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关于物质世界微观本质的深入思考(第一稿)

关于物质世界微观本质的深入思考(第一稿)

2017-07-16 50页 doc 802KB 9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50793

暂无简介

举报
关于物质世界微观本质的深入思考(第一稿)关于物质世界微观本质的深入思考(第一稿,草稿)安徽宿州孟庆勇内容摘要:本文将继续对基础物理学中的未解问题深入思考,从物质的内在本质、根本原因上去思考,寻找解决物理学基本问题的方法,逐一破解遇到的物理学难题,不断丰富和完善《核场统一论》理论体系。本文继续深入思考探索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主要探究了如下方面的问题:一、关于物质粒子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的深入探索(p2)——氢原子与中子在地球的引力场中哪个先落地哪个后落地(p2),电荷粒子的带电量与电荷粒子所处物质环境的物质结构方式和运动状态有关(p4),中子质量与...
关于物质世界微观本质的深入思考(第一稿)
关于物质世界微观本质的深入思考(第一稿,草稿)安徽宿州孟庆勇内容摘要:本文将继续对基础物理学中的未解问题深入思考,从物质的内在本质、根本原因上去思考,寻找解决物理学基本问题的方法,逐一破解遇到的物理学难题,不断丰富和完善《核场统一论》理论体系。本文继续深入思考探索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主要探究了如下方面的问题:一、关于物质粒子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的深入探索(p2)——氢原子与中子在地球的引力场中哪个先落地哪个后落地(p2),电荷粒子的带电量与电荷粒子所处物质环境的物质结构方式和运动状态有关(p4),中子质量与氢原子质量孰大孰小(p5),电性粒子的荷质比随速度变化的问题(p5);二、基本电性粒子无电性的理论根据和理论(p7);三、对国内几个著名物理实验的理论分析(p8);四、关于力的本质问题以及力与运动的先后关系问题(p12);五、不同基元粒子之间的冷致引力(万有引力)如何产生?如何形成旋转的物质体系?(p14)六、多角度认识力与运动产生的先后问题(p15);七、关于力、运动与能量的关系问题(p20);八、关于宇宙起源的数理哲学思考(p21);九、力的本质与基元粒子的刚性碰撞和弹性碰撞以及平行宇宙的问题(p22);十、对基元粒子完全刚性碰撞问题的初步思考(p23);十一、关于原子核爆炸能量与刚性体的碰撞问题(p24)——两个刚性球完全刚性碰撞过程的初步分析(p26),刚性粒子碰撞之后产生运动趋势力和运动趋势力势能的问题(p29),同质量同速度的两个刚性粒子发生对心碰撞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p30),非同质非同速的两个刚性粒子发生对心碰撞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p35),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p38);十二、关于完全刚性体碰撞问题的再思考(p39);十三、原子核和原子是怎样形成的?中子是怎样形成的?原子核的稳定性和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p40);十四、关于原子核跃迁、原子的能级跃迁和原子的壳层结构问题(p41);十五、为什么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原子的大小是有限的?每个壳层的电子数是一定的?(p43);十六、为什么由刚性基元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却现出弹性碰撞的特性?(p46);十七、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原子光谱有什么关系?(p46);十八、为什么电子在原子核外能形成稳定的壳层结构?为什么每个壳层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p47);十九、关于力与运动的初始起源和产生的先后关系问题再思考(p48);二十、关于原子核裂变聚变及核能量的成因分析(p50)——原子核爆炸的三大能量来源,为什么氢弹比原子弹具有更高的能量,原子核爆炸为什么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核是怎样形成的?原子核内为什么能形成超高速基本粒子?(p52)地球整体上呈现正电性、宇宙物质系统整体上呈现电中性的初步探讨(p53),原子核爆炸遵从的能量方程(p54);二十一、原子核电场压力公式的运用问题(p54)——电荷的自场压力公式F自场=2k·EQ\F(q2,r2)的简单推导方法(p54),电荷球形电场转换为平行电场的相互作用问题(p55),地球引力场或其它星体引力场对地球表面或其它星体表面的作用力(p56),距离星体中心任意高度距离处的引力场对地球的作用力(对地球的压力)或压强(p57);二十二、关于中性物体和带电自由粒子的自由落体加速度g的问题(p59)——关于质子裸核与电子裸核受到地球引力场作用产生自由落体加速度的问题(p60),关于质子裸核与电子裸核受到地球引力场作用产生的压力和压强问题(p61),关于质子半径和电子半径的理论推导及计算方法问题(p62—69),关于质子裸核、电子裸核、电场子的物质密度问题(p66),关于引力场中自由落体加速度与引力场强度的关系问题(p69);二十三、当前基础物理学的前沿问题(p70)——关于质子和电子的电荷电量形成原理(p70),电荷电量形成的新理论面临的新问题(p72),关于完全刚性体的碰撞问题(p75)。本文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基元粒子的完全刚性碰撞问题和质子电子的电荷电量形成原理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深入认识和新理论的确立将会带来基础物理学的一场巨大变革,应当是当前基础物理学的前沿问题。关键词:核场统一论、自由落体运动、荷质比、基本电性粒子的无电性、万有引力、冷致引力、平行宇宙、完全刚性碰撞、完全刚性碰撞的能量传递转移公式、原子核爆炸能量、运动趋势力、运动趋势力势能、能级跃迁、壳层结构、原子光谱明线光谱、原子核电场压力公式、自由落体加速度、质子半径、电子半径、基元粒子的物质密度、电荷电量形成原理一、关于物质粒子自由落体运动问题的深入探索不同的物质粒子或物体在地球引力场中称重会有什么不同表现?不同的物质粒子或物体在地球引力场中哪个先落地?哪个后落地?在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与宏观中性物体的质量直接相关,与物体所带的电荷电量无关,但按照核场统一论,万有引力的本质是电场力,是两个中性物体电性引力与电性斥力差值的剩余效应,两个中性物体的万有引力作用实质上是两个中性物体场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只与两个物体场有关,物体场与物体内部基本电荷粒子的带电量直接相关,而与物体本身的质量大小无直接关系。