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奥硝唑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奥硝唑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2009-05-15 18页 pdf 580KB 6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6636

暂无简介

举报
奥硝唑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CJCM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7 年 VOL.(20) NO.21 -1915- 奥硝唑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Stability of combination of ornidazole and other clinical usual medication 史 明 于 琳 朱 军 李开俊 (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公司总医院,湖北 十堰,442008) ...
奥硝唑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CJCM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7 年 VOL.(20) NO.21 -1915- 奥硝唑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Stability of combination of ornidazole and other clinical usual medication 史 明 于 琳 朱 军 李开俊 (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公司总医院,湖北 十堰,442008)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07-2286(2007)21-1915-02 【摘 要】目的 综述奥硝唑注射液与临床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文献资料并 进行归纳整理。结果与结论 奥硝唑注射液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奥硝唑与其他可配伍药物混合滴注宜尽快使用,以保证临床 使用安全。 【关键词】奥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奥硝唑(ornidazole)为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抗菌力 强,半衰期长,毒副作用低,主要用于治疗腹部、盆腔、口腔 感染以及术前预防感染和术后抗厌氧菌感染,临床应用广泛。 为保证临床使用安全,国内医药工作者对其与多种药物的配伍 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其主要结果列表综述,供临 床用药时参考。 1 奥硝唑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惠慧[1]等考察了不同温度(25℃与 37℃)下注射用奥硝唑 与 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 液的配伍稳定性,结果 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药物含量(> 99%)均无明显变化。注射用奥硝唑与 3 种注射液 8h内可配伍 使用。 2 奥硝唑与抗微生物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表 1 奥硝唑与抗微生物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情况 配伍药物名称 溶 剂 实验 温度 (℃) 观察 时间 (h) 外观变化 pH 值变化 含 量 奥硝唑 配伍药物 文献 头孢拉定 NS 室温 8 - 7.18~8.19 >96% >98% 2 头孢噻肟钠 NS 25 4 - 4.42~4.44 >98% >98% 3 头孢匹胺钠 NS 20 6 - 4.95~5.04 >98% >99% 4 拉氧头孢钠 NS 25 8 - 4.89~5.36 >99% >98% 5 *头孢呋辛钠 NS 25 4 - 4.68~5.73 >95% >96% 6 头孢吡肟 NS 25 6 - 4.69~4.81 >99% >99% 7 头孢替唑钠 NS 25 8 - 4.19~4.25 >100% >98% 8 *头孢哌酮钠 NS 25 6 淡黄色澄明 4.25~4.28 >97% >97% 9 左氧氟沙星 NS 20 6 淡黄色澄明 3.94~4.02 >99% >100% 10 盐酸洛美沙星 NS 25 6 淡黄色澄明 4.75~4.78 >99% >98% 11 加替沙星 NS 20 8 浅黄色澄明 3.59~3.60 >99% >99% 12 培氟沙星 NS 25 8 - 4.67~4.82 >99% >99% 13 阿奇霉素 NS 室温 8 - 5.97~6.01 >98% >100% 14 阿昔洛韦 NS 25,37 8 - 9.70~10.09 >97% >96% 15 阿洛西林钠 5%GS NS 室温 -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3.55 3.48 - 16 硫酸阿米卡星 NS 室温 8 - - >99% 17 头孢唑肟 - 室温 - 颜色变红 - - - 呋布西林钠 NS 室温 - 白色絮状物 - - 18 1916- Chinese Journal of the Practical Chinese with Modern Medicine 2007 VOL.(20) NO.21 注:NS 生理盐水;5%GS 5%葡萄糖注射液 3 奥硝唑与其他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表 2 奥硝唑与抗微生物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情况 配伍药物名称 溶 剂 实验 温度 (℃) 观察 时间 (h) 外观变化 pH 值变化 含 量 奥硝唑 配伍药物 文献 利巴韦林 NS 室温 6 - 3.82~3.89 >98% >97% 17 西咪替丁 NS 25 4 - - >98% >98% 17 维生素 C NS 25 6 微黄色 4.95~5.04 >100% >96% 19 氨甲环酸 NS 25 8 - 5.84~5.91 >99% >100% 20 奥硝唑注射液与呋布西林钠、头孢唑肟、阿洛西林钠存在 配伍禁忌,临床应注意用药安全;奥硝唑注射液与头孢拉定、 头孢噻肟钠、头孢匹胺钠、拉氧头孢钠、头孢呋辛钠、头孢吡 肟、头孢替唑钠、头孢哌酮钠、左氧氟沙星、盐酸洛美沙星、 加替沙星、培氟沙星、阿奇霉素、阿昔洛韦、硫酸阿米卡星、 利巴韦林、西咪替丁、维生素 C、氨甲环酸在一定条件下可配 伍使用。但奥硝唑与头孢呋辛钠配伍后 4h 后发现混合液随着 时间的延长 pH 值的增加,混合液颜色的变化也在加深,8h 后 两药含量降低至 90%;奥硝唑与头孢哌酮钠配伍后 6h 后少量头 孢哌酮钠析出,配伍液逐渐浑浊。 