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对克罗恩病相关概念与诊断的认识进展

对克罗恩病相关概念与诊断的认识进展

2014-02-16 5页 pdf 250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8162

暂无简介

举报
对克罗恩病相关概念与诊断的认识进展  第 15卷  第 3期 肠 外 与 肠 内 营 养 Vol. 15 No. 3  2008年 5月 Parenteral & Enteral Nutrition May. 2008 ·综  述 · 对克罗恩病相关概念与诊断的认识进展 魏晓为综述 ,  朱维铭审校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江苏南京 210002 摘要 : 克罗恩病 (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终生性疾病。由于人们对其概念和诊断认识的差异 ,直接影响了治疗效 果。现就近年来国际上对 CD分期、复发、再发等...
对克罗恩病相关概念与诊断的认识进展
 第 15卷  第 3期 肠 外 与 肠 内 营 养 Vol. 15 No. 3  2008年 5月 Parenteral & Enteral Nutrition May. 2008 ·综  述 · 对克罗恩病相关概念与诊断的认识进展 魏晓为综述 ,  朱维铭审校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江苏南京 210002 摘要 : 克罗恩病 (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终生性疾病。由于人们对其概念和诊断认识的差异 ,直接影响了治疗效 果。现就近年来国际上对 CD分期、复发、再发等相关概念和诊断认识的进展作一综述 ,以期减少误区 ,消除差异 , 制订出合理有效的诊疗。 关键词 :  克罗恩病 ;  定义和诊断 ;  进展 中图分类号 :  R574. 6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2810X (2008) 0320174205① Progresses on the def in ition s and d iagnosis of Crohn ’s d isea se W E I Xiao2wei reviewing, ZHU W ei2m ing checking (R esearch Institu te of Genera l Surgery, C lin ica l School of M edicine, N an jing U niversity /N an jing Genera l Hospita l of N anjing M ilitary Comm and, PLA, N anjing 210002, J iangsu, Ch ina) Abstract: Crohn’s disease (CD) is a lifelong disease and the p recise aetiology is still unknown. D iffer2 ences in the definitions and diagnosis between clinicians make direct influence on therapeutic efficacy on CD. This article overviewed the p rogresses on the definitions such as staging, relap se, and diagnosis of Crohn’s disease in these years 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m istakes and be helpful to institute sensible and ef2 fective therapeutic regimen. Key words: Crohn’s disease;  Definitions and diagnosis;  Progresses 0 引   言 克罗恩病 (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由遗传与 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终生性疾病 ,具体病因及 发病机制迄今未明。本病以欧美国家多见 ,但我国 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CD 临床现多样 ,各国对 其认识差异很大 ,治疗效果迥异 ,故亟待提高对其认 识 ,加强诊断程序 ,以提高 CD诊治水平。 1 克罗恩病相关概念和定义 1. 1 CD的分期  目前 ,临床普遍采用 CD病变活 动度评分 (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CDA I)作为 CD病情活动度的评估标准 ,以区分缓解期和活动 期。