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肺部纵隔影像

肺部纵隔影像

2009-08-04 50页 ppt 36MB 1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02415

暂无简介

举报
肺部纵隔影像null第三篇 胸部第三篇 胸部 第一章 肺与纵膈 教案 null 本章的教学共用10个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与图片同时教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印象更深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多用图片图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论教学深入浅出,把重点难点讲透。第2节和第3节是重点。首先了解胸部的正常结构和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然后掌握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重点是X线和CT表现。 null 胸部有良好的自然对比,是X线检查的有利条件。X线被发现后,最早也是用于胸部检查。许多肺部病变...
肺部纵隔影像
null第三篇 胸部第三篇 胸部 第一章 肺与纵膈 null 本章的教学共用10个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与图片同时教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印象更深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多用图片图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论教学深入浅出,把重点难点讲透。第2节和第3节是重点。首先了解胸部的正常结构和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然后掌握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重点是X线和CT表现。 null 胸部有良好的自然对比,是X线检查的有利条件。X线被发现后,最早也是用于胸部检查。许多肺部病变可借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得以确诊,如透视,X线胸片,USG,CT,MR,核素扫描等。在各种检查方法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是X线胸片和CT检查。透视,X线胸片检查应用最早,但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它表现出很多局限性;CT密度分辨力高,无前后结构重叠,对于病变的发现及显示病变的细节方面优于X线胸片,MR检查对纵隔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较大,特别是MR的流空效应,是心血管成像,有助于了解纵隔肿瘤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USG检查只对胸腔积液及纵隔肿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CT与核素检查得以融合——PETCT,它有利于肺部肿瘤的定性诊断和心脏疾病的诊断。 同学们要明白,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是肺部病理生理及病理解剖学反映,不能直接反映组织学的改变。在诊断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才能得出正确诊断。胸部影像胸部影像一、检查技术 二、肺影像解剖 三、肺基本病变 四、肺病变 五、纵隔影像解剖 六、纵隔病变第一节 检查技术第一节 检查技术X-线 CT MRI USG X-检查X-检查胸部透视(Chest Fluoroscopy) 胸部摄影(Chest Radiography) 造影检查 其他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高密度分辨率(10倍) 图象无重叠 容积采样 各种重建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肺效果差 多用于心脏大血管ULTRASONOGRAPHYULTRASONOGRAPHY肺效果差 多用于心脏大血管 