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消费社会下时尚传媒对女性身体意象及相关问题的影响

消费社会下时尚传媒对女性身体意象及相关问题的影响

2013-08-18 4页 doc 41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60956

暂无简介

举报
消费社会下时尚传媒对女性身体意象及相关问题的影响 文 献 综 述 消费社会下时尚传媒对女性身体意象及相关问题的影响 11082104201王琨 前言 在社会、文化和时尚传媒共同编织的谎言下,女性的身体已经不仅是观看的对象,更成了消费的对象,因而产生的一系列女性对其身体意象的负面评价和相关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主题 社会文化背景 1.1 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 1970年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提出了“消费社会”的概念。我们越来越处在被物的包围和其完备意义的指挥之下,使人们产生了对“符号”的消费。在消费社会,商品的价值已不再是商品本身是否能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或具有交...
消费社会下时尚传媒对女性身体意象及相关问题的影响
文 献 综 述 消费社会下时尚传媒对女性身体意象及相关问题的影响 11082104201王琨 前言 在社会、文化和时尚传媒共同编织的谎言下,女性的身体已经不仅是观看的对象,更成了消费的对象,因而产生的一系列女性对其身体意象的负面评价和相关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主题 社会文化背景 1.1 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 1970年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提出了“消费社会”的概念。我们越来越处在被物的包围和其完备意义的指挥之下,使人们产生了对“符号”的消费。在消费社会,商品的价值已不再是商品本身是否能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或具有交换价值,而在于对个体欲望的满足。[2] 鲍德里亚认为自笛卡尔时代就拥有崇高地位的主体陷入了由形象、景观和拟像构成的超真实的世界,娱乐、信息和通信技术所提供的经历比乏味的日常生活景象更紧张也更诱人。凭借着比真实更真实的禀性,超真实的模型、形象和编码得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与消费社会伴随产生的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大众文化和消费社会联姻,时尚和日常生活接轨。时尚藉由消费日益渗入日常生活领域。 在大众文化的某种偏见里,人们人为地给美和丑附加了道德内涵。美丽总是和善良联系在一起;当今时尚的女性身体美学是苗条甚或消瘦。于是“瘦美”成了道德美好的一个隐喻。而肥胖则被认作缺乏自控能力、意志薄弱的表现等。这些偏见使得女性身体美学更像是一种特权,显示出某种珍贵性、阶层性,甚至歧视性。[1] 1.2 观看地位与身体消费 女性在文明的进程中不断被解放,取到了和男人平等的民主权利,与男人一样接受教育、参与社会工作。然而,被解放出来的女性在大众文化语境里不可避免仍要接受“规训”,只是假借了时尚的名义,而不是封建家长制的名义。女性的身体美学总要符合时尚的美丽标准,这样才会受欢迎。[1] 这其中的最根本原因是在社会中已经存在的默认的假设,即美是有性别的,美神总是女身,而男性则从来不会被性别化为审美对象。男性在长期以来都处于观看者的地位,男性的“美”或“不美”往往被轻描淡写,“不美”被其他方面的成就、社会名望、权势、金钱的富有等一笔勾销;而女性则从属与被观看者,审美的对象。 在这种长期的地位不均等的情况下,出现了时尚引导下消费社会对于美丽的滥用与引导人们盲目地获取。在美女经济时代,美女不仅被赋予商业价值进行运用,更是能使女性拥有更好的工作、地位、社交、爱情、生活。在影视、杂志、广告等的反复轰炸和洗脑下,女性在无意识间接受着,并逐渐接受了时尚所标榜的样板。而时尚广告则对于不完美的面容和身材进行无情地抨击来恫吓人们。例如“斑斓面孔”阻碍了我们的自信和美丽,身材臃肿会导致招聘会碰壁、恋爱失败、婚姻不幸福,减肥茶能帮你把完美身材带给你,在夏日尽享男孩们爱慕眼光......对于时尚营造出的“魔鬼身材”、完美身体等等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可企及的,但是通过消费社会中服装业、化妆品业、美容整容业、医疗健身业等使得“美丽”成了可以通过购买而获得的商品。使得女性在对自身的不满和焦虑中以购买“美丽”或进行身体重塑。身体成了消费社会中“最美丽的消费品”。身体,这份每个人的最后的私有财产,正在被各种各样的物质假以时尚之名不断摧毁重塑着,越来越脱离自然的实体而逐渐成为一个抽象的文化概念,在意义的结构中,社会的价值观通过对外观、尺寸和装饰进行编码,使得人类的这最后一份私有财产正慢慢得变得千疮百孔。 时尚传媒引导与影响 2.1 时尚传媒对身体意象影响的理论研究 对于时尚传媒对身体意象影响的理论适应上,宏观来看,社会文化理论和媒介涵化理论可以用了解释其间的关系。 社会文化理论主要用来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社会个体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就对身体意象的影响而言,该理论认为,每种文化中都存在特定的身体理想,文化通过媒介宣传其身体理想,对符合该文化下社会身体理想的身体特征给与积极的影响,而对不符合的身体特征则赋予消极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将自己的现实身体与社会文化身体理想比较,现实身体与理想身体的差距使得个体的体象满意度降低,进而导致个体体象紊乱、饮食失调。