巨大 , 需要用 4 吨煤和 8一10 号吨褐煤才能生产一 吨油 。 尽管如此 , 从 1936一1939 年 , 合成油的生产还是翻了一翻 。 1 9 3 9 年合成油的生产能力 达到 147 万吨 。 就原油而言 , 尽管没有找到新油 田 , 原油生产的增加比预想的要快 , 1 9 4 0 年 的产量 比 1936 年增加一倍 , 达到近 100 万吨 。 。但是原定 18 个月内实现油的 自给 自足的 目 标没有达到 。 1 9 3 9 年 , 德国本土产油 230 万吨 , 这只及预计动员需油量的 1/4 。 大战爆发时 , 国内每 日生产 7047 5 桶油 , 而预计战时每 日消费军用油 12 3 , 巧。桶 , 民用 537 20 桶 。 @ 国内只 能满足总消费的 40 % 左右 。 其实 , 1 9 3 9 年依然有 “% 的油依赖进 口 。 钢 德国的加速备战 , 合成油和橡胶的生产 , 修筑工事和道路 , 希特勒庞大的建筑计划 及出 口等对钢的需要量越来越大 , 生产水平越来越不能满足 日益增长的需要 。 1 9 3 7 年 , 德国 每月产钢约 160 万吨 , 国防军每月需要 75 万吨 , 戈林只批给 30 万吨不及一半 。 钢铁全权汉 涅肯 1938 年 n 月估计 , 对钢 的月总需求为 320 万吨 , 而德国的最大产钢能力每月只有 185 万吨 , 其 中至少有 100 万吨要拨给民用 , 只有 80 万吨用于特别需求如国防军 , 四年计 划等 。 德 国钢生产的最大弱点是铁矿石严重依赖进 口 。 战争爆发的 1939 年 , 德国的钢产量约为 2300 万吨 , 与 1929 年相仿 。 由于兼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 才使钢产量增加 300 万吨而 达 2600 万吨 。 尽管铁矿石的产量 比 1929 年增 长了两倍 , 但三分之二的矿石依然 需要进 口 。 铝 相对来说 , 铝的供应状况较好 。 1 9 3 9 年 , 德国铝的产量达到 199 , 0 00 吨 , 超过四年 计划所规定的指标 40000 吨 。 尽管如此 , 同一年 , 铝的消费量仍高出供应量 20 % 。 德 国的铝 钒土生产虽然从 1929 年 的 7000 吨提高到 193 9 年 104 , 0 0 0 吨 , 但 1939 年本土所开采的铝 钒土仍然只占德铝土总消费量的 10 % , 1 9 3 9 年 80 % 的铝钒土来 自匈牙利和南斯拉夫 。 橡胶 德国把橡胶的 自给 自足放到很重要的地位 。 “四年计划”规定建立三个大合成橡 胶工厂 , 每个拥有 25000 吨生产能力 , 这将使合成橡胶的生产能力提高到 800 00 吨 。 然而 1939 年合成橡胶实际产量只有 22 , 0 00 吨 , 30 % 以上的橡胶仍需进 口 。 其它金属 铜 、 锌 、 铅的冶炼能力有了很大增落,l 93 8 年纯铜产量为 1929 年的两倍 , 同 一时期 , 铅产量增长 60 % , 锌增长 80 % 。 总的来看 , 战争爆发时的情形是 :重要战略原料铂 汞 , 云母等需要全部进 口 。 1 9 3 8 年 , 德国 (包括奥地利)精铜产量 243 , 0 00 吨 , 而铜矿砂的产 量却只有 30 , 0 00 吨 ;铅的产量为 176 , 0 00 吨 , 而铅矿石的产量只有 87 , 0 00 吨 。 食物 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食物封锁造成 的灾难性影响记忆犹新 , 纳粹政府早在 19 33 年 9 月就公布了关于帝国食品状况法令和农庄继承法 。 这两项法令 , 使德国的农业发 生了很大变化 。 第一项法令把农产品的生产 、 加工 、 运输 、 储存 、 批发和零售置于国家的控制 之下 , 并致力于农业的 自给 自足 。 其效果是显著的 , 在耕地面积没有增加 , 农业劳动力减少 58 陈坤 胜: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 (农业就业人 口 比重 由 1933 年的 29 % 下降到 19 39 年的 26 % 的情况下 , 农产品的 自给率却 有所增 加 。 