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畜禽抗生素的应用

2009-04-07 50页 ppt 1M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2870

暂无简介

举报
畜禽抗生素的应用nullnull目 录目 录第一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第一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命名与分类 111 抗微生物药物的命名 112 抗微生物药物的分类 113 抗微生物药物的发展史 第二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药理学 121 抗微生物药物的体内过程 122 抗微生物药物的有效浓度和药物敏感性 123 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三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制 13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132 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畜禽抗生素的应用
nullnull目 录目 录第一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第一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命名与分类 111 抗微生物药物的命名 112 抗微生物药物的分类 113 抗微生物药物的发展史 第二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药理学 121 抗微生物药物的体内过程 122 抗微生物药物的有效浓度和药物敏感性 123 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三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制 13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132 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133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134 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第四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预防 141 细菌耐药性的发生类型 142 细菌产生长耐药性的生化机制 143 细菌耐药性的预防 第五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相互作用151 药动学相互作用 152 药效学相互作用 153 药剂学相互作用 第六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 161 严格掌握适应症 162 根据药理学特点选用有效药物 163 根据病性选择药物 164 注意抗微生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65 根据病情按疗程进行治疗 166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167 尽量避免局部应用抗微生物药物 168 严格控制预防性用药 第七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联用 171 抗微生物药物联用的原理 172 联合用药的适应情况 173 联用药物时可能发生的结果 174 常见病原菌感染时抗微生物药物联用方法目 录目 录第二章 β-内酰胺类药物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药物概述 211 β-内酰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分类 212 β-内酰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213 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第二节 青霉素类药物 221 青霉素类药物概述 222 青霉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给药 223 青霉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224 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225 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方法 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药物 231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概述 232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特点与作用机制 233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234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选用原则 235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用药236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相互作用 237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方法 第四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41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概述 24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使用方法目 录目 录第三章 氨基糖苷类药物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药物概述 311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基本特点与分类 312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313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314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二节 氨基糖类药物的使用方法 321 庆大霉素 322 卡那霉素 323 新霉素 324 壮观霉素 325 安普霉素 326 硫酸庆大小诺霉素第四章 四环素药的物 第一节 四环素类药物概述 411 四环素药物的发展简史与分类 412 四环素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413 四环素理学体内存在状态及过程 414 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材机制 415 四环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416 四环素类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 第二节 四环素类药物的使用方法 421 四环素 422 土霉素 423 金霉素 424 多西环素 目 录目 录第五章 酰胺醇类药物 第一节 酰胺醇类物概述 第二节 酰胺醇类药物的使用方法 511 甲砜霉素 512 氟苯尼考第六章 大环内酯类药物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药物概述 611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612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613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二节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使用方法 