缓解期通常以 CDA I < 150作为标准 ,但需连续 观察 12个月以上 [ 1 ]。临床活动期又根据 CDA I分 为轻度 ( 150 < CDA I≤220 )、中度 ( 220 < CDA I≤ 450)和重度 ( CDA I > 450 )。但多数临床研究以 CDA I > 220作为活动期的标准。最近研究发现 ,单 纯以 CDA I评估病情并不精确 ,国际上正倾向联合 应用 C反应蛋白 (CRP, > 10 mg/L)和 CDA I联合评 估 [ 1 ]。治疗有效应定义为治疗后 CDA I下降值 > 100,有时 CDA I下降值 > 70也可认为治疗有效 [ 2 ]。 ·471· ① 收稿日期 :  2007211212;  修订日期 :  2008201230 作者简介 :  魏晓为 (19822) ,男 ,江苏海安人 ,医学博士研究生 ,从事普通外科专业。 通讯作者 :  朱维铭 , E2mail: juwiming@yahoo. com. cn 1. 2 复发、再发、激素依赖及抵抗  复发是指确诊 为 CD的病人经药物治疗或临床自然缓解后临床症 状再度出现 ,并可通过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和内镜检 查加以证实。从临床治疗的角度出发 ,欧洲克罗恩 病和结肠炎组织 ( the european Crohn’s and colitis or2 ganisation, ECCO) 建议 ,将 CDA I > 150,并且净上升 值 > 70作为复发的标准。早期复发是指通过前期 治疗达到缓解后 3个月内复发。临床上表现形式可 为间断复发 (每年 ≤1次 )、频繁复发 (每年 ≥2次 ) 或持续复发 (无缓解期 ,活动期症状持续存在 ) [ 1 ]。 所谓再发是指手术切除病灶后 ,病变再度出现。在 完全切除肉眼可见的病灶后 ,经内镜、影像学检查或 手术发现新病灶 ,称为形态学再发 ,通常出现在新的 回肠末端或吻合口处。若完全切除肉眼可见病变后 出现 CD的临床症状 ,并证实病变再发 ,则称为临床 再发。目前 ,常采用 Rutgeerts标准评价内镜下再 发 ,单纯充血、水肿不能认为是复发的征象 [ 3 ]。糖 皮质激素对于中、重度 CD有着良好的诱导缓解作 用。但部分病人会出现激素依赖、无效、不耐受等现 象。过去统称为“慢性活动性疾病 ”,现在的观点将 其定义为激素抵抗或依赖更为精确。所谓激素抵抗 ( corticosteroid refractory)指泼尼松剂量达到 0. 75 mg/ ( kg·d) ,且使用超过 4周后仍有病变活动。激 素依赖 ( corticosteroid dependent)分为以下两种情 况 :无症状复发 ,但服用激素 3个月内 ,仍不能将激 素撤减至相当于泼尼松 10 mg/d (或布地耐德 3 mg/d)以下 ,或停用激素 3个月内症状复发。必须 在排除 CD特殊并发症后 ,方能确诊为激素抵抗或 依赖 [ 1 ]。 1. 3 病变范围的划分  根据病变范围可将 CD分 为局限性和广泛性。局限性 CD是指肠道病变范围 < 30 cm,常见于回盲部病变 ,也可见于单纯结肠或 近端小肠病变 [ 1 ]。广泛性 CD是指肠道病变范围 > 100 cm (指所有节段性病变的总和 )。这种划分方 法 ,虽在 30~100 cm间形成了盲区 ,但强调了广泛 病变时机体承受的巨大炎症负担 ,并为实施内科或 外科治疗提供了依据 [ 1 ]。 1. 4 CD的分类 1. 4. 1 根据遗传或其他标记分类  遗传学检测是 以基因检查为基础 ,也包括基于蛋白质的基因功能 测定。较多研究证实 , NOD2 /CARD15基因突变与 CD易感性及某些特殊表型明确相关 [ 4 ]。但遗传学 检测对个体的预测价值较低 ,尚未列入临床常规检 测项目中。血清学检查 (ASCA /ANCA )尤其是阳性 指标 (ASCA + /ANCA - )对 CD诊断有较高的特异 性 ,但临床预测价值极低 [ 1 ]。 1. 4. 2 根据表型分类  1998年 ,世界胃肠病大会 提出了 V ienna分类法。这是关于 CD表型的最新共 识。患病年龄 (A)、病变部位 (L)和疾病行为 (B )是 病人分类的三大标准。A和 L在病变过程中一般保 持稳定 ,而 B则变化较大。患病部位和疾病行为对 药物的选择有较大的影响。V ienna分类为治疗规 范化迈出了第一步。2005年 , Montreal全球胃肠病 大会又对 V ienna分类进行了更新 ,增加了病变部位 和行为中上消化道及肛周病变的内容 ,并讨论了在 分类中增加遗传学和血清学指标的可能性 [ 5 ]。 1. 4. 3 根据 CRP或其他炎症标记物分类  疾病活 动度分类主要根据 CDA I判定。但 CDA I的主观差 异性较明显 ,不一定能反映出肠道本身的炎症活动 , 故尚需检测血液或粪便中炎症的相关指标。缓解期 病人的 CRP水平 ,可用于评估复发的危险性 , CRP 升高者 2年复发率明显高于正常者。红细胞沉降 率、α2球蛋白和 α1糖蛋白也能较好地预测复发。 上述指标水平增高 ,常提示 1~2年内将有复发 [ 1 ]。 CRP水平极度增高 ,提示并发细菌感染 (如脓肿形 成等 )。