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史最完整的沈阳故宫导游词

史最完整的沈阳故宫导游词

2014-03-08 18页 doc 8M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2378

暂无简介

举报
史最完整的沈阳故宫导游词史最完整的沈阳故宫导游词 史最完整的沈阳故宫导游词 (2014-02-07) 引:网上和书上关于沈阳故宫的导游词有许多,但都不尽完整。如东所和西所部分极少有提及,而西所有是沈阳故宫的必游场所。故而根据多年导游经验和实践,结合大量资料整理完成了这篇沈阳故宫的导游词。希望能给各位导游朋友带来帮助。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此次游览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 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旧时宫殿,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努尔哈赤建立政权之初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
史最完整的沈阳故宫导游词
史最完整的沈阳故宫导游词 史最完整的沈阳故宫导游词 (2014-02-07) 引:网上和书上关于沈阳故宫的导游词有许多,但都不尽完整。如东所和西所部分极少有提及,而西所有是沈阳故宫的必游场所。故而根据多年导游经验和实践,结合大量资料整理完成了这篇沈阳故宫的导游词。希望能给各位导游朋友带来帮助。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此次游览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 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旧时宫殿,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努尔哈赤建立政权之初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其中东路为老罕王努尔哈赤进沈阳以后修建;中路为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以后兴建;西路则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东巡和为了安放《四库全书》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间,组成20多组院落。作为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宫殿之一,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样式。那么我们今天就来领略一下昔日皇宫的风采。 (故宫门前)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故宫门前,东西各有一座牌坊。东边为文德坊,西边为武功坊。老沈阳人俗称为“东华门”和“西华门”。古时候大臣上朝之时从东华门入朝。先在东西朝房侯朝。我们眼前的这座挂有郭沫若词《沈阳故宫》牌匾的建筑就是大清门,大家可能会问,这座像房子一样的建筑为什么叫做门,它与我们常见的门有很大的区别!门作为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等级直观体现。如我们常听说的“柴门”,柴门是用柴木搭建的一个只有门框的门,这也是等级地位最低的门。再有单开门,双开门。有钱有势人家的门要高出地面修建在台基上。我们眼前这座大清门是五间硬山顶的屋宇式的大门,中间三间为门,南北都设有台阶,两梢间有槛墙木窗,皇家的大门明显异于常人。大清门虽然只是出入宫殿的通道,但作为皇宫的门面装饰也力求华丽美观。除黄绿两色的琉璃瓦屋顶和檐下的雕梁画栋外,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墙体四角的琉璃“墀头”,每组都由上下相联的四部分组合而成,黄、蓝色调为主,间以红、白、绿等色,浮雕云龙飞凤,瑞兽奇花,鲜艳多彩,烧造精致,虽然不处于建筑的中心部位,却成为最亮丽斑斓的艺术杰作。这座门为什么叫做“大清门”哪?正统的说法是清朝的国号为“清”,宫殿的门又叫国门,所以叫“大清门”。还有个传说:这座宫门在建成以后并没有名称,只是叫做“大门”。后来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以后,听说明朝北京皇城的正门叫做“大明门”,为了针锋相对,克其锋芒,就把这座大门命名为“大清门”。古时上朝之时文武大臣按照文东武西排列站在大清门前两侧侯朝议事。在大清门的东侧有一座封闭的院落——太庙。所谓“太庙”即皇帝奉祀祖先的宗庙。清朝有太庙制度始于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元称帝之时,前殿供奉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后。叶赫纳拉氏(皇太极生母)神位,后殿则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代祖先,即猛哥帖木儿、福满、觉昌安、塔克世及其妻的神位。太庙建成后,每年逢清明、除夕等日,皇太极都要亲自前往焚香祭祀。顺治迁都北京后,先是把太祖朝的神位移往北京太庙,原来的盛京太庙因为只剩下四祖神位,改称为“四四祖庙”。清朝历代皇帝东巡祭祖陵的皇帝在进入沈阳故宫之前,都要先到庙中向自己祖先的玉宝玉册上香行礼。   (中路)我们走进大清门,在右侧有一个沈阳故宫的微缩,可以领略沈阳故宫的全貌。穿过大清门我们来到了沈阳故宫中路的头道院落。我们正面的建筑就是沈阳故宫的“金銮殿”——崇政殿。兴建之初名字叫做“正殿”。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其中请各位游客注意的是殿顶的琉璃瓦,有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一定会清楚地记得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而沈阳的琉璃瓦是黄色镶绿剪边。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重要差别之一。我们走上台基。在台基两侧分别有用于计时的日晷,和存放标准计量单位的嘉量亭。