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贫血

2009-11-18 21页 doc 143KB 7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60808

暂无简介

举报
贫血贫血 目录 医学术语 贫血具体分类 孕妇贫血对胎儿的影响 贫血及其鉴别诊断 中医对贫血的辨证论治 几种可遗传的贫血 为什么化疗和放射治疗能引起继发性贫血? 女性贫血的五大饮食营养误区 孕妇贫血的原因 医学术语 贫血具体分类 孕妇贫血对胎儿的影响 贫血及其鉴别诊断 中医对贫血的辨证论治 几种可遗传的贫血 为什么化疗和放射治疗能引起继发性贫血? 女性贫血的五大饮食营养误区 · 孕妇贫血的原因    医学术语   1简介: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
贫血
贫血 目录 医学术语 贫血具体分类 孕妇贫血对胎儿的影响 贫血及其鉴别诊断 中医对贫血的辨证论治 几种可遗传的贫血 为什么化疗和放射治疗能引起继发性贫血? 女性贫血的五大饮食营养误区 孕妇贫血的原因 医学术语 贫血具体分类 孕妇贫血对胎儿的影响 贫血及其鉴别诊断 中医对贫血的辨证论治 几种可遗传的贫血 为什么化疗和放射治疗能引起继发性贫血? 女性贫血的五大饮食营养误区 · 孕妇贫血的原因    医学术语   1简介: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贫血患者红细胞计数的降低与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一般是成比例的,但是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的红细胞计数减少比血红蛋白的减少相对的较少,以致贫血较轻时红细胞计数可以不低于正常。相反,大红细胞型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地偏高,而红细胞计数偏低。当失水、水滞留或急性大量失血后血液总量尚未恢复到正常时,血红蛋白的浓度不能准确反映贫血的真实程度,因此临床上要考虑这些因素对贫血的影响。此外,在急性大量血管内溶血时,血浆内含有较高浓度的游离血红蛋白,这时血红蛋白测定的结果高于贫血的实际程度。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计数更能反映贫血的程度。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正常成人血红蛋白量男性为12—16克/100毫升,女性为11—15克/100毫升;红细胞数男性为400一550万/立方毫米,女性为350—500万/立方毫米。凡低于以上指标的即是贫血。临床现为面色苍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   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多种: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一般要给与富于营养和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含丰富无机盐和饮食,以助于恢复造血功能。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时间。   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 Hb<120 g/L ,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 g/L ,孕妇Hb<100 g/L ,就是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   约有 30%-40%的婴幼儿患有贫血,主要是由于母体贫血造成的连锁反应,致使新生儿从母体中吸收的生血物质的补给不足,体格及智力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产生厌食、挑食、对各种感染抵抗力减退等。妇女的贫血发病率为64.4%,女性的例假、怀孕时自身及胎儿对生血物质的双重需求、分娩出血都是直接原因。过去贫血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近年来因减肥而造成营养失调,形成了严重贫血的又一人群。 [编辑本段] 贫血具体分类   1.“缺铁性贫血”,缺铁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见于营养不良、大量成长期小量出血和钩虫病;只要是女性就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所以平均大约有20%的女性、50%的孕妇都会有贫血的情形。如果贫血不十分严重,就不必去吃各种补品,只要调整饮食就可以改变贫血的症状。比如首先要注意饮食,要均衡摄取肝脏、蛋黄、谷类等富含铁质的食物。如果饮食中摄取的铁质不足或是缺铁严重,就要马上补充铁剂。维他命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所以维他命C的摄取量也要充足。其次多吃各种新鲜的蔬菜。许多蔬菜含铁质很丰富。如黑木耳、紫菜、发菜、荠菜、黑芝麻、莲藕粉等。   2.“出血性贫血”;急性大量出血(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或外伤等)所引起的。   3.“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过度破坏所引起的贫血,但较少见;常伴有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 4.“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乏红细胞成熟因素而引起的贫血,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婴儿和孕妇长期营养不良;巨幼细胞贫血是指骨髓中出现大量巨幼细胞的一类贫血。实际上巨幼细胞是形态上和功能上都异常的各阶段幼稚红细胞。这种巨幼细胞的形成是DNA合成缺陷的结果,核的发育和成熟落后于含血红蛋白的胞浆。身体多种组织细胞皆受DNA合成缺陷的影响,但以造血组织最严重,特别是红系细胞。粒系细胞和巨核细胞也都有形态上的改变和成熟细胞数量的减少。巨幼细胞包括原巨幼细胞、早巨幼细胞、中巨幼细胞和巨幼细胞各不同发育阶段的幼稚红细胞。这些巨幼细胞均比相应的正常幼红细胞大,浆核比例比正常略高。经Wright染色后,原巨幼细胞的胞浆呈深蓝色,无颗粒,核周围有一染色较浅的圈;核圆形,染成紫色,最显著的特点是染色质呈颗粒状,彼此隔开,隔开处比较透亮,有时在核的周边有彼此分开的染色质小块,形成所谓“钟面”的状态;核仁较大,蓝色。当细胞逐渐成熟,染色质保持其颗粒状结构,不易形成深染的固缩块状物。有时巨幼细胞贫血较轻,巨幼细胞的形态往往不很典型,称为类巨幼细胞。绝大多数巨幼细胞贫血是由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但也有一小部分是例外,如抗代谢药物引起的巨幼细胞增生、红白血病和红血病、铁粒幼细胞贫血的巨幼细胞增多、遗传性乳清酸尿等。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细胞的形态都是相同的。经过适当的治疗,这些巨幼细胞都能很快变成正常的幼稚红细胞。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在疗程后期可能出现相对缺铁现象,要注意及时补充铁剂。