例如,电子与质子的质量相差很大,但两种粒子携带的电量相等,所以质子与质子之间的电场作用力与电子与电子之间的电场作用力是相等的,地球上空相同位置相同高度的质子和电子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也是相等的,因而电子和质子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不等的,万有引力与物质粒子的电量直接相关,而与物质粒子的质量无直接关系,质子不因质量大于电子万有引力就大,电子不因质量小于质子万有引力就小。根据传统的牛顿力学理论和核场论这一新物理理论分别计算不同物质粒子的重力加速度将会有所不同,不同的物质粒子由于自身场的结构形态不同在地球万有引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将会产生不同的重力加速度,由此也证明了物体的重量与物体所带的电荷(荷电量)直接相关,而与质量无直接关系。参考资料:《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和测定》,孟庆勇著,2006-6-14。2006年10月发布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一)氢原子与中子在地球的引力场中哪个先落地哪个后落地?(2010.6.13至2017-3-9)电子、质子、氢原子、中子的质量和电荷量比较:1个电子的静止质量为:me=(9.109534±0.000047)×10-31kg带有1个基本电荷量1个质子的静止质量为:mp=(1.6726485±0.0000086)×0-27kg带有1个基本电荷量1个氢原子的静止质量为:mH=1.6736×10-27kg带有2个基本电荷量1个中子的静止质量为:mn=(1.6749543±0.0000086)×10-27kg带有2个基本电荷量mn>mH>mp>memn≒mH由于中子与氢原子都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含有相同的基本粒子裸核,而中子和氢原子的质量都是决定于它们的裸核质量,聚集于裸核上面的电场子的质量差异忽略不计,所以中子与氢原子的质量基本相同。按照传统电荷电量理论,电子和质子都是一个基本电荷量,粒子裸核之外吸附包围着的电场子(粒子外场)数量相同,但电子和质子的内核质量不等,内核体积也不等。氢原子和中子都是2个基本电荷量,两种粒子的裸核之外吸附包围着的电场子(粒子外场)数量质量差异忽略不计,两种粒子的内核质量相等,内核体积也相等。虽然中子和氢原子都是带有2个基本电荷,质量基本相等,但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却不相等。按照中子由质子与电子构成的理论,中子是质子和电子的较为紧密的结合体,氢原子是质子和电子的较为疏松的结合体。质子与电子紧紧聚集一起抱成团构成中子使得质子与电子相互作用的距离更近,质子与电子结合而成的中性粒子团的体积变得更小,两个电性粒子的圆形电场形态产生更大程度的引力作用形成扁率更大的椭球形态,削弱了质子和电子的本来电量,中子里面的质子电量和电子电量比氢原子里面的质子电量和电子电量变得更小,在与地球引力场相互作用的方向上所显现出来的电量更小,与地球场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和重力加速度也更小。而氢原子中的质子和电子结构比较松散,其中的质子和电子在与地球场相互作用的方向上显现的电量相对较大,产生的万有引力和重力加速度也较大。所以,理论结果是,氢原子先落地,中子后落地。可见,核场粒子团的组织结构越疏松离散,与地球引力场的引力作用越大;核场粒子团的组织结构越紧密聚集,与地球引力场的引力作用越小。因此,疏松离散结构形态的物质粒子团要比紧密聚集结构形态的物质粒子团表现出更大的重力加速度,呈现出物质密度越小而自由落体加速度越大的规律。(参见《核场统一论》第一部分第一编,《运动电荷的电场形态分析》、《强相互作用原理》、《万有引力的起源》等文中关于基本粒子场结构形态的分析)。按照物体的核场构成理论和电荷电量形成新理论,一般的基本粒子都是由粒子裸核和粒子外场两部分构成,例如质子或电子,单个独立的自由裸核能够从电场子海洋中吸取最多数量的电场子,携带最多的电荷量,基元粒子带的电量与其质量成正比,由于质子裸核的质量体积大于电子裸核的质量体积,所以质子裸核能够从周围空间吸附更多的电场子,质子电量大于电子电量,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也较大,再根据F=G=mg,所以质子与电子在地面上空相同位置处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能够同时落地。同理,单独的自由质子比质子电子相结合的氢原子下落快,氢原子比中子下落得快。但如果按照传统的电荷电量理论,正电荷质子电量等于负电荷电子电量,它们处于地面上空相同位置处与地球之间的引力作用相等,质量不等,就应当产生不同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电子比质子先落地。同理,氢原子比质子下落得快,氢原子比中子下落得快,质子的落体运动快于中子。如果按照传统的牛顿力学理论分析,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和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来分析,对于地面上同一高度处的物体,其质量越大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或重力作用越大,地面上同一高度处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用关系式G=mg表示,但其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中子质量比氢原子质量大,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也大,但两者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相等,也与伽利略自由落体的同时性规律完全一致,中子与氢原子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完全相同、同时落地。按照物体的核场构成理论,也可以理论推导出,单位质量的轻元素的核比重元素的核带有的电场子的数量多,吸引核外电子的能力强,整个原子从周围空间吸取电场子的数量也多,轻元素物质或者元素的核比重元素的物质或者元素的核在相同的引力场中自由下落时产生的引力加速度也大,轻元素物质比重元素物质先到达地面。(2017-3-9)电子、质子、氢原子、中子在地球万有引力作用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按照万有引力起源于物体之间电场力的理论,这些基本粒子在地球上空某个相同位置受到地球电场力的作用将产生不同的重力加速度F=ma,再按照传统电荷电量形成理论,质子和电子具有相等数量的电荷,受到地球的电场力作用相等,Fp=Fempap=meae因为,mp>me所以,ap<ae就是说,质子和电子受到相同的电场力作用,电子比质子能够获得更大的重力加速度,电子比质子先落地。