或胸膜胸壁病变胸部影像胸部影像一、检查技术 二、胸廓、肺影像解剖 三、肺基本病变 四、肺病变 五、纵隔影像解剖 六、纵隔病变二、胸廓、肺影像解剖二、胸廓、肺影像解剖胸廓 肺X-线、CT、MRI胸廓影像解剖胸廓影像解剖胸壁软组织 骨性结构 胸膜X-线、CT、MRI胸壁软组织(X-RAY)胸壁软组织(X-RAY)肌肉 皮肤皱褶 乳腺胸壁软组织(CT)胸壁软组织(CT)空气—软组织—骨骼---胸壁软组织--MRI胸壁软组织--MRI软组织—骨骼—空气胸廓胸廓胸壁软组织 骨性结构 胸膜X-线、CT、MRI骨性结构(X-RAY)骨性结构(X-RAY)前6肋=后10肋 肋软骨X-线不显 25岁后钙化 骨性结构(CT)骨性结构(CT)空气—软组织—骨骼---骨性结构--MRI骨性结构--MRI软组织—骨骼—空气胸廓胸廓胸壁软组织 骨性结构 胸膜X-线、CT、MRI胸膜胸膜胸膜(X-RAY)胸膜(X-RAY)斜裂:T4/5-1/3D 水平裂 奇叶裂胸膜--CT胸膜--CT斜裂: 水平裂:二、胸廓、肺影像解剖二、胸廓、肺影像解剖胸廓 肺X-线、CT、肺(lung)肺(lung)肺野与肺带 肺纹理 气管与支气管 肺实质与肺间质 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腺泡、初级肺小叶. 肺门 肺野与肺带(X-RAY)肺野与肺带(X-RAY)肺(lung)肺(lung)肺野与肺带 肺纹理 气管与支气管 肺实质与肺间质 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腺泡、初级肺小叶. 肺门 肺纹理(lung markings)肺纹理(lung markings)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 由肺动脉、 肺静脉 、支气管组成 多少、粗细、分布、扭曲、移位、变形.肺(lung)肺(lung)肺野与肺带 肺纹理 气管与支气管 肺实质与肺间质 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腺泡、初级肺小叶. 肺门 气管与支气管气管与支气管气管长11-13cm ,宽1.5-2cm. 主-叶-段-亚段-小支气管-细-终末-呼吸-肺泡管-肺泡囊气管与支气管气管与支气管nullnullnull肺(lung)肺(lung)肺野与肺带 肺纹理 气管与支气管 肺实质与肺间质 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腺泡、初级肺小叶. 肺门 肺实质与肺间质肺实质与肺间质肺实质为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 肺间质为肺的支架结构.肺(lung)肺(lung)肺野与肺带 肺纹理 气管与支气管 肺实质与肺间质 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腺泡、初级肺小叶. 肺门 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腺泡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腺泡肺叶(lobule) 肺段(segment) 次级肺小叶(second lobule) 腺泡(acinus)肺叶(lobule)肺叶(lobule)右肺:上叶:斜裂前,水平裂上.中叶:斜裂前,水平裂下.下叶:斜裂后. 左肺:上叶:斜裂前.下叶:斜裂后. 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腺泡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腺泡肺叶(lobule) 肺段(segment) 次级肺小叶(second lobule) 腺泡(acinus)肺段(segment)肺段(segment)肺段(segment)肺段(segment)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腺泡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腺泡肺叶(lobule) 肺段(segment) 次级肺小叶(second lobule) 腺泡(acinus)次级肺小叶(second lobule)次级肺小叶(second lobule)具有纤维间隔的最小肺组织单位. 中心为小叶细支气管及小叶动脉 小叶间隔内有淋巴管及肺小静脉. 1-2.5cm、多角形、大小不一. 小叶实质为3-5个终末细支气管所属肺组织. HRCT 可显示周边肺组织中的小叶动脉. 次级肺小叶(second lobule)次级肺小叶(second lobule)腺泡(Acinus)腺泡(Acinus)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肺结构 4-7mm X-线能识别的最小肺单位---腺泡结节样病变. 