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B国外藏研第二讲

B国外藏研第二讲

2017-08-15 30页 ppt 195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4827

暂无简介

举报
B国外藏研第二讲二、经济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贝克威斯(ChristopherI.Beckwith)的《西藏与公元600—840年内的欧亚:吐蕃王朝的经济史初探》(1977)这篇文章并不很长,一共才16页, 但是作者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吐蕃王朝经济史的欧亚联系”,探讨了在公元600—840年这一段时期内,与吐蕃王朝有关的当时欧亚大陆的历史和经济背景与联系;第二部分“吐蕃王朝商业史的初步看法”,这第二部分内又分六节, 第一节公元600&...
B国外藏研第二讲
二、经济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贝克威斯(ChristopherI.Beckwith)的《西藏与公元600—840年内的欧亚:吐蕃王朝的经济史初探》(1977)这篇文章并不很长,一共才16页, 但是作者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吐蕃王朝经济史的欧亚联系”,探讨了在公元600—840年这一段时期内,与吐蕃王朝有关的当时欧亚大陆的历史和经济背景与联系;第二部分“吐蕃王朝商业史的初步看法”,这第二部分内又分六节, 第一节公元600—840年时期内的藏汉贸易; 第二节公元600—840年时期内吐蕃与西方的贸易; 第三节商人团体,第四节货币;第五节贸易路线; 第六节结束语。关于近代西藏的经济、贸易, 仇独瑞(D.P.Choudhury)的《英国探求从阿萨姆到东部西藏的贸易之路(1771—1914)》(1977) 日本学者中根千枝的《关于西藏农民的实际情况》(1972)现代西藏的经济情况 日本岛田政雄的《西藏杂记》(1977) 秋冈家荣的《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开发》(1977)5等,都分别发表在日本的《亚洲经济旬报》上。三、历史 近三十年来,国外对藏族历史的研究比较重视,可以说是国外藏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的一个方面。 1.史料整理; 2.通史研究; 3.断代史研究, 4.传记。1.史料整理 (1)藏文资料; (2)穆斯林资料; (3)汉文资料; (4)马可波罗以来欧洲到中亚和西藏的旅行家的记录; (5)蒙文及八思巴字资料; (6)其他。(1)藏文资料 (一)金石铭刻; (二)木简; (三)文书写卷; (四)木刻本和手抄本书籍。金石铭刻 意大利藏学家图齐(G.Tucci)、英国的黎吉生(H.E.Richardson)、美籍华裔学者李方桂和日本的佐藤长等都分别作了一些整理和研究工作。 按时间来说都是公元842年吐蕃王朝被起义的奴隶大军推翻以前一百多年之问的文献,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图齐《藏王陵墓考》(1950)全书108页, (1)粗朴寺碑; (2)赤德松赞赞普墓碑; (3)桑耶寺碑; (4)一(6)赤松德赞敕文; (7)噶迥寺碑; (8)桑耶铜钟铭文。 对比《贤者喜宴》等考证了古代藏王世系及有关历史。此外,书中还附有吐蕃时期碑、钟的照片。英国藏学家黎吉生 《西藏三通古碑》(1949); 《拉萨现存西藏历史王诰》(1952); 《谐拉康的藏文碑刻》(1952—53) 《公元九世纪工布碑刻》(1954); 《杰拉康一件藏文碑刻与公元841到1042年西藏历史年表说明》(1957); 《工布石刻研究》(1972); 《噶迥碑刻》(1973)等。