参考文献: [1]惠慧,王福贵.注射用奥硝唑与几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J].徐州 医学院学报,2006,26(6):573 [2]熊镇南,李华.注射用头孢拉定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 察[J].中国药房,2006,17(11):858 [3]董建辉,孔少珊,熊镇南,等.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配伍后的稳定性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57 [4]谭蓉,李明,马乙心,等. 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 稳定性考察[J]. 药品,2005,2(6):443 [5]黄新萍,王晓玲,陈光龙.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拉氧头孢钠的配伍稳定 性考察[J]. 中国药房,2006,17(5):379 [6]邹晓波,熊镇南.头孢呋辛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J].广东药学, 2005,15(4):56 [7]林波,杨朋彬.头孢吡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J]. 现 代中医药,2005,25(4):74 [8]吴丽萌,陈光龙,王晓玲.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替唑钠配伍 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师,2005,8(6):522 [9]尹建平,刘亦伟.头孢哌酮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40(3):285 [10]谭才宏,钱小蔷.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J].中国药师,2005,8(3):212 [11]朱玲仙,许凤娟.注射用盐酸洛美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 性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9(4):211 [12]杨继章,刘瑞琴,杨树民,等.加替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 定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5):531 [13]林波,杨朋彬.培氟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J].中 国医师杂志, 2005,7(5):715 [14]朱春来,弈国华.注射用阿奇霉素与奥硝唑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J].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915 [15]戚双双,蒋硕民,孙臣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阿普洛韦配伍的稳定 性考察[J].中国药业,2006,15(13):48 [16]韦曦,崔洁,潘威,等.几种静脉输液在输液器中混合时的理化变化[J]. 柳州医学,2006,19(3):152 [17]刘拴娣,郭智娟.奥硝唑注射液与 3 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中 国药业,2006,15(14):8 [18]曲春叶.注射用奥硝唑与呋布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J].齐鲁护理杂 志,2005,11(22):1669 [19]刘卫东,杨从林.维生素 C 注射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7):898 [20]曹剑波,严佳栋,钱金娥,等.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氨甲环酸注射液 的配伍稳定性[J].抗感染药学,2004,1(3):140 编号:E-7080216(修回:2007-8-7) CJCM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7 年 VOL.(20) NO.21 -1917- 白头翁与其伪品的鉴别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indflower and the fake ones 李晓辉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 洛阳,471002)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07-2286(2007)21-1917-01 【摘 要】白头翁为常用中药之一,各地方发现以白头翁为名的有 4 科 30 种之多。但是其性状,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功 能等有区别,不能互相混淆。本文对白头翁及其伪品进行了鉴别,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有效、安全。 【关键词】白头翁;委陵菜;翻白草;伪品鉴别 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是常用中药之一。 多年来这一药物在市场上的销售都比较混乱,各地方发现以白 头翁为名的有 4 科 30 种之多。比较容易与之混淆的有委陵菜 和翻白草两种。若替代混用,会影响临床用药的效果,所以, 在此将它们加以鉴别: 1 白头翁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1.1 性状鉴别 呈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长 6-20cm,直径 0.5-2cm,外皮黄棕色或黑棕色,多已脱落,不带外皮者呈灰 黄色或淡黄褐色,具纵皱便及支根痕,皮破处有网状裂纹或裂 隙,根头部稍膨大,常中劈破状,顶端纵生白色茸毛,有时可 见鞘状叶柄残基或茎痕。质脆而硬,断面比较平坦,皮部黄白 色或淡黄色,木部淡黄色。气微苦涩。 1.2 理化鉴别 取粗粉 4g,加乙醇 25ml,加热回流提取 1h,滤 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 6ml,放冷,加丙酮适量,则析出 沉淀,滤过,滤取沉淀少量,置试管中,加醋酐 1ml 溶解,沿 管壁加硫酸 1ml,两液体接触处显红色或紫色环。 1.3 主要成分及功效 含白头翁皂苷 C45H76O20,能水解成甾类 皂苷元 C30H48O4 与葡萄糖,鼠李糖及另外一种糖,此外尚含 一种中性成分 C30H52O10,另含白头翁素。此药性寒,味苦。 清热解毒,止痢,凉血。用于阿米巴痢疾、急性细菌痢疾、白 带、淋巴结核、血痔等。 