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传播学几个重点部分笔记(good)

2017-08-10 13页 doc 134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24320

暂无简介

举报
传播学几个重点部分笔记(good)一、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一)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5W”模式·优点:①第一次明确表述传播活动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为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征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②大众传播学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是沿这条思路形成的,对形成传播学理论基础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缺点:单向直线模式,没有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传播活动双向性和互动性性质。(2)香农—韦弗数学模式·优点:①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
传播学几个重点部分笔记(good)
一、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一)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5W”模式·优点:①第一次明确述传播活动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为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征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②大众传播学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是沿这条思路形成的,对形成传播学理论基础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缺点:单向直线模式,没有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传播活动双向性和互动性性质。(2)香农—韦弗数学模式·优点:①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②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缺点: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直线传播的缺陷:①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②缺乏反馈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双向互动的性质。(二)循环模式(1)施拉姆循环模式(奥斯古德)·优点:①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做传播主体。②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接受处于相互作用中。③模式的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传播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释、编,并相互交替着。·缺点:①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②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2)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优点:①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传播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②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传播过程相互联结性和交织性,已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三)互动模式(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优点:①从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缺点,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②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作用。③适用范围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社会传播过程。·缺点:从过程本身和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没有涉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四)系统模式(1)赖利夫妇系统模式·特点:①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有各自的内在的活动,即人内传播。②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人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③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④群体系统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保持相互作用。·优点:揭示了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优点: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缺点:虽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但没有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大小差异进行分析。二、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集大成者贡献(五)施拉姆(集大成者)·大众传播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传播过程相互联结性和交织性·学科建设方面: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电视对儿童的影响、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三、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一)经验学派特点(以美国学者为代表)·方法论:经验性实证研究,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进行实证考察。主要所依赖的技术是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研究目的:实用主义。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拉斯韦尔和他的宣传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传播流”研究,霍夫兰等人的说服性实验,卡兹等人的“创新与普及”都带有明确的实用目的。他们的着眼点在于考察传播过程的结构与功能,传播对人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传播来达成个人和群体的目标。这使得传播西欧爱国问题一直是经验学派的核心和焦点。·社会观:多元主义。否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支配的社会,认为其是一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社会。·传播观:(二)批判学派特点(以欧洲学者为代表)·方法论: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并不一般的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研究目的:为了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社会观:认为资本主义连同传播制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大众传媒在本质上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传播观:四、五大传播系统(一)人内传播1、主要要素或环节: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2、特点:①不是独立的,两端与外部有衔接关系②是积极地能动的反映③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④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3、主要理论:·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主我”—意愿和行为的主体;“客我”—他人的社会和社会期待的代表。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不断互动形成新的自我。人际传播是“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有意义的象征符)·布鲁默“自我互动”理论:人能够自身进行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内省式思考:是一种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①不是每时每刻都发生的,只有在遇到新问题,既有行为方式难以做出判断时,才活跃起来②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与周围环境、他人都有密切的联系③是一个全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④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纵向的发展和创造过程(二)人际传播·动机:①获得信息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③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④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特点: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④一种非制度化传播·社会功能:①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②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③传承社会文化的主要工具④个人发展和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⑤人际传播的状态如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知和把握自己。(三)群体传播群体传播机制:常态下:①群体传播形成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含义,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也会对群体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成员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制约作用上。