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疾病名称   中文名称: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中文又名: 巨幼贫 疾病简介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因缺乏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所致。孕前或孕中缺乏维生素B12或者叶酸可能会患上一种名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疾病。这种贫血的特点是骨髓里的幼稚红细胞量多,红细胞核发育不良,成为特殊的巨幼红细胞。这两种营养素都是在红细胞的合成阶段发挥巨大作用的物质。正常人缺乏叶酸15-18周以上会发生贫血,但由于孕妇对于叶酸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同时尿中叶酸的排出量增加,因此缺乏症状出现的早并且严重。经常以感染和妊娠中毒症状为主要诱因,表现为呕吐、腹泻、舌炎,常有低热、水肿、脾肿大,可能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发育不良。中国医学科学院报道88名成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患者中有43.2%的是妊娠妇女,因此在我国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问。一经诊断为贫血,应当摄入富含叶酸的新鲜蔬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肝脏、瘦肉,并改善烹调方法,目前很多孕妇专用奶粉中均强化了叶酸,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牛肉、瘦猪肉等均有丰富的维生素B12,此外,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也能够帮助提高吸收率。应引起注意的是大量摄入维生素C可能破坏食物中大部分维生素B12,如果因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并发神经系统病变,单纯以叶酸治疗,贫血可以减轻但神经系统症状反而加重,因此必需辅助补充维生素B12或者甲基维生素B12治疗。 [编辑本段] 症状   症状详细描述   (1)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20-40岁孕妇和婴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及消化道功能紊乱。 1)贫血表现 见缺铁性贫血。 2)消化道表现 舌炎和舌体疼痛,全舌呈"鲜牛肉状",舌乳头萎缩而光滑;食欲减退及腹胀、腹泻等。 3)神经系统表现 见于维生素B12缺乏尤其是恶性贫血病人,有手足麻木、无力或蚁行感、共济失调、感觉迟钝、大小便失禁、易激动、健忘以及精神失常。   5.“恶性贫血”,缺乏内因子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6.“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有胃酸缺乏和脊髓侧柱、后柱萎缩,病程缓慢;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变化主要为红骨髓的脂肪化,也就是说原来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被脂肪所取代,取代的数量越大则贫血越严重。根据起病缓急、病情轻重、骨髓破坏程度和转归等,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在我国经部分地区调查,每10万人中有1.87 ~2.1人发病,与日本报道的发病率相近。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急性型与慢性型病例的比例为1∶4.6。再生障碍性贫血似属中医学“虚劳”、 “虚损”及“血证”的范畴。以往认为是不治之症,经过4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践,对其预后已有改观。据调查,平均死亡年龄延长,病死率下降,患病率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住房要通风。忌服合霉素、氯霉素、磺胺类、退热止痛片等抑制骨髓的药物。 [编辑本段] 孕妇贫血对胎儿的影响   [2]孕妇贫血是孕妇在怀孕期发生的一种营养缺乏症,那么此时孕妇贫血对胎儿有影响吗?不断发育的孕宝宝会从妈妈体内夺去大量的营养物质包括血清铁,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因孕期反应或营养尤其二价铁元素补充不充足,就会发生贫血的状况。由于在胎儿与孕妇本身争夺血清铁的情况下,孕妈妈往往发挥伟大母爱精神把营养物质优先贡献给胎儿利用,所以孕妇贫血早期,说明胎儿已经将孕妈妈体内的血清铁毫不客气的“夺走”,也就是说此时,孕妇贫血还未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   但是孕妇贫血严重对胎儿有影响吗?此时孕妇贫血对胎儿的影响为:长期下去,孕妇贫血必定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比如胎儿生长受限,由于贫血而造成缺氧,胎儿容易发生胎儿窘迫,早产或者死胎。   孕妇贫血不仅对胎儿的健康有影响,而且孕妇贫血若发生在怀孕期,贫血孕妈妈也比健康妈妈患妊娠中毒症的风险高,如果孕妇贫血发生孕后期,孕妇生产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使产程延长的状况,并且孕妇贫血也会使孕妇产后发生抵抗力下降及产后恶露的情况,使孕妇产后恢复变得缓慢。   日常生活以及饮食的注意事项   (1)饮食调摄:饮食营养要合理,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应偏食,否则会因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而引起贫血。要富有营养及易于消化。饮食应有规律、有节制,严禁暴饮暴食。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多饮茶能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利于巨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但缺铁性贫血则不宜饮茶,因为饮茶不利于人体对铁剂的吸收。适当补充酸性食物则有利于铁剂的吸收。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配合滋补食疗以补养身体。   (2)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推荐几样家常的补血食物:   黑豆:我国古时向来认为吃豆有益,多数书上会介绍黑豆可以让人头发变黑,其实黑豆也可以生血。黑豆的吃法随各人喜好,如果是在产后,建议用黑豆煮乌骨鸡。   发菜:发菜的颜色很黑,不好看,但发菜内所含的铁质较高,用发菜煮汤做菜,可以补血。   胡萝卜:胡萝卜含有很高的维生素B、C,同时又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不过许多人不爱吃胡萝卜,我个人的做法是把胡萝卜榨汁,加入蜂蜜当饮料喝。   面筋:这是种民间食品。一般的素食馆、卤味摊都有供应,面筋的铁质含量相当丰富。而补血必须先补铁。   菠菜:这是最常见的蔬菜。也是有名的补血食物,菠菜内含有丰富的铁质胡萝卜素,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如果不爱吃胡萝卜,那就多吃点菠菜吧。   