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世界各地建筑的风格与流派

2013-08-16 13页 doc 72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4937

暂无简介

举报
世界各地建筑的风格与流派风格与流派 欧美建筑风格演变 古希腊建筑(称为欧洲建筑的鼻祖,数千年中,希腊人创造总结三种柱式,即“多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式”。 古希腊按其历史文化特征分为: 荷马文化时期 (从青铜过度到铁器时代,建筑今已无存,在希腊文化整体发展意义深远,描写远征特洛伊的“英雄”们的故事。 古风文化时期 (希腊建筑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形式。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创造了典型的柱式。 古典文化时期 (古希腊繁荣兴盛时期,创造了许多建筑珍品,“卫城 神庙 露天剧场柱廊及广场”。除爱奥尼亚和多力克柱式外,形成一种新的建筑柱式,即“科斯林...
世界各地建筑的风格与流派
风格与流派 欧美建筑风格演变 古希腊建筑(称为欧洲建筑的鼻祖,数千年中,希腊人创造总结三种柱式,即“多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式”。 古希腊按其历史文化特征分为: 荷马文化时期 (从青铜过度到铁器时代,建筑今已无存,在希腊文化整体发展意义深远,描写远征特洛伊的“英雄”们的故事。 古风文化时期 (希腊建筑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形式。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创造了典型的柱式。 古典文化时期 (古希腊繁荣兴盛时期,创造了许多建筑珍品,“卫城 神庙 露天剧场柱廊及广场”。除爱奥尼亚和多力克柱式外,形成一种新的建筑柱式,即“科斯林式”。 古希腊时期艺术品(雅典卫城守护神雅典娜,维纳斯女神像,及表现男性强健体格的掷铁饼者。 古希腊简直以围廊为主的平面形式,以石质梁柱结构为主的构造和以雅典卫城为主形成的群体艺术原则,深深影响欧洲两千多年的建筑史。 古罗马建筑 (史学界将其视为古希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继承古希腊建筑的特色,如柱式、围廊式平面等。后世对于古罗马建筑评价是“创造多于继承”,在材料、结构、施工和大空间创造方面,有很大成就。 希腊建筑追求良好视觉形象和工艺加工精益求精的建筑风格,对古罗马建筑很大影响,进而发展古希腊三柱式为五柱式,增加了“塔司干、和混合柱式”。 伊特鲁里亚时期:建筑特色是在石作工艺、陶瓷构件生产与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 罗马共和国盛期 (“塔司干” “混合式”柱式。 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 公元476年)是罗马帝国最为兴盛时期,表彰功绩,炫耀财富,颂扬权力,城市建设被拉入这一主。“凯旋门”“记工柱”(图拉真记功柱)。“大角斗场”(公元70—82年)。 罗马潘提翁神庙,---(公元120—124),是古罗马大空间结构的典型作品,现代结构出现以前(指钢结构和薄壁结构诞生以前)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 凯旋门是罗马帝国炫耀武功的标志性建筑,常位于城市主干道交汇处或城市广场的中央。 古罗马人在创造人流集聚、功能众多的复合空间建筑方面也取得很大成就。具有社交、文娱和健身活动内容的公共浴场,可作法庭、市场或会议之用的巴西里卡,这些多功能、大体量的复合空间,古罗马建筑师分别采用穹窿、十字供或木屋架等结构形式妥善解决了。 古代罗马的版图,运比今意大利全长土大,包括今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希腊半岛、小亚西亚、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及西班牙、法国、英国全部或部分地区。 古希腊建筑,一般不仅限于希腊本土,而是包括巴耳干半岛南部、爱琴海上诸岛屿、小亚细亚海岸,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广大地区。(年代上迄公元前11世纪,下至公元前1世纪被罗马兼并为止1000年左右历史。 拜占庭建筑 公元330年,罗马迁都帝国东部拜占庭,将该城命为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个,及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被日耳曼人所灭)。拜占庭帝国(公元5—6世纪是其最强盛时期),版图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小亚西亚、巴尔干、埃及、北非、意大利和地中海若干岛屿。 拜占庭帝国是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期,史学界也称为中世纪。维护封建制度的意识形态主要靠宗教,及教会。教会仇视希腊和罗马时代宣扬人性的古典文化,有意识的销毁古希腊、罗马时代著作和艺术品。 这时期建筑世俗性较强,不少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被保护继承下来,并吸收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和阿美尼亚等地文化成就,使这时期建筑既含古罗马建筑某些特色(拱和穹隆屋盖),又形成了自身总结东方建筑经验独特体系。 这一时期重要建筑圣所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建筑特色是十分明显的,它以古西亚砖石拱券为基础,吸收古希腊优美典雅柱式,古罗马规模宏大的穹隆和旋柱式组合形式,以及用彩色面砖和琉璃镶嵌等外装修,形成了独特的拜占庭建筑风格。拜占庭时期建筑教堂最多,按其平面组合特征,可分成下面三种格局:以大空间厅堂(平面多为圆形或多边形,用穹隆作屋盖)为中心的集中式;平面呈长条形的巴西里卡式;平面呈十字形的巴西里卡或中间有大穹隆四角有小穹隆的十字式。拜占庭时期在建筑构造方面的突出成就就是创造以穹隆为屋盖、底层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时的过度部分—抹角拱或帆拱。 圣索菲亚教堂的内部装饰富丽堂皇。重点部位都镶嵌彩色玻璃,有的地方还衬以金色。室内大面积的彩色大理石墙面与外部朴素的砌体形成对比。 初期基督教建筑和罗曼建筑 基督教于公元1—2世纪开始流传。公元313年罗马帝国颁布“米兰勒令”后,基督教才取得合法地位。 从时间上讲,初期基督教建筑与拜占庭建筑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初期基督教建筑包括迁都有的帝国西部、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长达三百余年的西欧封建混战时期的建筑。这段时期建造的建筑主要是基督教教堂,对遍部世界的基督教教堂,在形制和建筑风格上具有开创和导引的作用,故史学界称其为初期基督教建筑。 