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02.隋炀帝三攻高丽之战

02.隋炀帝三攻高丽之战

2009-11-09 2页 doc 78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1516

暂无简介

举报
02.隋炀帝三攻高丽之战隋炀帝三攻高丽之战 大业八年(612年),在隋与高丽的战争中,隋炀帝杨广对高丽(都平壤)进行的第一次进攻作战。 三年四月,隋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大营,适逢高丽使者亦在启民所。炀帝乃借口高丽本是箕子(商纣王的叔父)所封之地,汉、晋时皆为所辖的郡县,命使者转告高丽国王高元速来朝见,不然将率大军巡游高丽国土。高丽王闻报甚为恐惧,乃治兵积谷,为拒守之策,一直未前来。七年二月十九日、炀帝巡幸至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二十六日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于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敕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到东莱...
02.隋炀帝三攻高丽之战
隋炀帝三攻高丽之战 大业八年(612年),在隋与高丽的战争中,隋炀帝杨广对高丽(都平壤)进行的第一次进攻作战。 三年四月,隋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大营,适逢高丽使者亦在启民所。炀帝乃借口高丽本是箕子(商纣王的叔父)所封之地,汉、晋时皆为所辖的郡县,命使者转告高丽国王高元速来朝见,不然将率大军巡游高丽国土。高丽王闻报甚为恐惧,乃治兵积谷,为拒守之策,一直未前来。七年二月十九日、炀帝巡幸至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二十六日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于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敕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到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造船300艘,准备从海路进攻高丽;四月,征发江淮以南的水手1万人,弩手3万人,岭南排镩(即小矛)手3万人;为保障后勤供给。五月,敕命河南、淮南、江南等地制造兵车5万辆送往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以供装载衣甲幔幕;征发河南、河北民夫负责运送军需;七月,征发江淮以南民夫和船只将黎阳(在今河南浚县东北)、洛口(在今河南巩县东北)各仓的粮食运到涿郡,一时之间,洛阳至涿郡的运河上,船队首尾相连,绵延千余里;官道上从全国各地奔赴涿郡的兵卒和运送兵器铠甲等军需的民夫川流不息,拥挤于道,昼夜不停,死者相枕,使得民怨沸腾,海内骚然,苦不堪言的农民开始揭竿而起。 八年正月,全国应征的士卒全部到达涿郡。炀帝将军队分成左、右12军,每军设大将、亚将各一人;受降使者一人,负责奉受招书、慰劳巡抚之职,不受大将节度;每军下辖骑兵、步兵、辎重散兵各4团,由偏将指挥,各团的铠,胄、缨拂、旗幡颜色各异;骑兵下辖40队,百人为1队,步兵下辖80队。全部军队共计113.38万人,号称200万,运送军需的民夫为此数的一倍,统由炀帝亲自指挥。初二,炀帝下诏命左12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余、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12军出粘蝉、含资、浑弥、临屯、侯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带方、襄平等道,分水、陆两路向高丽发起进攻。初三,第1军出发,以后每日发1军,前后相距40里,经过40天全军才出发完毕。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960里。炀帝的御营共有12卫、3台、5省、9寺,分别隶属内、外、前、后、左、右6军,依次最后出发,又连绵80里。