肺泡管以远为次级肺小叶. 腺泡(Acinus)腺泡(Acinus)肺(lung)肺(lung)肺野与肺带 肺纹理 气管与支气管 肺实质与肺间质 肺叶、肺段、次级肺小叶、腺泡、初级肺小叶. 肺门 肺门(hilar)肺门(hilar)主要由肺动脉、静脉、支气管组成. 位于两肺中野内带第2-5前肋. 左侧比右侧高1-2 cm. X-ray右肺门呈‘>’状,由上部、下部、肺门角组成. 左肺门呈‘,’状,由上部、下部. 侧位片两侧肺门重叠,右测偏前呈‘,’状. 肺门(hilar)肺门(hilar)右肺门上部由右上肺V、段间V近段、上肺A、段A 起始部、上叶B及段B起始部、最外缘由上叶后V或偶为上肺V后下干, 右肺门下部由下肺A、段A 起始部、及内侧中间支气管, 左肺门上部由左A弓、上肺A、段A 起始部、上叶B及段B起始部、上肺V分支构成, 左肺门下部由下肺A、段A 起始部、+?。肺门肺门肺门(X-RAY)肺门(X-RAY)肺门(CT)肺门(CT)右上叶支气管水平: 右上叶支气管,B3,B2,中心V,右肺上叶A, 左:B1+2,V,A。 三、肺基本病变三、肺基本病变肺不张 肺气肿与过度充气 实变 结节 肿块 空洞与空腔 间质改变 胸膜病变肺不张肺不张定义:指肺组织含气量减少,体积变小。由支气管官腔闭塞所致肺不张称阻塞性肺不张;压迫所致-压迫肺不张;牵拉所致-牵拉性肺不张; 原因:阻塞性肺不张阻塞的原因可以是腔内肿瘤、粘液栓、支气管炎性狭窄或腔外压迫。 影像表现:肺不张肺不张肺组织密度增高; 体积缩小,边缘清楚锐利; 三角形或窄带状软组织密度阴影,尖端指向肺门, CT增强扫描时明显强化; 牵拉征象:邻近肺组织代偿性膨胀, 纵隔肺门可向患侧移位, 膈肌上升,肋间隙变窄。 不同部位肺不张形态有异。表现:肺气肿肺气肿定义: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同时伴有不可逆性肺泡壁的破坏。即通常临床所指的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内在因素:是先天性抗胰蛋白酶的缺乏,常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病理基础:细支气管炎及狭窄导致不完全性阻塞, 肺气肿肺气肿引起活瓣样通气,致使终末细支气管以远含气腔隙过度充气,继而发生肺泡壁的破坏。肺泡壁破裂后可融合成肺大泡。 肺气肿以病理解剖为基础可分为: 1.全小叶型肺气肿 2.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3.间隔旁肺气肿 影像表现: 肺气肿肺气肿 肺叶透明度增加,血管纹理变细,多伴有肺大泡, 病变呈两肺弥漫性分布, 中晚期肺野透明度明显增加。胸腔前后径增大,隔肌动度降低,胁间隙增宽。 中心A增粗,外周纹理变细,甚至肺A高压。全小叶型肺气肿全小叶型肺气肿病变累及整个肺小叶, 在两肺形成较大范围的无壁低密度区,好发于中下叶,呈弥漫性分布。 肺气肿区血管纹理明显减少,多合并肺大泡形成。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小叶中心部分呼吸细支气管及其壁上的肺泡扩张,而小叶周围的肺泡无扩张, 早期多见于肺上部, HRCT可见小叶中心部呈0.5~1cm的无壁透明区。 病变进展,透明区可以增大,严重时与全小叶型肺气肿不易区分。 间隔旁肺气肿间隔旁肺气肿病变累及小叶边缘部分,多在胸膜下,可沿胸膜、叶间裂及纵隔旁分布。 表现为胸膜下的小气泡。常同时伴有较大的胸膜下肺大泡。肺过度充气肺过度充气肺过度充气是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扩大但不伴有肺泡壁的破坏。通常所指的代偿性肺气肿及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即属肺过度充气。 肺叶透明度增加,血管纹理变细,多为一侧或某一肺叶的过度充气。 肺实变肺实变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替代。 病变累及的范围可以是腺泡、小叶、肺段或肺叶, 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炎性渗出、水肿液、血液、肉芽组织或肿瘤组织。 结节状阴影结节状阴影指小于1cm的类圆形实变,分: 1.腺泡结节状影: 2.粟粒状结节影:腺泡结节状影腺泡结节状影腺泡范围的实变, 直径在1-2cm以下(多为4~7mm), 边缘较清楚,呈梅花瓣状的结节。 病理基础多为肉芽肿、肿瘤、血管炎及其周围炎,也可以是渗出、出血或水肿。如肺结核的增殖性病变。 粟粒状结节影粟粒状结节影 指4mm以下的小点状结节影,呈弥散性分布。 多数粟粒状病变由间质内病变引起。 