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

2009-08-11 38页 doc 157KB 6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07586

暂无简介

举报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 一. 针灸意外 —— 神经系统损伤     脊神经损伤   原因  针刺引起的脊髓神经损伤,大多数由于穴位注射不当造成,少数则是毫针所致。主要原因为下列几种。        1、穴位原因    凡是阿是穴位深部有神经干或主要分支经过,均有可能发生损伤,已出现过此类故事的穴位有: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内关、神门、列缺等。        2、药物原因    在穴位注射过程中,已引起过损伤的药物为:安乃近、异丙嗪、合霉素、酒精、复方奎宁、氯丙嗪、醋酸可的松、青霉素、酒精普鲁卡因...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
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 一. 针灸意外 —— 神经系统损伤     脊神经损伤   原因  针刺引起的脊髓神经损伤,大多数由于穴位注射不当造成,少数则是毫针所致。主要原因为下列几种。        1、穴位原因    凡是阿是穴位深部有神经干或主要分支经过,均有可能发生损伤,已出现过此类故事的穴位有: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内关、神门、列缺等。        2、药物原因    在穴位注射过程中,已引起过损伤的药物为:安乃近、异丙嗪、合霉素、酒精、复方奎宁、氯丙嗪、醋酸可的松、青霉素、酒精普鲁卡因、酒精葡萄糖及10%阿米妥钠等。        造成损伤的原因,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        (1)药物本身的刺激性大,如复方奎宁等,本身对皮肤、肌肉的局部刺激性很大,对神经的刺激性就更大。另如酒精(乙醇)能使蛋白质凝固,可直接导致神经组织损伤。        (2)酸碱度过高,如安乃近之pH值为5.4~5.9,氯丙嗪(冬眠灵)的pH值为4.3~4.5,与人体血液pH值(7.35)比较,差距较大。酸碱度过高,也可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3)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对人体来说,凡是用高于或低于0.3克分子量的药物浓度注射时,均有刺激性。这与人体组织液的等渗点不同有关。如维生素B1,等渗浓度约1ml含100mg,如用1ml含量为50mg的,则低于等渗点,刺激性增大。        3、操作原因    在有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分布的穴位上,毫针运针手法过重,刺激时间过长,或者穴位注射为了获取较好的得气感,反覆提插探寻,注射针头较粗,在小儿患者中,更易发生。   临床表现    针刺误中外周神经,当即出现了一种向末梢放射之触电感,一旦造成损伤,在该神经分布区可出现感觉障碍,包括麻木、发热、疼痛、触觉及温痛觉减退等。同时,有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其具体表现为:桡神经损伤(如曲池穴穴注不当)可出现垂腕;正中神经损伤(如内关穴穴注不当)可影响拇指外展、屈曲和对掌;尺神经损伤(如神门穴针刺不当)可出现小鱼际明显萎缩,小指和无名指运动障碍;坐骨神经损伤,可造成行走时膝关节强直过伸;胫神经损伤(如足三里穴等针刺不当)出现足与足趾不能屈曲,足内收受限,跟腱反射与跖反射消失,行走时以足跟着地,不能以足尖站立。如伤及腓总神经,主要症状为垂足,不能伸足、提足扬趾及伸足外翻,行走时足不能举起,呈跨阈步态。     预防方法        1、选择合适的穴位注射药物    为了减轻药物理化性刺激,在穴区深部和周围有神经干或分支处作注射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前面提到的那些药物。选用浓度适中及刺激性较小的、酸碱度接近中性范围的药物。如必须选择上述药物时,可适当减少剂量,或使药液浓度与组织液渗透压相接近。一般而言,药液浓度过高时,用注射用水稀释;浓度过低时适当用生理盐水增加浓度(但要注意配伍禁忌)。此外尚应注意药物的溶剂,如为醇溶液,就不宜作穴位注射用。     2、注意操作和针感情况    选用毫针或注射针头要细,毫针以28号以上为宜;注射针头,浅表用4号,深部用5号齿科针头。     病人如出现穴区疼痛,发热及上通下达之触电感时,切忌乱捣乱插,而应将针上提,待此类现象消失后,再行手法或注入药物。值得指出的是,必须分清刺中神经干或分支与激发出循经感传现象之间的区别;循经感传是一种特殊的酸、胀、麻、热的感觉,按一定路线(多循古典经线),缓慢地行进(速度在20cm/min左右),和沿神经线路迅速传导的、以刺痛麻热为特征的神经传导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可混淆。        处理方法   应在损伤后24小时内即采取措施。穴位注射引起者,可采用湿热敷或直流电离子透入法,以促进药物吸收。根据症状,可采取按摩、理疗、针灸、中草药治疗。同时,应配合维生素类药物,辅酶A及三磷酸腺苷等。宜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康复。     脊髓损伤        原因        脊髓受到椎骨、韧带等组织保护,之所以造成针刺损伤,与下列原因有关。     1、穴位原因    多因取用督脉上的穴位引起。其中,以大椎、陶道等穴最为常见,损伤后症状亦较严重。大椎深部相当胸Ⅰ、Ⅱ节段水平,陶道深部为胸Ⅱ、Ⅲ节段水平,正处于颈膨大部。        2、操作原因        (1)毫针刺之过深,伤及脊髓实质,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则可加重此种损伤。        (2)穴位注射,注射针头深入椎管,刺伤脊髓,或推药速度过快过猛,剂量过大或药物浓度过浓,刺激性太强,亦可使脊髓损伤。我们于1971年治一例14岁的脑病后遗症(愚钝)患儿,以卤碱注射液2ml,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各1ml,混合注射入大椎穴。采用5号齿科针头,深刺达针体之4/5,迅速推入药物。拔针后,患儿即出现四肢瘫痪,小便失禁,但神志清楚。后采用大椎穴局部热敷,卧床休息约十三小时,始逐渐恢复。        (3)电针刺激,电流强度过大,频率过快,通电时间过长,都有可能损伤脊髓。     临床表现        针刺损伤脊髓,因程度不一而症情有别,常见的类型为:脊髓震荡和脊髓刺伤。     1、脊髓震荡    是一种轻微的脊髓损伤,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脊髓功能暂时的或一过性的传导障碍。,病理组织上无器质性变化。表现为部分,或极少出现全部脊髓的暂时性的传导障碍,包括节段性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肢体弛缓性瘫痪、四肢瘫或截肢瘫),有的尚伴有直肠和膀胱括约肌障碍(大小便失禁、尿潴留等),各种反射消失。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无变化。        脊髓震荡,多数由于穴位注射过快,过猛,剂量过所致;电针刺激,也易于造成。     2、脊髓刺伤    在针刺损伤脊髓中,也属常见的一种。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脊髓组织因刺伤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水肿,重者可进而软化、坏死。症状为脊髓功能障碍,包括损伤节段以下的肌张力降低,明显的运动和感觉障碍,直肠和膀胱括约肌障碍,腱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并可引起某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脏功紊乱等)。     脊髓刺伤,多因刺伤过深,伤及脊髓灸质所致。     预防方法     1、掌握针刺深度与方向    大椎等穴针刺时,应严格注意针法。大椎穴取穴,病人宜正坐,头向前略倾,先直刺0.5寸,然后略向上刺1~2寸。进针层次为:刺入皮肤→皮下组织→项部诸肌肉→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内有丰富的静脉丛及淋巴管)→坚韧的硬脊膜。一般不能穿透硬脊膜。如穿过硬脊膜,即进入蛛网膜下腔,常有空落感,应迅速将针外提,以免损伤软脊膜和脊髓。     2、注意操作手法    毫针刺,不要为了盲目寻求“触电感”而深刺猛刺。这可能与某些针灸书刊不适当的强调有关。穴位注射的药量不宜太大,药液刺激性要弱,必要时加以稀释,推药速度应缓慢。督脉针刺时,尽量避免通电,如确因治疗需要,电流量要适中,不可突然变化,并宜控制通电时间。对不合作的患者,操作时要特别谨慎,留针过程应密切注意(一般不留针),以防不测。     处理方法     在脊髓休克期,应尽早准确判断是脊髓震荡还是脊髓损伤,以便妥善处理。     1、脊髓震荡    无须特殊治疗方法。令病人静卧平板床,严禁任意翻动。在此期间,注意护理,细心观察临床症状和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等的变化,以便能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如为穴位注射所致,可在局部湿热敷。以促进药物消散吸收。      单纯脊髓震荡,只要处理妥当,经过数分钟、数小时至数日,其功能障碍可完全恢复。     2、脊髓刺伤    其一般处理和上述相似。治疗上采用脱水疗法(尿素、甘露醇)以消除脊髓水肿、激素治疗(糖类激素为主)以及采用高压氧和低温疗法等。如出现尿潴留,可留置导尿管。病人瘫痪时间较长,应注意预防肺及泌尿系统感染,给以必要的抗感染治疗;精心护理,按时替病人翻身擦背等,以防止褥疮,并要加强营养。     脊髓刺伤,约在伤后3~6周左右,脊髓的水肿等逐渐消失,功能多可恢复。对于伤后脊髓症状逐渐加重,感觉及运动等障碍的水平不断上升者,必要时转外科手术治疗。 迷走神经损伤        原因     1、穴位原因    从临床积累的经验教训看,最易导致迷走神经反应的是扶突和人迎穴。另外也有报道翳风穴亦可因针刺不当损伤迷走神经。人迎穴深层为颈动脉窦,最深层系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等。扶突的解剖投影相当于颈丛神经,深丛属运动神经并与交感、副交感神经形成网状的复杂吻合,迷走神经干亦于相当部位下行。翳风穴深部亦有迷走神经分布。     2、操作原因    多因过度深刺所致,如翳风穴,一般不容易刺中迷走神经,只有超过2寸以上深度时才有刺中可能。另如人迎穴,早在《针灸甲乙经》中即称:“刺入四分,过深不幸杀人”。除此之外,提插捻转的手法过重,或通电量过大,频率过快等,都有可能引起迷走神经反应或颈动脉窦征。     临床表现        迷走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抑制心脏活动,导致心率下降,心跳减慢,乃至停搏;冠状动脉收缩,心脏供血不足,血压下降,乃至休克;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造成呼吸困难乃至窒息,胃肠蠕动增加导致病人出现心中不适,恶心欲吐,尚有面色苍白,出汗、晕厥等症状。     预防方法        首先应了解病人是否有颈动脉窦反射过敏。有人主张作预防性检查,其方法为:令病人仰卧,放松颈部皮肤,将头转向检查对侧,用拇指或食指在人迎穴上向脊柱侧施压,先按压一侧再换另一侧,如出现心跳间歇、心率变慢、血压下降或面色苍白等情况时,立即停止按压。如出现此种现象人迎或扶突穴则不能针刺。但此种试验不可随便使用,双侧同时按压更属严禁,因为常可导致心脏停搏、脑栓塞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处理方法        如出现迷走神经反应或颈动脉窦综合征,一般须立即拔针。如在针刺麻醉时,可退针至浅层并减少刺激频率,降低电流强度,令病人平卧。据症肌肉注射阿托品,适当静脉注射50%葡萄糖。如发生晕厥仅伴血压下降而无心律不齐者,可用肾上腺素肌肉注射。     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因        蛛网膜下腔系指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其间充满着不断循环着的脑脊液,并有较大的血管行走,而软膜也富含血管。当毫针刺伤软膜或蛛网膜下腔中的血管时即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针刺误伤颅内血管,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亦归属于此。     1、穴位原因     易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穴位:哑门、风府、翳明、风池、安眠等。     