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2013-09-29 38页 doc 289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8867

暂无简介

举报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教学要点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4、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基本内...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教学要点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4、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基本内容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所有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又经过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同以往其他社会的更替一样,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生产关系同以铁器工具为特征的比较低下的生产力基本上是适应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便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途径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产生。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手工业者和商人的集聚地逐渐形成了城市,手工业和商业构成了城市经济的基础。封建行会约束下的小手工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自身劳动基础上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简单商品经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并由此发生剧烈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作坊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添置设备,增加雇佣工人数量,延长劳动时间,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多数作坊主则在竞争中逐渐衰落下去,直至破产,最终同其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之一。 商人和高利贷资本早在奴隶社会就己经出现。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人积累的财富的不断增加,一些大商人成了包买商,他们不仅包销小生产者的全部商品,还供给他们原料和设备,从而割断了小生产者与销售市场和原料市场的联系,逐渐控制了商品生产者。商人和高利贷者乘生产者困难之际,贷给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原料和生产工具。随着商人侵入手工业领域,小生产者沦为商人,高利贷者的债务人,一旦无力偿还,只好交出自己的作坊来抵押。于是,作坊主丧失了独立的生产者的身份,连同学徒一起成了商人和高利贷者的雇佣工人,商人和高利贷则成为工业资本家,这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另一种形式。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其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这—任务只能靠资本主义大生产来实现。新兴资产阶级便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所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 2、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在英国,地理大发现以后,由于欧洲市场扩大了对羊毛的需求,羊毛价格迅速上升,养羊比经营农作物更为有利,这就促使资本家和封建贵族通过各种手段把大片农民私有土地围圈起来据为己有,改作养羊的牧场,而农民则变成一无所有的流浪者,为生活所追最终不得不到资本家开设的工厂出卖劳动力。 同时,资本家和封建贵族通过“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自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屠杀当地居民,抢劫金银财宝,大批贩卖黑人,实行保护关税制度,进行商业战争等,掠夺了大量财富,大大加速了货币资本的积累。西方殖民者在300多年时间里,仅从中南美洲就抢走了250万公斤黄金,1亿公斤白银。1783年到1793年的十年间,英国仅利物浦一地就贩运了33万多黑人,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达1亿多。 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产业革命 从18世纪的60年代开始,欧美先进国家先后发生了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从工业领域开始,逐渐扩展到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并在每个领域都实现了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了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产业革命后建立的工厂制度。以其高度的劳动生产率逐渐排挤了一个个行业的手工工业,掌握了一个个产业部门,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彻底变革:一方面,工厂制度使原来的手工劳动者成为听由机器支配的资本关系的附属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胜利排挤了封建地主和大部分中间阶级,社会结构分化为两极,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所以说,产业革命不仅引起了生产技术的革新,使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开创了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新时代,而且引发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并最终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以确立。 2、资产阶级革命 17、18世纪的欧洲和北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成长,他们要求政治上当权,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而封建专制统治(殖民主义)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于是以英、美、法为代表相继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权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开辟了道路。 在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资产阶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空前加强。俄、德、意、日等国也通过不同方式,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和元素形式;商品包含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经济一切矛盾的萌芽。因此,剖析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就自然成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出发点。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的经济形式。 (1)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者经济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一种经济形式,其主要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在自然经济中,每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几乎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基本不存在产品的交换。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第一,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第二,自然经济是封闭、保守型经济。第三,自然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原始社会,是完全的自然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漫长的发展时期,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即使在当今世界,自然经济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一些国家和地区。 (2)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是一种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满足交换的需要,即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取决于市场的需要,生产由市场调节。所以商品经济是以交换目的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商品经济在本质上是交换经济。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开拓进取型经济。