《噶玛派史料》(1958—59) 文中亦有关于“粗朴寺碑”的照片及有关说明。这些论著对几乎所有的古藏文碑刻都有著录和整理考释,但总的来看黎吉生的考释还是很初步的。 近年来,黎吉生还编撰了《拉萨的清代碑刻》(1974)10一书,全书104页,收集了在拉萨的十几件清代碑刻,并作了一些译释。这些碑刻都不是古藏文(唐代)铭刻,但它们对研究清代西藏史尚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李方桂《唐蕃会盟碑研究》(1956) 这是一篇长达99页的论文,发表在《通报》上。在李方桂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研究过《唐蕃会盟碑》,但是李方桂认为仍有重加研究释读的必要,他的这篇论文中对《唐蕃会盟碑》的考释与前人不同的地方有一百处之多,这篇文章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背景的说明,第二部分是藏文原文的摹写,第三部分是拉丁字转写,第四部分是翻译和注释,第五部分是语词索引,这篇文章考释详瞻,很受国外有关研究者的注意。关于藏文木简羀纀︽輦繴 多数出自我国新疆和中亚一带,约有数百件左右,已公布的材料和有关的研究都比较少。早年英国斯坦因(A.Stein)在《西域》(1921)和《亚洲腹地》1928)二书中公布了部分古藏文木简图版,后来英国托马斯(F.W.Thomas)在《关于新疆的藏文史料》的第二卷(1951)、第三卷(1955)16中又公布了部分木简图版并加以考释。苏联的马洛夫(S.E.Malov)曾从新疆米兰搞去一些木简,后来由沃罗比耶夫与捷夏托夫斯基写了《马洛夫收藏的藏文木简》(1953)和《罗布泊地区的藏文木简》(1953—55)等文章,分别发表在《东方学研究所学报》和《东方碑铭学》上。关于文书写卷舎繳︽輆纋 主要是古藏文书写的文书写卷,它们大都出自甘肃敦煌,数量很多,约有数千件,特别是在敦煌石室里发现的古代吐蕃历史文书和南疆发现的吐蕃大事纪年,就成为最早的用纸笔记录下来的历史文献。这些宝贵的文献大都被斯坦因、伯希和(P.Pelliot)等先后盗运到国外,分别藏在伦敦印度事务部图书馆和巴黎国家图书馆。后来,由巴黎大学巴考(J.Bacot)教授与杜散(Ch.Toussant)及英国托马斯三人编辑出版了《敦煌文书中之吐蕃史料》(1940-46)19一书,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古藏文历史文献汇编,其藏文部分共分三篇 第一篇吐蕃纪年;包括纪年,纪年续编,纪年再编;興︽輿繳纍︽繳繼繻︽繿肎纍﹀ 第二篇吐蕃世系;包括诸侯世系,赞普世系,论尚世系;繿纁繼︽胑︽臱纀︽輨繴︽羆︽興︽羫纍﹀腇繼︽胑︽纀纄繻︽耑纍︽繵繼﹀ 第三篇吐蕃史传;包括聂弃赞普,止贡赞普、诸相,达布聂斯、囊日论赞,松赞干布,赤都松、赤德祖赞,赤松德赞,赤都松庆功,论钦陵。 繳繸纈︽羂輆︽羇纀﹀腇繼︽胑︽臱纀︽輨繴︽﹀軳繳︽臱︽繳繸繼︽繳臛繳纍﹀ 繳繼纀臱︽舦繴︽繿纁繼﹀舦繴︽繿纁繼︽軔纀︽胑﹀羂︽纈輂纍︽舦繴︽﹀羂︽肅︽繳輱繳︽繿聏繼﹀ 羂︽舦繴︽肅臦︽繿纁繼﹀腇繼︽羂︽纈輬繴︽繿纁繼︽腁繻﹀托马斯的《关于新疆的藏文史料》(1935—1963)共分四卷,特别是其第二卷,主要是关于古藏文的木简和其他文书写卷的译释,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他按内容加以分类译释,共包括这样几部分:1.阿豺;纈︽纆2.沙州地区;續︽翯3.罗布泊地区;臿︽臮纋4.和阗地区;5.突厥;輇︽羇6.政府和社会条件;7.吐蕃军队。厘定藏文罜繻︽繳纍纊︽繿繵繻﹀ (公元826—827年)以后,特别是公元十三世纪以后的所谓书面藏语文献的研究整理工作。用这种规范化的书面语刻印和抄写的藏文文献相当多,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木刻本藏文古籍。近三十年来国外藏学家对有关古籍作了不少的整理、校订和研究工作,并陆续刊布了许多资料。