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醫對腫瘤的認識--明清時期的認識與發展

中醫對腫瘤的認識--明清時期的認識與發展

2009-07-24 4页 doc 109KB 1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07586

暂无简介

举报
中醫對腫瘤的認識--明清時期的認識與發展中醫對腫瘤的認識--明清時期的認識與發展 明清時代的醫家在《內經》等醫學理論指導下,在繼承與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對各種腫瘤的成因,病理機制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對臨床症狀觀察更仔細,辨證更準確,治療更具體;對腫瘤的發生、發展與預後及與體質、年齡的關係都有較詳細的論述,中醫腫瘤學發展到此時,已逐步成熟。   一、「癌症」病名的進一步確立與症狀的完善   從《內經》開始,歷代醫家在各個方面對腫瘤都有論述,不論從病因病機,還是症狀及治療方面,許多醫家對某些腫瘤的論述非常準確,但在病名方面多以腫瘤出現的症狀特點等進行命名,所以出...
中醫對腫瘤的認識--明清時期的認識與發展
中醫對腫瘤的認識--明清時期的認識與發展 明清時代的醫家在《內經》等醫學理論指導下,在繼承與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對各種腫瘤的成因,病理機制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對臨床症狀觀察更仔細,辨證更準確,治療更具體;對腫瘤的發生、發展與預後及與體質、年齡的關係都有較詳細的論述,中醫腫瘤學發展到此時,已逐步成熟。   一、「癌症」病名的進一步確立與症狀的完善   從《內經》開始,歷代醫家在各個方面對腫瘤都有論述,不論從病因病機,還是症狀及治療方面,許多醫家對某些腫瘤的論述非常準確,但在病名方面多以腫瘤出現的症狀特點等進行命名,所以出現了一個病,有幾個病名,或是幾個病共用一個病名,給後人造成一些混淆。宋代醫家第一次使用「癌」字,到了明代,人們已逐步開始用「癌」字來描述某些惡性腫瘤。在論著中有專門的章節論述癌症。如竇漢卿著有《瘡瘍經驗全書•乳癌篇》。申鬥垣《外科啟玄》中有「論癌發」的記載。           二、腫瘤病因的探討   (一)噎膈、反胃的病因   《醫門法律》指出:「過飲滾酒,多成膈證,人皆知之。」現代流行病學的調查也提示長期進食溫度較高的食物與食管癌的發病有一定的聯繫。《醫學統旨》認為噎膈、反胃是由於「酒米麵炙……難化之物,滯於胃中,傷損胃腸」所致。   (二)乳癌的病因   王肯堂認為乳癌是由於「憂怒鬱遏」所致。王洪緒在《乳岩治法篇》中認為乳岩是由「哀哭憂愁患難驚恐所致」。陳實功認為:「乳岩由於憂思鬱結……所願不遂……結聚成結。」虞天明說:「此疾多生於憂、鬱、積、忿……」,「情思如意,則可治癒」。   (三)皮膚癌的病因   明代的申鬥垣認為「三伏炎熱,勤苦之人,勞於工作,不惜生命,受酷日曬,先痛後破,而成瘡瘍」。現代臨床也認為皮膚癌的發生與長期紫外線照射有關。   (四)唇癌的病因   明•陳實功認為:「唇岩……因食煎炒」所致。現代研究證實唇癌的發病與機械損傷、高溫灼傷有關。   (五)腫瘤的發病與年齡的關係         明代的申鬥垣曰:「癌發,四十歲以上」。表明了癌症的發病與年齡的關係。到了清代的趙養葵,在其《醫貫》中更是明確提出了年齡與惡性腫瘤的關係,如噎膈病,提出「惟男子年高者……,少無噎嗝」。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知道,在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癌症的發病與精神因素、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激素水準、日光的長期照射、年齡等因素有關。   