常见于粟粒型肺结核、癌性淋巴管炎等。 肺肿块肺肿块肺肿块指2cm以上,边缘清楚的类圆形阴影。 可见于良、恶性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肺癌、结核球等。 CT对肺肿块的诊断较普通X线片有以下优势: 1.图像无重叠; 2.能发现肺内隐蔽部位的病变如脊柱纵隔旁、心脏 后方以及心隔角等处的病变; 3.CT能发现肿块内的坏死、脂肪组织及钙化等; 4.通过强化扫描可观察肿块的强化程度,观察病变血供, 5.利用高分辨力扫描可以显示肿块边缘的细微改变及其与周围肺组织的关系.  肺良性肿块的特点肺良性肿块的特点1.多为圆或椭圆形阴影,边缘锐利,无毛刺,少数可有分叶; 2.密度通常均匀,肿块内出现钙化或脂肪组织; 3.肿块多在3cm以下; 4.不强化,轻度强化,环壮强化或明显强化; 5肿块周围有卫星病灶,过度冲气,纤维条索; 6.近胸膜处有粘连带及胸膜增厚; 肺部恶性肿块的特点肺部恶性肿块的特点1.多数肿块边缘清楚有分叶或切迹; 2.肿块可以发生偏心空洞,内缘不整、壁结节,多见鳞癌; 3.肿块内可有1~2mm的空泡征及空气支气管征,对诊断肺腺癌有重要价值; 4.强化实性部分中度强化,坏死不规则,不强化; 5.肿块周围可有放射状、短而细的毛刺; 6.肿块近胸膜处可见脏层胸膜向肿块凹陷; 7.肿块近肺门侧可见紊乱聚拢的血管影; 8.可见支气管直达肿块边缘呈截断或管壁增厚、变窄; 9.转移或/和浸润征象.空洞空洞病变组织坏死液化,经支气管排出所致 Cr扫描除可以显示X线片不能显示的空洞外,还可以清晰显示空洞壁的状况及洞内、洞周的情况。 观察空洞应注意部位、数目、洞壁厚度、洞壁内缘及外缘的形态、洞物以及空洞周围的情况。 通常空洞壁厚度在3ml以上为厚壁空洞,3ml以下为薄壁空洞。空洞可有液体存在,形成气液面。 肺间质病变肺间质病变存在于支气管、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及胸膜下。 X-线:纹理增粗、增多、紊乱、模糊, 线状、网状、条索状、蜂窝状影; 小叶间隔增厚: A线:中带、4cm、纹理交叉 B线:下外、2cm、垂直胸膜 C线;下肺、网状、紊乱肺间质病变肺间质病变CT检查对慢性肺间质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特别是高分辨力CT的应用,可以在次级肺小叶的范围显示病变的分布及形态,从而可以对病变进行细致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发生于多种疾病如间质性肺炎、特发性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癌性淋巴管炎、结缔组织病等。 肺间质病变是指以侵犯肺间质为主,常同时伴有肺实质的改变。肺间质病变HRCT征象肺间质病变HRCT征象 1.界面征:不同的病理性组织在肺间质内聚集,可以导致间质增厚,与含气肺组织对比的界面出现不同表现称为界面征。当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时可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支气管壁增厚及血管断面增粗。依间质内病理组织的不同,界面的形态可以不同,如为液体,则边缘光滑;如为肿瘤或肉芽组织则可表现为结节状界面。  null2.小叶间隔及小叶中心结构增厚:表现为线状影或多角形的网状影。小叶中心血管影增大,直径大于2~3mm。 3.胸膜下线:位于近胸膜面1cm以内,呈2~5cm长的纤细弧形线影,与胸壁平行,为肺纤维化的一个征象。由相邻增厚的小叶间隔相连而成。 4.长瘢痕线:代表大的纤维瘢痕。并可伴有肺结构的扭曲。 5.蜂窝样改变:表现为多个聚集的6~10mm囊腔,壁厚约0.8~1ml多分布于胸膜下3~4cm范围内。为肺纤维化的后期表现。病变早期囊腔小而少。肺间质病变HRCT征象肺间质病变HRCT征象肺间质病变HRCT征象6.结节影:2~5mm大小的结节,HRCT可以识 别间质结节及实质结节。间质结节常分布在肺门周 围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胸膜下以及叶间裂处,实质结节多在小叶实质内,边界较模糊。 7.肺结构扭曲变形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8.磨玻璃样:为肺实质内存在的片状略高密度影,似磨玻璃密度,肺纹理不被掩盖。病理上可以是肺泡腔内少量 渗液,肺泡壁肿胀或肺泡间隔的炎症。在肺纤维化的基础上出现磨玻璃样改变,代表有活动性肺泡炎。胸膜病变胸膜病变CT检查对胸膜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胸膜病变可有以下几种基本改变。 1. 胸腔积液、积气及液气胸 2. 包裹性胸腔积液、积气及液气胸 3.