此外台基上四口盛满清水的大缸大家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吗?当然不是皇帝养金鱼的鱼缸。这四口缸被称作是“吉祥缸”古代称它是“门海”,是古代皇宫中重要的防火设施。那又有朋友问了,冬天北方的天气很冷,水都会结冰。没关系,缸下可以点燃炭火既可以化冰,又可取暖。我们走上须弥座。头上牌匾用满文和汉文书写的“崇政殿”,请看左边的满文,我们有个形象的比喻“中间一根棍,两边都是刺,加上圈和点,就是满文字儿”。沈阳故宫的牌匾都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而北京故宫的牌匾都是汉文在左,满文在右。这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差别之二。崇政殿内现在的陈设是乾隆东巡后按照北京故宫乾清宫的陈设摆放的。上面“正大光明”匾额为顺治皇帝御笔亲书。下面就是皇帝的宝座,据说宝座上绘制雕刻有8条金龙,算上坐在宝座上的真龙天子正好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阳数九条龙。宝座后面是金质屏风。上面刻有康熙皇帝从古代经书中摘出的言十二句铭文圣训,作为自己和后世皇帝治理国家的座右铭镌刻在御座之旁的。陈设在龙椅前后的有鹤式烛台、熏炉、塔式香亭、甪端、“太平有象”等。从乾隆时起,皇帝还把一些相关的题咏诗章手迹制成匾联悬挂殿内。宝座前的“念兹戎功用肇造我区夏,慎乃俭德式勿替有历年”蓝地金字对联出自乾隆皇帝手迹,殿北门内上方还挂有嘉庆、,道光御题崇政殿诗金字木匾等等。当年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励精图治,1636年皇太极就是在这里发布诏书。将国号“金”改为“清”;改元“天聪”为“崇德”;改“女真族”为“满族”。那为什么要改国号和族名哪?国号有为什么叫做“清”哪?话说皇太极请遍能人高手,为国家和民族改名。这群能人高手里有个在深山出家的老和尚,法号无然。无然长老给他出主意:明朝的“明”字光辉灿烂,属于“火”,要想灭火,就得用水,族号叫“满”,国号叫“清”,这“满清”二字都带三点“水”,六水灭火,可得中原天下。皇太极信服极了,要改就彻底改,把自己这个罕王也改了,干脆和大明朝并列,也就叫皇帝吧! 在崇政殿前的东西两侧分别为“飞龙阁”和“翔凤阁”。“飞龙阁”和“翔凤阁”主要是为皇帝藏珍纳宝的。许多珍贵的文物都藏于此间。“飞龙阁”和“翔凤阁”后面分别是用于存瓷器的东七间楼和存放书籍墨刻的西七间楼。 我们离开崇政殿,穿过左翎门来到崇政殿的后院。在东西两侧的分别是“日华楼”、“师善斋”、“霞绮楼”、“协中斋”。后期主要用于皇子教育,也就是“皇家贵族学校”。在我们的正面有一约四米的高台,台中环绕有女儿墙,台上就是沈阳故宫的后宫部分。哪为什么后宫要建筑在一座高台上那?这就要从满足民俗说起。满族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生存状况相对恶劣。经常受到虎狼这样的野兽的攻击。于是聪明的满族人将居住之所建住宅一个土台之上,地势较高可以有效的防范野兽的攻击。这就形成了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的差别之三。北京故宫的前朝建筑在高大的须弥座上,后寝建筑在平地上。沈阳故宫正好与之相反。台上有一高楼。此楼名曰“凤凰楼”。原名“五凤楼”、“翔凤楼”。凤凰楼采用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通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此楼为当时沈阳城最高建筑。沈阳古称“盛京”。“盛京八景”(天柱排青、辉山晴雪、浑河晚渡、塔湾夕照、柳塘避暑、凤楼晓日、皇寺鸣钟、万泉垂钓)之一的“凤楼晓日”的典故就出于此处。站在楼上可以最先看到东方朝气蓬勃的晓日。传说当年站在凤凰楼上可以看到抚顺城。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休息小憩和宴请之所。登上象征二十四节气的二十四级台阶。抬头可见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紫气东来”。“紫气东来”的典故出自汉朝刘向的《列仙传》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后世引用为“紫气东来”。乾隆用紫气东来比如大清王朝自东方兴起,向西入关定鼎中原。 穿过凤凰楼我们进入了一处院落,此处就是皇太极的后宫所在。这里为典型的满族四合院建筑。正面的是皇太极的中宫“清宁宫”。东西两侧分别排列着,东配宫:关雎宫和衍庆宫;西配宫:麟趾宫和永福宫。我们下面依次参观。从外面看清宁宫,我们就会发现满族的民居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汉族的民族门通常开在正中间,而我们眼前的满族民居的门却开在靠东的一侧。满族民居有句名谚“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烟囱,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我们进入清宁宫参观。住在清宁宫的女主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死后呗册封为孝端文皇后。哲哲,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十五岁时嫁给皇太极,生有三个女儿。由于哲哲娘家科尔沁部在蒙古各部落中归附后金最早,与之关系最紧密,所以皇太极改元称帝册封后妃时,便将地位显贵的哲哲立为中宫皇后,她是清代历史上第一位行大礼、正式册封的皇后。顺治七年哲哲故去,谥号为“孝端文皇后” ,同皇太极一起合葬在清昭陵(沈阳北陵)。请各位朝西面看。满族人以西方为大。所以西面供奉着神龛,此幅画像为关公。满族八旗以《三国演义》为兵书。故而非常崇拜关羽。满族人把关羽封为武神。在清朝以前我国的武神是岳飞。清朝人统一天下以后,因岳飞曾经和满族的先祖做过战。所以岳飞下了岗,关公成为新一任的武神。在神像的两侧分别挂有“万福之原”和“合撰延祺”。“万福之原”是乾隆御笔,意为万福来原于神的赐予。“合撰延祺”是嘉庆御笔,意为聚集天地之灵气,使幸福绵长。下面提一个小问题。有知道清宁宫中这俩口大锅的用途的吗?……我来解释一下:这两口锅是用来祭祀的。满族人信奉萨满教。萨满祭祀过程既庄重虔诚又有神秘色彩,主持祭祀的萨满巫师头上带着高高的神帽,身上系着腰铃,手中拿着单面鼓,在地中央边唱边跳。我们现代所说的“跳大神”就是从萨满巫师中演变过来的。