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安全心理与行为

安全心理与行为

2009-06-26 11页 doc 67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0730

暂无简介

举报
安全心理与行为安全心理与行为 绪  论     人的心理与行为紧密相连,在企业生产中,有许多事故是由心理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因此,研究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找出心理对事故的影响,是我们每一个班组长、工段长在实践中必须做到的。忽视人的因素,就会使“人-机---环境”这个系统出现缺陷,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本文着重针对班组安全管理中经常遇到的安全问题,试图从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来探讨改善班组安全管理,深化安全工作的方法。 第一章  事故与人的心理 第一节  心理与安全 一、心理的实质         对于心理,唯物主义与...
安全心理与行为
安全心理与行为 绪  论     人的心理与行为紧密相连,在企业生产中,有许多事故是由心理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因此,研究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找出心理对事故的影响,是我们每一个班组长、工段长在实践中必须做到的。忽视人的因素,就会使“人-机---环境”这个系统出现缺陷,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本文着重针对班组安全管理中经常遇到的安全问,试图从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来探讨改善班组安全管理,深化安全工作的方法。 第一章  事故与人的心理 第一节  心理与安全 一、心理的实质         对于心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唯物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是同物质相联系的,是起源于物质的,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唯物主义心理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它的认识论的主要科学基础之一。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规律是指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规律。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换句话说,人的心理是人脑对于客观现实的反映。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是动物脑和人脑所共同具有的机能。但是,人具有两种信号系统,对于正常人来说,不仅是食物的气味、颜色、形状等能引起唾液分泌,而且关于美味食品的言语描述也能引起唾液分泌。语言、词汇成了条件刺激物的信号,成了信号的信号即第二信号。语言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的,是人所特有的。 人所特有的语言、词汇给人的全部心理带来了重大变化,人的心理的丰富性、深刻性都是同人特有的语言分不开的。 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永远是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人的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也永远是与第二信号系统相联系着。因此,人脑里神经活动过程的系统,总是两种信号系统的交织体,其中第二信号系统起着主导作用。 总之,结构极其复杂的人脑是产生人的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是人脑的产物。 人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对客观外界的“复写、摄影和反映”。首先在于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产生的客观现实引起来的,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原因。没有外界刺激就没有人的心理。其次在于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内容都近似于客观现实。人的心理反映常有主观性的个性特征。所以,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人反映是可能大不相同的。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按其生理机制来说,是在脑的活动中产生的,是脑的机能;按其内容来说,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的心理作为对现实的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二、人的心理过程 (一)感觉和知觉 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都具有一些个别属性,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反映。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大脑就反映了这些属性,产生了颜色、声音、气味等感觉。 人的感觉器官由五种,即视、听、嗅、味、触;人的社会活动是利用这些感觉器官所具有的机能和特征,巧妙地加以利用而从自然界中接受信息——物理能,并有中枢神经系统加以处理,再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行为指令,通过行为器官去发言或劳动。 表一:        感觉的种类 种  类 性  质 感受器 A特殊感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平衡感觉 明暗、颜色、形状、运动、远近大小、高低、音色、立体声 酸、咸、苦、辣 各种气味 加速度感觉 视网膜(感光细胞) 内耳耳蜗(毛细胞) 味蕾(味细胞) 嗅粘膜(嗅细胞) 半规管(毛细胞) B体形感觉 表面感觉(皮层) 深部感觉 触、压、热、冷、痛 运动(肌肉感觉) 表皮的各种感受细胞 肌肉、腿、关节、骨膜等各种感觉细胞 C内脏感觉 脏器感觉 内脏痛 饥饿感、干渴、恶心 疲劳感、便尿感、性感 内脏组织的感受器 同上 人在社会实践中使用最多的是视觉,听觉次之,味觉和嗅觉在特殊场合下才使用。在眼和耳承受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利用触觉。