②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A协调…,规定…,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B通过…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C通过…,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D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③群体传播还会造成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非常态下: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四)组织传播组织传播功能:①内部协调②指挥管理③决策应变④形成共识正式传播渠道:下行传播、上行传播、横向传播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非正式传播渠道:组织内传播:特点:交流信息的广泛性;交流的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少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信息输入组织外传播信息输出:公共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宣传(五)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施拉姆的概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正面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电视媒介特征:①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②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主要手段,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③电视的出现使人们每天的传媒接触时间由过去的几十分钟一下子提高到几个小时,看电视成了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④电视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信息环境:一个社会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1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2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拟态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物或信息进行选择或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李普曼: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人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但这种反应是实际的行为,所以它的结构并不作用于拟态环境,而是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藤竹晓:许多的拟态事件,包括语言、价值、生活以及行为方式等等,最初并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了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成为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大众传播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距离,但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世界,使得现实世界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使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五、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种媒介规范理论(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主要原理原则:①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②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合法的③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④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得到同样保证背景: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形成的。优点:对打破极权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缺点:①是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制度所保障的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人资本的利益②它并没有也不可能实行它最初设想的社会理想,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自由主义理论本身也发生了蜕变,成了维护垄断资本的理论③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则进一步演变成了个别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二)社会责任理论强调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背景:①进入20世纪以后,传媒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的人手中,所谓“观点的公开市场”的理念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发生了尖锐的矛盾。②自由主义理论所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③这个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而没有更多的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营利活动的信息传播性质和影响问题。换句话说,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而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私有媒介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传播内容越来越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严重地危害了健康的社会规范,并带来了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对自由主义理论及媒介制度的强烈不满。原则: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当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公正性、客观性等专业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下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内容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商品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目的:①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②防止由传播内容的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额堕落(三)民主参与理论背景:20世纪70年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日本、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①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与传播问题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并与每个社会成员发生了越来越直接的联系。②现实的媒介垄断使得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在资本主义的排他性私人占有制下,一般民众接近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少。③民主理论正是在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观点:①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②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③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④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六、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奥运)全球传播1与跨国传播的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紧密相关2传播主体多元化:国际和政府间机构、企业、个人3跨国传播功能的媒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④许多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⑤有很强的政治性,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一度占据着核心地位。但由于跨国界、跨文化的交往和信息传播日益频繁,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摩擦、碰撞和融合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⑥文化传播和文化输出的比重增大是当今时代全球传播的一大特色七、媒介分析(一)工具层面—麦克卢汉理论①媒介机讯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因此,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口语(部落社会)——文字印刷(脱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地球村)】②媒介即人的延伸。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触能力的综合延伸。现代人正在找回长期失落的“感觉总体”,重新回到一种感觉平衡的状态。③“热媒介”与“冷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动用多种感官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意义:①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②“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③关于“地球村”的语言,也是符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局限性:技术自然主义者,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1把媒介技术看作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复杂的社会因素作用。2在其理论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完全受自己所发明的媒介技术或工具的主宰对象。3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二)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的特点:①地位稳固②是一种社会组织,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③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优势:①专业性高,其收集、加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是一般个人和非专业组织所不能比拟的。②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可信性和可确认性高。③在其百年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为社会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组织目标:经营目标——维持媒介组织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支付工资、购买设备、流动资金、扩大再生产)传媒必须面对市场,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要达到这个目的,传媒必须满足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提供消费者所广泛接受的信息产品或服务。宣传目标——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利或社会影响力等。之所以具有宣传功能与信息生产的特殊性分不开。信息生产属于与社会的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生产,每一种社会信息产品中都不可避免的包含着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具有中亚的引导和控制作用。通过两种活动得以实现:言论活动和报道活动。◎制约因素:公共性和公益性依据:①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公共服务作用。