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经济时代科技人才的能动性探析

2017-08-10 8页 doc 375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3567

暂无简介

举报
新经济时代科技人才的能动性探析新经济时代科技人才的能动性探析袁兆亿现代竞争,是质量型的竞争,是以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竞争,支撑这场竞争的关键要素之一是科技人才的实力及其发挥效能的强弱。朱鎔基总理曾经指出,科技实力和人才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科技人才作为一种稀缺而宝贵的社会资源,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日益成为现代竞争的焦点。本文以广东为例,探讨新经济环境下科技人才的能动特征和重要作用。一、广东现代经济科技环境下的科技人才作用与特质描述(一)科技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人,科技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最...
新经济时代科技人才的能动性探析
新经济时代科技人才的能动性探析袁兆亿现代竞争,是质量型的竞争,是以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竞争,支撑这场竞争的关键要素之一是科技人才的实力及其发挥效能的强弱。朱鎔基总理曾经指出,科技实力和人才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科技人才作为一种稀缺而宝贵的社会资源,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日益成为现代竞争的焦点。本文以广东为例,探讨新经济环境下科技人才的能动特征和重要作用。一、广东现代经济科技环境下的科技人才作用与特质描述(一)科技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人,科技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最能代表科技人才先进生产力特征的核心要素是科技人才资本。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广东在21世纪的国内外激烈竞争中能否赢得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科技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综合素质的水平。科技人才的作用是通过其人才资本的运用而体现出来的。科技人才的人才资本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知识有效转化的内在驱动要素和根本载体,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并提高其水平,保证经济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资本的能动性使其不但拥有发挥自身能力的内在功能,而且具有吸收、消化新知识的功能。实践证明,那些具有高素质人才资本存量的国家和地区,不但具有巨大的内在创造力,而且更具有强烈的吸收和消化外来技术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地改造和推进自身技术的发展,最终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因此,丰富的人才资本可以使一个国家和地区突破自身的局限去考虑和争取对外界资源、资本和技术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从而拓展自身的竞争力,这正是人才资本带来的财富创造力能够在动态上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奥秘之所在。(二)新经济时代的科技人才资本特质科技人才资本对科技发展的内生能动性,保证了其在本质上能够有效地对知识加以转化,发展出新技术,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技人力资本已显示出新的特质:1、创新性。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也是人才资本最具活力的成分要素。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要求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不断变化才能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发展,因此,创新成为其生命的源泉,而科技人才作为体现具有高潜质人才资本含量的新型劳动者将不断适应这种新的要求,显示出更强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2、整合性。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相互渗透、沟通,乃至融合,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资本不但具有能够对各种知识加以综合利用的素质,而且具有对各种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不断进行新的整合的强大能量。3、整体性。知识经济时代已不是工业经济发展之初可以靠个体人才单打独斗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资本将表现出更强的群体性,它在整体上将有机地形成内聚力更强,更具互补性,而且其相互支撑的内构作用更显著的完整系统,因此,从整体来说,科技人才资本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将会形成更合理的层次构造,并保证其整体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趋于优化。(三)科技人才对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关于科技人才对经济增长之内在驱动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频频通过有关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反映出来。广东提出“科教兴粤”战略,其实质也正是期望通过加快科技人力资本存量的扩充,以及充分挖掘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促进经济的有效增长,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近年来,正是由于广东科技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和有效开发,从而为我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九五”期间,广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31.3%的速度增长,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广东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增长,很关键的一点在于通过大力推进科技人才结构的调整,加快科技人力资本向企业聚集,有力地推动企业实现了技术进步机制的转换,较好地实现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四)科技人才资本在未来发展中将发挥持续主导作用20世纪末叶,随着知识的急剧膨胀,全球科技人才资本的积累过程明显加快,并且与科学技术进步形成强烈的互动之势,为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特别是近年来IT业的蓬勃发展,更是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式。据资料预测,以IT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对经济的推动可持续30年,这样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推动在今后20年还会继续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又将逐渐进入高潮期,一波未平又起一波,此起彼伏的高新技术浪潮将持续地对世界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生活领域发生深刻影响,并且也将对科技人才资本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未来社会,科技人力资本将在全球发展中扮演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目前,广东的知识经济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但是作为预置性工程,对于科技人才资本的开发和使用应具有前瞻性,因此,如何依据知识经济对科技人才资本需求的新特点和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新挑战,制定更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队伍发展战略,已不是未雨绸缪之举,而是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二、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人才支撑效能及环境因素(一)科技人才支撑效能明显广东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是与科技进步的迅速推进分不开的,由于科技人才的科技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从而使我省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突现和构成了科技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支撑效能的显性标志。