血清黏蛋白、IL26、sIL22R等指标 ,也具有类 似的作用。粪便指标如钙卫蛋白 ( calp rotectin)、乳 铁蛋白 ( lactoferrin)、肿瘤坏死因子 ( TNF)等与肠黏 膜溃疡和炎症程度有关。对回结肠炎症及临床复发 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但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证明。 2 克罗恩病的诊断 2. 1 临床诊断  CD的临床表现为多样性 ,主要有 慢性腹泻、腹痛和肛周病变等 ,并伴有发热、乏力、体 质量减轻等全身表现。慢性腹泻是最常见的临床表 现。一般定义为持续 6周以上的稀便 ,以此与自限 性感染性腹泻相区别 [ 6 ]。CD 结肠炎病人血便、黏 液便的发生率 ,较溃疡性结肠炎 (UC)低 ,约为 40% ~50% [ 1 ]。累及结肠的 CD最易出现肠外表现 ,以 全身关节异常为主 ,其他包括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 皮病、口腔溃疡、胆石症等。病人 (尤其是年轻患 者 )如出现上述症状 ,需高度怀疑 CD [ 1 ]。 2. 2 诊断流程 2. 2. 1 病史和一般检查  入院后 ,首先应详细询问 起病症状、肠外表现、肛周病变、饮食情况、近期旅游 史、有无肠病病人接触史、服药情况 (包括抗生素及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吸烟史、家族史及阑尾手术史 等 [ 1 ]。其中吸烟、阑尾手术史及炎症性肠病 ( IBD ) 家族史是 CD患病的危险因素 [ 7 - 8 ]。非类固醇类抗 炎药曾被认为是 CD的危险因素之一 ,但近期的回 ·571·第 3期   魏晓为 ,等  对克罗恩病相关概念与诊断的认识进展 顾性研究 ,并不支持这一观点 [ 9 ]。一般检查包括全 身状况、脉搏、血压、体温、腹部压痛或腹胀 ,是否触 及包块 ,会阴部和口腔检查以及直肠指诊等。最好 测量病人的体质量 ,并计算体质指数。 2. 2. 2 实验室检查  包括 CRP以及全血细胞计 数 [ 1 ]。贫血和血小板增多在 CD 中多见。CRP和 ESR是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实验室指标。CRP与 CD病变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且其半衰期较短 ( 19 h) ,能反映炎症活动的动态变化。ESR反映疾病严 重程度的精确性稍逊于 CRP,其对结肠病变的灵敏 度优于回肠。但上述指标均无特异性 ,无法鉴别 CD 与 UC或肠道感染 ,故有必要行微生物学检查以及 粪常规 ,以排除肠道细菌感染 ,并可进行相关血清学 检查 ,以鉴别 CD与 UC。 2. 2. 3 内镜和影像学检查  CD为肠壁全层性炎 症 ,累及范围广泛 ,其诊断往往需要多种检查相互配 合。结肠镜检查和组织活检对 CD结肠病变及其严 重程度的判断准确率很高。85%以上结肠镜检查可 进入回肠 ,并行组织活检 [ 10 ]。因此 ,对于可疑病人 , 末端回肠和全结肠的结肠镜检查和组织活检 ,是首 选的确诊措施 [ 1 ]。CD内镜下最典型的特征是节段 性受累、肛周病变及铺路石样改变。结肠镜能较好 地预测 CD结肠炎的解剖学严重性。病变严重的解 剖学标准 ,包括出现深达肌层的溃疡、黏膜脱落或溃 疡局限于黏膜下层 ,但蔓延超过 1 /3结肠等 [ 11 ]。需 要注意的是 ,活动性病变严重时 ,应避免使用结肠镜 检查 ,以防止造成肠穿孔。可先使用纤维乙状结肠 镜 ,待病人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回结肠镜检查。累 及小肠的 CD病人 ,若影像学检查失败 ,可使用小肠 镜检查。一般只有并发上消化道症状的病人才考虑 作胃十二指肠镜检查。胶囊内镜在明确诊断及确定 病变范围等方面的敏感性 ,优于小肠造影和 CT肠 道造影 ,缺点是无法进行活检。对于初步评价病人 , 腹部平片具有一定的价值。 2. 2. 4 病变范围的评估  无论内镜检查和组织活 检结果如何 ,均应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和范围。具 体方法包括口服钡剂小肠造影 ( SBFT)、小肠气钡双 重造影 ( SBE)、腹部超声、CT小肠灌肠造影和 MR I 小肠灌肠造影等。①X线造影检查 被广泛用于评 估肠黏膜病变部位及范围 ,目前仍是评估小肠病情 的标准方法。小肠的影像学检查分为置管造影 (小 肠气钡双重造影、CT小肠灌肠造影、MR I小肠灌肠 造影 )和非置管造影 (口服钡剂小肠造影、CT或 MR I的口服造影剂造影 )等。小肠气钡双重造影被 认为是诊断 CD的最佳方法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 准确率。口服钡剂小肠造影操作简单 ,易于观察黏 膜病变、瘘或胃十二指肠病变 ,但对狭窄显示不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螺旋 CT成像和 CT肠道造影 技术 ,对肠道病变的诊断水平可与钡剂造影相媲美 , 甚至优于钡剂造影。