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196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中的蒙古因素

2009-11-14 10页 pdf 353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5546

暂无简介

举报
论196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中的蒙古因素 [收稿日期 ] 2000 - 09 - 25 [作者简介 ] 梁志 (1975 —) , 男 , 籍贯吉林长春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98 级硕士研究生。 论 1961 年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 问题中的蒙古因素 梁  志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系 , 吉林 长春 130024) [关键词 ] 暂缓讨论 ; 两个中国 ; 蒙古 ; 一揽子交易 [摘  要 ] 1961 年 , 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成为美台关系中的重要分歧。这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 : 一是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 (或保住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
论196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中的蒙古因素
[收稿日期 ] 2000 - 09 - 25 [作者简介 ] 梁志 (1975 —) , 男 , 籍贯吉林长春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98 级硕士研究生。 论 1961 年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 问题中的蒙古因素 梁  志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系 , 吉林 长春 130024) [关键词 ] 暂缓讨论 ; 两个中国 ; 蒙古 ; 一揽子交易 [摘  要 ] 1961 年 , 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成为美台关系中的重要分歧。这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 : 一是采取什么样的策略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 (或保住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 ; 二是台湾对 蒙古 (或称外蒙古) 加入联合国持何种态度。其中 , 后一种分歧是前一种分歧在新的基点上的继 续 , 在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美台矛盾的尖锐程度上 , 后者甚于前者。学术界对后一种分歧涉及较 少 , 本文拟就此加以考辨。 [中图分类号 ] D82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24952 (2001) 0120047210 The Mongolian Factor in the 1961 Dispute over China’s United Nations Representation Rights L IAN G Zhi ( North China Norm al U niversity , Jilin Changchun 130024 , China) Key words : postponed discussions ; two Chinas ; Mongolia Abstract : In 1961 the question of China’s representation rights in the UN became a major disagreement in US2Tai2 wan relations. The disagreement centered on : what strategy to adopt to block China’s entry in the UN (and retain Taiwan’s seat on the UN) , and Taiwan’s stance towards Mongolia’s (or“Outer Mongolia’s”) entry into the UN. The latter issue was a new extension of the former , older one. Little academic considera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Mongolian factor , an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up for that . 1961 年 1 月 , 肯尼迪政府上台。当时 , 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是其亟待解决的重要 问题之一。由此 , 美台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矛盾 , 其中以蒙古加入联合国问题最为复杂和突出。 尤其是七八月份陈诚访美之后 , 它已成为二者之间的主要矛盾。