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009-03-13 15页 ppt 1M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1780

暂无简介

举报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nullnull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十七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张东华学时数:0.5学时null 1、掌握DIC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2、熟悉DIC的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检查诊断指标 3、了解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讲授目的和要求null讲授主要内容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定 义定 义 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性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nullnull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十七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张东华学时数:0.5学时null 1、掌握DIC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2、熟悉DIC的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检查诊断指标 3、了解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讲授目的和要求null讲授主要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定 义定 义 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性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病 因病 因感染:为DIC的主要病因,如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严重感染 恶性肿瘤:如AML-M3,肝癌,肺癌等 病理产科:如羊水栓塞,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等 创伤:如大面积外伤,烧伤等 严重肝病 其他:急性胰腺炎、输血、ARDS、血管瘤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组织、血管内皮、血小板损伤及纤溶激活 微血栓形成、凝血功能异常、微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出血:自发性、多发性、全身性或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出血 休克:微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 栓塞:广泛微血栓,多见于肾、肺、脑等脏器 溶血:微血管病性溶血 原发病的临床表现null出血诊断标准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基础疾病 2项以上临床表现 多发性出血 不能解释的休克 多发性微血管栓塞 抗凝治疗有效 null 实验室检查指标 血小板<100×109/L 纤维蛋白原<1.5g/L或>4 g/L 3P阳性或FDP>20mg/L,或D-D水平升高或阳性 PT缩短或延长3s以上(肝病>5s);APTT缩短或延长10s以上 null 疑难或特殊病例,应有下列1项以上异常 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 AT含量、活性及vWF水平降低(不适用于肝病) 血浆因子Ⅷ:C<50%(肝病必备) 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或F1+2水平升高 血浆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浓度升高 血(尿)纤维蛋白肽A水平增高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重型肝病 肝功能严重受损 TTP 以发热、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微血管病性溶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等三联征或五联征为特征 原发性纤溶亢进 D-二聚体(-)治 疗治 疗去除病因,治疗基础病 抗凝治疗 普通肝素(uFH):首选APTT作为监测试验,使APTT测定值维持在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需暂时停药 低分子量肝素(LMWH): 较大剂量LMWH也需监测。可选用因子Xa抑制试验(抗因子Xa活性测定),使其维持在0.2~0.5AFXa IU/ml。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需暂时停药null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 使血小板>(20~50)×109/L 根据病情选用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 抗纤溶治疗 溶栓治疗 其他 null复习思考1.DIC的病因有哪些? 2.DIC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
本文档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