MR I对病变部位、范围和活动 度的诊断水平 ,与纤维肠镜及组织活检相当。磁共 振肠道造影 (MRE)检查需给予造影剂以及抗肠蠕 动药物 ,比 SBE更具侵袭性 ,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更 高。R ieber等 [ 12 ]已将其作为 CD的首选诊断方法。 MRE可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 13 ]。②腹部超声 不利 于观察病变范围。但由于无放射性 ,非常适合年轻 人普查 (特别是回肠 CD )。③白细胞闪烁扫描是一 项安全、无侵害的检查方法 ,用于未服用激素的 CD 病人 ,能发现炎症、判断病变范围和活动程度 ,但缺 乏特异性 [ 14 ]。④胃十二指肠镜检查仅适用于存在 上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对于怀疑小肠 CD,已排除肠 腔狭窄 ,且末端回肠内镜检查正常或造影及断层扫 描未发现病变的病人 ,可考虑胶囊内镜检查。⑤小 肠 SBE是检查狭窄的首选方法 ,也可采用 MR I小肠 造影 ,能很好地扩张肠管 ,显示狭窄的程度和范围 , 并准确鉴别不可逆的狭窄和功能性痉挛。对于因狭 窄无法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病人 ,可首选结肠 SBE。 ⑥肠腔外病变包括肠瘘或脓肿形成的诊断 ,应选择 超声、CT和 (或 ) MR I检查。超声对瘘和脓肿诊断 的敏感性可达 87%和 100% [ 1 ]。CT和 MR I诊断复 杂的 CD,尤其是瘘、腹腔脓肿和蜂窝织炎方面 ,具有 较高的准确性。 2. 3 组织病理学诊断 2. 3. 1 病理学特征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 CD诊断 的重要环节。组织学包括内镜活检组织和手术切除 标本。为使诊断可靠 ,初诊时内镜检查应在全结肠 各个部位取活检组织 [ 15 - 16 ] ,包括病变部位和未受累 的正常部位。结直肠与回肠的活检部位 ,至少要 5 个 ,而且每个部位至少取检 2次 [ 1 ]。若怀疑术后复 发 ,应在末端回肠取活检。对回肠贮袋肛门吻合手 术的病人 ,若怀疑 CD,需在吻合口回肠侧取活检组 织。若疑为不典型增生 ,应多部位反复取检组织。 慢性局灶性或斑片样炎症、隐窝不规则以及肉芽肿 , 是诊断 CD最重要的三个病理特征。局灶或斑片样 慢性炎症 ,有时需与正常集合淋巴结相区别。隐窝 不规则是指在有局灶性或斑片状炎症存在时 , > 10%隐窝存在异常 ,可表现为隐窝扭曲、分叉和变浅 等。在方向良好的活检标本中 ,出现 2个以上隐窝 分叉应视为异常 [ 17 ]。CD肉芽肿由类上皮组织细胞 (单核 2巨噬细胞 )聚集而成 ,边缘不清。多核巨细胞 ·671·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8年 5月 第 15卷   并非特征性表现 ,坏死少见。只有不伴有活动性隐 窝损伤的固有层内肉芽肿 ,才是 CD的典型特征 ,需 加以鉴别。单个病理学特征通常不足以确诊 CD。 多数学者认为 ,肉芽肿加上 1个其他特征 (最好是 结构异常或局灶性炎症 )即可诊断 CD [ 1 ]。但肉芽 肿并不是诊断 CD所必需的。结直肠表面的假绒毛 多提示 UC,而局部结构异常时 ,多倾向于 CD。若多 处回肠受累以及炎症由近向远梯度分布 ,亦有助于 CD诊断。缺乏弥漫性不规则隐窝、隐窝减少以及 弥漫性的隐窝上皮多形性等 UC的典型特征时 ,亦 倾向于诊断为 CD。在疑难病人中 ,可行胃活检 ,若 出现肉芽肿、局部加重或活动性胃炎 ,也有助于 CD 的诊断 ,但需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广泛的 CD结 肠炎病人 ,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较大 ,内镜检查及活 检有助于上皮内癌变的检测。与 UC不同的是 ,当 前临床医师对能否应用镜下病理评价病变活动度 , 并无一致看法 ,这主要因 CD病变的节段性以及取 样误差 (可通过多处取检 ,减少漏诊 )。有研究显 示 ,上皮细胞损伤并发中性粒细胞浸润 ,是疾病活动 的标志 [ 18 ]。 2. 3. 2 外科手术标本的处理  对于手术切除的标 本 ,要注意观察标本的大体情况及镜下特征。具有 鉴别诊断意义的典型大体标本特征有回肠病变、脂 肪包裹和肠壁增厚等 ,其中脂肪包裹具有较高的预 后判断价值 [ 19 - 20 ]。其他如典型的直肠赦免 (即直 肠黏膜无受累 )、融合的线状或口疮样溃疡、深的裂 隙样溃疡、瘘形成、节段性病变、铺路石样改变及狭 窄形成等 ,亦具有诊断价值。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 典型镜下特征有 :透壁性炎症、炎性细胞聚集、肠壁 全层淋巴细胞过度增生、结节性肉芽肿 (包括淋巴 结 )及肠道神经系统异常 (黏膜下神经纤维过度增 生和神经节炎 )等 ,黏膜下层增厚 (缘于纤维化 2肌纤 维消失和炎症 )、裂隙样溃疡及上皮细胞相对正常、 黏蛋白保留 (杯形细胞通常正常 )等也有诊断价值。 