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当代人能否写出经典作品

当代人能否写出经典作品

2009-04-01 5页 pdf 122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54003

暂无简介

举报
当代人能否写出经典作品 第 1页 共 5页 社会科学报/2007年/9月/6日/第 005版 学术探讨 当代人能否写出经典作品 本版编辑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韩震 中山大学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 高小康 《社会科学报》总编 许明 南京大学哲 学系教授 顾肃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领域,经典作品尤其在基本理论方面的经典作品,把握了时代 的脉搏,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让人难以遗忘。然而,近 20 年来我国的知识生产却似乎只能 复述、引用既有的经典,当代经典...
当代人能否写出经典作品
第 1页 共 5页 社会科学报/2007年/9月/6日/第 005版 学术探讨 当代人能否写出经典作品 本版编辑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韩震 中山大学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 高小康 《社会科学报》总编 许明 南京大学哲 学系教授 顾肃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领域,经典作品尤其在基本理论方面的经典作品,把握了时代 的脉搏,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让人难以遗忘。然而,近 20 年来我国的知识生产却似乎只能 复述、引用既有的经典,当代经典作品越来越少。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问题的出现?当代 人还能写出经典作品吗? 经典需要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洗礼 经典作品的缺失,从根本上说,首先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决定的。在古代,尽管不同民 族和群体之间的交往不如现在频繁,但是人类社会整体的、共同的和普世的意义却有着共同的基 础:作为生命基础的自然,作为世界创造者的诸神或上帝,作为文化延续的传统⋯⋯等等。然而, 现代化进程使世界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可以说,我们处在一个文化根基漂移的时代。第一,人 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造物的不断嵌入,使人们对自己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的体认越来越模糊,人对 自然甚至产生了隔离感。第二,人的实践力量的增强,让人越来越自信地摆脱了上帝造人并且决 定人的命运的观念,尼采说“上帝死了”,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不相信神圣的命运了。第三,城 市化和人口的流动,使人们远离了相对稳定的乡土文化传统,人与传统文化之间似乎出现了断裂, 人们越来越缺失过去人与故乡环境之间的神话叙事。在这样一个时代,就像卢卡奇的女弟子阿格 尼丝·赫勒所说的,人们的思考往往拘泥于“历史境遇的牢笼”之中,人们的语言往往是对这种 断裂式存在述的话语。第四,随着人们对“宇宙理性”的认识论怀疑,人们对自己的理性认识 能力的有效性也产生了动摇。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相信柏拉图式的“理念”和黑格尔式的“绝对 精神”,而且对康德式的为自然立法的理性的普遍性和先验有效性也失去了信心。总之,自然远 离了我们,上帝死了,传统断裂了,理性主体性进入了黄昏阶段;人们难以再有张载所说的那种 雄心壮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没有了宏大叙事的基础, 人类也就失去了可以把握时代本质的思想自信和语言力量,人们只能进行某些对情景化事件或事 物的经验的片断式叙述。这些叙述往往缺少超越时空的力量,因而无法成为传世的经典作品。 其次,从精神生产方面而言,经典难以产生也与人们精神生产力的提高有关。过去,只有少 数人有机会受教育,有物质条件和闲暇时间进行思考;多数人须为了谋生而终日进行体力的劳作。 写作往往是圣贤的事情,一般人并不奢望。可是,现在教育的普及使许多人都可以写作,生活条 件的改善和提高使许多人有条件写作,社会的民主、宽松气氛使许多人敢于写作,各种精神产品 像雨后的野草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对精神作品失去了往日的神秘感,并且以更加挑剔的眼 光审视它们。在比较民主的文化氛围里,每个人的自信和自尊都增强了,甚至当今的文化是一种 “自恋的文化”,互相之间难以产生崇拜感。因此,尽管精神产品的产量日益增加,可是人们感 到当代经典作品却越来越少。同时,由于精神产品的大量涌现,人们的精神生产处于一种竞争之 中,必须尽早地抛出才能获得其地位,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进行短平快的写作,而没有足够的 耐心进行精雕细刻,这也是经典作品难以产生的原因。