黑暗场合下作业时不得不使用触觉。 人们通过五感而认识事物,实验证明,视觉占75%,听觉占13%,味觉占3%,嗅觉占3%。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觉为知觉提供个别材料,而知觉是各种感觉得有机结合。知觉反映事物统一的整体,产生事故的完整的映象。如工人在厂房内操作机器,除了视觉给与人以知觉信号外,听觉也会发出信号,有时嗅觉、触觉都会发出知觉信号,这些信号经过人的大脑处理,使人知道了厂房内的光线、设备运转情况,作业环境的状态,有无危险性等。 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叫做错觉。 感觉的种类由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 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触知觉;还按反映事物的特征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人对刺激物的感觉的能力叫感受性。这种感受性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叫适应。 有某种确定目标的有意义的有计划的知觉称为观察。观察力是指所在事物与观察中注意到它们的属性和特征的能力。观察力不只限于善于观察,还意味着求知欲。 (二)兴趣与注意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由于这种倾向,就使一个人的注意经常集中和趋向于某种事物。兴趣也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前者是由于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后者是对事物未来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兴趣的持久性即兴趣的稳定程度。一个人必须有持久的固定的兴趣,养成坚持到底的踏实的性格。主动的兴趣才能 使人克服困难,增加信心。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客体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是心理活动的选择性。由于这种选择性,人在同一时间内只反映客观事物中某些事物。集中性指心理活动深入于某些事物而撇开其它事物。由于注意,可以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最清晰和最完整的反映。 注意与动机、兴趣关系极为密切。凡是与动机、兴趣有关的事物都能引起注意。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凡无自觉的目的,无须任何努力的注意称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自觉的目的,必要时还需一定努力的注意而言。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注意的范围(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由于有注意的微弱性和狭隘性而产生的不注意称为分心。 (三)情感和意识 <1>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例如,满意与厌恶、喜爱与憎恨、愉快与悲伤、兴奋与宁静、热忱与冷漠、进取与颓废、决心与灰心等都是情感,它们具有两极成对,积极与消极的组合。 <2>情感的分类 1激情,是一种强烈的、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感。如狂欢、愤怒、恐惧、绝望等。 2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如精神舒畅或闷闷不乐等。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可能导致不同的心境。制约人的心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观点、信念。 3热情,是一种肯定的、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它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事业感、意志力量所决定。 <3>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表现于人的行动中。 <4>意志行动的三个特征:意志行动是自觉的确定目的的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它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5>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 三、个人的心理特征 人人都具有认识、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但每个人的心理特征则各不相同。 <一>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地条件地那些心理特征。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感觉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语言地感知、理解力、表达力、想象力、注意力等。 <二>性格,是一个人重要的最显著的个性心里特征。不良的性格会促成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动作而导致伤亡事故。安全心理学就是要深入研究、挖掘和发展劳动者的良好性格。 <三>气质,是表现在人的情感和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方面的心里特点,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 通常我们把气质分为: 1、胆汁质类型:情感强烈,情感的发生与表现迅速而明显,活动迅速。这种类型的人热情、易激怒,常爆发出一种强烈的情绪。语言、表情等表现明显。这种人敏捷而暴躁,易任性、发脾气。在安全生产实践中,此类人易冒险盲干,常作出一些不安全动作,导致事故发生。 2、多血质类型:情感丰富而不强烈,情感的发生与表现也迅速而明显,活动迅速。这种人好动、活泼、灵活而易变,亲切而轻浮,易于散漫。这类人对劳动纪律的束缚不习惯。 3、粘液质类型:情感的发生与表现缓慢而不明显,动作迟缓而不平衡、沉浸,这种人情感藏而不露,不易受刺激,不爱发脾气。 4、抑郁质类型:情感的发生与表现迟缓而强烈;沉着但情感有力、持久。这种人遇事冷静,但易于萎靡不振,无生气,漠不关心。 气质虽然大致分为以上四种,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常随着年龄和教育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多数人是具有一种气质的个别特征与其他气质的若干特征相结合。 