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4. 胸膜肿块胸腔积液/气胸及液气胸胸腔积液/气胸及液气胸X线300 ml 以上可见,表现肋隔角变钝,消失,弧状至一侧胸腔密实,肋间增宽,纵隔移位. CT检查可以发现100ml以下的积液,表现为胸腔下后部沿胸廓内缘走行的新月形水样/气体低密度区,中量及大量积液时,液体沿胸壁包绕肺组织。 增强扫描时可见胸膜强化,炎性病变多呈均匀一致的强化。 液气胸在CT图像上可见胸腔内出现液-气平。包裹性液胸腔积液/积气及液气胸包裹性液胸腔积液/积气及液气胸胸膜粘连可形成包裹性积液,多表现为侧后胸壁局限性梭形水样/气体低密度区,密度均匀,液体/气体进入叶间裂可形成叶间积液/积气,表现为叶间裂走行区的梭形水样/气体低密度影。 与胸壁的交角为钝角。胸膜肥厚、粘连、钙化胸膜肥厚、粘连、钙化肋膈角变浅、变平、呼吸时隔动运受限,膈顶变平,膈胸膜粘连呈幕状突起, 广泛胸膜肥厚肺密度增高,胸廓内缘带状致密影,肋间隙边窄,纵隔向患侧移位。 叶间胸膜超过1 mm为增厚, 胸膜钙化为胸膜位置出现条带状高密度影。 胸膜肥厚、粘连胸膜肥厚、粘连胸膜肥厚、粘连、钙化胸膜肥厚、粘连、钙化胸部影像胸部影像一、检查技术 二、胸廓、肺影像解剖 三、肺基本病变 四、肺病变 五、纵隔影像解剖 六、纵隔病变四、肺病变四、肺病变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 肺炎(pneumonia) 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ncer) 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多见儿童青少年; 常有呼吸道反复感染病史及咳嗽、咳血、大量脓痰; 分柱状、囊状、曲张型 诊断主要依靠CT。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X线表现: 1、肺纹理改变:增多、紊乱、网状,管状透明影,杵状 致密影,薄壁空腔可含有液平。 2、肺内炎症 3、肺不张 CT表现: 1、拄状支气管扩张呈双轨征、印戒征; 2、囊状支气管扩张呈葡萄样; 3、曲张型支气管扩张见粗细不均的囊柱状改变; 4、棒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 5、肺内炎症、肺不张。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多为肺炎双球菌或链球菌致病; 青壮年,起病急; 高热,寒战,胸疼,铁锈痰;血象增高; 分四期:充血,红肝,灰肝,消散; 影像表现: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X线: 1、充血期: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减低 2、实变期:叶、段分布的大片致密影,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3、消散期: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影 CT: 1、充血期:磨玻璃样影 2、实变期:大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影,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3、消散期: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影 鉴:阻塞性肺炎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婴幼儿,老年体弱; 临床起病急,高热,咳嗽,泡沫样痰或脓性痰; 为细支气管和肺小叶化脓性炎; 影像表现: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X线表现: 1、双肺中下野中内带; 2、纹理增多、增粗、模糊; 3、斑片状致密影,可伴局限性肺过度充气 CT表现: 1、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2、 1-2cm结节状及片状影 3、小叶性过度充气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以间质炎症为主的肺炎,多见 儿童 临床常先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继之出现胸闷 血象不高 影像表现: 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X线表现: 双肺门区及中下肺野、纹理增粗、模糊,呈网状;肺门结构不清,密度增高,婴幼儿可伴弥漫性肺气肿 CT表现: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磨玻璃样影;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可增大 ;小叶实变。