金针菜:金针菜含铁数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20倍,铁质含量丰富,同时金针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C、蛋白质、脂肪及秋水仙醉碱等营养素。   龙眼肉:龙眼肉就是桂圆肉,任何一家超市都有售。龙眼肉除了含丰富的铁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补血的同时还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症。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也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萝卜干:萝卜干本来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所以它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却是最好的养生食物,它的铁质含量除了金针菜之外超过一切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贫血者最好不要喝茶,多喝茶只会使贫血症状加重。因为食物中的铁,是以3价胶状氢氧化铁形式进入消化道的。经胃液的作用,高价铁转变为低价铁,才能被吸收。可是茶中含有鞣酸,饮后易形成不溶性鞣酸铁,从而阻碍了铁的吸收。其次,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质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食用。 [编辑本段] 贫血及其鉴别诊断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及/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以及全血容量减少,并由此而引发的综合症状的总称。各种动物均常发生。   贫血的分类方法,比较使用的是按引起贫血的原因,将贫血分为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种类型。    诊断要领   临床上给贫血下一个笼统的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正确辨别贫血的性质,确定贫血的原因,则比较困难,诊断时应注意如下三个问题。    一 诊断贫血的着眼点   临床诊断贫血,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1 病史   除调查贫血原因外,还要着重了解贫血是急速发生还是缓慢发生?病程短急或缓长?群发、散发或个别发生?贫血症状是进行性加重还是治疗有效?等等。为进一步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2 粘膜色彩   粘膜色彩对反映贫血及贫血程度敏感可靠,是认识贫血的窗口。在检查粘膜时,着重注意有无出血点,必要时可配合血管脆性试验加以印证。可视粘膜通常检查眼结膜。   3 心肺机能障碍   贫血时,由于供血和血液携氧功能障碍,必然引起心肺机能不全,伴发心肺功能障碍症状,如心率、呼吸增数、呼吸困难等。对于反映贫血程度也是一个佐证。   4 贫血程度   贫血的程度,主要由贫血指标减少的程度和治疗效应两个方面反映出来。而这两个方面又都由外周血液和骨髓造血功能综合的反映出来。在数量变化上,仅外周血液成分减少而骨髓造血效应无变化者,贫血比较轻微;反之,外周血液成分显著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效应也减退者,贫血则比较重剧。治疗效应也是如此,经过治疗,外周血液成分尤其是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造血出现增生效应的,贫血比较轻微;反之,虽经施治,外周血液成分有所回升,而骨髓造血仍无增生效应,则贫血程度重剧,可能属于在生障碍性贫血。   5 贫血指标的一致性   反映血液成分的量变(数量差异)和质变(形态差异、比率变异等)的各个指标之间几乎都有一致性,例如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外周血液红、粒细胞比率与骨髓红、粒细胞比率,以及外周血象和骨髓象都有一致性,彼此呼应。如果相应指标之间变化不一致,则应仔细探讨其原因,尽力纠正,方可获得正确的结论。    二 诊断贫血和鉴别贫血性质的指标及其临床评价   诊断贫血的指标,临床最常用的有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象及骨髓细胞象。前三项是辨别贫血与否不 贫血病理原因 可缺少的基础指标,任何一项或三项都低于正常值,即可认为是贫血。后两项是用以进一步探讨贫血的性质和判定贫血程度的佐证指标,视需要和条件,酌情选用。   外周血液涂片上的红细胞形态,对诊断贫血比较有意义的有嗜碱性彩点与有核红细胞增多,见于铅中毒;球形红细胞,见于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碎裂红细胞增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海因氏小体,见于海因氏小体性贫血;网织红细胞与有核红细胞增多,常是血细胞在生旺盛的反映,网织红细胞数还可只是在生的程[1]度;小红细胞占多数者,多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鉴别贫血性质的指标,经常应用的是由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量计算出来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项指标。   MCV增大,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   增高,是溶血的指征、降低而伴有小细胞增多症,为缺铁性贫血;降低而伴有大细胞增多症,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综合MCV、MCH、MCHC三者的变化,可将贫血鉴别为低血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及高色素大细胞性贫血(MCV增大,MCHC高于正常值)三种。    三 诊断贫血的分析要领   贫血的完整诊断,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探讨病因、确定贫血性质和治疗效应验证诊断。为此,在临床上需从如下三方面去考虑。   1 探讨病因    贫血尤其是大失血是大失血性贫血,其病势急剧,甚至几分钟、几小时即可危及动物生命,必须及时查明失血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争取时间,作进一步治疗。在探讨病因上,必须紧紧围绕认识贫血的窗口——粘膜色彩变化情况加以分析。   粘膜急剧苍白的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失血,检查体表有无大创伤和大血管破裂,若没有,则要怀疑有无内出血。立即作胸、腹腔穿刺,若穿刺液呈血样,即可能是肝、脾或胸、腹腔大血管破裂。条件许可,也可用X线进行胸、腹腔透视观察有无内出血,不可丝毫迟疑,贻误诊断和治疗。另一种是粘膜急剧苍白伴有明显黄染,可能是溶血,注意有无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和体温反应,如出现血红蛋白血症并伴高热的,可能是感染性溶血性贫血,其提问正常或低下的,则可能是溶血毒物或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若粘膜逐渐苍白,应从三方面去分析。