軞︽繿軛纊︽繿纀︽繳耡纍﹀(一)《拔协》(sBabzhed) 标为赤松德赞赞普时巴·塞朗所著。为研究吐蕃历史时期的重要古典文献。法国藏学家石泰安(R.A.Stein)于1961年出版了此书的校订本,并对这一藏文文献作了初步的研究。 繿纍纀︽纉纍︽繻繱纊︽繶繳︽翾繼︽腸﹀(二)《红史》(deb-ther-dmar-po-rnams-kyi-dang-po-hu-lan-deb-ther) 蔡巴庆喜金刚(tshal-pa-kun-dgav-rdo-rje)著。全书分四部分,一、为印度古代王统及释迦世系;二、汉地历代皇帝世系;三、为蒙古王统;四、吐蕃王朝至萨迦派掌权的藏族史。而以第四部分为重点。成书于1346年。此书是研究西藏历史的重要资料。日本藏学家稻叶正就和佐藤长予1964年出版了日译本《红史》,全书232页。我们知道,《红史》一书有两种版本,较晚的版本是1538年的刻本,而较早的版本近年才被发现,于1961年由锡金的那姆加尔藏学研究所(NamgyalInstituteofTibetology)出版,此日译本即根据此古本《红史》翻译,并有简单的说明和一个索引,甚便研究者使用。(三)《新红史》(deb-ther-dmar-po-gsar-ma) 格鲁派史家班钦·福称(pan-chen-bsod-nam-gragspa,1478—1554)著,成书于1538年。此书藏文本十分罕见,1971年意大利藏学家图齐刊印了此书,并加以校订和英译,还附有另外两种小史书,题为《新红史:福称所著西藏编年史》,全书245页,刊印的藏文本是一个抄本,但影印十分清晰,除此书关于印度和香拔拉(shambhala)的部分有英译,其余部分都译成了英文。此书发表以后有的西方藏学家认为其中部分校勘和英译尚有可商榷之处。(四)《西藏王统记》(rgaI-rabs-rnams-kyi-byung-tshul-gsal-pvi-me-long-chos-vbyug) 又称《王统世系明鉴》,后藏萨迦人福幢(sa-skya-pa-bsod-nams-rgyal-mtshan,1312—1375)著。成书约在1388年(戊辰)。全书共十八品,叙述吐蕃王朝历代赞普史事,尤其详于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和热巴巾等“三杰”的事迹。1966年荷兰出版了苏联库兹涅佐夫(B.I.Kuznetsov)的转写本和英文导论,全书221页,附有校勘,库兹涅佐夫的这个罗马字转写本是根据拉萨版和德格版《王统世系明鉴》编撰的,对有关研究者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五)《青史》(deb-ther-sngon-po) 管译师薰奴贝(vgos-lo-chen-gzhon-nu-dpal,1392—1481)所著。成书于1476—1478年之间。全书共分十五品,此书对历史人物年代考证最详,一向被推崇为重要史籍。1949—1953年由苏联藏学家罗列赫(G.N.Roerich)译为英文。罗译书时曾得到藏族学者更敦群佩的帮助。这个英译本在国外藏学界颇受重视。(六)《贤者喜宴》 dam-pvi-chos-kyi-vkhor-los-bsgyur-ba-rnams-kyi-byung-ba-gsal-ba-bshad-pa-mkhas-bvi-dgav-ston,巴俄祖拉陈瓦(dpav-bo-gtsug-lag-phreng-ba,1504—1566)作,成书于1564年(甲子),全书木刻本791页。全书共分十七大章。此书在印度于1962年编印出版。(七)关于《青海史》 国外近年来也作了一些翻译和整理工作。所谓《青海史》原并不是一部藏文专书,只是藏文文献《如意宝树史》(dpags-bsam-ljon-bwang)中有关内容的辑录。《如意宝树史》全书为松巴堪布益西班觉(sum-pa-ye-shes-dpal-vbyor)著,成书于1748年(戊辰),1908年由印度人达斯(S.C.Das)译成英文并加以注释印行。藏文部分共430页,该书146页以前为印度古代王统及佛教创始、弘传经过。