621 红霉素 622 吉他霉素 623 泰乐菌素 624 替米考星 625 螺旋霉素 目 录目 录第七章 其他抗菌类药物 第一节 林可胺类抗菌药物 711 林可霉素 712 克林霉素 第二节 多肽类抗菌药物 721 杆菌肽 722 黏菌素 723 多黏菌素B 724 恩拉霉素 725 维吉尼亚霉素 第三节 其他 731 泰妙菌素 732 阿美拉霉素 733 那西肽 734 黄霉素预混剂 735 赛地卡霉素 第八章 喹诺酮类药物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概述 811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简史与分类 812 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特点 813 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814 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815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二节 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方法 821 诺氟沙星 822 恩诺沙星 823 达氟沙星 824 二氟沙星 825 沙拉沙星 826 氟甲喹 827 噁喹酸 828 萘啶酸 829 环丙沙星 目 录目 录第九章 喹噁啉类与有机胂类药物 第一节 喹噁啉类药物 911 喹乙醇 912 乙酰甲喹 第二节 有机胂类药物 921 洛克沙胂 922 氟苯胂酸 第十章 磺胺类药物 第一节 磺胺类药物概述 1011 磺胺类药物的发展简史 1012 磺胺类药物的分类 1013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子特点 1014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1015 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1016 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017 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的使用方法 1021 磺胺嘧啶 1022 磺胺噻唑 1023 磺胺二甲嘧啶 1024 磺胺间甲氧嘧啶 1025 磺胺对甲氧嘧啶 1026 磺胺脒 1027 磺胺甲噁唑 1028 磺胺嘧啶银 1029 磺胺米隆 10210 磺胺氯哒嗪 10211 磺胺甲氧哒嗪 10212 酞磺胺噻唑 第三节 磺胺增效利 1031 二甲氧苄啶 1032 甲氧苄啶 目 录目 录第十一章 抗真菌类药物 第一节 抗真菌类药物概述 1111 抗真菌类型药物的发展简史 1112 抗真菌类药物的分类 第二节 抗真菌类药物的使用方法 1121 灰黄霉素 1122 制霉菌素 1123 克霉唑 1124 水杨酸 1125 两性霉素B 1126 酮康唑 第十二章 抗病毒菌类药物 第一节 抗病毒类药物概述 第二节 抗病毒类药物的使用方法 1221 吗啉胍 1222 利巴韦林 1223 金刚烷胺 第十三章 植物类抗微生物药物 1311 小檗碱 1312 牛至油 1313 板兰根 1314 穿心莲 1315 鱼腥草 1316 博洛回第一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第一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化疗药物:凡是对侵袭性的病原体具有选择性抑制或杀灭作用,而对机体没有或只有轻微毒性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治疗药物,简称化疗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 是指对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物质,包括用于治疗各种病原体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可分为抗细菌药、抗真菌药。 第一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第一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抗生素:也曾称为抗菌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放线菌或其他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 抗菌谱:抗生素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称为抗生素的抗菌谱,是兽医临床选药的基础。第一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命名与分类第一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命名与分类112 抗微生物药物的分类112 抗微生物药物的分类真菌产生的 放线菌产生的 细菌产生的 其他微生物产生 其他生物产生的抗感染 抗肿瘤 农用 鱼用 食品保藏用 工农业防霉防腐用 试验试剂专用繁殖期杀菌作用 静止期杀菌作用 速效抑菌作用 慢效抑菌作用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肽类 核苷类 安莎类 多烯大环内酯类 聚醚类 甾体类 脂环类 烯二炔类 蒽环类 蒽醌类 丝裂烷类 香豆素类 林可胺类 戊二酰亚胺类 其他杂环类抑制细胞壁合成 改变膜能透性 抑制蛋白质合成 引起细菌死亡 影响核酸代谢 阻断必需的特异性代谢 核酸类似物天然 合成 半合成 生物转化 酶 基因工程113 抗微生物药物的发展简史113 抗微生物药物的发展简史1941年开始使用青霉素 1944年成功开发链霉素 1947年开发出氯霉素、多黏菌素 1948年开发出金霉素 1950年土霉素 1952年红霉素 1957年卡那霉素、利福霉素 20世纪60年代开发出由小单菌产生的庆大霉素、链霉菌产生的妥布霉素、核糖霉素、竹桃霉素、麦迪霉素等一系列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 1953年发现了头孢菌素C,对头孢菌素C进行结构改变形成了头孢菌素家族; 60年代以半合成抗微生物药物已成为寻找新抗生素的主要途径,其中以β-内酰胺类最为突出; 80年代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喹诺酮类药物; 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进行了研究开发。第二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第二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药理学 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药理包括: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和治疗学评价,这些基础理论对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1 抗微生物药物的体内过程121 抗微生物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分布:药物从血液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称为药物转运。 排泄:1、肾脏排泄 2、胆汁排泄 3、粪便排泄 4、药物代谢122 抗微生物药物的有效浓度和药物敏感性122 抗微生物药物的有效浓度和药物敏感性有效浓度:抗微生物药物的有效浓度和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是一对立统一的矛盾。 当抗微生物药物在感染部位所达到浓度楞杀灭病原菌时即为达到有效浓度,它的高低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即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有关。 药物敏感性:当病原菌对某种抗微生物药物呈现高度敏感时所需最低抑菌浓度值低,如敏感性低或耐药时则最低抑菌浓度值高。123 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123 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病原耐药性的产生等。