②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爱的建设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③大众传媒作为某种“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必须对社会和公共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把关人”理论:卢因:《群体生活渠道》: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和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怀特:“把关”模式(新闻传播):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缺陷:①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②只是对新闻信息的取舍选择过程的一种简单概括,没有说些那些新闻会得到入选或遭到舍弃◎大众传媒“把关”标准:①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真实兴、及时性和新意。②新闻制作中的业务标准(适合于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和新闻传播中的市场标准(满足受众需求,吸引受众兴趣)的制约。③媒介的立场和方针、价值标准◎新闻价值研究——盖尔顿和晋冶:①时间跨度②强度或阈限价值③明晰性④文化接正性⑤出乎意料性⑥预期性⑦连续性⑧组合性⑨社会文化价值◎“把关”实质:①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过程和加工活动。②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③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④“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博客是带有鲜明个人色彩的信息的整合发布博客是面向小群体的多对多的互动传播博客是非专职传播者从事的非制度化社会传播』结合网络传播,谈对“把关人”理论看法:网络传播兼有大众传播的组织性、专业化、广泛性,也有人际传播的多渠道、多含义、双向性、互动性及非制度化。①“把关”标准更趋于市场化两种媒体:①以人民时报网络版为代表的新闻媒体网站②新浪领头的商业网站②“把关”可行性弱化网络的海量,不受版面、时间限制;网络的神速,即时更新;网络操作简单导致“把关”非组织化③“把关人”角色泛化互动过程中,传者与受着主体不断发生变化;网络空间具有管理非中心化特点,无集权;绝对的把关人不存在。八、受众分析1、大众社会理论受众观:与精英对立的分散的、被动式的存在2、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①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和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②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活动,但这种活动通常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及群体规范的制约③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拉扎斯菲尔德“IPP指数分析——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3、作为“市场”的受众(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征,如经营性、商品性、竞争性,也能够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某些行为特点)理论基础:①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出去。(经营性)②要做的这一点,必须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即能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商品性)③传媒活动既然是市场活动,那么各传媒机构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而竞争的对象自然是消费者。(竞争性)缺陷(麦奎尔):①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与“买方”的关系,复杂的社会传播关系被简化成了单纯的买卖关系。②该观点更多的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③这种观点容易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④这种观点只能使人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4、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知晓权。广义上说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狭义上说,是公民对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权或知察的权利,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传媒接近权。即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发的义务和责任。【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这个概念反映了资本主义媒介制度下社会成员的表现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与媒介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虽然美国等国的宪法规定了社会成员拥有表现自由和言论自由,然而现实中,能够有效实现这些权利的主要手段—大众传播媒介却作为私有企业控制在所有者手中;由于私有财产的排他性,这种私有媒介制度所保障的是所有者的权利,而不是一般社会成员的权利。尤其是进入垄断阶段后,传媒越来越大型化和独占化,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资本手中,矛盾激化。】5、“使用与满足”▼定义:“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受众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麦奎尔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四种基本类型:①心绪转换效用—消遣、娱乐、逃避压力、负担②人际关系效用—“拟态”人际关系和现实人际关系③自我确认效用—自我评价框架、自我反省、协调自己观念和行为④环境监测效用—获得与己相关信息,及时把握环境变化▼竹内郁郎“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①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②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边有电视机或报纸一类的物质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人们就会转向其他代替性的满足手段;二是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现实需要的评价,是在以往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③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④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者没有得到满足。⑤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评价:意义:①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要求来考察大众传播带给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开创了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②研究把受众需求能否被满足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意义。﹡﹡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和“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了重要作用。﹡﹡该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对40年代至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局限性:①“使用与满足”研究过程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教浓,一些学者虽然也提到了社会条件或社会结构因素的作用,但他们却未对此进行充分考察。②它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③“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达的内容进行“有选择地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九、传播效果研究A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20世纪初—30年代末)——强大效果观⊙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原因:①大众传媒发展迅猛势头所产生的社会冲击是巨大的。(传媒发展)②这个时期内,无论是国家、政党、团体还是社会活动家、企业广告宣传人员,对传播媒介的利用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社会利用)⊙背景:与当时西方流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有密切的关系。人的行为受到本能的“刺激—反应”机制的主导,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使能引起大致相同的“反映”。大众社会论:现代社会生活破坏了传统社会中的等级秩序和密切的社会联系,使社会成员变成了均质的、分散的、孤立的“原子”,个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参照系,也失去了传统社会结构对他们的保护;这种状况,使得他们在任何有组织的说服或宣传活动面前都处于孤立无援、十分脆弱的状态。⊙评价:是错误的。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对传播过程做了过于简单的描述:一方是全能的媒介在发送信息,另一方是分散的大众在等待着接受它,其间别无他物。“传播流”研究(20世纪40年代—70年代)(2)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1、“传播流”研究■《人民的选择》—拉扎斯菲尔德:政治既有倾向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五种大众传播效果类型(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个人影响》—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四种:1选择性接触机制: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2媒介本身特征3讯息内容:语言、表达、方法、技巧不同,效果也不同4受众本身的性质:既有立场、社会关系■《创新与普及》—罗杰斯:◇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成为“多级”或“N级传播”模式◇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别为两个方面:①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信息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受众。②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要经人际传播许多环节过渡。评价:①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存在着众多的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②从正面否定了强调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的“子弹论”观点。