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药物归经

药物归经

2013-09-01 4页 doc 18K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771

暂无简介

举报
药物归经药物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表示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具有特殊的亲和作用的药性。这使它们对这些部位的病变有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早在《周礼》、《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已有五味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可视为归经理论的先声。张仲景的《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学说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唐代《本草拾遗》和宋代《本草衍义》等都对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作用有所论述,构成归经理论的雏形。金代《珍珠囊》和元代《汤液本草》等把归经作为药性的主要内容,标志着归经理论已经确立。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药品化义》均把“行某经”、“入某...
药物归经
药物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表示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具有特殊的亲和作用的药性。这使它们对这些部位的病变有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早在《周礼》、《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已有五味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可视为归经理论的先声。张仲景的《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学说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唐代《本草拾遗》和宋代《本草衍义》等都对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作用有所论述,构成归经理论的雏形。金代《珍珠囊》和元代《汤液本草》等把归经作为药性的主要内容,标志着归经理论已经确立。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药品化义》均把“行某经”、“入某经”作为论述药性的主要内容;清代《要药分剂》正式列出“归经”名称,并采用五脏六腑之名加以论述;清代《得配本草》等总结了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归经药;温病学派的兴起,又产生了卫气营血及三焦归经的概念,都对归经理论的完善产生了重要影响。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疗的病证为依据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的。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证;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证;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证。我们根据药物的疗效,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可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医疗作用。如桔梗、杏仁能治胸闷、喘咳,归肺经;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朱砂能安神,归心经等。这说明归经的理论,是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是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但是,在应用药物的时候,如果只掌握药物的归经,而忽略了四性、五味、升降浮沉等性能,是不够全面的。因为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可能有的属寒,有的属热,有的属虚,的属实。所以,不可只注意归经,而将能归该经的药物不加区别地应用。同归一经的药物,其作用有温、清、补、泻的不同,如肺病咳嗽,虽然黄芩、干姜、百合、葶苈子都能归肺经,可是在应用时,却不一样,黄芩主要清肺热,干姜则能温肺寒,百合补肺虚,而葶苈子则泻肺实,如此等等。归其他脏腑、经络的药物,也是这样。可见,将中药的多种性能结合起来,以之指导中药的应用,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我们还必须了解,由于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并不单纯地使用某一经的药物。如肺病而见脾虚者,每兼用补脾的药物,使肺有所养而逐渐向愈;肝阳上亢由于肾阴不足者,每加用滋补肾阴的药物,使肝有所涵而虚阳自潜。总之既要了解每一药物的归经,又要掌握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中药归经的依据     中药归经理论是建立在脏腑经络辨证基础之上的,归经的确定主要以药物所治病证的病位为其依据,但由于中医以阴阳五行理论为说理工具,多采用取象类比的方法,确定药物归经的依据也有所不同。