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2013-09-08 50页 doc 326KB 273阅读

用户头像

is_944768

暂无简介

举报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目 录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辩证法思想 一、物化和物化意识·····························································································1 二、总体性原则和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2 三、阶级意识与阶级革...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目 录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辩证法思想 一、物化和物化意识·····························································································1 二、总体性原则和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2 三、阶级意识与阶级革命························································································3 ●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哲学转折”与总体性原则··················································································4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阶段理论···········································································5 ●葛兰西的西方革命观与实践哲学构想 一、西方革命观····································································································5 二、实践哲学构想·································································································6 ●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论和希望哲学 一、人类文化精神的博采与升华··············································································7 二、乌托邦精神与希望哲学····················································································7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述 一、人本主义与异化理论 ······················································································9 二、批判理论·····································································································11 三、否定的辩证法·······························································································12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一:意识形态批判 一、意识形态(ideology)理论的演化········································································14 二、对意识形态的文化批判···················································································14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二:技术理性批判 一、启蒙的辩证法 ·····························································································15 二、技术统治与单向度的人···················································································16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17 附: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19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三:大众文化批判 一、本真的文化(艺术):自由与超越·······································································21 二、大众文化:欺骗与操控(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主要观点)······························21 附:阿多诺的文化批判理论··················································································22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四: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 一、压抑性的心理机制——《爱欲与文明》:马尔库塞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23 二、弗洛姆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批判理论 (一)“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逃避自由》1941····················································25 (二)非生产型(非创造性)的性格结构·······························································26 (三)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1976)······································27 ●法兰克福学派问题解析····················································································27 附: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一种演进思路·······························································32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概述 一、一种概念阐释······················································································35 二、一种特征························································································35 三、一种发生学分析·····························································································35 四、一种类型学分析····························································································35 ●萨特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彰显形态 一、从存在主义到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35 二、历史人学的基本构架 1.