取检部位应尽可能多 ,以提高诊断的可信度 ,切忌仅 取检肉眼可见的病灶 [ 1 ]。 3 结   语 CD症状随病变部位、疾病严重程度、肠外表现 及药物治疗有所不同 ,需综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内 镜、影像学、组织学、术中所见以及血清学指标等作 出诊断。尽管如此 ,对部分 CD病人的确诊仍有困 难。局限于结肠 ,但无法判定为 CD或 UC的炎症性 肠病 ,最好称其为未分类结肠炎 ( colitis unclassi2 fied)。未确定型结肠炎 ( indeterm inate colitis)只能 用于描述手术标本 ,不能不加区别地用于所有诊断 不明确的病人 [ 1 ]。从英、德等多个国家制订 CD指 南到 ECCO发布 CD的诊疗共识 ,人们一直致力于 规范相关定义及加强对 CD的认识 ,减少误区 ,消除 差异 ,制订合理有效的诊疗方案。当然 ,人们最大的 希望仍是早日发现 CD的病因 ,并提出根治方法。 参考文献 : [ 1 ] The European Crohn’s and Colitis O rganisation ( ECCO). Europe2 an evidence based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rohn’s disease: definitions and diagnosis[ J ]. Gut, 2006, 55 ( Supp lement 1) : i12i15. [ 2 ]  Hanauer SB, Feagan BG, L ichtenstein GR, et al. Maintenan2 ceinfliximab for Crohn’s disease: the ACCENT I random ised trial [ J ]. Lancet, 2002, 359 (9317) : 154121549. [ 3 ] Rutgeerts P, Geboes K, Vantrappen G, et al. Predictability of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of Crohn ’s disease [ J ]. Gastroenterology, 1990, 99 (4) : 9562963. [ 4 ]  Hugot JP, Chamaillard M, Zouali H, et al. A ssociation of NOD2 leucine2rich repeat variants with suscep tibility to Crohn’s disease [ J ]. Nature, 2001, 411 (6837) : 599 2603. [ 5 ] SilverbergMS, Satsangi J, Ahmad T, et al. Toward an integrated clinical, molecular and se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Report of a working party of the 2005 Montreal World Congress of Gastroenterology [ J ]. Can J Gastroenterol, 2005, 19 ( Supp l A) : 5236. [ 6 ]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 ssociation medical position state2 ment.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arrhea[ J ]. Gastroenterology, 1999, 116 (6) : 146121463. [ 7 ] Andersson RE, O laison G, Tysk C, et al. Appendectomy is fol2 lowed by increased risk of Crohn’s disease[ J ]. Gastroenterology, 2003, 124 (1) : 40246. [ 8 ] B ridger S, Lee JC, B jarnason I, et al. In siblings with sim ilar genetic suscep tibility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mokers tend to develop Crohn’s disease and non2smokers develop ulcera2 tive colitis[ J ]. Gut, 2002, 51 (1) : 21225. [ 9 ] Reinisch W , M iehslerW , Dejaco C, et al. An open2label trial of the selective cyclo2oxygenase22 inhibitor, rofecoxib, in inflamma2 tory bowel disease2associated peripheral arthritis and arthralgia [ J ]. A 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3, 17 (11) : 137121380. [ 10 ] Cherian S, Singh P. Is routine ileoscopy useful?