仔细考辨该矛盾的解决过程可 以发现 : 蒙古能够在 1961 年加入联合国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一、美台在联合国的困境与“两个中国”之争 自 1950 年起 , 美国就一直以“暂缓讨论”为由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作为在政治上遏制 中国的重要方式之一 , 它从属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美国对华政策。 ·74· 2001 年 1 月 第 8 卷  第 1 期 当代中国史研究 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Studies Jan. , 2001 Vol. 8  No.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 美国在东亚的主要目标是以中国为基地 , 阻止苏联势力的扩 张。此后 , 随着亚洲形势的变化 , 特别是新中国的成立及苏联原子弹的爆炸 , 美国的东亚战略 进入重新审定阶段。以 NSC 48/ 2 号文件和 NSC68 号文件的通过为标志 , 这一过程基本完 成。[1 ]从此 , 在东亚地区 , 美国遏制战略的主要目标由苏联转向了中国。至 1951 年初 , 在朝鲜 战争搭成的临时舞台上 , 全面遏制中国的框架已基本形成。[2 ]1953 年 1 月 , 艾森豪威尔入主白 宫。他基本上继承了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衣钵 , 明确地把中国作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敌人 , 并进一步将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化、长期化、化。[3 ]于是 , 在朝鲜战争中形成的 , 以中国 “入侵”朝鲜为理由 , 以“暂缓讨论”为手段的美国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的政策 , 在艾氏政府 任期内找到了新的生长点 , 历时八年未变。 然而 ,“好景不长”, 随着大批新兴国家加入联合国以及印度等有影响的国家对美国操纵联 合国的日益不满 ,“修改联合国宪章的想法和让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建议在新兴国家中已 获得广泛的同情”。[4 ]事实上 , 在联大对“暂缓讨论”的历次表决中 , 赞成该议案的多数票差 额也日渐减少。特别是在 1960 年的第 15 届联大上 , 赞成票与反对票的差额已只有 8 票。[5 ] 由此可见 , 美国惯用的“暂缓讨论”的伎俩在 1961 年已难以为继。具体地说 , 其危险主 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 (1) 非洲国家。1960 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独立 , 其中 16 个加入联合国。 而恰恰在肯尼迪上台前后 , 因卢蒙巴事件 , 美非关系恶化 , 很难再指望它们赞成“暂缓讨 论”[6 ] ; (2) 其“拉丁美洲朋友”可能掉头[7 ] ; (3) 美国的三个主要跟随者加拿大、英国、巴 西将改变立场[8 ] 。于是 , 美国决定改弦更张。但出人意料的是 , 在此过程中 , “当事国”台湾 的态度令其大伤脑筋。 1961 年 2 月 3 日 , 美国国务卿腊斯克与台湾驻美国“大使”叶公超进行了一次会谈。会 谈中 , 腊斯克首先重申了对台湾的支持 , 并告诉叶公超 , 美国承认“共产党中国”的问题没有 任何发展前景。接下来 , 他分析了“暂缓讨论”再次实行的可能性。腊斯克认为 : 很明显 , “因为大量新独立的国家加入联合国以及其他一些原因”, 美国“正在失去对‘暂缓讨论’的支 持”。言外之意是应放弃该策略 , 另谋他途。而叶公超认为 ,“在没有对下一届 (第十六届) 联 大上继续使用‘暂缓讨论’的可能性进行进一步调查的情况下 , 不应轻易放弃该手段”。当然 , 他也承认“非洲国家的行为令人担忧”。但由于台湾的“大使”和农业代表团正在非洲积极活 动 , 所以“暂缓讨论”的再度实行仍有希望。最后 , “大使”要求国务卿在最近发表一次对华 政策声明 , 实际是想让美国重申对台湾的支持。腊斯克于 2 月 6 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满足了台湾 的要求[7 ] (Document ,3) 。在此后的两次会谈中 , 台湾当局大体上仍坚持上述观点 , 而美方则认为 , 应设法制造另一种僵局 , 以阻止“中共”进入联合国[7 ] (Document ,14、19) 。从表面上看 , 美台矛盾 集中在“暂缓讨论”再次实行的可能性上。究其实质 , 国民党之所以坚持探索该策略继续实行 的可能性 , 与其说是因为对“暂缓讨论”仍抱有相当的信心 , 毋宁说是惧怕美国在放弃该策略 后 , 滑向“两个中国”。 3 月 20 日 , 美驻台大使馆致电国务院 , 报告了国民党台湾当局对美国可能实行“两个中 国”策略的担心。他们认为 , 美国新一届政府没有重申对台湾的义无反顾的支持 , 同时又对继 续采用“暂缓讨论”的手段表示极端的担心 , 这一切即是美国想要投票赞成“两个中国”的先 兆[7 ] (Document ,15) 。国民党的担心并非完全捕风捉影 , 美国决策者内部也确有一批人主张以“两 个中国”作为保住台湾在联合国席位的手段。其中包括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副国务卿 鲍尔斯[7 ] (Document ,18、24)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罗伯特·科默[7 ] (Document ,8) 、远东事务司、国际组织事 ·84·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 年第 1 期 务司[7 ] (Document ,20)等等。综合以上意见 , 国务院于 5 月 26 日提出将“继承国”与“新成员”两 种主张“嫁接”起来的[7 ] (Document ,28) 。一时间 ,“两个中国”的策略呼之欲出。 但是 , 要真正地将“两个中国”的方案付诸实施 , 却绝非易事。