历史人学的论思路······················································································36 2.历史人学的基本阐释························································································37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弱化形态 一、关于自然的哲学阐释——《辩证唯物主义》1938·············································38 二、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分析···············································································39 三、异化理论····································································································39 四、日常生活批判理论··························································································40 【西方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 ●德拉-沃尔佩的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科学的辩证法: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与历史主义的唯物主义······················41 二、社会主义:平等、民主、自由·········································································42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44 二、结构主义的本文解读法:“依据症候的阅读” ···············································44 三、认识论上的断裂:科学与意识形态——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45 四、结构主义辩证法····························································································47 五、结构主义的实践理论·······················································································49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南斯拉夫实践派 一、实践哲学的理论框架····················································································50 二、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与革命思想···············································51 三、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与辩证法········································································51 四、弗兰尼茨基:社会主义与异化·······································································52 附:论南斯拉夫实践派的辩证法观··········································································52 ●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 一、激进需要与激进哲学——赫勒·········································································53 二、当代资本主义:形式民主——波拉尼····························································53 三、现存社会主义:《对需要的专政》(费赫尔、赫勒、马尔库什合著)····························53 四、第三条道路:激进民主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54 ●波兰的新马克思主义 一、科拉科夫斯基:意识形态批判····································································54 二、沙夫:社会主义人道主义················································································54 ●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马克思主义——科西克的具体辩证法 一、具体(性)与总体(性)··················································································55 二、伪具体的世界····························································································56 三、具体总体的生成与人的实践············································································57 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57 ●后马克思主义 1.简介·············································································································57 2.拉克劳、墨菲《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走向一种激进的民主政治》1985···························57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辩证法思想 一、物化和物化意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是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卢卡奇的文化批判的依据是物化和物化意识理论,而其物化理论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是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文化批判。 