2 委陵菜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的干燥带根的嫩苗。 2.1 性状鉴别 主根圆柱形或圆锥形,偶有弯曲,时有分枝,长 5-17cm,直径 0.5-1cm,根头部稍膨大,表面暗棕色或红棕 色,具有不规则的纵裂纹,栓皮粗糙,易成片剥落,露出成棕 色内皮,质坚硬,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皮部薄,暗棕色, 常与木部分离,木部可见放射状纹理。叶茎生,单数羽状复叶, 有柄,小叶狭长椭圆形,边缘羽状深裂,下表面及叶柄密被灰 白色柔毛。气微味涩,微苦。 2.2 理化鉴别 取粗粉 0.5g,加乙醇 10ml,回流提取 1h,滤过, 取滤液 1ml 于试管中,加 1%三氯化铁乙醇试液 1 滴,呈墨绿 色。检查鞣质。 2.3 主要成分及功效 根中含鞣质,淀粉。嫩苗中含维生素等。 全草含没食子酸、槲皮素外尚含 3,3,4,-三-O 甲基并没 食子酸,丝石竹皂苷元,右旋-儿茶精,熊果酸,三秦素等。 此药性寒,味苦。清热解毒,凉血。用于痢疾,痔疮出血,痈 疮肿毒等。 3 翻白草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全草。 3.1 性状鉴别 块根呈纺锤形圆柱形,少数瘦长, 有不规则扭 曲的纵槽纹,长约 3~8cm,表面黄棕色或暗红棕色,栓皮较平 坦,质硬而脆,断面黄白色。基生叶丝生,单数羽状复叶皱缩 卷曲,小叶 3~9片,矩圆形或狭长椭圆形,顶端小叶片较大, 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密生白色绒毛,边缘有粗锯齿。气微味 甘甜,微涩。 3.2 主要成分及功效 根会鞣质及黄酮,全草除含鞣质外尚含延 胡索酸,没食子酸,槲皮素,原生茶酸、柚皮素、山萘酚、间 苯二酸等。此药味甘,微涩,性平。有止血、止痢、解毒之功 能。用于吐血、便血崩漏、痢疾、疗疮、无名肿痛等。 总之,三药的来源,性状,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功能 等有区别,不能互相混淆。因此,在工作中,要加强对药品的 管理,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有效、安全。 编号:E-70725136(修回:2007-8-6) 1918- Chinese Journal of the Practical Chinese with Modern Medicine 2007 VOL.(20) NO.21 术前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 穴位注射辅助麻醉的疗效观察 Resultobservatio on injecting hydrobromic lappaconitine at points before operations 刘振海1 张绪东2 (1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261041; 2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261041)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07-2286(2007)21-1918-01 穴位注射药物治疗某些疾病在我国已有 50 余年历史,但 穴位注射镇痛制剂实施超前镇痛辅助麻醉的报道尚少见。我院 自 2004 年 9 月至 2006 年 12 月的临床麻醉工作中运用氢溴酸 高乌甲素注射液穴位注射进行硬膜外麻醉的辅助麻醉,并与静 注盐酸哌替啶两组对照临床观察,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ASAⅠ~Ⅱ级择期妇科子宫全切手术病人 100 例,年龄 47~68 岁,随机分为二组:高乌甲素组(Ⅰ组, n=50);哌替啶组(Ⅱ组,n=50)。术前用药均为鲁米那纳 0.1g, 阿托品 0.5mg。   1.2 麻醉方法 病人常规监护(HR、SpO2、BP、ECG)下,Ⅰ 组病人消毒后取 穴。 取肾腧,足三里两穴,用号针直刺 1.5 ~ 3cm 至病人有酸麻胀等针感,行针者有得气感后,每穴缓慢注 入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各 4ml。然后病人行硬膜外麻醉。 Ⅱ 组病人行硬膜外麻醉于手术开始时静脉滴入哌替啶 50mg+氟 哌利多 2.5mg。 1.3 观察指标于手术开始,术中,术后 2h 定 时观察,记录评分。术中镇静评分采用四级测定法。0 分,无 镇静,病人醒。1 分,轻度镇静,偶尔瞌睡, 易于唤醒。2 分, 中度瞌睡,但易于唤醒。3 分,重度镇静,嗜睡,难于唤醒。 病人术后疼痛 用 VAS(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0 为无痛, <4 分为轻度疼痛,5~6 分为中度疼痛,>7 分为重 度疼痛, 10 分为剧痛。记录术中病人不良反应例数。记录从手术结束至 须追加镇痛药物的时 间。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组内配 对 t 检验,  P  <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中镇静评分 I 组小于 II 组,但均在轻度镇静之内;术后 VAS 评分 2h 无显 著性差异。 3 讨 论  3.1 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是从毛莨科植物高乌头(Aconi tum sinomonatum)的根中提取的一种二萜类生物碱(拉巴乌头碱又 名刺乌头碱)。临床上常用其氢溴酸盐,为非成瘾性镇痛药,具 有较强的镇痛作用。本品还具有局部麻醉、降温、解热和抗炎 消肿作用。采用术前穴位注射是基于现代麻醉中的超前镇痛学 说和祖国 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相结合,将药物的作用由局部- 整体-局部和由腧穴-经络-脏腑 ,充分发挥其辅助镇静及镇痛 作用。通过资料可得出Ⅰ组比Ⅱ组术中镇静效果低,术后 VAS 评分性 2h 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3.2 穴位注射超前镇痛的治疗作用在中医理论似不难解释,人 体经络 “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穴位的药物对经穴的持 续性刺激,取得了“通其经脉,调其 气血”的作用,达到了 整体作用。虽经络系统的现代科学研究尚不完全明确 ,但大 量资料表明穴注药物对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而植物神经 系统是效应的传出环节。经穴刺激可影响各类神经递质如单胺 类、胆碱类、脑啡肽和内啡肽的分泌与含量,达到其镇痛镇静 等效果;同时也对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交感神经—肾上 腺皮质系统产生作用;同时也对血液、免疫系统产生平衡调节 作用。它的超前应用同时又降低了中枢对痛觉的敏感性,提高 了痛阈,从而其镇静作用较弱于度氟合剂似与人体对中药的差 异性较大和注射剂量小有关与否,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但不 能否定其镇静作用。  编号:E-7080317(修回:2007-8-8) CJCM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7 年 VOL.