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2.病毒感染和免疫

2.病毒感染和免疫

2013-08-24 50页 ppt 1M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70544

暂无简介

举报
2.病毒感染和免疫null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null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 null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的类型 病毒与肿瘤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病毒在不同个体的人群间传播。 主要通过皮肤和粘膜传播。 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由亲代传 给子代的方式。 如HBV、HIV、 CMV、polioviru...
2.病毒感染和免疫
null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null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 null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的类型 病毒与肿瘤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病毒在不同个体的人群间传播。 主要通过皮肤和粘膜传播。 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由亲代传 给子代的方式。 如HBV、HIV、 CMV、poliovirus、EBV、风疹病毒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null病毒感染途径: 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生殖泌尿道)、血循环等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病毒感染对细胞的致病作用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病毒的免疫逃逸病毒感染对细胞的致病作用1、杀细胞效应(杀细胞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裂解和死亡, 多见于无包膜病毒。poliovirus 病毒感染对细胞的致病作用null正常细胞CPE细胞培养,接种杀细胞性病毒,培养后,显微镜 观察培养细胞变圆、环死、从瓶壁脱落现象 ——致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 effect,CPE)null2、稳定状态感染(非杀细胞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以出芽方式释 放,不引起细胞裂解、死亡,但可发生 宿主细胞变化,多见于包膜病毒。A、细胞融合:病毒感染后可使宿主细胞膜互 相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麻疹病毒B、受感染细胞膜表面出现病毒抗原:易被Mφ、 NK、CTL等识别杀伤null 某些受病毒感染细胞内出现的、光镜 下可见的特殊的圆形或椭圆形染色斑块,可辅助诊断某些病毒性疾病。3、包涵体(inclusion body)形成 如狂犬病病毒 - 内基小体(Negri body) 病毒颗粒的聚集体,或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 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反应物null狂犬病毒包涵体(Negri body)null4、细胞凋亡(apoptosis): 细胞内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性死亡过程 (基因控制的程序性细胞死亡)null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整合:病毒基因结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null 转化:整合作用引起细胞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生长与分裂失控) 转化与致肿瘤潜能有密切相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 子宫颈癌 EBV—— 鼻咽癌 人类疱疹病毒-8(HHV-8)—— Kaposi肉瘤 HBV—— 人肝细胞癌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成人T细胞白血病null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对V的免疫应答致V感染细胞损伤nullnull3、免疫抑制作用(病毒直接损伤淋巴细胞) 4. 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如前炎症因子如: HIV直接杀伤CD4+T细胞 null 抗原变异-HCV,HIV 破坏免疫细胞 产生抑制蛋白 低或不表达MHC-Ⅰ类分子 细胞内寄生病毒的免疫逃逸病毒感染的类型病毒感染的类型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显性感染(临床感染)1、根据病毒感染后有无症状隐性感染隐性感染 指病毒侵入机体后不引起临床症状。 机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但可向外界排放病 毒而成为传染源。 病毒毒力较低,或机体免疫力较强的情况 如: poliovirus在流行期间,99%感染率, 只有1%发病率显性感染显性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 病毒毒力较强,或机体免疫力较低null2、根据病毒感染病程分 急性病毒感染(病原消灭型) 持续性病毒感染 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数日至数周, 病后获得特异性免疫力nullA、 机体免疫力低下 B、 病毒抗原性弱 C、 病毒存在于受保护部位 D 、病毒(突变)产生缺损性干扰颗粒 F 、病毒基因组整合于宿主基因组 持续性病毒感染 null 潜伏感染 (latent infection):病毒感染后,其基因组潜伏于特定组织或细胞, 不产生感染性病毒体。某些条件下, 病毒可被激活而致病。 如:单纯疱疹病毒持续性病毒感染又包括: null Cold scores by reactivated HSVLatent infectionHSV-1 establishes latent infection and can recur from the trigeminal ganglia. null 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病毒感染后长期存在体内,可不断排出体外,病程长达数月至数十年。 如:HBV、CMV、EBV 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病毒感染后潜伏期长, 一旦症状出现,多为亚急性, 进行性,直至死亡。如:HIVnull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viral infection)急性感染后1年或数年,发生致死性的病毒病。 如: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感染麻疹病毒)病毒与肿瘤肿瘤相关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宫颈癌 EBV: B细胞淋巴瘤、鼻咽癌和Burkitt淋巴瘤 肿瘤特异性病毒 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与肿瘤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干扰素: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所产 生的 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 疫等作用的糖蛋白。