归纳种种药物归经的依据,大致有几种:     1.以所治病证的脏腑归属为依据确定药物的归经     (1)以直接治疗本脏本腑的病变为依据确定药物归经     在临床上,能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的药物归入肺经,如杏仁、百部治疗咳嗽气喘归入肺经;能治疗心悸怔忡等心系疾病的药物归入心经;能治疗阳痪、遗精等肾系疾病的药物归入肾经。在治疗温病传变过程中,能治疗卫、气分病证之主药多归于肺、胃经,能治疗营血分病证之药多归于心肝经。     (2)以治脏腑所主组织器官的病变为依据确定药物归经     人体通过经络将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一整体,体表的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在内的脏腑,脏腑的病变亦可反映到体表。五脏主五体、五官、五志,因为肝主筋,所以临床上能治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角弓反张等症的药物多归肝经。因肝开窍于目,目为肝所主之器官,所以能治夜盲或视物不清、两目干涩、目赤痒痛等症的药物也归肝经。     (3)以所治病证的经络归属为依据确立药物的归经     经络和脏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治疗经络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也是治疗脏腑所主的组织器官。如胃经起于鼻旁,……下行沿鼻,外入上齿中,还出,环口绕唇……沿发际至于前额,故能治疗胃经所循行部位的病变如前额疼痛、牙龋肿痛的药物归入胃经,如解表药的白芷长于治前额疼痛、齿痛、鼻疾,归胃经.除十二正经外,历代本草记载中也有关于入冲任督带的药物。如《本草正义》谓续断治“女科之胎产经带,奇经八脉诸病……其效甚宏”。《本草纲目》谓鹿肉能通督脉,傅青主谓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等。     (4)以所治的六经病证为依据来确定药物的归经     如用治太阳病的主药归膀肤经,用治少阳病之主药归胆经,用治阳明病的主药归胃经等。如桂枝治六经病证之太阳病则归膀肤经,柴胡能治六经病证之少阳病则归胆经,葛根能治六经病证之阳明病则归胃经。     2.以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确定药物的归经     (1)以五味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     《内经》以五味配五脏来说明脏腑的生理与药物性能,后世将其作为确定药物归经的依据之一。药物的归经以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酸入肝来标定。如黄蔑、党参皆味甘而入脾经,陈皮、紫苏皆味辛而归肺经等。此种标定药物归经的方法有部份药物符合客观实际,但不具普遍意义。如龙胆草味苦而并不归心经。     (2)以五色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     以色白入肺、色赤入心、色黄入脾、色青入肝、色黑入肾的五色配五脏确定药物的归经,在历代本草中也时有所见。如白及色白入肺经,朱砂色赤入心经,黄茂色黄入脾经等。然而,在临床上,有许多药物并非如此,如麻黄色黄而归经并不在脾,因此,用此种标定方法来标定药物归经不具备普遍意义。     (3)以五气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     早在《内经》中即有“燥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之说,如消食药,古人强调要炒香使用,认为炒香可增强入脾作用。     (4)以药物的质地、形状等特征为依据来确定药物的归经     质之轻者,上入心肺,质之重者,下入肝肾。如质地重坠之牡砺、磁石能沉坠入肝肾,而归肝肾经:质地轻清之灯草、竹茹则能上浮入肺经;胡桃形似脑而补脑等。此种方法多采用取象类比的方法,而取象类比的方法也不能揭示药物归经的普遍规律’ 1.十二经用药 手太阴肺经: 南星 款冬花 升麻 桔梗 檀香 山药 粳米 白茯苓 五味子 天门冬 阿胶 麦门冬 桑白皮 杏仁 葱白 麻黄 丁香 益智 白豆蔻 知母 缩砂(檀香 豆蔻为使) 栀子 黄芩 石膏 足太阴脾经: 代赭石 赤茯苓 麻仁 甘草 半夏 益智 黄芪 苍术 白术 胶饴 草豆蔻 茱萸 缩砂(人参 益智为使) 防风 当归 手阳明大肠经: 升麻 白芷 麻仁 秦艽 薤白 白石脂 缩砂(白石脂为使) 肉豆蔻 石膏 足阳明胃经: 半夏 苍术 升麻 白芷 葱白 知母 白术 神曲 葛根 乌药 丁香 草豆蔻 缩砂 防风 石膏 手少阳三焦经: 川芎 柴胡 青皮 白术 熟地黄 黄芪 地骨皮 石膏 细辛 附子 足少阳胆经: 半夏 龙胆草 柴胡 手厥阴心包经: 沙参 白术 柴胡 熟地黄 牡丹皮 败酱 足厥阴肝经: 青皮 羌活 吴茱萸 白术 山茱萸 代赭石 紫石英 当归 甘草 龙胆草 蔓荆子 阿胶 瞿麦 桃仁 手太阳小肠经: 白术 生地黄 赤茯苓 羌活 赤石脂 缩砂(赤石脂为使) 足太阳膀胱经: 泽泻 桂枝 黄柏 羌活 麻黄 蔓荆子 滑石 茵陈 白茯苓 猪苓 手少阴心经: 麻黄 桂心 当归 生地黄 黄连 代赭石 紫石英 栀子 独活 赤茯苓 足少阴肾经: 知母 黄柏 地骨皮 阿胶 猪肤 牡丹皮 玄参 败酱 牡蛎 乌药 山茱萸 天门冬 猪苓 泽泻 白茯苓 檀香 甘草 五味子 茱萸 益智 丁香 独活(或用桂) 桔梗(或用硝) 豉 缩砂(黄药 藁本为使) 附子 沉香 黄芪 2.奇经八脉用药 督脉用药: 附子 苍耳子 细辛 羊脊骨 鹿角霜 鹿角胶 藁本 杞子 肉桂 鹿衔草 黄芪 任脉,冲脉用药: 龟板 王不留行 巴戟天 香附 川芎 鳖甲 木香 当归 白术 槟榔 苍术 吴茱萸 杞子 丹参 甘草 鹿衔草 带脉用药: 当归 白芍 川断 龙骨 艾 升麻 五味 阴阳跷脉用药: 肉桂 防己 穿山甲 虎骨 阳维用药: 桂枝 白芍 黄芪 阴维用药: 当归 川芎
/
本文档为【药物归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