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现代诗词赏析

2013-09-01 50页 doc 198K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0656

暂无简介

举报
现代诗词赏析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   原诗(查良铮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 尽管生活阴沉的现在: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赏析: 这首诗使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生活的真谛,因而得到广泛的流传。尤其是当生活遇到挫折时,它可以使你走出困境,看到光明。正如诗中唱到的那样,“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爱情也不例外,虽然爱情是那么的幸福、迷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人的爱情和...
现代诗词赏析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   原诗(查良铮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 尽管生活阴沉的现在: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赏析: 这首诗使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生活的真谛,因而得到广泛的流传。尤其是当生活遇到挫折时,它可以使你走出困境,看到光明。正如诗中唱到的那样,“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爱情也不例外,虽然爱情是那么的幸福、迷人,但并不是每一个人的爱情和爱情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没有缺陷。 正如生活有成功就会有失败一样,有相爱也会有分手,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然而,生活往往是有曲折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失去了,才能知道拥有的可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生活中总会出现。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坚持美好的信念和进取的态度,让“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才能更好的把握住现实。 这不正是值得我们提倡的生活态度吗?不也是生活中的辩证思想吗?它还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对立统一、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一切艰难险阻都是暂时的,都会成为过去,成为我们“内心的浪涛猛然跌落后溅起的浪花”,因而那逝去的也就变得可爱。*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诗人,他奠定了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基础。 德鲁尼娜——《怎么说明?》赏析 怎样对那些双目如黑夜的 天生的盲人说明—— 五彩缤纷的春天美景, 斑斓奇丽的霓虹彩影? 怎样对那些双耳如黑夜的 先天聋人说明—— 那大提琴旋律的柔情, 那威震四方的万钧雷霆? 怎样对那些先天是冷血的 可怜人说明—— 那大地奇迹的秘密—— 那两个字——爱情? 现代诗词赏析: 面对丰富、复杂的爱情,想要解读清楚,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正如原苏联诗人格里巴乔夫在他的《不要埋怨》一诗中写到,爱情没有学校、没有课程,也没有导游图。因此,想要知道爱情的滋味,只有靠自己去感悟。 但是,真正的爱情是幸福美好的,这应该是公论,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和想要得到的结果。她需要用眼去发现、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感悟才能抓住。 德鲁尼娜的《怎么说明?》就回答了这样的问。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五彩缤纷的春天美景”,是“斑斓奇丽的霓虹彩影”。看不到这种美的人,就象那些双目如黑夜的盲人。爱情又如“那大提琴旋律的柔情”和“那威震四方的万钧雷霆”。感受不到这样优美的旋律,没有发自内心的躁动和震撼,当然也就体会不到爱的激情。面对爱情,谁又能无动于衷?谁又不愿意去揭开“那大地奇迹的秘密——/那两个字——爱情”呢?否则,那真的就成了冷血的可怜虫了。这样的生活必然是索然无味的,岂不成了人生的一大悲哀! *尤丽亚?弗拉吉米罗夫娜?德鲁尼娜(1924——),前苏联女诗人。 海涅《他们俩倾心相爱》诗词赏析 他们俩倾心相爱, 可是不肯相互承认, 一见面就象仇敌, 还说爱情真烦死人。 他俩终于天各一方‘ 只偶尔相逢在梦境; 他们早已进入坟墓, 却永远不知道真情。 现代诗词赏析: 在人类林林总总的生活中,总免不了会留下许许多多的遗憾,爱情生活也不例外。人们总希望自己的爱情尽善尽美,而往往又得不到完美的结局。于是就产生困惑和矛盾的心里,还不得不埋藏于内心深处。 海涅的《他们俩倾心相爱》,向我们展示的就是这样的爱情生活场景。第一节,诗人表达了羞涩的、矛盾的爱情心里。想爱,又说不出口。因为双方都害怕对方不肯接受,所以才“他们俩倾心相爱/可是不肯相互承认”;于是因爱生恨,十分矛盾,真所谓爱得越深,恨就越深的感觉。所以才“一见面就象仇敌/还说爱情真烦死人”。第二节,诗人进一步表达了既爱又恨,想爱而又得不到矛盾心情;更后悔当初没有勇敢的说穿,才留下终身遗憾的复杂心理。都陷入了极度的“单相思”境地,所以才“他俩终于天各一方/只偶尔相逢在梦境”,这种遗憾最后的结果是“他们早已进入坟墓/却永远不知道真情”。 诗人紧紧抓住了爱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复杂的燥动心理,想爱却开不了口。可能是自己爱上对方,而彼此又不知道对方是否也爱自己;也可能是自己爱对方,而考虑到家庭、社会等因素而双方都不敢表达;还可能是双方都羞于启齿,而错过了一对美好的姻缘等等。这都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真切的启发。 *海涅(1797-1856),德国伟大诗人,思想家。 歌德《绿蒂与维特》词赏析 绿蒂与维特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啊,怎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进? 