经典作品难以产生,并不是就没有经典了。 从道理上说,任何时代都有反映自己时代特征的作品,也许经典的形态发生变化了。 最后,从精神产品的鉴别过程看,任何经典作品都是历史沉淀的结果,都要经过岁月流逝的 大浪淘沙。以往的经典已经是几千年积累的产物,已经是历史多重选择的结晶。我们现在看,似 第 2页 共 5页 乎前人写的都是经典,这些经典作品是在与同时代的作品竞争后存留下来的。实际上,这些经典 作品在产生过程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怀疑和批评,作者也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犹疑和彷徨。必须有足 够岁月长河的冲刷,才可能最终使经典作品水落石出。经典作品往往是超时代的,它们的作者往 往比自己同时代的人看得更远,即使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捕捉到未来的蛛丝马迹。因此,很 有可能,在今天不为人理解的作品,我们的后人会发现它们的经久价值。我们必须有历史的态度。 达到经典标准和在历史上成为经典是两个问题 “经典”问题需要分开来谈。说起来好像是很简单的问题,似乎大家都看不到伟大的经典作 品或者说是里程碑式的作品,现在的作品写得不好,但在文学和文学史上,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要从两个维度上来看。一个是作品本身,在什么意义上才能把这部作品称之为经典;另外一个就 是历史的维度,经典是怎样形成的,是怎样被成为经典的。作品本身达到经典价值标准和在历史 上成为经典是两个问题。在历史中成为经典、也就是在接受中成为经典。具有经典素质的作品不 一定就是经典。作品本身达到经典的水准、具有经典的价值,这只是成为经典的内在可能性。要 真正成为经典,还需要历史的条件,需要被历史承认接受。 在接受的条件中,作品首先要具有经典价值,这就牵涉到作品本身的价值问题了。所谓经典 的概念,就是指被一代代人传承下去,人们认为它具有永恒性,具有典范性,或者在某种意义上 的标准。作品的价值,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统来说,一个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标准和美学 的标准,或者可以称之为文化的价值和美学的价值。美学的价值,就是指艺术上的独创性、完美 性,在人的审美感受中给以美的体验。应当说能够达到这个价值标准的作品,代代都有,包括当 代,从美学上来说,比前代强、能够提出新的审美体验的作品其实是很多的,甚至是不亚于以前 的大著作,比如说,比《红楼梦》在美学上更提高的作品有的是。但是这不是唯一的条件。这种 条件在有的情况下可以成为经典,比如一个时代的文学在艺术上很匮乏的时候,如果一部作品可 以给人以开拓式的完美性,那么人们从艺术上的价值认为它就是经典的。但是仅凭美学的价值成 为经典的作品不是很多,它需要另外一个方面的价值支撑。 文化价值就比较复杂了。一个是普世性的价值,即人们能够从中普遍体会到的人性的深度、 心灵的深度,从人类文明发展上说普遍地对各个不同时代、不同种族的人都有启发性的东西。通 常人们认为经典作品都要符合普世性价值的要求,比如具有莎士比亚作品的心灵深度,托尔斯泰 作品的宗教情怀等,但这是非常高的要求。普世性是一个在世界文明沟通中形成的概念,在中国 的文化中,它是一个相当晚的概念。当我们对中国文化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是相当困难的。还有 一种经典就是具有传承某种文化意义、文化个性这样一种价值,就是能够把特定民族、国家、族 群、地域的文化传承的价值体现出来,作为一个特定文化象征,这种经典每个种族、每个民族都 有,比如从经典的诗词到《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很多,它们都体现了我们这个特定文化传承的 价值。 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当代作品中有没有满足这些要求的经典作品呢?在我看来,不能完全否 定。首先,在艺术上更创新的、更完美的作品是有的,从文化价值上说,即使没有追求普世性要 求,至少它们也能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特点。也许,我们不把经典要求定得太高,能体现中国的或 者中国某一个族群的文化特征的作品还是有的,作品本身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但是它能否成为经 典就要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了。作品要成为经典,还需要历史承认。被历史承认就遇到一个麻烦 问题。比如《阿 Q 正传》,也许有人认为艺术上不是很完美,但它能够被历史承认,因为它放到 中国历史上,人们的确绕不开它。中国新文化以来,重新理解中国文化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小说 的叙述,它有独特的眼光,换句话说,在这个时代,别的作品不能掩盖它。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 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现在有很多低层次文化消费,但并不能否认没有文化大餐。其中关键的 一个问题是,在文化多元化时代评价文化的专业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作品能在多元文化中得到 普遍承认?