(20) NO.21 -1919- 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Analysis of unreasonable medicating 王东辉1.2 焦 波1 (1 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 济南,250011;2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药剂科,山东 东营,257034) 【摘 要】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几个方面以及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几个因素。方法:主要针对目前医院内抗菌药物应用 不合理情况及对策作一综述。结果与结论:临床治疗必须遵守安全有效的合理用药原则。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07-2286(2007)21-1919-02 药物治疗是医疗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就医病人 中 60%采取药物治疗。我国虽然缺乏有关的统计数据,但这个 比例显然会比美国的高很多,就诊不给药是很难想象的。其实,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应用有效而安全的药物可以治疗或预 防疾病,乃至“起死回生”,反之,如果用药失当、疏忽或者 由于某些难以预料的原因,则可以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 死亡。由于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认识不足所造成的灾难性事故, 在 20 世纪就曾发生过多起。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 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 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 药者的 12%至 32%。按照美国药物不良反应致死占社会人口的 1/2200 计算,我国每年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人数达 50 余万人。 我国不合理用药形式多样,例如无明确指征、违反禁忌症与慎 用症、剂量过大或不足、疗程过长或过短、剂型不适当等,其 中以选药不当、用药品种过多、配伍错误最为突出。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在北京、武汉、重庆、广州的 26 家医院调查了儿童水样腹泻的药物治疗,用药合理的只有 5.4%;肺炎的药物治疗,处理适当的也只有 12.3%。用药品种 最多、最不合理的首推抗生素。医药学专家还指出,由于抗菌 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致使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 断增长,一些有效的抗菌药物不断减效甚至失效,新型抗菌药 物的开发研究,远不及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速度快。专家们担忧, 长此以往,人类将面临没有抗菌药物可用的威胁。因此,临床 治疗必须遵守安全有效的合理用药原则。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新药种类的增多,临床上多种药物 合并应用已较普遍,因而对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合并用药的利 弊进行分析、探讨和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药品的 消费主要仍在医院。因此,了解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对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开展临床药 学服务是十分重要的。现浅析如下: 1 不合理用药情况 抗菌药物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目前在我国抗菌 药物在临床用量大、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 复杂,联合用药日趋增多及预防用药日趋广泛,因而抗菌 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应用情况已非常突出。由于抗菌药物的过 多使用和而引起的耐药菌株越来越多,使药物的临床疗效越来 越差,感染越来越难控制;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而造成的 药品不良反应(ADR)也日益增多。现主要针对目前医院内抗 菌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及对策作一综述。 1.1 抗菌药物不合理选用方面:(1)无菌感染或感染指征不明 确情况下应用抗菌药物(含外科Ⅰ类洁净手术不必要的抗菌药 物预防应用);(2)应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较长时间未进行 细菌学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3)重复用药(同类抗菌药物 同时应用 2 种以上);(4)无联合用药指征情况下联合应用 2 种以上抗菌药物。 1.2 抗菌药物的不正确给药方面:(1)未按照药物动力学参数 给药;(2)抗菌药物应用中无临床症状依据和检验结果支持情 况下随意调整用药剂量;(3)无依据的超剂量用药:正常成年 人用药日剂量超过药典规定最高日剂量;(4)老人、儿童用药 日剂量等于高于成人用药最高日剂量。 3.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疗程方面:(1)一般手术术前 1 天以上已开始应用抗菌药物或重要脏器手术术前3天已开始应 用抗菌药物;(2)一般手术在术后 3天以后无感染指征仍继续 应用抗菌药物;(3)抗感染用药在体温正常、主要感染症状消 失 3天以后仍继续应用抗菌药物的。 抗菌药物在医院的应用率最高。因此,在遏制抗菌药物滥 用的问题上,医院这一环节尤为重要。首先,应在医院感染管 理 委员会内成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专家委员会,结合本院 情况拟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要求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 时,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用症和给药途径,遵循有效、少 量的原则。