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声名; 你看呀,他出穴的精魂正在向你耳语: 请做个堂堂男子哟,不要步我后尘。 赏析: 歌德的《绿蒂与维特》,可能现在许多人还能背诵,尤其是“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原因很简单,就是诗人说出了每个人内心已经存在,而以前不愿或不能说出口的真切感受。这就是爱情的人性直白,是人性的自然释放。谁要是没有青春的燥动,那真的就成了爱情的可怜虫。因而,面对爱情,更本就用不着去遮遮掩掩。 然而,在中国,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桎梏,使人性遭到了压抑和束缚。把性视为洪水猛兽和肮脏龌龊的东西,性只是强权的占有。因而人类最美好纯洁的爱情,被封裹得严严实实。而在内心深处,人人都希望自由的点燃爱情的火焰。 诗人表达了性是人性的本能需要,爱情是升华了的、纯洁的和自由的,但并没有宣扬她是可以放纵的。对人性中的至洁至纯的爱情,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吝惜和保护,所以“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声名”,并学会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去追求、获取这美好纯洁的爱情。这不也是我们东方文化所提倡的吗?这不正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理念吗?本帖转载自 耽恋免费资源站 www.dlcom.org *歌德(1749-1832),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 雪莱《给》外国现代诗歌鉴赏 音乐,虽然消失了柔声, 却仍旧在记忆里颤动—— 芬芳,虽然早谢了紫罗兰, 却留存在它所刺激的感官。 玫瑰叶子,虽然花儿死去, 还能在爱人的床头堆积; 同样的,等你去了,你的思想 和爱情,会依然睡在世上。 现代诗词赏析: 雪莱的《给——》,是对爱情永恒的歌唱和赞美! 诗人首先把爱情比着柔美的音乐,即使歌声停止了,但你仍无法忘记那优美的旋律,正如“音乐,消失了柔声/却仍旧在记忆里颤动”;爱情又好比花的芳香,即使花谢了,也会长久的留下沁人心脾的芬芳,因为“芬芳,虽然早谢了紫罗兰/却留存在它所刺激的感官”。同时,诗人又进一步用最能代表爱情的玫瑰来歌赞诚挚的爱,正如玫瑰的叶和花,即使是花儿凋零了,也是伴随在叶子身旁。你看“玫瑰叶子,虽然花儿死去/还能在爱人的床头堆积”。进而,诗人把对爱情优美、芳香、诚挚的感受,提升到他理想中的爱情,因此,即使死了,但永恒崇高的爱情和思想仍活着,并流芳百世。因为象抹不去的音乐旋律、紫罗兰花香和玫瑰叶子与玫瑰花的执着爱恋一样,“同样的,等你去了,你的思想/和爱情,会依然睡在世上”。 诗人在《给——》中,通过四组不同的意象,使爱情得到升华。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让我们回味无穷,而且也是诗人伟大爱情思想的写照。 *雪莱(1792-1822),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 牛汉《冻结》赏析 - 原诗: 暴风雪过后。 荒凉的湖边, 一排小船, 象时间的脚印, 冻结在厚厚的冰里; 连同桨, 连同舵, 连同牢牢地拴着他们的铁链。 赏析: 牛汉的《冻结》写于1974年,诗人借冻结这一自然景观,来抒发当时的悲凉心情。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就象“暴风雪过后”那荒凉冻结的湖一般。在这样的环境里,诗人感觉度日如年,好象时间都凝固了,被“冻结在厚厚的冰里”不在运转。而此时此刻,诗人的内心是多么希望能划动船桨,向着自己理想的目标,破浪远航。可是“连同桨/连同舵/连同牢牢地拴着他们的铁链”都被冰封冻结了,根本就没有条件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诗人通过冻结这个十分平常的自然现象作为切入点,充分运用诗歌语言,不但艺术性地再现了诗人的真实情感,而且形象地揭示了《冻结》背后的时代背景。这也是《冻结》的艺术价值所在。 刘章《无题》现代诗词赏析 - 原诗: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我站在历史的大路当中。 看前人灵魂清晰, 看后人身影朦胧。 我一步一个脚印, 写着自己的人生…… 现代诗词赏析: 刘章的《无题》通过对人生的解读,在无题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巨大的人生主题,并教会我们要以古为鉴、以人为镜、踏实做人的道理。 第一节,诗人把自己融于历史的大潮当中,自己本身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因而就需站在历史的角度来思考。第二节,诗人把历史看作是一面镜子,可以通过看清前人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来达到看清自己灵魂的目的。同时,自己也会成为别人的一面镜子,为别人所借鉴。如果灵魂高尚,就得以歌颂;如果灵魂丑陋,就会留下骂名。第三节,诗人通过前面对历史的剖析,从而得出了借古鉴今、踏实做人的道理。 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上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迈出坚实的步伐,才不至于因碌碌无为而虚度年华。这样的人生,才是光明的人生;这样的灵魂,才是高尚的灵魂。 王尔碑《夜》赏析 ——干校生活剪影 夜,寂寞的夜 蛙声,只有蛙声…… 作曲家突然疯了 诗人,在牛棚里吐血 夜,是寒冷的 人们,以铁的沉默 期待着 一声爆炸的雷 现代诗词赏析: 王尔碑的诗,带着浓厚的朦胧色彩。读她的诗,使我倍感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可以恰如其分地表达一切丑恶和美好的东西。正如《夜》,对丑恶的诅咒和对美好的期盼,都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表达。而且,还映射出了一个时代。 诗人对那个邪气横流的时期,并没有直接表述。此时此刻,诗人置身于黑暗的夜中,过着一种单调而乏味的生活,“夜,寂寞的夜蛙声,只有蛙声……”。由于失去了自由,无法了解外面的世界,听不见外面的声音,“好象作曲家突然疯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在牛棚里吐血”。 这突然使我想起了,在我小的时候,常常跟在比我年大的孩子后面,少则二、三个,多则七、八个,互相拉着衣角,一路高呼“打倒牛鬼蛇神!”的口号。那是多么的无知啊!这给我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是怎样的时代啊!再后来,我写了一首小诗《为什么打倒?》,算是对那个时代的责问吧。 回到原诗中,面对这心痛的场景,诗人发出了悲愤。然而,面对敢怒而不敢言的时代背景,诗人只能强压住内心的怒火,“夜,是寒冷的/人们,以铁的沉默”。诗人深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要在沉默中灭亡,所以诗人发自内心的呐喊:“期待着/一声爆炸的雷“。