③研究焦点集中于揭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强调了大众传播效果的无力性,人们把它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大众传播效果》—克拉帕:系统总结传播流研究,提出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1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而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效果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并不作为惟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和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霍夫兰:传播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制约。可信性效果—信源的可信性高,其说服效果大:信源可信度低,其说服效果越小传播主体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受众的原有态度和文化水平意见领袖两面提示与“免疫”效果传播技巧“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传播对象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警钟效果受传者个性3、“使用与满足”研究(三)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麦库姆斯和肖⊙定义: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主要性的判断。⊙特点:①传播效果行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该假说的着眼点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②该理论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③该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研究:①“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0/1”知觉模式“0/1/2”效果或显著性模式“0/1/2/…/N”效果或优先顺序模式②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深入的研究:个人议题、公共议题、谈话议题③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电视:“热点化效果”、“谈话议题”;报纸对长期议题的“重要性排列顺序”影响较大,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程”的基本框架⊙意义:①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对有限效果论的修正)②所包含的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在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把长期力图回避的问题——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了人们面前。(控制问题)③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过程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媒介议程设置过程,从本质上说,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于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该理论正在于为研究这些资产阶级学者力图掩盖的问题提供了重要契机。④对我们详细考察媒介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足: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沉默的螺旋——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理论诺依曼⊙三个命题: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③大众传播是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三个要点:①舆论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舆论的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形成)势”意见所认知。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两个特点:“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的理论。在两个方面有自己的特点:①舆论观。舆论是“公开的意见”。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种性质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入孤立状态,遭受社会制裁,为了避免这种制裁,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与其发生冲突。“沉默的螺旋”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诺依曼“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观点表明。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它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②效果观。强调了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强大影响”不止于认知阶段,而且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全过程。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做“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引起“沉默的螺旋”过程的始终,引起人们判断和行动的连锁反应。换句话说,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不足:①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意见环境”内容的局限性②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意义:①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②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的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培养”理论——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格伯纳⊙起源、背景: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格伯纳主持“培养分析”研究。着眼点是分析电视画面中的暴力和凶杀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电视中的凶杀和暴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内容: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关于社会和传播的观点: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一个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础,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在现代传媒社会里,提供“共识”是大众传播一项主要任务。一方面,大众传播通过象征性事件的选择、加工、记录和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关于外部世界及其变化的信息,用以作为社会成员认识、判断和行动的基础。另一方面,大众传播把同一内容的信息传达到社会的任何阶层和任何角落。⊙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①电视拥有最多的观众,每天的接触时间最长②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③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④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区别⑤电视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外围:1、制度分析:目的是分析大众传播的信息生产、传达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性形成的原因。国家的法律、政策;媒介企业内的经营部门和外部对其干预和影响;同业竞争和其他利益团体的压力;一般受众2、讯息系统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大众传播的讯息是通过语言、文字、画面、影像等象征符号来传达的,这些讯息是根据一定的观点和意识形态进行加工整理后的具有完整的意义结构的系统。3、培养分析:目的是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们的现实性和社会化。◆“知沟”理论——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蒂奇诺⊙背景:60年代美国,以以缓解受教育条件不平等为目的推出系列片,结果反而扩大了贫富儿童的差距。⊙假说:松伯格“知沟”假说模式图: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地位高者,还是社会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知沟”扩大的原因:①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②传播技能上的差异③已有知识储量的差异④社交范围的差异⑤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⑥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⑦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处于有利的状况⊙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提出:艾蒂玛和克莱茵观点: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的增量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地位高者过的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内涵: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不是带来“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论据:①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②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③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卡茨曼“信息沟”理论,其主要观点:①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②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③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④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可能是“老沟”未平,“新沟”又不断出现⊙应用研究:①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②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缩小“信息沟”对策:①硬件——对不发达地区或低收入地区阶层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②软件——必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媒介使用能力”⊙意义:对我国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①接触大众传媒方面,城乡和地区间的信息差距缩小,但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的差距是很明显的②“媒介使用能力方面”,社会各阶层或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正在明显呈扩大趋势③与发达国家先比,我国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PAGE4
/
本文档为【传播学几个重点部分笔记(good)】,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