主要的祭品是自家养的黑色雏公猪,人们将热酒灌进猪的耳朵,如果猪耳朵有晃动即表示神灵已经接收该祭品。如果不动,则表示神灵不满意,则本次祭祀活动不能在进行下去了。猪由于受到刺激就会摇头,称为“领牲”,满族人认为此时的猪已经通神,成为连接天地的媒介。然后将猪宰杀后煺洗干净,切成大块,放入北侧的两口大锅里清水煮熟,先放入木槽内供奉给神灵享用,然后再分给参加祭祀的人们,称为“吃福肉”,满族人相信吃了福肉,福气就会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每年正月初一,满族的祭祀活动最为盛大。初一早晨王公大臣都要到皇帝家来做客。皇帝会将煮好的福肉赏赐给他们吃(清水煮肉),吃的时候不蘸任何调料。那位能吃到最大的那一块,则他今年的福气会最好。其余剩下的部分会放到门内左侧的案板上。在杀猪的时候,猪内脏也是有用处的。将猪内脏取出,置于院中的神杆索伦干上,供奉满族的神鸟乌鸦。索伦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乌鸦为什么能成为满族的神鸟哪?这就要从乌鸦救凡察的故事说起。满族的先祖有一次背仇家所害。全家只有一个叫凡察的小孩逃了出来,仇家要赶尽杀绝。凡察跑的精疲力竭之时卷曲在一棵棵树边。这时恰巧一群乌鸦落在树上和凡察的身上。仇家经过此地,认为乌鸦是不会在有活人的地方停留,凡察一定不会再这。就这样凡察得救了,凡察后来成为了满族的英雄,为族人报了仇。于是满族开始供奉乌鸦为神鸟,祭祀的时候用猪内脏来供养乌鸦。当有流浪的乞讨者经过时也可抓取索伦干上的东西吃。言归正传。清宁宫内东侧被隔开里面称之为“暖阁”。也就是皇帝皇太极和皇后哲哲的卧室。暖阁内部分为南北两间,两间都有火炕(龙床)。这种设计非常巧妙,完全适于北方气候温差较大的特点。在漫长寒冷的冬季,住在临窗的南炕,既明亮,又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自然十分暖和;而在炎炎夏日,避暑移居到北炕,则很凉爽,是理想的居住之所。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端坐在南炕上“无疾而终”,卒年五十二岁,葬在昭陵(即沈阳北陵)。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左高右低”,在清宁宫左右两侧按照地位级别分别是: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我们下面逐一参观。关雎宫就是皇太极一生中最宠爱的宸妃——海兰珠,宸妃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宰桑之女,也是中宫皇后哲哲的亲侄女。海兰珠归嫁皇太极时已经26岁,崇德元年皇太极册封后妃时,海兰珠后来者居上,被封为东宫大福晋,并把其居住宫室命名为“关雎宫”。“关雎”一词源于《诗经》首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这是一首千古爱情绝唱,把内涵这样丰富的名字赋予了海兰珠所住的宫室,足见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特殊感情。崇德二年七月宸妃生皇八子,皇太极非常高兴,并在大政殿颁诏大赦天下,皇太极这一不寻常的举动,足以证明对该皇子宠爱有加,可惜这位小皇子来到世上仅七个月,就不幸夭折了。宸妃无法承受这一痛苦的打击,每日郁郁寡欢,积郁成疾,崇德六年病逝。当时皇太极正在边外重镇锦州与明朝作战,闻讯后马不停蹄奔回盛京,可还是没有看到宸妃最后一眼,他悲不自胜,一路奔进关雎宫爱妃的灵柩前“悲涕不止”,并下令以国丧的规格从厚殡葬,同时下旨追封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使海兰珠成为有清一代获谥号字数最多的妃子。此后,皇太极一直生活在怀念宸妃而无法释怀的状态中,并结束了他四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再也没有重返战场,他常常睹物思人,每次外出围猎路过宸妃的墓地,皇太极都要凭吊一番,痛哭一场。 两年后皇太极病逝在清宁宫,享年52岁,皇太极的英年早逝与两年前宸妃的病逝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宸妃的居室,北炕挂着一个摇篮,是宸妃哺育皇子的地方,“养个孩子吊起来”与“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并称为东北的三大怪。外间是宸妃会客、礼佛、用餐的地方。中间炕上的佛龛里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 麟趾宫又称西宫,是皇太极贵妃娜木钟的寝宫,“麟趾”二字出自《诗经》,意为子孙兴旺,乃人中龙凤。贵妃娜木钟是蒙古阿巴垓部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嫁与蒙古察哈尔林丹汗为多罗大福晋,又称囊囊太后。原称霸于漠南蒙古的林丹汗,在众叛亲离后死于青海大草滩,娜木钟率1500户部众,归顺皇太极。皇太极出于政治的需要,将其纳为福晋,崇德元年,册封为麟趾宫贵妃。其子博穆博果尔曾在皇太极死后成为福临(后来的顺治皇帝)皇位的最大竞争者。后成为顺治朝重臣,死后谥号襄昭亲王。 衍庆宫又称为次东宫,是皇太极淑妃巴特玛喿的寝宫,衍庆是福庆长久之意。淑妃也来自阿巴垓部,为林丹汗窦土门福晋,林丹汗死后,与部众归顺皇太极,崇德元年册封为衍庆宫淑妃。其女,被皇太极嫁给多尔衮为妻,是多尔衮十位妻妾中六位蒙古族妻妾的之一。 我们最后来看看皇太极一后四妃中地位最低的永福宫。永福宫位居五宫之末也称次西宫,是皇太极后妃中名气最大的庄妃居住的宫室。庄妃本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崇德元年皇太极册封后妃时,年龄最小的布木布泰被尊为次西宫侧福晋。如论及对清政权的巩固发展与影响,庄妃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其她四位后妃,被后人评价为清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后妃。庄妃是中宫皇后哲哲的亲侄女,东宫宸妃海兰珠的亲妹妹,三人同出于蒙古科尔沁部。努尔哈赤最初打天下的蒙古科尔沁部落是他最强劲的对手之一。多次征战互有胜负,努尔哈赤觉得继续打下去没有好处,于是决定联合蒙古科尔沁部。双方一拍即合。于是最原始,最有效的联姻被广泛的使用。当时还是皇子的皇太极和科尔沁部的哲哲成了亲。联姻最重要的就是要留下一个流淌着两个家族血液的男性后代。皇后哲哲没有完成这一使命。