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p rocedure times, diagnostic yield, and learning curve [ J ]. Am J Gastroenterol, 2004, 99 (12) : 232422329. [ 11 ] Nahon S, Bouhnik Y, Lavergne2Slove A, et al. Colonoscopy ac2 curately p redicts the anatom ical severity of colonic Crohn’s disease attacks: correlation with findings from colectomy specimens[ J ]. Am J Gastroenterol, 2002, 97 (12) : 310223107. [ 12 ]  R ieber A, W ruk D, Potthast S, et al. D iagnostic imaging in Crohn’s disease: comparis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conventional imaging methods[ J ]. Int J Colorectal D is, 2000, 15 (3) : 1762181. [ 13 ] Schunk K, Kern A, Oberholzer K, et al. Hydro2MR I in Crohn’s ·771·第 3期   魏晓为 ,等  对克罗恩病相关概念与诊断的认识进展 disease: app raisal of disease activity[ J ]. Invest Radiol, 2000, 35 (7) : 4312437. [ 14 ]   Giaffer MH. Labelled leucocyte scintigraph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linical app lications[ J ]. Gut, 1996, 38 ( 1 ) : 12 5. [ 15 ] Theodossi A, Sp iegelhalter DJ, Jass J, et al. Observer variation and discrim inatory value of biop sy featur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 ]. Gut, 1994, 35 (7) : 9612968. [ 16 ] Surawicz CM. Serial sectioning of a portion of a rectal biop sy de2 tects more focal abnormalities. A p rospective study of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 ]. D ig D is Sci, 1982, 27 (5) : 4342436. [ 17 ] Jenkins D, BalsitisM, Gallivan S,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ini2 tial biop sy diagnosis of suspected chronic idiopathic 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 The B 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Initiative[ J ]. J Clin Pathol, 1997, 50 (2) : 932105.[ 18 ] Bataille F, Klebl F, Rummele P, et al. H istopathological param2eters as p redictors for the course of Crohn’s disease[ J ]. V irchowsA rch, 2003, 443 (4) : 5012507.