诗人用简短的语言,让我们记住了那个时代的痛。它不仅仅是诗人的痛,是一批人的痛,甚至是一代人的痛。 改革开放,如一声惊雷,云开雾散,预示着春天来临。诗人的期盼变成了现实。而今已是凯歌声声,满园春色。 邵燕祥——《希望》诗词鉴赏 我希望永远不再看见 大地上为婊子树立牌坊 我希望永远不再看见 刽子手给烈士送来的花圈 我希望永远不再看见 急病人被关在急诊室门外 我希望永远不再看见 多年的同志却站到敌人一边 现代诗词赏析: 讲正义、讲正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倡导的,邵燕祥的〈希望〉正是这种美德的全部写照。可这样的美德却在“十年动乱”中,几乎丧失殆尽,从而激起了诗人极大的愤慨。 这首诗从四个侧面反正了什么是正义与正气。第一、三节通过对歪风邪气的批判,来达到对正气的呼唤;第二、四节是对丑陋与邪恶的指责与唾骂。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所希望与看到的呢? 据查,该诗写于1979年,正值“十年动乱”结束。这是当时时代背景的写照,也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反映。但今天读来仍有其现实意义,因为正义和正气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当然,古往今来,歌唱正义和正气的优秀诗歌很多很多,他们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苗得雨——《沙》鉴赏 世上, 好象——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 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赏析: 苗得雨的《沙》是一首典型的白话诗,语言浅显,却暗藏着一个丰富的生活哲理。它告诉我们,在对事物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掌握去粗取精、去伪成真的道理,而不能盲目的、不加判断的作出行动。这首诗在给人以启迪的同时,又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沙里淘金,是个浅显的道理,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了升华。它还揭示了,世间万物有其必然的联系,是矛盾的统一体。因而,我们不能拼弃一切,不能只看现象,而不看本质。只有认清了事物的本质所在,才能通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这也使我联想到当前改革过程中,某些方面的“一刀切”现象,不知切掉了多少宝贵的黄金啊!这也正是这首诗的现实意义所在,值得我们深思 宫玺——《珠贝》现代诗歌鉴赏 怀着纯洁的爱, 置身海的深处, 浪里冲,沙里滚, 忍受磨砺的痛苦。 为思念一颗星宿, 将无尽的柔情倾吐; 一生一世矢志不渝, 死后才一展灿烂的肺腑!   赏析: 读宫玺的《珠贝》,使我看到了一束闪光的思想。这样的思想,只有那些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拥有。 诗人通过对珠贝生长历程的诠释,为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人生道理,只用经过艰苦的磨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走出一条闪光的道路。正象珠贝取得闪亮的光辉,是经过“浪里冲,沙里滚”的磨练,是“忍受磨砺的痛苦”,并经过了“一生一世矢志不渝”的追求,才得以实现的。 诗人最后写到,“一生一世矢志不渝,/死后才一展灿烂的肺腑!”,这既是对珠贝一生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人生理想和抱负的凝聚。只有那些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才具有这样的闪光思想。 事实上,做任何一件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又何尝不是这种思想的折射呢? 白航——《兰草》诗词鉴赏 兰草 ——致科学家 盆样沉重的大脑 舒展着清新的思考 蓝色烟雾里 把难题寻找 酝酿了一百次 终于发芽抽苔 结出令人难忘的 香和笑 现代诗词赏析: 诗人白航的《兰草》,是一首典型的借物言情小诗。他借对兰草生长历程的赞美,来赞美科学家取得的科学成就,歌唱欣欣向荣的科学事业。 中国的老一辈科学家,当他们面对祖国落后的局面时,他们的心情是沉重的,但他们的思绪是清晰的,正象兰草一样“盆样沉重的大脑/舒展着清新的思考”。他们深知,在茫茫的科学海洋里,只有埋头追寻、不断摸索,并要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找到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得到科学的答案,正象兰草那样在“蓝色烟雾里/把难题寻找/答案酝酿了一百次/终于发芽抽苔”。也只有找到了科学的答案,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正象兰草一样“结出令人难忘的/香和笑”。 然而,诗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也不仅仅是对科学家的赞美,更是对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事业的歌唱,还是对祖国科学事业又一春的热情期盼。同时,歌唱科学,也是歌唱进步。只有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题被解决,才能推动社会更大的进步和更快的发展,才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香和美,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公刘——《伤口》诗词鉴赏 我是中国的伤口, 我认得那把匕首; 添着伤口的是人。 制造伤口的是兽! 我还没有愈合呢, 碰一碰就鲜血直流; 这是中国的血啊, 不是你们的酒!   现代诗词赏析: 作为捍卫中国的荣誉和尊严的武器,公刘的《伤口》,句句是子弹,射向那些伤口的制造者;节节如匕首,刺伤了伤口的制造者。读这首诗,一股浓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就会立刻涌上心头。 诗人采用比拟的手法,第一节诗人表达了对伤口制造者的痛恨与诅咒,由于“我是中国的伤口/我认得那把匕首”,因此诗人愤怒的写到“添着伤口的是人/制造伤口的是兽”。第二节诗人用自己的痛来感受祖国的痛,于是诗人写到“我还没有愈合呢/碰一碰就鲜血直流”。同时,这也是诗人发自内心的呐喊,是为捍卫祖国发出的冲锋的号角,所以诗人高声训到“这是中国的血啊/不是你们的酒”,决不允许任何人去肆意践踏。 诗人写这首诗时,有当时的时代背景,现在读来仍有其重大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过去有人给我们制造了伤口,我们痛过;现在和将来,我们的身边仍有或者可能还有伤口的制造者,也可能给我们造成伤痛。