同理,氢原子是由两个电荷粒子组成的,带电量是质子或者电子的两倍,因此受到地球的电场力作用也是质子或者电子受到地球电场力作用的两倍。FH=2Fp=2Fe(mp+me)aH=2mpap=2meae可以算出,aH=EQ\F(2mpap,(mp+me))=EQ\F(2meae,(mp+me))所以,ae>aH>ap而中子和氢原子相比,氢原子内的质子与电子相距较远,中子内的质子与电子相距非常近,所以氢原子内的质子和电子总的带电量比中子内质子和电子总的带电量大,受到地球的电场力作用也大,产生的重力加速度也大,氢原子比中子将先到达地面。再考虑中子不显电性,或者带电量极微,与地球引力场的作用极小,远小于质子与地球引力场的引力作用,所以质子比中子先落地。所以,电子、质子、氢原子、中子自由落体到达地面的先后顺序是:所以,ae>aH>ap>an电子→氢原子→质子→中子按照《核场统一论》的认识,万有引力的本质是电场力,一个氢原子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通过电场作用结合而成,当质子和电子结合形成氢原子时,各自的球形电场形态受到挤压变形,质子和电子的电量都比单独存在时小,在地球引力场方向上的电量减小,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也比质子和电子单独存在时变小了,而质子和电子在组成氢原子之前与之后的质量看成不变,那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氢原子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必然变小,氢原子在地球引力场中自由落体速度小于电子,而大于质子。中性物体的质量包括中性物体内部粒子电性内核的质量和粒子电性外场的质量,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例相当。同理,一个中子也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结合而成,由于中子里面的质子与电子距离更近,超高速相互绕转的质子与电子使得中子携带的电场子数量更少,电量更小,几乎不显电性,结合而成的中子也比质子、电子单独存在时静止质量小,中子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变得很小,所以中子在地球的引力场中自由落体运动要比氢原子的运动速度慢。按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只与两个相互作用的中性物体的质量有关,与中性物体内部粒子的电场电量无关。但是通过核场统一论的理论分析,对万有引力做出贡献的是中性物体的场,即中性物体内部电性粒子外场,由于中性物体组成结构的不同,电性外场的表现不同,所以相同质量的中性物体或相同基本粒子构成的物体由于结构特征差异可能会造成万有引力有所不同。电荷粒子的带电量与电荷粒子所处物质环境的物质结构方式和运动状态有关。其一,粒子电场形态的变化影响电量:挤压之后变成扁球发散形态,一方面,电荷粒子处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受到所在的物质环境中的粒子作用,作用程度与物质的结构方式有关,结构致密和结构疏松的作用结果是不同的。结构致密时,电荷粒子受到较大程度的挤压,电荷粒子的带电量就小些。结构疏松时,电荷粒子之间的挤压程度较小,电荷粒子的带电量就大些。其二,粒子在特定空间分配比例影响电量:因为在某个特定的宇宙空间中电场子的数量是一定的,电场子相对于所在的空间场静止而且单独存在于空间场中时能够充分吸收周围空间中的电场子,自身的电场形态能够保持圆球形,所带的电量是最大的,而当把许多同种电荷粒子放置于相同的空间时,每个电荷粒子所分配的电量比例就会减小,而且同种电荷粒子的电场排斥作用使圆球形的电场形态发生改变,电荷粒子的电场结构形态由圆球形变为非圆球形,所以电荷粒子的电量就减小了。电荷粒子的物质构成方式能够改变电荷粒子电场的结构形态,许多的同一种电荷放在一起和许多正负不同的电荷粒子放在一起,产生的电场形态改变不同,因此电荷粒子的构成方式影响了电荷粒子的带电量。粒子电场形态能够改变的理论根据之一是直线加速器中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不能被加速到光速,而只能是接近光速,说明电子在电场中被加速到很高的速度时自身的电场形态发生了改变,电荷量也发生了改变,电子的速度越高,自身所携带的电荷量越小,电场力推动电子运动的作用力变小直至与所处电场的阻力相等,所以电子速度不再继续增加。其三,电荷粒子的运动状态也会影响电荷粒子的带电量,静止孤立的电荷粒子带的电量是最大的,当静止电荷相对于物质场运动时受到物质场的作用电场结构形态就会改变,由原来的圆球形电场结构变为扁球形结构,电量就会减小。(2010-6-13)中子质量与氢原子质量孰大孰小?按照新理论的分析,中子和氢原子都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它们都有相同的裸核粒子,它们的裸核质量是相等的,如果再考虑基本粒子裸核携带的电场子质量,考虑到粒子裸核都处于电场子的无边海洋中,单独自由静止存在的裸核与空间中的电场子产生最充分的作用,带电能力最大,而裸核相互作用聚集成团带电能力下降,那么与氢原子里面的质子和电子距离相比,中子里面的质子和电子距离更近,甚至发生刚性碰撞相互触合相互高速绕转在一起,中子的总电场子数比氢原子携带的电场子数少,使中子的质量比氢原子的质量小,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电场吸引作用更强,中子的椭球电场形态的扁率增大,使质子和电子在与地球引力场作用的方向上呈现的电量减少,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和重力作用减少,使中子在地球引力场中的落体运动变慢,理论结果是中子质量小于氢原子质量。但为什么传统上实验测量和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中子的质量大于氢原子质量呢?既然氢原子和中子都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为什么氢原子和中子的质量却不相等呢?氢原子质量和中子质量的测量采用了不同的实验测量方法、不同的仪器,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分析结果不同,也必然会存在仪器上的测量误差。依据不同的理论分析方法,也会造成不同的分析结果。微观基本电粒子如电子、质子的质量一般采用质谱仪测量出粒子的荷质比,然后再进行分析得出其质量。质谱法测量粒子的质量是当代最为流行、测量精度最高的原子量测定方法。现在测量原子质量的方法是建立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上的,即先用两个金属板和几个油滴测出电子电量,然后通过荷质比测出电子质量。而后,假设电子带的负电荷同质子带的正电荷的电量相同,于是得到质子的电荷。随后,再通过荷质比得到质子的质量。由于质子就是氢原子的原子核,于是氢原子的质量就被测出来了。