在文化相对单一的时代经典作品很容易得到承认,比如在新文化运动时代,第一种就 是能够体现新文化运动意识的文化,另外一种是体现文化保守主义的文化,我们就很容易从中发 第 3页 共 5页 现伟大的作品。但是现在有很多种文化,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文化能够得到普遍的承认。在这种 情况下,经典能够被普遍承认就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再则就是,讨论当代意义上的作品还会 遇到一个问题,经典需要历史承认,当代作品都没有经过历史筛选怎么能够成为经典。经过若干 年后,人们回过头重新检视,对过去的文化有了共识,某些作品成为了经典。在当代,要求当代 作品成为经典,这个本身在逻辑上来说是很难成立的。我们可以谈论作品本身是否具有经典性的 价值,但是,它有没有成为经典,这在当代是不能回答的,尤其是文化价值多元化以后,经典问 题就变得更困难了。多年以后,人们回过头来可能只能谈论当代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了,比如,某 一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某一文化倾向、某一种文化认同。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文化更重要的 问题是哪些作品能够起到文化沟通、交流的作品,而不是简单地说哪个是更经典的作品。 形成创造经典的环境氛围 今天我们能否以及如何写出经典这样一个问题在我脑海里徘徊了很久。新世纪以来,中国的 学术发展不能不说是繁荣的,不能不说是高产的,不能不说是开放的,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一个 现状,三十年前我们生产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广义上叫作“学术产品”。我们冷静地鉴定一下这 些产品的质量又到底如何呢?在世界范围排比一下,在创新方面是否具有一些质地呢?对此,我 的评价是悲观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现状不容乐观。在总体上,它呈现出这样几大特征: 第一,不断地重复。半个世纪来,三十年来,近十年来,西方所涌现出的热门话题如大家所 共知的反本质主义、女权主义、新东方主义、殖民批评等,我们的很多著作和文章都以重复这样 的西方式的话题、西方式的结论、西方式的方式为己任。当然,这些学术作品由于有地方发表, 由于没有严格的学术评判机制,它们也能在我们的体制内得到认可,其生产者可以获得世俗的利 益,如评上职称,当上博导,当上学科带头人等。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中,对大学教师来讲可以勉 强算上及格,因为,他们总算承担了传播知识这样一个功能,对教学是有益的。但对于优秀的大 学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研究性,对专业研究人员来讲,就不够了。 第二,大量的论文和著作都在材料的整理、梳理上,就像博物馆陈列展品一样告诉你这是什 么,那是什么,但对现象后面的研究性问题,许多学术产品都是没有深加工的能力和开掘的余地。 这也是许多学术产品言而无味、广而不深、多而不精的原因,特别是相关的基本理论领域,全国 有一大批人做着毫无创新的工作,并从其中获得自己的成就感。从科学研究的性质上来讲,如果 把这种工作当作一种宣传需要,也是情有可原。但是事情往往并不是这样,这种研究往往和体制 上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有关,它披着科学的外衣,这就危害匪浅了。因为从结果上看,它没有 超越现有的结论和判断,在学理上看它没有提供任何新的方式,从效果上看它不断地重复,引起 广大读者的厌恶,反而适得其反。以上种种可以简单归纳为照搬型、描述型、注释型学术研究方 式和学术产品的生产方式。这种学术生产方式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扼杀了理论创新的激情和冲动, 使学术生产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在根本问题上徘徊不前,难出大师,难出经典。 那么,中国的学术土壤还能不能生产出学术经典呢?回答是肯定的。以中国的历史之长、国 土之广,中国问题之复杂和特殊,本来应该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大有用武之地。同样的三十 年间,西方当代的许多大家、名家成长起来,比如斯洛文尼亚的齐泽克,在近十五年间,他写出 了十来本著作,被翻译成英文后,成为许多学者顶礼膜拜、争相阅读的对象。在这些年间,中国 也在发展,中国的学者也在写作。但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是在关注同时代的西方学者在做什么,他 们得出了什么结论,然后把他们的研究成果照搬过来,用他们的术语和他们的思想来阐释他们关 注的一些问题。因此,可以产出大成果的中国没有产出大成果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是我们的 学术体制、社会生态、物质条件真的不行吗?凭心而论,我们目前的学术生态环境,特别是在基 本理论领域要宽松许多、优越许多,物质条件也好了很多,但还是出不了可以与世界对话的大成 果和可以解决中国问题的大成果。这是什么原因呢?