147页以后为中国汉地、藏地、蒙古等地方佛教历史。1969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了杨和晋(YangHochin译注的《青海史》,此书系根据印度新德里的“印度文化国际学”(InternationalAcademyofIndianCulture)于1960年由罗开什·阐德拉(LokeshChandra)编印的《如意宝树》的历史部分译注的。其藏文原文是用拉丁字母转写,然后加上英译文,而最重要的是编译者加了260个注释,此外作者还有一些说明,最后附有两张地图和参考文献目录。(八)《颇罗鼐传》 dpal-mvi-dbang-povi-rtogs-rjod-vjig-rten-kun-tu-dgav-bvi-gtam为朵喀夏仲·才仁旺阶所作,成书于1733年(癸丑)。书中通过颇罗鼐的生平记述了十六、十七、十八世纪之间西藏地方的重大事件。据闻此书曾有意大利藏学家伯戴克(L.Petech)的英译本。(九)《于阗国悬记》(Li-yul-lung-bstan)和《于阗教法史》(Li-yul-chos-vbyung)的译注 近年来有英国的埃默瑞克(R.E.Emmerick)的《关于于阗的藏文文献》(1967)一书,全书正文160页。此书用拉丁字把这两部藏文文献加以转写,并在有关版本和文献校勘的基础上,作了比较准确的英译。此书最大的价值之一还在于书后附的两个索引,即“专名索引”(PP.93—107)和“语词索引”(Pp.108—160),对于读者理解此书和检寻有关资料提供了方便。但语词索引部分还有些缺漏,个别语词的解释也尚可商榷,这是需要使用者注意的。这两部文献早年曾有英国托马斯的英译本,而《于阗国悬记》早年还有日本寺本婉雅氏的日译本。(十)《德格土司传》 dpal-sa-skyong-sde-dge-ChoS-Kyi-rgyal-po-rim-byon-gyi-rnam-thar-dge-legs-nor-buvi-phreng-bo-vdod-dgu-rab-vphel,为强巴庆喜幢(byams-pa-kun-dgav-rgyal-mtshan)著,成书于1828年(戊子)。 德格木刻本56页,是专门记述地区性统治者家史的著作。捷克斯洛伐克藏学家高马士(JosefKolmas)于1968年编译了此书,题为《德格土司世系史》,全书181页,藏文原文都作了拉丁字转写,编译者是根据1865年前的一个56页的木刻本转录的,编者加了一些必要的说明和注解。 此外,印度、尼泊尔、锡金等国还出版和重印了不少的藏文古典历史文献,如印度有《百藏丛书》(Sata-pitakaSeries)的编辑出版工作,出版藏文文献已近百种,不过这些藏文文献大多只是原文的重印,不附有整理和校勘,所以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详情请参看本书藏学出版物部分。(2)穆斯林资料 《世界境域志》(HnududalAlain),无名氏撰,成书子公元982年,原书用波斯文撰写,是一部伊斯兰古籍。1937年英国米诺尔斯基(V.Minorsky)译为英文并加详注。1970年此书出版了增订本30。 全书共分六十一节,记载了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地理和历史圣迹。此书第十一节记录的是有关西藏的历史地理问题,一共记录了二十三个城镇和邦国,第一个是象雄,第二十三个是卫藏地区,此中有不少值得注意的记载,可补有关的藏文史料与汉文史料之缺,如第五对拉萨的描写,还有对其他一些小城镇的记录和描写,都是值得有关研究者注意的。 此英译本译文比较准确流畅,并附有许多有价值的注解和说明,虽然有些注释仍不免有误,但总的来看此书仍可说是目前唯一最好的英译本。、此英译本最后还附有五个索引:1.地名索引;2.人名与称号索引;3.典籍索引;4.地方物产与特产索引;5.书眉起讫条目精选索引。这些索引颇便读者检寻原书有关资料,故值得注意。
/
本文档为【B国外藏研第二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