定期检查、调研和分析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第二,完善院内外信息网络,充 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各种药物信息咨 询。第三,医务人员应充分利用学习、进修、(下转 1922 页) 1920- Chinese Journal of the Practical Chinese with Modern Medicine 2007 VOL.(20) NO.21 先兆流产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A review on treating threatened abortion in TCM 张利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5 级研究生,江苏 南京,210029)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07-2286(2007)21-1920-03 【关键词】 先兆流产;中医药治疗;综述 先兆流产是妊娠期间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胎漏”、“胎 动不安”、“妊娠腹痛”范畴,中药保胎最早见于张仲景的《金 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中。先兆流产常规的西医治 疗一般首选黄体酮等药物保胎,但近年来许多学者陆续提出黄 体酮及衍生物大剂量保胎有致畸作用,孕妇及医生都无不顾 虑。为了寻找安全有效的保胎药物,许多医家运用中医药治疗 先兆流产,疗效显著。现将近年来先兆流产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多数医家认为肾不载胎,脾失摄养为其发病的关键。罗氏 [1]认为肾虚封藏失司是发生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原因。哈氏[2] 认为,导致胎漏、胎动不安的原因不外脾肾虚损、气血不足、 冲任失固等几个方面,其中尤以肾不载胎、脾失濡养为发病关 键。 2 治 疗 2.1 辨证分型论治 杨氏等[3]依门成福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将胎 漏、胎动不安分为 3 型:(1)肾精亏虚型:治以固肾安胎,佐以 益气,方药:寿胎丸加党参、白术、黄芩、陈皮、砂仁等;(2) 阴虚血热型:治以滋阴清热,养血安胎,方药:寿胎丸加黄芩、 麦冬、生地炭、地榆炭等;(3)外伤胎元型:治以益气和血,固 肾安胎,方药:圣愈汤加菟丝子、桑寄生、三七粉。芦氏[4]分 4 型:(1)肾虚宫寒型:治以固肾安胎,祛寒温宫。方选补肾安胎 饮加减(杜仲、菟丝子,川断、寄生、补骨脂、阿胶、党参、 益智仁,艾叶、小茴、白术)。(2)肾虚内热型:治以滋阴清热, 固肾安胎,方选保阴煎加减(生地、川断,寄生、熟地、阿胶、 菟丝子、知母、生白芍、黄芩、黄柏)。(3)脾胃气虚型:治以 健脾益气,固肾安胎。方选泰山磐石散或胎元饮加减(黄芪、 党参、白术,熟地、生白芍、制首乌、阿胶、寄生、菟丝子、 川断、枸杞子,升麻,砂仁)。(4)肾虚气滞型:治以理气养血, 固肾安胎。方选寿胎丸加味(菟丝子、川断、寄生,阿胶、生 白芍,陈皮、苏梗、竹茹,砂仁)。有效 66 例,占 91.7%。吕 氏等[5]分 2 型:(1)肾虚血热型:治以固肾安胎,佐以清热凉血。 方药:覆盆子,桑寄生,菟丝子,杜仲,川断,白芍,黄芩, 旱莲草,知母,竹茹。(2)脾肾两虚型:治以健脾补肾安胎,方 药:阿胶,党参,黄芪,白术,桑寄生,熟地黄,菟丝子,杜 仲,川断,白芍。治愈 82 例,有效率为 91%。 2.2 古方加减治疗 朱氏[6]用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味 (寿胎丸加太子参、杜仲、山药、旱莲草、陈皮、苎麻根、甘 草)治疗先兆流产,治愈 96 例,有效率 95%。韦氏[7]认为孕后 阴血下聚养胎,阳气相对偏旺,或过食辛热温燥,或感受热邪, 或情志抑郁化热,阳盛血热,热扰冲任致先兆流产,故用保阴 煎(《景岳全书》)加减以清热凉血,固冲安胎,药用生地、熟 地、白芍、山药、黄芩、黄柏、续断、甘草。治愈率 100%。施 氏[8]用小柴胡汤(《伤寒论》)加减治疗先兆流产,药用:柴胡, 党参,姜半夏,黄芩,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红枣,生 姜。53 例中痊愈 27 例,总有效率为 92.5%。李氏[9]用胶艾汤(《金 匮要略》)(阿胶、当归、清酒、川芎、甘草、白芍、艾叶、生 地)为主方治疗先兆流产,根据临床五种类型,辨证加减。治 愈率达 97%。水氏等[10]用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小茴香, 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 脂)治疗先兆流产 68 例,有效 62 例,占 92.1%。 2.3 专方验方从不同脏腑论治 ①从肾论治:张氏[11]用补肾固 冲法治疗先兆流产,药用菟丝子、续断、桑寄生、阿胶、白术、 茯苓、黑芥穗等,治愈率为 88.89%,总有效率为 94.45%。② 从脾论治:黄氏等[12]用健脾益气法,用党参、白术、黄芪、怀 山药、炙甘草为主方。随证加减,共治 65 例,总有效率为 86.16%。③脾肾同治:兰氏等[13]用健脾固肾之中药(生黄芪,炒 白术,生地炭,党参,杜仲,寄生,川断,女贞子,何首乌, 甘草)治疗先兆流产,痊愈率为 93.75%。④从肝论治:江氏[14]主 张从肝论治,运用清肝泻火法,用加减丹栀逍遥散(炒丹皮、 炒山栀、柴胡、炒生地、炒当归、炒白芍、茯苓、甘草、苎麻 根)治疗先兆流产 86 例,总有效率为 95.3%。⑤从肝肾论治: 赵氏等[15]用滋肾柔肝法(药用桑寄生、女贞子、墨旱莲、枸杞 子、熟地、何首乌、玄参、南沙参、麦冬、白芍、地骨皮、黄 芪、阿胶)治疗先兆流产,发现此法可以提高先兆流产患者的 性激素水平,降低过度应激,改善胎盘功能,维持妊娠过程。 2.4 自拟验方 关氏[16]自拟芩术安胎饮(党参、白术、黄芩、当 归、白芍、杜仲、桑寄生、续断、苏梗、甘草)加减治疗先兆 CJCM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7 年 VOL.(20) NO.21 -1921- 流产,治愈率为 95%。赵氏等[17]自拟补肾益气汤(菟丝子、桑寄 生、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川断、杜仲、阿胶,土白术) 治疗先兆流产,随证加减,治疗 50 例,全部有效。李氏[18]自 拟葡苎合剂(葡萄根、苎麻根、杜仲、菟丝子、川断、白芍、 白术、甘草)分型论治先兆流产,服上药的同时,每天用葡萄 干(果实的干品)30g,糯米 30g煲粥或单葡萄干 50g煲汤食用, 每日 1次,总有效率 90.7%。 2.5 中成药 郝氏等[19]用育孕保胎胶囊(桑寄生、川断、白术、 太子参、砂仁、菟丝子、山药、生地、熟地、阿胶、枸杞子、 白芍、茯苓、杜仲炭、黄芩、荷叶、藕节、甘草等)治疗先兆 流产,总有效率 86.2%。陈氏[20]用安胎饮(菟丝子,桑寄生,续 断,党参,白术,炒杜仲,陈皮,砂仁,黄芩)治疗先兆流产, 治愈 147 例,有效 75 例,总有效率占 92.5%。 2.6 结合现代西医针对病因治疗 楼氏[21]以补肾活血为治则, 治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先兆流产,基本方:桑寄生,杜仲,菟 丝子,女贞子,白芍,柴胡,子芩,丹参,益母草。