第三,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是与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态。 商品经济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处于简单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到其发达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有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是存在社会分工。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次大的社会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是商业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人们的生产是单一的,而需要是多方面的,由此产生相互交换的必要性。可见,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基础。 第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决定性条件。不同生产资料所有者生产出来的不同产品,谁也不会无偿把产品转让给别人,而必然要求遵循对等的原则即等价交换的原则交换自己的产品,这样劳动产品便采取了商品的形式,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这个条件,是伴随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商品 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要同商品打交道。作为消费者,我们消费的是商品;作为生产者,我们生产的是商品;而且我们是在用商品生产商品,因为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要素,绝大多数都是作为商品购买来的。那么什么是商品?你可能会回答说,商品是对人有用的物品。但是,为什么阳光、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却没有价格,不能在市场上作为商品出售呢?显然,对人有用可以是物品成为商品的一个理由,但并不是充分理由。你可能会进一步补充说,物品要成为商品,还必须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不错,商品是有用的人类劳动产品,但并不能说,凡是有用的人类劳动产品都是商品,例如,古代自给自足的农家,种出来的粮食和织出来的布,尽管都是有用的劳动产品,但并不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或出售,只是供家庭成员自用,因而这些劳动产品并不是商品。而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农场生产出来的粮食,纺织企业生产出来的布匹,却是不折不扣的商品。因为这些产品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交换或出售而生产的,并不是为了生产者自身的消费。可见,只有通过交换,通过市场,有用的劳动产品才成为商品。换句话说,商品就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说“能同别的产品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 2、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1)商品的使用价值 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需要的物”。商品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例如,粮食能够满足人们吃的需要,衣服能够满足人们穿的需要,书刊能够满足人们学习的需要,机器能够满足人们生产的需要等等,这些满足人们吃、穿、学习、生产等需要的属性,就是粮食、衣服、书刊、机器等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它首先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东西,谁也不会买它,也就不能成为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它在一切社会都存在,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2)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 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就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例如用一把斧子交换10公斤大米,10公斤大米就是一把斧子的交换价值。 相交换的商品,如斧子和大米,是不同的物品,为什么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呢?这表明在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共同的东西是商品的效用,即商品的使用价值。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斧子是砍柴用的,大米是吃的,它们的用途是不同的,而不同质的东西在量上是无法进行比较的。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如果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在它们的生产上都耗费了一定的人类劳动。这里所说的劳动已不是以某种具体形式支出的劳动,而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一般人类劳动,一切商品都凝结着这种劳动。这种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耗费了人类劳动,都包含着价值这个共同的东西。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着商品之间交换的量的比例。一把斧子之所以可以和10公斤大米相交换,是因为它们耗费了等量的一般人类劳动,即它们具有等量的价值。所以,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而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从表面上来看,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就其本质而言,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进行的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因此,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其劳动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也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3)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商品二因素的理论告诉我们: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性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对于同一人而言,二者不可兼得。作为生产者,他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商品的价值,但是他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作为消费者,他的目的在于取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是他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首先付出商品的价值。总之,对双方当事人来说,对这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兼得。商品二因素之间是矛盾的,是相互排斥的,这个矛盾怎样解决?通过交换解决。商品只有通过交换,消费者放弃价值得到使用价值,生产者放弃使用价值得到价值,交换的双方各自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才能解决矛盾。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少任何一个都不成其为商品。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说明: 第一,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就不可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就不能成为商品,即使在它身上耗费再多的劳动,这些劳动也不形成为价值。如无用的废品,虽然在搬运、焚烧、销毁的过程中消耗了劳动,但终究是没有用的东西,因此不形成价值。所以,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形成价值。 第二,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有些物品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其中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如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阳光、空气等就没有价值,这些物品就不是商品。 第三,商品必须是用来交换的。如企业生产的汽车等,既是劳动产品,又具使用价值,更是用来交换的,所以是商品。假如劳动产品是生产者为自己而生产的,他耗费在产品生产中的劳动也不形成为价值,该产品也不是商品。例如,农民自己消费的粮食,交给封建地主的粮食,不进入交换,虽然有使用价值,也没有价值,它不是商品。总之,只有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东西,才是商品。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生产出来的。那么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有什么关系呢?