在老罕王努尔哈赤晚年,皇位争夺激烈,四大皇子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都对皇位存有野心。但是皇太极的妻妾中始终用没有一个流淌有蒙古血液的儿子,这对他的政治地位很不利。他心急如焚。于是他跑到了科尔沁部想再找一个妻子,于是他选中了后来的庄妃布木布泰。年仅13岁的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随后的日子里布木布泰给皇太极生下了三个女儿。但是也没有给皇太极生下一个儿子。皇太极继位以后和蒙古联姻的事始终缠绕在他的心头。他又一次来到科尔沁部娶了已经26岁的宸妃海兰珠。26岁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大的年龄。有人说海兰珠此时是一位寡妇。不管怎样皇太极还是娶了海兰珠。海兰珠不负众望生下了一个儿子,可惜的是七个月后皇子夭折。皇太极十分心痛,正值此时庄妃布木布泰给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皇太极十分高兴,亲自起名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皇太极的一后四妃全部来自蒙古草原,都姓博尔济吉特氏。由此可见皇太极对联姻蒙古的重视程度。1643年皇太极在清宁宫突然驾崩,引起宫廷皇权的斗争,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庶出)与皇太极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互争皇位相持不下。当时正当清军挺进中原,一统天下的关键时刻,庄妃在这紧要关头,审时度势,利用自己的地位和中宫皇后的支持,联合多尔衮推举福临继位,多尔衮做辅政王,从而避免了险些酿成的宫廷政变及清王朝的分裂。福临登基,庄妃从此成为皇太后,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政治生涯。顺治十八年,顺治帝因出天花24岁在北京养心殿英年早逝。在庄妃的支持下,年仅八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即康熙皇帝。庄妃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庄妃在清初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铲除权臣鳌拜的过程中,庄妃在幕后为年轻的康熙皇帝出谋划策。又如北方察哈尔部趁机叛乱,康熙帝在京师一时无兵可派,关键时刻,是庄妃向康熙推荐了大臣图海,统帅八旗健壮家奴组成的大军,很快就平定了叛乱的察哈尔,一解康熙的后顾之忧。身为一国之母,庄妃还以身作则,克己奉公地支持儿孙成就大业,康熙平定三番之乱时,庄妃先后拿出宫中银两、缎匹犒赏官兵。康熙二十六年,庄妃病逝,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的昭西陵,享年75岁。成为清朝后宫中寿禄最长的女人(其次慈禧74岁)。关于庄妃的传闻轶事特别多,比如庄妃劝明总督洪承畴降清、庄妃下嫁多尔衮等等。有的是出自民间的传说,有的至今史学界还争论不休。其实无论庄妃下嫁与否,都不能抹杀她在清朝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庄妃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一代女性。 皇太极一生妻妾十五人。除一后四妃以外。分别居住在清宁宫的两侧的房舍内。我们来到清宁宫的后面。刚才我们说过了满族民居的特点。大家还记得吗?对:“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我们刚才看过了口袋房和万字炕,我们马上要看到的就是出在地面上的烟囱。在清宁宫后的这根烟囱是当年沈阳城内唯一的一根烟囱。寓意“一统江山”。大家数一下烟囱有多少层?……对一共有十一层,我告诉大家在十一层上面还有三块砖。那么这什么讲哪?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清朝有多少位皇帝,又有多少位是寿终正寝的?……对清朝一共有12为皇帝。其中11位寿终正寝。末代皇帝溥仪只做了三年的皇帝。正好和这十一层零三块砖“一统江山”吻合。 穿过后门,我们来到了故宫的 “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房三间、磨房三间、仓房二十八间,凉亭一座等。二十八间仓建于康熙年间,归盛京内务府管辖,用作存放当地皇庄交纳的粮食,以备供给其所属人丁口粮和做牲畜饲料。二十八间房中,有六间是通道门(称“后宰门”),其余二十二间每间各一丈五尺左右,可盛放粮食六百仓石(约合六十万斤)。碾房、磨房是为后宫皇帝及其后宫制作食物之用。 从历史记载中得知,乾隆年间以前,清宁宫院落中本没有通往后面的门,因乾隆初次东巡前拟定要在清宁宫重开萨满家祭,为便于给这项礼仪服务的人员出入宫区,盛京地方官员特奏清皇帝批准,在清宁宫后墙西侧新开一处“随墙门”通往北面台下,后来这座门便一直保留下来,至今犹存。由此人们可能会联想到一个问题,即清人关前除凤凰楼下层的正门外,是否还有其他进出台上宫区的通道?因为按照当时的等级制度,在宫内服务的“下人”属奴仆身份,是不应该与皇帝后妃一样从正门出入的。1987年,这个谜终于被解开。沈阳故宫在安设清了宫避雷针引线时,发现东山墙下距地表较浅处有砖石砌筑的遗迹,经继续向下挖掘,竟出现了一条上部砌成拱形的“地道”,从台上直通至台后的地面。经过分析认为,这就是台上宫区通往外部的另一个出入口,应是清太宗时期伺候皇帝后妃的人进出宫区之处,清入关初年,可能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将其堵塞填平,直到几百年后才被发现,如今这条通道已经过修整重新开放,使由此走过的游客对当年的宫廷生活又增添了几分遐想。 (东路)沿着后花园主路东行。从后门进入东路。在门前有一处影壁墙,又称照壁。个位仔细看墙上的图案。大家会发现上面所雕绘的图案为仙鹤,而非我们在电视中常见的北京故宫中的龙图案。这也是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区别之四。步入沈阳故宫的东路。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宏广场建筑群。其主要建筑有大正殿,十王亭,銮驾库,奏乐亭构成。我们先来看看广场正面的大正殿。远观大正殿形如一座亭子。他的建筑学名称是:八角重檐攒尖顶大木架结构建筑,清代俗称为“八角殿”。它既是整个宫殿群中最先完成的建筑,也是装饰艺术和使用制度方面最具特色者之一。