一是粘膜逐渐苍白,病程缓长、可能是营养性贫血或慢性失血性贫血。二是粘膜逐渐苍白伴黄染,可能是慢性溶血性贫血,如铜中毒、铅中毒。三是粘膜逐渐苍白伴出血倾向和反复感染,则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确定贫血性质   宜从红细胞的大小入手,可先粗略地观察血片上的红细胞直径,若多数小于5um,或红细胞大小不均,可能是缺铁性贫血,进一步测定血清铁盒作骨髓铁染色检查。若血清铁含量降低,骨髓细胞外铁盒铁粒幼细胞稀少或缺失,可确定为缺铁性贫血,再查缺铁的原因;若血清铁、骨髓细胞外铁和铁粒幼细胞都增多,则可能是维生素B6缺乏所至。如红细胞直径以大于5um的居多,则可能是大细胞正色素性或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进一步测定血浆维生素B12含量,取得佐证。   观察治疗效应,验证诊断   只要对贫血的病性判断准确,原因清除,通过除去病因,对症施治,多能见到明显的增生性造血效应。如营养性贫血,在应用铁、铜、钴或维生素B6、B12之后5-7天,外周血液显示网织红细胞增多,表明效应良好,诊断正确。否则,则当查明其不显效果的原因。    鉴别诊断    一 失血性贫血疾病的鉴别    急性失血性贫血疾病   急性失血,尤其是大失血所引起贫血的共同特点,是粘膜速变苍白,甚至结膜白如瓷,心肺机能障碍重剧,病程短急。出血不止,旋即恶化。血液各种成分呈平行地进行性减少。   创伤    有创伤的原因可查,在创伤后突然起病;体表可见创伤,清创后可见到出血部位,切实治学后出血即停止;血浆和血液成分同时减少。非开放性创伤则要注意创伤局部皮下或肌间有无积血,也可局部穿刺以行诊断,或依据血浆和血液成分平行地急速减少作出推断。    产后大出血   多因产仔时产道撕裂等原因引起,在产后出血不止而致贫血,仔细检查产道可发现出血部位。小血管破裂,多可自然止血。   慢性失血性贫血疾病   病程多缓长,病畜销售,贫血逐渐加重,不同程度地影响动物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变小,大小不均,中央淡染区扩大。血清铁及骨髓外铁减少。   蛔虫病   主症为便秘、腹泻交替发生,消瘦贫血,粘膜苍白,被毛粗乱,病程绵长,多衰竭死亡。粪内检查出蛔虫卵,有时排出虫体,驱蛔灵等驱虫显效。    反刍兽肝片形吸虫病   反刍兽因感染肝片形吸虫或大片吸虫地囊蚴而发病,虫体主要寄生在肝脏胆管内。病程多缓长,主症为粘膜逐渐苍白,长期出现前胃迟缓症状,高度消瘦,下颌、胸下及腹下浮肿。粪中检出虫卵,病理剖检在肝内可检出虫体。   二 溶血性贫血疾病的鉴别   溶血性贫血多病程短急或缓长,起病或快或慢;体温正常或升高,黄疸指数增高,粘膜苍白黄染,往往出现血红蛋白尿;在血液学变化上,血清呈金黄色,黄疸指数增高,间接胆红素增多,血小板增多,外周血片显示增生活跃,出现多量网织红细胞等幼稚性红细胞。引起溶血的原因很多,较常见有以下四类。   1 感染性溶血性贫血疾病   (1)钩端螺旋体病 急性型初期体温升高,结膜红肿,羞明流泪,以后体温下降,结膜苍白黄染,口粘膜及皮肤坏死,尿液减少,粘稠呈黄红色豆油样,红细胞减少。慢性型的逐渐消瘦贫血,尿呈黄褐色,排血红蛋白尿,红细胞明显减少。暗视野活体或镀银染色法检查血液(发热期)、尿液及脑脊液(无热期),可检出钩端螺旋体。   (2)梨形虫病 可视粘膜苍白黄染,有时粘膜上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血液稀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急剧减少,血片上可见到多量有核红细胞等幼稚红细胞,红细胞内可检出梨形虫。   (3) 附红细胞体病 本病发生于猪、牛、绵羊、猫等,不常发生。主要症状是发热、黄疸和贫血。多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猪常与力克次氏体并发。本病病势较缓和,无血红蛋白尿,急性病例在发热期于血涂片上可查出虫体,间接血凝试验有助确诊。   2 溶血毒引起溶血性贫血疾病   (1)毒蛇咬伤 有毒蛇咬伤史,咬伤后突然起病。常见咬伤局部肿胀剧痛,流血不止,呈紫黑色,极度水肿,往往坏死,毒素吸收后很快出现血尿、血红蛋白尿,胸腹腔大量出血,最后因心、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2)蓖麻子中毒 有误食蓖麻子的生活史,多在误食后数小时发病。主症为重剧的腹泻,粪中混血,流涎虚嚼,全身震颤,常伴血红蛋白尿,多归死亡。胃内容物中可检出蓖麻素。   (3)慢性铜中毒 有长期接触铜的生活史,铜累积至一定水平即引起溶血危象。主症为腹痛腹泻,呕吐,粪和呕吐物呈棕色或蓝色,结膜苍白黄染,胸、腹腔及心包可有大量液体,排血红蛋白尿。血液和组织中的铜的含量明显增高,溶血危象时血铜水平为78.5-314umol(正常为4.8ppm),此为铜中毒。    3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疾病   (1)新生畜同种免疫溶血性贫血 又名新生畜同种红细胞溶解,是新生畜的一种免疫性溶血病,骡驹多见,马驹、犊牛和仔猪也发生。有于出生吮初乳后8-48h内突然发病的病史。病畜精神极沉郁,卧底不起,全身肌肉柔软,心率、呼吸显著增数,第一心音增强,经常出现收缩期心内杂音,粘膜很快变为藏白色,高度黄染,排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或黑色,尿中无红细胞。血浆呈金黄色,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降低,病程极短,救治失时,数小时内死亡。   (2)不相合血液输注 多在不相合血液输注后突然起病。显现过敏性休克及溶血性贫血体征。   4 物理因素所致的溶血性疾病   犊牛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因饮水过多而引起溶血,有大量饮冷水后突然发病的病史。病犊呼吸困难,尿量增多,排血红蛋白尿,尿呈暗红色乃至黑红色。血液呈稀血症变化。轻症的1-2h可自愈,重症的多继发肺水肿而死亡。    三 营养性贫血疾病的鉴别   这类疾病,主要因造血物质如铁、铜、钴等不足;或慢性反复失血,铁的丢失过多;或幼畜生长发育过快,铁等造血物质需要量增多而致病。   1 铁缺乏 有铁缺乏的生活史,如补饲铁不足。幼畜多发,仔猪尤为多见。主症为仔畜生长缓慢,被毛粗乱,逐渐消瘦,粘膜苍白。往往继发大肠杆菌或链球菌感染,并发大肠杆菌病或链球菌性心包炎。缺铁性贫血的血液学变化,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象为红细胞直径偏小,且大小不均,中央淡染区扩大,补铁一周,外周血液多显增生性造血效应。   2 铜缺乏 原发性铜缺乏,在缺铜地区呈地区性发生。主症为贫血消瘦,结膜苍白,被毛颜色改变,牛的红毛和黑毛变为灰毛或褐红色毛,运动失调,四肢僵硬,关节肿大,容易骨折。血液和肝脏铜含量降低,血液铜低于10.99u mol/L,肝铜低于20ppm(干重),可诊断为铜缺乏。   3 钴缺乏 在海岸、湖岸及亚冰川等贫钴地区性发生。牛、羊多见,常成群发病。主症为异嗜,消瘦,结膜苍白,腹泻,逐渐衰弱。    四 再生障碍贫血疾病的鉴别   这类疾病的共同点是,除急性辐射病外,一般病程缓长,进行性加重,常伴有出血倾向和难以控制的感染。血液学变化呈正色素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而外周血液不显骨髓在生反应,网织红细胞反而减少。骨髓液脂肪滴增多,骨髓三系细胞均明显减少,仅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1 结核 除呈现呼吸困难,咳嗽,支气管肺炎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外,病畜逐渐消瘦,骨髓造血机能受抑制,呈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2 鼻疽 病畜逐渐消瘦,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根据各型鼻疽的特征性症状,鼻疽菌素试验和补体结合反应阳性等可鉴别。   