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含义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看,总是有特定的目的、使用特定工具、按照特定的操作方法、加工特定的劳动对象,然后生产出有特定用途的产品。这种特定形式的劳动称具体劳动。比如农民的具体劳动生产出粮食,木工的具体劳动生产出桌椅板凳,铁匠的具体劳动则生产出锄镰刀剪。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不同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是,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因为我们说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并不是说物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凭空创造出来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也就是人们以特定的劳动方式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以适应自身的特定需要的过程。离开了土地、矿藏和其他自然物质,具体劳动创造不出任何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并肯定17世纪英国学者威廉·配第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里讲的“土地”泛指自然物质。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另一方面看,若撇开它的具体形式,都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无论是农民、木匠或铁匠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何不同,它们存在人类劳动力的支出,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这种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一般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正是这种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说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指的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说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就是指抽象劳动构成商品价值的实体。抽象劳动反映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与其他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与其他劳动相同的抽象劳动。正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付出了抽象劳动。不论在时间、空间上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都是不可分割的。具体劳动是个性,抽象劳动是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为理解一系列政治经济学原理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三)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由于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而劳动量又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既然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要商品价值量,首先要分析劳动时间。劳动时间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是不同的,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费的实际劳动时间各不相同。商品价值量能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呢?如果商品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那么交换时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生产者的生产条件越差,生产某种商品所花劳动时间越长,他生产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同一种商品,就会有许多不同的价值量,这显然不符合商品经济规律。所以,商品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这里,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或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者所具有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的状况,例如织布,有的是用机器织布,有的是用手工织布,同样一批布,用机器织布和用手工织布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大多数的布是机器织的,那么用机器织布就是织布行业的正常生产条件。在用机器织布的条件下,由于生产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不同,生产同样一定量的布匹所需时间也不同,有的要6小时,有的要5小时,有的要4小时。如果花费5小时的生产者所具有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那么生产这一定量的布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5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一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在竞争中形成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好相等,他的劳动耗费就可以通过交换全部得到补偿。他可以正常经营。如果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劳动耗费就无法在交换中得到完全补偿。他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如果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他不但能使自己的劳动耗费全部得到补偿,而且还会在交换中获得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超过其个别劳动时间的余额。他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 2、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凝固变的,它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在研究商品的价值量的时候,还必须考察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比如1个鞋匠从前10个小时生产一双鞋,现在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劳动技能的提高,10小时可生产2双鞋,这就是说,鞋匠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可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而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就是商品价值量的变化规律。一百多年前,法兰西帝国拿破仑第三(1808—1873)喜欢宴请四方宾客,每次设宴时,宾客用的都是银碗,惟有他们一个人用的是铝碗。几乎同一时代,俄国的门捷列夫编制了举世闻名的化学元素周期律,沙皇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奖他一只杯子,这只最高荣誉的奖杯,不是金杯,而是铝杯。这是因为,那时铝的冶炼技术十分落后,制作一只小铝碗,一只铝杯要比一个银碗、一只金杯花费更多的劳动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铝变得价值低廉了。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铝锅、铝盆、铝壶、铝门窗随处可见,铝制品已成为极普通的东西。类似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按劳动技术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的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即简单劳动力的支出和耗费。所谓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例如砍柴者的劳动是简单劳动,钟表匠的劳动就是复杂劳动。例如在市场上木材是可以和钟表交换的。但是很明白,砍柴者一个小时的劳动,决不能和钟表匠一个小时的劳动相等。如果二者相等,那就谁也不会再愿意花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制造钟表的技术了。因此,钟表匠一个小时的劳动,往往可以抵上砍柴者两个小时,或三个小时的劳动。所以,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相同的时间创造的价值是不等的。一小时复杂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可以是一小时简单劳动形成价值的若干倍。马克思指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也就是说少量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在商品价值量的计算中,复杂劳动折合或换算为若干倍的简单劳动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的结果,而是经过千百次的交换、千百次的比较而自发形成的。