初期基督教教堂主要是承袭古罗马教堂的建筑形式,教堂平面虽有圆形和多边形,但其典型平面是由诞生于古罗马时期的巴西里卡发展而来的。所谓巴西里卡,是指平面呈长方形的大厅,纵向的几排列柱,把平面划分成三条或五条长条形空间。中间较宽,称中厅;两侧较窄,称侧廊。中厅比侧廊高,高差部位开高侧窗,有利于中厅的采光和通风。大多数巴西里卡都用木屋架支撑屋盖,因屋盖轻、柱间距小,故柱子比较细,且多采用罗马柱式。巴西里卡平面简单,根据需要长向可无限延长,故传统上是群众聚会较多的市场、法庭和议会厅等常采用的形式。由于它容量大、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所以被教会选为基督教堂的典型平面。 根据教会规定,教堂内的圣坛必须设在东端,故教堂大门一般都是朝西。较大型的教堂都在巴西里卡前设一个三面有围廊的前庭,庭院中央设洗礼池。既可作信徒参加祈祷前的休息处,又可给半信半疑的人提供参观空间,对吸引群众信教起了纽带作用。 初期基督教的钟塔都是位于教堂一侧,但是平面和空间组合上与主体建筑形成整体,构成了教堂建筑在环境空间中的特殊风格。 罗曼建筑 (上至公元9世纪,下至公元12世纪。)由于历经战乱,经济恢复尚不理想,故建筑规模远不如古罗马时期的宏伟,设计施工也比较粗糙。建筑艺术和技术处理,基本上承袭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兼之建筑材料大多来自罗马时期的建筑废墟,有的甚至将古罗马倾圮建筑之构件组合重用,因而这时期建筑呈现有明显的古罗马风格,在它的后期逐步创造了扶壁、肋骨拱与束柱,慢慢摆脱了古罗马风格的约束,为哥特建筑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罗曼建筑有史以来第一次将钟楼有机地组织于建筑构图之中。有的钟楼至于拉丁十字形平面交点的上部,有时又置于入口左右的一侧或对称处理。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和德国沃尔姆主教堂是罗曼建筑的典型代表。 哥特式建筑 (公元10世纪以后,西欧的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日益活跃,在一些重要的公路关隘、渡口、教堂及城堡附近,逐渐形成了许多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的城市。到公元12世纪前后,这些城市大多通过赎买或战斗,从当地领主或教会手中取得不同程度的自制权。与此同时,法国的中央王权也逐渐加强,同封建分裂状态做斗争,是当时中央王权执政者的主要任务。由于二者在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有着共同的目的,于是互相支持。经过数十年的斗争,有些城市获得独立,中央王室的领地和权力在不断扩大。王室同意给领地内的城市以一定限度的自治权,给领地周围的城市以比较独立的自治权。城市从封建主的统治下得到解放,中央王室因削弱封建割据而使中央王权得到加强。 这时期的建筑,虽仍以教堂为主,但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各自都建立了规模不等,装饰简繁不一的市政厅、手工业行会、商会、关税局和城市广场,市民住宅也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建筑风格基本上摆脱了古罗马建筑的影响。敦厚的墙壁和粗壮的柱子不见了;门窗洞口多以来自东方的尖券代替了古罗马时期的半圆拱;尖形肋骨拱顶和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面以及直冲云霄的钟楼、尖塔,束柱和飞扶壁,精雕细琢色彩斑斓的棂花窗等,是这段时期建筑的主要特色。 哥特式主教堂从建筑方面分析,具备如下特征: 1总平面布置。往往在教堂入口前面设置面积较大的广场。 2教堂形制。其平面基本属拉丁十字式。 法国哥特式教堂最大特点是西面入口两侧对称设钟塔,巴黎圣母院是其典型。 英国教堂的正厅很长,通常有两个横厅,钟楼一般设在纵横厅交点的上空,只设一个。东端比法国的简单,多为方形。(索尔兹伯里主教堂)。 德国教堂多采用广厅式巴西里卡形制,中厅和侧廊等高,钟塔设于西端,但只有一个。(乌尔姆主教堂)。 意大利教堂的中厅和侧廊高度差别不大,也被列为广厅式巴西里卡形制。(米兰主教堂) 3结构。哥特建筑的结构,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是比较先进的。虽为砌体承重,但它用束柱、骨架券、十字拱与飞扶壁等将主体组成框架式,围护结构均为填充,因而使室内空间得以解脱粗柱厚墙的约束,门窗洞口比过去加大。(德国科隆主教堂的中厅高度竟高达48米,至今另人惊叹。钟塔高度也可称奇迹,德国乌尔姆市主教堂的钟塔高达161米)。 4内部空间。哥特教堂的中厅不宽,而纵向很长,层高很高。(巴黎圣母院,中厅宽12.5米,长127米,高度到拱脚25米,至拱顶约为32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厅愈来愈高。柱头渐渐消退,拱肋与柱子连成整体,使屋顶的骨架券犹如从柱子中散射出去的枝干,挺拔有力,加强了内部空间具有强烈升腾的动势,更加渲染了基督教所谓“天国”之说。 5建筑形象。哥特教堂的外表也有向上飞腾的动势。轻巧的垂直线统治全身。墙体、扶壁、钟塔等都是从底到上愈来划分愈细,装饰也愈来愈多,愈玲珑细致,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插云霄的小尖顶。门上的山花、龛上的华盖、门窗洞口的上部、扶壁的脊和所有建筑局部的顶端,无处不以尖行为母体。因此,整坐教堂充满向上飞升的统一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 (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明显特征是扬弃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为表示同“哥特风格”一刀两段,建筑师们在研究古罗马建筑著作和考察古罗马遗迹的基础上,主张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柱式。他们喧称:哥特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是扼杀人性的人间地狱;而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是非基督教的,特别是古典柱式体现着和谐与理性,并与人体美有相通之处。这正符合当时高举的“人文主义”大旗,是对宗教禁锢的有力反抗。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活动面很广,既有神庙也有新兴资产阶级的府邸和别墅;办公市政厅,及各类作坊和行会大厦;城市广场和塔楼层出不穷,郊外花园也相继出现;在那些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里,宫廷建筑也大大发展起来。中世纪那些令人压抑、色彩灰暗的教堂不再建造了,新建筑都以古典柱式为建筑构图的主题。为追求所谓合乎理性的稳定感,半圆形券、厚实墙、圆形穹隆、水平向的厚檐被用来与哥特风格中的尖券、尖塔、垂直向上的束柱、飞扶壁和小尖塔等建筑符号对抗。