1.商品拜物教与物化现象 物化现象是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密切相关,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导致了物化现象的产生并使之加剧。卢卡奇从对马克思《资本论》中“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中得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使人们形成了对商品的崇拜,产生了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现象就是现代人的物化现象,即人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物的关系。 卢卡奇认为,商品拜物教和物化现象是资本主义时代特有的问题。它针对此指出:一方面,物化现象是在商品成为普遍现象、商品结构渗透到社会的所有方面时才出现的;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物化现象也有一个生成的过程,它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剧。 2.物化的规定性和具体表现形式 ⑴物化的规定性 物化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活动的结果或人的创造物变成某种自律的、并反过来统治人和支配人的力量。显然,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但是卢卡奇的创造性在于,他把物化的规定性指向两个方面: 从客观方面看,人的活动导致一个充满客体和事物之间关系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成为与自己力量相抗衡的异己的隐蔽力量,这相当于马克思的“物的异化”; 从主观上看,一个人的活动变成了与他自己相疏远的东西,成了附属于社会规律的人类之外的客观产品,即人的“自我异化”。 ⑵物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卢卡奇认为,物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人的数字化,即人的符号化和抽象化。 这是现代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困境。他与人的社会理性化程度相一致。工业文明主导下的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就是人的个体化进程,这其中形成了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人本精神,但是也表现在社会机制和社会运行方面的理性化进程,即技术理性和科学理性推崇的可计算性和定量化。物化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人被整合到自律的机械体系之中所导致的数字化和抽象化,即发达的商品经济在理性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和强化了依据商品本性和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机械化体系,而这专门化、理性化的生产体系和社会机制超越了人的自律性,劳动者被整合到这个体系之中,变成了抽象的数字,人失去了主体性和能动性,其活动变成了专门的机械的重复性动作。 其二是主体的客体化,即人由生产过程和社会历史运动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沦为被动的、消极的客体或追随者。这也与理性化、合理化进程相关。 其三是人的原子化,人与人的隔膜、疏离、冷漠,人与人之间丧失了统一性和有机的联系。 3.物化的普遍化和物化意识的生成 卢卡奇认为,物化和物化不断地深化和普遍化,物化结构便逐渐的内化到人的生存结构中,由此导致了物化意识的产生。 ⑴物化的普遍化 关于物化的普遍化,卢卡奇指出,物化是发达工业社会所有人的普遍命运。 其一是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命运成为整个社会的命运,即全社会的人面对着同样的商品原则和物化结构。生产过程和社会运行被合理化、机械化,无产阶级的物化命运开始普遍化,并成为整个社会的命运。 其二是因为,物化现象更是体现在官僚政治体制中。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实现了化和理性化,成了自律运转的机构。它的主要特点是否定主体及总体性,把现实的各个部分看成是直接给定的“事实”,从而各个部分之间处在一种僵化的、孤立的、非辩证的关系中。工作与人的能力和需要相分离,成为一种无主题性的例行公事,工作人员被抽象化为机构的被动客体。 ⑵物化意识的生成 物化的社会普遍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物化意识的生成。这是物化结构内化到人的生存结构中的最集中的体现。 卢卡奇指出,物化意识就是指,人自觉的和非批判的与外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相认同的意识状态。它是一种生存状态,物化结构逐步沉淀到人的思想结构之中,人从意识上缺乏超越这个种物化结构的倾向,反而将这种物化结构当作外在规律和人的本来命运而加以遵循、服从,由此,人丧失了批判和超越的主体性维度。 物化意识的生成机制是随着物化的普遍化,隐藏在直接商品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物体之间存在的关系,都隐退到了无法被认出、被察觉的地步,物化意识支配着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 生活在高度理性化时代的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环境是人丧失了超越物化和异化的批判维度,形成了与物化结构相认同的物化意识。扬弃异化,消除物化,是现代人的艰巨任务。 ⑶ 卢卡奇关于物化的客观和主观方面的规定性,表述了与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基本规定性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关于物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分析,卢卡奇涉及了许多马克思没有加以论述和没有充分展开论述的内容。卢卡奇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它把物化同近现代社会的理性化进程结合起来,从理性特别是技术理性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负面效应的视角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物化现象。这一思想影响了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他们看来,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真正的批判意识更应侧重对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批判。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构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是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文化批判。 