这是因为 : 长期以来 , 美 国对中国的遏制已形成巨大的历史惯性 , 即使是充满朝气的肯尼迪政府 , 也难以于此驻足。 早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末期 , 美国对“中国威胁”的估计就已出现日益夸大的趋势。它认 为 , 在苏联的帮助下 , 中国将在 1963 年以前拥有核武器 ; 而且 , 在经济上 , 中国也很可能继 续以超过除日本以外的其他亚洲自由国家的速度向前发展。这有助于共产党集团经济和军事力 量的增长 , 并对“亚洲非共产党国家的态度产生很大的冲击”;“在可预见的将来 , 北京政权将 继续对中国大陆实施有效的控制。”至于中苏同盟 , 虽然可能出现摩擦 , 但仍将保持稳固。基 于以上认识 , 1959 年 12 月末 , 该政府制定了有关亚洲政策的 NSC5913/ 1 号文件 , 具体而微 地规定了遏制中国的各项措施。文件认为 : 对付中国威胁的主要手段是“在保持整个自由世界 充足的军事力量的同时 , 帮助自由亚洲增强政治、经济力量和 (社会) 稳定”;“利用任何可能 出现的机会 , 阻止中共力量及影响的增长和扩张”, 并“在中苏关系上制造紧张局面”。具体地 说 , 直接针对中国的遏制手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政治上 ,“继续拒绝承认中共政权”, 继续 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或其他国际组织 ; 军事上 , 加强现有的多边和双边防御条 约 , 支持亚洲自由国家反对中共 , 并反击中共军队对美国人员、飞机或舰只的“无缘无故”的 袭击 ; 经济上 , 推动其他自由世界国家对中国实行高于多边管制水平的贸易限制[9 ] 。所有这 些构成了艾氏政府末期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依据。 肯尼迪政府上台后 , 大体上确认了艾氏对中国未来军事力量的估计 , 认为“共产党中国可 能在 1962 年至 1964 年间进行核试验”, 而中国核能力的拥有将“对美国及自由世界尤其是亚 洲的安全产生明显的冲击”。[7 ] (Document ,36) 与之不同的是 , 随着中国“大跃进”运动的进一步发 展 , 肯尼迪政府对中国的经济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共产党正面临着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 过度工作、营养不良以及水旱天灾等降低了它的经济增长率。当前“正是美国在中国内部采取 某些行动 , 并保持对其压力的大好时机”。[7 ] (Document ,16、17) 因此 , 肯尼迪执政初期 , 美国基本上 仍执行着 NSC5913/ 1 的各项政策规定。这样一来 , 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便成了艾氏政府末期 至肯尼迪政府初期美国对华全面遏制政策的必要组成部分。上述背景与总统和国会对“两个中 国”的强烈排斥互为表里 , 在更深的层次上阻碍着“两个中国”的“降生”。 肯尼迪之所以强烈地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 , 主要出于三点考虑。首先 , 肯尼迪是以微弱多 数上台的 , 在对外政策上的回旋余地相对较小 , 所以 , 他认为 : “对华政策的任何改变都将是 一场地狱之战”[7 ] (Document ,24) ; 其次 , 作为总统 , 肯尼迪担心一旦允许中国进入联合国 , 该国际 组织将失去美国的支持 , 同时还会引起美国国会和人民之间的分裂 , 得不偿失[7 ] (Document ,9、24) ; 再次 , 中国进入联合国将表明美国政策的失败 , 这会损害美国的威信 , 并削弱它在国内及自由 世界的领导地位[7 ] (Document ,9) 。排斥“两个中国”的另一支力量是国会。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初开 始 ,“美国国会几乎每年都通过一个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和接纳它进入联合国的决议”[8 ] (P ,426) 。 1961 年 5 月 3 日 , 美国参议院两党领袖再次联合提出议案 , 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5 ] (P ,203) 。该 议案分别于七、八月份以绝对多数在参众两院获得通过[7 ] (Document ,45) 。于是 , 是否实行“两个 中国”成了 1961 年上半年美国国内屡议不决的难题。 然而 , 正当美台及美国国内对实行“暂缓讨论”或“两个中国”的可能性争论正酣之际 , 1961 年 6 月 , 蒙古问题又介入其中。 ·94· 论 1961 年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中的蒙古因素 二、蒙古问题的介入与“重要问题”案的出台 1961 年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中的蒙古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 一个是美蒙建交会谈 ; 一个是蒙古加入联合国。从 1961 年 2 月起 , 美国开始考虑与蒙古建交的问题。直至 5 月 , 对此事的看法仍是肯否不一[10 ] 。5 月 23 日 , 腊斯克在给肯尼迪的一份备忘录中提出了自己的 看法。他认为 , 如果蒙古能够让美国驻乌兰巴托的外交使团在合理的、正常的条件下工作 , 美 国应与蒙古建交。这样做有如下好处 : 一方面 , 可以将该使团作为一个“信息来源”,“以观察 和评价中苏分歧”; 另一方面 , 还可以借此为美国官员进入苏联的某些地区提供方便。目前此 举在议会中已无大的阻力 , 只需与盟国协商并苏联后 , 即可与美驻苏大使接触。当然 , 与 此同时 , 腊斯克也注意到了“承认外蒙古将给整个远东 , 特别是美台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此 , 美驻台大使庄莱德认为 , 如果美国继续与蒙古开展建交活动 , 会使美台在中国代表权问 题上更难达成协议[10 ] (Document ,198) 。