碳原子是中性粒子,不带电,不会在电磁场中受到作用.但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种类的碳氢化合物,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让碳以离子形式被注入到电磁场中。这样就可以测定碳离子、或者碳氢集团离子等的质量.同时它们的电荷也很容易测定,每个电子的质量也很容易测定,这样就可以推出碳原子的质量。而最早测量中子质量的方法是使用核反冲法,查德威克用中子射线轰击原子,使中子与带电的原子核发生弹性碰撞,再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把中子的质量算出来。究竟是中子质量大于氢原子质量,还是氢原子质量大于中子质量,哪种结果符合真实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证实。按照新的理论分析,中子与氢原子质量的差异只能是由质子裸核和电子裸核携带的电场子数的差异造成,质子裸核和电子裸核携带的电场子数越多,质量也越大。氢原子携带的电场子数多于中子携带的电场子数,所以氢原子质量大于中子质量。电性粒子的荷质比随速度变化的问题关于采用荷质比测量电性粒子质量,以往人们对荷质比测量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当电子高速运动时,究竟是电性粒子的电量变,还是质量变?1898年W.维恩用电场和磁场使正离子束发生偏转时发现,电荷相同时,质量小的离子偏转的多,质量大的离子偏转的少。1901年W.考夫曼(W.Kaufmann)在用电磁偏转法测量镭发出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束)的荷质比e/m实验中首先观察到,荷质比e/m随速度增大而减小。他假设电子的电荷e不随速度而改变,则它的质量m就要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并被确信是第一次获得了电子质量随速度增加的确实证据。电子的电荷不变而质量随速度增加而增大这个错误解读的实验也因此成为狭义相对论的实验基础之一。但是,真实的情况是,荷质比e/m随速度增大而减小是由电荷的变化引起,电子的电荷随速度而减小,其质量基本不变,分子分母的数值大小一颠倒整个的物理意义就完全不同了。电子的电荷随速度增大而减小,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f=qvB也就减小,电子受到磁场的偏转力也就减小了,而以往是把实验结果解读为电子质量随速度增大造成磁场中的偏转角减小。显然,同一个实验结果运用不同的理论分析方法解读所反映出的物理意义不同,正确的物理理论必须能够反映自然的真实存在和真实的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电性粒子在电场中被加速的过程中质量是基本不变的,改变的只能是电荷电量,电子或质子的带电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尤其是电性粒子以接近光速运动的情况下电性粒子的电量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或者电性粒子相互靠近组成原子核结构的情况下也会引起电场形态的巨大改变而导致电量改变(质子或电子单独存在时比相互靠近时的电荷大),这些情况下如果再把质子、电子等基本粒子的带电量始终看成是一个不变的恒量,就会导致分析推断结果的错误。关于荷质比的一点资料那时,人们已知道带电微粒在电场或磁场中运动时,微粒越重,它们就越不容易被偏折;粒子所带电荷越多,或外界的电场或磁场越强,它们就越容易被偏折。由此看来,粒子偏折的程度和它所带的电荷e成正比,而和它的质量m成反比。至于粒子偏折的程度则可以从标尺上量出来。汤姆孙利用这样的原理测定了阴极射线的“微粒”所带电荷e与它的质量m的比值e/m,这个比值称为“荷质比”,即电荷对质量之比的意思。有趣的是,汤姆孙发现不管怎样改变放电管中的气体(空气、氢气、二氧化碳等等),也不管怎样改变电极的材料(铝、铁、铂等等),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总是保持不变。而后,汤姆孙又把实验所得的荷质比与在电解过程中测定的氢离子的荷质比相比较,结果大吃一惊,前者比后者大得多,它们相差上千倍。氢离子是带负电的氢原子,汤姆孙用其它方法测定,阴极射线粒子所带的负电量和氢离子所带负电量是相等的。根据荷质比来看,既然e相等,那么两种带电粒子荷质比数值相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只能归结到两者质量不等。由此推算出阴极射线粒子的质量只有氢原子质量的一千八百分之一。当时人们已知道氢原子是组成物质最轻、最小的单元,可是在放电管中出现了比氢原子还要轻将近二千倍的东西,真是不可思议。显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非常轻的,带负电的粒子,它是基本电荷的负载者,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电子”。当汤姆孙发表他的实验结果时,已经是1897年四月份了。就这样,汤姆孙实验不但肯定了阴极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粒子(电子),而且还揭示出原子里面含有带负电的部分及带正电的部分。至此,“原子不可分割”的观念彻底瓦解,看来宇宙的最基本砖块至少是由电子拼起来的,人们又面临着一场新的战斗。汤姆孙由于发现电子的重大贡献而获得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密立根又以实验的方法确定了基本电荷——电子所带电荷的值e。(作者注:有的资料则说,“汤姆孙假定阴极射线的电荷与氢离子的电荷相等而符号相反,从而得出阴极射线粒子的质量约为氢原子的千分之一”,电子和质子两种基本电荷是否相等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2010-6-13)二、基本电性粒子无电性的理论根据和理论分析(2010-6-13)电性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的结构都是由其裸核和包围裸核的电场子两部分构成,电性基本粒子的这种结构特征使得电性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时表现出同电性相斥、异电性相吸的电性作用规律,实质上,电性基本粒子的这种电性作用规律是由电性基本粒子的核场结构特征和电场子海洋的流体性决定的,电性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规律符合流体中物体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下面再做进一步的分析。电性是什么?为什么电性有正负?为什么说电子和质子都是有电性的?电性作用规律受什么内在因素支配?为什么运动的质子与电子在磁场中朝着相反的方向偏折?电性是电性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一种作用规律。