如此浩大的声势,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三月十四日,隋军进至辽水(今辽河)西岸,临水为阵,沿河展开。高丽兵依辽水据守,与隋军隔河对峙。炀帝命工部尚书宇文恺造浮桥3座,十九日,隋军士卒推着浮桥向辽水东岸强渡,由于浮桥短,离东岸尚差丈余。高丽人发现隋军渡河,迅速调集援兵,抢占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反击隋军。隋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率部分骁勇士卒涉水冲上东岸,因寡不敌众,地形不利,士卒伤亡惨重,麦铁杖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亦战死,隋军被迫收兵。炀帝又命少府监何稠接长浮桥,何稠在御营弩手的掩护下经过二日苦战将桥接成。隋军乃依次渡河,与高丽军大战于辽水东岸,高丽军大败,死万人。隋军乘胜进围辽东城(今辽宁辽阳)。高丽军几次出战受挫,乃据城固守。每当隋军攻城情况危急、城池将陷时,守军便声言请降。因炀帝在出征前曾下令:“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故诸将只得停止进攻,驰报隋炀帝。待炀帝旨令传回军中,高丽守军已将城池加固,防御调整完毕,随即拒绝投降,隋军不得不重新开始攻城。如是者再三,炀帝仍不醒悟,致使辽东城久攻不下。 六月十一日,隋炀帝亲至辽东城南观战,斥责诸将不肯效命,亲督诸军继续攻城,同时命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左屯卫将军辛世雄、右御卫将军张瑾、右武侯将军赵孝才、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升等率9军共30.5万人,自怀远镇(在今辽宁辽中附近)渡辽水,越过高丽诸城,向鸭绿水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 当隋军主力攻打辽东城僵持不下时,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水军由东莱海口出渤海海峡横渡黄海,从溳水(今朝鲜大同江)进入高丽。在距平壤60里的地方,与高丽军相遇,双方交战,高丽军大败。来护儿被暂时的胜冲昏了头脑,不顾水军副总管周法尚劝告,挑选精锐甲士4万人,直趋平壤城下。高丽军在罗郭(外城)的空寺中设伏兵,出城交战,佯败,退入缄中,来护儿纵兵入城大肆抢掠,队伍乱不成军。高丽的伏兵趁机杀出,隋军大败,伤亡惨重,来护儿仅率残兵数千逃出城外。高丽军追杀至隋军船队停泊处,周法尚率军严阵以待,高丽军始退。此后,来护儿率众后撤,屯扎于海边,以待北路隋军。 宇文述等9军自怀远、泸河二镇出发时,令全军士卒携带百日粮秣,加上排甲以及衣资、戎具、火幕等器具,每人负担3石以上,无法承受。军卒们不敢违背“遗弃米粟者斩”的命令,在晚上宿营时,于幕帐中挖坑掩埋。待9路军马行至半路时,粮草已所剩无几了。宇文述欲还师,但于仲文等由于放跑了高丽大臣乙支文德,害怕炀帝怪罪,故坚持继续前进,隋军乃渡过鸭绿水。乙支文德见隋军将士面带饥色,遂继续采取疲敌战策。每与隋军交战,一触即退,使隋军一日之内连获7次小胜。诱隋军渡过萨水(今朝鲜清川江),深入到距平壤只有30里的地方。乙支文德遣使诈降,声称隋军若肯还师,愿将高丽王送往炀帝的行在所谢罪。宇文述鉴于将士疲劳已极,平壤城又险固难攻,便顺其诈,答应还师。后撤的隋军编成方阵行进,沿途不断遭到高丽军的四面袭击,只得且战且退。七月二十四日行至萨水,高丽军乘隋军半渡时,即向后军发起猛攻,担任后卫的辛世雄战死,其余诸军皆溃,仓皇逃窜。高丽军乘胜追击,宇文述等退到辽东城,仅剩2700余人,物资器械损失殆尽。炀帝见大势已去,乃于七月二十五日率军撤退。在平壤附近海域待机的来护儿水军,亦急忙从海路退回。 这次战争,隋军损兵折将30余万,丢弃军资器械数以万万计,惨败而归。隋炀帝好大喜功,摆出亘古未有的庞大出兵阵容,完全违背丁“兵贵神速”,“速战速决”的一般军事原则;在作战指挥上,隋炀帝大权独揽,各将领作战中处处受其掣肘,结果顿兵坚城,丧失了许多取胜的良机;辽东地区交通不便,气候恶劣,隋后勤保障不利,造成宇文述部几乎全军覆没;来护儿率水军进攻平壤又遭惨败,使陆路隋军失去接应,水陆合围平壤的计划未能实现。
/
本文档为【02.隋炀帝三攻高丽之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