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起源)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依次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四个阶段。 (1)简单价值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这是与商品之间物与物直接交换相适应的一种价值表现形式。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交换还是偶然的事情,因为原始部落很少有剩余产品,不可能有经常的交换。一种商品的价值在交换中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用等式表示为:1只羊=2把石斧 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处于等式左端的商品羊是价值被表现者,它要求通过石斧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而商品石斧则是用来表现商品羊的价值的,它处在等价形式上,起着等价物的作用。由于这种原始的物物交换往往带有偶然性,因而,这种价值形式又被称作偶然的价值形式。随着交换的发展,简单价值形式为扩大价值形式所代替。 (2)扩大价值形式 扩大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的商品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剩余产品增加,用于交换的产品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商品交换关系日益扩大,交换已经不再是偶然的行为,而是经常的活动。一种产品已经不再是偶然地同另一种产品相交换,而是经常地同多种产品相交换。这样简单价值形式就发展为扩大价值形式。用等式表示为: =2把斧子 =1匹布, 1只羊 =10斤茶叶, =1两金, 或=其它商品   扩大价值形式,使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都可以表现在一系列的商品上。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这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是一种进步。因而,从简单价值形式发展为扩大价值形式,是质的变化。但是,扩大的价值形式也有严重的缺陷。因为处在等价形式的商品太多,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不同与其他商品的价值表现系列。这意味着就全体商品而言,价值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还没有一个为所有商品生产者所公认的一般等价形式或一般等价物。这样自然经常会给交换带来困难。例如羊的所有者需要茶叶,但是茶叶的所有者不需要羊而需要石斧,羊的所有者和茶叶的所有者交换产品就有了困难。因此,随着交换进一步发展,扩大的价值形式逐渐被一种新的价值形式所取代。 (3)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在长期的商品交换中,人们发现可以用自己的产品先去交换一种其他人都乐于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换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于是从商品世界中逐渐分离出一种商品,作为其他所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这就是一般价值形式。 用等式表示为: 2把斧子= 10斤茶叶= 10尺布= 1只羊 1 两金= 其它商品=   这时价值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原来的物与物直接交换发展为由一般等价物充当媒介的商品交换。这时,商品价值的表现是简单的,因为商品价值表现在唯一的商品上;又是统一的,因为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同一商品上。因此,这个价值形式是一般的。这时,商品之间有了一种可以相互比较的外在形式。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统一、不固定的。例如在中国古代,贝壳、铜等铁制农具、布、绢等纺织品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在古代埃及、波斯、希腊、罗马,牲畜曾是流行的一般等价物;在美洲,烟草、可可等曾被当作一般等价物。这又严重阻碍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 (4)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指一般等价物职能最终固定在一种特殊商品(黄金和白银)上。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出现了专门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某一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长期交换活动的实践,贵金属金和银被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时,一般价值形式就发展到货币价值形式。用等式表示为: 1只羊= 2把斧子= 10斤茶叶= 1两金 1担米= 其它商品= 从一般价值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价值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不同的只是在货币形式中一般等价物已经固定地由贵金属(黄金或白银)来充当了。 贵金属金银是自然界早就存在的,而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由于贵金属金银具有质地均匀、体积小、价值大、容易分割、携带方便、久藏不坏等特点,使它们成为货币最为理想的材料。所以,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的产生克服了一般价值形式的缺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从此形成了对立的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都是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是一切商品的价值的代表。这样商品内在的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这是商品内在矛盾完备的外化形式。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只要转换成货币,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能得到解决,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 2、货币的本质 从价值形式的发展或者货币的起源我们可以发现,货币并不神秘。货币不是某些聪明人刻意发明出来的,也不是人们协商的结果。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货币的本质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这一关于货币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第一,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例如贵金属金银,同样具有一般商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如金,可以作为装饰品,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金的开掘和提炼又花费了人类劳动,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第二,货币是从商品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商品,即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其自然属性决定的,而货币还具有作为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所产生的特殊的使用价值。 自从出现了货币,一切商品都首先同货币交换,用货币来反映它的价值。人手里有了货币,可以购买到一切商品。货币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成了商品经济中至高无上的权威。许多人拜倒在货币的脚下,以为货币有什么神秘的力量,这种现象叫做货币拜物教。但是,我们从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产生的过程可以看出,货币本来也只是普通的商品,其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它完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丝毫也没有什么神秘不可捉摸的东西附着在上面。 3、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尺度,这是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自身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衡量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是劳动时间,货币只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因此,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的特点: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不必是现实的货币。如商店里货架上的的价格标签。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来实现的。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例如,我国现行的货币单位是元,一元分为10角,1角分为10分;美国的货币单位也是元,1美元分为100美分;英国的货币单位为英镑,1英镑分为10先令,1先令分为10便士等。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这是货币的又一个基本职能。