在建筑的总体轮廓上,文艺复兴批判哥特风格的参差不齐,比较讲究统一与条理性。 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西欧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已开始注意建筑群体的完整性。这也是克服中世纪的狭隘,恢复古典优秀传统的重要内容。尤以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定型与完善,使之称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应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大师集体智慧的结晶。 文艺复兴运动发端于意大利,但对西欧诸国的建筑风格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在法国,往往把文艺复兴建筑的细部装饰应用在哥特式建筑上,当时主要建造宫殿、府邸和民居等世俗房屋建筑。(尚堡府邸枫丹白露宫和凡尔塞宫)。 在英国,16世纪中叶为过度期,既注重哥特式建筑的都铎传统,又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细部装饰。(英白金汗宫,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师帕拉蒂的古典建筑手法,摆脱了中世纪建筑的影响。以及1675年建筑师雷恩设计建造的伦敦圣堡罗主教堂,虽然两边的钟塔尚有哥特遗风,但主体穹隆和西立面轮廓及细部处理,已明显采用了文艺复兴倡导的古典法式。0 在德国,16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文艺复兴建筑。开初主要是在哥特式建筑上安装一些文艺复兴建筑的构件或增添一些这种风格的装饰品。(典型实例有柏林圣玛利亚教堂、海德堡宫和海尔布隆市政厅。1560年,巴伐利亚公爵阿尔伯蒂五世在慕尼黑重建府邸。指定要采用古典风格。该建筑群中的文物陈列厅,被建筑界公认为是德国文艺复兴建筑的精品。 在西班牙,15世纪末开始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影响,主要是在哥特风格的建筑上增加文艺复兴式的装修,同时还带有摩尔人的艺术痕迹。建筑造型变化多端,装饰丰富细腻,几乎可与银楼工艺品媲美,因而有“银匠式”风格之称。(较有代表的萨拉曼卡的贝壳府邸和阿尔拉·埃纳雷斯大学)。 从14世纪末开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思潮,到16世纪末接近尾声。1602年由维尼奥拉与泡达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的建成,标志着另一个新时代—巴洛克建筑的开始。 巴洛克建筑 公元17世纪,意大利经济处于衰退之中,唯独罗马教廷因从西班牙等国获得巨额贡赋,而使罗马城支撑着表面的繁荣。各地艺术家纷纷向罗马集中。为炫耀教廷的兴盛,于是在罗马掀起了一个修建中小教堂和城市广场的热潮。这时期的建筑,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那样追求严谨、和谐的古典法式,而是以炫耀财富、追求新奇为特色。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特征: 1炫耀财富 大量使用贵重材料,不惜用黄金、珠宝作装饰。室内闪闪发光,犹如浑身珠光宝气的贵妇人那样令人耀眼。 2标新立异 追求新奇。有各种柔和的曲线、曲面,使空间充满动感。往往不顾力学规则,违反结构逻辑,做出非理性的组合,以取得反常的效果。 3打破建筑与雕刻、绘画之界限,使他们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有时略嫌烦琐,但就室内设计来说,是前进了一步。 4兴建城市广场,增加了市民的交往空间,使城市出现欢乐气氛。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面用环形柱廊构成的大广场,是这时期最著名的代表。 5崇尚自然。文艺复兴时期过分追求严谨的古典法式,使人感到拘束,巴洛克风格的倡导者却引导人们去郊外造园林,建别墅,并将各种花草图案施于建筑,给人以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乐趣。 (天主教会) 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装饰风格 (17世纪,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同时并进的还有以法国宫廷建筑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建筑)。 “古典主义”,在建筑界有广义与狭义的内涵。广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是指在古希腊、古罗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以及后来相继出现的巴洛克建筑和18世纪中叶流行的欧美古典复兴建筑。狭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是指运用比较“纯正”的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及古典柱式的法国古典建筑。这里所述内容,即为以法国古典主义为中心的狭义古典主义建筑与接着演变的洛可可风格。 法国古典主义的美学基础是推崇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人体美与尺度。法国古典主义盛期,已不太强调地方风格,主要是谨遵古典法式,柱式必须严格恪守古罗马。在总体布局、建筑的平面和立面构图上,都极力强调轴线对称,分清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采用规则的几何形体。立面造型强调统一与稳定,通常都用纵横各三段的象征平稳而安定、主从分明的构图手法。它强调外形的端庄与雄伟,借以显示君权的实力雄厚与至高无上;内部装修和陈设则极尽奢侈与豪华之能事,在空间处理上,吸取了巴洛克的不少特征。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受到欧洲君主制国家的欢迎,因而很快被欧洲诸国所效仿。巴黎卢浮宫和凡尔塞宫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最著名的两项作品。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法国专制政体渐露危机。对外作战失利,经济面临破产,宫廷中享受之风,却日趋豪华而近于糜烂。资产阶级借机向国王要权,国王一统天下的局面已成历史。资产阶级不再以挤进凡尔塞宫为荣。由部分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阶层集合的沙龙,成为一时之风尚。这种新思潮,史学界称为“洛可可”。 在文学艺术、绘画雕塑、建筑与庭园诸方面,都有影响。在建筑中,精致的宅邸与修饰华丽的庭园代替宫殿和教堂而成为该时期建筑的主流,路易十五宫廷中的室内装修和陈设也受其影响。