3 砷中毒 有接触含砷农药(三氯化二砷等)的生活史,常在误食含砷农药数小时起病。主征是重剧的胃肠道症状和神经症状,如重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视力障碍、共济失调等慢性病例,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变化。肝、肾砷含量超过10-15ppm可供确症参考。   4 汞中毒 慢性汞中毒,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接触有机汞农药的生活史。出现持续性腹泻、共济失调等胃肠道和神经症状。肾汞增高,驱汞治疗显效。   5 氯霉素中毒 有长时间应用氯霉素尤其是超量应用的病史。首先是抑制红细胞生成,而后骨髓其他细胞系也受抑制,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6 磺胺中毒 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根据长期应用磺胺制剂的病史,可以鉴别。    A小儿贫血   单位容积血液内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数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关于小儿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是:新生儿小于145克/升,1到4个月小于90克/升,4到6个月小于100克/升,6个月到6岁小于110克/升,6岁到12岁小于120克/升,12岁到14岁就基本上到成人标准了.如果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量低于这个标准,就可以视为贫血!   值得注意的是:高原地区氧气稀薄,海拔每升高1000米,血红蛋白要相应增加4%.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由于体内储存铁缺乏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此种贫血遍及全球,以婴幼儿及青少年发病率最高,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疾病之一    【病因】以下原因可单独或同时存在。   1.先天性储铁不足 早产儿、双胎、胎儿失血、孕母患缺铁性贫血可致胎儿储存铁减少。   2.铁摄入不足 食物铁供应不足是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单纯牛乳、人乳、谷类等低铁食品未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喂养婴儿,和年长儿偏食常致缺铁。   3.生长发育快 婴儿期、青春期的儿童生长发育快,早产儿生长发育更快,其铁需量相对增多,易发生缺铁。   4.丢失过多和(或)吸收减少 正常婴儿每日排铁量比成人多。生后2个月的婴儿粪便排出铁比从食物中摄入铁多。用未经加热的鲜牛奶喂养婴儿、肠息肉、膈疝、钩虫病常因慢性小量肠出血,致铁丢失过多。慢性腹泻、反复感染可减少铁的吸收,增加铁消耗,影响铁利用。   【发病机制】 铁缺乏对造血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均有影响。   1.对造血的影响 经小肠吸收的食物铁或衰老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经运铁蛋白转运至幼红细胞及储铁组织。幼红细胞摄取的铁在线粒体内与原卟琳结合,形成血红素。后者再与珠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因此,铁是构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严重铁缺乏必然引起小细胞低色   素性贫血。人体血红蛋白铁约占机体总铁量的70%。余下的30%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在肝、脾、骨髓等组织称储存铁,当铁供应不足时,储存铁可供造血需要。所以铁缺乏早期无贫血表现。当铁缺乏进一步加重,储存铁耗竭时,才有贫血出现。故缺铁性贫血是缺铁的晚期表现。   2.对非造血系统的影响 体内许多含铁酶和铁依赖酶,如细胞色素C、过氧化酶、单胺氧化酶、腺苷脱氨酶等。这些酶控制着体内重要代谢过程。其活性依赖铁的水平。因此,铁与组织呼吸、氧化磷酸化、胶原合成、卟琳代谢、淋巴细胞及粒细胞功能、神经介质的合成与分解、躯体及神经组织的发育都有关系。铁缺乏时因酶活性下降(可开始出现于缺铁的早期),导致一系列非血液学改变。如上皮细胞退变、萎缩、小肠粘膜变薄致吸收功能减退;大脑皮质层、下丘脑5-羟色胺、多巴胺等介质堆积引起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坏死、T4分泌减低;细胞免疫功能及中性粒细胞功能下降引起抗感染能力减低。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2岁最多。缓慢起病。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甲床最明显。头发枯黄、倦怠乏力、不爱活动或烦躁、注意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智能多较同龄儿低。常有食欲不振、少数有异食癖(如喜吃泥土、煤渣)。重者出现口腔炎、舌乳头萎缩、吸收不良综合征、反甲、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等。患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年长儿童可诉头昏、耳鸣。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正常。红细胞体积小、含色素低。骨髓涂片可   见幼红细胞内、外可染铁明显减少或消失。血清铁蛋白减少(<16ug/L)。血清铁减低   (<10.7umol/L)。总铁结合力增高(>62.7u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减低(<0.15)。红细胞游离原卟琳增高(>9umol/L)。   【治疗原则】 根治本病的关键是去除病因。治疗本病的特效药是铁剂。铁剂多采用口服,如硫酸亚铁(含元素铁20%)。有严重胃肠反应或吸收不良者,给予右旋糖酐铁肌内注射,其疗效与口服同。严重贫血,血红蛋白低于 70g/L者,可多次少量输注浓缩红细胞,以尽快纠贫血症状。    【护理评估】   1.病史 向家长了解患儿的喂养方法及饮食习惯,有无因饮食结构不合理或患儿偏食导致铁长期摄入不足;小婴儿贫血询问母亲孕期有否贫血,有无早产、多胎、胎儿失血等引起先天储铁不足的因素;还应了解有无因生长发育过快造成铁相对不足及患儿有无慢性疾病,如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反复感染使铁丢失、消耗过多及吸收减少现象。   2.身心状况检查 患儿贫血程度轻重,有无皮肤粘膜苍白、头发枯黄、乏力、记忆力减退、精神烦躁、头晕耳鸣等表现,贫血较重者要注意有无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体征,还要了解患儿有无精神改变、异食癣等。   3.辅助检查了解血液检查结果,有无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下降。    