人们日常商品买卖中所看到货币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这种职能又叫购买手段。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即商品—商品(W—W)。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交换都以货币为媒介,即商品—货币—商品(W—G—W)。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换分离为买和卖两次行为,突破了物物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因此可能出现买卖脱节,从而使经济危机的产生具有了形式上的可能性。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最早是采取金属条块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铸币。铸币是由国家垄断铸造的具有一定形态和重量的金属货币。经过长期流通磨损已不足价的铸币照常流通,于是国家铸造不足价的铸币和辅币,进一步发行仅是货币符号的纸币,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也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是由流通手段的特点决定的。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这时就会发生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通货膨胀。 (3)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的职能就是贮藏手段。货币可以作为贮藏手段,是因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有了货币,人们可以随时买到任何商品,就可以支配一部分社会财富。贮藏货币就等于贮藏财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可以用货币符号代替,而作为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贵金属货币或者贵金属条块。贮藏金银在历史上曾经是货币贮藏的最重要的形式,直到现在,无论是私人还是国家,仍然把黄金当作最保险的贮藏手段。但是,当今世界更为普遍的货币贮藏方式则是银行储蓄存款。因为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纸币被当作价值的代表,纸币的持有者可以随时用纸币换取任何商品,因此纸币也可以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也能充当贮藏手段。但是纸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是有条件的,即它所代表的价值要比较稳定。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以及工资时所履行的职能。支付手段是流通手段的特例。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是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即商品生产者之间赊账买卖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在于,这时商品给予和贷款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分离开了,它是事先或者事后支付,也就是所谓“先给货,后付款”。而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是现货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加深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它是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可以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可以用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可以实现财富在国家之间转移如国际贷款、转移财产、战争赔款等。货币在执行世界货币职能时,一般为贵金属形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贵金属曾经是唯一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情况有了变化,少数经济发达国家的纸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世界货币的作用,如美元和欧元等。 (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在市场上,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同一种商品的价格也经常变动。如新上市的西瓜要卖到几元一斤,而西瓜大量上市后几角钱就可以买一斤;冬春大棚里种的蔬菜价格贵,夏秋大田里种的菜就便宜得多;等等。那么在这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是否深藏着某种规律呢?经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价格运动背后有一个规律在起着支配的作用。这个规律通过商品的供求关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等一系列中介机制,左右着价格运动,调节着社会生产。这个规律就是价值规律。对于商品经济中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都只有依据这个规律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按照价值进行等价交换的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一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是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其中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它对商品生产起着决定作用;而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则是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商品交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和价值实现的规律的统一。价值规律是是商品经济中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会发生作用。价值规律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变化和发展。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供求平衡时等于价值。在商品交换中,由于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而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所以,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一致。但是在现实的商品市场中,商品的市场价格经常与商品的价值不一致,表现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而上下波动。这因为虽然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但它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其市场价格往往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其市场价格往往高于价值。但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第一,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各种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例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不管怎样波动,它的价格总是低于一辆汽车,原因就在于,自行车的价值低于汽车的价值。第二,从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数上看,商品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第三,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价格与价值也是一致的。所以它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存在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而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实际上成为市场的晴雨表,给生产者提供信息,让他们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当某种商品价格涨到价值以上,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生产者就会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这些部门,导致这些部门的生产的扩大和供应增加;当某些商品的价格降到价值以下,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生产者就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些部门抽走,导致这些部门的生产缩小和供应减少。价值规律就是这样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社会资源按比例合理地配置。 当然,价值规律的这种调节作用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破坏性的。因为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落是自发的。这种自发涨落的价格对生产的扩大和缩小,对社会劳动的调节也是自发的。