这时期建筑上的重大变化是反映在室内装饰和陈设上,因此建筑界不认为它是一种建筑形式的演变,而只承认它是一种具有特色的装饰手法,故称其为“洛可可装饰风格”。 洛可可与巴洛克不同,它没有构图的母体,这是由于贵族们受不了古典主义严肃理性和巴洛克喧嚣放肆的建筑形态而导致的结果。他们追求的是柔媚、温情的性格与琐碎、纤巧的图形。设计者完全是揣摩主人的心情去自由发挥。因此可以说,洛可可没有统一模式的一种风格。从那时期尚存的实例中,我们可以见到它常用的一些手法: 1室内空间各个面的交接处都用柔软的曲面掩饰棱角。壁柱常用镶板或镜子贴面甚至将它掩盖。巴洛克时期的门头都做成山花形装饰,洛可可时均以圆形线脚和柔软的涡卷予以替代。所有线角和雕饰都是薄薄的,追求与底面融合而不求体量的对比。装修材料大多用木材替代过去常用的大理石,使室内感到温暖和柔情。 2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倾向,多采用植物图形。千变万化的舒卷草叶,众多植物藤蔓纠缠的带形图案,蔷薇和棕榈等是最常见的装饰纹样。流转变幻,繁冗堆砌,不求对称,不拘一格。 3喜欢闪烁的光泽和娇艳的色彩。大面积的镜子,闪光绸缎嵌心的护壁,晶体玻璃大吊灯,柔和而富有韵律的金色装饰线等随处可见。特别喜好在镜面周围布置灯光,让人感受烛光摇曳,沉醉迷人的柔情密意。人们说洛可可有浓重的脂粉味,不无道理。在看它的色彩,墙面多用嫩绿、粉红、猩红等颜色,天花常涂天蓝色,有时还画上白云。洛可可风吹的并不长,这是由于它和平民百姓的生活差距太大的必然结果。建筑师勃夫杭设计的巴黎苏必斯府邸中的椭圆形沙龙,是洛可可装饰风格的代表。 俄罗斯建筑 古代俄罗斯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程。12世纪以前,受拜占庭建筑的影响,出现过一些带有尖穹顶的教堂。公元13世纪,蒙古人的征服破坏了俄罗斯农业经济,俄罗斯建筑在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发展。16世纪,俄罗斯人民推翻蒙古统治,匠师们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6世纪中叶创造了既不同于拜占庭,又有别于西欧古典法式的俄罗斯建筑风格。莫斯科红场的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是其典型。(它由9个墩式厅堂组成,宽阔的大平台把它们连成整体。中央大墩子的顶端,借鉴了俄罗斯乡村木造教堂的“帐篷顶”形式(尼各里斯卡亚教堂的“帐篷顶”,可视为它的原形),总高46米,形成垂直中轴,秩序井然的统率着周围的8个小墩。8个小墩在平面上排列成方形,四角比边上的墩子要大一些高一些。8个葱头形的穹顶造型都十分饱满,而表面的花纹却又各不相同,但总体韵律极好。 教堂置于宽阔红场的一边,斜对着红场,因而充分展示出它丰富多彩的形体。(该教堂基坐部分(大平台以下)和9个墩子的鼓形座子均用红砖砌成,用白石嵌了若干装饰线条和图案。穹顶以金色和绿色为主,夹着一些黄色和红色,使本来具有动感的形体,更呈现欢乐气氛。是独具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旷世珍品之一。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彼得大帝将俄罗斯建成了专制政体。采取一些措施,提倡向发达的西欧学习。西欧古典建筑也被当作文明的标志移植于俄罗斯。其中1727—1738年造船厂被拆除,就地新建了海军部大厦,它那高72米的实质尖塔和具有凯旋门韵味的主入口,被公认为是俄罗斯建筑的典型。 美洲古代建筑 (太阳神金字塔等) 1玛雅建筑 玛雅人擅长建叠涩拱,神庙屋面常有方台形顶冠,为了突出神的尊严,使朝拜者在远处就可看到它,顶冠的高度有时超过殿身高度的两倍。玛雅人的雕饰很有特色,墙壁、门扇甚至神殿的顶冠表面都充满雕饰,题材多为怪兽的头形和夸张的面部。此风格被现代南美诸国所继承,是墨西哥等国建筑的主要特色。 特奥蒂瓦坎建筑 居住建筑多为庭院式,采光通风比玛雅建筑有改进。 托尔特克建筑 托尔特克人的文化与玛雅文化平行发展,各有特色又互为影响,建筑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代表建筑是建于公元2世纪左右的陶底华冈太阳神金字塔,包括太阳神、月神和羽蛇神等神庙,月神为主,居于主轴一端,其他各庙分设左右形成若干横轴,布局严谨,纪念气氛极浓。太阳神庙金字塔至今保存完好,塔分五层,底面约为210米见方,与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差不多。总高六十于米,通向顶部的阶梯宽度逐层缩小,增强透视感,使建筑的向上趋势很强烈。托尔特克人对蛇有特别的偏爱,常以蛇形作为建筑装饰的母题,造型奇特,夸张而生动,是其重要的特色之一。 阿兹特克建筑 印加帝国建筑 公元12世纪左右,在今南美秘鲁一带,印加帝国力量相当强大,公元15世纪左右建成的玛楚一皮克楚城是该时期居住与宗教中心,也是帝国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城墙用精心琢磨的大石快密缝砌成,布局随地势起伏变化。房屋多长方形,两坡屋顶,厚厚的石墙上有许多放置物品的龛或橱。建筑古朴粗矿,基本没有装饰。住宅多用内院式,外墙一般不开窗。 蒂亚瓦纳科太阳门是该城保存较好的印加帝国时期的建筑,建于公元12世纪前后。门高3米,宽3.8米,用整块石头凿成。门楣上有一个形象逼真却又具有抽象韵味的狮子头像,周围配以几何图案的花纹,雕刻精美,刀法洗练。被视为美洲古建筑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中主义建筑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欧美资产阶级出于政治上需要,纷纷寻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所宣扬的民主、共和思想来标榜自己,企图从古文化遗产中去找到治国安民的法宝。于是,英、美、法诸国,掀起了一股复古思潮,从建筑到服饰,都以模仿古典为时尚。史称这段时期的建筑为复古思潮建筑。虽然各国新兴资产阶级都想借古文化增添力量,但各国或各地建筑师的创作手法不尽相同,从当时建成的建筑来看,一般将其分为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中主义三种建筑风格。 古典复兴建筑 18世纪以前的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风格盛行于宫廷建筑和贵族府邸建筑之中。珠光宝气的繁琐装饰,是皇室贵胄没落颓废心情的反映,新兴的资产阶级,对它具有反感。他们认为,那些杂乱无章的建筑形式和装修,不利于新政权的思想统一。于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建筑中的追求秩序与理性的创作思想,成了当时建筑师的创作源泉。对古典主义的热中,掀起考古学的高潮,兼之技术的进步,使这时期考古工作的成果,比文艺复兴时期大的多。 虽然欧美各国都在倡导古典复兴,但各国的发展各有侧重。大体上法国和独立后的美国以复兴罗马式建筑为主,而英国和德国则以希腊式样建造的房屋较多。 法国 (巴黎万神庙,法国古典复兴的开端)。1836年建成星形广场凯旋门和1842年建成的马德兰教堂,都是古罗马帝国建筑式样的翻版。这时期建筑外观尽量追求雄伟、壮丽,内部装修则常常吸取东方情调或洛可可手法,形成所谓的“帝国式”风格。 英国 (1829年建成的爱丁堡中学和1847年建成的大不列颠博物馆)。 