干扰素: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所产 生的 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 疫等作用的糖蛋白。抗病毒的固有免疫主要有:分 类分 类种类 产生细胞 抗病毒 抗肿瘤 免疫调节 IFN- 白细胞 强 弱 弱 IFN- 成纤维细胞 强 弱 弱 IFN-  T细胞 弱 强 强 抗病毒机制抗病毒机制 激活 激活nullIFN-a 的 抗 病 毒 作 用病毒病毒复制抑制病 毒复制信号转导IFN-aIFN-诱导蛋白诱导刺激胞核 胞核 null抗病毒特点: 广谱性 间接性 种属特异性Natural Killer (NK) cellsNatural Killer (NK) cells无MHC限制性 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ADCC 被 IL-2 和IFN-γ激活后成为LAK cells null适应性免疫按种类 :IgG IgM sIgA Th1、CTL中和抗体:保护性抗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按功能: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抗病毒免疫的主力军中和抗体中和抗体定义: 与病毒结合后,使病毒的感染性消失的抗体 机理: 阻止病毒吸附 形成IC:易被吞噬、补体活化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IgG: 通过胎盘,被动保护(《 6个月) IgM: 诊断宫内感染 SIgA: 粘膜表面抗感染作用null中和作用nullnullnullTh1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1.活化MΦ:分泌MCF;MAF;MIF;TNF;IFN-γ活化MΦ 。高表达CD40L结合CD40活化MΦ。 2.诱生并募集MΦ:分泌IL-3、GM-CSF促进骨髓 产生MO;IL-8、TNF-α使炎症部位血管内皮 细胞表达AM,促使单核细胞粘附、游走成为 MΦ,进行吞噬。null3. 通过IFN-γ使(1)MΦMHC-Ⅱ类表达增加,增 强抗原提呈作用;(2) MΦ产生IL-12活化NK, 促使Th0分化为Th1。 4. 表达FasL杀死因慢性感染而失去活化能力的 MΦ,细菌释放出来,被新来的MΦ吞噬。 5. 释放细胞因子辅助CTLnull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 病毒感染范围--如病毒血症 病毒型别----如单一血清型 抗原的稳定性---如不易变异This chapter will focus onThis chapter will focus on定义: 垂直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 染;包涵体 ;CPE Questions Describe the types and routes of viral infection. Mechanism of viral pathogenesis第二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第二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null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标本采集与送检注意点: 早期;无菌;及时;冷藏;双份血清null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三大培养方法null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1、CPE2、红细胞吸附正常细胞病变细胞3.细胞代 谢改变null病毒的形态学检查光镜-----包涵体电镜-----直接观察标本中的病毒颗粒及超微结构免疫电镜-----与相应抗体结合后置电镜下观察null病毒核酸与抗原的检测免疫荧光IFELISA分子杂交PCR放射免疫RIA基因测序null病毒的血清学诊断双份血清;测IgM;4倍以上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Western blot诊断方法: 中和试验hemagglutinationhemagglutinationnull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人工主动免疫灭活疫苗:乙脑疫苗狂犬疫苗流感灭活疫苗HAV,HBV疫苗等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HAV疫苗null亚单位疫苗 基因疫苗重组载体疫苗DNA疫苗:null人工被动免疫丙球; 抗病毒血清; 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 null病毒感染的治疗化学疗剂: 核苷类似物--阿昔洛韦、拉米夫定等干扰素及其诱生剂免疫治疗:CK、LAK、疫苗中草药非核苷类似物、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治疗你能回答吗?你能回答吗?null A1型题 195.垂直传播是指病毒通过  A.胎盘或产道由亲代传给子代 B.性接触由带毒者传给其配偶  C.带毒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D.输入病毒污染的血液传播 E.父母传给子女 196.可通过性传播的病毒是 A.HBV B.CMV C. HIV D.HSV E.以上都是 197.病毒感染类型中不造成细胞、组织严重损伤的是  A.隐性感染 B.急性感染   C.慢性感染  D.二次感染   E.慢发病毒感染null198.病毒的致病机制应除外: A.病毒感染诱发的免疫病理作用 B.致细胞病变作用 C.细胞转化 D.细胞融合 E.产生毒素作用到靶细胞 199.下列经垂直感染导致畸胎的病毒是 A.麻疹病毒 B.风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乙脑病毒 E.甲肝病毒 200.对干扰素(IFN)抗病毒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B.有相对种属特异性 C.直接抑制病毒蛋白合成 D.作用于邻近细胞 E.与IFN受体结合发挥作用null201.中和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机制,应除外: A.诱导IFN产生 B.通过ADCC发挥作用 C.与病毒表面抗原结合,激活补体,致病毒裂解 D.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相互作用 E.与靶细胞上V抗原结合,激活补体,引起靶细胞溶解 202.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应除外 A.包涵体形成 B.细胞凋亡 C.阻止抗体产生 D.基因整合 E.溶细胞 203.关于病毒基因整合,不对的是 A.病毒的DNA随机整合于细胞染色体DNA中 B.导致细胞转化 C.与肿瘤形成相关 D.RNA病毒HIV不能发生整合 E.HBV,EB等病毒会发生整合null204.介导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是 A.抗体 B.CTL C.细胞因子 D.免疫抑制 E.以上都对 205.抗病毒免疫,不对的是 A.补体结合抗体能阻止病毒侵入细胞 B.NK细胞早期发挥作用 C.以特异性细胞免疫最为重要 D.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 E.抗原易变异的病毒,感染后免疫力短暂null B1型题 (206~208题共用备选答案)   A. HIV   B. 麻疹病毒   C. 朊粒   D.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E. 人乳头瘤病毒(HPV) 206.可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207.可引起急性病毒感染迟发并发症 208.引起慢发病毒感染 See you next time !See you next time !
/
本文档为【2.病毒感染和免疫】,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