我们起初无法知道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是否具有电性,我们说电子、质子存在电性是根据它们相互作用时的表现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得出的结论,根据它们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偏转现象归纳概括得出它们具有电性的。如果只从电性来考察基本粒子无法认识基本粒子的本性,电性只是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时的表现,不是本质,所以,我们需要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基本粒子的特性。基本粒子的正负电性实际上是基本粒子流体性作用规律的外部显现,如果从更深层次考察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我们完全可以不用电性来解释它们在电场磁场中的偏转现象,只需用质子、电子的无电性就可以理解电子、质子在电场、磁场中的偏转现象和相互作用规律。由质子和电子组成中性物体形成的磁场对其中的质子和电子的不同方向作用,质子和电子之所以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偏折,还是因为具有磁场的中性物体内含有质子和电子两种电荷粒子的作用,对磁场中的质子和电子的作用产生了选择性,质子排斥质子,电子排斥电子,质子与电子相互吸引。磁场是中性物体内部电子的定向环流运动,就像流动的液体,而处于磁场中的质子或电子处于流动的液体中,受到相同大小粒子之间的排斥作用,不同大小粒子之间的吸引作用,导致磁场中的质子运动与电子环流反向,磁场中的电子运动与电子环流同向。基本粒子之间的电性作用都可以用无电性来解释。按照基本粒子三元论思想,最基本的粒子有三种:电子裸核、质子裸核和电场子,参考《探索引力本质和引力起源之谜》(第二稿)文尾,基元粒子不仅存在质量体积大小的差异,还存在数量比例上的差异,电子裸核、质子裸核都处于密度很高的运动着的电场子流体海洋中。宇宙空间内的电场子物质原始密度很高,相互挤压构成一个压力的环境,对其中的电子裸核和质子裸核产生非均匀非对称的压力。因为相互临近的基元粒子存在质量体积大小的差异,三种不同的基元粒子之间的非对称作用、差异使动作用,产生了冷致引力,形成了质子和电子,产生了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两条通电指导线,当电流同向时相吸,当电流反向时相斥,就像在水里行驶的两只船,在近距离行驶时同向相吸,反向相斥,说明电流这种电场子的流动具有类似于液体水的特性。实验表明,对于两根相互邻近平行的直导线,表现为电流同向相吸、异向相斥的现象;而对于两种不同的基本电荷粒子电子和质子相互邻近时,也表现为同性电荷相吸,异性电荷相斥,质子与电子相互吸引,质子与质子相斥,电子与电子相斥的实验现象。另外的一个电学基本实验是,正电荷粒子如质子与负电荷电子进入磁场中的运动轨迹是反向的。这些实验都说明,基本粒子带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但若从电子、质子的基本粒子的结构来看,两种基本粒子只是大小体积的不同,没有电性的不同,电性是基本粒子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一种特性。电子裸核、质子裸核和电场子三种基元粒子的不可分割性实体性整体永恒不变性的结构表明了构成粒子裸核和电场子的更微小物质先天本来就存在一种固有聚集力、无限大的自主引力,从基元粒子刚性实体本身来看,组成基元粒子极细微物质的自主引力是伴随物质而生的一种特性。电子裸核、质子裸核、电场子三种基元粒子是物质的最低层次,是构成其它各层次物质形式的基本物质单元,构成各级各层各类物质的最基础物质形式都是相同的、统一的。物质的正负电性、正负极性、南北磁极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或者动物植物表现的雌雄性别差异等等都是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外部规律,都是由最低级最低层次最基础的物质基元粒子的组织结构特性和作用特性决定的,在物质的不断运动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较为高级的物质结构形式,各种不同物质组织结构的差异又导致了作用差异、表现差异、性状的差异,而归根结底构成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物质的最基础物质是相同的、统一的,有着相同的基础物质单元。(2010-6-13)物质的正负电性和电场子的正负偶极性反映的是物质的作用规律,是一种表观现象,是对物质作用特性的描述,并不是在结构上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真实的电子、质子、电场子都是无电的无极性的,它们的区别只是体积和质量大小的区别,而没有正负电性的区别。从物质的组织结构来说,质子裸核、电子裸核、电场子这三种基本粒子并没有组织结构上的区别,只存在质量和体积大小的不同,这几种基元粒子都是无电性的。物质的阴阳、基本粒子的正负电性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规律性的外部表现,根本原因或者说本质上是因为存在两种体积和质量大小不同的基元粒子即正电性质子裸核和负电性电子裸核,因为两种大小不同基本粒子的存在才导致了正负电性作用的规律性外部表现,正负电性不是基本粒子结构组织带来的作用特性,本质上只是质量和体积大小的不同。同样,电场子的两极性也是一种相互作用规律的外部表现,电场子作为单独的基本粒子不存在物质结构上的两极性。参考资料:《探索引力本质和引力起源之谜》(第二稿),孟庆勇著,2010年7月13日。2010年8月发布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三、引力的思考逻辑与引力的判决性实验——关于两种相反电荷是否存在的判决性实验和引力是否存在的判决性实验”三、对国内几个著名物理实验的理论分析对季灏老师加速器实验的理论分析(2010-7-15)季颢老师在电子在电场中加速的实验中发现电子受到的电场力随速度增加不断减小,一个很显然的原因是,电荷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过程中电量逐渐减小,导致受到的电场力F=Eq逐渐减小。如果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实际上电子受到的电场力和加速度随速度增加不断减小应当包含以下几种因素对电子的共同作用。第一,电子电量随电子速度增加而减小,受到的电场力和加速度也就减小。第二,外部加速电场以光速作用于电子,电子逐渐加速过程中电子相对于外场运动速度不断增加造成外场对电子的追赶力、推动力减小,受到的电场力和加速度也就逐渐减小。第三,电子随速度逐渐增加受到电场的阻力也逐渐增加,因而电子运动的加速度随阻力增加而减小。以上几种因素对电子的共同作用导致电子受到的电场力和加速度不断减小。