1 9 3 7 至 1938 收成年内 , 德国需要的粮食有 89 环 , 肉类有 95 % , 是本国生产的 。 @ 原料储备 战争爆发时 , 德国政府 已有了一定数量的重要原料储备 。 战争爆发前 , 原料 的产量虽有相当大的提高 , 但到战争爆发时 , 原料供应问题仍相当严重 。 储备可供十个月以 上消费的原料有铝 、 锰矿砂 、钨 、 锑 、镍 、 钥等 。 关键性的战略原料 , 如汽油 、 铁矿石 、 天然橡胶 、 铜等的储备 , 都只够数月之用 。 只有煤和氮两种原料 , 德国不依赖其他国家 。 1 9 3 9 年 , 德国有 33% 的原料依赖进 口 .某些重要原料进 口 的比例更高 :1937 年 , 德国有 “ % 的铁矿石依赖进 口 , 只有 35 肠的石油消费能 由国 内满足 。 只要切断德国国外石油和铁矿石的来源其整个战 争经济将陷入瘫痪 。 此外 , 70 % 的铜 80 % 以上的橡胶 , 90 % 以上的铝钒土也依赖进 口 。 财政金融 1939年德国的金融状况在恶化 。 由于缺乏流动资产 , 凯特尔被迫削减 1939 年上半年军费的 1/3 。 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纳粹拒绝减少庞大的政府开支 。 税收的增长和 贷款无法弥补 日益增长的财政赤字 。 1 9 3 8 年 3一 12 月期 间 , 纸 币的流通量增 加了 30 亿马 克 , 而前五年只增加了 17 亿马克 。 商人贴现梅福汇票又增加了纸币流通量 , 这就进一步恶化 了已经严重的局势 . 1939年 1 月 30 日 , 希特勒向国会演说时声称 :经济政策不应建立在经 济理论之上 , 而应建立在产量的大小上 。 更重要的是 , 德 国的未来仰赖在国外的安全 , 因此军 备必须享有最优先的地位 。 毫无疑问 , 增添新债不是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办法 , 甚至 不会生 产出希特勒所希望的撅外武器 , 其结果是不稳定因素的继续滋长 。 @ 与此同时 , 德国的外贸状况也不妙 。 1 9 3 8 年 , 德国的贸易又 出现逆差(总进 口 为 6 , 0 5 1 , 7 0 0 , 0 0 0 马克 , 出 口 为 5 , 6 1 9 , 1 0 0 , 0 0 0 马克 )。 1 9 3 9 年 , 情况稍有好转 (出口 5 , 2 2 2 , 2 0 0 , 0 0 0 , 进 口 4 . 79 6 , 5 00 , 0 0 0) , 但许多进 口物资仍然不得不用外汇等支付 。 1 9 3 9 年 9 月 , 黄金及外汇 储备只有 5 亿帝国马克 。 结 论 一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战争经济准备起点早 , 速度快 、 规模大 。 1 9 3 3 年 , 希特勒上台大大加速了重整军备的步伐 。 这一年的军费为 19 亿马克 , 比上一 年的 8 亿马克增长了一倍多 。 1 9 3 8 年 , 德国军费增至 60 亿马克 ,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8% , 而 法国在 1934 年却削减了军费 , 英 国军费二直保持在 1929 年的水平上 , 1 9 3 5 年的军费只 占 国民收入的 2% (按国民生产总值算则更低)。 直到 1936 年英国军费才逐渐增加 , 1 9 3 8 年英 国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7% , 德国则高达 17 % ;193 9 年 , 英国上升到 18 % , 但仍未赶一 L 德 国 23% 的水平 。 至于美国的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1929 年到 19 39 年一直在 1% 上 下徘徊 。 @ 从 1933 年 3 月到 1939 年 3 月 , 第三帝 国花在军费上的费用相 当于英法总和的一 倍半 。 。战争爆发时 , 在资本主义世界 , 德国的军备水平无疑是最高的 , 武器质量是世界上最 上乘的 。 与军备有关的工业发展很快 , 早在经济恢复时期 , 第三帝 国就着重于与军备有关的工业 的恢复 。 1 9 3 8 年与 1928 年相比 , 德国的机床增长两倍 , 轧钢机器增长 3 倍 , 航空电子 , 化学 工业发展更快 , 而纺织机械在同一时期却下降了 1邝 。 1 9 3 8 年 , 德国钢生产比英法总和还 多 l/4 。 30 年代 , 德国出口 的机床比英国生产的还多 , 另外 , 德国的机械大多为多功能型 , 可以 很快从生产民用品转为生产军用品 。 5 9 陈坤胜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 二 、 德国的战争经济准备仍有许多弱点 , 它的原料奇缺 , 许多重要战略原料都依赖进 口 , 而德国的金融财政状况 日趋恶化 , 外汇和黄金储备又少得可怜 。 希特勒决定用掠夺的办法增强实力 , 于是首先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 吞并两国使 德国增加了 1000 多万人 口 , 相当数量的外汇储备 , 也使德国在褐煤 、 铁矿砂 、 石墨 、 钢 、 纸浆 、 皮革 、 电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 吵正如戈林所说 :“合并波希米亚和摩达维亚的 目的 就在于利用当地工业来增强德 国的战争潜 力” 。 ¾ 然而 , 通过占领奥捷小国仍不能充分满足 德国庞大战争机器的需要 。 于是德军侵入了波兰 , 侵入 了北欧 , 随之又侵入了西欧 , 继而侵犯 苏联 。 三 、 由于以上原 因 , 德国难 以维持一场 旷 日持久的战争 , 于是选择闪击战作为未来战争 的战略 , 以求速战速决 。 1 9 3 9 年波兰战役时 , 德国坦克部队迅速推进 , 很快就摧毁 了波军 的 抵抗 。 法兰西战役时 , 从数量上看 , 双方的人员与装备相差不大 。 德国拥有 10 个装 甲师 , 但 由于法国将装 甲武器分散处置 , 只有三个装 甲师 。 战争一开始 , 德国伞兵迅速攻 占荷 、 比 , 从 而把英法联军吸引过去 , 德国的装 甲部队则迅速地越过马斯河 , 然后 , 直向西北奔去 , 法兰西 第三共和国覆亡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 1 9 4 1 年 6 月 , 希特勒 向苏联发动了进攻 。 经过几场战争的锤炼 , 拥有较先进武器的德军 通过蓄谋 已久的偷袭 , 以快速纵深进攻 , 合 围等手段在很短时间内取得 了令人眩 目的胜 利 。 然而 , 苏联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人力 , 更有坚强的抵抗意志 。当德军久攻莫斯科不下时 , 闪 电战便宣告破产了 。 战争持续的时间越久 , 德国的经济弱点就暴露得越加明显 , 而同盟国 的经济优势则越来越突出 。 现代战争是总体战 , 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 单凭突然袭击和“ 闪电 战 ” ; 是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 。 第三帝国的教训告诉人们:任何一个 国家想凭自己一国的人力 、 物力征服世界是行不通 的 。 、 尽管它会利用一切机会和对手的麻痹疯狂备战 , 并算尽机关 , 在战争之初也能取得不小 的成功 , 但最终总是逃脱不了被强大的世界人 民力量所压垮的命运 。 注释 : ¹ 德波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一1945) 》第二卷《大战前夕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年版 , 第 51 8 页 。 