在班组安全管理中,主要是测定、观察每个人的气质特点,及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使性格特征带有多种独特“色彩”,以便有针对性锝进行教育帮助,安排适当的工作或安排适当的安全联保对子,从而保证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 第二节  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 一、事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常常在分析事故时说某责任者“注意力不集中”、“脑袋发热”、“瞎胡闹”等等,其实这正是分析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任何事故都是由人、机、环境三个方面的原因组成的,其中人的因素中即包括了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前面我们说过胆汁质类型的人易激动、暴躁、爱任性。这种人极易在受到强刺激时,产生激情,任性而做出冒险盲干的不安全动作来,此时,他的头脑中已经不存在什么“安全第一”、“规章”等,造成事故后,就会后悔,甚至失声痛哭。 人的气质与性格又是紧密相联的,胆汁质类型的气质与鲁莽,抑郁质类型的气质与怯懦,多血质类型的气质与嬉戏,粘液质类型的气质与懒惰都是不可分的。因此,许多事故不仅要分析物质方面的原因,还要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才能找出预防人为原因重复发生的关键。 三、心理因素与不安全行为的对应分析 表2中所列的不安全行为时《企业职工伤亡率的分类》GB6441-86中所列的,基本包括了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仔细分析这些不安全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它与人的心理因素如能力、情感、性格、气质等较为密切的联系。 <一>操作失误,冒险作业与心理活动 表2中所列的不安全行为中,很多与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有关。 1、激情、冲动、喜冒险。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大多属于胆汁质类型的气质。这种人好奇心强,只要有人在语言上、情感上挑逗,就易产生冲动,置于不顾,在自己不懂、、不会、不熟练的情况下,冒险开动他人的设备,或做出其它冒险的事。 2、训练、教育不够、无上进心。这类人在性格上较懒惰,不愿学习,属抑郁质型气质。他们和其他工人一齐进厂、培训,但学习上不求进取,动作不熟练,头脑与手脚配合不灵,遇事易慌张,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会导致发生、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3、智能低、无耐心、缺乏自卫心、无安全感。这种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慢,动作迟缓,大多数粘液质类型。他们在工作中接受新事物慢,墨守成规,极易习惯性违章作业。 4、涉及家庭原因,心境不好。人是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因而,一些抑郁质类型的人受到家庭、朋友之间交往方面的影响和打击,不轻易向他人吐露情感,闷在心里,造成心境不佳,而在工作中顾虑这些琐事,造成忽视安全,忽视警告信号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5、恐惧、顽固、报复或身心有缺陷。造成这种心理状态或情感上的畸形,不仅与人的性格有关,也与社会因素有关。有的人长期生活在家庭生活不正常的气氛中,或政治上、社会关系上受到歧视,会产生心理崎变,在工作中以假设敌为对象发泄自己的愤慨,这种人可能会有意无意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6、工作单调,或单调的业余生活。具有多血质类型的人喜爱新奇的事物,追求刺激,这类人不易在长期、无休止的单调作业中生活。但现在的大生产往往分工较细,简单的工作、单调的作业环境会使这类人感到苦闷,他们要求有新的、未知的东西刺激神经,激发新的热情,否则,就会做出与工作程序不相干的不安全行为来。 综上所述,各类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心理因素总是有着相对应的关系,作为一个生产管理者,则应该不断分析本班组职工的心理状态、性格和个人心里特征,以便在工作中巧妙地进行疏导和利用,在保证安全地前提下,安排好生产。 第三章  环境与心理因素 在第一章中我们介绍,事故与心理的关系、心理过程及个人心里特征等知识,初步揭示了心理因素在事故原因中的作用。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人是在一定的作业环境中工作、劳动的,作业环境中安装着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机器、装置,同时还要供给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能量。并且,操作人员又是处于高温、高湿、高噪音和有害气体的环境里工作,还有的环境里空间、颜色、光照度等条件不良,对工人的作业时的心理状态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们分类谈这些方面的问题。 第一节  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 1、环境温度及其表示法 环境温度是指工人作业时所处的局部空间里的空气的冷热程度。空气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量,它反映了空气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通常用t表示摄氏温度(℃),用t1表示华氏温度(℉),用 T表示绝对温度(K),他们的关系为: t=(t1-32)×5/9   ℃ t1=9t/5+32       ℉ T=273+t          K 2环境湿度及其表示法: 环境湿度是指工人作业时所处的局部空间里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在一定的压力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与空气的温度有关。空气温度越高,在空气中可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多;温度越低,可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少。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下,空气不能再多容纳水蒸气时所呈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此时的空气称为饱和空气。进入饱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自其中凝结出来。