三、腫瘤治療方面的探討   人們認為腫瘤的形成與氣滯、痰濕、瘀血、毒邪有關,是「積聚之病」,所以使用一攻法、二消法、三補法、四散法治療腫瘤。《本草綱目》介紹了治療「癭瘤」的藥物有130種;治療噎膈的藥物分為利氣化痰和開結消積二類;治療反胃的藥物分為溫中開結、和胃潤燥兩類;治療積聚按血聚、氣聚、食滯、痰積的不同病因,採用活血、行氣、消食、祛痰幾類藥物。         在腫瘤的治療上,除採用內服藥物治療外,還用外敷藥、手術切除、燒灼術等方法治療。如用商陸搗鹽外敷以治療石疽,用大蟾蜍敷貼治療惡核。陳實功用燒灼止血法治療唇癌:「割治後,急用金銀烙鐵,在艾火內燒紅,燙之。」申鬥垣則是「用利刀割去之,外乙太乙膏貼敷。」 對於外突明顯,而根部細小的腫瘤,除採用割除方法外,或採用藥線結紮法,這種方法被稱之為縛瘤法。   四、觀察腫瘤的變化,判斷預後   通過觀察病人的症狀、體征,推斷病情的發展規律和判斷預後,中醫學在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許多方法在臨床實踐中被證實是行之有效的。如《外科啟玄》指出:腫硬如石,穿膜黑腐和竄腫多處是腫瘍的危證,病人預後不良。若病人出現神昏憒,目睛正視難,喘生鼻煽動,咽喉若燎煙,身浮腫而滑瀉,瘡瘍形陷又堅,瘡色紫黑,流膿血水或膿清臭穢是腫瘤的惡證。惡證是指惡性、惡病質以及預後不良。   五、主要醫學人物、著作和貢獻   樓英在《醫學綱目》中,對腫瘤的治療提出了比較合理的治療原則與規律,對腫瘤的治療要「先分別氣血、表裏、上下、臟腑之分野,以知受病之所在;次察病虛實、寒熱之邪以治之。」汪機著《外科理例》中有專門討論腫瘤類疾病的《辨瘤》、《論惡肉》、《乳癌》等篇,在治療上主張「調理氣血,先固根本,不輕用寒涼攻下之劑。」   王肯堂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收集歷代名醫方論著成《證治準繩》一書,書中有《癭瘤疣痣》、《惡瘡》、《腫瘍》、《乳癌》、《積聚》、《噎膈》、《反胃》、《關格》等篇,對腹部的腫塊的鑒別是「脹在腹,痞在中,脹有形,痞無形」等。對「癭瘤」的治療提出「按之推移得多者,可用取法去之,如推之不動不可取也」。表明了對於良性、惡性腫瘤的治療有不同方法。在這本著作中,他還記載了一位元男性患者因屢赴「館試」未獲選而鬱鬱不樂,其後左乳房出現腫塊,常有少量液體溢出,而後腫塊增大,潰爛,變成岩穴之狀。這一記載與現代醫學中女性常見的乳腺癌相一致。         薛己在《外科樞要》中對「筋瘤」、「血瘤」、「肉瘤」、「氣瘤」和「骨瘤」的外在表現作了描述,並進一步解釋了瘡瘍癰疽的七惡五善。張景岳在《景嶽全書》中提出:「瘤……即大,最畏其破,非成膿者,必不可開,開則牽連諸經,漏竭血氣,最難收拾,無一可治」。他在其著作中還提出:「反胃者,食猶能入,入而反出……以陽虛不能化也,可溫可補,其治猶易……益火之源,以助化功。噎膈者,隔塞不通,食不得下……治有兩難。」明確地將噎膈與反胃在症狀、病機和治則、治法上區別開來。到了清代的張璐則依據噎膈的症狀,按寒熱虛實辨證,用藥上除了辨證用藥外,藥物主要多用果汁、蔬菜汁、藥汁等,並將藥物製成膏劑。這種方法一是符合了噎膈以陰虛內熱為多見,需要多用果汁、蔬菜汁、藥汁等多汁的食物或藥物滋潤,以「補陰助陽」,並且在噎膈造成「食不得下」時,果汁、蔬菜汁、藥汁等可以補充機體所需要的能量,並可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陳實功在《外科正宗》中最早提到「粉瘤」、「發瘤」與「失榮」。他描述「失榮」為:「初起微腫,皮色不變,日久漸大,堅硬如石,推之不移,半載一年,方生陰痛,氣血漸衰,形容瘦削,破爛紫斑,滲流血水,或腫泛如蓮,穢氣薰蒸,晝夜不歇,平生疙瘩,愈久愈大,愈潰愈堅,犯此俱為不治。」