因此,我们必须随时提高警惕。这也充分体现了诗人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革命的、大无畏的民族主义精神。 这首诗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还有很多,这也使我联想到了鲁讯先生为什么要弃医从文等等。当然,象这样的诗歌和文学作品还有很多,都是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艾青——《波斯湾上空》诗歌鉴赏 茫茫云海的上空 一片无边无际的 宁静的、不动声色的蓝天 茫茫云海的下面 动荡不安的 波涛滚滚的 能源争夺的 声嘶力竭的波斯湾 现代诗词赏析: 诗人艾青为我们写了大量优秀诗歌等文学作品,是“以噴涌的热情为人民献上了一曲曲热情洋溢的颂歌”。他的不少作品还编入了教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青的心,这里仅就《波斯湾上空》进行赏析。这首诗同他的许多优秀诗歌一样是“革命诗人的丰满热情和美丽理想开出的花朵”。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和敏锐的眼光,让自己置身于人类和平的大环境中,呼唤着人类共同的和平与安宁。诗人以反衬的手法,第一节是对人类和平的展现和美好祝愿,和平就象“一片无边无际的/宁静的、不动声色的蓝天”;第二节是对和平下动荡与不安的慨叹,“动荡不安的…./声嘶力竭的波斯湾”,是对和平的破坏者的责问,又给和平的破坏者抽了隐隐的一鞭。 在这里,诗人虽没有直接对和平的破坏者进行谴责,但确对人类的不和平因素表达了强烈的忧虑和不安;诗人在呼唤,人类应该共享和平与与和平利用自然资源;也预示着一场更大的对和平的破坏与担忧。 据查,这首诗写于1980年。23年后,一场更加残酷的掠夺资源和破坏和平的战争在波斯湾暴发。这正应了诗人的痛,也是世界人民的痛! 雷抒雁——《祖国》现代诗歌鉴赏 原诗: 你在脚手架上成长 你在铁道线上奔忙 你用春天的风微笑 你用铿锵的钢歌唱 白天,你在田野挥汗如雨 夜晚,又在实验室点起灯光 你大声的说,是的,落后了 但是,明天,我们会赶上 赏析: 写祖国的诗很多,不同时代的诗人或同一时期不同的经历的诗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抒发对祖国的感受。有的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歌唱祖国,有的通过对民族精神的歌唱来赞美祖国。而雷抒雁的这首诗,紧紧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从祖国建设的角度,抒发了对祖国的爱恋、期盼和祖国奋发图强的坚定的信念。 首先,诗人在第一、三节把祖国宏大的建设场面,用简洁的语言进行了勾画,让祖国的建设与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第二、四节诗人进一步展示了建设者的投入祖国建设的美好心情和强烈愿望,也展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赋予祖国鲜活的形象;最后一节诗人对祖国的期盼达到了高潮,并高声唱到:“你大声的说,是的,落后了/但是,明天,我们会赶上”。 其次,和其他许多优秀诗歌一样,诗歌背后凝结的思想感情,同样能给人以震撼。正如诗人最后写到“你大声的说,是的,落后了”,这背后的情感是,我们为什么落后?是近代中国屡遭列强的屈辱,还是“十年动乱”的折磨?或许都有?总之,这里面值得我们思考的很多。 北岛——《迷途》诗词鉴赏 -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赏析: 七十年代末直至八十年代中,中国诗坛出现了一股名之为“朦胧诗”的风潮,习惯了新中国政治诗歌样式的读者多用此来指责这一批作者的晦涩难懂,因为他们在一首诗中找不到一个简洁明了的“中心思想”,也看不到曾经熟知的昂仰气派。在阅读“朦胧诗”的过程中,读者遭遇的一片“象征的森林”,众多意象枝繁叶茂地伸展着,昏暗了原本应该笔直宽阔的道路,读者在“小路上”时刻面临“迷途”的威胁,又随时有着柳暗花明的惊喜。这种阅读经验打击了当时人的期待视野,但似乎更切合诗歌本身的要求。北岛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迷途》不仅完整地体现了朦胧诗的特征,而且由于内容的关系,它几乎也成了我们阅读诗歌的一个寓言。 “朦胧诗”之所以朦胧,主要在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这批诗人重新发现了诗歌意象的繁复性和多意性,用形象思维的跳跃、逆转和矛盾共存修正了以往诗歌的单意性和线性思维模式。如在这首诗中,“鸽子的哨音”常规应是光明和美好的召唤,而且也的确导致了诗中“我”的“寻找”。但它指引的却是“挡住了天空”的森林中的小路以及随后的“迷途”,光明与幽暗在矛盾中共存。这一矛盾现象又重现在寻找的结果中,“蓝灰色的湖泊”、“微微摇晃的倒影”、“深不可测”都充满了虚幻色彩,似乎正合“迷途”中不真实与错误的暗示;但第二人称直呼的“你”,以及那双“眼睛”,无疑是真实的,至少对诗人的心理期待而言是如此。这种亦真亦幻、光暗闪烁的色彩正源自对意象中多意性的展示。第二个原因是,诗作者有明显的怀疑与自省意识,从而更强化了诗歌涵义的暧昧。这首诗中,诗人显然在置疑常规的寻找—克服障碍—找到模式,而是自觉接受了“迷途”,正是在这一次“理性”的放弃与自我意识的故意沉睡中,寻找的目标出现了。但诗人并不能无条件地相信这个目标,因为它只是水中的“倒影”,只是一双寓意无穷而又空洞的“眼睛”。这“眼睛”,也许是进一步迷途的诱惑,但也是对于下一次寻找的召唤,一如诗歌开首处“鸽子的哨音”。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也是一次寻找。我们受诗人的召唤走上征途,但目标并不明确,一如那双眼睛,只能闪烁在森林深处幽暗的湖泊中。但寻找的过程是充满意味的,它在时刻的迷途、转向和顿悟中摸索前进,于矛盾和迷惑中寻得个人的理解。因此,这首诗又恍似一篇阅读的寓言,提醒着我们诗歌阅读中的微妙之处。 徐志摩——《生活》诗词鉴赏 -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赏析: 好的诗都是用真诚和生命写就的。古今中外很多成功的文学作品表现的是悲剧性的,或苦难的人生经历或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的美不仅是作家艰苦劳动的结果,也是以作者在生活中的坎坷、甚至牺牲为代价的。《生活》可以说是这样的作品。 《生活》是一曲“行路难”。“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诗人在全诗一开始便以蓄愤已久的态度点题“生活”。作者避免了形象化的直观性的话语,直接采用感彩非常明显而强烈的形容词对“生活”的特征进行揭示,足见诗人对“生活”的不满甚至仇恨。社会本来应该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发展的广阔舞台,现在却被剥夺了各种美好的方面,简化成也就是丑化为“一条甬道”。不仅狭窄,而且阴沉、黑暗,一点光明和希望都没有,更甚者是它还象“毒蛇似的蜿蜒”曲折、险恶、恐惧。然而更可悲的是人无法逃避这种“生活”。