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和孩子一起学习

2009-08-31 2页 doc 23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73921

暂无简介

举报
和孩子一起学习和孩子一起学习 也许孩子很快将面临转学,目的地学校的学制规定还大不相同,使孩子原本按部就班的升学计划全部打乱。也是没有办法,只好立即着手提前谋划,早作打算。星期天,我到书店看了看,正好有小学课本,就买了四年级下学期和五年级上学期的教材,打算让孩子利用寒假先自学一下,看看能有多大的差距。知己知彼,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回到家,向孩子详细介绍了我的想法和计划,并就有关细节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初步达成共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如此互相理解最好,大人孩子都轻松。为了便于对孩子的辅导,我决定自己先学习一下,也算温故知...
和孩子一起学习
和孩子一起学习 也许孩子很快将面临转学,目的地学校的学制规定还大不相同,使孩子原本按部就班的升学计划全部打乱。也是没有办法,只好立即着手提前谋划,早作打算。星期天,我到书店看了看,正好有小学课本,就买了四年级下学期和五年级上学期的教材,打算让孩子利用寒假先自学一下,看看能有多大的差距。知己知彼,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回到家,向孩子详细介绍了我的想法和计划,并就有关细节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初步达成共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如此互相理解最好,大人孩子都轻松。为了便于对孩子的辅导,我决定自己先学习一下,也算温故知新吧。吃过晚饭,拿起四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就学习起来。受我感染,孩子在旁边也看起了五年级语文教材。按她的说法,权当课外读物了,暂时把《儿童文学》放到了一边。       不学不知道,收获真不小。虽然过去三十年了,但课本中仍有不少课文与我小学时的完全相同,读起来颇多感慨。看着个别加注拼音的汉字,对我也是个提醒。面对似曾相识的文章,禁不住胡思乱想起来,脑海中尽力搜索着早已遥远的片段。真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总的来说,教材的变化也是很大的,首先是课本更精美了。所有插图都是彩色的,而且课文的每一页都有彩色水印。我小学时,最喜欢的就是语文课本前那几页精致光亮的彩色插图。每当新书一到手,同学们都是马上打开课本,仔细欣赏那仅有的几张彩页,然后想法设法保存好这些在那个年代特别珍贵的图片。如果同学之间闹别扭,最狠毒的做法就是把对手的彩色插图偷偷撕坏或扯掉,受害的同学准会伤心地大哭一场。至于课文中间,除了单调的铅字,插图就很少了。即使有,也是黑白的。对这些黑白插图,同学们往往根据各自的想象,用劣质的蜡笔进行再创作,把课本涂抹得花花绿绿。那时候的纸张材质很差,又没有个像样的书包,尽管开学时都要用糊窗户纸或者捡来的牛皮纸包好书皮,但学期过半,多数同学的书已经破烂得不成样子。更有甚者,到了期末,前后几篇课文已经独自飘零了。用老师和家长的话说:“学没上完,就把书都吃了。”现在的孩子再也不会有吃书的担忧了。看着印制精美、质地精良的课本,他们可真是幸福的一代!       课本中除了我小时候学过的课文,增加了好多国外美文,取材非常广泛,视野更开阔了。在组织结构上,把几篇课文和练习编成比较系统的一个个组(应该是单元),每组都有一个中心主。每一组的学习目的任务提出得非常人性化,语言和蔼可亲。比如有一组是这样写的:“你知道过去战争中的孩子是怎样生活的吗?你知道现在有一些地区的孩子,又是怎样面对还不太平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组课文,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我们还要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读书看报,关注世界上发生的大事,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并想一想:我们能为世界和平做点什么。”课后要求也是差不多的口吻,比如:“这个故事真吸引人,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我们来讨论讨论”,“让我们找出类似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等等。不再是“你”或者“你们”应该如何如何,而是“我们”怎样怎样,完全没有了记忆中作业要求的生硬与冰冷。       长期以来,我也和许多的家长一样,一直哀叹如今教育的失败,感觉距离素质和爱心越来越远,孩子学习太累了。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有些片面,至少在教材的编写上,已经有了很好的改进,处处渗透着一种平等的理念。至于在实际教学当中能否真正体现出来,应该与整个社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而不能寄希望校园成为独立于社会的世外桃源。         用了两天的时间,我和孩子先后把两本语文课本看完了。我是心里想的比较多,而孩子则是问题多,问这问那的,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其余的还是等放寒假了让孩子慢慢思考吧。通过这次学习,感觉可以更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了,我的收获更大。         这之前,与单位的一位大姐聊起如今的孩子,她觉得与上大学的孩子在思想上沟通越来越难,对于孩子向她推荐的一些书籍和作品难以理解,认为那些小孩子喜欢的东西,有什么可读的。仔细想想,与孩子交流,进行思想上的沟通,除了对话之外,如果能真的进入他们的世界,参加他们的一些活动,看看他们正在热衷的读物,也许会打开一个新的渠道,融洽两代人的感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去年的寒假,我向孩子推荐了比较喜欢的《平凡的世界》。在我的鼓励下,孩子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总算把厚厚的三本书读完了。事后,孩子说,读的时候,根本看不懂,从中册开始,慢慢懂了一点。问她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谁?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既不是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孙少平、孙少安哥俩,也不是一腔正气、有着较强社会责任感的田晓霞,而是不务正业的二流子人物王满银。         结果既耐人寻味,也应该可以理解。毕竟生活的经历和环境差别太大了,上个世纪中叶陕北贫困农村的生存状态,对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来说,的确是需要一些想象力的。
/
本文档为【和孩子一起学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