null毒性 反应对肾脏的损害对肝脏的损害对消化道的损害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对血液系统的损害对局部损害 对肾脏的损害主要是引起肾 小管功能障碍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症状轻者或仅有蛋白尿、血尿 、管形尿,重症者可出现少尿或 无尿以及氮质血症肝脏是抗微生物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因此抗微生物药物可引起肝脏损伤。可分为中毒与过敏两种。各类抗微生物药物,尤其是口服给药者可引起消化道损伤,主要地药物本身对胃肠黏膜的化学刺激引起,也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以及二重感染抗微生物药物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现为意识障碍、呕吐、惊厥、昏迷、呼吸困难、肌肉痉挛、抽搐或癫痫等。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 ③对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可引起局部疼痛硬结等反应抗微生物药物的过敏反应抗微生物药物的过敏反应抗微生物药物可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在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 接触该药时,即可由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发生过敏反应。 可分为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血管神经性皮炎和变态反应性心肌损害等。 过敏性休克大多数发生于应用青霉素的病例。二 重 感 染二 重 感 染正常动物的口腔、鼻咽部和胃肠道等处均有多种细菌寄生,这些菌群之间相生制约,维持平衡共生的状态。 长期或大量应用广谱抗微生物药物,由于体内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和真菌即乘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发病。耐 药 性耐 药 性 由于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使用不当,导致耐药菌株日益增多,这是目前国内外治疗感染性疾病面临的共同难题。 交叉感染:细菌对某种抗微生物药物产生耐药后,有时对其他抗微生物药物也同样具有耐药特性。 常见的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和绿脓杆菌等第三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制第三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制抗微生物药物主要通过影响病原微生物的结构和干扰其代谢过程而发挥抑菌和杀菌作用。 null作用机制影响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 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等, 能抑制细菌粘肽合成过程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如:多肽类药物即有这种作用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可抑制菌体 蛋白质的整个合成过程改变细菌核酸的代谢,如: 新生霉素、灰黄霉素等均可抑制或 阻碍细菌DNA或RNA的合成13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13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细菌与哺乳动物的细胞不同,大多数细菌细胞的胞质膜外具有一层由粘肽等组成的坚韧细胞壁,细胞壁除具有维持细菌的外形和物质交换功能外,最重要的是能维持菌体的渗透压,保护细菌不受外环境渗透压变化的影响。 细胞壁粘肽的合成包括胞质内、胞质膜、胞质外三个步骤。132 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132 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膜对于维持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 当胞质膜损伤时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内胞质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外漏,产生杀菌作用。 发挥这种作用的主要为多肽类和多烯类药物。133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133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必需物质,阻断蛋白质合成或造成蛋白质凝固变性,均可引起细菌死亡。 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有3个过程,即起始阶段、延长阶段和终止阶段。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氨基糖苷类药物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134 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134 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核酸具有调控蛋白质合成的功能。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不能利用环境中的叶酸,而需要在菌体内利用对氨基苯甲酸(PABA)、二氢喋啶和谷氨酸,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与对氨苯甲酸相似,可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其不能合成或形成无效的以磺胺代替对氨基苯甲酸的物质,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最后被机体的防御功能所消灭。第四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预防第四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预防兽医临床上虽然可供使用的抗微生物药物越来越多,但由于广泛大量应用抗微生物药物,细菌耐药性已成为突出问题。 细菌的耐药性:又称为抗药性,是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的相对抗性。 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是自然规律,是耐药基因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141 细菌耐药性的发生类型141 细菌耐药性的发生类型141 细菌耐药性的遗传类型141 细菌耐药性的遗传类型质粒是细菌染色体的外DNA,携带各种决定因 子,包括耐药质粒,广泛存在于G+和G-菌中, 由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在细菌耐药性中占有重要 地位。耐药质粒可分为接合型与非接合型。转座子是由DNA片断形成的遗传单位,见于质粒 、染色体以及噬菌体,可在质粒间、质粒染色体 间或噬菌体间互相转移,转座现象是细菌耐药性 播散的重要方式。142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生化机制142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生化机制143 细菌耐药性的预防143 细菌耐药性的预防抗微生物药物根据其作用方式分为二类: ①、浓度依赖型杀菌剂 这类抗微生物药物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如喹诺酮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等。 ②、非浓度依赖型杀菌剂 这类药物的峰值浓度相对不重要,而药物浓度维持在最低抑菌浓度以上的时间对杀菌力更为重要。 