哑门穴,有人统计,在200例蛛网膜出血病例中,约有19例是针刺该穴所致。     安眠等位于枕下的穴位,均在枢椎棘突上缘水平,深部为寰枕和寰枢关节,该处有椎动脉通过,血管丰富,且关节未被韧带封闭,构成较大的间隙。故针刺此类穴位易发生意外。     2、操作原因     据X线摄片测定,后颈部皮肤至椎管后缘距离约为5~5.5cm。当颈部伸直(头向前倾10°~20°角)垂直进针,其方向也随之上斜10°~20°,正指向寰枢关节间隙。故如针风府、风池、安眠等穴以此方向不适当深刺,或针翳明穴内斜20°~45°进针过深时,都可能刺入椎管,误伤血管,引起出血。如再施以幅度较大的提插时,损伤则更重。     临床表现     1、症状    在针刺后颈部穴位时,患者突然感到一种“电击样”的全身触电感。随即出现头昏、头痛,面色苍白,身出冷汗,恶心呕吐,并伴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轻者,神清或呈短暂的神志模糊;重者则可陷入昏迷。     2、体征    颈项强直,可有布氏征和克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外观常呈血性,镜检可见大量血红细胞存在。颅内压常偏高,可超出200毫米水柱。     因针刺所致,尚有以下临床特点:     (1)从针刺到头痛,呕吐之最高峰,往往有一逐渐加重的过程。     (2)意识障碍开始多不明显,逐步严重,可能和出血逐渐增多有关。但亦有在不长时间内陷入昏迷的。     (3)头痛以枕部痛为主,并可伴颈部疼痛,且常为其最早的症状之一。这在一般蛛网膜下腔出血罕见。     (4)脑膜刺激征可发生或不发生,常无脑实质或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预防方法     1、注意针刺方向和深度     风府等穴的深度和方向可参见小脑及延髓损伤部份。翳明、安眠等穴,以不超过5cm为宜,体瘦者与儿童酌减。其角度以垂直稍偏内上较安全,避免直接刺入椎管内,更不可向枕大孔深刺。     2、注意手法操作     针刺得气后,采用轻柔的捻转加小提插手法,严禁重提猛插。深刺过程中,如病人主诉有全身触电感或眼前闪亮感时,应立即拔针,并密切观察是否有其他体征、症状出现。如果枕部疼痛,更须作进一步检查,以免贻误救治时机。     处理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严重的针灸事故,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一般应住院观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至少四周。保持安静,尽量不要多搬动。应用中、西药物止血,控制脑水肿。头痛、烦燥、呕吐者,给予止痛、镇静和止吐药物。如果出现剧烈的头痛,频繁的恶心呕吐,脉率和呼吸变慢,甚至于昏迷,而上述保守法无效时,即应考虑手术治疗。     小脑及延髓损伤     损伤原因     1、穴位原因     最易导致小脑及延髓损伤的穴位为:风府、哑门、风池。     风府,古人曾提出“此穴入针,人即晕倒”(《扁鹊心书·中卷》),其深部为小脑、延脑池和延髓。哑门深部为延髓和脊髓的连续部分,风池深部为延髓椎动脉入颅腔与之相邻处。针刺不当,极易伤及。     2、操作原因     (1)针刺过深:哑门、风府穴,刺得太浅难以得气,刺得太深,易发生危险。经尸检和活体测量证明,此二穴,凡针刺深度在1寸同身寸之内,一般不会损及中枢;可能发生危险的深度是1.5寸同身寸,危险深度约相于2同身寸。     (2)方向错误:如直刺(针尖稍指向上方刺入)风府穴,可从枕骨大孔边缘进入颅腔;哑门,向后正中线(脊柱)直刺,亦可从第一、二颈椎之间,刺入椎管。采用此种针刺方向,均可能伤及延髓或小脑。如向对侧外眼角方向进针风府穴。亦可能进入枕骨大孔,损伤脑组织。     (3)手法过重:在上述穴位大幅度提插捻转,会造成或加重损伤。     临床表现     小脑损伤:于留针期间,或去针后不久,出现后枕部剧烈疼痛,重度眩晕,构音困难,呕吐,步态不稳,颈项强直,共济失调,并可进入昏迷状态。     延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不同表现为头痛呼吸浅快、不规律,血压降低,脉搏频数,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肌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或语言不清,吞咽困难等,并可进入深昏迷状态,常因呼吸,心跳先后停止而死亡。腰椎穿刺时压力多不高,脑脊液可为血性。     预防方法     1、严格掌握进针深度和方向     对风府、风池、哑门三穴的研究证明,风府穴,以针尖指向口最安全(男可达45.43mm,女为44.46mm),其次为指向鼻尖(男可刺至42.22mm,女可刺至40.90mm);哑门穴,以刺向耳垂最安全(男可刺至44.92mm和42.42mm,女分别为43.33mm和40.99mm);风池穴,针向对侧眼球,进针25~50mm,向鼻尖或左右透刺50~75mm,均无进颅的危险。(上述深度均指成年人的平均深度)     同时,还应注意到个体差异,如风府和哑门穴,男性和女性在直刺的深度上有显著的差别(P<0.05),男性可较女性刺得略深一些。     2、细心体会手感     上述的深度是仅供参考的平均深度,在具体针刺过程中,尚应仔细体会手感。深刺风府和哑门穴,大致有两个阻力感,第一个阻力感是项韧带,紧接着是一空落感。第二个阻力感在硬脑脊膜,至此,不宜再深。否则,穿过硬膜即是进入枕大孔,可损伤中枢组织。风池穴,在安全深度内,只要方向标准,多无明显阻力感,如出现阻力,略加退出,稍变换方向刺入。     3、谨慎操作     运针手法不宜过重,特别不要大幅度的重提重插;对治疗不合作的病人(如小儿患者或精神病患者),更须注意操作和观察。     处理方法     小脑或延髓因针刺损伤后,应马上转科抢救。只要治疗及时,措施准确,一些病例还是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救治处理包括:     1、人工冬眠低温治疗,以降低脑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脑组织的缺氧耐受能力;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脑组织的氧分供应;     3、应用脱水剂及激素类,以控制脑水肿;     4、应用止痉剂以缓解肌力紧张;     5、采用能量合剂,促进脑功能恢复等。 脑出血   原因     1、病理原因     一般发生于脑动脉硬化,且血压较高而不稳定者,有中风病史的患者属多见。     