虽然如此 , 肯尼迪还是批准了腊斯克的建议。紧接着 , 国务 院指示美驻苏大使汤普森按腊斯克设计的程序行事。同时 , 国务院开始与北约、东南亚条约组 织、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及日本协商此事。6 月 20 日 , 蒙古已答应准备与美国建 交[10 ] (Document ,199) 。 蒙古加入联合国的问题由来已久。“从 1955 年起 , 苏联就一再提出接纳蒙古人民共和国入 联合国”。当时 , 它提出一个一揽子交易 , 同时吸收 18 名新会员国 , 其中包括蒙古 , 也包括美 国所希望吸收的日本、西班牙和意大利。然而 , 由于国民党代表不顾美国的压力 , 在安理会否 决了蒙古 , 作为报复 , 苏联否决了日本[8 ] (P ,429) 、[11 ] 。此次 , 苏联又在 1961 年 4 月提出蒙古席 位问题。并且推动联大会议通过决议 , 将蒙古和 1960 年新独立的非洲国家毛里塔尼亚加入联 合国的问题一同提交安理会讨论。而且“非洲国家中的布拉柴维尔集团[12 ]和法国已同意苏联 一揽子交易的想法 , 即 (在联合国) 同时接纳蒙古和毛里塔尼亚”[10 ] (Document ,198) 。于是 , 1961 年国民党反对美蒙建交和蒙古加入联合国的问题同时发生 , 并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交 织在一起。 6 月 1 日 , 美驻台大使馆通知国民党“外交部长”沈昌焕 , 美国即将与蒙古在莫斯科开展 有关两国建交的会谈。不久 , 沈昌焕告诉庄莱德 , “中华民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友好的 行为”, 并敦促美国撤销该决定[7 ] (Document ,32 ,Footnote3) 。紧接着 , 蒋介石致函美国副总统约翰逊 , 强烈反对美国寻求与蒙古建交。他声称 , 此行动表明美国正在“从反对世界共产主义全球斗争 的原则上后退”, 并以此为“两个中国”铺路[7 ] (Document ,42 ,Footnote1) 。6 月 20 日 , 蒋介石与庄莱 德进行了一次私人谈话。首先 , 他抱怨美国没有提前协商 , 便开始了美蒙建交的活动。该行动 在有利于共产党集团的同时 ,“又会给‘中华民国’的利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对于美国在 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策略 , 蒋介石认为将导致“两个中国”, 果真如此 , 台湾会退出联合国。 其次 , 他又将美蒙关系与中国代表权问题联系起来 , 说这是美国正在酝酿一场“对华政策的蓄 意改变” (这恰恰证实了此前庄莱德的估计) [7 ] (Document ,32) 。 面对上述情况 , 国务院指示各驻外使馆 , 让它们努力消除美国将改变对华政策的舆 论[7 ] (Document ,40 ,Footnote1) 。同时 , 肯尼迪决定让史蒂文森与卡伯特·洛奇 (前任美国驻联合国代 表) 、多诺万 (《时代》杂志编辑主任) 以及罗伊·霍华德 (美国著名报业财阀) 等人谈话 , 目 的是让他们规劝蒋介石接受美国的立场。结果 , 只有霍华德一人响应 , 洛奇和多诺万拒绝合 ·05·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 年第 1 期 作[7 ] (Document ,34) 。7 月 6 日 , 总统安全事务特别助理麦乔治·邦迪与美国中央情报局驻台湾站站 长雷·克莱因进行长谈。克莱因报告说 , 目前最令蒋介石烦心的是美蒙关系及美国支持“两个 中国”的可能性。对于前者 , 国民党表示决不让步 ; 对于后者 , 则以退会相威胁 (可见 , 美国 上述努力的效果并不明显) 。因而 , 他得出结论 :“如果不扭转现在的趋势 , 预计会有一场严重 的分裂”。为此 , 克莱因建议肯尼迪写信给蒋介石 , 重申对台湾的支持 ; 同时取消向蒙古派驻 外交使团的打算[7 ] (Document ,39) 。 根据克莱因的建议 , 7 月 14 日 , 肯尼迪亲自致函蒋介石。关于蒙古问题 , 肯尼迪总统解 释说 , 美国与蒙古的建交活动只是试探性的 , 其真正关心的是联合国问题 , 即“避免让外蒙古 问题对更为重要的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产生负面影响”。鉴于非洲国家似乎已同意了苏 联的一揽子 , 所以美国希望台湾放弃对蒙古入会的否决权 , 以免得罪非洲国家。关于中国 代表权问题的具体策略 , 肯尼迪认为放弃“暂缓讨论”已成必然。目前 , 美国最需要的是与台 湾进行一次有关上述事项的协商 , 希望蒋能派一位全权代表赴美。最后肯尼迪再次保证 : “我 的基本目的是尽一切可能支持‘中华民国’, 并反对中共进入联合国”[7 ] (Document ,42) 。不久 , 庄 莱德复电 , 称蒋介石正在考虑派副总统陈诚访美。 由于已得知陈诚将要访美 , 所以美国必须预先确定对中国代表权问题的策略及对蒙古问题 的态度。7 月 28 日 , 肯尼迪、腊斯克、庄莱德、邦迪等召开高层会议。会上 , 腊斯克建议 , “重要问题”策略 (理由是中国代表权问题可能影响到美国的利益 , 并对联合国产生破坏作用) 是美国可以选择的最好手段 ,“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得到明显的、起阻碍作用的三分之一选票的 适当机会”。况且 ,“‘中华民国’政府不会接受任何‘两个中国’的建议”。肯尼迪认为 , 只使 用“重要问题”策略太露骨 ! 必须设计出一个更为吸引人的方案 , 从而有利于“重要问题”案 以简单多数获得通过。此时 , 腊斯克提出 , 瑞典建议的“委员会”方案堪当此任。该方案主张 建立一个“委员会”, 负责研究中国代表权问题 (后增加联合国席位分配问题) , 然后在第 17 届联大上提出报告。最后 , 总统同意了腊斯克的建议。对于蒙古问题 , 肯尼迪认为 , 国民党一 定不能否决蒙古。腊斯克进一步补充说 , 如果因此毛里塔尼亚没有加入联合国 , “美国就会激 怒非洲国家 , 从而使其计划彻底失败”。同时 , 肯尼迪表示 ,“为了能够在中国代表权问题上取 得胜利 , 美国应该搁置对外蒙古的承认”。