抗菌素使用原则抗菌素使用原则1、制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指南,并强制实施 2、明确处方范围,明确处方权限 3、根据药效学和药动学特征制订方案,根据药敏试验选药 4、尽量选用窄谱抗菌药,一般疗程7-10天,如3天无效应更换药品 5、联合用药要有明确指征,一般2-3种为宜,最好不同时作用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原虫药和抗结核药,否则不但无助于感染的解决,而且增加毒副反应。抗菌素作用原则抗菌素作用原则6、严格控制预防使用和非医疗的农、林、牧、副、渔以及饲料的使用 7、采取限用策略,如将某些抗菌药停用一段时期后再用,以恢复细菌对药物敏感性 8、大力倡导序贯疗法 9、加强监控,掌握致病菌变化以及耐药情况,及时反馈临床 10、实施以教育为基础的抗微生物药物管理计划,包括及时提供信息与建议 11、坚决制止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滥用抗菌素。第五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相互作用第五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作用:妨碍药物吸收(改变胃肠道的PH值、结合、影响胃的排空的肠的蠕动),影响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影响药物的代谢(酶诱导、酶抑制)。 药效学相互作用: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增强作用、增敏作用),拮抗作用。 药剂学相互作用:在静脉输液中的相互作用,混合静注时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药物附加剂对药物配伍的影响(片形附加剂、亚硫酸盐)。nullnull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null革兰氏阴性杆菌163、根据病性选择药物163、根据病性选择药物 患病畜禽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基础,这些特点均直接影响抗微生物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等过程。164、注意抗微生物药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164、注意抗微生物药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 抗微生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协同、相加、无关和拮抗。 2种以上抗微生物药物联用时,应选择抗菌作用强、有协同作用的药物,避免拮抗作用。165、根据病情按疗程进行治疗165、根据病情按疗程进行治疗 一般感染时,抗微生物药物应使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72-96小时;治疗败血症宜用至症状消退后2-3周;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时间宜更长。 急性感染者采用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时48-72小时,若疗效不显著,应多方面分析原因,若确系抗微生物药物选择不当者,则应改用其他敏感药物。166、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 使用抗微生物药物166、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 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因为应用抗微生物药物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被检出,且使临床症状不典型,难以及时正确诊断,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167、尽量避免局部应用 抗微生物药物167、尽量避免局部应用 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在皮肤、黏膜等局部应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有碍于这些抗微生物药物以后的全身性应用,也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除供局部应用的抗微生物药物如新霉素、磺胺米隆、磺胺嘧啶银盐、假单胞酸等外,尽量避免局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168、严格控制预防性用药168、严格控制预防性用药 预防性应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目的主要在于防止一两种特殊细菌侵入机体或血液循环中而发生感染,可获得较好效果。 但若期望用于防止多种细菌或任何细菌的感染,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不仅感染率未降低,且常会发生高度耐药细菌感染,难以治愈。 因此,预防性用药要有指征,避免无针对性的以广谱抗微生物药物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第七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联用第七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微生物药物联合应用,其目的是为了扩大抗菌谱,提高杀菌或抑菌效果,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应用可减少个别药物的用量,降低毒性。 联合应用也有其缺点,如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甚至出现二重感染。 因此,联用抗菌素时要权衡利弊,并适当控制使用。171、 抗菌素联用原理171、 抗菌素联用原理作用于细菌的不同结合位点 改变细胞壁或细胞膜的通透性:如青霉素类药物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使氨基糖苷类药物易于进入细胞,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作用。 续贯阻断作用 :如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啶联用,可双重阻断细菌叶酸代谢,从而增强抗菌作用,同时也扩大了抗菌谱。 应用酶抑制剂 降低细菌突变频率 172、联合用药的适应情况172、联合用药的适应情况严重感染 混合感染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其他情况173、联合用药可能发生的结果173、联合用药可能发生的结果繁殖期杀菌剂与静止期杀菌剂联用:可获得协同作用,因为前者可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后者进入细胞内,发挥杀菌作用。 繁殖期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联用:一般呈现拮抗作用,因为前者可与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中的转肽酶结合,抑制氨基酸的交叉连接,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后者能促进细菌细胞壁粘肽对氨基酸的摄取,从而加速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前者的作用相反。此外,前者对繁殖旺盛的细菌作用最强,对静止期的细菌抗菌作用甚微或无作用;后者则能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由繁殖期进入静止期,从而减弱前者的抗菌作用。173、联合用药可能发生的结果173、联合用药可能发生的结果3、繁殖期杀菌剂与慢效抑菌剂联用:可呈现累加或无关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宜联用。 4、静止期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联用:可获得累加或协同作用,但一般不常用。 5、静止期杀菌剂与慢效抑菌剂联用:呈无关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联用。如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鼠疫。 