2、心理原因     畏惧针刺,害怕疼痛;情绪紧张,易于激动,特别是初次接受针刺者。     3、操作原因     刺激过强,或因手法不熟练,针刺疼痛等。另外,在取穴上,常因选用某些针感较强烈的穴位。而较多地针刺头颈部穴位,如风池、颔厌、悬颅等,亦可能诱发。     临床表现     多出现在针刺过程中,或针后不久。表现为较典型的脑出血证候:头痛头晕不适,出冷汗,频繁呕吐,重者呕吐物呈栗壳色,随即意识丧失而转入昏迷,面色潮红或苍白,呼吸深沉而带有鼾音,脉搏缓慢有力,大小便失禁,偶见抽搐,血压升高等,同时出现口鼻歪斜,肢体偏瘫。不及时抢救,能迅速导致死亡。     预防方法     1、谨慎选择病人     对血压过高而又不稳定的有动脉硬化的病人,特别是有中风史者,建议暂勿针刺,待血压平稳后,再施针灸疗法。     2、注意操作     选择穴位宜少而精,手法不可过重,避免进针疼痛。对初次接受针灸或情绪易于波动,有恐惧心理者,针前尽量多作解释,少针,或缩短留针时间。在针刺过程中,注意严密观察。     处理方法     在针刺过程中,如出现头痛、头晕或瞬时意识模糊等前驱症状时,须立即去针。根据病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抢救措施,包括及时应用适当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限止液体和盐的摄入量,选用脱水剂和激素,以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用冰帽作局部降温,并适当应用止血药、凝血药及抗生素。     其他神经系统损伤     腹部绞痛   病案举例        袁××,男,43岁。患腹胀胃痛,消化不良六年。予针刺治疗,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均采用强刺手法,针后四小时左右,诉腹部剧痛,患者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全身寒颤,敲颔叩齿,精神焦躁,哼叫不停,脉象微弱,全腹均有显著压痛。   肌注维他康复后5分钟左右,全身发冷颤抖始止,但腹部疼痛仍剧。注射吗啡,经3小时观察,症状未见好转,腹痛如旧,体温37.9℃。注射青霉素和口服鲁米那。腹部绞痛未止,经会诊,认为系刺破内脏,肠管及血管出血,有腹膜炎等急腹症可能。但化验结果,血色素9g%,红细胞450~500万/mm3,白细胞7800/mm3,血压(收缩压)100~130mmHg。进一步会诊,结论为因针刺过深,手法过强而导致的肠系膜神经和腹部神经高度痉挛。予以阿托品2ml肌肉注射二十余分钟后,患者自觉腹部轻松,疼痛减轻,又投以莨菪酊等内服药,共三天,始恢复正常(26)。    【按】针刺引起腹部绞痛,多与刺伤腹部脏器有关。本例患者,则被认为是因针刺腹部穴位过深,手法过重,造成肠系膜神经及腹部其他内脏神经的功能紊乱,引起急性腹痛。此类腹痛归属于功能性急性腹痛。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腹痛十分罕见。故在鉴别针刺意外时应特别慎重,只有在充分排除内脏器质性损伤的前提下,才可能考虑本症,以免误诊而导致严重后果。   痛觉丧失   病案举例   吕××,男,32岁。1976年4月18日初诊。初诊印象为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于右侧头穴带项部(位置不明)有一敏感压痛点(+++),左侧对应区无。在该点毫针刺入6~7cm,深达椎骨壁。患者突觉左腿出现针感,下传至脚部,针感为麻木、抖抽。左侧头颞部一片汗出。行针半小时后,头痛消失。但自左侧第八肋间以下,直达足趾的全部肢体痛觉缺失,触觉存在,运动自如。缺失区边界非常清晰,由前后正中线分界。在该缺失区,虽用三棱针刺出血,也毫无痛感。神经系统检查:患者神清合作,多汗,颅神经(-)。肌张力正常,反射亢进。知觉:上述部位痛觉消失,温觉减退,触觉对称存在,自体感觉存在。   停止针刺后,知觉渐恢复,痛觉缺失区逐步缩小。经一年零八月,至1978年2月8日复查,患侧痛觉始完全恢复至常态,与健侧相同,唯温觉仍低下(27)。    【按】针刺引起痛觉消失,在循经感传研究中亦有人发现此现象。其机理尚不明,推测可能与中枢痛觉感受器受抑制有关。     二. 针灸意外 - 内脏损伤     膀胱损伤   原因        1、穴位原因     只有在膀胱充盈时,针刺才可能伤及。因为空虚的膀胱全部位于小骨盆内,膀胱顶一般不超过耻骨内联合上缘,但在充满时,可不同程度上升,高出耻骨上缘以上,甚至与前腹壁最下部接触。   在充盈时易导致损伤的穴位:中枢、关元、曲骨、水道、归来等。   由于小儿的膀胱平时即高出于骨盆上方,贴近腹前壁,故较成人更易于发生损伤。     2、病理原因     在尿潴留、膀胱有结核或肿瘤等病变时,针刺易发生误伤。     临床表现     1、轻症     损伤轻微,仅刺伤粘膜或肌层,以局部出血、水肿为主。表现为:下腹部不适,膀胱区坠痛、腹胀,下腹部压痛,腹肌紧张,排尿因难及明显的血尿。     2、重症     多处刺伤或贯通性损伤,导致出血及尿液渗漏。表现为:下腹疼痛,并伴有直肠及会阴部下坠感,腹胀,下腹部压痛,腹肌紧张,排尿困难及明显的血尿。     预防方法   在针刺下腹部穴位时,应先令患者排净尿液。   小儿患者,应特别注意操作,下腹部穴位不可针刺过深,不宜大幅度提捣。一般不要多留针。尿潴留病人,因膀胱内压较大,更要小心从事,在针刺下腹部穴位时,要求平刺透穴。   处理方法   轻症:多可自行恢复,不需作特殊治疗,必要时,给以对症治疗。    重症:及时给以镇静、止痛、止血及输液等全身治疗,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肾脏损伤   原因   针刺损伤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种。     1、穴位原因     肾在腹膜后,位于脊柱两侧,其上极相当于第11或第12胸椎,下极则在第2或第3腰椎的平面,右肾低于左肾约1~2cm。呼吸时位置发生变动,但不超过一个椎体。肾脏隐蔽于腹膜后,前有腹腔脏器覆盖,针刺一般不可能从腹部刺中它,多于背部取穴治疗时误伤。     较易导致肾脏损伤的穴位为意舍、胃仓、肓门及志室。   可能损伤肾脏的穴位有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等。     2、操作原因     最常见的是不适当的深刺。针刺方向错误也是原因之一,上述可能损伤肾脏的穴位,均位于肾体表投影附近,当朝外、或外上、外下深刺时,较易刺中肾脏。其次,如操作轻柔,即使误中,也不致于造成较大损伤;但手法过重,或病人突然大幅度变更体位、剧咳等,则可加大裂口。     3、药物原因     穴位注射时,当注入药物浓度过高,刺激性过强,而注射针头又触及肾实质时,可以损伤肾脏,甚至引起坏死。     