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肺脓肿(lung abscess)肺脓肿(lung abscess)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坏死性炎性病变 分急、慢性,/吸入、血缘、直接侵犯 起病急,高烧、寒战、脓臭痰,血象增高 影像表现: 肺脓肿(lung abscess)肺脓肿(lung abscess) 1、大片致密影,边模糊,密度均匀; 2、含液平的空洞,壁内光滑;壁均质明显强 化; 3、慢性肺脓肿见厚壁空洞,有/无液平,周 围纤维条索; 4、血源性肺脓肿为肺野外带多发类圆形致密影,见 空洞及液平; 5、可伴有胸腔积液.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 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 由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 染病 基本病理改变:坏死、渗出、增埴 转归:吸收消散、纤维化、钙化/浸润播散 临床:咳嗽、咳血、胸疼、中毒症状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 分类:原发型肺结核(Ⅰ)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Ⅱ) 继发型肺结核(Ⅲ) 胸膜炎型肺结核(Ⅳ ) 其他肺外结核(Ⅴ ) 原发型肺结核(primary TB)原发型肺结核(primary TB)初次感染,儿童多见 症状轻,病史短,大多自愈 多发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 原发综合症为特征 多沿淋巴播散 影像表现: 一、原发型肺结核(primary TB) 一、原发型肺结核(primary TB) 1、原发综合征:原发灶、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原发灶:点片状浸润性病灶, 淋巴管炎:肺门与病变间条索状影 淋巴结炎: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 2、继发征象:肺不张,播散原发型肺结核(primary TB)原发型肺结核(primary TB)二、血行播散型 二、血行播散型 分急性粟粒性(acute miliary TB)和慢性血行播散型(chronic disseminated TB) 1、急性:分布均匀、大小均匀(1.5-2 mm)、密度均匀的粟粒样病灶 2、亚急性或慢性:分布不均、大小不一、密度不同的粟粒样病灶,上中肺野多急性血行播散型 急性血行播散型 三、继发型(secondary pulmonary TB)三、继发型(secondary pulmonary TB)再感染或再活动 多位肺尖、锁骨下区背段 影像表现: 1.渗出性病变 2.大叶或小叶性肺炎 3.钙化、纤维条索 4.空洞影:薄壁、光滑 5.结核球:圆型、边光滑、钙化、环状强化 6.卫星灶 四、胸膜炎型四、胸膜炎型影像表现 1.肺结核表现 2.胸腔积液 3.胸膜肥厚、粘连、 钙化 4.牵拉征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ncer)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ncer)起源于支气管上皮、腺体或细支气管肺泡上皮。 分小细胞与非小细胞(磷、腺、复合、大细胞) 磷癌:40%,男性、肺门、易坏死、生长慢、转移晚。 腺癌:30%,女性,周围、转移早。 小细胞:20%,年轻,肺门、生长快、转移早、恶性程度高。 大细胞未分化:少见、周围、转移早。 分中心型、周围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一、中心型肺癌一、中心型肺癌发生于段及段以上支气管 多有咳血,阻塞性肺炎 消耗、压迫、侵犯症状 生长方式:管内、管壁、管外 一、中心型肺癌一、中心型肺癌1、肺门肿块,反S征 2、支气管息肉样充盈缺损、不规则狭窄 、鼠 尾状狭窄 、管腔截断 3、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 4、转移征象:纵隔侵犯、纵隔淋巴结转移; 5、肿块不均质强化。 