殿顶最高处是五彩琉璃宝顶,由宝瓶、相轮、火焰宝珠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并装饰着浮雕云龙,色彩斑斓,美丽吉祥,是吸收了佛塔塔刹的艺术特色而精心设计的。同样精彩的是。紧贴宝顶下部的八条垂脊上,各立有一个彩色琉璃烧制的胡人力士,深目高鼻、紧衣小帽,虽然姿态各异,但都好像是在用力牵引绳索加固宝顶,构思巧妙,仪态生动,十分精彩。大政殿的两层殿顶都用琉璃瓦覆盖,装饰在殿顶垂脊部位的行龙脊兽、檐下的斗拱彩画,也都以其富丽和别致的风格,烘托出这座大殿的庄严神圣。大政殿外观共有内外两圈三十二根红柱,最引人注目的是南侧殿门外两柱上的金龙,昂首探爪仿佛正欲争攫中间的火焰宝珠,形态栩栩如生,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在殿柱顶端的外侧,各有相貌威猛、非狮非牛的兽面。据说这是藏传佛教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把它装饰在建筑上,既能带来吉祥又可体现统治者的威严。大政殿内檐柱间的八面,各装有六扇隔扇门而并无砖墙,门的上半部是“斧头眼”式的棂格,下部裙板中间则各镶有木雕的金漆团龙图案,更增添了殿体周围的美感。夏天时将门卸下形如凉亭,通风效果极佳。冬天时内生火盆市内温暖如夏。大政殿建筑在须弥座台基上。四面都设有石阶踏跺,正南殿门前的一组中间是石雕云龙陛路,是皇帝出入大殿的御路。这里的石雕栏板、望柱、抱鼓、石狮等,都带有明末清初东北地区民间的风格,朴实生动,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大正殿共有八面,四处台基,寓意大金国四平八稳。 我们走上大正殿参观。大政殿内是不设天棚的“彻上露明造”装修。八根十余米高的彩绘金龙大柱直插殿顶。穹顶正中是圆形的木雕金漆降龙藻井,周围的天花彩画,靠里侧的是万福万寿万禄万喜八个篆书汉字图案。外侧的一圈则分为八组,每组由一个梵文字图案和四个龙凤图案构成。这些精美别致的天花装饰,既具有富贵祥和的气氛,又带有神圣的宗教色彩。与之相呼应的,还有殿内各个方向姿态各异的云龙和兽面、莲花、如意等木雕装饰,成为融合多民族艺术风格的壮美景观。在殿内挂有康熙皇帝手书的对联“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 大正殿在建成之初叫做“大衙门”。因为早期满语中并没有与“殿”相应的词,而是用从汉文中音译的“衙门”一词来形容它,所以把“大殿”称为“大衙门”。每天皇帝地就在大正殿内处理政务。在大正殿的两侧分别排列有十座小亭。这就是有名的“大正殿十王亭”。大政殿和十王亭不仅体现了当时满族国家的政治特色,在建筑布局和风格上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史书中记载,努尔哈赤、皇太极率领八旗军队外出驻扎时搭设的蒙古包式帷幄,有时就是皇帝用大一些的“黄幄”,而八旗贝勒大臣们则分别用排列在其前两侧的八座“青幄”,大政殿和十王亭的排布、瓦色、造型都与之十分接近。因此,人们也把这“一殿十亭”叫做“帐殿式”布局,视为带有游牧狩猎民族特点的宫殿建筑的典范。 在这里就要提到一个词“八旗”。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而后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三百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一人。固山就是旗的意思。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皇太极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在满族中有“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清朝早年正黄旗由努尔哈赤直接领导,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为加强统治他将镶黄旗也编入自己的直属部队之中。顺治七年多尔衮死后,清世祖福临将尔衮掌管正白旗也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尊,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清世宗雍正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贝勒对各旗的控制,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俗称外佐领)和府属佐领(俗称内佐领)的隶属关系。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领,实际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诸王及贝勒仅能控制其府属佐领。又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称为左翼,设左翼王一名;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称为右翼,设右翼王一名。 在沈阳故宫的十王亭中可清楚的看出各个旗所处地位的高低,按照顺序分别是。左翼王、左翼王、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那这里出现了个现象,为什么镶黄旗在正黄旗之上呢?这是因为皇帝最初直属掌管正黄旗,为了表示谦让,故意退一步,让镶黄旗占据第一名。在清朝初年每个旗所掌管的军队的人数大体相等。但随着清朝内斗,实力不断变化。造成了正黄旗鼎盛时期有54个牛录,而俩蓝旗一共才有42个牛录。镶蓝旗由于受到惩罚只能维持在20个牛录。所以蓝旗在清朝的地位相对较低。目前在十王亭有清朝珍贵的文物展览,大家可以依次参观。 在清朝人关前,决定国家军政事务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由汗王(皇帝)与八旗中的议政贝勒(王)和议政大臣共同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而大政殿就是召开这种会议的专门成所。皇太极时期许多关于国家重要决策的讨论和涉及对皇室贵族的处分案件都是在这里最后确定的。满族早期的“大衙门”还具有集会的功能,即召集众人举行某项仪式或宣布某项需要周知的事情,大政殿也继承了这种用途,成为当时国家举行重大庆典的场所。后金建国以后,每年最隆重的国家大典是元旦( 正月初一)的朝贺和筵宴,清太宗时期都固定在大政殿前进行。