7 月 20 日 , 国务院将此事通 知 汤 普 森[10 ] (Document ,200) ; [7 ] (Document ,44) 。 根据美台协议 , 陈诚于 7 月 31 日至 8 月 3 日访问了美国。第一天 , 双方代表仅就原则性 问题进行了会谈。美国再次肯定了“采取一切手段阻止中共进入联合国”的基本政策 , 给陈诚 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8 月 1 日 , 美台双方进入实质性讨论。会上 , 腊斯克透露 , 早晨 , 他与陈诚已经就“重要问题”方案“取得一致”。接着 , 双方代表开始讨论蒙古问题。美方认 为 , 其关于蒙古的立场是灵活的。而且 , 目前它已搁置了美蒙建交会谈 (8 月 11 日 , 美国国 务院发言人怀特向新闻界公布了这个消息[7 ] (Document ,200) ; [5 ] (P ,205) ) 。对于美国来说 , 它更关心的 是蒙古加入联合国的问题 , 因为这将影响到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投票情况。苏联与布拉柴维尔集 团已就毛、蒙同时加入联合国达成协议。如果国民党对蒙古加入联合国行使否决权 , 苏联一定 会报复性地否决毛里塔尼亚。这样 , 势必会使布拉柴维尔集团迁怒于美台 , 因而投票赞成中国 进入联合国。陈诚表示 , 他完全了解中国代表权与蒙古问题的关系。然而 , 国民党认为 , 蒙古 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5 ] (P ,204) 。如果蒙古被允许加入联合国 , 首先会在台湾产生很大的反响 ; 其次还会增加共产党集团的威望 , 并对铁幕后的人们尤其是大陆同胞产生不良影响。况且 , 国 ·15· 论 1961 年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中的蒙古因素 民党五院已一致通过决议 , 责成“‘中华民国’政府使用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一切方法阻止外蒙 古进入联合国”。然而 , 肯尼迪认为 , 台湾既想留在联合国 , 又想置蒙古于联合国之外 , 考虑 到目前中国代表权问题与毛、蒙申请加入联合国的密切关系 , “二者不可兼得”。“台湾的一些 人可能认为 , 美国承认外蒙古是间接地承认北京 , 这是不对的。美国惟一关心的是在中国代表 权问题上获胜”。结果 , 双方无法就此达成协议 , 只得将其留待以后解决[7 ] (Document ,46) 。 经过这次会议 , 美台终于在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具体策略上取得一致 (9 月 13 月 , 国 务院将此策略作为政策指令通知史蒂文森[7 ] (Document ,60) 。而且 , 美蒙建交问题也已就此搁置。 此后 , 二者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于台湾对蒙古加入联合国的态度问题 , 即是否对其动用否决 权。 三、美台协议的最终达成 为了解决美台在蒙古加入联合国问题上的分歧 , 8 月初 , 肯尼迪、史蒂文森、总统特别助 理阿瑟·施莱辛格等人进行了一次讨论。会间 , 肯尼迪认为 , 美国必须继续劝说蒋介石为了保 持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 , 放弃对蒙古使用否决权。具体措施是 : “下周他想就此事给蒋介石写 一封信”, 同时 , 让蒋介石在美国的朋友 , 尤其是罗伊·霍华德和亨利·卢斯也参与劝说活 动[7 ] (Document ,48) 。按照上述打算 , 肯尼迪致函蒋介石 ,“强烈反对‘中华民国’政府以否决权阻 碍外 蒙 古 加 入 联 合 国”。并 说 , 如 果 国 民 党 同 意 放 弃 该 权 力 , 美 国 将 就 此 弃 权[7 ] (Document ,54 ,Footnote3) 。但美国人心里清楚 , 仅此诱惑是无法让蒋介石心动的。于是 , 邦迪又 告知叶公超 ,“事实上 , 如果‘中华民国’政府能就不否决外蒙古加入联合国一事向美国作出 秘密保证 , 那么 , 美国将乐于同其一道努力从法属非洲国家那里得到对于我们关于中国代表权 立场的最大支持”[7 ] (Document ,55) (8 月 5 日 , 美国高层会议已决定就此事与前法属非洲国家协 商[7 ] (Document ,48) ) 。 8 月 26 日 , 蒋介石致信肯尼迪 , 声称要利用否决权阻止蒙古和毛里塔尼亚加入联合 国[7 ] (Document ,59) 。这表明蒋介石对美国的诱劝无动于衷。于是 , 美国逐渐开始考虑对蒋介石施 压。9 月 6 日 , 腊斯克致函蒋介石 , 重申双方在蒙古问题上进行合作的必要性 , 并声称 : “如 果我们不能 (就此) 达成协议 , 我确信你将能够理解美国必须要保持自己的行动自由 , 利用我 们 (指美国) 认为最好的手段去推进我们双方共同寻求的目标”[7 ] (Document ,59) 。紧接着 , 蒋介石 复信给肯尼迪称 ,“同意外蒙古加入联合国是屈从于‘国际敲诈’”。真若如此 ,“中华民国”政 府则是放弃了它的道德立场 , 这种“致命的打击”, 即使是保持联合国代表权也无法弥补。正 如庄莱德所说 , 国民党正处在一种宁可玉碎 , 也不瓦全的状态。而美国为了“共同利益”, 虽 然明知劝蒋希望渺茫 , 却又不得不继续努力[7 ] (Document ,61) 。 经过一系列的劝说活动 , 蒋介石仍不为之所动 , 而距第 16 届联大召开的日期却越来越近 了。于是 , 在失望之余 , 美国只得将其策略由诱劝改为施压 , 以求速成。9 月 28 日 , 腊斯克 同台湾驻联合国“代表”蒋廷黻等人会谈 , 敦促台湾放弃对蒙古的否决权。接着 , 他又召见叶 公超等讨论蒙古问题。期间 , 腊斯克指出 , 如果台湾因执拗地坚持否决蒙古而被逐出联合国 , 反过来 , 却埋怨美国没有尽力 , 那么 ,“为了保护自己的立场 , 美国别无选择 , 只能对事实加 以回顾 , 并将美台的立场彻底区分开来”。真要这样 , 将“不幸地影响美台未来的关系”。但国 民党代表仍然坚持原来的看法 , 并寄希望于布拉柴维尔集团投票的不一致。