1、“科技兴粤”效果显著1998年广东省提出“科教兴粤”战略,把科技人才问题进一步提到了更重要的战略位置,全省各地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指导下,广东的科技人才队伍不但有了长足发展,而且走出了一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路子,推动了全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2001年,广东省GDP突破一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9.5%,比全国高两个百分点,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强;总税收2700亿元,占全国近六分之一;银行存款超一万亿元,占全国近六分之一。其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科技进步成绩突出,显示了“科教兴粤”战略的显著效果,以及科技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2、科技产业迅猛发展“九五”期间,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产业技术升级稳健,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快速增长。从1999年以来,根据国家科技部的综合评价结果,广东省的科技综合实力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三,排在上海、北京之后。最近,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2001年)”显示:广东省技术创新能力在上海、北京之后列全国第三位。但是其中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三项指标则位居全国之首,显示了广东科技人才对产业发展的强力推动以及明显的支撑效能。(二)提升科技人才支撑效能的体制因素科技体制模式是影响科技人才社会行为的至关重要因素,广东科技体制改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为广大科技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能动性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证。1、科技体制改革快速推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根本途径。为了配合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兴粤”等三大强省战略,广东科技部门顺应形势变化要求,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以推动省属科研机构改革为重点,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增强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机构向企业转制是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必然抉择。广东注重加快推动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在体制上由原来政府部门管理变为以市场引导为主,由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转变为企业的经营机制,真正使科研机构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成为实行现代企业的科技企业,有效地解决了政研不分,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和市场之外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充分发挥我省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打下了良好基础。2、科技人员主体进入经济主战场广东按照科研机构改革“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原则,以“放开一片”为主,为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造条件。全省大部分科研机构在实行企业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产权制度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努力进行改革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通过调整结构,分流人才,转换机制,分类指导,使绝大多数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推进了科技产业化,较好地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状况,为加快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随着广东经济质量的提升和产业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广泛结合,更刺激了经济发展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实践证明,广东的科技人才在推动全省科技进步中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推进科技人才支撑效能的政府行为和政策导向政府的引导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是科技人才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绩效的必然成分要素和重要保证,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1、政府机构改革产生的影响广东政府机构改革的持续推进,不但加快改变了政府的工作作风,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服务效率,而且通过政府简政放权和改革科技工作管理模式,使得科研机构具有更大的自主权,科研人员有了更大的灵活性,有效促进了科研活动的开展,从而使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进一步增强了活力,为他们加快走向市场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2、科技政策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广东作为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经济大省,在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发展后,90年代末各方面的发展面临着增创新优势的重大课题。