6、速效抑菌剂与慢效抑菌剂联用:可获得相加作用,如氯霉素+磺胺嘧啶治疗鼠疫。null抗菌药物按其作用分类抗菌药物按其作用分类第二章 β-内酰胺类药物第二章 β-内酰胺类药物 β-内酰胺类药物系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微生物药物,兽医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青霉素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药物。211、 化学结构与分类211、 化学结构与分类自1929年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G以来,目前已研制出耐酸、耐酶、广谱等各种类型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类、青霉烯类药物,这些都是β-内酰胺类药物。 这类抗微生物药物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β-内酰胺基本结构。 β-内酰胺类药物为高效杀菌剂,毒性极低。212、 作用机制212、 作用机制 此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粘肽转肽酶,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粘肽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213 耐药机制213 耐药机制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改变抗微生物药物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 细菌外膜通透性改变 主动外排第二节 青霉素类药物第二节 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是一类重要的β-内酰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胞壁缺损而失去屏障作用,引起菌体死亡。221、 青霉素药物分类221、 青霉素药物分类222、作用机制与给药方案222、作用机制与给药方案作用机制:青霉素类药物抗菌作用很强,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主要是与细菌细胞内膜上的靶位蛋白相结合,使细菌不能维持正常的形态和正常的分裂繁殖而死亡。 给药方案:青霉素为繁殖期杀菌剂,因此在繁殖期用药后破坏了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使细菌死亡,为此用药要采用快速、高浓度、脉冲式间歇给药。223、青霉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223、青霉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224、青霉素类药物耐药机制224、青霉素类药物耐药机制耐药细菌能产生青霉素酶,使得青霉素水解而失去抗菌作用。 现已发现多种青霉素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等。22501、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1、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2、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2、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3、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3、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4、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4、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5、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5、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6、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6、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5、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5、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6、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6、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7、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7、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8、青霉素使用方法22508、青霉素使用方法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药物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药物 头孢菌素类药物又称先锋霉素,与青霉素类药物相似,具有β-内酰胺环,是一类广谱抗微生物药物。231 头孢菌素类药物概述231 头孢菌素类药物概述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上市,7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上市品种达30种,根据上市年代的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同,将头孢菌素分为4代。 1978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土壤菌培养液中发现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微生物药物,现已化学合成,至今上市品种只有1-2种。232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分类232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分类233、头孢菌素的特点与作用机制233、头孢菌素的特点与作用机制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耐青霉素酶、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比青霉素类药物少等特点。 除用于青霉素类药物适应症外,也适用于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G+、G-菌所致的严重呼吸道、泌尿道和乳房等感染性疾病。 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和单环β-内酰胺类药物都是杀菌剂。 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最后阶段,即阻止粘肽链的交叉连接,使细菌无法形成坚韧的细胞壁。234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234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235、 临床选药原则235、 临床选药原则根据确定的病原菌、抗菌谱以及适应症选药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革兰氏阴性杆菌:第三代≥第二代≥第一代。 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 除第一代和部分第二代头孢外,头孢菌素用于重 症、混合感染危及生命时首选第三代头孢,确认第 三代头孢耐药时用第四代头孢。236 临床用药评价236 临床用药评价237、 药物的相互作用237、 药物的相互作用与丙磺舒同用,可阻滞头孢菌素的排泄,使有效浓度维持时间较长,因此可能增加对肾脏的毒性。 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提高疗效,增加肾毒性,应加强肾功能与血药浓度监测。 与肝素、双香豆素、阿斯匹林、水杨酸制剂、血栓溶解剂联用,可引起出血。 