二、总体性原则和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卢卡奇认为,为了克服物化意识,必须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这就是强调总体性,确立扬弃物化的原则,寻找超越物化结构的现实力量。 1.物化的扬弃与总体性原则的恢复 从人的外在方面讲,在现代社会中,物化在消解着总体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在高度的计算理性和工具理性基础之上。商品和物的结构、关系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组织的分工、运行结构,每一个主体只是被动地、片面地固定在某一环节之上,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有机统一,基于人的实践活动和关系的社会结构所形成的具体的总体性陷于瓦解。 从人的内在方面讲,现代生产过程和社会进程的支离破碎,即总体性的丧失,又进一步导致了人对总体性认识的丧失和人在现实活动中缺乏对总体性的渴望。其表现就是:科学具有了实证主义的本性,丧失了对世界的总体性图景的把握;每个人面对丧失总体性和支离破碎的世界时,缺乏批判和超越的维度,把各个孤立的进程和方面视作不可超越的规律,从而与物化结构认同。 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推断,扬弃异化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对总体性的认识,恢复总体性原则的地位。 卢卡奇认为,要扬弃物化状态,就要期待社会历史进程的总体性的生成,而总体性生成的前提条件是恢复哲学对总体性的认识,确立总体性的辩证法,即总体性原则。 恢复哲学对总体性的认识,社会进程的高度理性化和科学的实证化直接影响了哲学的理性思维,使哲学缺少对现实的超越维度和批判维度,现代哲学也被实证主义精神所渗透。所以扬弃异化,首先应当从恢复哲学对总体性的认识开始。 恢复了哲学对总体性的认识,目的在于确立总体性原则和总体性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总体性原则高于或优于经济原则,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则,总体性原则与人的主体性具有本质关联。 2.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 总体性的基本规定性在于,它首先强调总体是具体的,是社会和历史的各种要素的辩证统一体。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各种要素组成部分,只有放在社会历史进程的总体性联系之中才是有意义的。卢卡奇强调的总体性范畴是不同因素、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的辩证法关系。多样性的统一也就是卢卡奇所强调的具体的总体性。其次卢卡奇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有着本质的关联,它首先是人的存在的总体性。所谓人的存在的总体性是说人是作为历史的主客体的统一体而存在的,从最本质的意义上理解,总体性首先是指人作为统一的主体与客体而存在的总体性状态,当人失去了这种统一性,仅仅作为客体而存在时,就丧失了总体性,就是物化。 卢卡奇对物化和总体性的论述是从人的存在角度,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的角度来思考的,因此总体性统一的辩证法就是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关于人的存在的辩证法。 3.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是,强调辩证法同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的本质关联,强调人本身是历史辩证法的现实基础。卢卡奇的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从主体对客体的改造的角度,强调辩证法的批判和革命的本质。辩证法的革命本质在于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对客体和对象的改造,辩证法的实质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和具体的统一,也就是历史进程的总体性。 总之,卢卡奇的辩证法理论与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之间的比较,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作用。 三、阶级意识与阶级革命 在卢卡奇那里,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辩证法本身就是一种革命理论和实践理论。统一的主体与客体在现代社会中现实的承载者就是无产阶级。因此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作为自觉的统一的主体和客体的现实活动的辩证法。 1.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生成 要扬弃物化结构和物化意识,需要主体与客体的自觉统一,即总体性的生成,有赖于人自身作为“统一的主体与客体”的地位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行动。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就是无产阶级对人作为“统一的主体与客体”的地位形成自觉的认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觉醒和生成过程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前资本主义时期不可能有自觉的阶级意识,即人不可能真正把握人在历史进程中的“统一的主体与客体”的地位。资产阶级是自觉的、真正的阶级,但是它特有的地位利益使他无法超越物化,无法形成关于社会总体性的阶级意识。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形成真正的总体观念,即自觉的阶级意识,这是由他的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的,他既是物化的彻底牺牲者,又是扬弃物化的根本力量。 2.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基本内涵 从广义上来讲,任何一个阶级都应当有自己的阶级意识,即对自身的社会历史地位的某种自觉的或不自觉地认识与把握,这种理解自觉的或是自发地引导着阶级的行动。从狭义上讲,卢卡奇所强调的阶级意识特指无产阶级才能形成的一种自觉的阶级意识,一种关于人作为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的主体与客体”的自觉意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在本质上是关于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的主体与客体”的地位的自觉意识,而这一意识的形成与无产阶级在实际上成为历史的“主客体的统一体”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就是要使无产阶级在理论和实践上超越片面的物化境遇,从被动的客体上成为主动的、自由自觉的主体,使主体与客体的自觉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主要内容。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核心是总体性在实践上的生成和在理论上的自觉,即人应该“渴望总体性”,在卢卡奇看来,这种总体性的生成对于阶级意识和它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而言是关键性的因素。