而爱因斯坦则认为,电子在电场中加速的过程中,电子电荷守恒,电场力不变,电子的质量随速度增加,能量会转变成质量使电子的质量增加,加速度就会减小,但这种认识违背了质量守恒原理,没有认识到电子的电场形态改变会影响电子的电量。实际上,电子在电场中被加速电子的质量守恒不变,改变的是电子的电量,电子的电量随速度增加而减小。2010-7-15对刘武青给电容器充放电称重实验和给莱顿瓶充电前后称重实验的理论解释:(2010-7-15)许多同种电荷粒子聚集在一起和许多等量异种电荷粒子聚集在一起分别对粒子的电量有什么影响?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有什么影响?充了电的电容器,电容器内部的正负两种电荷分别聚集在两个不同的极板上,同种电荷聚集在一起时相互排斥,电子形态受到挤压变形,比异种电荷聚集在一起时的电量减小,使得电容器总的电量减小,引力场强度减小,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减小,称量重量就会减小。充了电的莱顿瓶里面只带有相同的一种电荷,同种电荷粒子是相互排斥的,电场形态受到挤压变形,会使每个电荷粒子的电量减小,比电荷粒子单独放置于空间所带的电量小,也比异种电荷粒子聚集在一起时的电量小,因此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就会减小,称量重量就会减小。“电容器充电或者放电,电容器内部的总电子数始终保持守恒,电子数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质子数也守恒不变。变的是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子与质子之间的距离和作用力,充电时电子与质子分开跑到另一块极板上,两者距离增大作用力减小,放电时电子又回到正极板上,两者距离减小作用力增大。单个极板的电量随着充放电过程发生由大到小的变化。”孟庆勇,2011-02-2023:11:11参考:志杰海明新浪博客“自由谈(243)论理致黄远杰及其他网友(2011-02-19)”后面我发的帖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05be30100qpc5.html#comment2对刘武青关于永磁体磁场相吸重量增重、永磁体磁场相斥重量减轻实验的理论解释:磁场相吸过程中永磁体内的电子、电场子排列得更加紧密有序,电子之间的距离减小,电子动能降低,释放能量,永磁体整体电量增加,引力场强度增加,重量增加。磁场相斥过程中永磁体内的电荷受到挤压变形,电子、电场子排列的紧密性降低、有序性降低,电子之间的距离增大,电子动能增大,吸收能量,永磁体整体电量减小,引力场强度减小,重量减小。冯劲松实验发现两块永磁体磁场相吸时,磁体释放热量;两块永磁体磁场相斥时,磁体吸收热量;其表面温度总会发生升高、降低的变化。铁试件在磁化的过程中是放热效应,去磁的过程中是吸热反应。冯劲松的实验与刘武青的实验在原理上相同。2010-6-13对冯劲松给物体加热和降温的称重实验解释:给物体加热,电荷粒子以较快的速度运动,温度升高,电荷粒子的电量就会减小,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就会减小,称重重量减轻。而如果给物体降温,电荷粒子的运动速度减慢,电荷粒子的电量就会增大,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就会增大,称重重量增大。对李华旺先生温度影响万有引力实验的理论解释:(2017-2-14至2017-2-17)关于李华旺温度影响引力的实验:李华旺先是在一般的室内环境做温度影响引力的实验,后又将引力常量实验仪放在真空罐内做实验,使真空罐的外部温度上升,真空罐内的温度没有变化,但大小两球也相互排斥了。大铜球、小铜球和扭秤放在真空罐内,真空罐在恒温室内,恒温室在山洞内。实验发现,环境温度提高,真空罐扭秤反射的光斑向排斥的方向移动;环境温度降低,真空罐扭秤反射的光斑向吸引的方向移动。〖图一〗李华旺温度影响引力的实验图示①在恒温,真空条件下,放在扭秤上的小铜球与大铅球相互吸引,光标移动0.5厘米②将恒温室温度升高3度真空罐内温度升高不到0.1度,小铜球和大铅球低于恒温室温度时,相互排斥光标移动3.5厘米,随着恒温室温度继续升高,光标最大移动距离约15厘米③将恒温室温度降低3度,真空罐内温度降低不到0.1度,小铜球和大铅球温度高于恒温室温度时,相互吸引,光标移动4厘米左右,温度继续降低,光标最大移动距离约17厘米.结论: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所在的环境温度有关。当两个物体的温度低于它们所在的环境温度时,两个物体相互排斥。而当两个物体的温度高于它们所在的环境温度时,两个物体产生引力。参考资料:李华旺先生定做的真空罐、自购的真空泵、自制的扭秤照片,他准备重复做他自已的实验。http://tieba.baidu.com/p/3685588161理论解释:在李华旺温度影响万有引力的实验中,不仅真空罐里面扭秤上的大小两球产生相互作用,而且大小两球也与真空罐外的环境温度产生作用,其本质上与通常意义上的万有引力作用一样也是场的密度差压力作用,是场的密度差压力作用的另一种表现。热运动是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原子等所进行的无规则运动,首先是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轨道发生变化,导致核外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作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原子核、原子或分子的振动。物体降温或升温就是物体内部核外电子、原子或分子的热运动发生了变化,也导致了物体中正负电荷电量发生了变化。当大铅球降温时,低温大铅球能够吸收周围空间更多的电场子,大铅球内部的电子携带的电场子密度增加,正电荷携带的电场子密度也同时增加,正负电荷的电量也随之增加,聚集在正电荷和负电荷上面的电场子的密度高于周围空间环境中的电场子密度,这时,大铅球与小铜球之间的作用主要是高密度电场子带来的压力排斥作用,大小两球之间的电场子密度高于大小两球外侧的电场子密度,所以大小两球相互排斥,大小两球之间通常意义上的万有引力作用也因正负电荷电量增加而增加,但被电场子密度差产生的排斥力掩盖,电场子密度差压力大于大小两球间的万有引力。而当大铅球升温时,内部电荷粒子碰撞作用加大,大铅球失去一部分电场子,电场子密度变得稀疏,正负电荷的电量也随之减小,高温大铅球电场子的密度低于周围空间环境中的电场子密度,在大小两球的外侧和内侧存在一个电场子密度差,产生了密度差压力,大小两球外侧的电场子密度大于内侧电场子的密度,所以大小两球之间表现为相互吸引,同时,大小两球之间通常意义上的万有引力作用因正负电荷电量减小而减小,但与电场子密度差压力作用的方向同向,两球之间引力作用加强,此时,大小两球之间的引力等于电场子密度差压力和大小两球间的万有引力之和。当大小铅球和周围空间的环境温度相同时,大小两球表现为相互吸引,即为通常意义上的万有引力作用。在这个温度影响引力的实验里,物体降温或升温引起大小两球电场子的密度变大变小与周围空间电场子碰撞作用的变化是导致大小两球排斥和吸引的主要原因。低温冷冻大铅球不只是对小球产生了排斥力,也产生了通常意义上的万有引力,装在保温杯里的两个冷冻大铅球在逐渐升温的过程中正负电荷电量逐渐减小,将表现为大小两球万有引力逐渐减小、排斥力逐渐减小。