德国以复兴古希腊建筑为主,1793年建成的柏林勃兰登堡门是从雅典卫城获得的灵感。1821年建成的柏林宫廷剧院及1828年建成的柏林老博物馆,都是希腊复兴建筑的代表作品。 美国(国会大厦,即是仿巴黎万神庙造型,借鉴罗马建筑手法来表现庄重、雄伟的纪念性的代表作。希腊复兴建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费城宾夕法尼亚银行大厦)。 浪漫主义建筑 是指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活跃在欧洲文艺领域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在建筑创作上的反映。这种思潮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与学院派古典主义艺术抗衡。在建筑上往往表现为追求超凡脱俗的修道院趣味和丰富多彩的异国建筑情调。采用哥特建筑风格建造的堡寨到处皆是。东方建筑小品和仿伊斯兰礼拜堂建筑形式的建筑也常常出现。 浪漫主义发源地是英国,作品较多。1836—1868年建成的英国国会大厦,1841—1846年建成圣吉尔斯教堂和1868—1877年建成的曼彻斯特市政厅等,都是浪漫主义时期哥特复兴建筑风格的几项代表作。 折中主义建筑 折中主义建筑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它的主题思想是要弥补所谓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上的局限性”,这种思潮认为,只要能实现美感,可以不受风格的约束,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式样或拼凑不同风格的装饰纹样。由于这种建筑的倡导者只重建筑自身比例均衡,不受某种固有法式的限制,往往在一座建筑上既有古希腊的山花,又有古罗马的柱式和拱券,还有拜占庭式的穹隆。又有“集仿主义”之称。 折中主义流行了将近一个世纪,19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却以美国流行较广。1861年至1874年建成的巴黎歌剧院是折中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现代主义建筑 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因受战争破坏,经济状况不佳。在建筑创作上,迫使建筑师们讲求实效,禁绝浮夸,抑制了大战初期在许多国家尚在流行的古典建筑手法的蔓延。奥地利建筑师路斯在《装饰与罪恶》一书中,要求新建筑实事求是地去掉无谓的浮饰,把人类从繁琐的装饰中解放出来。1910年他设计的住宅墙面平整光滑,无突出的柱式或线脚,窗子用大片玻璃,并且不加窗棂,干净利落,与传统古典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开一代新风。 与路斯同时的还有德国建筑师贝仑斯,第一次把工业厂房的设计升华到艺术领域。1908年他为德国电器公司设计的气轮造车间,开创了工业建筑的新面貌。贝氏对新建筑运动的推进影响很大,人们公认的几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如瑞士的勒·柯布西埃,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都曾在他的事务所做过他的助手。在贝仑斯的指导下,柯布西埃懂得了新艺术的科技根源,密斯·凡·德·罗继承了贝仑斯严谨的思维和追求典雅美;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建筑学校首任校长)则体会了工业化的深远意义。 赖特 “草原住宅” “美国人住宅” “流水别墅”。赖特从事公共建筑的创作,早期的约翰逊制蜡公司,中后期的古跟海姆博物馆和普赖斯大楼,都是引人瞩目的大型。特别是古跟海姆博物馆,建造于纽约,赖特一反当年自己创造的有机理论,我行我素,不与环境协调,引起一些人的非议。不过,该管在参观线路的组织上,在对残疾人的照顾方面颇有开创精神。 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欧美诸国经济复苏的50年代,各国建筑师的创作活动增多,设计思想十分活跃。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原则(即上述四位大师设计理论的综合提炼)被建筑界同行普遍接受,并通过各自实践而有所创造与发展。四位大师左右欧美建筑界的形势逐渐被多元化所代替,多元化取代了由少数大师垄断的国际论坛。较著名的有: 1以讲求“人情味”和地方风格著称的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他的创作以当地盛产的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给人以柔和、多情并与环境紧密结合的意境。他不喜欢大体量的庞然大物,对于那些不得不用大空间解决的房屋,他都主张化整为零,尽量玲珑一些,使人感到亲切一些。珊纳特赛罗镇中新主楼是其代表作。 2追求粗矿风格的“粗野主义”。前面已介绍过的勒·柯布西埃设计的马赛公寓是其开端,英国建筑师斯特林和戈文是其支持者。兰跟姆住宅和莱斯特大学工程馆,是他们的代表作。“粗野主义”不单纯追求建筑风格的粗纩豪放,对建筑功能的组织,他们也有一些理论… 3讲求技术精美,是密斯·凡·德·罗一生的追求,终身不渝。战后,他继续坚持这种风格的创造,并吸引了一批追随者,小沙里宁是继承这种风格的重要代表。通用汽车技术中心是他和父亲老沙里宁共同创作的,但小是主要创作人,“密斯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4追求典雅。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古典美感。盛行于美国,代表人物有约翰逊、斯东和美籍日裔建筑师山崎实,音泽雅马萨基。由于这种风格使人产生庄严与秩序感,美国官方办公建筑和金融业大楼喜欢采用。有斯东设计的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和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雅马萨基设计的美国韦恩州立大学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和1964年西雅图世界博览会中的科学馆等,是典雅主义风格的著名代表。 5标榜高科技时代的“机器美”、“结构美”。持此种观点的人主张用最新的材料,如高强钢材、硬铝合金、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装配、拆卸与改建的房屋。玻璃幕墙是他们最爱采用的构造手段和表现形式。玻璃幕墙是同战后玻璃工业的发展(隔热、反射),化学工业的发展(密封条与垫圈),空调技术的发展(外围薄壁但能保证冬暖夏凉)和机械化施工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由于它和那么多现代工业息息相关,因此,它的应用于建筑会使人联想到这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反映。(被称为继艾菲尔铁塔之后在巴黎建成的又一座划时代纪念碑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是其作品)。 