這是對惡性腫瘤中晚期,出現惡病質比較詳細的記載。他認為「內之證或不及於外,外之證則必根於內」,所以強調治療腫瘤不能僅僅治療表面的病灶,要內外治療並重,外科的治療應以調理脾胃為要。他用自己所創的「和榮散堅丸」,「阿魏化堅膏」治療。值得指出的是,他已認識到這種病雖然不能治癒,但是這些藥是「緩命藥也」。因此他對那些惡性腫瘤晚期的患者,並沒有完全放棄治療,而是積極地用藥「緩命」。他在書中還對乳腺癌的症狀特點與預後,作了詳細的描述,並有乳腺癌的插圖。   祁坤在《外科大成》中詳細介紹了「癭瘤」的辨證論治的方法,並且提出「失榮」、「舌疳」、「乳岩」、「腎岩翻花」為瘍科中的「四絕證」。認識到惡性腫瘤的不良預後,所以十分重視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與治療。高秉鈞則對這「四絕證」所表現的症狀作了進一步的描述,並將「四絕證」及與其相似的病證的症狀進行了鑒別,在預後方面提出了「四絕證」不可治,而與「四絕證」相似的其他證為可治。但對於「四絕證」也決非不治療,提出了「若犯之者,宜戒七情,適心志,更以養氣血,解鬱結之藥,常常服之,庶可綿延歲月,否則促之命期已」。對「乳岩」若出現「潰爛,深如岩者……此時五臟俱衰……凡犯此者,百人百死……不必勉治」,「腎岩翻花……若至已成後,百無一生,必非藥力之所能為矣。」對「舌疳……此證治雖多,百無一生,縱施藥餌,不過苟延歲月而已。」從中也可以看出對於「四絕證」提倡早治療,遲則杯水車薪,難以為濟。   申鬥垣的《外科啟玄》不但有專門討論腫瘤的專篇,還有圖文並茂地介紹了腫瘤的症狀與體征,內服、外敷、針刺、灸烙、熏、刀割等治療方法。   王洪緒在《外科證治全生集》不但有論述腫瘤的專篇,還特別強調腫瘤的治療「以消為貴,以托為畏」。吳謙的《外科心法》介紹了《繭唇》、《銳疽》、《上石疽》、《失榮》、《中石疽》、《黑疔》、《舌疳》、《喉瘤》、《乳癌》、《髒毒》、《下石疽》等病的理法方藥及圖解。這些病與現代醫學所介紹的唇癌、惡性淋巴瘤、頸部惡性腫瘤、鼻咽癌的晚期,腹股溝淋巴瘤的轉移、外耳道的黑色素瘤、舌癌、乳癌、直腸癌、膝部骨關節腫瘤的症狀和體征相同。   清代何夢瑤《醫碥》說:「好熱飲人,多患膈證」。此處的「膈證」為噎嗝與現代醫學的「食管癌」相似,說明當時已認識到長期飲酒或食用溫度高的食物可引起「食管癌」。   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提出腹腔內的腫瘤與血瘀有關,為現代腫瘤治療中提倡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詳細記載了食管癌與賁門癌的病因病機及理法方藥,強調在治療中要補中逐瘀,是腫瘤治療中「扶正培本」的具體應用。   許多腫瘤的臨床表現是在局部出現,但卻是全身性病變的一種表現。在整體觀念指導下,既重視體表疾患的局部表現,又重視患者機體的內在變化;既重視手術,病灶的消除,又重視機體抗病能力的增強。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在對腫瘤的認識與治療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明以來,隨著中醫學理論的發展,實踐的深入,對癌證的認識也日趨深入,對腫瘤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均有更多的論述,分類更細,名稱更複雜,但也出現了同一腫瘤有多種名稱,而同一名稱也可能包括了惡性腫瘤、良性腫瘤或非腫瘤性疾病。這是由於歷史的原因,中醫腫瘤學不可能象現代腫瘤學那樣對腫瘤學進行詳細的分類,但是早在數百年,甚至上溯到一二十個世紀以前,中醫學中就有如此豐富而詳細的記載是難能可貴。
/
本文档为【中醫對腫瘤的認識--明清時期的認識與發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