相反的情况,装在保温杯里的高温大铅球与小球之间不只是产生了电场子密度差压力造成的引力,也同时产生了通常意义上的万有引力,当高温大铅球逐渐降温的过程中,正负电荷电量逐渐增加,通常意义上的万有引力逐渐增大,电场子密度差造成的大小两球排斥力也逐渐增大。大铅球温度逐渐升高、正负电荷电量逐渐减小的过程是大小两球万有引力逐渐减小、排斥力逐渐增加的过程,而大铅球温度逐渐降低、正负电荷电量逐渐增加的过程是大小两球引力逐渐增强、排斥力逐渐减小的过程。单就大铅球与扭秤上的小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来看,因为大铅球冷冻以后铅球内部的电子运动减弱,电场子排列的有序性增强,电子的电荷电量增加,使得大铅球的引力场强度增加,所以两个冷冻的大铅球与小球之间存在较大的万有引力。当冷冻的大铅球在环境温度作用下逐渐升温的过程中,电子运动逐渐加强,电场子排列的有序性减弱,电子的电荷电量逐渐减小,冷冻大铅球的引力场强度也开始减小,所以表现为两个冷冻大铅球与小球之间的万有引力逐渐减小、。而对于高温大铅球来说,因为大铅球加热以后铅球内部的电子运动增强,电场子的排列有序性减弱,电子的电荷电量减少,使得大铅球的引力场强度减小,所以两个高温的大铅球与小球之间存在较小的万有引力。当高温的大铅球在环境温度作用下逐渐降温的过程中,电子运动逐渐减弱,电场子的排列有序性增强,电子的电荷电量逐渐增加,大铅球的引力场强度也开始增加,所以两个高温大铅球与扭秤上的小球之间的万有引力逐渐增加。冯劲松物体加热称重实验与李华旺温度影响引力的实验的比较:在冯劲松温度影响引力的实验中测量的是微小物体与巨大地球之间的作用力,是测量物体的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环境温度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化情况,加热物体称重变轻,物体加热之后电场子密度变小,正负电荷的电量减小,引力场强度减小,所以受到的重力(万有引力)减小。物体加热后内部的正负电荷电量减小、引力场强度减小是导致与地球万有引力减小的原因。对于地面上给加热或降温的物体称重的情况,由于地球非常巨大,而一般的物体又非常微小,所以,处于地球场中的物体上下两侧引力场的强度和密度趋于相同,物体上下两侧的空气环境温度也是相同的,所以不会在物体的上下两侧形成场的密度差压力,而且在巨大地球的两侧形成的场的密度差压力也趋于零,所以在地面上给加热或降温的物体称量的重力就等于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物体温度变化导致的场的密度差压力作用效应可以忽略。参考资料:1、《我在学生时代对光速、相对论等物理学问题的思考》,作者孟庆勇,2010-03-20发布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服务中心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2、《电子在均匀电场中运动方向上有效作用力测量实验》,作者季灏,2010-07-10,《第111届卢鹤绂论坛藁城会馆隆重举行(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05be30100l33h.html电子在均匀电场中运动方向上有效作用力测量实验-豆丁网,作者季灏,http://www.docin.com/p-388716460.html量热学法验证质速关系实验,作者季灏,http://wenku.baidu.com/view/3ebae0d0360cba1aa811dad4.html3、称量被屏蔽的莱顿瓶充电前后(二),作者刘武青,2010-08-06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414000100l90l.html4、《关于冯劲松、刘武青分别实验发现的有关物理现象的说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05be30102w26o.html①刘武青实验发现:永磁体磁场相吸重量增重、永磁体磁场相斥重量减轻②刘武青实验发现各种电容器充电后其重量减轻③冯劲松实验发现两块永磁体磁场相吸时,磁体释放热量;两块永磁体磁场相斥时,磁体吸收热量;其表面温度总会发生升高、降低的变化。④冯劲松实验首次发现物体温度升高后重量减轻、温度降低后重量增重。5、论坛世界(302)关于电容器充放电的称重实验的几点看法,作者孟庆勇,2010-06-26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05be30100kpwh.html6、李华旺关于温度影响万有引力的实验http://www.lihuawang.com/yizlun/154.html7、李华旺温度对万有引力影响实验视频http://www.56.com/u50/v_MTQyNTc1NjE1.html8、卡文迪许扭秤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2Y19PIpiC7DcPfYFgn_EpO2xxNU_Jo91PDAZiyS5HdTaXAlJqhPv4TFJyO7jA-3v3jL0Ke36T9Yuzn3lR2zM6U3EDonRMCdMm0RKJdt1RGvG9l2nO9XxRDP2LD_QoJcB2jWP2bo4fh4lQdYFJoKC_2010-6-13本文将继续对基础物理学中的未解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问题、宇宙初始状态的物理图景是什么样、力的本质是什么、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宇宙物质系统的能量问题、万有引力的起源问题、基本粒子电荷电量形成问题、《核场统一论》和《探索引力本质和引力起源之谜》等论文涉及的诸多疑难问题都需要再做深入的思考探索。既有对问题的定性思考,又有对问题的定量思考,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分析思考自然现实的各种可能性,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逐渐形成正确的理论。2016-10-26四、关于力的本质问题以及力与运动的先后关系问题为什么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都是运动变化的?物质运动变化的最初推动力从何而来?宇宙天体规律性周期性旋转和自转的推动力从何而来?目前观测到的宇宙起源于什么样的物质结构状态和物质运动状态?以前的最原始的宇宙是什么情况?牛顿和爱因斯坦都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也是出于对宇宙规律由来的思考,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而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认为我们宇宙的开端必须存在一个大爆炸奇点。力的本质是什么?宇宙之初宇宙的整个物质体系是先有力,还是先有运动?还是力与运动同时出现?