一般情况下空气不呈饱和状态。 空气的湿度有以下几种表示方式: 1、绝对湿度: 1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公斤)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 2、含湿量: 与1公斤干空气同时存在的湿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量称为含湿量,由于数量不大,通常用克表示。 3、相对湿度: 空气内所含水蒸气的重量与同温度下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水蒸气重量之比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 3、温度与湿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般说来,作业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及我矿生产实践得知,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生产上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在变化。 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因气候炎热,事故起数增加;进入冬季后,事故频率也大量上升。分析其原因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湿度也增加,并逐渐接近饱和状态,使汗液从皮肤表面蒸发的比例减少,这就对人体造成不舒适的感觉,在心理上引起烦躁、焦虑的心情;当温度更高时,还会引起视觉障碍,易激动,自持力降低,这就容易使工人在心理上产生错误,致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温度的升高,给人的生理机能带来影响,结果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从而使思维分析和判断错误随之增多,出现一些不安全行为。冬季的严寒,因空气温度下降,湿度降低,空气干燥,也会使人的皮肤出现干燥、粗糙、发生搔痒、甚至冻伤,给人的生理机能造成紊乱,引起心理上的畏缩,萎靡不振,给操作上造成动作不准确或懒于动作,出现事故的几率也就增大。 第二节  环境照明与色调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环境照明 作业环境中,照明好、光线充足,可以使工人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反之,工人则会感到心情压抑、沉重;另一方面,照度低的环境中工人看机器或工件,感到吃力,眼睛容易产生疲劳,引起神经系统紊乱,给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因而必须认真对待照明问题。 随着光源和照明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照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要改良各类工种作业的具体需要。过亮而且令人眩目的照度,不仅不会提供安全的环境条件,反而会使工人感到眼睛看物件吃力、心烦意乱;照明灯具的设置、灯具遮光罩的角度,照明灯具的种类等因素,都会使环境照明与心理因素乃至事故发生密切的关系。正常的照明条件会使工人的眼睛感到明亮,心情舒畅;国内外的都把一般工厂的照明定在200勒克斯;一般办公室的照明定在500勒克斯,以保证有重充足的亮度。 二、色调与心理状态 我们的企业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颜色。所谓颜色是指“光线”而言。没有光线的地方就不存在“颜色”。那么“光线”是什么呢?光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在各种电磁波里肉眼可看见的光是可见光,用棱镜来分光可见红、橙、黄、绿、蓝、紫灯颜色;换句话说,颜色就是可见光在物体表面反射而反映到人的眼里的现象。红色纸的“红”是因为红纸表明吸收了“红”以外波长的所有光线,而只反射了红色波长的光线的结果,所以看到了红色。“颜色”就是这样产生的。 1、色所具有的特征 各种电磁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作为可见光分出的各种颜色,也有各自的特征。如人一见到红颜色就会兴奋并联想起火;看到蓝色会使人感到宁静,从而联想到潺潺的流水等。总之,各种各样的色彩所具有的电磁波,通过视神经刺激人们的脑髓,于是或表现兴奋,或表现沉静。这就是色调的特征。 2、色彩调节的目的 色彩调节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了增加生产而在军需工厂实行的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措施。在工厂、办公室进行色彩调节的目的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条:一是减轻眼睛和全身的疲劳;二是减低事故的发生率。为什么呢?因为产生视力疲劳的原因除前几章所谈的光线和亮度外,还有为了看清操作面,两眼要长时间地接近(对眼),视野内明暗对比程度大(反差大)等,要消除上述原因,只有窗外有绿色就可以做到。然而在工厂、办公室里,除了白色地墙壁就是又黑又脏的浅灰色的墙、机器、物件等,这就只能引起眼疲劳,导致生理机能紊乱、失调,进而造成心理情绪不良,出现误动作,发生事故。 3、色彩调节与心理状态相适应的原则: 1关于照明:要看清物体,就必须有光线。观察的速度(对防止事故无疑是重要因素)随光源亮度的提高而提高。在一般工作场所,有300-500勒克斯橙色光源就可以了,如果是精密作业,可加局部照明。 2关于光源的颜色:要想正确的看到物体,用黄色的、橙色的、黄绿色的光源最好,最不好的是蓝色的光源。 3关于亮度:操作面与周围物体间的亮度平衡问题,最好要做到大致相等或使周围的亮度稍低一点。如果周围过份明亮,工作效率会明显降低,因为人的眼睛可以很快适应明亮而对黑暗则较慢才能适应。如果把工作场所周围的环境刷成柔和的颜色,把照明的亮度集中在操作面,则会产生使人心情舒畅的环境。 4关于色彩:强烈的色彩使人紧张、刺激、肌肉紧缩、血压增高、呼吸加快,而柔和的颜色则使人消除紧张,缓和植物神经系统。现在各类舞厅用五颜六色的激光照射,能使跳舞的人越来越疯狂,原因正在于此。 因而,在为生产班组、岗位选择颜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不要使用过红或过黄这种色度高的颜色。b、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纯白色,但天花板应使用白色。c、区别使用冷色和暖色。如对朝南的、朝西的房间或靠近热源温度高的场所使用冷色(蓝或绿的系列),对于朝北的房间或与冷冻有关的房间或场所则宜采用暖色(红、橙、黄色等);易于人多的场所用冷色;女工多的场所宜用暖色。 上面,我们谈了色调对人的心理状态的影响,实际上人在很大程度上他的动作是与心理活动过程有着直接关系的,因此,不能小看了颜色和色调在人的心理与行为关系中的影响因素。 三、噪声与心理状态 在影响人的心理状态的诸因素中,噪音的作用恐怕是最大的了,他不仅造成工人的听力损伤,还能妨碍人的思维活动,引起人的心里变化,从而产生焦躁不安、厌烦的感觉。