6讲求个性与象征。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建筑设计应有自己的个性,每一项新的设计项目,都是一次个人的精彩表演,绝不能与他人雷同。二战后,勒·柯布西埃就是一个极力主张个性与象征的先锋。朗香教堂是他与众不同的既有个性又有宗教象征的典型作品。 小沙里宁(环球航空公司侯机楼)。 悉尼歌剧院(丹麦建筑师伍重)。 华裔美籍建筑师贝律铭擅长设计高层建筑与文化建筑。早年受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影响较深,设计了不少具有“密斯风格”的大楼。他擅长在钢筋混凝土中显露才华,并且十分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呼应。他说;“要是你在一个原有城市中建造,特别是在城市中的古老部分中建造,你必须尊重城市的原有结构,正如织补一块衣料或挂毯一样。”华盛顿国立艺术馆东馆,既有现代建筑的新意,又与原有环境紧密协调相得益彰,是贝律铭卓越才能的具体体现。 后现代与解构主义建筑思潮 60年代,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批评,对现代建筑理论中的强调理性,追求净化持否定态度。他们以密斯·凡·德·罗的明言“少就是多”为靶子,认为那是不要历史,否定人性的清教徒式的说教。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至今无统一的看法和结论。报章杂志介绍多的,是该种思潮的主要理论家、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的三种表现:1反对光秃秃的建筑造型,主张增加具有传统韵味的装饰;2反对现代建筑的自身纯洁与理性,主张建筑应继承历史,应与环境相结合;3反对“国际式”方匣子,主张个体建筑应有特色,使它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 被誉为后现代的第一个名作是文丘里为他母亲设计的栗子山住宅。他一反美国流行的平顶洋楼,而是用坡屋顶再现了早期殖民式风格的山庄别墅,亲切可人。包括室内的家具陈设,文丘里都借鉴传统做了精心的筹划。1976年,文丘里为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所作的设计,墙面的色彩与图案都与原有建筑相呼应,在转角处还安置了一跟用木材制作的变形爱奥尼克柱,被认为是后现代注重传统的代表作。 1982年,美国建筑师格雷夫斯设计的波特兰市政大楼,标志着后现代已进入美国官方大型建筑。 解构主义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思潮,国内建筑界至今尚无统一的见解。有人说它是反构成主义或反结构主义;也有人说他是要唤醒一种新的审美意识,对长期被排斥在正统观念之外的冲突、破裂、不平衡、不稳定的组合形式给以肯定。解构主义认为,从古希腊的伊瑞克先神庙,到哥特时期的巴黎圣母院教堂;从赖特的流水别墅,到朗香教堂;从文丘里的老人公寓,到约翰逊的电报电话大楼,建筑的对比、张力、破裂的形象日益明显。解构主义就是要将建筑创作中那隐匿的、潜在的或被迫从属的形式特征加以强化,以正面的形式特征突出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解构主义具有较强烈的开拓意识,并以其激进,甚至破坏性的思想及理论,尝试从跟本上推翻传统建筑文化体系。因而,他们的理论和实践难以被人理解,并引起人们的争议。 作品 屈米设计的巴黎维莱特公园、东京新国家剧院;埃森曼设计的卡奈基—麦伦研究所;哈迪特设计的香港顶峰俱乐部,是其代表作。 历史在飞跃地前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陈代谢的周期日益缩短。继后现代、解构主义之后,必然还有更新的思潮出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印度伊斯兰建筑 其建筑形制虽受中亚、波斯影响,但经印度文化融合,已有印度建筑独特风格。最大特点是穹顶有很大改进,清真寺和上层人士的陵墓多以大穹顶为中心,以集中式构图,四角有与主穹顶外形相似的小穹顶衬托。(显然受金刚宝座塔布局的影响)。立面有尖券形龛。墙面多用白色或紫赭色石料装修,广泛采用大理石雕屏和窗花。建筑轮廓清秀,色调明朗,装饰华丽,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泰姬陵是印度伊斯兰建筑重要实例)1630—1653年建。 缅甸 佛教是其国教。(1768—1773年,缅甸首都仰光建造大金塔,又名瑞大光塔。(塔高113米,全身贴有金箔,立在一周长约413米的凸角形基座之上,已成为缅甸标志。 泰国宗教建筑 也是奉佛教为国教的国家。(首都曼谷被称为千塔之城)。坡度很大的三角形山花,高高翘起的曲线屋脊,已成为泰国民族形式建筑的特有风格。 坐落在曼谷皇宫内专供皇家使用的玉佛寺,是泰国佛教建筑最高典范。 柬埔寨宗教建筑 柬信奉佛教,早期受印度影响,10—13世纪,逐渐形成自己特色,建造了东南亚最宏伟的建筑群。 柬埔寨庙宇的基本形制是金刚宝座塔,在三层或五层台基上,建造一大四小的五座塔,也有只造单塔的,为数不多,塔身下部即为神堂,纵横轴线强调对称。台基周边围一道柱廊,用石材建造。造型多仿木结构的,还有陡峭的两坡屋顶。 吴哥窟被认为是柬埔寨人民建筑和雕刻艺术的瑰宝。 印度尼西亚宗教建筑 早期奉佛,印度推崇伊斯兰后,也受其影响。现在,印尼是世界上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之一。伊斯兰建筑有较大发展。历届“阿卡·汗建筑奖”获奖作品中,都有印尼的项目和设计人被列入获奖名单。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已取代了佛教建筑风格,而成为印尼建筑的主体。 日本古代建筑 日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中日两国的古代建筑从外观上看,有许多相似支处,这是文化交流的正常现象。但是,从建筑专业角度对日本古代建筑做深入分析,则可找到日本建筑自身的特色。特别是在材料的选择和室内外装修方面,日本匠师表现出高度的技艺。对古代建筑常用的木、竹、树皮、稻草、泥土和毛石等,均能充分发挥其力学性能,合理地运用于结构和构造,而且充分显示材料自身的肌理和色泽。竹节、木纹、石理,经过匠师们的精心安排,都以淳朴自然的形象展现出日本建筑特有的魅力。人们评价日本匠师是“认识自然材料潜在美的艺术师”,当之无愧。日本匠师在宗教、宫殿和住宅建筑方面,都从引进、消融、创造这一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神社建筑 早在公元6世纪以前,日本就流行一种称为神道教的以崇拜自然为主的宗教。该教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均为神灵所左右,因此建造供奉各种神灵的殿堂,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类建筑统称神社,千多年来经久不衰。 神社是神灵的住宅,而神灵究竟如何起居,人们不得而知。建造者只好以人的生活习惯去揣摩神的需要。因此,早期神社建筑,与当时的民间住宅,除了体量略大而外,没有形成独特的形制。