【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3.知识缺乏 与家长及年长患儿的营养知识不足有关。   改善贫血一方面需要满足人体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红素铁,同时也需要加强人体   自身骨髓的造血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阿胶能有效促进骨髓细胞的增殖,激活机体的造血系统,加快血红细胞的生成,促进血红素铁的吸收利用。血美莱口服液采用纯正名牌阿胶,从根本上解决贫血问题,补血持久不反弹。   同时,叶酸、当归、党椮、黄芪、熟地,等生血造血的科学配伍,高科技的组方,是血美莱成为贫血患者补血的新贵.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日常注意事项:   (1) 病情严重时,要注意卧床休息,配合治疗。   (2) 缓解阶段可以适当参加一些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以增强体质。   (3) 饮食要有规律,主副食应以高蛋白、维生素为主,如:小麦、玉米、小米、糯米、豆类、瘦肉、蛋类等,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橘子、红枣、核桃、红皮花生、菠菜、白菜。忌食:辛辣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烟、酒等刺激性物品。   (4) 尽可能避免使用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如利福平,阿司匹林、奎宁、头孢菌素、洋地黄毒甙等。   (5) 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要保持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和感冒,防止外伤。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   本病以皮肤粘膜下及其他部位出血为重要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1.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及其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出血严重。突发广泛的皮肤粘膜血点或成片淤斑,甚至皮下血肿,常伴有鼻衄、牙龈出血等。胃肠和泌尿道出血,可见便血及尿血,偶见结膜下,视网膜出血,少数患者同时伴有内脏或颅内出血,而出现严重的后果。   2.慢性型:多见于成人,病程为6个月以上,起病缓出血症状轻,一般仅见皮肤淤点和淤斑反复发作性出现或常见鼻衄、牙龈出血,结膜出血等其他出血倾向,女性患者可以月经过多和子宫出血为主要表现,长期、反复大量出血而引起贫血者,可以出现低血乏力、头昏 、失眠、及脾肿大等。   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病因错综复杂,可以由中毒药物过敏、自身免役、血脂异常、遗传基因等临床表现,出血、多发性淤斑。最常见于小腿、或易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的淤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道出血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出血可危。 [编辑本段] 中医对贫血的辨证论治   中医学中没有贫血的名称,但从患者临床所呈现的证候,如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心悸、气短、眩晕、精神不振、脉见细象等,则相似于“血虚”、“阴虚”诸疾。一般可将贫血划入“血虚”或“虚劳亡血”的范畴,而“虚劳”是脏腑亏损、元气虚弱所致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   中医认为,“诸血皆属于心”,“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之源头在于肾,……精气充足,百脉和畅”。由此可见,血的生成来源于水谷之精气,人摄取水谷营养物质,由中焦(脾胃)吸收了饮食物的精微,通过气化作用,变成营气。脾得心火宣降之助,转化为精、津液,精之一部分贮于肾中,以待生化之用,另一部分得心火之助转化为血,以荣胶末五脏六腑。肾中先天之精得后天水谷之精气,吸收命火之蒸腾,转化为髓。髓得下焦火热之激,分化为髓之精液,精液再为命火的宣蒸转化为血,输之于机体,以为生理之用。   血的生成和调节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故中医谓“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而这些脏腑功能的充分发挥,又有赖于肾之命火温照。因此,心、肝、脾、肾功能衰弱,均可导致血虚。而血虚之形成不外乎内外因素。外邪六淫与温热侵入机体,潜而不定期出,深入化血之机,导致新血无生,这一致病因素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细菌感染、原虫、毒素发生溶血为病”不谋而合。在内因上,或为七情失节,或为饮食失宜,或为失血而成,或为先天禀赋不足,或为病后房劳过甚,或为妊娠失调,而引起造血之机受阻;或消化之机紊乱,水谷不化,精微不成,发生血虚之疾。可见在内因方面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缺乏造血原料或造血器官功能障碍,或慢性失血而成贫血”基本上是一致的。   血为有形之物,气属无形之用。血之运行有赖于气,故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气亦至”的理论。血由气而生,而气也必须有血为依附,才能发挥其生化、运动的作用。二者互相依赖,又互相促进,保持相对平衡。如果气血失和,就会致病。《内经》说:“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因此,血虚患者一般均有气虚,这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编辑本段] 几种可遗传的贫血   在我国,贫血是一类相当常见的疾病,通常大多数的贫血是营养性(如缺铁性)贫血。然而经常会碰到补充铁剂后仍无法纠正的贫血,这类所谓的"不明原因的难治性贫血"中,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一般在幼年时就开始发病,通常是渐渐发病,时轻时重,除了面色苍白,乏力、胃口不好、头晕等一般贫血常见的症状外,皮肤、眼球发黄(如黄疸)是比较特征性的表现(并非每个病人都存在)。有黄疸时,小便的颜色也常变黄并加深,严重时尿色可深如酱油。根据病因的不同一般将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膜发生了异常的改变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正常的红细胞看上去像个汽车轮子(双凹碟形),当红细胞膜发生改变后红细胞就会变成球形或椭圆形。这种红细胞在通过很细的毛细血管时就有可能被挤破,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贫血就发生了。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就属于这一类贫血。   第二类是由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了障碍而致的溶血性贫血。