º 克莱因 :《德国的战争经济准备 》哈佛大学出版社 1959 年版 , 第 76 、 78 页 ;第 17 页 ;第 40 页 ;第 45 页 ;第 47 页 。 » ¼ 凯 罗尔:《总体战计 划》, 海牙 1968 年版 , 第 55 一56 贾 ;第 62 页;第 168 , 17 3 贾 。 ½ 杨格 :《阿 尔弗雷德 · 克虏伯的沉浮 》, 伦敦 196。年版 , 第 43 页 。 ¾ 戴斯特 :《国防军与德 国的重整军备 》, 伦敦 1981 年版 , 第 10 页;第 44 页 ;第 89 页 ;第 84 页 。 ¿ À 杰姆斯 :《大萧条 中的德国 :1924一1936 年的政治与经济 》, 牛津 1986年版 , 第 336 页 ;第 381 页 。 Á 欧屋雷 :《第三帝国的运输和军备 》, 载《历史杂志》1 9 7 3 年第 3期 。 À @ 威廉 · 卡尔 :《武器 、 自给 自足和侵略》纽约 1973 年版 , 第 24 页;第 56 页 ;第 12 1 页 ;第 120 页 。 @ 梅 福(me fo) 是冶金研究所的简称 , 冶金研究所是 1933 年 5 月由四 家康采恩建立的假公司 , 其成员均 为帝国银行 工作人员 , 帝国银行和国防部各派一名领导 。 军备制造商提取三个 月为期的 me fo 期票并将这一经帝国承认的证券交给 军需的承包商 , 或者转给他们的银行贴现 , 这些银行可以 向帝国银行再贴现 。 函@ 卡尔 · 哈达赫 :炙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 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 , 第 65 页;第 75 一76 页 , 76 页注¹ ;第 70 页 。 施泰 尼格尔 :《纽伦堡审判》下卷 , 第一分册 , 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 , 第 45 页 。 » @ 诺 克斯与泡雷哈姆合编 :《纳粹 文件集 191 9一194 5》, 伦敦 1974 年版 , 第292 页;第 383 页 ;第 409 一41 0 页 。 英伦 :《希特勒 的魔 术师:沙赫特 》, 伦敦 1938 年版 , 第 166 页 , 该书声称德国 1935 年军费达 10 0 亿马克 。 6 0 陈坤胜:试论第二次世 界大战前德 国对 战争的经济准备 彼得森:《贾马尔 · 沙赫特 :支持 和反对希特勒》, 波斯顿 1954 年版 , 第 283 页 。 卡尔 · 迪特利希 · 埃 尔德曼:《德意志史》, 第四卷 , 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 第 451 页 ;第 446 页 。 À ¾ 包金 :《法本公司的罪与罚 》, 纽 约 1978 年版第 71 页;第 75 页 。 罗伯逊:《希特勒战前政策和军备计划》, 朗曼 1963 年版 , 第 107 页 。 欧屋雷:《“铁人 ”戈林》, 伦敦 1984 年版 , 第 85 页 ;第 82 页 。 凯罗尔 :前引书 , 第 184 页 。 1 9 3 9 年包括 奥地利 和苏台德区的数字 。 À 帕卡尔 · 克维希:《坦 克战(1939一l’9 4 5)》, 纽约 1986 年版 , 第 329 页 。 米尔沃德 , 《战时德国经济 》, 伦敦 1965年 , 第 23 页 。 À K · 蒂佩尔斯基希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解放军出版社 , 1 9 8 6 年 出版 , 第 12 页 。 @ 哥拉斯基 、 佛里堡 ;《石油和战争》, 纽约 1987年版 , 第 343 页 。 À 马森 :《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一些起源》, 载《过去与现在 》, 1 9 6 4 年 12 期 。 德国经济研究所 :《1 9 3 9一1945年德国战时工业》三联书店 1959 年版 , 第 12 页 。 ( 上接第 52 页 ) 法 比奥 · 莱维等主编 :《意大利史》, 佛罗伦萨 1978 年版 , 第 3 卷第 1385 页 。 丹 尼斯 · 麦克 · 史密斯 :《墨索里尼》, 米兰 1983 年版 , 第 230 , 2 80 页 。 @ 埃德加多.· 加科内:《意大利的非洲帝国》, 米兰 1939 年版 , 第 163 页 。 延斯 · 佩特森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困难的联盟 》, 罗马一 巴里 1975 年版 , 第 338 页 。 @ 乔治 · W · 巴 耶尔 :《意埃战争与欧洲均势的危机 》, 巴里 1970 年版 , 第 161 页 。 Á 费尔迪南多 · 科 尔多瓦 :《法西斯主义名人传》, 罗马 1980 年版 , 第 157 , 1 56 一 157 页 。 À 伦佐 · 德 · 费利切 :《墨索里尼传 》, 第 5 卷 , 第 370 页 , 5 24 页 。 @ 菲利波 · 安富索:《从威尼斯宫到加 尔达河(1936一1945 )》, 波洛尼亚 1957 年版 , 第 17 页 。 Á 福 尔维奥 · 达莫亚 :《帝国的对外政策 》, 帕多瓦 1967 年版 , 第 61 页 。 齐世荣 :《论“不干涉 ”政策的创始者及其动机 》, 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 》, 北京 1985 年版 , 第 55 页 。 @ @ @ 《齐亚诺 日记 》, 商务印书馆 1953 年版 , 第 56一57 , 6 7 , 1 0 5 , 1 0 6 页 。 ( 上接第 67 页) 为辛亥革命推翻清朝 、 建立中华民国做 了舆论准备 , 正因为如此 , 中华民国建立后 , 南京临时 政府 为表彰邹容的革命功勋 , 特授予他“大将军 ”荣衔 。 在邹容家乡重庆 , 有 “邹容烈士纪念 碑”和 “邹容路 ” , 永远表达着后人对这位英雄的景仰和悼念 。 注释 : ¹ 鲁迅 :‘杂记 》, 《鲁迅 全集》第 l 卷 , 第 205 页 。 º 《革命军 》, 资料 丛刊《辛亥革命 》第 1 册 (本文从 第二个问题起 , 凡引文未注明出处者 , 皆引自《革命军 》) 。 » À 《邹容致邹蕴丹书 》, 《文物》, 1 9 7 5 年第 H 期 。 ¼ ¿ 邹鲁 :《邹 容列传 》, 《中国 国民党史稿 》第 5册 。 ½ 章炳麟 :《赠大将军邹君墓 表》, 《辛亥革命 》第 1册 。 ¾ 冯 自由:《(革命军 》作者邹容 》《革命逸史 》第 2 集 。 Á 《清议报 》第 81 册 。 《中国灭亡论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第 1卷 , 上册 。 @ 《孙中山全集》第 6 卷 , 第 2 35 页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第 1卷 , 上册第 243 、 2 44 页 。 冯 自由:《中华 民国开 国前革命史 》上编 , 第 56 页 。 《蜀中先烈备徽录 》卷一 。 《新闻报》, 1 9 0 3 年 12 月 5 日。 珍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编 :《拒俄运动 》, 第 81 页 。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论著选辑 》下册 , 第 814 页 。 @ 《孙中山全集》第 1卷 , 第23 1页 。 @ 章太炎 :《(革命军 >序 》, 《辛亥革命 》第 1 册 。 张笙溪 :《苏报案实录》, 《辛亥革命 》第 l册 。 《苏报鼓吹革命清方档案 》, 《辛亥革命 》第 l册 。 吴 玉章 :《辛亥革命) , 第 58 页 。 6 l
/
本文档为【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对战争的经济准备_陈坤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