应单独滴注,与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红霉素类等药物都有配伍禁忌。23801 使用方法23801 使用方法23802 使用方法23802 使用方法23803 使用方法23803 使用方法23804 使用方法23804 使用方法23805 使用方法23805 使用方法第四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四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一类新的β-内酰胺类药物,这类药物不但对葡萄球菌的β-内酰胺酶有作用,而且对多种G-菌的β-内酰胺酶也起作用。241 酶抑制剂概述241 酶抑制剂概述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以产生β-内酰胺酶为最主要的耐药机制; 1969年开始研发本类药物,由于酶制剂在作用于酶的过程中,本身遭到破坏,因此被称为‘自杀性酶抑制剂; 目前已在临床应用的有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null24301 使用方法24301 使用方法24302 使用方法24302 使用方法第三章 氨基糖苷类药物第三章 氨基糖苷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抗微生物药物,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以苷键结合而成; 多数是从链霉菌和小单孢菌培养液中提取,小部分为半合成制剂;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引起细菌死亡。311 药物概述311 药物概述基本特点:本类药物为有机碱,能与酸形成盐,制剂常为硫酸盐,水溶性好,性质稳定。 属杀菌性抗微生物药物,对G-杆菌作用较强,对厌氧菌无效,G+菌较弱,对金葡菌较敏。 内服极少吸收,可作为肠道感染用药; 对静止期细菌有杀灭作用; 对第八对脑神经、前庭和肾脏有损害 分类:本类抗微生物药物按来源可分为3类 链霉菌培养液获得:链霉素、新霉素、巴龙霉素、妥布霉素、核糖霉素等; 由小单孢菌培养获得:庆大霉素、西梭霉素等 半合成,如阿米卡星、地贝卡星等是卡那霉素半合成衍生物,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霉素)为西梭霉素半合成衍生物。312 作用机制312 作用机制本类药物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多个环节,使细菌细胞的通透性增强,使胞内物质外渗而导致细菌死亡; 因而与其他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微生物药物不同,不是抑菌而是杀菌。对静止期细菌杀菌作用最强。 敏感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氏菌属、产碱菌属、不动杆菌、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枸橼酸杆菌属等。 中敏菌:绿脓、结核杆菌,金葡菌。 低敏菌:奈瑟菌属。 耐药:链球菌属、厌氧菌。313 、 耐药机制313 、 耐药机制药物摄入的减少 主动外排 酶的修饰钝化作用 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改变314、 不良反应314、 不良反应32101 使用方法32101 使用方法32102 使用方法32102 使用方法32103 使用方法32103 使用方法32104 使用方法32104 使用方法32105 使用方法32105 使用方法32106 使用方法32106 使用方法32107 使用方法32107 使用方法第四章 四环素类药物第四章 四环素类药物 四环素类抗微生物药物是由链霉菌产生或半合成制取的一类碱性广谱抗微生物药物 包括:天然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以及半合成的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411、四环素类药物的发展史与分类411、四环素类药物的发展史与分类412、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412、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四环素类药物属快速抑菌剂,在高浓度时也具杀菌作用; 主要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A位上结合,干扰tRNA与mRNA核糖体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肽链的增长和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主要应用于四环素、土霉素: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回归热螺旋体、布氏杆菌等;米诺霉素:金葡菌;金霉素:多作为饲料添加剂和外用。413、体内存在状态与过程413、体内存在状态与过程四环素类药物与铁、锌、锆、铜等金属形成的配合物进入体内后,血清可以使这些配合物分解。 无论以哪种形式进入体内后,在体液环境中都会以游离状态存在。 口服:土霉素、美他环素和四环素的吸收率为60-80%,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为90%。 胃肠道中的食物会影响四环素类药物的吸收,但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除外。 四环素类药物可穿透进入大多数组织和体液,但脑脊髓液中的水平达不到治疗浓度。 米诺环素有高度的脂溶性,是唯一能进入眼泪和唾液的,其浓度足以杀灭脑膜炎双球菌。 除多西环素外,所有四环素类药物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多西环素进入肝胆循环,经粪排出。414 耐药机制414 耐药机制质粒价导 核糖体保护415、 不良反应415、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肝损害:大剂量可出现肝毒性,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 肾毒性:肾功能不全者可导致血尿素氮和肌酐值升高; 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造成牙齿黄染; 过敏反应:发生率低,皮疹、荨麻疹、条形红斑、固定红斑、药热、光感性皮炎、湿疹、哮喘等; 菌群失调,常见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二重感染,可发生于口腔、咽喉、肠道、阴道等; 局部刺激416 药物相互作用416 药物相互作用本类药物与含金属离子钙、镁、铝、铁的药物合用时,能形成不溶性络合物而妨碍四环素药物的吸收; 与制酸药合用时,胃内PH值增高,可使四环素药物吸收减少,活性降低,故在使用四环素类药物1-3小时内,不应服用制酸药。42101 使用方法42101 使用方法42102 使用方法42102 使用方法42103 使用方法42103 使用方法42104 使用方法42104 使用方法第五章 酰胺醇类药物第五章 酰胺醇类药物酰胺醇类药物为广谱抗微生物药物,对G-菌的作用强于G+菌,主要用于敏感引起的感染。 酰胺醇类药物也叫氯霉素类药物。 本类药物之间存在完全交叉耐药性。 511 使用方法511 使用方法511 使用方法511 使用方法第六章 大环内酯类药物第六章 大环内酯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类弱碱性抗微生物药物,由大环内酯与配糖体组成。 本类药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 对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粪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布氏杆菌、军团菌、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等有抑制作用。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药物概述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药物概述本类药物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14碳、15碳或16碳内酯环的共同化学结构而得名。 