此外,该理论的观点还认为,媒介效果并不是产生在孤立的环境中。例如,亚文化可以使个体更直接受到身体吸引力和容貌等社会文化身体理想信息的影响。这里所指的亚文化主要包括父母、同伴(朋友、同学、伴侣)和群体领袖。“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又称“教养理论”或“培养理论”,则关注大众媒介的“缓慢且累积的效应”(Newbold,1995),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耳濡目睹,虽然没有直接改变受众的态度或行为,但却塑造了受众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观念,而认知和观念又是态度和行为的诱因。 在微观层面上,社会比较理论和第三者效果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这一影响过程。社会比较理论认为,社会比较的过程受到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表现出的比较结果也不尽相同。影响因素主要涉及比较主体的差异、比较过程的动机和比较对象的区别。比较主体的差异有人口学差异和人格特征差异。比较过程动机的差异有社会比较动机可分为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自我提升(Self-improvement)和自我美化(Self-enhancement)。第三者效果理论(Davison,1983)起源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的“间接效果论”。该理论提出,人们倾向于高估大众传播对他人在态度和行为上的影响。也就是说,当人们在接触到具有说服性意图的传播时,会预期该传播对别人的影响比对自己大,这种预期会导致人们采取行动。[6] 2.2 时尚误导与时尚暴力 大众媒介对女性理想形体的标准通过多种信息运作方式来实现:(1)传播力度广,覆盖率大(2)表现方式上,对女性身体形象的呈现,具有明显的“客体化”倾向(3)意义建构上带有强烈的符号化色彩(4)实现可能上,努力模糊美貌神话与现实生活的界限,忽略个体差异,认为如果女性能够控制自我改造自我就可以实现。 时尚媒体的传播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让人难以躲避,有研究表明,在50年代至80年代间的西方广告中,使用纤瘦女性模特的比例增加了近 46%,而80年代杂志中女模特的平均体重比50年代时减轻了约18磅。然而,不仅成人的世界中充满了时尚的规劝就连儿童也不能幸免,金发碧眼、苗条丰满的芭比娃娃深受人们的喜爱,据统计,美国3一11岁的女孩中90%有芭比娃娃,它是女孩早期的生活范本。但她的形象却是真实生活中难以达到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芭比娃娃“罪恶”的身材曲线会腐蚀儿童纯洁的心灵,因此在其教育部门公布的被禁玩具和游戏中被特别强调。[4] 在当今呼吁身体解放、个性自由的时代,人们受着并未摆脱一切束缚,相反,时尚在赋予人们个性和美丽的同时,也教导并迫使人们的接受它的奴役。影片《穿PRADA的女模头》所描述的即是在时尚产业的制造源头所表现出的时尚的光鲜、对人的规诫,片中的杂志主编米兰达即是一个地道的时尚独裁者,她和她服务的产业就是制定并向大众灌输“美”的标准引导消费。被称作中国版“穿PRADA的恶魔”的《时尚芭莎》主编苏芒因为不允许其周围人穿秋裤的“秋裤门”而引发了激烈讨论。面对时尚的诱导和强权下,女性心甘情愿地忍受染发、高跟鞋、化妆品、减肥、纹身、美容整容等各种身体本不应承受之痛。[7] 女性身体意象和相关问题 3.1 身体意象 身体意象(Body Image)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别是大小、形状和美感的一种多向度的自我态度(Cash&Purzinsky,1990;Thompson,1996)。Thompson 等人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身体意象障碍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身体羞愧感和身体罪恶感等负面情绪,还可能诱发诸如饮食障碍、抑郁、社会焦虑、自尊下降等生理和心理疾病。 有研究表明,接触时尚杂志中使用的“理想瘦”女性模特形象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女性心目中的理想体形,而这种理想体形的认知与女性群体中广泛存在的体形不满,瘦身意向以及一系列体重控制行为密切相关。而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认为,接触时尚杂志中“理想瘦”模特形象并不会直接导致负面身体意象及体重控制行为,且并非所有的女性都容易受其影响,即接触时尚杂志中“理想瘦”模特形象并不能直接导致女性对纤瘦的追求。 3.2 中国大学生身体意象及影响因素及消费情况 在中国,女性对自己身体意象最普遍的问题是认为自己偏胖,尤其是年轻女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减肥态度的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去门诊要求减肥的相当一部分人是瘦人,是年轻人。他们减肥不是为了健康,而是以瘦为美。因为减肥导致的生理心理失调比比皆是。 对于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三方面:(1)接触时尚杂志中“理想瘦”女性模特形象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有显著负面影响。