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于1998年做出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粤发[1998]16号),1999年省委书记李长春又提出了推动科技进步的“六个一”工程:即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走出一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路子;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第一经济增长点;制定一套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与此同时,我省还积极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和推动科技进步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先后出台了《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粤府[1999]51号)、《广东省科学事业费管理改革办法(试行)》(粤科财字[1999]131号)、《广东省科研机构及其所创办的科技型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试行办法》(粤科政字[1999]232号)、《关于技术开发型和咨询服务型科研机构抓紧办理企业登记注册手续的》(粤科政字[2000]247号)、《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党政领导推动科技进步实绩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粤组通[2001]12号)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及时地引导和有力促进了我省科技工作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过程,为有效发挥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提供了保证。三、广东省科技人才队伍状况(一)科技人才队伍概况广东是一个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丰富和人才资源不足的矛盾一直是广东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大瓶颈。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数量与结构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人才资本特别是科技人才资本存量迅速增加,大大缓解了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人才需求的矛盾。至2000年底,广东全社会人才总量已达到654万人(图1),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为224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二位。我省每万人口拥有专业技术人才259人,每万职工拥有专业技术人才2036人。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具有高、中、初级职称的分别有9.9万人、56.3万人、113.4万人。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56.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在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方面,据不完全统计,1978—2000年,通过广东全省各级人才机构选聘(调)来粤工作或服务的人才有350万人次(包含人才的智力引进)。其中,从外省引进并长期留在广东工作的各类专业人才达46万多人,仅“九五”期间,从外省引进的各类专业人才就达14.1万人。另外,目前在广东省内工作的外国和港澳台经济技术专家总数为16.7万人次,占我国引进的外国和港澳台专家总量的39.40%。其中,长期在粤工作的外国专家为5.4万人次,占全国总量的29.89%;短期专家为11.3万人次,占全国总量的46.41%。“九五”期间广东从国(境)外引进专家和留学人员5768人。目前,广东吸纳留学回国人员共5314人,其中博士790人。另外,在广东省公立大、中小学任教的外籍教师约1500—1600人。按所有制经济结构分类,目前广东的公有制单位专业人才约为270万人,非公经济人才约为75万人,两者之比为3.6:1。作为省会城市的广州市,公有制单位专业人才约为84.48万人,非公经济人才约为28.37万人,两者之比约为3:1。为了进一步增创发展新优势,广东正按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开展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吸引、培养、使用人才的机制和环境,以使广东的人才队伍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二)科技人才结构进入快速调整期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省经济运行中的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曾一度比较突出,科技人才结构失衡的负面效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渐显露出来。针对这种情况,省委、省政府着力从源头抓起,逐步加大了对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在推动一批高校调整结构和上台阶的同时,加快建立了一批新的教育培训基地,加大了对在职科技人员培训的力度,并努力对教育培训体系和相关制度进一步加以完善,较好地保证了我省科技人才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使我省科技人才结构调整逐步驶入了快车道。显然,近年来由于我省教育扩展规模的快速推进,促使人才的快速扩充形成了一种前冲趋势,并带有一定的惯性。这种趋势表明,我省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本已经进入了一个特殊阶段。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我省配合产业的新变化,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政策和措施,特别是通过对高创新能力科技人才群体的重点培养(见表1),使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数量、质量和结构得到较大调整和改善。广东现有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含深圳、佛山2个区域性工作站)26个,在设站规模上仅次于上海、江苏,名列全国第3位。但是在开展企业博士后工作的企业数和招收博士后的规模方面则名列全国第1位。(三)科技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走向良性互动近年来,广东的科技人才结构调整效果显著。整个“九五”期间,广东科技人才的增长速度不但明显加快,而且是在初步克服了过去那种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不合理的增长之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保持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的,并且基本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科技人才结构调整的初见成效,有力地配合了我省社会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科技人才结构调整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不但加快了对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而且为新兴产业的崛起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和必要的人才支撑。近年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各类科技产业区和大学园的相继建立,不但使“科教兴粤”战略得到了进一步确立和加强,而且为其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从而使科技人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获得了新的动力和目标。目前,广东的许多社会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指标已位居全国前列,如果广东的科技人才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二者能够协调发展,并实现科技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就完全可以借助人才资本的强大能动力,推动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作者袁兆亿,刊于《人才纵横》2002,51(4):10-13)。参考文献:[1]广东省统计局编.广东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3]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编.广东科技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4]国家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PAGE1
/
本文档为【新经济时代科技人才的能动性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