华南、西南地区很常见的地中海贫血就是其中的一种,该病在广东的发生率为5~6%。地中海贫血主要分为两大类,由血红蛋白的α链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称为甲型地中海贫血,由血红蛋白β链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称为乙型地中海贫血。根据病情的轻重不同各自又分为轻型和重型。重型甲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一般为死胎或出生后即死亡,死胎全身水肿、肚大、胎盘特别大,故又称为"水肿胎儿综合征"。而重型乙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在出生时往往看不出异常,数月后则慢慢出现面色苍白,痴呆型面容,发育不良,并且贫血不断加重,常需间断的输血来维持生命。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即使竭尽全力治疗,病孩也难以活到成年,这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其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与重型地中海贫血截然不同的是,轻型患者病情很轻,常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度贫血,他们的体力、智力、寿命均不受影响。如果两个患同类的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青年结婚,则有1/4的机会生出一个重型的患儿,这就是为何广东这样的地中海贫血高发区不断有重型患儿出生的原因。目前对地中海贫血最有效的是进行产前诊断,以防止重症患儿的出生。   第三类遗传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中酶的缺乏所引起的。在红细胞中含有许多酶,这些酶对于维持正常红细胞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如果红细胞内缺乏正常量的酶,正常的代谢就会发生障碍,红细胞也就容易被破坏。在这类酶缺乏所致的贫血中,最常见的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英文缩写成G6PD)缺乏症。广东省是该病的高发区,约有5~10%的人患有此玻患有这种病的人平时是健康的,但在服用了某些退热止痛药、磺胺药或进食新鲜的蚕豆之后,大量的缺乏G6PD的红细胞就会被破坏,而出现面色苍黄、发热、小便呈酱油色等急性溶血的症状。由于吃蚕豆会引起发作,因此又将它称为蚕豆病。其它还有很多种酶缺乏可引起溶血性贫血,但一般比较少见。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错综复杂,常规的化验常不能明确诊断,许多特殊的实验室检查,目前仅有一些医学院校及大医院才能开展,一时还难以普及到基层医院。各级临床医生应重视这类贫血,对难以诊治的"不明原因贫血"应考虑到该类贫血的可能,设法做些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只有确诊之后才能进行正确的预防和治疗。   轻度贫血也要查清病因   正常情况下,男性血红蛋白大于120克/升,女性血红蛋白大于110克/升。如果血红蛋白低于80克/升,则可能存在患地中海贫血、蚕豆病、白血病等严重疾病的可能,通常建议立即就医做进一步诊断。但不少孩子的血红蛋白都在90-110克/升之间,即为轻度贫血,这是不是就不用看病了呢?   只要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就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可以隔一两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多次检查后如仍低于正常值,就有必要搞清楚贫血的原因。   据介绍,月经紊乱、寄生虫病、胃肠道失血都会引起轻度贫血。如果不明病因就把贫血归咎于缺铁而随便补铁,很可能一点效果都没有。即使服用铁剂使贫血的状况暂时得到改善,只要一停药,三个月到半年之后贫血仍会复发。更麻烦的是,白血病最初也可能表现为轻度贫血,如果不立即做进一步检查,就会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编辑本段] 为什么化疗和放射治疗能引起继发性贫血?   化疗是指用细胞毒性药物如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等抗肿瘤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由于这些药物选择性作用差,对正常的细胞,特别是骨髓的造血细胞,有一定的抑制和杀伤作用,因此在化疗中会出现对骨髓的抑制,引起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加之化疗反应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贫血。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杀伤肿瘤细胞。体内更新增殖快的细胞,如骨髓细胞和胃肠粘膜细胞,对放射线特别敏感,因此在实施放疗时,特别是大面积多部位同时放疗,容易造成骨髓损伤、造血抑制,从而诱发贫血。   饮茶过量易贫血:   铁在食物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为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为20%-25%;另一种为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的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不到10%。因此,人体要吸收铁元素,还是以动物性食品为主。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结合形成一种不溶性物质,阻碍对铁的吸收。因此嗜茶者要限制饮茶量,淡品茶水,贫血病人尤其不要饮浓茶。   常吃莴苣可以防止贫血   莴苣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而无机盐、维生素则含量较丰富,尤其是含有较多的烟酸。烟酸是胰岛素的激活剂,糖尿病人经常吃些莴苣,可改善糖的代谢。   防治缺铁性贫血   莴苣中还含有一定的微量   元素锌、铁,莴苣中的铁元素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常食用新鲜莴苣,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   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更有益   莴苣中的钾离子含量丰富,是钠盐含量的27倍,有利于调节体内盐的平衡。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具有促进利尿、降低血压及预防心律紊乱的作用。   女性贫血食补   1.生活的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剧烈活动、劳累。体位改变应缓慢进行,以免产生急性脑缺血而晕倒。   2.饮食的调摄:多吃绿色蔬菜和含铁量高的食物,如蛋黄、牛肉、肝、肾、海带、豆类等。不饮茶,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质的吸收。胃酸缺乏(如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后)者可适当口服些稀盐酸。