自1952年发现14元环的红霉素以来,临床上还有16元大环的吉他霉素、麦边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和交沙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生物合成,也可人工合成。 611、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611、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免疫学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免疫系统存在协同关系,在机体内可刺激细胞免疫,如促进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增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提高多核形白细胞的趋化性。 促进胃肠蠕动:红霉素是一种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当它与胃动素受体结合后,可加速胃肠节律性收缩,促进胃排空和结肠运转,增加排便次数。611、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611、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3、抗支气哮喘作用:红霉素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作用,在无菌感染迹象时少量用药即显效。因此,这一作用与红霉素的抗微生物作用无关。 4、抗寄生虫作用:红霉素对耐氯喹恶性原虫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需与其他抗菌药物合用。16元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维菌素类和伊维菌素类,无抗菌活性,但是无脊椎动物神经传导系统有阻断作用,对寄生虫和多种农业害虫有效。611、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611、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5、抗真菌和抗病毒作用:阿博霉素A对许多真菌尤其是稻瘟病梨孢菌有高度活性,而对高等植物和动物毒性很低。 6、抗肿瘤作用:抗22元大环内酯类药物胞变霉素可抑制吉田肉瘤细胞生长。612、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612、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近年来由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日益增多,本类药物之间也有较密切的交叉耐药性。 一些细菌可合成甲基化酶,将位于核糖体50s亚单位上的23sRNA上的腺嘌呤甲基化,导致大环内酯类药物不能与其结合,此为细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613、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613、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本类药物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强,治疗尿道感染时常需碱化尿液,口服大多不耐酸,常采用肠溶片或酯化衍生物以增加口服后的吸收率。 血药浓度低,但组织浓度高,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胆汁排泄,进入肝肠循环。613、 不良反应613、 不良反应肝毒性:主要表现胆汁淤积,肝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酯化红霉素的肝毒性较大,只宜短期少量应用。 口服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注射给药可引起局部刺激,不宜肌注,静滴可引起静脉炎。 静脉给药可引起耳鸣或听觉障碍,停药后可恢复。 613、不良反应613、不良反应本类药物为肝药酶抑制剂,可抑制地高辛、茶碱、麦角胺或二氢麦角胺、三唑仑、卡马曲平、溴隐亭、特非那定、环孢素、环已巴比妥、苯妥英钠等的正常代谢,当和这些药物联用时,应谨慎,以免发生中毒反应。nullnullnullnullnullnull第七章 其他抗菌类药物第七章 其他抗菌类药物兽医临床使用比较广泛的抗微生物药物还有林可胺类、黏菌素、杆菌肽、万古霉素等。其中多黏菌素、黏杆菌素对G-菌有效,赛地霉素对螺旋体有效,其他对G+菌有效。第一节 林可胺类抗菌药物第一节 林可胺类抗菌药物本类药物是从链霉菌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类抗微生物药物,虽然与大环内酯类和泰妙菌素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但有很多共同特点。 它们的作用部位都是细菌核糖体上的50s亚基,由于存在竞争性结合位点,联用时可能产生拮抗作用。 本类药物对G+菌和支原体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厌氧菌也有一定作用,但对大多数需氧G-菌有耐受性。nullnull第二节 多肽类抗菌药物第二节 多肽类抗菌药物多肽类抗微生物药物是一类具有多肽结构的化学物质,兽医和动物生产中常用的包括: 杆菌肽 多黏菌素 维吉尼亚霉素 恩拉霉素等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第八章 喹诺酮类药物第八章 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新一代广谱全合成杀菌性抗菌药物。 本类药物因抗菌谱广、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价格便宜、用药方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概述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概述发展简史与分类 主要特点 药理作用 耐药机制 不良反应811、 发展简史与分类811、 发展简史与分类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活性弱,抗菌谱窄,仅对G-菌有效,内服吸收差,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大,体内易被代谢失活。 第二代抗菌谱扩大,对大部分G-菌包括绿脓杆菌和部分G+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支原体也有一定作用。 抗菌谱更大,活性进一步提高,对G-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菌也有明显作用,提高了全身的抗菌作用。null812、 主要特点812、 主要特点抗菌活性强。作用于细菌的DNA螺旋酶,使细菌DNA不能形成超螺旋,染色体受损而杀菌。 抗菌谱广。本类药物对G+菌和G-菌、绿脓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有作用。 抗菌浓度低,抗菌活性强,疗效高,吸收快,体内分布广,治疗各个系统和组织的感染性疾病。 抗菌作用独特。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对耐庆大霉素的绿脓杆菌,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泰乐菌素的支原体和对磺胺类药物耐的细菌均有效。 使用方便,毒性小,不良反应少,治疗量无致畸或致突变作用,临床使用安全。 本类药物广泛使用后,耐药问题已十分突出,尤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疗效不佳。813、 药理作用813、 药理作用抗菌作用: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最低抑菌浓度的2-4倍即为杀菌浓度。 抗菌作用机制:抑制细菌DNA合成的关键酶—螺旋酶,干扰细菌DNA复制而呈现杀菌作用。 抗菌后效应:是抗菌药物在感染部位已一存在时的外加抗菌效果,这对抗菌药物的剂量与用药间隔提供了一个重要参数。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组织穿透力强,用于防治全身性感染。814、 耐药机制814、 耐药机制基因突变改变靶酶:当DNA螺旋酶和IV型拓扑异构酶的其中任一亚单位发生变异,均可引起对本类药物的耐药性。