临床表现   因损伤的程度不同,症状有轻重之别。     1、轻症     系肾实质轻微刺伤,局部小血管破裂。症状多不显,仅有轻度的肾区疼痛和显微镜下见到尿中有红细胞。     但有的患者,损伤较重,当时可不出现明显症状,但常于2~3周后,突然呈现继发性出血,应予注意。     2、重症     肾实质部分破裂或受到多处刺伤。腰部疼痛,且常扩散到肩部,有压痛,有时尚可扪及包块,腰肌强直。出血较多而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伤及肾蒂,出血更明显,失血过多,导致休克。肾破裂后,尿液可外渗,在肾周围形成肿块,血和尿液外渗,因感染而使体温增高。实验室检查,据血尿增减可以判断肾脏出血是进行性的还是停止,出血严重时,血红蛋白量下降而白细胞计数上升。X线检查和同位素扫描,都有助于确诊和判别损伤程度。     预防方法        1、掌握针刺深度和方向     在肾脏投影区域内的穴位如志室等针刺时,直刺以不超过1.5寸为宜。治疗腰肌软组织损伤,宜成45°角向脊柱方向斜刺,进针2~2.5寸,肾俞等肾投影区附近膀胱经内侧线上的经穴,不可向外斜刺,应直刺或斜刺向脊柱方向。   肾脏损伤多发生于小儿,因小儿的肾位置较低,肾周围筋膜发育不全。针刺时更要注意深度和方向。     2、细心体会手感     当毫针穿过腰背肌膜时,突然抵抗感消失,并有空落感,表明针尖已入肾囊。如触及肾表面,手下如有刺在胶布上面的感觉,此时不可再深刺。     3、慎作穴位注射     应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如浓度过高,宜稀释。推药前先回抽一下,如有血,应外退后再注入。     针刺前述穴位,病人最好取卧位,以防体位变动。针后患者如出现腰痛加剧,腰肌强直等症时,应及时作进一步检查观察。     处理方法     1、轻症     一般可自行愈合。宜绝对卧床休息3~4周。根据情况,给予镇痛和止血药物,亦可配合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在此期间,经常检查尿液,当尿内红细胞完全消失后,尚须继续卧床一周以上。如损伤较重,出血较多者,也可先用保守疗法。在开始阶段、严密观察治疗,定时测血压、脉搏,每日测定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1~2次,观察血压尿变化直到肉眼血尿停止。     2、重症     一般要转外科用手术治疗。其指征为:损伤后伴发休克,经输血、输液无好转;明显的肉眼血尿,24~48小时不见显著改善;肾周围包块继续增大,有感染体征者。手术包括肾缝合修补术、肾切除术等。 肠道穿孔   原因   肠道和胃一样,由于表面坚韧光滑,且可自动躲避,不易刺中。万一刺伤肠壁,因****细小,也往往能自行闭合,不致发生较严重的后果。导致肠道穿孔及并发急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如下。       1、病理原因     大多数刺误是在肠道病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包括肠扭转、肠梗阻及肠道炎症、肿瘤等。此时,或表现为肠管扩张,表面张力增高,蠕动缓慢;或表现为肠道本身组织充血水肿、变性坏死。此时,深刺腹部穴位,易于损伤肠管,不仅穿孔较大,且易使内容物溢入腹腔,发生急性腹膜炎。        2、操作原因     (1)与选择针具有关:应用火针具或粗针具,极易损伤肠管,尤其在肠道本身有病变的情况下,更为严重,火针****,由于系烧灼所伤,多不易自行闭合。而粗长针针刺,可穿过多段肠管造成数处穿孔。如一例盲肠扭转引起肠梗阻的患者,用3~5寸长针在腹部深刺,结果回肠上段、中段发现四处穿孔。        (2)手法不当:除不适当的深刺外,在腹部穴位,反复使用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亦可加重症情,造成肠管多处穿孔。有一例右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针刺腹部穴位,于留针期间不断施行手法,导致肠穿孔腹膜炎。手术探查中发现,脓疡部位之肠管,均可见有毫针粗细之穿孔,少则一个,多至数个。   临床表现     1、轻症     自觉症状不显,或有腹痛,一般不剧烈且较局限,腹膜刺激症状不明显。但应注意,有时小肠穿孔,尤其是回肠末段穿孔,在伤后早期患者全身情况可能良好,而在数小时之后,会出现显著的腹膜炎症状,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其次,结肠穿孔,因其内容物较干,含细菌甚多,感染力较小肠为强,但刺激性较小。早期症状往往不显,可是感染的危险性很大。在诊断时,切不可疏忽大意。     2、重症     穿孔较严重或多处穿孔,特别是伴有肠道其他病变者。症状多迅速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体温增高,腹部压痛明显,反跳痛,腹壁强直,肠鸣音消失。X线检查:腹腔内有多量游离气体(单纯肠道损伤,腹腔内积气很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如损害严重或出血过多,患者则多表现有休克的现象。     预防方法     1、慎重选穴     在治疗肠道病变所致的急腹症时,如急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等,应慎选腹部穴位,最好多取远道穴,如足三里、上巨虚等,或背部腧穴。其他肠道病症,组方配穴,亦须斟酌。       2、注意操作     腹部穴位,以2寸左右的28号毫针为宜。火针和芒针不要用于腹部深刺,如用火针,只能用于浅表点刺。某些急腹症必须选用腹部穴位时(如急性肠梗阻用天枢穴、中脘穴等),针刺深度不可超过腹膜壁层。如无把握,可用斜刺、平刺透穴法等。     倘怀疑有针刺损伤及肠道可能,或出现某些早期症状时,应严密观察,并作必要的检查,见微知著,及早防治。     处理方法       1、单纯肠道穿孔,一般情况好者,如属轻症,无明显自觉症状者,可令其休息观察,根据情况,给以对症治疗;如穿孔较重,腹部已发生感染,但局限化者,可按腹膜炎非手术疗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退热,止痛,抗菌消炎,以及辅以全身疗法,如输液等。     对以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症情变化,如有异常,即采取相应措施。     2、严重的肠道穿孔(包括多处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合并肠梗阻、肠扭转等症者,须立即转外科手术处理。包括切除坏死或损伤过重的肠段,进行牢固的缝合等。     