随症加减, 中药组 15 例中,转阴 7 例。杜氏[22]用补肾养胎丸治疗滋养细 胞发育和功能不全的先兆流产,基本方:菟丝子,川断,巴戟 天,杜仲,熟地,鹿角霜,枸杞子,阿胶,党参,白术,无核 大枣,砂仁。治疗组总治愈率 94%。研究发现,妊娠血浆相关 蛋白A(PAPP-A)值下降,是导致流产的原因之一。陈氏等[23]自 拟胎乐颗粒(生黄芪、太子参、山药、黄精、山茱萸、菟丝子、 黄芩、旱莲草、甘草等)治疗先兆流产,总有效率 94.4%,且研 究证实胎乐颗粒对升高先兆流产患者的PAPP-A有一定作用。 2.7 其他治疗方法 ①外敷法:宋氏等[24]用补杜安胎膏(杜仲, 补骨脂,阿胶,艾叶,苎麻根)外敷于患者至阴穴、补阙穴治 疗先兆流产(将阿胶烊化,其它药物研细末加入阿胶中调匀, 制成药膏),有效 46 例,总有效率为 92%。②内服加外敷:朱氏 [25]用中药内服外敷(将阿胶、艾叶研为细末,加蜂蜜调匀,外 敷神阙穴,配合内服寿胎饮)治疗先兆流产,有效率达 93.46%。 ③食疗:胡氏等[26]用陈艾鸡蛋饮(陈艾叶 6g,加适量水,沸后, 入荷包鸡蛋 2 只待蛋熟,食其蛋,饮其汤)治疗冲任虚寒证先 兆流产,18 例均获痊愈。④针灸:梁氏等[27]选用灵龟八法和常 规辨证取穴针刺法治疗先兆流产各 30 例,有效率分别为 100%、 80%。 2.8 实验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补肾药有内分泌调 节作用,如菟丝子有雌激素样作用,续断含有大量维生素E, 能促进子宫和胚胎的生长发育,杜仲能镇静镇痛,抑制子宫收 缩。有些补肾药有免疫调节作用,如菟丝子、何首乌等有促进 抗体形成和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党参、白术等健脾药也 能激发和促进细胞免疫[28]。胡氏等[29]研究莲地合剂(旱莲草、 生地、元参炭、阿胶珠、太子参、菟丝子、桑寄生)治疗先兆 流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莲地合剂能增强妊娠大鼠体内黄体 和胎盘功能,提高孕激素和胎盘催乳激素含量。同时能降低妊 娠大鼠外周血NK细胞活性,增强机体免疫抑制的作用而起到治 疗作用。 3 结 语 中医药保胎有其独特的特点与优势,疗效显著,无明显毒 副作用,易为患者接受。但众多的文献报道中多数为临床总结, 且诊断与疗效标准尚未统一,疗效结果缺乏可比性,因此,临 床研究化,药理与药效学研究,中药安全性研究等,将是 今后有待解决的问题。临床上应借助现代医学及早对先兆流产 的病情预后做出预测,必须重视 B超监测,密切观察 HCG 变化, 准确掌握保胎的指征和时机,切勿盲目保胎。此外,研制方便 剂型及其他证型的保胎药也是我们今后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问 题。 参考文献: [1]罗元恺.实用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8~ 136 [2]哈荔田.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2.111 [3]杨传英,贾淑敏,陈阿丽.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论治[J].河南中医学 院学报,2005,20(116):47~48 [4]芦惠敏.辨证治疗先兆流产 72 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8): 13 [5]吕连凤,边文会,陈惠娟.辨证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 90 例临床观 察[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6):384 [6]朱勤芬.寿胎丸加味治疗先兆流产 101 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 20(9):493 [7]韦明芳.保阴煎治疗先兆流产 43 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 4(2):39 [8]施燕.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先兆流产 53 例[J].河北中医,2004,23(4): 313 [9]李艾丁,李又丁.胶艾汤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 130 例[J].四川中医, 2002,20(10):57~58 [10]水正,陈华英,柴阿园.少腹逐瘀汤治疗先兆流产 68 例观察[J].吉林 中医药,2003,23(4):20 [11]张梅香.补肾固冲法治疗先兆流产 36 例[J].陕西中医,2003,24(5): 396 [12]黄耀全,梁兵.运用健脾益气法治疗先兆流产 65 例临床分析[J].广西 医学,1997,19(1):124 [13]兰艳霞,曾辉,兰海华.健脾固肾汤治疗先兆流产 80 例[J].国医论坛, 2003,18(3):34~35 [14]江伟华.加减丹栀逍遥散治疗先兆流产 86 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8, 33(6):269 [15]赵薇,陈霞.滋肾柔肝法对先兆流产患者体内性激素的影响[J].辽宁中 医杂志,2002,29(1):38 [16]关玉林.芩术安胎饮治疗胎漏滑胎 355 例[J].福建中医药,2005, 36(3):53 [17]赵自姣,张宝宪.补肾益气汤治疗先兆流产 50 例[J].河南中医,2006, 26(6):53~54 [18]李秀琴.自拟葡苎合剂治疗先兆流产 86 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 技,2005,12(5):310 [19]郝琳,孙立峰,孙立芳.育孕保胎胶囊治疗先兆流产 210 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05,27(5):339~340 1922- Chinese Journal of the Practical Chinese with Modern Medicine 2007 VOL.(20) NO.21 [20]陈何红.安胎饮口服液治疗先兆流产 240 例[J].中医研究,2006, 19(1):42~43 [21]楼凯凌.中药治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先兆流产[J].宁波医学,2000, 12(6):286 [22]杜云波.补肾养胎丸治疗滋养细胞发育和功能不全 67 例[J].四川中 医,2004,22(1):68~69 [23]陈淑琼,王华,方超英,等.胎乐颗粒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及对妊 娠血浆相关蛋白 A 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5):290~292 [24]宋强,杨白玫.补杜安胎膏治疗先兆流产 50 例[J].山西中医,2002, 18(3):46 [25]朱惠云.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先兆流产 260 例[J].广西中医药,2001,24 (4):44 [26]胡宝春,应慧群.陈艾鸡蛋饮治疗冲任虚寒证先兆流产观察[J].