作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自觉表述,无产阶级阶级理论在本质上是实践理论。这就要求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核心是改变现实和自身,强调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实践功能。 3.阶级意识与意识革命 卢卡奇所有理论的落脚点是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扬弃物化、根本改变人的生存方式的总体性进程,它包括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心理上的多方面的转变。在这一总体革命进程中,意识革命处于核心地位。 ●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哲学转折”与总体性原则 1.理论的危机与哲学性的丧失 科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总体性的革命理论,具有一种深刻的哲学立场。但是科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危机,这种理论危机的根源在于哲学性的丧失。这种危机的出现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资产阶级学者大都不太重视马克思在哲学上的贡献和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史上的地位,资产阶级研究哲学具有严重的局限性,首先是“纯粹哲学”的局限性,只承认独立形态的哲学;其次,“地域”的局限性;再次,他们无法把握纯粹的观念的哲学同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联系。 第二,以第二国际理论家为代表的所谓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一种实证的社会理论,否认马克思主义同哲学的本质联系,其表现是以“经济决定论”为特征的经济学说和社会学说。 第三,一批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身缺乏哲学内容,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需要哲学,并用文化哲学观点和康德、狄慈根、马赫等人的观点来补充马克思主义。 由于上述几种思想倾向的影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通常认为马克思主义丧失了哲学性,丧失了内在的哲学维度。因此科尔施认为,现在的任务在于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实现哲学转折。在他看来,哲学的最根本原则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总体性原则,那么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转折,其根本途径就是恢复确立总体性原则。 2.“哲学转折”与总体性原则的恢复 科尔施强调马克思主义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马克思主义从黑格尔哲学中吸收了理论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变和总体性原则的重建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以“消灭哲学”为表现形式的深刻的哲学革命。马克思关于“消灭哲学”的论述(青年黑格尔派时期,马克思强调自我意识和自由理论,强调行动和理性,扬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在《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超越自身,进入世界,实现“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消灭哲学”和“实现哲学”,哲学批判的实质在于对“哲学的否定”,否定哲学和消灭哲学在根本上是要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哲学实现的实质在于人的解放。)超越了纯粹哲学的本身就带有哲学特征,科尔施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宗旨是把哲学从一种外在于社会历史进程的纯粹的观念形态转变为一种内在于社会历史进程的批判的维度,这种以变革现存世界为目的的理论是一种革命的理论。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在于:历史不应只以观念的形式在哲学中展开,也不应该保持独立的理论外观而游离于现实之上,它应该成为历史的“现实运动”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以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的和革命的统一为内涵的总体性原则。马克思新哲学观的根本之点在于,强调哲学是社会革命实践的内在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的革命的辩证的统一。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就在于确立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总体性原则。 科尔施关于总体性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强调要把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当作一个“活的整体”把握,尤其需要把握理论和实践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加以把握,由此形成一种辩证的总体性观念。其二是反复强调总体性原则所具有的强烈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科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作为总体性的理论而存在;第二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丧失了总体性,变成了实证性的理论;第三个阶段,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同的立足点出发,恢复马克思主义同哲学的本质联系,试图重建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1.第一阶段:总体性的理论 从1843年到1848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起点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终点是《共产党宣言》。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渗透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一种活生生的总体性理论,是一种充满批判精神的革命理论。可是对这一阶段的概括表现为三层次的内容:首先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同哲学的内在联系;其次,他认为马克思早期理论学说作为一种完全为哲学思想所渗透的理论形态,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总体性的理论;再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总体性理论,必然表现为一种彻底的革命理论。 2.第二阶段:非批判的实证性理论 从1848年欧洲革命到19世纪末是第二阶段。