脾脏损伤       原因     1、病理原因     这是针刺误伤脾脏的主要原因。成人正常的脾脏约掌心大,外形似蚕豆。位于左季肋深处,被九、十、十一肋所遮盖。脾周围的腹膜皱襞与附近脏器相连,形成各条韧带,对脾脏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由于脾脏在体表投影区无经穴分布,其位置较固定,又为肋骨保护,故在通常情况下,针刺不可能伤及。但脾脏常因某种疾病如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等而发生肿大,当脾脏体积增大时,向上伸展,抬高膈肌,向下可伸入左上腹。巨大的脾脏有时能达左髂部,甚至进入右腹腔。此类病变脾脏,游动程度低于正常,而脆度明显增加。这时,不仅其邻近的穴位,如左侧的章门、京门、腹哀以及胃上穴等,在针刺时穴可导致损伤,而且涉及到更多的其他腹部穴。且由于肿大的脾脏压迫腹壁,使刺道明显缩短,针刺损伤的机会相应增高。另外,有些医生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盲目行腹部深刺,治疗“痞块”,也是导致脾脏破裂的原顺因     2、操作原因     脾脏是腹腔内最易发生破裂的脏器,稍受外力损伤,即可破裂。脾脏又是造血器官之一,血运极为丰富,故一旦破裂,常造成大出血。因此,过度的深刺,大幅度的运针等,均可造成严重损伤。针刺误中脾脏,如留针时间较长,因脾脏常随膈肌呼吸而上下移动,深入脾脏的毫针部分则使其裂口不断增大,导致脾脏实质内出血加剧。另外,深针时,如剧烈咳嗽,或因疼痛等原因造成呼吸加深,脾脏随膈肌运动幅度的增大,亦易引起或加重脾脏的破裂。    临床表现   因脾脏破裂的程度、范围及出血情况不同,其临床表现证候不一。    轻症: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仅觉左上腹有不适或胀痛感,或在左上腹触及有压痛的肿块,多位于针刺处。    值得注意的是:针刺损伤,毫针常会造成脾脏的中央型破裂(破在脾实质深部)和被膜下破裂(破在脾实质周边部分),形成张力血肿。此时病人可没有任何证状,然而,脾脏往往仍在出血,张力血肿可继续增大。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积血将突破被膜,形成真性破裂,引致腹腔内大出血,病人往往迅速休克,甚至未及抢救而死亡,这种情况多于受伤后1~2周左右出现,必须提高警惕。    重症:剧烈的腹部疼痛,开始局限于左上腹。随着出血增加,流入腹腔,渐即全腹疼痛,但仍以左上腹最著。血液刺激腹膜,引起腹膜刺激证状:腹肌强直,触痛,反跳痛,并可伴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人因血液刺激膈肌,出现左肩部疼痛。出血较快者,短时间内就表现为:烦躁、口渴、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以至神志淡漠,脉搏细速而微,血压下降而陷入休克。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呈进行性下降,白细胞计数上升。超声检查:可发现腹腔内有积液,脾脏体积增大,尤其对被膜下的脾破裂能及时作出诊断。X线检查:腹部X线****可见左膈抬高,运动受限等;X线平片示脾影消失或变形。腹腔穿刺,如吸出不凝固血液,结合左上腹有针刺史及其他临床证状,即可诊断为脾破裂。   预防方法     1、熟悉脾脏的解剖位置     针刺治疗前,宜先行腹部触诊,了解脾脏是否肿大及肿大的范围。如发生肿大,少选或不选投影区的穴位。     2、慎重操作     在脾脏正常时,取与脾脏投影区附近的穴位(如章门、京门、腹哀等),注意不可向脾脏方向斜刺、深刺。脾脏肿大者,更宜用浅刺或横刺法,针尖须保持在肌层中。对有剧烈咳嗽或惧痛的患者,则应避免选投影区及其附近的穴位。如不慎刺入腹腔,针尖触及脾脏被膜,医者手感常有一定阻力,此时即须退针,切不可深刺,或施以提捣之法。留针期间,患者如觉针处出现疼痛不适,也应马上去针,并加强观察。    另外,在不明症情的情况下,亦决不可盲目深刺“痞块”。   处理方法     1、轻症     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可静卧休息,并给予止血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但对此类病人,均须严密观察2~3周,一旦发生内出血,应立即转科处理。     2、重症     绝大部分病人要转外科手术治疗。发生休克者,应首先抗休克,包括快速输血、补液等。由于脾实质甚为脆弱,不宜缝合,修补,故脾脏破裂的诊断一经确定,应施行脾切除术。     胆囊穿孔        原因     一般而言,针刺不易伤及胆囊,这是因为胆囊所在部位较深,体积较小,表面光滑而有一定张力以及前有肝脏等脏器覆盖等。     造成刺伤胆囊的原因约有下列几个:     1、穴位原因     正常胆囊,其形如梨,长约7~9cm,宽2.5~3.5cm。其体表投影位置一般在右侧腹直肌外缘和第九肋软骨交叉处。胆囊的腹膜包裹是不完全的,仅腹面和两侧面由肝包膜反折加以遮盖,其囊底暴露于上述交叉处。较易导致胆囊损伤的穴位:右侧期门、日月、不容、承满等。     2、病理原因     胆道梗阻或胆囊本身所存在的疾病(如结石、炎症、异物、肿瘤等),可引起胆囊内胆汁充盈,不仅可使其体积增大,而且常能使胆囊表面粗糙,缺乏相应的弹性和张力,容易招致针刺破损囊壁。同时,肿大的胆囊,其囊内压力明显增加,一旦刺破后,即可促使胆汁外流,穿孔处不易闭合,从而加重和促进炎症漫延。     其次,肝脏肿大可使胆囊位置下移,胆囊本身病变肿大,都会造成体表投影位置变化,使涉及的穴位增多,如有报道针刺梁门穴导致胆囊体部贯穿性穿孔。     3、操作原因     针刺过深,特别是对胆囊肿大的病人来说,是引起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手法不熟悉,反复的提插捣动,不仅可以刺伤胆囊,还能导致囊壁多处穿孔。选用毫针过粗过长,也会增加胆囊穿孔机会。     临床表现   针刺误伤胆囊,以胆囊穿孔多见。其损伤部位,常见于胆囊底部,亦有刺破胆囊体部;可以是贯通损伤,也可只伤一侧囊壁。胆汁外流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膜炎症状。根据患者的体质,胆囊是否有病变、穿孔的大小,胆汁外度,临床上分胆囊周围炎、局限性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数种,程度上有轻重之别。     1、轻症     可有右上腹痛,并有压痛,可伴恶心、呕吐等。有的在24~26小时内不出现症状,故要注意观察。     2、重症     右上腹剧烈疼痛,压痛明显,反跳痛和肌紧张,全身可呈发热、脉速、呼吸浅快等中毒证状。