他们认为 , 在这种 ·25·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 年第 1 期 情况下 , 即使台湾对蒙古行使否决权或弃权 , 国民党的立场也会因“重要问题”案而获救。最 后 , 他们重申 :“必要的话 , 如果安理会足够的弃权票仍不能阻止外蒙古进入联合国 ,‘中华民 国’政府将动用否决权”[7 ] (Document ,63) 。 可是 , 没过多久 , 蒋介石便在美国强大的压力下走向了软化。10 月 2 日 , 他与庄莱德进 行了一次会谈。会谈中 , 蒋介石问了庄莱德七个问题 : (1) 如果台湾否决了外蒙古 , 美国是否 真的会投赞成票 ? (2) 是否会发表“白皮书”攻击台湾 ? (3) 是否会承认外蒙古并与之建交 ? (4) 是否会与台湾断交 ? (5) 中国又因此加入联合国 , 美国是否会将台湾作为中共领土的一部 分 ? (6) 上周 , 安理会决定在毛、蒙加入联合国问题上先考虑毛里塔尼亚 , 美国是否主张先考 虑外蒙古 ? (7) 美国未与国民党提前协商便开始了有关蒙古问题和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某些活 动 , 这是否意味着它决意在这两个问题上单独行事 ? 上述七个问题有五个是关于台湾否决外蒙 古的后果的 , 其中 , 国民党最担心的还是美台关系 , 蒋介石确实被腊斯克的威胁吓住 了[7 ] (Document ,64) 。 当天 , 国务院致电庄莱德 , 对其如何回答蒋介石的七个问题作了具体指示 , 其中对于头五 个问题的回答 , 可谓是软硬兼施 : (1) 美国将保持投票的行动自由 ; (2) 美国并未考虑发表 “白皮书”。但如果台湾否决了外蒙古 , 美国须向公众说明美台分歧的原因 , 只是不持批评台湾 的态度。如果台湾反过来批评美国 , 美国将被迫予以回答 ; (3) 国务院已声明搁置与外蒙古建 交的试探 , 但美国不能因此而作出长期承诺 ; (4) 美国不会与台湾断交。然而 , 由于台湾离开 联合国后国际地位受到影响 , 美台关系也将不可避免地遭到歪曲 ; (5) 如果中国因此而进入联 合国 , 这将对美国乃至世界舆论产生影响 , 从而影响到美国有关台湾和大陆关系的立 场[7 ] (Document ,64) 。由是观之 , 这时美国对台湾的策略已转向一打一拉 , 有放有收 ; 既不能将台 湾逼入死角 , 令其绝望 , 又必须让台湾感觉到相当的压力 , 以迫使它改变原来的立场。 接着 , 国民党又一次采取主动。10 月 4 日 , 叶公超与邦迪进行会谈 , 道出了蒋介石在蒙 古问题上渐趋松动的原因。其一 , 国民党对布拉柴维尔集团的劝说活动的结果令它大失所望。 用叶公超的话说 ,“非洲人 (只) 对毛里塔尼亚感兴趣 , 对我们的问题则漠不关心”; 其二 , 前 几天 , 腊斯克与蒋廷黻等人严厉的谈话“使蒋介石大为震惊”。当时 , 腊斯克说 :“如果分歧继 续下去 , 可能会影响‘两国’的基本关系”。邦迪认为 , 正是这句话“导致蒋介石向庄莱德提 出了一系列让他本人极为痛苦的问题”。最后 , 叶公超声称 , 这时来自于总统的友好和鼓励可 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7 ] (Document ,65) 。于是 , 第二天 , 肯尼迪为“中国革命五十周年”专 门向国民党发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电。同时 , 鉴于国民党强烈要求美国重申对台湾的坚决支 持 , 当天肯尼迪又致信蒋介石 , 满足了他的要求。引人注意的是 , 信间肯尼迪为腊斯克对国民 党的威胁作了解释和掩盖 , 从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腊斯克与肯尼迪一打一拉、一黑一白的双簧 策略[7 ] (Document ,66) 。 由于美国的稍稍让步 , 蒋介石乘机亮出了自己的底牌。10 月 6 日 , 他与庄莱德会谈。首 先 , 蒋介石“倾诉”了改变对蒙政策的难处 , 一方面要面对“立法院”阻止蒙古进入联合国的 决议 ; 另一方面又要向政府官员、军队和公众解释这种政策逆转。经过这些铺垫之后 , 蒋介石 提出了他的要求 ———肯尼迪公开声明坚决支持台湾 , 并保证利用一切手段 , 包括必要时在安理 会的行动 , 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在他看来 , 只有这样的声明 , 才能使他说服“立法院”与公 众。当然 , 也只有这样的声明才能换得他放弃对蒙古的否决权。实质上 , 正如庄莱德所说 , 蒋 介石这样做也是想“要肯尼迪再次向中国人民保证 , (虽然) 外蒙古在今年加入了联合国 , ·35· 论 1961 年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中的蒙古因素 (但) 红色中国不会在下一年随之加入。”这才是蒋介石真正担心的[7 ] (Document ,67) 。 作为对蒋介石的答复 , 庄莱德随即通知国民党政府 , 肯尼迪答应在即将到来的 10 月 11 日 的记者招待会上重申强烈反对中共进入联合国 , 并继续坚决支持“中华民国”保有在联合国各 机构的代表权。与此同时 , 肯尼迪拒绝在声明中提及安理会或否决权。原因是 : “美国正在争 取对‘重要问题’争论的支持 , 提及安理会或否决权既会削弱上述支持 , 又会表明美国对当前 努力可能失败的恐惧”。实际上 , 与以往相比 , 美国并未对台湾作出任何让步 , 或者说没有在 关键问题上满足国民党的要求。所以 , 后者对此答复并不满意 , 并再次提出附加保证的要求。 美国又一次拒绝 , 而且 , 还对台湾的一再要求表现得十分不耐烦[7 ] (Document ,68) 。 鉴于以上情况 , 国民党选择了“后退” (此前 , 台湾已为改变对蒙政策作了一些努 力[7 ] (Document ,69) ) 。10 月 10 日下午 , 陈诚指示叶公超通知美国 :“‘中国政府’对外蒙古的立场 与对肯尼迪的态度无关 , ⋯⋯完全是出于内部原因”。同时 , 希望肯尼迪搁置 10 月 11 日在记 者招待会上的声明 , 因为它不能改变“中华民国”政府的立场[7 ] (Document ,70) 。显而易见 , 此时 蒋介石的本意绝非“后退”, 而是以退为进 , 将美一军。美蒋关系再次走向僵局。