实用 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3(5):37 [27]梁静霞,谢感共.灵龟八法及针刺治疗先兆流产 60 例疗效观察[J].深 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2):106。 [28]张睿,李国成,陈志辽,等.滋肾育胎丸治疗先兆流产 50 例临床观察 [J].中药材,2005,28(12):1144-1146 [29]胡也莉,何嘉琳.莲地合剂治疗先兆流产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 中医药科技,2005,12(5):288 编号:E-7070102(修回:2007-7-6) (上接 1919 页)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提高感染病的病原诊断 水平;掌握细菌耐药性发展动态和抗感染治疗新动向,提高合 理用药水平。第四,开展用药咨询, 宣传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2 不合理用药的因素 2.1 临床医师的因素 2.1.1 诊断马虎,盲目用药 临床能否合理用药,医师是关键的因素。医师接诊后,根 据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的缓急,既往病史及本次发病各个脏 器的功能状况尽快地综合分析,做出明确的诊断,才能合理选 择药物,这是用药的关键。如果盲目用药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 的不良反果。例如,日常生活中引起的“头痛脑热”最多的咽 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 90%以上由病毒所致,而临床医师治疗 时多数习惯先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其实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 的,当治疗效果不佳时,再改用抗病毒治疗,这样既耽误了治 疗,又造成了抗生素滥用。 2.1.2 忽视老年人和儿童这两个特殊的群体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下降,心、脑、肝、肾 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耐受性相对降低,往往多 病并存,病情复杂,用药不当易发生不良反应。例如,一位平 时血压偏低的老年患者,因患有抑郁症,医师让其服用安定镇 静药和抗抑郁药,而忽视了他的低血压,因上述两类药物都能 引发低血压,使其服药后血压更低,险些发生意外。 儿童因机体各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生理功能尚未成熟, 解毒功能较差,对药理耐受力差。当感冒发热时,忽视了儿童 的特点,加之对复方制剂了解模糊,给予含有儿童禁用的吲哚 美辛、乙酰氨基酚等成分的复方制剂,如克感敏、安痛定片、 康必得、复方感冒冲剂等。因儿童肝脏微粒体酶活性弱,葡萄 糖醛酸结合力差,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较成人低,这类药 物多数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儿童用药后体内蓄积,造成肝 肾损害。另给婴儿用氨基苷类抗生素,因方便无需皮试,但儿 童反应能力差,使其损害第八对脑神经,造成耳聋和肾损害。 另外,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对儿童软骨有潜在损害。 2.2 患者的因素 患者不合理用药的因素是,就诊后不按医师的治疗, 不遵医嘱,按剂量服药,自作主张,而影响药的疗效,尤其是 一些常年有病的患者,自己看医学书和药物说明书,自我诊治, 根本不听医师的,其实用药的次数、剂量取决于病情的需要和 药物在体内消除速率。医师是根据病情,综合分析,给拟定的 科学的治疗方案,不尊重科学,将会贻误冶疗。 2.3 药物的因素 随着药学事业的发展,研制出的新药不断推向临床,临床 用药的处方更趋复杂,联合用药已成为当今的时尚。然而联合 用药是否考虑到各种药物的理化性质,配伍是否恰当?若配伍 不当,会造成血药浓度的波动高于或低于有效的血药浓度范 围,降效或未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因各种药物都有其固有的 独特作用,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拮抗作用。所以作为临 床医师除了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适应症,也要熟悉药 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因用药诱发的疾病的后果是比较严重 的,有的造成机体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据国内报道,药疗事 故占医疗事故的 30%,美国有人统计死亡病例中有 30%以上是 由药疗事故造成的。 综上所述,我国不合理用药,主要是诊断不明,选药不对, 用药配伍错误。其次是剂量不准确,过大或不足,疗程过长或 过短,剂型选用不当,违反禁忌症等。要想改变这些不合理用 药,必须依靠全体医护药剂人员的共同努力,药师参与临床用 药搞好用药咨询也是十分必要的。国内有人估计,在疾病的治 疗中 75%的疗效是靠药物治疗获得的。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 如何选择药物和使用药物,关键在于医师处方配伍合理,剂量 准确,药师严格审校调配,发药准确无误,护士正确的使用配 伍,只有这样才能使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 应,这既是医师的职责也是药师的职责,这也是现代化医院药 学发展管理的趋势。 作者简介: 王东辉,(1974-),女(汉族),山东淄博人,主管药师,理学士,1996 年至 今在医院从事药剂工作. 编号:R-7089805(修回:2007-8-15)J G CJCM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7 年 VOL.(20) NO.21 -1923-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中期引产的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pplication of misoprostol during metaphase of induced labor 李萍娟 (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江苏 海门,226100) 中图分类号:R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07-2286(2007)21-1923-01 证型:BGD 1 临床资料 2004 年 6 月至 2006 年 12 月,妊娠 11~20 周要求引产 60 例,全部住院引产,年龄最小 18 岁,最大 42 岁,平均 29.7 岁,已婚 38 例,未婚 22 例,初产 26 例,经产 34 例,均无引 产禁忌症。