[ 19 ]  Sheehan AL, W arren BF, Gear MW , et al. Fat2wrapp ing inCrohn’s disease: pathological basis and relevance to surgical p rac2tice[ J ]. B r J Surg, 1992, 79 (9) : 9552958.[ 20 ]  Borley NR, Mortensen NJ, Jewell DP, et al.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inflammatory and serosal connective tissue change in ile2al Crohn’s disease: evidence for a possible causative link [ J ]. JPathol, 2000, 190 (2) : 1962202. 关于申报黎介寿院士“肠道屏障”专项研究基金的通知   近 20年 ,在临床各学科相关的基础和治疗研究得到飞速的发展和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 高的同时 ,社会对医疗的需求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来满足人类对日益完善的医疗保障和高质量的临床治 疗的需要。在这样的医学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 ,临床各学科之间的多学科纵向结合和交叉显得日益重 要和必要。 黎介寿院士 ———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 ,攻克肠移植技术难关 ,成功地进行了亚洲首例全小 肠移植与首例肝肠联合移植、使我国成为当时国际上 8个能开展肠移植的国家之一 ,独创一系列国际最好水 平的肠外瘘治疗原则与方法 ,在国内率先研究临床营养支持 (尤其是肠内营养支持 )。并借助这个学术平 台 ,开创性对肠道屏障的临床和基础进行了长达 20年的不懈研究 ,取得一系列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突破。 黎介寿院士在 1999年“中华医学杂志 ”第 8期上发表“加强对肠屏障功能的研究 ”,对中国的肠屏障功能研 究给予前瞻和重要的指导。并被“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在 2003年第 4期再度转载 ,体现了肠道屏障功 能愈来愈被临床所重视。 为了推动对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 ,“黎介寿院士肠道屏障研究专项基金 ”从 2008年 4月开始设立 ,这是 国内唯一针对肠道屏障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给予资助的专项基金。基金第一期 5年 ,从 2009年到 2013 年 ,每年 20万元人民币。 基金名称 :黎介寿院士肠道屏障研究专项基金。 基金的宗旨 :广泛地推动肠道屏障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基金的规模 :第一期 5年每年 20万人民币 ,每个项目每年的资助费用为 1~3万。第一期为 2009年 1 月 1日至 2013年 12月 30日。对于重要的课题 ,可申请滚动资助 ,研究期限可以是 1~5年 ,每年评审一次 , 以决定是否进行下一年度项目资助。 基金的申请 :申请肠道屏障研究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请填写规定的申请表格 ,并在截止日期前用电 子邮件发往指定邮箱 : liqiurong@yahoo. com,同时发短信通知李秋荣 : 13505186534。 申请和评审时间 :基金资助项目以一个自然年度计算 ,每年 10月 30日为下一年度项目提交申请截至日 期。每年 12月 20日前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出下一年度获批资助课题及金额。项目的评审 :由黎介寿院士 主持 ,召集基金评审委员进行评审。 基金的组织和管理 : 理事长 :黎介寿院士 ; 副理事长 :潘裕曙 ; 秘书长 :李秋荣 地址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 305号 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210002) 电话 : 025280860064;传真 : 025284803956;联系人 :李秋荣 (0) 13505186534 研究基金电子申请表 :请登录网站 http: / /www. njzy666. com 下载或发邮件至 liqiurong@ yahoo. com领取 ·871·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8年 5月 第 15卷  
/
本文档为【对克罗恩病相关概念与诊断的认识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