生活总是个人的具体经历,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过“生活”;现在“生活”成了“一条甬道”,人便无可选择地被扶持在这条绝望线中经受痛苦绝望的煎熬:“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前方”是什么呢?诗人写道:“手扪着冷壁的粘潮/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这几句诗仍然扣着“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这一总的意象,但是却把“甬道”中的感受具体化了。在这条甬道中没有温情、正直、关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扶壁而行,感受到的是冷壁和冷壁上的粘潮;这里没有空气,没有出路,没有自主的权利,象在妖魔的脏腑内令人窒息,并有时刻被妖魔消化掉的危险;这里没有光明,一切丑恶在这里滋生、繁衍,美好和生命与黑暗无缘,而丑恶总是与黑暗结伴而行。对人的摧残,身体上的重荷与艰难还是其次的,气氛的恐怖以及信仰的毁灭、前途的绝望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人的精神;最后两句诗正揭示了这种痛苦的人生经验:“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这首诗很短,却极富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得以实现与诗人选择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抒情视角有直接关系。在本诗中,诗人把“生活”比喻成“甬道”,然后以这一意象为出发点,把各种丰富的人生经验浓缩为各种生动的艺术形象,“陷入”——“挣扎”:——“消灭”揭示着主体不断的努力;而“毒蛇”、“冷壁”、“妖魔”、“天光”等等意象则是具体揭示“甬道”的特征,这些意象独立看并无更深的意义,但在“生活”如“甬道”这一大背景下组合起来,强化了“生活”的否定性性质。诗虽小,却如七宝楼台,层层叠叠,构成一个完整的精美的艺术世界。 我们应该突破语义层,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和痛苦的诗人心心相印。面对生活的种种丑恶与黑暗,诗人拒绝了同流合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其中挣扎;挣扎就是抗争,挣扎需要力量和勇气,而面对强大的不讲完善与美的对手的挣扎命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这种挣扎除了需要与对手抗争的力量和勇气之外,还必须面对来自自己精神世界的对前途的绝望的挑战;这正如深夜在长河中行船,要想战胜各种激流险滩,首要的是航行者心中要有一片光明和期待。这首诗正是诗人直面惨淡的人生时对经验世界与人生的反省,是对生活真谛的追问。然而诗人自我追问的结论却是不仅对世界,而且对自己既定追求的绝望,这样产生影响的不是发现了世界的丑恶,而是发现了自己生活的无意义,于是诗人在最后才说:“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最可悲的就是这样的结局:个人主动放弃生活。放弃的痛苦当然从反面却证着对生活的热烈期待,但这种对生活的最热烈的挚爱却导致对生活的根本否定,生命的逻辑真是不可思议。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最好剖析还是诗人自己的话:“人的最大悲剧是设想一个虚无的境界来谬骗你自己:骗不到底的时候,你就得忍受幻灭的莫大痛苦。”(《自剖》)这首诗的好处不在于对社会的批判;作为心灵的艺术,其感人之处在于它昭示了生命的艰难、选择的艰难。 徐志摩是一位飘然来又飘然去的诗人(《再别康桥》),似乎潇洒浪漫,实际上他承受着太多的心灵重荷。在这首诗中,他对生活和人生给予了否定性的评价,事实上他并没有抛弃生活,而命运却过早地结束了他的生命。但是,诗人的诗久经风雨却还活着,它用艺术的美好启示我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海子--《四姐妹》诗歌鉴赏 荒凉的山冈上站着四姐妹 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 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 空气中的一棵麦子 高举到我的头顶 我身在这荒凉的山冈 怀念我空空的房间,落满灰尘 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 光芒四射的四姐妹 夜里我头枕卷册和神州 想起蓝色远方的四姐妹 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 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 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 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 赶着美丽苍白的奶牛走向月亮形的山峰 到了二月,你是从哪里来的 天上滚过春天的雷,你是从哪里来的 不和陌生人一起来 不和运货马车一起来 不和鸟群一起来 四姐妹抱着这一棵 一棵空气中的麦子 抱着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雨水 明日的粮食与灰烬 这是绝望的麦子 请告诉四姐妹:这是绝望的麦子 永远是这样 风后面是风 天空上面是天空 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1989.2 赏析: 这是海子在自杀前一月写的一首完美而纯粹的抒情诗,当然,也饱含绝望,是诗人对生活和爱情的双重绝望。 据说海子确实曾爱过四个女子,于是她们就“结伴而行”,走入了这首诗中。她们是美的象征,“光芒四射”;是希望的象征,是诗人夜晚梦中的“蓝色远方”,恍似诺瓦利斯笔下可望而不可及的蓝色花;因而她们更是绝望的象征,站在“荒凉的山冈上”,居然“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糊涂、苍白,抱着“绝望的麦子”。对诗人而言,她们是中心,“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他因她们而同样置身山冈,怀念着“落满灰尘”的空空房间;他追忆着她们的踪迹,但无迹可寻:“不和陌生人一起来/不和运货马车一起来/不和鸟群一起来”。诗人看到了生命之中的死灭:“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雨水/明日的粮食与灰烬”;也感到了空旷的威胁:“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这种死灭和空旷是激情与命运的必然,所以诗人称其为“糊涂”。 诗歌一开始的意境很开阔,有山冈,有风,还有心灵沉痛的感受。随后出现的是一棵麦子,它孤悬在空气之中,“高举到我的头顶”,成为诗歌视点的中心。麦子是海子在诗歌中最爱使用的意象之一,它是粮食的象征,也宛若诗人的宿命。在秋天的丰收中,金黄的麦浪展现了惊人之美;但它随即又被碾碎,只能以死来养育生。