正殿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平面,较大的神社则划分前后两个空间。木构架、两坡顶、悬山草盖屋面。正脊上横向安排有一排圆木(日文称竖鱼木)。脊的两端各有一对方木,高高挑起,交叉而立(日本称千木)。“竖鱼木”和“千木”是神社建筑的重要特征,它是原始时代捆绑结构的痕迹,日本神社建筑借以表示历史之悠久。地板架空,门前设木栅,有早期干阑式建筑的印记。外墙多为木板墙,不施色彩和雕饰,内部梁柱构架多露明造,简洁朴实。 在日本人心中,最神圣的神社是伊势婶宫。 日本人的生活起居,一直保持席地而坐和席地而卧的习惯,室内架空木地板上铺设垫层,通常用草垫(又称踏踏米)满铺,每一张垫称为一叠,坐卧起居都在上面。房间面积的大小,以叠为单位,叠愈多,表示主人身份愈高。按古代风俗,一屋只住一代,下一代必须另建新屋。这是日本民间住宅一直保持袖珍、玲珑、清爽、宜人的主要原因。 庭园建筑 日本园林受中国汗晋时代影响较深,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国际上受到普遍赞赏。日本园林与中国自然山水相似,以山石、水池和建筑为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林泉式,也称池泉式。园中以水池为中心,池畔布置假山、溪流、沟涧、桥、亭、榭等建筑,池中列数小岛,显然是受中国汗代池中堆岛,象征仙山的影响。较大型的林泉式园林,沿池皆有通路。水面更大的湖泊,可安排乘舟游玩,泛舟的起止点沿湖皆有,以亭、榭示其上下舟的位置,日本称为“环游式”或“舟游式”。桂离宫即属此例。 平庭 地势平坦的地区多才用次形式。其特点是不人工造山,因自然景色或人工造景所施材料的不同而有“芝庭”、“苔庭”、“砂庭”、“石庭”之别。一般都以低矮的石头组景,用道路、树木或绿篱划分景区,间或点以草庵式茶亭、茅舍供人休息,给人以重返自然的乐趣。 筑山庭 此类庭园根据地形人工造山,缀以各种抽象形态的石组、飞石、石灯,配上藤萝,古树苔藓,造成曲折清幽,深溪洞壑的山林野趣。造山的手法,按其精致程度,可分“真”、“行”、“草”三种。“真”的全称叫真筑山:格局正规,工程复杂,置石数量及品种较多,常见的有守护石、清造石、控石、庭洞石、蜗罗石、月阴石、游御石等。“行”即为行筑山:比真筑山的规模小,布局较简略,置石的品种和数量较少。“草”即草筑山:布置简朴,置石很少,多与风格朴实的房舍相配,多用于普通人家的宅圆。 茶庭 主要指与茶室相配的庭园。日本人把饮茶视为一种高尚的礼节,故此类庭园修建较多。根据主体建筑功能的不同,而有书院茶庭,禅院茶庭和草庵式茶庭(日本人习惯称之为露路或露地)等三种形式。其中草庵式茶庭特别为知识阶层人士所称道。草庵式茶庭的常见手法是:四周用绿篱与外界分隔,从庭园入口到茶室之间用片石或块石铺筑路面,沿路设寄付(入口处等待室)、中门、待合(入茶室前的等待室)、受洗钵(洗手池)、雪隐(厕所)等,路两旁皆植草坪或铺白砂作枯山水,茶室四周遍种观赏性树木花卉,石灯笼作室外夜间照明,茶室的檐下则悬挂竹编或木框纸灯。按茶庭的规模可区划分一重露地、二重露地、三重露地。所谓三重露地即是说茶庭的规模较大,有外、中、内三区庭园,只有贵族或富商才使用。 枯山水 这是日本特有的造圆手法,因圆内无山无水无树而得名,它的形成,可能与日本多寒冷的气候有关。此类庭园的特点是在地面满铺白砂,缀以造型优美的孤石或石组,有时也点缀少量枝杆苍劲、树叶较少的观赏性树木(有的干脆移植枯枝),造成一种遍地积雪大地宁静的气氛。此种手法多用于天井内的小庭园,以增加环境清幽的氛围。京都大仙院方丈北东庭是其典型。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造圆逐渐欧化,采取西方公园方式较多,上述传统造园日渐衰退。 日本现代建筑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全面向西方学习,日本建筑也开始仿效欧美,从传统木结构渐渐变为砖木结构和砖石结构,史称“洋风建筑”。1909年片山东熊设计的赤坂离宫是其代表。 进入20世纪以后,日本与欧洲接触更多,欧美现代建筑理论源源传入日本。1927年东京6名建筑家组成“国际建筑会”,宣布要和欧洲现代建筑运动同步协调。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和勒·柯布西埃的新建筑手法在日本逐渐风行,成为日本建筑史上的“新洋风”。1932年有村野藤吾设计的大阪十合货店,完全采用钢材与水泥构件作骨架,外墙密集的垂直遮阳板,与日本传统木建筑大挑檐,以水平划分为主的建筑造型,形成强烈对比,被视为“新洋风”的开河之作。从此,日本新建筑的外形几乎与欧美新建筑无异,日本传统建筑的韵味渐次消失。 二次大战日本投降后,数百万人无家可归,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花大力气从事住房建设。1947年以后,逐步开始进行城市改建规划和新建公共建筑,1949年开始,由丹下建三主持设计的广岛和平中心,包括一座拱门式的纪念碑和一幢纪念馆,造型均采用现代手法,被视为战后日本新建筑的起点。 60年代中期以后,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批新建筑相继问世,主要作品有: 东京文化会馆,前川国男设计,一大一小两个观众厅,可分别用于各种演出和集会,音响效果很好。外墙有明显收分,厚檐口有反卷的趋势,显然受“朗香教堂”的影响。 罗马日本文化会馆,吉田五十八设计。建造在意大利首都,是日意文化交流机构的办事处。其柱间排列与深邃的檐口,有日本传统建筑的韵味。 1964年建成,由丹下建三设计的第18届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场馆,完全摆脱了传统结构的约束,用新结构创造了新形式,被誉为日本划时代的成功之作。 京都国际会馆(1966-1973,大谷幸夫) 东京国立会馆(1966年,岩木博行设计) 东京草月会馆(丹下建三)。 矶崎新是日本追赶国际流行式样的创新建筑师,他设计的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1970-1974),外观像堆放在地面的立方体框格,被公认为“后期现代派”建筑在日本的开端。1983年完工的筑波中心大厦,是矶崎新设计的又一组具有“后现代派”风格的大型建筑。这一群体建筑位于筑波科学城的中心,它包括文化娱乐、行政管理、商业服务以及科技交流等设施,占地面积106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902平方米。外部造型采用了后现代派常用的拱形、三角形和透空框架等符号;总平面布置受美国洛克菲勒中心广场和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厅广场的影响,但又吸收了日本的空间构成和庭园布置传统。广场铺地为放射形图案,中心设喷泉,通过落水台阶式小瀑布同西北面的露天剧场相连。该剧场强调山野风味,别具一番自然情趣,与文丘里提出的追求历史和 乡土风味的理论相吻合。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岛国,60年代以前,因受《建筑基准法》中关于建筑总高度不得超过100日尺(约合31米)的限制,连经济繁荣、人口密集的东京和大坂,也少有高层建筑出现。随着结构理论和建筑防震技术的提高,1963年突破了高度不超过100日尺的限制,1968年第一幢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东京霞关大厦(36层,总高136米)建成,引起国际建筑界的关注。