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情绪影响研究述评1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情绪影响研究述评1

2009-06-16 3页 doc 40KB 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14299

暂无简介

举报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情绪影响研究述评1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情绪影响研究述评※ [摘 要]情绪是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的攻击行为理论模型认为情绪不仅参与、影响攻击行为发生的全过程,而且情绪本身就可以导致攻击行为。高水平的愤怒体验、低下的共情体验、情绪调节功能缺陷都可能导致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青少年 攻击行为 情绪体验 情绪调节 攻击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带来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活动[1]。青少年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攻击和社会攻击。身体攻击是指直接以身体的对抗伤害对方,如打架斗殴甚至暴力;社会攻击主要是指通过社会排斥、流言...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情绪影响研究述评1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情绪影响研究述评※ [摘 要]情绪是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的攻击行为理论模型认为情绪不仅参与、影响攻击行为发生的全过程,而且情绪本身就可以导致攻击行为。高水平的愤怒体验、低下的共情体验、情绪调节功能缺陷都可能导致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青少年 攻击行为 情绪体验 情绪调节 攻击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带来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活动[1]。青少年攻击行为主要现为身体攻击和社会攻击。身体攻击是指直接以身体的对抗伤害对方,如打架斗殴甚至暴力;社会攻击主要是指通过社会排斥、流言、诽谤等非对抗和间接的方式对他人造成伤害。攻击行为在性质上可以是冲动性的、也可以是蓄意的,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反应性的,可以是工具性的、也可以是敌意的。青少年攻击行为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现象,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考虑到青少年的未成熟性,其低理性甚至非理性的情感冲动性攻击行为是更为多见的。因此,情绪在青少年攻击行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即试图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情绪影响研究做一述评。 1、情绪在攻击行为理论中的角色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攻击行为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复杂体系,大致可以分成内部因素子系统和外部社会环境子系统,内部因素子系统又大致可分为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认知、情绪、人格和病理心理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攻击行为理论模型多强调生物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在攻击行为中的作用,如弗洛伊德(Freud)的本能论、洛伦兹(Lorenz)的习性学理论、多拉德(Dollard)等人提出的“挫折—攻击假说”、班杜拉(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等。80年代后,研究者更多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探讨攻击行为,如道奇(Dodge)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罗宾(Rubin)的社会问解决模型等。2002年,安德森(Anderson)在社会学习和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一个整合的模型即攻击行为一般模式(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简称GAM)。 其中,弗洛伊德(Freud)的本能论是一个以本能和情欲解释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经典范型。弗洛伊德认为人为本能所驱使,本能分为两大类:生或性欲的本能,死或攻击的本能。而攻击行为正是这两种本能即性欲和攻击交织作用的结果。青少年正在步入或已经进入青春期,性生理的发育以及自我认同的不成熟,常常因为早恋的失败而导致攻击行为,造成人间悲剧。而这一切,往往是情感冲动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合理性。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正视非理性因素(本能与情欲)在攻击行为中起作用的心理学家,而且是决定性作用。事实上,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情欲说主要是承接叔本华和尼采而来的。叔本华(Schopenhauer)认为不仅是人、整个世界都是其所谓的生命意志的表象,而生命意志无非就是盲目而持续的情欲冲动而已,人不过就是情欲的工具,作为生命意志的情欲指向对它物进行激烈的破坏和攻击。尼采(Nietzsche)进一步将这种情欲描述为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他认为人类生命的真实性质包含黑暗汹涌和强烈的情欲力量,这是一种否定和毁灭的黑暗力量,将导致色欲和残暴达到顶点。照他们的观点看来,青少年攻击行为就是原始的、未加控制的情感情欲力量的宣泄和激荡。 从其它的理论模型看,几乎都涉及到了情绪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但这些理论更加重视攻击行为的习得过程和认知过程,认为情绪只是认知过程和习得过程的一个影响因素或背景因素而已。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归根到底是社会习得和社会认知的结果,情绪并不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这些理论的共同假设是所有青少年都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们的攻击行为涉及到不同程度的认知评价和加工。