盐酸能将食物中的铁游离化,增加铁盐的溶解度,有利吸收。吃一些维生素C,有利食物中铁的吸收。使用传统的铁锅煎炒食物,锅与铲之间的磨擦会产生许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热过程中,铁可溶于食物之中,故铁锅是一种很好的补血器皿。   3.食疗补血   ①莲子桂圆汤:莲子、桂圆肉各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将莲子泡发后去皮、心洗净,与洗净的桂圆肉、红枣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至莲子酥烂,加冰糖调味。睡前饮汤吃莲子、红枣、桂圆肉,每周服用1~2次。此方具有补心血、健脾胃功效,适用于贫血乏力、神经衰弱、心悸、健忘、睡眠不安等。   ②猪肝粥:猪肝(其它动物肝脏也可)100~150克,粳米100克。先将猪肝洗净切碎,与粳米一同入锅,加水1000克及葱、姜、油、盐各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此方具有益血补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萎黄、贫血、慢性肝炎、夜盲、青光眼等症。   妊娠贫血食补   1、人参粥   人参末(或党参末15克),冰糖少量,粳米100克煮粥常食,治疗贫血有一定作用。   2、牛乳粥   粳米100克煮粥,将熟时加入鲜牛奶约200克,食之。可辅助防治妊娠贫血。   3、菠菜粥   先将菠菜适量放入沸水中烫数分钟后,切碎,放入煮好的粳米粥内食之,防治贫血有一定效果。   4、甜浆粥   用鲜豆浆与粳米100克煮粥,熟后加冰糖少许。可辅助治疗贫血。   5、鸡汁粥   先将母鸡一只煮汤汁,取汤汁适量与粳米100克煮粥食。孕妇常食,可辅助防治贫血症。   6、香菇红枣   取水发香菇20克,红枣20枚,鸡肉(或猪瘦肉)150克,加姜末、葱末、细盐、料酒、白糖等,隔水蒸熟,每日1次。常食,可辅助治疗妊娠贫血。   7、大枣粥   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常食,防治妊娠贫血有一定作用。   8、芝麻粥   黑芝麻30克,炒熟研末,同粳米100克,煮粥食之。孕妇常食,能辅助治疗妊娠贫血。   9、枸杞粥   枸杞子30克,梗米100克,煮粥。孕妇常食,可辅助治疗妊娠贫血   老年人贫血食补   服用药物治疗老年人贫血同时生活调理也很重要。如何老人没有贫血,生活调理也可以起着预防的作用。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保证足够的营养,特别是铁元素及蛋白质的摄入量,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黑木耳、芝麻酱、大枣、豆制品、绿叶蔬菜等。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血红素和球蛋白。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应摄入丰富的优良蛋白质食物,如瘦肉、蛋、乳、鱼虾、动物血、豆制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等。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食欲。   3、不要过分节制饮食,及时纠正偏食,要吃平衡膳食。   4、患有老年人贫血在服用铁剂期间要忌饮茶水。宜饭后服用,需要用1-2个月,贫血才能得纠正。   5、每日适当多喝水。少用煎、炸的食物。   现介绍如下膳食疗法,供贫血患者选用。   猪肝治贫血:猪肝100克,菠菜200克,红萝卜100克,加水炖熟,调味饮服。   黑豆红枣糯米粥:黑豆25克,红枣15枚,糯米50克。上述三者用文火煮成粥,另加红糖20克,调匀服食。   绿豆治贫血:绿豆25克、红枣10枚,红糖20克、绿豆在锅内煮开花,红枣煮熟、加糖食用。   孕妇贫血食补   孕妇在怀孕期间,多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其发生原因与营养不良有密切关系,其中绝大多数孕妇属于缺铁性贫血。现将妊娠贫血的几种食疗介绍如下:   一、阿胶瘦肉汤:取瘦猪肉100克,阿胶10克。先将肉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加阿胶烊化,调味后饮汤食肉,隔天1次,连用20天。   二、花生枸杞蛋:取花生仁100克,鸡蛋2个,枸杞子10克,红糖50克,大枣10枚。先将花生仁、枸杞子煮熟,然后放入红糖、大枣和鸡蛋,再煮片刻服食,每天1次,连服10—15天。   三、当归生姜羊肉汤:取当归、生姜各15克,羊肉250克,山药30克。先将羊肉洗净切块,当归用纱布包好,再将山药、姜片放砂锅内,加水适量,共炖汤,烂熟后放调味品,饮汤食肉,每周3—4次,连用20天。   四、桂圆桑椹汁:取桂圆1份,桑椹2份,加水煮至熟烂,去渣留汁,再加适量冰糖,熬至稍稠食用,每日3次,每次服2—3匙,连服30天。   五、枸杞大枣粥:取大枣15枚,枸杞10克,与50克大米共熬为粥,每天3—4次,连服30天。   六、首乌芝麻鸡:取何首乌150克,黑芝麻50克,未下蛋乌骨子鸡1只。先将鸡剖洗后,去头足,将首乌、芝麻置于鸡胸,用白丝线缝合,放砂锅内煲至鸡烂,即可食用,每周1次,连用3周。   七、海参:海参具有补肾益精、滋阴补血、润燥调经、养胎利产等作用。下面给大家推荐一种比较简单高效的海参食疗补血妙方:   海参冰糖黑木耳治贫血    配方:海参(干鲜品均可)1个,冰糖、黑木耳适量。制法服法:将海参、黑木耳洗净,然后与冰糖同入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炖烂。每日服1次。    市场上出售的海参一般为干海参,家庭简单水发海参的办法是:    第一步,用暖水瓶装满开水,将洗净的干海参放入其中(不要装入太多),盖严盖子,12小时后即可取出。    第二步,顺肚开口,取出内脏,洗净后再放在冷水中浸泡5~6小时,即可烹调。    水发时切记,水中不可有油和盐。海参遇油易腐烂溶化,遇盐则不易发透。   以上的海参食疗秘方,虽然简单,但是补血效果很好。有贫血症的朋友们不妨一试。   八、海参木耳猪肚汤   【需准备主料】 水发海参300克、猪大肠500克、木耳35克   【需准备辅料】 精油20克 酱油10克   【详细做法】   第一步:海参开肚,清洗内脏干净,切成丝状。   第二步:用清水浸泡木耳半小时洗净,清洗猪大肠,切成4cm左右小段。    第三步: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旺火煮沸后,文火煮一个半小时,开锅调味后即可食用。   【注意问题】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发烧、体制虚弱,湿盛、便溏者不宜用本汤。 [编辑本段] 女性贫血的五大饮食营养误区   误区1   多吃肉对身体不好?   一些女性对一般广告中宣传的肉食损害健康产生误导,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导致富含铁元素的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少。实际上,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铁丰富,其吸收率也高,达25%。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盐、草酸盐等的干扰,吸收率很低,约为3%。因此,忌肉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在平日饮食中,蔬果
/
本文档为【贫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