二、外围型二、外围型 X线表现: 1、结节状或球形肿块 2、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 3、癌性空洞 CT表现: 1、结节状或球形肿块 2、空泡征及空气支气管征 3、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 4、坏死、空洞 5、密度均匀的中等强化 三、细支气管肺泡癌三、细支气管肺泡癌 1、肺内孤立结节,同周围型肺癌: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 2、两肺弥漫分布的结节,常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3、大片肺炎样实变影 。转移癌 转移癌 1、两肺多发棉球样病变,中下肺野外带多见; 2、也可为单发球形灶或粟粒状病变; 3、可发生空洞或钙化; 4、淋巴转移; 5、CT表现更为敏感。 纵隔正常解剖纵隔正常解剖纵隔分区 纵隔淋巴结 正常纵隔CT 纵隔分区纵隔分区纵隔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前纵隔淋巴结 中纵隔淋巴结 后纵隔淋巴结 前纵隔淋巴结前纵隔淋巴结前胸壁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中纵隔淋巴结中纵隔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肺门淋巴结 隆突下淋巴结null正常纵隔X-RAY正常纵隔X-RAY胸骨柄层面(弓上)胸骨柄层面(弓上)5/6血管层面胸骨柄层面(弓上)胸骨柄层面(弓上)主动脉弓层面主动脉弓层面主动脉窗层面(弓下)主动脉窗层面(弓下)右肺上叶层面右肺上叶层面正常纵隔MRI正常纵隔MRI正常纵隔MRI正常纵隔MRI正常纵隔MRI正常纵隔MRI一、胸腺瘤(Thymoma)一、胸腺瘤(Thymoma)占前纵隔肿瘤1/2,多位中部偏上, 多发成人, 1/3有重症肌无力, 分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混合型, 有良、恶性之分. 影像诊断: 一、胸腺瘤一、胸腺瘤1、前纵隔中部偏上实性肿块,可有坏死、钙化, 2、实性部分中等强化,坏死区不强化, 3、良性者边缘清楚,病变周围脂肪间隙存在 4、恶性者边缘不清,病变周围脂肪间隙消失, 胸腔及心包可有积液. 畸胎瘤(Teratoma)畸胎瘤(Teratoma)来源原始生殖细胞,有一种或多种细胞成分, 分囊、实性及良恶性, 含有外胚层或三胚层衍生物. 影像诊断:畸胎瘤畸胎瘤 1、前纵隔实性肿物,密度不均, 2、可有脂肪、钙化、可见牙齿及骨骼影, 3、皮样囊肿为液性密度,可见蛋壳样钙化, 4、良性者类圆形,边缘光滑, 5、恶性者呈边缘不清,可坏死,周围脂肪间隙消失, 6、CT、MRI多数可明确诊断,良、恶性鉴别困难.胸内甲状腺肿 (Endothoracic Goiter)胸内甲状腺肿 (Endothoracic Goiter)1、多发前纵隔上部肿物, 2、肿物与颈部甲状腺连续, 可随吞咽移动, 3、平扫CT值较高,强化明显、时间长, 4、气管等周围结构受压移位, 5、可有钙化及囊变. 恶性淋巴瘤(lymphoma)恶性淋巴瘤(lymphoma)发生于淋巴结或节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分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 disease), 好发前、中纵隔,多同时侵及多个淋巴结, 影像表现:恶性淋巴瘤(lymphoma)恶性淋巴瘤(lymphoma) 1、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呈分叶状肿物,向纵隔单侧或双侧突出, 2、肿大淋巴结可融合成肿块, 2、气管受压移位,变窄, 3、可向肺内及胸膜、心包浸润,引起积液, 4、中等强化.二、支气管囊肿(bronchogenic cyst)二、支气管囊肿(bronchogenic cyst)1、中纵隔气管周围肿物,向纵隔单侧或双侧突出, 2、密度均匀、类圆形、边缘锐利光滑,无分叶, 3、可随呼吸移动, 4、囊壁较薄,囊内为液体, 5、 CT强化后无强化. 后纵隔肿瘤(neurogenic T.) 后纵隔肿瘤(neurogenic T.) 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 脊柱旁类园形肿块,均匀略低密度,边缘锐利 中度强化 椎间孔扩大,哑铃状,骨质受压 恶性:分叶,周围骨质破坏,转移 神经母细胞瘤可钙化 胸部创伤(Trauma)胸部创伤(Trauma)骨折 气胸/血胸/血气胸 肺挫伤 肺裂伤/血肿 气管支气管损伤 纵隔气肿/血肿
/
本文档为【肺部纵隔影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