特别是由于胆汁溢入腹腔,强烈刺激腹膜,渗出大量液体,降低循环血量,而易出现低血量休克。腹腔穿刺,多可抽出淡黄色胆液,有助于诊断:白细胞计数上升至1500/mm3以上,中性粒细胞增高。   预防方法     1、慎重选穴     针前应了解有无胆囊及肝病史,检查右上腹部,如触及肿大的胆囊,最好不在此范围取穴。如为肝脏肿大,更应了解胆囊的具体位置。凡遇此类情况,对经验不足者来说,以远道取穴或左病右取为宜。     2、注意操作     局部取穴,即使是在肝胆正常的情况下也应轻刺浅刺,不可刺破腹膜。期门、日月等穴,临床上不易得气。我们的体会是,针尖可稍偏向肋骨缘,斜刺至触及骨面,再提插捻转,往往会出现满意的针感,但切忌大幅度乱捣乱插。如为胆囊肿大者,取用局部穴位时,宜选30号毫针,留针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为10~15分钟),并嘱患者保持原来体位,不要随意变动。取针后,可令其在诊室休息半小时,以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处理方法     根据针刺情况、临床证候、炎症范围及全身状态而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1、轻症     全身状况好,原无胆囊病变者,可采取保守疗法,卧术休息,并应用利气止痛,清热解毒的中药或消炎止痛的西药,必要时,禁食及胃肠减压,以及体液疗法,补充足够的水、糖、电解质及维生素等。     2、重症     一般情况差,全身中毒症状较重,或用非手术疗法不见好转者,均应不失时机转外科施行手术。轻者作缝合修补,严重者则须作胆囊切除。 肝脏损伤        原因        肝脏位于右侧膈下和季肋深面,受胸廓和膈肌保护,不容易伤及。毫针刺伤肝脏,与下列原因有关。     1、穴位原因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实质器官,左右径为25cm。大部分在右上腹部,小部分超越正中线而达左上腹。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五肋上缘,下界齐右肋缘,肝脏右叶下缘在上腹中线可达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   较易导致肝脏损伤的穴位:鸠尾、巨阙、上脘、右侧期门、日月、章门等。     2、病理原因     肝脏可因感染或非感染性原因发生肿大,随着肿大程度的增加,其涉及的体表穴位即可增多,针刺中脘、下脘及附近的肾经、胃经的穴位,都有可能伤及。同时肝脏组织比较脆弱,病变时,肝细胞变性,表面粗糙,更易被损伤。特别是肝硬化,很可能发生破裂。        3、操作原因     上述穴位,针刺过深,手法过重,或误将病变肝脏当作“痞块”,反复提捣等。   临床表现     轻症:系指损伤较轻、较单一者。出血往往不多,血肿局限于肝脏被膜之下,多无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表现为肝脏胀痛,或有压痛,胀痛可向背部放散,触诊肝脏可有肿大。     重症:损伤较重或多处损伤者,可引起局部组织细胞坏死,肝脏破裂,胆汁溢出及较大量的出血。血液和胆汁流入腹腔,刺激腹膜,出现剧烈的腹痛和右侧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刺激膈肌,则有呃逆和右肩牵涉痛。重者呼吸困难,口唇苍白,口渴恶心,烦燥不安,而进入休克状态。叩诊:右腹有浊音和移动性浊音。X线检查:显示肝阴影扩大、膈肌升高。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都提示进行性贫血。证情复杂时,可采用腹腔穿刺,甚至剖腹探查来加以确诊。   预防方法     1、确定投影区域     在针刺肝区附近穴位时,宜先用触诊和叩诊的方法检查一下肝脏的大小和性质。对肝脏肿大或肝硬化的患者,要避免选择或注意浅刺其投影区穴位。     2、慎重操作     在正常情况下,针刺深度绝不可超过腹膜壁层,应比针刺胃部穴位更为谨慎。当进针后或留针时,病人感到局部疼痛,则应将针外提,或干脆去针另换穴位治疗。肝区穴位针刺切忌大幅度捣针。在诊断未明的情况下,不要盲目乱刺“痞块”,以防造成严重后果。   处理方法     2、轻症     采用保守疗法,病人应静卧休息,适当应用止血剂和止痛剂,配合保护肝脏的药物,控制饮食,必要时用抗生素。但应严密观察,如肝脏持续增大或出现进行性贫血,则应转院进一步检查。     2、重症     须立即转外科,如并发休克,宜先进行抗休克治疗,出血猛烈者,可快速输血及止血。待休克好转后,再予以手术治疗,包括切除坏死的肝脏组织,清除腹腔内血块和胆汁,修补缝合伤口,充分止血和可靠的引流。肝脏损伤的预后与损伤程度和及时准确的治疗的密切有关,故一旦为针刺伤及,必须迅速判断症状的轻重,给予有效的救治。     胃部损伤        原因     1、穴位原因     鉴于每个人胃的形状和位置不尽相同,在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如饱食或胃下垂时,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其体表的投影难以固定。   较易导致损伤的穴位:上脘、中脘、建里、下脘;左侧的承满、梁门、关门等。   如中脘穴,可由于从肌肉深层经腹白线入腹膜腔,正对胃小弯中部。     2、病理原因     当胃扩张时,胃和十二指肠体积显著增大,胃壁变薄,内压增高,此时针刺腹部穴位,操作不当就有发生胃穿孔、破裂的危险。在慢性胃炎、溃疡或肿瘤的情况下,由于发生病理变化,针刺亦易造成损伤。     3、操作原因     (1)针体过粗,刺之过深:临床所见,用芒针(一种特制的长针)治疗肠胃病时,发生刺伤胃的事故较多,往往不仅伤及胃的浆膜层、肌层,且可贯穿整个胃壁。     (2)手法过重: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常常使损伤加重,穿孔部增大及多处穿孔。有一例针刺导致的胃穿孔性腹膜炎,术中发现胃部竟有四处****。     临床表现   因针刺损伤程度和原有病变情况的不同,可分轻重二症。     1、轻症     一般为针刺损伤轻、穿孔小,而胃本身无器质性病变者。由于胃粘膜较厚且可移动,粘膜能自穿孔处突出,堵住孔口,使胃部内容物不能流入腹腔,即使感染也容易局限化。故在穿孔小,尤其在空腹情况下,腹膜刺激征和全身证状多不明显,仅出现腹部疼痛不适,局部有压痛、恶心、纳差等轻症。     2、重症     胃裂口较大,特别在胃扩张或饱食时损伤,胃内容物大量流出,引起强烈的腹膜刺激症状。加之胃部的血运较为丰富,穿孔时往往伴有出血。包括:剧烈的腹痛、呕吐,呕吐物含血液,腹部压痛明显,腹肌强直(尤以上腹部显著),肠蠕动音消失,肝浊音界消失。严重者,易发生休克。