即使如此 , 美国国务院仍坚持反对答应国民党的要求 , 理由是这样的声明将在联大产生一种失败主义情绪 , 并削弱美国现行的计划 , 即“重要问题”和“委员会”策略[7 ] (Document ,70) 。然而 , 出于“阻 止中共进入联合国”这个最基本的战略考虑 , 美台协议这扇门又不能完全关死。于是 , 美国最 终走向了“相对让步”。 10 月 11 日 , 邦迪致电克莱因 , 让他转告蒋介石 , 肯尼迪准备作出秘密保证 : 必要时 , 使 用否决权阻止中共进入联合国。但是 , 此保证必须绝对保密 , 原因是 : 如果将其泄露出去 , 既 会损害美台在联合国的共同目标 , 又会表明二者对失败的恐惧。同时 , 命令克莱因提请蒋介石 注意 , 该保证并非意味着美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使用否决权。美国的保证是 : “总统将使用任何 可能有效的斗争手段 , 包括否决权”。最后 , 授权克莱因 , 由他决定是否允许蒋介石将此事告 知国民党政府的关键人物[7 ] (Document ,71) 。就这样 , 在蒋介石“后退”的压力下 , 美国走上了折 衷的道路 ———既能避免公开进行附加保证的弊端 , 又相对地满足了蒋介石的要求。但蒋介石能 否接受此让步 , 还要看他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因为该秘密保证只能预防中共进入联合国 , 对于 向“立法院”和公众的解释工作用处不大。至于说美国为什么选择克莱因作为美台的传话筒 , 一则是由于该任务的特殊性 (要求极端保密) ; 二则是由于克莱因个人的能力以及他与蒋氏父 子的密切关系[13 ] 。 接到指示后 , 克莱因先后与蒋经国、叶公超进行了讨论。最后 , 蒋经国拿出了一份蒋介石 业已同意的协议草案 , 它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 A、“美国不会投票赞成外蒙古加入联合国”; B、肯尼迪公开声明的内容 (在中国代表权问题上 , 坚决支持台湾、反对中国) ; C、肯尼迪对 蒋介石秘密保证 :“我希望向您保证 , 只要在阻止中共加入联合国方面 , 美国的否决权是必要 的和有效的 , 任何时候 , 它都将使用该权力”; D、“‘中华民国’不会使用否决权反对外蒙古 加入联合国”[7 ] (Document ,72) 。对于蒋介石的协议草案 , 美国只是作了几点次要的修改 , 基本上全 盘接受。10 月 16 日 , 克莱因回电说 , 蒋介石对美国的答复非常满意。甚至于美国对蒙古投票 所保持的灵活态度 , 蒋介石也表示可以接受。只是要求美国在决定投赞成票之前 , 须先行通知 国民党[7 ] (Document ,73) 。 这样 , 经历了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 , 美台双方终于在相互让步的情况下达成了协议。其 中 , 台湾之所以在美国稍作让步之后也相应地妥协 , 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秘密保证已经否定了 ·45·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 年第 1 期 中国将继蒙古之后进入联合国的可能性。台湾坚持要在安理会否决蒙古 , 更多的并非是出于国 内考虑 , 而是惧怕中国随之进入联合国 , 出现“两个中国”的局面。 作为协议的结果 , 10 月 17、18 日 , 肯尼迪分别作出了秘密保证和公开声明[7 ] (Document ,74) 。 紧接着 , 10 月 25 日 , 安理会在 9 票对 0 票 , 1 票弃权的情况下接纳蒙古加入联合国 , 其中 , 美国弃权 , 台湾没有参加投票。两天后 , 根据联大第 1630 号 ( ⅩⅤⅠ) 决议 , 蒙古加入联合 国 , 台湾同样没有参加投票。同一天 , 毛里塔尼亚也被接纳加入联合国。关于中国代表权问 题 , 12 月 1 日 , 澳大利亚、哥伦比亚、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等五国联合提出一个决议草案。 该草案谬称 : 有关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任何改变均属重要问题 , 需 2/ 3 多数票予以决定。 结果 , 该草案以 61 票对 34 票 , 7 票弃权作为联大第 1668 号 ( ⅩⅤⅠ) 决议案获得通过。其 中 ,“布拉柴维尔集团”除加蓬和多哥缺席外 , 其余十个国家均投了赞成票[5 ] (P ,217) 。事实上 , 这都是美非协议、台非协议的直接产物[7 ] (Document ,48、68) , 或者说是非洲国家对于台湾没有否决 蒙古而间接使毛里塔尼亚加入联合国的回报。 四、结  语 纵观美台关于蒙古问题的争论 , 我们可以看出 : 从 1961 年 6 月 1 日到 8 月 1 日 , 双方的 矛盾集中于美蒙建交问题 ; 8 月份以后 , 随着美蒙建交活动的搁置 , 蒙古加入联合国问题上升 为主要矛盾 (而总的来说 , 这一对矛盾又是美台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分歧在新的基点上的继 续和延伸) 。 美台双方最终何以能够达成协议 , 根本原因在于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 即保住台 湾在联合国席位的同时 , 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然而 ,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 , 在达成协议的过程 中 , 一方面是美国千方百计地制止国民党对蒙古使用否决权 , 以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 ; 另一方 面却是台湾顽固不化地坚持否决蒙古 , 以防止美国在让蒙古加入联合国之后走向“两个中国”。 因此 , 在这一过程中 , 双方的“共同利益”才迟迟未起作用。此外 , 美台的具体策略对推动协 议的最终达成也起了相当的作用 , 它是“共同利益”能够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其中 , 美国的 策略要相对主动些 , 手段上也更为灵活和多样。