科尔施对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丧失了哲学性。他区分了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和马克思本人的理论,认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割断了马克思主义同哲学的本质关系,把马克思的总体性理论切割成静止地观察局部存在的实证性碎片。 其次,第二国际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从一种总体性的理论转变为实证性的理论,变成不同的社会理论分支,其结果必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丧失了批判性和革命性。 3.第三阶段:总体性理论的重建 从20世纪初至今,重新考察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重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关系,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和革命性。对此恢复存在着两种力量:其一是以列宁为代表的共产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其二是以卢卡奇、科尔施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 ●葛兰西的西方革命观与实践哲学构想 一、西方革命观 1.东西方社会的结构差别:市民社会地位的不同 市民社会在东西方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东西方国家的性质,也就决定了东西方国家革命策略的不同。 ⑴市民社会的内涵及历史地位 市民社会最早指城关市民,随后从城关市民中发展生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构成了除僧侣阶层和封建贵族之外的第三等级,在现代社会,市民社会突出为公民身份,其阶级特征相对淡化了。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市民社会通常用来指财产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尤其指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黑格尔和马克思就在物质生产和经济关系上使用市民社会。 葛兰西所使用的市民社会概念有时也指代经济关系,但是他更多地是指市民社会已经从经济领域拓展到上层建筑领域,在上层建筑领域中理解市民社会。这里的市民社会是指文化伦理和意识形态,与指代国家和政府活动领域的政治社会相对应,因此,国家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构成,即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 从社会地位和历史方位的角度看,市民社会从经济领域中独立出来,代表了传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因此,经济领域的要求和必然性对国家和政府的决定和制约作用,要通过市民社会的中介活动而采取合理化的方式和契约化的民主程序;同样国家所代表的政治领域对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的安排,也要通过市民社会对文化、伦理、意识形态的领导功能来实现。可见,市民社会概念和文化领导权的概念是不可分的。 ⑵东西方国家特征的差别 东西方国家特征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市民社会的地位上。 在东方国家,由于没有形成独立的市民社会,国家就是一切,它构成了上层建筑的全部内涵,它集中体现了传统国家的本质特征:暴力+强权。 在西方国家,市民社会是一个独立的阶层,资产阶级不但拥有政治领导权,而且拥有文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西方国家具有两重性:强权+同意(领导权)。 因此,东西方国家的革命策略也就存在差别: 在东方,革命的直接目标是以暴力为特征的国家机器,而在西方,暴力不仅涉及国家的暴力功能,还涉及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可以说西方革命的核心在于争夺文化领导权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2.西方革命的核心:争夺文化领导权 由于东西方的差别,东西方革命的命运也不同。文化领导权在西方社会起着更为根本的作用,因此葛兰西提出,在西方国家,掌握市民社会的领导权是掌握政治社会领导权的先决条件。对此,葛兰西提出新的革命战略是以阵地战取代运动战。这一战略的基本要求是,首先无产阶级在夺得国家政权之前就要取得文化领导权;其次为了取得文化领导权,应当采取阵地战的策略;最后,获得文化领导权的途径是加强党的培养和组织功能,促进贫民百姓的文化启蒙和知识分子化,其重点在无产阶级的文化启蒙。这样通过阵地战策略,无产阶级先在市民社会中逐个逐个地夺取新阵地,在掌握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的基础上,最后夺取国家的领导权。当然,无产阶级在取得国家政权之后,更要重视文化领导权的控制。葛兰西的革命战略思想在西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实践哲学构想 葛兰西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实践哲学。葛兰西的这种理解有理论上的考虑,而且他认为实践哲学是现代文化的成就,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启蒙功能,对文化领导权的获得具有重要意义。 1.客观主义和历史宿命论批判 实践哲学是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哲学理论基础,其核心是确立人作为实践的存在所具有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性,强调人作为历史主体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由此葛兰西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过分强调客观性的客观主义,以及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机械决定论和历史宿命论。 2.实践哲学的基本构想 葛兰西指出实践哲学是现代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实践哲学是迄今为止人类文化精神发展的总结,另一方面,作为文化精神的辩证综合,实践哲学在现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无产阶级争夺文化领导权的重要理论根据,对现存的各种文化思潮也产生着影响。 ⑴实践是哲学的基础和核心范畴。 ⑵实践是人的本质规定性,人按其实践的本质来说是能动的活动的过程,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里,虽然葛兰西承认自然和“物的世界”的前提性存在,但是认为它们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本质和历史进程,在他看来,实践哲学的内涵有多层含义: 首先,葛兰西通过确定人的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即个人、他人和自然,实际上建立起人的存在和人类历史运动的双重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 其次,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人的实践活动既变革现实又改变人自身,既创造世界也自我创造。 