而且这种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落是在已经形成了商品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条件下发生的,是一种事后调节,调节的结果也不会是恰好达到供求一致时立即停止,而且可以使供给扩大到已经超过需求或者缩小到不足需求的地步。所以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从而调节社会生产与需求的平衡,只是在不断的不平衡中实现的一种趋势。它必然伴随着生产比例和供求平衡关系的不断破坏,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浪费。所以,无论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力图加强和改进国家的宏观调控,将种种消极作用缩小到最低限度。 第二,激励创新,促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规律是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规律。按照这一规律的要求,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便可以正常经营,如果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个别劳动时间越低,在竞争中越出于有利地位,收益也越多。但怎样才能有效地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呢?只能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是在生产中采取科学技术。因而,价值规律的作用必然刺激商品的生产者为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在生产中不断改进技术。每个商品生产者在一心获得更多收益和竞争压力的驱使下,都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法,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便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这一作用也存在着局限性的一面。那些掌握先进技术的商品生产者为了保持在竞争中的优势,就会千方百计得垄断技术秘密,妨碍新技术的推广,这又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优胜劣汰,促进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者的生产条件,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各不相同,他们的竞争能力也存在着差别。那些生产条件好,经营管理水平好和劳动生产率高的商品生产者,就会获利多,发展快,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且会越来越发展,越来越富裕。那些生产条件差,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的商品生产者,则获利少,甚至亏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且越来越穷,直到破产。可见,价值规律的作用导致优胜劣汰,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在历史上,竞争过程中的优胜劣汰造成了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曾经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案例:我国彩电行业的价格大战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一是“价格战”使一些中小企业的破产和彩电业市场程度的提高,这反映了价值规律的择优汰劣作用。二是“价格战”使国内许多彩电纷纷转产,这反映了价值规律的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彩电业价格大战引发大企业的技术提升,这反映了价值规律的激励创新的作用。 (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作为社会总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每个生产者都被固定在某一生产领域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生产的产品并非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因而其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私人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都是生产者自己的事情,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私人劳动有时在事实上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当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卖不出去时,他的劳动就不为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使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发生矛盾。二是私人劳动不一定在数量上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者所生产的商品不能全部卖出去,其私人劳动就不能全部被社会所承认,不能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也会引发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2、私人劳动和社会矛盾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 第一,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总根源。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而要实现商品交换,就要比较和计量交换双方商品的劳动量,从而就必须把各种不同质的具体劳动还原为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还原为抽象劳动。如果商品卖不出去,私人劳动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不能转化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也就不能实现。 第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在激烈的商品经济竞争中,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完全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就不能得到补偿,商品生产者就可能破产。如果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生产同样商品所耗费的私人劳动较多,而形成的社会价值量却少,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就不能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也可能转化为更多的社会劳动,即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同样商品所耗费的私人劳动较少,形成的社会价值量却较多,这样的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就会发财致富。 第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商品经济从无到有,从简单商品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都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对矛盾发展演化的结果。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石。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l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首先,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部门,认为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并创造价值,而绝大部分非物质领域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 在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性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地发展。 其次,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对脑力劳动(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者的劳动)给予了肯定,认为这些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但他重点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在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越来越重要的条件下,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因此,应充分肯定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创造价值中付出的劳动,在收入分配方面使他们的劳动报酬与其劳动贡献相对称,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再次,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应该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
/
本文档为【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