70年代后,又继续建造了东京新宿副都心超高层建筑群(其中三井大厦55层,总高212米)和东京阳光大厦(60层,总高226米),使日本的高层建筑在亚洲跨入了 先进的行列。 非洲现代建筑 ,是世界第二大陆。北有地中海;东北隔红海与亚洲的沙特阿拉伯遥遥相望;东南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赤道横穿大陆中央,南北回归线均在大陆的南部和北部。南北回归线之间,属热带雨林气候,天热、潮湿、多雨,森林密布,人烟稀少。赤道附近,旱季雨季分明,旱季时热浪滚滚、草木不生;雨季时,奇花异卉争相吐艳,美不胜收。回归线附近属亚热带气候,雨量较少,空气干燥。境内的撒哈拉沙漠和利比亚沙漠等沙漠地带,空气干燥,几乎无雨,昼夜温差极大,正午时,烈日可晒熟鸡蛋,夜幕降临后气温急剧下降,至凌晨,室外气温低得叫人手足发冻。北部临地中海地区,潮湿多雨,平均气温17—18度。南部地区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如春,舒适宜人。 欧美现代建筑风格的大交会 从15世纪始,欧洲几个强国相继到非洲实行殖民统治,在各国领土上,建造了具有殖民者自身国度的各类建筑,英国的、法国的、西班牙的、葡萄牙的…熟悉建筑风格的人,一看建筑形式,就知道殖民者的国度。这类建筑,因建筑质量较高,至今犹存。 二次大战后,非洲各国相继独立。由于受殖民主义者多年的奴役,非洲自身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只好委托欧美各国建筑师和工程师进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远远望去,南非的开普敦,肯尼亚的内罗毕,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和埃及首都开罗的新区,高楼林立,与欧美城市无异。以内罗毕为例,市内大型公共建筑,都是由欧美、南斯拉夫等国建筑师设计的,集欧美建筑之大成,被视为非洲现代城市的标志和非洲进步的橱窗。 热带建筑风格的发展 非洲处于赤道附近,阳光充足,烈日炙人。传统建筑外观比较封闭,用厚墙阻止辐射热,开小窗防止热浪的侵袭。随着现代建筑在非洲驻足,讲求开朗、净化性格的现代派建筑同时渐次在此扎根。经反复实践,加之现代物理学在建筑上的运用,遮阳和隔热措施在非洲建筑上有明显的体现。加纳的阿克拉图书馆,几内亚的东卡旅馆,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国家剧院和加蓬利伯维尔办公楼等,都是以竖向或水平遮阳板的明快线条,塑造现代非洲的建筑典型。 民族风格的衍化 久住钢筋混凝土森林的人们,希望去寻找人类早期生活的原型,迷恋古朴、原始的生活情趣。于是,非洲的热带雨林和广漠无限的大沙漠,成为旅游观光者的主要对象,森林中的独脚草屋,沙漠中的帐篷旅馆,直至海滩边上的沙穴,都使人们感觉新奇,吸引大批游客。为适应旅游观光者的心理追求,在一些新建的现代化旅游宾馆的庭园中,一般都开辟了在现原始部落生活的茅屋和树林,让人享受重返大自然的乐趣。 观光者对原始古朴的情调如此着迷,不少建筑师就民族风格现代化的研究。由挪威建筑师怒斯威克设计的肯雅塔会议中心,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该中心位于内罗毕市最繁华地区,占地4.7公顷,其中包括成片绿地。以肯雅塔命名,表示对已故总统的怀念。他的塑像,立在四周布满鲜花的水池之中,显得庄严而圣洁。这个建筑群由三部分组成:一个可容纳800人的会堂,一个可容纳4000人的大会议厅及行政办公场所。总面积37000平方米。由于建筑师构思新颖,简洁的形体包含着民族文化的深情,因而受到人们的好评,几乎已成为内罗毕城市的象征与标志。会堂的屋顶为蘑菇形,这种圆锥形带有采光带的伞状屋顶,显然是借鉴非洲传统茅舍建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亲切。内部是坡度很大的斜天棚,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天空,由折光木格栅组成颇富规律的图案,使该建筑既有深厚的内涵,又有明显的时代感。 大会议厅除供开大型会议外,还可供各种宴会、展览会以及某些球类竞赛,实际上是一座多功能大厅。由木格栅组成的大片墙面和天棚,不仅图案新颖,富有非洲情调,而且具有很好的声学效果。 行政办公部分的主体是一座28层高110.4米高层建筑,平面为多边形筒体,它突兀矗立,巍峨壮观,与蘑菇形会堂形成良好的比例。顶层旋转餐厅可供200人同时就餐,在此俯瞰全城,整个内罗毕尽收眼底。建成以后,已接待过多次国际高级会议。被评为当今世界最实用的现代化会场之一。 雕塑与建筑融为一体 非洲木雕举世闻名,它以粗纩的刀法,淳朴而抽象的艺术形象,夸张而富有幽默感的造型,展示出非洲匠师精湛的技艺。它不仅影响到西方世界的绘画与雕刻,也渗透到建筑艺术领域。在非洲,它已成为建筑艺术造型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即使是农民自建的茅舍木屋,也不难找到木雕做成的建筑饰件。 肯雅塔会议中心的入口上方,就有一组用雕刻组成的巨型实墙,一个一个类似脸谱形状的图案,是从民间木雕上提炼出来的。该巨型雕饰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拼装而成,线条粗矿简练,具有明显的乡土文脉气息。 位于内罗毕市区西北角的内罗毕大学,是驰名非洲的高等学府。它的教学楼和图书馆都因匠心独具而受到人们的称赞。地理系教学楼前面的一组动物雕像,形象优美,栩栩如生,在碧绿涟漪的衬托下,更显得生动活泼。由于与环境配合相得益彰,已成为校园构图的中心和学校的标志。市中心繁华地带的喜来登旅馆,是一座豪华型高级宾馆。它的人口处两跟挂满各式各样假面具的柱子,对外来游客极富吸引力。餐厅内以木雕壁龛作装饰,各种动物形象的木雕作室内陈设,墙面上悬挂着各种形态的木刻脸谱或圆雕,无时无刻不使你深感游历于非洲文化的氛围之中。 非洲木雕与建筑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已成为非洲建筑的一个重要特色。 中国建筑风格的演变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化,在建筑技术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古代中国的文化与建筑,一直是 邻诸国的样板,因而从隋唐以来,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缅甸、柬埔寨和泰国等在内的亚洲文化圈:习汗文、奉佛教、尊孔孟,建筑风貌也有诸多相似。从唐宋至明清,中国本土的重大变革,都会在文化圈内的各国掀起涟漪,有关各国的文献,大都不回避这种影响。 史前时期 距今只有5000—7000年,属新石器晚期的两处遗址有: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干阑式建筑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的半穴居和地面房屋组成的泥壁草顶建筑群。前者是远古时代巢居的发展形式:后者却是穴居往地面建筑发展的过渡。
/
本文档为【世界各地建筑的风格与流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