每逢那一天,皇太极清晨在清宁宫祭神和到城东门外的堂子祭天后,就来到大政殿升坐宝座,文武群臣以及前来祝贺的外邦使臣都已在殿庭按次序排列整齐,时辰一到,即依次上殿行礼进表,向皇帝恭贺新春,随后便在此举行有数百人参加的新春大宴,宴间还要表演满、汉、蒙古、朝鲜等各民族的舞蹈和杂耍、摔跤等各种助兴节目,有时甚至会连演数日。除元旦之外,万寿节(皇帝生日)、冬至节、皇帝登基、出征凯旋等大规模庆典仪式也都在大政殿前举行。此外,由于大政殿地处皇宫附近的城中心,也作为临时召集官员的集合地点。皇太极时期规定,如遇有紧急情况来不及通知,只要听到在盛京城八个城门同时击鼓,各级官员必须迅速赶到大政殿前集结听命,也体现出这座大殿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重要作用。 清入关后大政殿的使用清朝迁都北京后,大政殿是惟一继续常年使用的旧宫殿。其原因是清代盛京城的官员,还保留着“坐班”和“朝贺”两项在大政殿前举行的仪式。按照清入关前的规定,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是“常朝之日”,相关文武官员必须到皇宫殿前排列整齐,经礼部官员点名查验后,“有事早奏、无事退朝”。顺治进北京以后,虽然皇帝已不住在盛京,但这种制度并末取消。每逢常朝之日,负责管理大政殿的官员要事先将殿内外打扫干净,陪都沈阳城内各衙门文武官员清晨就到大政殿前御路两侧,面向大政殿方向按次序排班坐好,至规定时辰,由盛京礼部监礼官按名册对照并后,仪式即结束,众人各自散去。因为京师常朝官员们要向皇帝磕头,而盛京只是向宫殿而坐,所以清代典制中称这项礼仪为“坐班”。另一项是在大政殿前举行的朝贺礼。按清朝制度,每逢“三大节”即农历元旦、冬至和万寿节(皇帝、皇太后生日),全国各地的官员都要举行朝贺皇帝的礼仪。其中北京是在故宫太和殿前,外省是在本官署衙门内,而盛京城内官员则在大政殿前行礼叩拜,也成为陪都城的一项特殊礼制。清入关后大政殿最重要的使用功能是在皇帝东巡盛京祭祀祖陵期间。按照乾隆时期的定制,东巡期间有两项仪式要在这里举行。一是在崇政殿庆贺典礼之后,要在大政殿前颁布宣告东巡谒陵大礼告成的诏书。第二项则是隆重的筵宴大典,一般在皇帝祭祀三陵已毕人住故宫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举行。相关官员事先已将典礼所用的编钟、编磬等宫廷乐器和宴桌等摆放在殿前,通常的情况是在殿内宝座之前摆设大宴桌一张,供皇帝专用,满、蒙王公贵族的宴桌摆在殿内两边,其他人的宴桌则放在殿旁台基上和殿庭之中,皇帝宴桌以外都称作“跟桌”,数量是整整一百张。吉时一到,皇帝由驻跸的西所行宫乘轿至大政殿升坐宝座,王公官员等在殿前跪迎行礼后各自人座。筵宴开始后,众王公大臣的代表要向皇帝敬酒,而皇帝赐给众人的酒果点心等则由御前侍卫逐桌送上。席间,王公大臣要在由乾隆皇帝亲自作词的“世德舞”乐章伴奏下,每两人一组依次到殿前起舞助兴,还要像入关前大政殿筵宴时那样,由侍卫表演摔跤、翻跟斗等助兴节目,场面十分热闹。这种大宴的参加者,除随驾东巡的王公大臣外,还有盛京地方官员和皇亲国戚、乡贤耆老的代表,每次都不下数百人,而且从乾隆至道光历次东巡都按制举行,成为皇帝在祖先宫殿前款待臣僚和家乡父老的欢庆盛典。在大政殿南端东西各有一座奏乐亭,逢大政殿有重大庆典时在此奏乐,清人关后皇帝东巡时仍然使用。但因主要的乐部多是设在殿前较近的地方,亭中乐队应是用于皇帝上殿时接驾和筵宴伴奏等场合。由于奏乐亭是大政殿区域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简单而又坚固,所以一直保存得比较完整,成为沈阳故宫东路南端的标志建筑。   (东所)离开东路我们来到东所参观。东所与一会要出参观的西所。同为乾隆皇帝东巡时所增建的。其中东所为皇帝东巡时,皇太后皇后和后妃子女所居住。西所为皇帝办公和居住之所。东所主要建筑有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东所建成后,有两位皇太后曾在此居住过。一位即乾隆之母钮祜禄氏,在乾隆十九年随皇帝东巡来此;另一位是道光朝的太后,也姓钮祜禄氏,是嘉庆帝皇后,但并非道光生母,按制度在道光即位后被尊封为皇太后,道光九年东巡时随皇帝同来居住于此。因为皇帝东巡时在盛京宫殿内只住几日便启程回京,所以东所建成后至清末,真正有皇太后住在这里的时间总共也没有超过半个月。 颐和殿用于皇帝东巡时皇太后接受皇帝及文武大臣朝拜。介祉宫用于皇太后休息之用。敬典阁用于尊放皇室《玉牒》谱书等。清朝时期每当玉牒纂修告成,礼部都按例备份恭送盛京入藏敬典阁。玉牒的迎送礼仪颇为浩大,每次从北京启送,都由王公大臣率官兵护送到盛京,到达盛京的时候,盛京将军穿着朝服出郊跪迎,安放玉牒的亭子在鼓乐声中被抬至崇政殿前,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由钦天监择定吉日,再正式送至敬典阁。   (西所)我们再来参观皇帝东巡时的临时居所。西所与东所建筑基本相同。首先来看门前的这座垂花门。这又是座障门。当皇帝召见大臣的时候,大臣就要在垂花门前等候通报,得到皇帝同意后方能入内。我们前面的这座宫殿叫做迪光殿。这座迪光殿是皇帝东巡时候临时的办公场所。迪光殿为三间,样式与颐和殿相同,皇帝驻跸期间在此处理朝政、批阅奏章。殿前两侧各有配殿是随驾的内阁、军机处及部院官员办公之处。说道皇帝出巡,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定是乾陵皇帝下江南。皇帝下江南是为了游玩。而东巡这是皇帝一生中最重大的活动之一。东巡的主要目的是祭祖。清朝皇帝康熙、乾隆、嘉庆、道光一共先后十一次东巡。其中康熙晚年因身体原因不能亲自前往东巡,遂派遣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代其前往。这也成为后来雍正皇帝继位说的一个根据。清朝皇帝东巡需要按照驿站严格时间行进。先要前往抚顺永陵祭奠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先。然后返回沈阳清福陵祭奠清太祖努尔哈赤,再到清昭陵祭奠清太宗皇太极。最后才能回到沈阳城内,拜祭祖庙。而后才能进入沈阳故宫。 转过迪光殿,前面的就是保极宫。保极宫是皇帝的起居室。样式与东所介祉相同,但其左右有抄手廊与迪光殿后廊相接,使院内显得更为精致典雅。 “保极”之名,出自《尚书·洪范》“锡汝保极”,乾隆释意为“保极持楹安率土”。保极宫内高悬嘉庆御笔“高林万象”匾;正中配柱上悬乾隆御书:“帝命式与九围本支百世;天心佑夫一德承叙万年。”意为同心同德,江山永固。保极宫暖轩中央,设龙纹明黄坐具一副,清帝东巡时,就在此召见亲近王公。坐垫两侧各摆放一具小炕桌。上放书函,以示皇帝勤勉好学。炕桌上方,悬挂着雕漆海天仙境挂屏,制作极为精妙。保极宫的东稍间为皇帝寝宫,它与东间由六扇隔扇门相隔,隔扇上布满清代宫廷书画家戴洪、傅雯、卢湛、马图等人的书画作品,多为花鸟、山水。