X线检查:膈肌下可积气。实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15,000~20,000/mm3)。     预防方法     1、掌握针刺深度     在胃部投影区的穴位针刺时,要掌握好针刺的深度,首先须体会不同肌肉层次的手感和反应。以胃区任脉线上穴位为例,局部解剖结构为:皮肤,皮下,腹浅筋膜,腹白线(此层主要在任脉线上,组织比较致密,血管神经分布很少),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层(脐以上此层不甚显著)和腹膜壁层。针刺深度应限制在腹膜壁层以上的各组织之中,此时即使未出现针感或针感不强,也只应在腹壁各层间缓慢提插捻转,或停针候气后,再行操作。根据我们体会,腹部针感特点是:当针尖入肌层后,即有沉重之感,略加操作,便现酸胀,如深刺至腹膜壁层,患者即感疼痛,呈向外放射样刺痛。医者手感,如针尖触及一坚韧之膜,不宜再深刺,可轻轻作小幅度提插,略略将针退出0.1寸左右。        2、选择适当针具     在应用普通毫针能奏效的疾病,尽量不要选用芒针或粗针,特别是芒针,针身细而长,如果技术不熟悉,或者病人移动体位,不仅易刺伤胃,且容易发生弯针、滞针以至折针。临床上以28号2寸毫针为宜,过细则不易刺入。     3、保持一定体位     针刺腹部腧穴,以取仰卧位较好,不仅患者能放松腹肌,保持体位,医者亦便于施针,体会针刺深度和感应,正如《针灸大成》所云:“凡针腹上穴,令患人仰卧,使五脏垂直,以免刺患”。     4、谨慎选穴操作     在饮食时或急性胃扩张等情况下,尽量少选或不选腹部穴位,对必须选择的穴位,应严格遵守操作常规。在治疗胃溃疡、胃炎等疾病时,腹部穴的针刺手法不可过猛。     处理方法   损伤轻,穿孔小,全身情况良好者,可令其卧床休息,注意饮食,必要时针刺足三里、上巨虚等穴,或内服舒肝理气、清热解毒的中药。如因穿孔渗出少量内容物,引起局限性感染者,则根据证候情况,采取禁食、胃肠减压、输液,并据感染程度给予抗菌素。     穿孔大,内容物渗出多,症状明显及全身情况差者,应及早转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包括探查腹腔,对损伤的血管进行结扎和缝合裂口等。     心脏损伤        原因        由于心脏表面光滑,质地坚韧,又处于搏动状态,一般不易伤及。针灸疗法中,刺伤心脏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穴位原因     心脏位置在第二肋至第八肋之间,呈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左起左腋中线,右至右锁骨中线。在此体表投影区城内,除前面有胸骨和肋软骨保护,后面有脊柱、食道等,不易受针刺直接损伤外,其余部位的穴位,如刺之不当,均有可能伤及心脏。     (1)较易导致心脏损伤的部位:双侧的神封、步廊、灵墟,左侧之膺窗、乳根等。鸠尾穴,亦是易于发生事故的穴位。一般而言,以胸部的穴位多见,这是因为心脏前面膨隆,距皮肤表面较近,成人仅约4cm左右。        (2)可能导致损伤的穴位:双侧之心俞、督俞、膈俞及左侧之期门、譩譆、膈关等。背部体表距心脏较远,中间又隔肺脏,只有针刺较深时才有可发生,且往往同时损伤肺和心。     2、病理原因     当心脏本身有病时,针刺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将大为增加。心脏肥大或心包积液,可使刺道变短,而致可能造成损伤的穴位数目增加。心肌炎,由于心肌出现炎症、变性及坏死等,组织结构常变得非常松弛,这样,针尖便极易损害心肌组织。心包炎,尤其是缩窄性心包炎,心脏脏层和壁层广泛粘连、增厚和钙化,心包腔闭塞成为一个纤维瘢痕组织外壳,表面变得异常粗糙,致使毫针容易刺中。     3、操作原因     (1)手法不当:     a.针刺过深,方向错误。前胸胸壁较薄,离心脏近,深刺则易误中。或在针刺时,押手过重,刺道变短,即使刺得不深,也会造成损伤。有以仅用1.5cm长之毫针,导致右心室破裂死亡者。针刺方向错误,可使得非心脏投影区域内的穴位,如鸠尾等穴内施针时,也会伤及心脏。     b.留针时间过长,一旦针刺损伤心脏,由于心脏不断作自主性收缩与舒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促使心壁裂口不断增大,而发生机械性心脏破裂。     (2)穴内埋针:此系指毫针刺入穴位,因不慎折断于内;或因有意剪断针尾,埋藏于穴内,后者以日本多见。埋针可在体内游走而损伤心脏。这种情况,可发生在埋针后不久,也可隔十数年后出现。往往与埋针部位是否靠近心脏或活动度大小有关。     4、间接原因     比较少见。多发生于有严重心血管疾患的初诊病人,因不了解针灸疗法,过度的紧张、恐惧,导致心脏损伤。如日本一例老年病人,在针刺治疗其胃疾患过程中,突然死亡。剖检证实,为处于动脉硬化状态的主动脉弓破裂,造成心包积血之故。     临床表现        针刺损伤心脏,一为刺伤心脏上的主要血管,一为直接刺破心壁。可引起两类病理变化:一类为大出血,不仅易造成出血休克,还因针刺所致的心包裂口较小,心包内积血不易排出,压迫心脏,产生心包填塞现象。如针刺伤及冠状动脉,更可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另一类为心功能损害,多由于刺伤心脏功能结构,致心律失常,心排血量降低,肺水肿,心力衰竭。   主要症状于针刺损伤后即刻或不久,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高度气急,紫绀,短暂性昏厥,昏厥发作时可出现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等,以至发生休克,甚则心脏骤停。如心包填塞,表现为面色苍白,气急如窒,烦燥不安,脉搏细弱,心音遥远而轻微。X线检查示:心影增大,心包饱满,心搏微弱。   如心功能损害,则见严重心律失常,心悸、胸闷,以至心力衰竭。   若为埋针所致,患者可突然出现心剧痛证候,并迅速进入休克状态。因往往无先兆,且一时查不到原因,容易误诊,须特别引起医者注意。   预防方法     1、掌握心脏投影区城穴位分布:不仅要熟悉正常情况下,而且应了解心脏病变时所涉及的穴位。在选择投影区穴位时,宜谨慎精当。     2、严格控制针刺深度和方向:尽管心脏距胸背都有一定距离,但针刺胸背部投影区穴位均应按常规深度,否则易出现事故。还应注意针刺方向,胸部穴,向肋骨缘刺或直刺;背部穴,向脊柱侧斜刺(具体深度及刺法可参考“气胸”节)。鸠尾穴,可因不同的方向和深度而分别损伤心脏和肝脏,刺该穴时,宜针尖略向下直刺,深度不宜超过1寸,以不刺穿
/
本文档为【针灸意外的原因、症状、预防及处理方法详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