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5

2013-08-28 35页 ppt 113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8627

暂无简介

举报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5null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定义一、定义 渐进的病理过程,从实验室异常 临床症状差异 很大部分DIC是多种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征:1、短暂高凝状态,Pt及凝血因子功能亢进。 2、纤维蛋白沉积 栓塞,微循环障碍 3、Pt、凝血因子消耗,消耗性低凝 出血 4、继发性纤溶,血FDP ,出血加重二、诱因及发病机制二、诱因及发病机制1、诱因 感染 产科 外科手术、外伤 肿瘤 内科感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5
null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定义一、定义 渐进的病理过程,从实验室异常 临床症状差异 很大部分DIC是多种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征:1、短暂高凝状态,Pt及凝血因子功能亢进。 2、纤维蛋白沉积 栓塞,微循环障碍 3、Pt、凝血因子消耗,消耗性低凝 出血 4、继发性纤溶,血FDP ,出血加重二、诱因及发病机制二、诱因及发病机制1、诱因 感染 产科 外科手术、外伤 肿瘤 内科感 染感 染31-42.5% 败血症低血压 G- + V 支源体 依原体 疟原虫 霉菌 微生物 寄生虫 毒素直接损伤血菅内皮 微循环衰竭 休克 低氧血症 酸中毒 产 科产 科4.7-12.3% 羊水栓塞 病理妊娠 感染 肿瘤 羊水死胎蛋白质分解产物-血流-激活内外凝血系统-高凝外科手术 外伤外科手术 外伤血管皮损伤内源系凝血系统 损伤组织进入血流 缺氧酸中毒 肿 瘤肿 瘤24-34.4% 前列腺食管瘤 放疗化疗-组织凝血样物质入血流 合饼感染-血管内皮损伤 单核巨噬系统抑制内科疾病内科疾病呼吸系统 COPD 哮喘 心血管系统冠心病 消化系统 结缔组织疾病 二、诱因及发病机制二、诱因及发病机制2、四种损伤途径 血管内皮损伤 激活内凝途径 组织损伤 组织IV因子入血流激活外凝途径 溶血:磷脂类物、血红素、Pt 激活内外途径 外源性促凝物质:毒素、羊水、异物、微生物等类凝血酶样物质。二、诱因及发病机制二、诱因及发病机制3、机制 A、凝血:凝血酶原酶形成 凝血酶形成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内源性促凝血: 血管内皮XII XI IX PF3 IXa VIII Ca2+ 外源性促凝血:组织因子 Ca2+ III VII二、诱因及发病机制二、诱因及发病机制 内、外因素 X Xa+V+磷脂微粒 凝血酶原酶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二、诱因及发病机制二、诱因及发病机制B、抗凝血系统 血管内皮抗凝血形成: pGI2 AT-IV ADP酶 5-HT 儿茶酚胺 血液中抗凝血物质:Xa IXa XIa AT-III α-MG 肝素二、诱因及发病机制二、诱因及发病机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酶原 纤溶酶 内:激肽释放酶 血浆活化 外:组织活化物 血管内皮细胞 链激酶、尿激酶三、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表现三、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表现一)初发高凝期 特征:疾病初期,常易忽略。 以栓塞现象为主,进而出现微循环衰竭、脏 器功能障碍。三、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表现三、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表现循环衰竭的机理: 1、高凝 微循环栓塞 P门V P肺A CVPABP↓ 2、XIIa 胰舒血管素原 胰舒血管素 全身血管扩张 ABp 3、出血 血容量 4、FDP 血管通透性 血浆外渗 血容量 ABp三、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表现三、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表现脏器功能障碍表现: 肾: 肺: CNS: 心: 肝:三、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表现三、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表现二)消耗性低凝期 特征:1、Pt、凝血因子减少,FDP 低凝出血 此期持续时间较长 2、凝血时间的延长 3、不明原因出血 低血压、休克 4、常规止血药无效,而对肝素有效 休克的特征:1、突然发生,与失血量不符合。 