其中,负面影响作用的核心在于“理想瘦”体形的内化。女大学生“理想瘦”体形的内化程度直接与自我体形认知,态度和瘦身意向或行为相关联。(2)社会重要他人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均有显著影响,但作用程度不一。较之父母的影响,同伴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作用更为重要。(3)个体因素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也有一定影响。其中,年龄、年级以及BMI体重指数的差异影响显著,而专业区分对女大学生体形满意度未产生显著影响。 而对于因为身体意象所导致的消费现象来看,消费者的自我形象是影响购买动机的重要因素,如果某一商品或劳务的使用能维护自我形象或有助于实际(社会)自我形象的理想(社会)自我形象的转化和提升,则会极大地促进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8]。对于福建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自我身体的外在表现呈现出了不同的关注程度。关注的焦点是头部,分别表现为日常护肤,比例高达 46.3%;其次是美发,25.3%。选择化妆的占 5.8%、健身5.3%、保健品4.7%、美容3.9%、整容3.4%、美甲2.9%、减肥塑身2.4%。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自身普遍有不满意的地方,并乐于对此进行消费,文中也表明,不论哪个选择,女性都高于男性,在护肤、化美容上明显高于男性。从结果看选择对减肥塑身进行消费的虽然不高,但是并没有反应出实际大学女生对自己的身体满意、没有为减肥塑身做出行动。[5] 3.3 东西方社会身体意象和饮食失调的对比及成因讨论 传统认为北欧高加索女性是典型的厌食症患者形象。之前关于厌食症的研究多是西方人做的,并常认为这是根植于西方文化的,在东方出现得较晚,且只是个案。研究结果也表明东方社会的许多价值观与西方不同,少数族群由于与西方主流文化的差异,所以患者的要少很多。但是有些实验比较的是使用了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数据,就会造成混合的结果。也有研究表明不同种族间饮食失调的差异并不大。有些之考虑了种族差异,对于文化融入程度的考虑不够,甚至有相反的研究结果——身体认知和饮食失调在较少社会融入的人群中比例更高。所以对于前人的研究结果应审慎地观取。 认为东方人饮食失调较少可能是因为不同病人对于身体认知的表达不同——“担心体重”、“惧怕肥胖”等表达是否被包含进评判标准。东方人“喜欢丰满体型”被西方人夸大了。而更多接触西方文化的人更可能从表达“担心体重”、“惧怕肥胖”转为或仍为饮食失调者。 文中提到若按表示“惧怕肥胖”来看,研究表明被调查中国的学生中,女生有78.1%,男生有42.5%有此表达。 研究指出可能的原因有:具有不同文化碰撞的经历、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不论种族和文化背景如何,且是比种族更重要的原因,但这不是唯一原因)不同种族身体构成的不同对饮食失调也有潜在影响。用BMI值判断肥胖的限值对于不同种族也应调整完善。[3] 总结 从以上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当今这个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各种具有符合意义的物已对人们造成围攻,由于男女性长期的审美地位的不同,在大众文化的评判标准以及时尚传媒无所不在的巨大的诱导规劝作用下,女性的身体已成为了最美丽的消费品,成为一种令女性恐慌的幻象,迫使女性把自己同标准进行对比、对自己身体意象产生不满并进而进行各种盲目而群体无意识性的改造。 四.参考文献 [1] 赵行专.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女性身体美学[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2] 张聪. 时尚·身体·诱惑:鲍德里亚后期消费文化理论的一个侧面[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3] Nerissa L. Soh1, Stephen W. Touyz, and Lois J. Surgenor. Eating and Body Image Disturbances Across Cultures: A Review[J]. 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 Volume 14, Issue 1,pages 54–65, January/February 2006 [4] 姜秀花. 对女性身体再造行为的文化评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03,(03) [5] 陈莹.自我认同与大学生身体消费现象[A]. 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集[C], 2006 年 [6] 唐丽燕. 大众媒介与女性身体意象[D].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7] 编辑:张柏漪一条秋裤引发的身体意识讨论, 国际在线时尚综合 2008-03-26 http://gb.cri.cn/15264/2008/03/26/2265@1995821.htm [8] 王怀明. 广告心理学原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
/
本文档为【消费社会下时尚传媒对女性身体意象及相关问题的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