但是,如果从存在主义的观点看,恰好是个人的情绪情感决定了其独特的存在。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认为人是由身体、理智、情感意志三者组成的完整统一体,一般我们只关注了人类共同的身体和理智,而忽略了每个人独特的内在情感体验,正是这些痛苦、热情、恐惧、愤怒、情欲、暧昧不明、模棱两可的情绪状态才造就了真实的个人。克尔凯郭尔并以圣经中亚伯拉罕杀子的故事表明人在真正危急的时刻(当然包括攻击行为的发生)能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理智和知识,而是情感和信仰。也即是说,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的存在,情绪情感本身就可导致攻击行为。弗瑞吉达(Frijda)就认为的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动机、一种行动的准备,情绪的激活就会激发相应的动机系统,会直接导致行为的发生[2]。事实上,一般的青少年攻击行为,往往是情绪冲动导致的,很少涉及复杂的认知评价和加工过程。有些情绪行为本身就是攻击行为,攻击行为不是认知加工偏离的结果,而是情绪加工偏离的结果,情绪反应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攻击行为发生的概率[3]。 2、情绪体验与青少年攻击行为 在心理学中,情绪一般定义为个人对知觉或想象到的独体处境的主观体验过程,它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唤醒、行为反应和认知过程。情绪首先是指一种情绪主观体验,目前的研究中,愤怒和共情两种情绪体验被认为和青少年攻击行为相关。 2.1愤怒与青少年攻击行为 愤怒通常被归为一种消极情绪,其原型意义在于激发人以最大的力量打击和防止来犯者,也用于主动出击[4]。可见愤怒和攻击行为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愤怒会导致攻击行为,而攻击行为发生时也常会伴随愤怒的情绪体验。愤怒可分为即刻状态性愤怒和人格特质性愤怒,状态性愤怒是情景依赖的,从愠怒到暴怒有不同的程度;而特质性愤怒是在各种情境中都有被体验到的倾向,其诱发阈值低,对于竟争、拒绝和不公平容易产生愤怒体验。Sukhodolsky等研究了361名青少年犯罪者和206名普通中学生的身体攻击行为与愤怒情绪体验的相关性,发现高水平的愤怒体验与高频次的身体攻击行为显著相关,犯罪青少年比普通中学生报告了更高的愤怒情绪体验[5]。 2.2共情与青少年攻击行为 共情(Empathy)是一种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并引起与之一致性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神入性情绪情感反应的能力。许多研究表明,共情能力与青少年攻击行为呈互逆关系。Feshbach发现6-7岁儿童中,共情得分低的比共情得分高的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Huckabay等揭示了攻击行为与低共情间的高相关关系。Eisenberg和Millers指出共情能降低侵犯等反社会行为[6]。这些研究表明,共情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具有抑制作用。共情表达了对别人的一种感同身受的关怀、理解和支持,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因此,共情能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降低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性。一个具有良好共情能力的青少年能够表现出更多的利他和友善的行为,从而减少攻击行为。 3.情绪调节与青少年攻击行为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涉及对情绪的发生发展过程、主观体验以及生理变化和行为表达等方面的改变,主要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策略。认知重评是从认知上改变个体对情绪事件的理解,从而改变其情绪体验;表达抑制是指个体调动自我控制能力,对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进行抑制。 对于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而言,情绪调节的目的在于减少和消除不良情绪,发展适应性行为,抑制不适当冲动行为。而Davidson的研究指出,高攻击行为者尤其是高冲动攻击行为者存在情绪调节的缺陷[7]。情绪调节一方面进行认知重评改变负性情绪,另一方面表达抑制进行冲动控制,二者的协调能有效的减少攻击行为。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是情绪失调的结果,具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往往冲动控制能力差,情绪调节能力存在缺陷。 综上所述,情绪是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情绪不仅参与、影响攻击行为发生的全过程,而且情绪本身就可以导致攻击行为。研究表明,愤怒、共情是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两个重要情绪因素,高攻击行为青少年的愤怒感强、共情能力低下;同时,情绪调节功能的缺陷也会导致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Anderson A, Bushman J. Human aggress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2, 53:27-51. [2]Frijda N H .The motion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3][7]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39-40. [4]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194一195. [5]Sukhodolsky D G , Ruchkin V V . Association of normative beliefs and anger with agg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Russion male juvenile offenders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04,32 (2 ):225一236. [6]任朝霞.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J].济南: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73-77.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应用心理学中心重点研究项目(CSXL-61004)资助。
/
本文档为【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情绪影响研究述评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