2、冷休克型,常伴肾衰。 3、常规抗休克不佳。三、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表现三、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表现三)继发性纤溶亢进 四个主要临床征象: 栓塞:依所发生部位而各异 休克:突发,难以解释 出血: 溶血:畏寒、发热、寒颤、腰痛、Hb尿三、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表现三、病理、生理过程及临床表现三种临床表现型: 急性型: 亚急性型: 慢性型:四、DIC的诊断四、DIC的诊断拟诊:1、病因、诱发因素 2、Pt的减少 3、栓塞现象 筛选试验:pt<100×109/L 或进行性下降 PT较正常对照延长3秒 纤维蛋白原<4.4umol/L or 1.5g/L or 进行性下降 以上3项2项阳性可确诊试验,3项阳性可确立。四、DIC的诊断四、DIC的诊断确诊:1、病因 2、pt减少 3、多发性栓塞+广泛性出血 4、2项以上的确诊试验异常 5、肝素治疗有效五、DIC的治疗五、DIC的治疗:1、祛除病因。 2、恢复Pt及凝血因子的正常浓度。 3、纠正休克,控制出血。 4、加强监测,支持疗法。五、DIC的治疗五、DIC的治疗一、病因 1、抗感染 2、清除坏死组织 3、慎用细胞毒性药物 4、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5、肿瘤切除、放、化疗时应加强监测,必要时小剂量肝素预防 6、祛除诱因 7、维护单核细胞功能五、DIC的治疗五、DIC的治疗二、抗凝疗法 1、目的:阻止凝血过程进展 2、适应症 3、禁忌症 4、常用抗凝剂:肝素、抗Pt聚集、抗纤溶药、溶栓、糖皮质激素、重要五、DIC的治疗五、DIC的治疗肝素在DIC中的应用 肝素的作用: 抑制凝血酶原 凝血酶 肝素+AT-IV+ 凝血酶失活 抑制Pt聚集 抑制5-HT作用,抗组胺 抑制XIa的活化五、DIC的治疗五、DIC的治疗剂量、方法 微剂量:1-5u/kg·h 小剂量:25-30u/kg·h 1-2mg/kg·h 中等剂量:6mg/kg·d 低右、新鲜血浆、血、5%Gs中静滴 微剂量无需监测 监测内容:PT、APTT、鱼精蛋白消耗试验五、DIC的治疗五、DIC的治疗疗程及停药 病因可控制 2-3天 病因不能祛除 5-7天 慢性DIC,长期使用,逐渐减量。五、DIC的治疗五、DIC的治疗疗效判断 紫殿、出血、皮温、血压、化验 PT 24h可恢复 APTT 纤维蛋白原 1-3d恢复 EGCT 12-72h五、DIC的治疗五、DIC的治疗不佳原因 原发病不能控制 AT=IV下降至低于30%,肝素无效 酸中毒未纠正,PH<7.0,肝素无效 肝素剂量不足,使用不当五、DIC的治疗五、DIC的治疗副作用及处理 过量、出血,PT>50″ APTT>100″ 停用肝素,鱼精蛋白 20-50mg ivgtt NS 250ml Bid-Tid 过敏,发热,荨麻疹,哮喘 继发性Pt减少,补充凝血因子五、DIC的治疗五、DIC的治疗补充凝血因子的治疗: 新鲜血浆、全血、冷沉淀、冻干血浆 凝血酶原复合物输入 血小板悬液输入五、DIC的治疗五、DIC的治疗抗纤溶药物的应用 指征:纤溶亢进期,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 方法:PAMBA 0.2-0.4g/次 Qd-Bid EACA 0.1-0.5g/次 Qd-Bid 抑肽酶 8-12wu/d Q4h-Q6h 禁用、慎用:高凝,消耗性低凝期 休克、少尿五、DIC的治疗五、DIC的治疗其他治疗: 低右 500-1000ml ivgtt 抗凝血酶III因子,AT-III 复方丹参注射液 654-2 肾上腺皮质激素附例:亚急性DIC治疗附例:亚急性DIC治疗一、检查:Pt、纤维蛋白原含量、 PT+对照、3p试验、 TT+对照、FDP、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二、备血:400ml 新鲜全血附例:亚急性DIC治疗附例:亚急性DIC治疗三、高、低凝期 1、肝素 0.5-1.0×kg iv 2、10%GS 500ml ivgtt 肝素 240-480mg 3、10%GS 500ml ivgtt 654-2 30mg Q6h 4、丹参注射液 40ml ivgtt 低右 500ml Qd-Bid
/
本文档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