诗的第三节激情迸发。“头枕卷册和神州”是海子“大诗”的诗歌理想,它与爱情的记忆自然融合,使爱人成为诗歌(而不仅仅是进入诗歌):“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在第四节,二月是实写,也是春天回归,记忆再生的象征,沉封的爱情也因绝望的催生下而在神话般的景观中真实地复活了:“四姐妹抱着这一棵/一棵空气中的麦子”。爱与诗歌合一,幻象和悲痛共生,死亡共永恒同在,难怪西川会夸张地慨叹:“被海子爱过的女子们有福了!” 海子--《亚洲铜》诗歌鉴赏 -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1984.10 赏析: 我们可以猜测,这首沉挚坚实而意象诡异的诗在1984年的诗坛是多么罕见,而它的作者居然是一位年仅20岁的青年。自1989年自杀之后,海子已成为一个传奇,一个为寂寞、忽视、成见和痛苦所伤害的天才诗人的原型形象。而传奇背后的真实是,海子在8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诗人中难得的有自觉意识的一个。他的语言敏感、幻象能力、诗歌理想以及理论建构在当时是独特的、激进的,在今天也是不可重复的。 总体来说,海子的诗歌理想是“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与真理合一的大诗”。在具体写作中,他追求的是诗歌能够直接接触并意识和感觉到实体。《亚洲铜》尽管是一首早期作品,这两种理想却在其中已经完美地融合为一。“亚洲铜”指的也许就是中国广阔的黄土地,但“亚洲”的背后回想着东方文明的悠久历程;“铜”更是鸣响着历史与传说的神圣延续,它是兵器、祭器和乐器,是气势恢宏、悲壮崇高的代名词(所谓黄钟大吕是也)。“铜”奠定了这首诗抒情与述说的基调。作者关怀的是生命、土地和历史,是自然、艺术和诗歌,它们交织成大地上壮美的舞蹈,也使诗篇成为钟鼎轰鸣的颂歌。 在第一节,诗人想到的是生死交替中民族血脉的延续,这生生死死与土地深深交融,以至在诗歌的视野中,做为抒情对象的“亚洲铜”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第二节出现了动态的自然景观,鸟和海水是躁动不安的,鸟“爱怀疑和爱飞翔”,宛若智者;海水则“淹没一切”,似乎莽夫;而诗人以“我也将死在这里”的忠诚和沉静,找到的主人是“青草”和“野花”,它们卑微弱小,却是互相扶持的“手掌”,并养育着大地深处的秘密。自然生命促使诗人转入对诗歌生命的沉思,“河流”作为永恒与新生的意象而出现。那沉江而亡的屈原作为诗人原型也自然出现了,他的“白鞋子”,作为实体化的诗歌历险成为诗作者必须接受的遗产。海子用“白鸽子”来形容它,也许是借自基督教的意象。那么,它所昭示的就是苦难与神圣使命,以及“道成肉身”(“诗与真理合一”),“穿上它”也就意味着接受这种使命,成为延续民族诗歌传统,创造“大诗”的新诗人。于是,在最后一节,诗人进入了土地博动的节奏之中。“击鼓”和“黑暗中跳舞的心脏”也许更象是非洲而非“亚洲”的事物,但在这首诗中,它以强烈的动感使土地(真理)与生命(诗)合一,而升起的月亮则成就了诗歌的完满和美。 海子——《女孩子》诗词鉴赏 她走来 断断续续的走来 洁净的脚 沾满清凉的露水 她有些忧郁 望望用泥草筑起的房屋 望望父亲 她用双手分开黑发 一枝野桃花斜插着默默无语 另一枝送给了谁 却从没人问起 春风是风 秋天是月亮 在我感觉到时 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 那里雨后的篱笆像一条蓝色的 小溪 选自《新诗潮诗集》 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未名湖丛书1985年版 不同于海子的绝大多数诗作中所展现的罕有的力度,浑厚而奔放的气质,对宗教真理的悲痛关怀以及对生命赤子般的讴歌,他的《女孩子》在风格上则显得清丽绝尘。 也许看多了都市中伪饰的清纯,苍白的矫情,当读到海子的《女孩子》时,一股清新、充满田园芳菲的气息扑面而来。全诗开篇女孩子的意象像许多中国三、四十年代现代派诗歌中的意象一样无不流露出视觉上的透明性,“洁净的脚沾满清凉的露水”,勾勒出一位晶莹清纯的女孩子形象,她的到来与其说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轻盈,不如说给人一种心理上的纯净、朦胧的感受。美国学者韦勒克在阐述视觉意象这一概念时,强调了意象“是一种感觉或说知觉,但它也代表了暗示了某种不可见的东西,某种内在的东西”,揭开女孩子的视觉表象,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类似于初恋的若即若离,纯洁羞怯的情怀。在诗的第二部分,海子尽量不动声色又调动所有蕴含隐喻色彩的视觉意象来抒写“初恋”的情愫。“房屋”“父亲”都是家园的象征,她以忧郁的神情告别家园,恰恰流露出对往昔的留恋对将来的迷茫,初恋时那份青涩的忧伤淡淡地泻出,斜插在发间的那枝默默不语的野桃花正象征着女孩子无邪纯真、脉脉无语的爱慕之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以含蓄地点了另一枝野桃花“送给了谁”,在“却从没人问起”的背后留给读者犹有余香的寻思和品味。 如果说此诗前两部分表现了诗人对初恋的感性体验,倾注了他朴素的真挚,那么最后诗人则把这种真挚之情凝聚成对所有年轻生命的讴歌。风和月亮两个物象既是秀节的标志,又是诗人对像月亮一样皎洁、风一样飘忽不定的纤尘不染的感情最深刻的体验,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当你感觉到她在你心中留下的痕迹欲去捕捉她那倩影时,她已杳无踪影。“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方埋葬初恋的圣地”,在海子的心中,那是一隅清澈晶莹透明美好的圣地。 海子的《女孩子》也许更适合欣赏,独自品味。对每一位读者,他们依据各自的经验,对其中的象征进行不同的诠释,海子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洗尽铅华、纯蓝色的感情空间,我们不难想象进入这种“思无邪”的境界,任何一种明确的解析都是对这种境界的亵渎。 海子——《日记》诗词鉴赏 -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惟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惟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1988年7月25日火车经德令哈 海子,原名查海生,人们习惯称他为“北大诗人海子”,1964年出生在安徽怀宁,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他曾长期不被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上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的诗人。他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环境下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塞亚》、长诗《大札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出版的诗集有《土地〉》(1990年)、《海子、骆一禾作品集》(1991年)、《海子的诗》(1995年》、《海子诗全篇》(1997年)。 