在一定程度上 , 台湾是在美国的威胁和允诺的 双重作用下走向妥协的。在这些威胁和允诺的背后 , 隐藏着美台联盟中美国相对较少的依赖 性[14 ] 。当然 , 作为矛盾另一方的台湾 , 也绝非完全被动。关键时刻 , 它同样会将美一军 , 制 造出一个僵局 , 而其真正的目的在于以此僵局逼迫美国继续让步。显而易见 , 这种策略的有效 性并非来自台湾本身的实力 , 而是起源于美国人眼里台湾地位的“极端重要性”[15 ] 。 同时 , 相比较而言 , 美台双方关于蒙古加入联合国的矛盾要比在美蒙关系和中国代表权问 题上的矛盾更复杂。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苏联与前法属非洲的一揽子计划和由此而产生的“显 性的”美台协议及“隐性的”美非协议和台非协议之间的关系上。究其实质 , 上述计划或协议 中的关结点是蒙古加入联合国问题 , 其中主要涉及到国民党是否会在安理会行使对蒙古的否决 权一事。由此 , 我们可以认为 , 蒙古最终加入联合国既是美非一揽子计划的副产品 , 同时又是 美台协议的相应产物。在这个意义上 , 蒙古能够在 1961 年加入联合国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参  考  文  献 ] [ 1 ] 崔丕. 美国对日单独媾和政策形成史论 [J ] . 美国研究 , 1992 , (2) . ·55· 论 1961 年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中的蒙古因素 [ 2 ] 林利民. 遏制中国 ———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 [ M ] . 北京 : 时事出版社 , 2000. 203 —210. [ 3 ] U. S.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NSC5429/ 2 [ Z] . Review of U1S1Policy in the Far East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2 —1954 , Volume Ⅻ, pp . 770 —776 ; NSC5429/ 5 [ Z] . Current U1S1 Policy To2 ward The Far East , FRUS 1952 —1954 , Vol. Ⅻ, pp . 1062 —1063. [ 4 ]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1 —1963 , Volume V , Soviet Union , Document 6 [ EB/ OL ] . http : / / www. state. gov/ www/ about state/ . [ 5 ] 陈志奇. 美国对华政策三十年 [ M ] . 台北 : 中华日报社 , 1981. 205. [ 6 ] 〔美〕小阿瑟·施莱辛格. 一千天 ———约翰·菲·肯尼迪在白宫 [ M ] . 北京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81. 432. [ 7 ]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1 —1963 , Volume XXII , Northeast A2 sia , China , Document 3 [ EB/ OL ] . http : / / www. state. gov/ www/ about state/ . [ 8 ] 资中筠. 战后美国外交史 : 上 [ M ] . 北京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94. 427. [ 9 ] NSC5913/ 1 , U. S. Policy in the Far East , Microfilm 第三次增补 , Reel III. [ 10 ]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1 —1963 , Volume XXII , Northeast A2 sia , Mongolia , Document 198 , Footnote 1 , 2 [ EB/ OL ] . http : / / www. state. gov/ www/ about state/ . [ 11 ] TAJ EN L IU. A History of Sino2American Dipomatic Relations. 1870 —1974 [ M ]. Taipei , Tai Wan , 1978. 387. [12 ] 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 : 第九卷 [ M ] . 北京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95. 52. [13 ] 〔法〕阿兰·盖兰. 中央情报局人物志 [ M ] . 北京 : 群众出版社 , 1984. 182 —184. [14 ] 金应忠 , 倪世雄. 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 [ M ] .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2. 300 —302 , 305. [15 ] 〔美〕汉斯·摩根索. 国际纵横策略 ———争强权 , 求和平 [ M ] . 上海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5. 243. ·65·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 年第 1 期
/
本文档为【论196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中的蒙古因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