将其 60 例随机分为A组 30 例,B组 30 例,两组在 年龄、婚姻、孕周等方面经处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X2检验。 2 用药方法 A 组: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组。早 9 时服 米非司酮 50mg,晚 9 时再服 50mg,共 2 天、第 3 天早 9 时常 规清毒外阴、阴道后,将米索前列醇 400ug,放入阴道后穹窿, 若无效,12 小时一次,可连续放置 3~次。B 组:口服米非司 酮及米索前列醇组。米非司酮服法同 A 组,第 3 天 9 时服米索 前列醇 400ug,必要时 4 小时后重复 1 次。 3 观察与随访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的效果 3.1 观察与随访内容 流产类型、流产时间(指服米索前列醇开始到胎儿及其附 属物排出所需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副反应(发热、头痛、恶 心、呕吐、腹泻等)月经复潮时间等。 3.2 见表 1 表 1 两组给药途径结果对比 分组 例数 副反应(例) 完全流产(例) 不全流产(例) 流产时间(h) 随道出血时间(d) 丹红复潮时间(d) A 30 2 22 8 7.03(2-15) 10.5(7-15) 35(30-40) B 30 21 21 9 9.7(3.5-24) 10.7(7-17) 35.2(30-742) 3.3 结果 从表可见 A、B 两组在流产时间、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显 著 P<0.01,而在流产类型、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方面比较 无显著差异,P>0.05。 4 讨 论 目前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广泛应用于早孕药物流 产,中孕引产,但药流的并发症仍难以得到理想解决,如不全 流产,流产时间及阴道出血时间长,头痛、发热、恶心、呕吐、 腹泻等副反应多等。但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较口服的平均流产 时间缩短 2.67h,且副反应明显减少,此方法更有利于患者。 编号:R7079816(订稿日期:2007-7-14)YG 1924- Chinese Journal of the Practical Chinese with Modern Medicine 2007 VOL.(20) NO.21 辨证论治的问题与对策 Problems and policies for treating in differentiating 黄春林 卢富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510120)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07-2286(2007)21-1924-02 【摘 要】本文指出当前辨证论治存在的问题是:证型没有明确的标准,只有大体、粗略、模糊的概念,施治没有明确的规 律可循,因而让人感到辨证论治讲起来“灵活无边”,做起来“心中无数”。为此提出两套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发展完善传统的 辨证论治,方法是将这些基本证型与原发病因(诱因)、基础病理、病程的不同阶段、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合并症等方面的关系(规 律)寻找出来,让大家有规律可循;二是开展“病证结合”的施治,方法是把西医的好东西拿过来为我们所用,借用现代医学的 基础病因、基础病机、基础诊断、基础治疗方法来确定中医对具体疾病的治疗原则、用药方向,收集相关行之有效的方药,之后 再用传统的辨证用药精神去选用,这样做的结果将使人感到讲起来“灵活有边”、做起来“心中有数”。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要转 变观念,二要组织实施。转变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要克服固步自封的思想,认为现有的辨证论治已经很好,无需发展完善; 二要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认为中医就是这样了,无法发展完善;三要克服“中”本位思想,担心中医学术越发展完善,中医阵 地越缩小,因此不想发展完善。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发展完善过程中,需要有高水平的中西医复合型人才,同时中医的教学层次要 分开,教材要改革,学生升级的考试标准及中医师的执业资格标准要修订;而且中医科研与中成药生产的政策导向要调整;中医 院校、中医医院、中医研究机构、中药生产厂家应该共同关注中医药的发展完善,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 要调整。 【关键词】辨证论治;问题;对策/探讨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已为中医同道所共识,但是辨证 论治是否存在问题?这就非常值得中医同道探讨。从实际出 发,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辨证论治其实也有其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在哪里?当前的辨证论治,过于大体、过于粗略、过 于模糊,说起来很灵活,做起来很不踏实,“灵活无边,心中 无数”,这就是辨证论治的缺陷,就是辨证论治的弊端。那么, 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辨证论治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有两套办 法可以解决。 第一套办法,把每个病种(从常见病开始)的基本“证型” 确定下来,并且将这些基本证型的变化规律与原发病因(诱 因)、基础病理、病程的不同阶段、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合并 症等方面的关系寻找出来,让大家有规律可循。譬如急性心肌 梗死,中医称之为真心病,教科书将其分为“寒凝心脉”、“气 虚血瘀”、“正虚阳脱”3种证型,3个治则,3个处方[1]。这种 分类标准为辨证论治作出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学 术发展,是一种进步,一种贡献。类似教科书的这些标准几十 年一直是中医院校考察学生水平的标准,而且还成了政府相关 部门评定“中医医师执业资格的标准,中医科研证型的标准, 中药新药研制的标准”。 但是临床实际是否真的如此?非常值得探讨。我们曾经对 30 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入院之时起,到出院之日的全过程作过 全面调查[2],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理是“心血瘀阻,心 脉不通”
/
本文档为【奥硝唑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