这首抒情短诗〈〈日记〉〉,写于1988年6月27日,从诗后面的小注可以知道,这是海子第二次坐火车去西藏,经过青海省的德令哈市时,自己的所想所感,写的情真意切。全诗采用了日记这种便于抒情的文体,以一个来自异乡的“弟弟”的那种怯弱而朴拙的孩子口吻,同“姐姐”真情告白,如泣如诉。全诗共分成四小节,感情层层递进。如果说第一小节仅仅是交代了自己的处境,即夜色笼罩,我只有戈壁,我在德令哈的话,那么第二、三节就是直接进行抒情了:“这是惟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惟一的,最后的,草原”。到最后这种抒情更是达到了顶点:“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此时海子的复杂心绪。他曾经两次去西藏,一是为自己的长诗〈〈太阳〉〉寻求创作素材,获取灵感,也是为了摆脱情感的纠缠和苦闷。作为全诗的中心词是“姐姐”,“姐姐”既是自己的倾诉对象,也是诗歌中的一个意象,她的内涵应该是多方面的。此时海子在个人终身大事上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内心的伤痛还隐隐存在,但他追求太阳的信念更强烈了。“姐姐”既可以理解为自己的情人,已经分手的情人,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美好的事物,包括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仰,甚至招致自己如此痴狂于诗歌创作的冥冥之中的东西。通过“姐姐”这个意象,更好地直抒胸臆。与“姐姐”倾诉交流了一段时间,自己再也不感到荒凉了,精神得到了慰藉。原来“荒凉寂寞的戈壁”也变得美丽了,情由景生,情景交融,从此可见海子此时内心的孤独真是达到了一种极致,一种唯美的境界,他独自享受着孤独和寂寞的如此美丽。 孤独寂寞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既是诗人也是海子生前好友的西川说:“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自己,则他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王’,一个‘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海子的《日记》也毫不回避的透视了这一现象。相对说来,海子更孤独些。当然他的孤独并不是社会疏远了他,而是在他受挫后他有意识的自我封闭自己,把这种寂寞和孤独转移到诗歌创作中去,开辟自己的精神乌托邦,这一点常人是不理解的。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这是一个真实的海子。他认为,诗就是把自由和寂寞还给人类的东西。他的另一首《在昌平的孤独》,对孤独的认识也是很别致的:“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梦风的猎鹿人/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放在泉水中/以及其他的孤独/是柏木之舟中的两个儿子/和所有女儿,围着诗经桑麻沅湘木叶/在爱情中失败/他们是鱼筐中的火苗/沉到水底/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孤独不可言说\\\"。在海子的一生中,死亡轻生的意识始终弥漫着,挥之不去,驱除不得。像《日记》这首诗歌,对自己的孤独心理描绘的很是逼真,轻生的意识倒不是那么强烈。由原来的两手空空到后来觉得美丽,这其实是一个思索的过程,一个把小我融于天地与自然的过程,海子的思想就是这样超脱。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给每一条小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把幸福留给了他人,而自己忍受的是莫名的不可排除的孤独和寂寞,这就是海子。封闭的自己,平时与人交往不多,现实的压抑,加上几次都与爱情擦肩而过,使得他更像一个孤独的孩子。也正是西藏这“西方最后净土”的感染,才使得海子的回归意识变得如此强烈,摆拖尘事烦扰的时间变的才如此迅速,他的孤独感也才日益芬芳四溢。海子实则是一个孤独的吟唱者,一个内心空灵的诗人,表面上他孤独,但他通过写诗,构建着诗歌大厦,独自品享着寂寞的美丽,他又是一个精神的富足者。 海子是一个专心作诗的人,一个天生作诗的人,他的存在就是为了作诗。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他身上始终纠缠着理想与现实的影子,矛盾重重,他把美丽和祝福留给别人,而自己咀嚼着苦涩,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写的越是明澈,内心越是孤独。海子是一个文学现象,又是一个社会现象,他曾几次彷徨在自杀的边缘,最终还是搭上天梯(火车道轨)去了遥远的天国,追逐心中的太阳、麦子和情人去了。时代及海子个人的性格注定了海子只能是短命的一颗彗星,虽短暂,但光彩熠熠。美国人西尔维娅.普拉有句话“死是一门艺术,诗人的死实际等于诗人的再生。”,那么,春天,十个海子会再复生的,一定! 张爱玲——《爱》诗词鉴赏 - 【散文】爱 张爱玲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赏析:耽恋免费资源站 《爱》是张爱玲为自己而写的一首短小精美的散文诗,在那个沉没的时代和为殖民地文化所浸染的上海滩,她也只有在无奈中选择苍凉世俗的生活与苍凉世俗化的婚恋。 文字是个人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是自我表现,是赤裸表现个人情感与意识的符号。http://www.dlcom.org 《爱》应该是张爱玲散文作品中最短的一篇了,全文320余字。粗看,似乎是关于少女少男初恋的感悟,然细心的研读,不难发现,《爱》写的是初恋时的迷惘,退却或是进取?张爱玲在内心的深处向自己做了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创作《爱》的灵感,我想应该是张爱玲刚与放荡有妻室的文人胡兰成恋爱两个月的时候,她内心那种希望和绝望相交织的复杂的情绪,她处处怀有的灰暗的感觉,对这突如其来的爱犹豫彷徨,时喜时忧,以及对情爱困惑而进行的形而上思考。 《爱》的内容很简单,春天的某一个夜晚,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和对门的男孩偶然的相见。因为是邻居,当然是见过面的。可以想到他俩会经常的见面,可是从来没打过招呼,但这次姑娘穿着月白的衫子手扶着桃树,站立在自己家的后门口,很显然她在等候这个年青人的出现。果然年青人也从自家的门口走近她,轻声说:“噢,你也在这里吗?”然后相视无语站了一会儿各自走开了。从年青人来看,他也是特意过来和姑娘见面并且打招呼的。因此可以想见,正因为两颗年青的心在无语中默默相许已久了,才有这么一次偶然之中必然的见面。这次相见,应该是男孩和女孩一次默契的约会,是年青的心发生碰撞而擦出爱情火花之人生的一瞬。 张爱玲的笔下,简单和平凡的故事的价值永远没有完,故事里是她对人生初恋的独语和冥想。 