这些画作将隔扇的书卷气渲染得极为浓烈,较之那些庸俗的雕刻隔扇,自是透露出清静儒雅之风。 在保极宫后与之相连的有一座样式独特的建筑继思斋。大家请看继思斋的棚顶,很特别吧,学名叫做“悬山卷棚司波浪式”或“勾连搭式”。继思斋平面基本上是一个正方形。其内部的分隔也很特殊,是周“井”字形的间壁,平均分成九个小间,以不同的方式连通,而只有南面正中的一个出入口,门前有一座数米长的直廊,与保极宫北门相连。这种建筑样式,不仅在沈阳故宫是独一无二的,在其他宫苑建筑群中也十分少见。继思斋也被誉为沈阳故宫中最神秘的建筑。更令许多人感兴趣的是这里到底是什么人住的。因为无论在清代史书中或在宫廷档案中,都没有发现关于继思斋使用情况的明确记载。从其命名看,“斋”似乎应该是皇帝读书写字的地方,但从其室内格局和装修即可看出并非作为书房之用。经过仔细的分析,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继思斋应为皇帝东巡期间随驾后妃们居住的地方。按照档案的记载,清帝东巡每次都有后妃随行,人数一般是三至五位,那么,她们在新建的盛京行宫中必定有固定的居住之处,而且应是在外人不能进入的区域,并距离皇帝寝宫很近。沈阳故宫符合上述条件的地方只有一处,就是建于行宫高墙深院中的继思斋。清代沈阳故宫陈设档案记载,斋内九间房中,有的摆放佛像供案,有的悬挂书画卷轴,有的摆设妆奁用具,有的布置文房四宝,还有的备有“暖净”和“凉净”,即坐式马桶。据此分析,斋中有的房屋属于“公用”,如佛堂、明间靠南和居中的一间,其余四至五个房间,每室住后妃一人。传说中继思斋居住情形是这样的:皇帝居于“九宫格”正中一间,有门可通四方,后妃们则环居周围数间,而且彼此有板壁相隔,听不到其他室内的声响。但是其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形还有待探查。 在继思斋身后的建筑叫做崇谟阁,是盛京皇宫内存放《实录》、《圣训》等国史秘籍之所。著名的《满文老档》、《满州实录图》当年亦存放于此。 (西路)各位游客随我穿过崇谟阁后面的边门来到故宫的西路。西路的主体建筑有戏台、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九间殿。我们由后至前逐一参观。九间殿是乾隆时期修建的御书房之一,它的功能主要用于收藏各种书籍,同时也收藏各种瓷器。在2003年对九间殿的维修过程中发现了48个上画金色蟠龙的深红大木柜,发现龙柜中共藏有8000余件文物。 在九间殿前的建筑是仰熙斋。仰熙斋为七间,两侧有抄手廊与文溯阁后廊相连。斋内东间设有宝座屏风,是皇帝休息读书的场所。 在仰熙斋前有一座建筑样式与周为建筑格格不入的建筑。故宫中其他建筑都是红墙,黄瓦。而这座建筑这是白墙,黑柱,绿瓦。这是为什么哪?这座建筑是做什么的哪?这座建筑叫做文溯阁。是故宫的藏书楼。中国人讲究阴阳五行学说。因为龙、金色、红色都是火焰的象征,而黑色、绿色、蓝色则是水和木的象征,用在藏书楼上自然更为合适。这也是具有很深迷信观念的古人经常采用的一种“防火措施”。文溯阁殿顶不用黄琉璃瓦而是黑琉璃瓦镶绿边,廊柱用绿色而不是红色,檐下的彩画也不用龙凤等图案,而是“如意书卷”、“白马献书”等以书籍为主要表现内容,并且采用蓝绿为主的色调。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个因素,使文溯阁同其他宫殿建筑相比显得与众不同,更带有清新淡雅的意境。文溯阁是仿照是浙江宁波著名藏书楼“天一阁”所建筑。大家从外面看此楼是几层?对是二层。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北京故宫有多少间房。大家一定会脱口而出九百九十九间半。我告诉大家沈阳也有半间房。半间房在哪里?就在这文溯阁。文溯阁的建筑是这样的外观为两层,但从室内看则为三层,这叫明二暗三。文溯阁内分为三层,其中第二层是在五大间的北侧和东、西两间加构的“凹”形“仙楼”,这样既扩大了一层中前部的高度空间,又增加了摆放书架的面积,并与两层的外观相适应,设计得十分巧妙。阁内每层六间,但西侧一间宽度只有其他各间的一半,并不用作藏书而是安设楼梯的地方。表面看来,这半间房似乎有些多余,其实这种故意凑成六间的格局是有“讲究”的。因为宁波的天一阁是按照《周易》中“天—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建造的,其目的就是借这种观念“以水克火”,避免藏书楼失火而使珍贵的书籍受到损失,这也正是文溯阁等七阁模仿天一阁的主要用意所在。一个大屋顶下的六间房屋,即是象征着“天一”和“地六”的。 文溯阁所藏的图书是鼎鼎大名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清政府从乾隆三十七年开始,用十二年时间修成的中国古代收书最多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的总纂管叫做于敏忠。编纂十年熬尽心血,劳累而死。于是乾隆启用和珅作为总纂管,和珅不负众望仅用二年就大功告成。此外《四库全书》的主笔是纪晓岚,总校对是刘墉。乾隆皇帝对这项在政绩工程十分重视,不仅由始至终亲自过问,而且想把这部书作为在他执政期间精心打造的文化瑰宝;传给子孙后代。因此决定,全书修成后抄录为四份,分别收藏于北京宫殿、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和沈阳故宫,其藏书阁命名为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和文溯阁,合称“内廷四阁”或“北四阁”;后来又增加杭州西湖行宫的文澜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和扬州的文汇阁,合称“南三阁”或“江南三阁”。其中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和文溯阁有着深刻的寓意。 “水各有源,同归于渊,渊为源尾,源为渊头;由渊觅源,其经为津,其行为溯”意思是;水的源头叫做“源”,水的归属湖海称之为“渊,”,水经的途径叫做“溯”,岸边的岸口叫做“津” 用水形容知识可见乾隆皇帝对《四库全书》的钟爱。《四库全书》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哪?《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包括四部四十四类六十六属。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若想查看此书需要翻检目录,此书目录《四库全书总目》就有九十余卷。