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 主动外排系统815、 不良反应815、 不良反应消化系统毒性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光毒性 软骨毒性 肾毒性 血液系统毒性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第九章 喹噁啉类与有机胂类药物第九章 喹噁啉类与有机胂类药物第一节 喹噁啉类药物 第二节 有机砷类药物第一节 喹噁啉类药物第一节 喹噁啉类药物为合成抗微生物药物,主要有乙酰甲喹、喹乙醇和卡巴多司等。 卡巴多司常用作生长促进剂,但因其有致突变作用,很多国家现已禁用。nullnull第二节 有机胂类药物第二节 有机胂类药物有机胂制剂在兽医临床中应用不多,而且还可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因此必须十分注意这类药物的合理使用!!!!!!。nullnull第十章 磺胺类药物第十章 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属化学合成抗微生物药物,它的发现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第一节 磺胺类药物的概述第一节 磺胺类药物的概述磺胺类药物的发展史 磺胺类药物的分类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特点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1011 磺胺类药物的发展简史1011 磺胺类药物的发展简史1908年合成,只是作为染媒,无医疗价值 1932年Domagk发现了它的医疗价值 1946年已合成8500多种,20多种可供临床 1940年青霉素的问世及使用,磺胺类的发展受阻 1962年复方新诺明的问世又开拓了磺胺类药物在抗菌方面的价值 1012 磺胺类药物的分类1012 磺胺类药物的分类肠道易吸收的磺胺类药物(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异噁唑、磺胺甲噁唑、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喹噁啉)等。 肠道难吸收的磺胺类药物(磺胺脒、酞磺噻唑、琥珀酰磺胺噻唑)等。 外用磺胺类药物(磺胺醋酰钠、磺胺嘧啶银)等。1013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特点1013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特点吸收 内服吸收的在食肉动物3-4H,草食动物4-6H,反刍动物12-24H,无反刍功能的反刍动物血药浓度高峰同杂食动物。 分布 本类药物吸收后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以血液、肝、肾中的含量较高,神经、肌肉、脂肪中含量较低,可进入乳腺、胎盘、胸膜、腹腔和滑膜腔。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 代谢 磺胺类药物主要经肝脏代谢,最常见的是对位氨基的乙酰化,家禽与犬的乙酰化程度极低,反刍动物以体内氧化代谢,但乙酰化后药物失去抗菌活性,但仍保持原有的肾毒性,应同服同等的苏打。null作用下磺胺类药物磺胺增效剂1015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机制1015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在使用本类药物没有足够的剂量与疗程 二氢叶酸合成酶改变了对磺胺的亲和力 细菌直接利用了外源性叶酸1016 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1016 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急性中毒 多见于静脉注射磺胺类钠盐时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主要表现共济失调、痉挛性麻痹、呕吐、昏迷、食欲减退或腹泻,严重者迅速死亡;牛羊可见视物障碍、散瞳;雏鸡中毒可引起大批死亡。 慢性中毒 结晶尿、血尿、蛋白尿、消化障碍、草食兽多发性肠炎、造血功能障碍、免疫抑制、产蛋及蛋质下降。1017 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1017 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全身感染 常用: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噁唑、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主要用于巴氏杆菌病、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腹膜炎、败血症、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感染,马腺疫、坏死杆菌病,牛传染性腐蹄病,猪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病、仔猪水肿病、弓形虫病,羔羊多发性关节炎,免葡萄球菌病,鸡传染性鼻炎、禽霍乱、副伤寒、球虫病等均有效。一般多与甲氧苄啶合用,提高疗效,首次加倍量。1017 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1017 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2、肠道感染 应选择肠道难吸收的磺胺药,如磺胺脒、酞磺噻唑、琥珀酰磺胺噻唑等为宜,主要治疗黄白痢、大肠杆菌病。常与二甲苄啶使用提高疗效。1017 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1017 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3、泌尿道感染 应选用抗菌作用强,尿中排泄快,乙酰化率低,尿中浓度高的磺胺类药物,如磺胺间甲氧、磺胺对甲氧、磺胺二甲氧等,与甲氧苄啶合用增效。 4、局部软组织与创面感染 应选用磺胺醋酰钠和磺胺嘧啶银。常用其结晶粉撒于新鲜创口防腐。 5、原虫感染 选用磺胺喹噁啉、磺胺氯吡嗪、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等,用于兔禽的球虫病和猪的弓形虫病。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的使用方法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的使用方法磺胺哒嗪、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嘧啶、磺胺脒、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银、磺胺米隆、磺胺氯哒嗪、磺胺甲氧哒嗪、酞磺胺噻唑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第三节 磺胺增效剂第三节 磺胺增效剂 磺胺增效剂是一类能增强磺胺类药物和多种抗微生物药物疗效的药物,属人工合成二氨基嘧啶类药物。 包括:二甲氧苄啶、甲氧苄啶nullnull第十一章 抗真菌类药物第十一章 抗真菌类药物 广谱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和真菌间的正常菌群失调,使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下降,真菌感染的机会增多,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有效控制真菌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第一节 抗真菌药物的概述第一节 抗真菌药物的概述抗真菌类药物的发展史 抗真菌类药物的分类 11101 抗真菌类药物的发展史11101 抗真菌类药物的发展史1951年发现多烯类抗真菌药 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唑类抗真菌药 1981年烯丙胺类抗真菌药被合成11102 抗真菌类药物的分类11102 抗真菌类药物的分类抗生素类抗真菌药物(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咪唑类合成抗真菌药物(克霉唑、酮康唑、咪康唑) 外用药物(水杨酸、十一烯酸、苯甲酸) 饲料防腐剂(丙酸、丙酸盐、山梨酸钾、柠檬酸钠) 植物类抗真菌药物(大蒜)nullnullnullnullnull
/
本文档为【畜禽抗生素的应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