故事里以女主角坎坷飘零的一生作为对照,强调了初恋对于她人生的意义。她因为生在旧社会,被亲眷拐卖他人作妾,后来又三番五次的被转卖了,一生不断的遭遇着被欺凌被侮辱的悲惨命运,没有尊严和地位,更加没有作为一个女人而言向往的精神自由,追求的美满爱情生活。因此她老了的时候永远无法忘却初恋的夜晚,这是她的一生之中唯一爱和被爱的记忆,她不仅仅记取了而且常常的向别人说起,相见短暂却是她苍凉灰暗的人生之中美丽温馨的瞬间,因此,是爱和被爱的刻骨铭心而永久的记忆。 《爱》是哲理诗情相交融的抒情诗,令人读来心灵为之震颤,文章的结尾颇为精妙,画龙点睛。就这样,一个平凡的故事,一个夜晚男女相逢的细节,在张爱玲笔下,渲染并且创造,再经过文章收尾时的哲理性的升华,《爱》达到了诗意的凝结,唇齿生香。 而张爱玲正如一朵凄美的花静静的绽放,寂寞的开在在旧上海的繁华里,艰难的跋涉人生,人生便是寂寞,美丽和苍凉。 郭沫若——《凤凰涅盘》诗词鉴赏 天方国古有神名“菲尼克司”(Phoenix),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按此鸟恐即中国所谓凤凰:雄为凤,雌为凰。孔演图云,凤凰火精,生丹穴。 广雅云:凤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 序曲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 山上是寒风凛烈的冰天。 天色昏黄了, 香木集高了, 凤已飞倦了, 凰已飞倦了, 他们的死期将近了。 凤啄香木, 一星星的火点迸飞。 凰扇火星, 一缕缕的香烟上腾。 凤又啄, 凰又扇, 山上的香烟弥散, 山上的火光弥满。 夜色已深了, 香木已燃了, 凤已啄倦了, 凰已扇倦了, 他们的死期已近了! 啊啊! 哀哀的凤凰! 凤起舞,低昂! 凰唱歌,悲壮! 凤又舞, 凰又唱, 一群的凡鸟 自天外飞来观葬。 凤歌 即即!即即!即即 即即!即即!即即 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 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 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 宇宙呀,宇宙, 你为什么存在? 你自从那儿来? 你坐在那儿在? 你是个有限大的空球? 你是个无限大的整块? 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 那拥抱着你的空间 他从那儿来? 你的外边还有些什么存在? 你若是无限大的整块? 这被你拥抱着的空间 他从那儿来? 你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在? 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 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 昂头我问天, 天徒矜高,莫有点儿知识。 低头我问地, 地已死了,莫有点儿呼吸。 伸头我问海, 海正扬声而呜。 啊啊!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 便是把金刚石的宾刀也会生锈。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我们飞向西方, 西方同是一座屠场。 我们飞向东方, 东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们飞向南方, 南方同意一座坟墓。 我们飞向北方, 北方同是一座地狱。 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 只好学着海洋哀哭。 凤歌 足足!足足!足足! 足足!足足!足足! 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 五百年来的眼泪沐漓如烛。 流不尽的眼泪, 洗不净的污浊, 浇不熄的情炎, 荡不去的羞辱, 我们这飘渺的浮生, 到底要向那儿安宿? 啊啊! 我们这飘渺的浮生 好像那大海里的孤舟, 左也是漶漫, 右也是漶漫, 前不见灯台, 后不见海岸, 帆已破, 墙已断, 楫已飘流, 柁已腐烂, 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唤, 怒了的海涛还是在海中泛滥。 啊啊! 我们这飘渺的浮生, 好像这黑夜里的酣梦。 前也是睡眠, 后也是睡眠, 来得如飘风, 去得如轻烟。 来如风, 去如烟, 眠在后, 睡在前, 我们只是这睡眠当中的 一杀那的风烟。 啊啊! 有什么意思? 有什么意思? 痴!痴!痴! 只剩些悲哀,烦恼,寂寥,衰败, 环绕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 贯串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 啊啊! 我们年青时候的新鲜那儿去了? 我们年青时候的甘美那儿去了? 我们年青时候的光华那儿去了? 我们年青时候的欢爱那儿去了? 去了!去了!去了! 一切都已去了, 一切要要去了。 我们也要去了 你们也要去了, 悲哀呀!烦恼呀!寂寥呀!衰败呀! 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气蓬蓬了。 时期已到了。 死期已到了。 身外的一切, 身内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 请了!请了! 群鸟歌 岩鹰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么?你们死了么? 从今后该我为空间的霸王! 孔雀 凤凰,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么?你们死了么? 从今后请看我花翎上的威光! 鸱枭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么?你们死了么? 哦!是那儿来的鼠肉馨香? 家鸽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么?你们死了么? 从今后请看我们驯良百姓的安康! 鹦鹉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么?你们死了么? 从今后请看我们高蹈派的徜徉! 鸡鸣 昕潮涨了, 昕潮涨了, 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春潮涨了, 春潮涨了, 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生潮涨了, 生潮涨了, 死了的凤凰更生了。 凤凰和鸣 我们更生了。 我们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凤。 凤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光明,我们新鲜, 我们华美,我们芬芳, 一切的一,芬芳。 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
/
本文档为【现代诗词赏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