纪晓岚晚年又将《四库全书总目》进行编译,编成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可见 《四库全书》体系之庞大。 那如今《四库全书》的命运如何?《四库全书》命运如同中国近代史,坎坷多舛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三套半,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避暑山庄文津阁本于1950年代由中国政府下令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这终于使整个清代政治在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黑暗。 那么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命运如何哪!文溯阁《四库全书》在民国期间的得到了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的极力保护。在日本人占领期间,日本人对文溯阁的《四库全书》垂涎欲滴,但是始终也没有得手。在建国初抗美援朝期间,怕遭到美国人的攻击,把文溯阁《四库全书》转移至黑龙江。抗美援朝结束后,《四库全书》运回沈阳文溯阁。1966年10月,当时正处于中苏关系紧张时,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林彪下令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从沈阳运至兰州,藏於戈壁沙漠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最后经过国务院最终裁决《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为沈阳文溯阁。但是至今甘肃省仍然以各种理由推诿搪塞,拒绝归还。致使文溯阁有阁无书。 此外文溯阁内还藏有康熙皇帝时期所编著的《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与《四库全书》相似,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所编辑的大型类书。本书编辑历时二十八年,共分六编三十二典。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之一。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文溯阁的牌匾挂错了位置!正常情况牌匾应该悬挂在顶楼正中。而文溯阁的牌匾则悬挂在了一楼。而且牌匾也明显体积偏大。这位是怎么回事哪?原来文溯阁门额的确应该悬挂在顶层檐下。但是,北京的设计师在设计文溯阁门额时,违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设计师误以为北京文渊阁,与盛京文溯阁体量大小相同,便闭门造车,按照北京文渊阁体量制造了文溯阁门额。谁料想,北京文渊阁与盛京文溯阁体量相去甚远,以致文溯阁门额送到盛京后,因为门额体量过大,文溯阁顶层檐下根本无法悬挂。施工者安装不上文溯阁门额,盛京内务府官员们也无计可施,只好报请当时的盛京将军。盛京将军来到施工现场视察后,也是一筹莫展。他思来想去,最后决定给北京总管内务府造办处行文,请他们按照盛京内务府提供的图形和尺寸,重新制造文溯阁门额。北京总管内务府大臣、当朝一品和珅得知此事后,也焦急万分、坐卧不宁。因为制造文溯阁门额失误,他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令和珅焦急的是,再过几个月,乾隆皇帝就要赴盛京东巡祭祖。如果重新制作文溯阁门额,时间肯定来不及。百般无奈,和珅只好硬着头皮,将此事奏请乾隆皇帝。和珅原以为乾隆皇帝会大发雷霆。然而,乾隆皇帝不仅并未“龙颜震怒”,还和颜悦色地下旨,让和珅按照圆明园内文源阁门额的挂法处理。于是,按照乾隆皇帝口谕,和珅命有司将圆明园文源阁画成图样,派人火速送往盛京,命盛京将军,将门额悬挂在文溯阁下檐。从此,这块巨匾就悬挂现在的位置上了。 在文溯阁东面建有一座红墙黄瓦的方形碑亭,内立满汉合璧文字石碑,正面刻《文溯阁记》,记述《四库全书》的修撰过程。背面刻《宋孝宗论》,都是乾隆皇帝御笔撰文。《宋孝宗论》主旨在讲“天子之孝当以不失祖业为重” 。和《文溯阁记》异曲同工,反映了乾隆帝。“敬天法祖”思想和乾隆帝从封建伦理道德上阐述他的根本职责和理念,是清帝东巡乃至清统治思想和盛京皇宫在乾隆时再次兴盛的点睛之笔。 在文溯阁前是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由嘉荫堂、东西廊、戏台、扮戏房等构成。嘉荫堂坐落在其北侧正中,五间硬山卷棚顶前后廊式建筑。室内原用雕花落地罩分隔成五个单元,从乾隆皇帝“文溯阁既建,别构读书堂”的诗句中,可知是按照很休闲典雅的风格布置,各间悬挂的皇帝御书对联也都符合这种氛围。嘉荫堂的正前方,即是一座背南向北的戏台。下为高二尺余的台基,台面约 30平方米左右,上为青瓦卷棚式顶。这样大小的戏台在清宫(包括北京宫殿、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处)属于中型规模。清代宫中演戏之风很盛,在北京、承德的宫殿园林中建有多处戏台。沈阳故宫虽然只是皇帝东巡期间使用的行宫,每次在此居住的时间都不超过十天,但乾隆皇帝还是借修建文溯阁之机,增建了这样一组建筑,其用意,既是准备在此驻跸时赏戏之用,也是想使盛京行宫具有更丰富的使用功能,皇帝在祖先宫殿里的生活也会更舒适。从嘉荫堂所处的位置可以看出,皇帝从保极宫西侧游廊内所设的小门向西走几十步就来到这里,即使读书赏画,环境和条件也要优越许多,更何况还能在此赏戏和举行小型的便宴。据史书记载,嘉庆皇帝两次东巡住在故宫时,都曾在嘉荫堂设晚宴。 走出戏台在宫墙之外是现在沈阳故宫的停车场。在以前这里也是“停车场”,皇帝的皇家御用马场。 沈阳故宫融合了满族、汉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建筑的特点。许多建筑独特,新颖,建筑造诣高超。最后非常感谢个位贵宾能随我参观领略沈阳故宫的风采,给大家留意一个美好的回忆。…………   HYPERLINK "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 \l "blogid=550ad8440100cafq&url=http://s10.sinaimg.cn/orignal/550ad844h63a60a69a5c9" \t "_blank"
/
本文档为【史最完整的沈阳故宫导游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