噪音主要包括这几种:1过大的声音;2音色不佳的声音;3妨碍工作的声音;4使人厌恶的声音;5在本来不该发出声音的地方发出的声音。 1、噪声对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影响 噪声除了使人的听力损伤外,对身体各部分也会产生生理上的影响。1抑制唾液的和胃液的分泌,抑制胃的运动;2改变新陈代谢机能;3血压增加,脉搏增加,抑制呼吸;4血流量变化;5筋络的紧张程度增加;6副肾上腺激素增加,从而造成焦躁、心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痛、头重、耳鸣、睡眠不足、疲倦等症状。 生理上的影响,造成心理上的不正常。1注意力不集中;2妨碍动作的敏捷性;3工作热情减退;4产生疲劳等,进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人对各种噪声级的适应: 人对各种噪声的适应是不同的,噪声级越高,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就越大,加上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误动作或误操作。所以作为一个生产管理者,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减轻噪声,给工人以宁静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用阻尼、隔音、消音等方法减少噪音源;维护保养好设备,给机器按时进行润滑,减少间隙,以保证工人能在不超过85分贝的工作环境中操作。 第三章  安全心里与行为的协调 前两章里我们已对事故原因中的心理因素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关系、对环境与心理因素的关系作了分析。人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人有七情六欲,从全局看,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家庭地位对其安全心理与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局部来看,他所处的工作环境中温度、湿度、照明、噪声、色调等小因素,又直接干扰了他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程度,因此,作为生产管理者就要注意创造好的环境条件,使工人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产生注意力集中、情绪正常、热情饱满的心理状态,以保证工人遵章作业,提高效率,安全生产。 <一>熟悉、掌握班组工人的思想和心理状态 1、了解工人的思想和心理是正确引导思想和心理活动的关键。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想引导工人有正确的心理活动,就必须对其家庭、本人文化或受教育情况、个人性格特征、兴趣和爱好、社会接触面等情况有所了解,这种了解是通过接触、交谈、共同劳动得到的。每一个管理者都应有一本或思想记忆稿。现实中有的班组长对本班组的工人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能说出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工作或学习情况,这就有利于及时掌握其心理状况,便于安排工作。 2、适当安排各类人员的工作或生产任务。利用各种性格的人员的个性特征,适当安排其工作,是一门艺术。有的班组长在安排生产任务时,把不需要细致作业或责任性不强的工作交给性格粗鲁、急躁的人去干,把需精雕细琢的工作交给内向性格的人去做,都产生了较好效果。把一粗一细两种性格的人搭配在一起结合成联保对子,可以避免粗枝大叶的人发生事故;把年轻人和年龄大的人安排在一起工作,也可以时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在许多男青年中安插几个女青工也会改变沉闷的气氛;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安全,提高工人的工作情绪。总之,适当的劳动组合产生在对工人的心理或思想状况的了解的基础之后。 <二>善于找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 找出生产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一是需要分析工人操作中的不安全行为,多问几个为什么?再联系他们的各方面的社会因素,如果没有社会生活中的诸因素影响,则再分析工人的工作环境中,有什么因素干扰了他的生理或心理状况,如环境中的温度是否过高或过低、操作面的照明够不够、色调是否令人厌恶、噪声对其有无影响等,因为造成工人注意不集中的原因是复杂的,也可能是一种或几种因素促成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三>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前面我们着重谈了工作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色调和噪声等方面,那么作为生产管理者则应在这些方面创造条件。对笔者所在的江南地区而言,春夏两季气候较为适宜,夏季较炎热,平均温度超过了35℃,班组或岗位上应配备电风扇、排气扇或空调,局部降低气温,形成适宜的小气候;冬季则应有取暖措施或保暖措施。对于色调和照明,应尽量按前面所讲的原则去安排,企业里有的班组休息室或岗位上,墙壁肮脏不堪、被烟熏得黑乎乎的,有的刷上了深色的油漆,使人有一种沉闷和压力感;还有的岗位上照明的亮度不足,工人也感到不舒服。条件的创造是企业管理者的事,是对安全生产条件的态度问题。过去,在创造文明班组的活动中,往往只注意把休息室布置的富丽堂皇,而忽视了岗位的文明,这是片面的。工人每天在岗位上的时间最长,如果我们在明亮、色调柔和、温湿度适宜、噪声低的环境中工作,不仅会令人心情舒畅,干劲倍增,还会使他们热爱自己的岗位和工作,乐意遵章守纪,减少不安全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 当然,对于事故的发生,人的因素在人-机-环境整个系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也不能忽视“机”——机器设备的重要因素,也就是“机”的本质安全。即,即使工人有了不安全行为,设备本身的安全保护系统都能避免事故的发生。但并不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没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中,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尚未达到高科技的水平时,强调人的心理因素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仍然时至关重要的,是不可忽视的。
/
本文档为【安全心理与行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