这是在探索物质世界微观本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最基础性问题,也是我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宇宙是无始无终的,最初的原始宇宙不存在,最初的无序原始宇宙只是一种假设。我们假设存在最初的原始宇宙或奇点宇宙,这是相对于目前观测到的宇宙之前较早的某个阶段宇宙是什么情况来说的。宇宙物质体系的结构是随着物质体系内部物质的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逐渐演化的,是从杂乱无章的低级形态的宇宙向规整有序的高级形态宇宙演化的,宇宙物质体系是有组织有层次的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力的本质是什么?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就是说力发生于两个物体之间,因此两个物体的物质结构状态和运动状态决定了力的性质、方向和大小,力与物质的细微结构和物质粒子的运动状态密切联系。力的大小反映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紧压的程度上,反映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上。从力发生的根本原因来看,力起源于物质的结构,力产生于基元粒子相互接触,直接接触产生的力是一种排斥力,宇宙中的基元粒子从宇宙之初就存在着相互接触,存在着一种相互接触连接的结构,但这种接触连接的密度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接触连接密度大,有的地方接触连接密度小,有的地方基元粒子密集,有的地方基元粒子稀疏,产生了力的不对称不平衡,致使基元粒子相对运动和相互绕转,形成有心、有组织层次、活动有序的物质运动体系。不管是力还是运动都是由物质的组织结构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力和运动。物质是产生力和运动的基础,力和运动是物质的表现形式。物质之间能够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是物质结构的基本特征。物质体系的结构特征是以物质内部的力、物质运动和物质粒子之间的相对位置来表现,力和运动是伴随宇宙物质体系生而有之的两个基本结构特征,宇宙物质体系本来就具有能够产生力和运动的物质结构。基元粒子产生初始运动和初始作用的原因必然是由于宇宙空间基元粒子具有的组织结构,宇宙的初始物质结构要么是以广泛而分散分布的低密度小粒子团结构方式存在,要么是以广泛而又集中分布的高密度大粒子团或星球结构方式存在。(2016-11-20)物质结构的有序性与相互作用的关系:相邻物质粒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物质基元粒子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变成排列有序的组织结构,宇宙空间各处物质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排列有序的。物质结构的有序性、规整性表明了物质之间是产生力的相互作用的,有了力才有了物质组织结构的有序性、规整性。物质的结构特征决定了物质的作用特性,各种各样的力作用都是物质结构特征的反映。物质的不同结构特征使物体表现出不同的作用规律和运动规律,如完全刚性碰撞力、弹性碰撞力、完全非弹性碰撞力、电性引力、电性斥力、万有引力、磁场力等等不同形式的力作用具有各自的规律。基元粒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才能相互绕转或有心旋转,形成规整有序的旋转的宇宙物质体系。如果物质基元粒子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就不能形成规整的有序的物质结构体系。星体周围场的物质密度按照从星体中心到远处不断减小的梯度排布也是由于力的相互作用,物质基元粒子之间离开了力的作用,就不能构成有序的物质结构运动体系。有序的物质结构和有序的物质运动不是由运动形成,不是由运动维持,而是由组织结构产生的力来维持。宇宙之初,是先有力,还是先有运动?为什么宇宙中的物质能够聚集成团聚集成体形成规整有序有层次的旋转物质体系?在宇宙的某个原始状态的瞬间,物质粒子的接触连续和间断隔空并存,有序和无序结构并存,不是单边的存在状态。宇宙物质粒子是以一定的物质密度分布在宇宙空间之中,既不能全为紧实,也不能全为隔空。物质粒子的紧实触压产生排斥力、作用势能,使得基元粒子之间能够产生电性力、万有引力等各种各样的力,间隔隔空空间则为粒子运动提供了必需的条件,在基元粒子相对运动和非对称力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有层次的旋转的物质体系。假如宇宙之初,质子裸核、电子裸核、电场子等三种基元粒子都是相互隔开的间断的不连续的,又都是相对静止的,那么就不可能产生基元粒子的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不可能产生电性力、万有引力、向心力,不能使基元粒子聚集起来形成相互绕转或有心旋转的宇宙物质体系。因此,宇宙物质体系中的基元粒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连续性和相对运动,力和运动是同时并存的。物质基元粒子聚集成团、聚集成体还需要一个条件,就是基元粒子之间必需能够发生完全刚性碰撞,刚性碰撞能够使基元粒子相互触合聚集成一体。如果基元粒子之间相互碰撞不能发生刚性碰撞,那么基元粒子就不能相互触合聚集成一体。如果只是基元粒子杂乱无章的热运动和相互弹性碰撞,没有刚性碰撞触合,那么碰撞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使基元粒子相互远离,虽然不同的基元粒子之间还能够产生一种冷致引力(即万有引力作用),则也不可能演化成今天看到的物质基元粒子一体旋转的宇宙图景。因此,宇宙之初必然存在使基元粒子运动的条件,也存在使基元粒子聚集的刚性碰撞触合的条件和使基元粒子旋转的非对称作用的条件,存在不同基元粒子之间的冷致引力作用(即万有引力作用)。而使基元粒子产生初始运动的原因,要么是基元粒子之间的相对运动是宇宙物质体系与生俱来的特性,是先天具有的相对运动,也是一种自主运动,要么是基元粒子受到了某种力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运动而这种推动力的作用只能是相互接触产生的排斥力,使基元粒子产生相互远离、相对运动。实际上,基元粒子既有先天具有的相对运动、自主运动,也有基元粒子之间的相互接触碰撞由力产生的运动。(2016-11-23至2017-4-13)宇宙空间中存在三种不同的基元粒子即质子裸核、电子裸核和电场子,宇宙之初宇宙物质体系内部不仅有基元粒子杂乱无章的热运动,也有规整有序的受力运动,不同基元粒子之间的冷致引力即万有引力使不同的基元粒子相互靠近,产生向心力、向内的运动,同时也产生了非均匀非对称作用
/
本文档为【关于物质世界微观本质的深入思考(第一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