观念问题,心理问题,学术生产方式问题, 学术体制问题,高校教育培养体制,意识形态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出很多问题,其中可能有 许多是根本问题。但是我想指出一个问题:让我们的评价机制给有学术创造力的年富力强的一代 第 4页 共 5页 人松绑吧。今天五十岁左右的一代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学术训练,他们的学术视野、学术背景、知 识结构都达到了可观的积累。但他们由于在这个学术体制中要应付无数多的检查、报表、会议、 任务、课题等,宝贵的科学创造力被分解了,学术精力被分散了,定不下心、安不下神来搞研究。 这样的体制、机制注定会造就一批批无成就的人,他们注定要被历史无情地淘汰。我们也许不要 祈求可以改变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务实的追求,但我们可以创造这样一种氛围环境:让真正有创 造力的人摆脱俗务,甚至免除对他们的工作考核,让他们用三十多年的积累创造出我们无愧于时 代的经典来。 当代经典缺乏的原因 古往今来,人文社会科学不乏其经典著作。所谓经典,即是专业领域里划时代的作品,受到 同行的公认。它们不仅记录了其作者辛勤创作的崭新成果,而且代表了一个时代重要的典型思想 观点,足以影响同时代的许多人,甚至流芳百世。 不幸的是,观察一下近数十年来的中国学术界,每个领域里真正的经典著作屈指可数。虽然 就数量而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不断增多,但是,同行认可的经典却寥若晨星。中文、历史、哲 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都缺乏公认的创新经典。人们的大部分工作是翻译、介绍、 评论和消化发达国家在本领域不断翻新的成果与经典,却很少能创作出自己的经典回输给这些国 家。即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通过文化交流包括大量的孔子学院在介绍国人的学术思想 成就时,也大多是把两千多年前的孔孟老庄所创作的经典翻译成现代语言,却鲜见今人创作出的 真正的经典。 这里仅指出造成当代经典缺乏的几个原因。一是人们普遍的浮躁心态,急功近利地制造速成 品,不能静下心来“十年磨一剑”,以致许多作品均像快餐一样满足一时之需,却不能产生长远 的影响,起到深化专业研究、改造人的灵魂、陶冶情操之功效。二是全社会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影 响,人们既然都以一时的感官享受为满足,也就不再欣赏真正的经典,缺少了对经典的市场需求 也就缺少了创作经典的动力。三是权威机构评价学术成果的指挥棒是只重数量、不看质量,以致 人们粗制滥造的作品只要能够发表,就可以得到一些权威机构的认可和奖赏。今天,许多单位把 刊物定成三六九等,按照发表文章的刊物和篇数决定提职称、甚至提供巨额奖金,却并不考虑成 果的学术质量、新颖性和社会影响。许多文章和著作了无新意、论述混乱,社会反响几近于零, 读者寥寥、无人引用,却仍然能够评上高级别的权威奖,获得巨额奖金(为此我建议开辟一个大 型网站,把近年各级获奖成果一一发表出来,供广大学界和民众公开评论)。这种指挥棒自然会 引导人们制造虚假学术繁荣,产生不了经典。这些原因与我们今天行政官僚管理学术教育的现状 关系密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四十年以前的数十年,人文社会科学并没有产生过多少公认的经典著作, 尤其是在极左思潮泛滥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和此前的若干年,同样鲜见经典。因为极左政治的高压 和恐怖对人的思想禁锢非常严重,人的个性和思想完全受到了压制,学者们只能重复或赞赏地解 释“最高指示”或者政治权威机构的指令,因而不仅数量上著作不多,甚至在质量上也捉襟见肘。 直到今天,一些人仍然习惯于只是解释权威的话而无法解放思想、真正地自主创新。因此,今天 经典缺乏的现状有一部分应该归咎于极左思潮的影响。 改革开放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济和社会的多样化竞争造就了今天的繁荣,但却未产 生出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经典。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遗憾的现象。在中外历史上,经济和社 会大发展的时期都曾经促成经典迭出。我们当然不应该把今天的这种状况归咎为改革开放本身, 而是需要认真总结经验,进行相应的改革,创造产生经典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需要指出的是, 虽然当今急功近利的氛围不利于经典的产生,但人们并没有一概断绝对经典的欣赏和向往,而且 学术的发展的确也需要公认的经典。关键在掌握巨大行政和财政资源的权威机构的指挥棒,必须 改变当前的学术成果评价制度,创造学界自律自主的新评价体系,对于浪费资源、粗制滥造的成 果,不仅不该奖励,还要实行惩罚。同时创造宽容宽松的自由创新氛围,允许专家学者和教授们 第 5页 共 5页 为了创作精品而慢工出细活(当然不是不出活)。这些都需要改变学术思想上一切围着行政官僚 转的体制。同时通过适度引导而使受众的欣赏口味更加合理,创造欣赏和重视经典与精品的良好 环境。假以时日,一个繁荣富强、正在不断解决自身各种社会问题、以创造和谐社会的中国,没 有理由不会再涌现出自己的经典。
/
本文档为【当代人能否写出经典作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