最后,这种变革世界又改变人自身的实践活动不仅规定了人是能动的过程,是自身的活动的过程,也说明人类历史的运动过程也是人类实践的展开过程,是人的实践通过变革现实和自身,不断建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⑶实践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概括为“实践一元论”,它融合了人类文化迄今为止的全部成就,超越了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代表着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实践哲学的核心在于扬弃传统的唯物主义固守的“绝对物质”与唯心主义固守的“绝对精神”而导致的非此即彼的对立,从而以实践为基础,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生成和辩证统一。 ⑷实践哲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其宗旨是变革现实,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论和希望哲学 一、人类文化精神的博采与升华 1.传统文化精神:人的自我拯救 西方文化的两个主要根源,一个是以古希腊哲学为集中表现形式的“希腊理性主义”,二是发端于犹太教经典,后在基督教中发扬光大的希伯来精神。布洛赫偏重希伯来精神以及与此相关的和相类似的以救世主义为宗旨的文化精神。 首先,布洛赫对历史上各种乌托邦主义文化思潮和理论构想非常感兴趣;其次犹太神秘主义文化对布洛赫产生了影响;再次,布洛赫对其他神秘主义宗教派别也同样关注;此外,布洛赫还涉猎了各种救世主义和末世学。 2.德国古典哲学:人的主体性的生成 布洛赫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在主体-客体的辩证统一中合理的建构起人的主体性,这是他的乌托邦精神论和希望哲学的主题与核心。 3.现代西方哲学:人的异化的扬弃 布洛赫所面对的西方世界的文化危机是人的物化与异化,是技术世界对人的统治,是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侵蚀,是科学世界对于生活世界的遗忘。因此,现代西方哲学的任务就是扬弃人的异化。 4.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精神的生成 布洛赫认为,必须坚决拒斥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经济决定论倾向,而建立起乌托邦精神的维度,即超越和批判的维度。 二、乌托邦精神与希望哲学 布洛赫的哲学主题是以人的存在方式为基础,唤醒人内在的乌托邦精神/冲动,从而使人作为希望的主体,不断超越自己的文化-历史困境,实现人的自我拯救和解放。 1.乌托邦的意义 乌托邦(utopia)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在最直接的意义上,乌托邦同“不存在”和“空想”关联,在这方面,人们往往从否定的意义上是有无头吧;其次,在深的层面上,“乌托邦”是一种理想的维度,是一种目前在现实中尚不存在,但人们希望在未来得以实现的理想的社会图景。作为理想的乌托邦,它对现存世界和现存社会制度具有强烈的超越和否定的价值指向,因此布洛赫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乌托邦,把它视为在人的生存结构中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超越现存不合理现实的一种批判维度和精神。 布洛赫认为,乌托邦设计和乌托邦精神是历史和社会生活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维度,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乌托邦维度对人的存在和人的历史至关重要。 2.“尚未存在”本体论 “尚未”范畴是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和希望哲学的核心范畴。“尚未”(not yet)是指目前尚未存在和尚未生成,但面向未来正在生成、可能存在和应该存在的东西,一种开放性的过程。在布洛赫看来,这种“尚未”深刻地揭示了世界和人的本质,不论人的存在还是人的世界都是不断超越和正在生成的存在。由“尚未”范畴建构起来的人的存在的特殊的本体论结构,指明人的本质不在于它的既存、现存,而是在于它面向未来所的可能是的存在和生成的存在。“尚未存在”本体论同乌托邦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高扬人的生存的超越维度和否定精神。 3.希望:人之存在的本体论结构 “尚未存在”本体论在具体形态上是由“希望”构成的人之存在的本体论结构。人的本质的尚未存在性和生成性,人的存在的未完成性和生成性、开放性,都是在“希望”的生成结构中展开的,在这种意义上说人是希望的主体。 希望是人的各种激情和精神中最本质的东西,它使人的生存直接指向未来,指向丰富的可能性,指向“尚未生成”的东西,它驱使人展开自己的生存和历史。所以,希望是一个本体论范畴,一种面向未来展开的现实的生存结构,人的生存的本质结构。 ⑴内在的倾向性(潜在性)和需要 倾向性-潜在性,是指事物在其运动过程中一种潜在的目的和能量的不断向外扩展,从而使事物处于一种由于内在需要而不断生成的状态,使世界充满了作为内在的倾向、目的和能量而向外扩张的尚未完成的东西。 人的历史中的倾向性-潜在性具体表现为需要。布洛赫的需要分为三种:生理需要、情感需要、求知需要。 ⑵期待和可能性 期待,可作为希望的同义语。指向未来的期待是人的存在或人类实在(人类社会)的一个本质的要素或基本维度。人是期待的主体,不断产生超越现实的期待意识。 由于尚未生成的东西表现为一种可能性,所以布洛赫在人的存在的本质关联上界定了可能性。可能性包括①形式的可能性,②事实的认识论的可能性③与对象相一致的可能性④客观实在的可能性,这是正在生成的可能性,是与人的存在相联系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空间也就代表着自由的空间和创造性的空间。 ⑶希望于新奇性 布洛赫认为,作为人的基本的生存结构,希望包含有主观方面的规定性和客观方面的规定性。作为主观的希望,是指人内在的期待意识,作为客观的希望是指主观的希望即期待意识同客观实在的可能性相关联,作为期待意识的希望就变成一种客观的希望,一种真正的有希望的希望,引导着人的希望的正是这种客观真实的可能性。 4.具体的乌托邦:世界的人道化 希望哲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具体的乌托邦”的生成,即“世界的人道化”。 首先,布洛赫提出人是乌托邦的主体的命题。由于需要—可能性—新奇性,人是希望的主体,是乌托邦的主体,是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焦点,是尚未生成的实在进程的核心。所谓人是乌托邦的主体是指人内在地、本质地具有超越现存给定性的热情和驱动力。 其次,哲学的任务是唤醒生活,唤醒人内在的乌托邦冲动、激情和精神,使人真正成为乌托邦的主体。人们若要成为自觉的乌托邦主体,必须求助于哲学的启蒙功能。在个体生成的意义上,在人类文化演进的意义上,哲学承载着唤醒人内在的乌托邦精神的使命,“具体的乌托邦”就是哲学唤醒生活,唤醒人的乌托邦激情,唤醒人的首创精神,从而促使人超越现存,扬弃物化,使一个依赖于人的首创精神而存在的世界——人道化的世界得以生成。 最后,希望哲学的落脚点是“具体的乌托邦”的生成。即世界的人道化。有两种类型的乌托邦,即没有可能性的抽象的乌托邦(静止的乌托邦)和具有真实可能性的具体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和布洛赫希望哲学是具体的乌托邦,其宗旨是以“人道化的世界”为本质特征的具体乌托邦的生成。作为具体的乌托邦的生成是指人依据客观实在的可能性而实现自己的本质,消除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和二元分裂,使社会化了的人同经过人中介了的自然相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共同把世界创造成人类的家园,即富有新奇性、可能性、创造性的自由王国,这也就是“世界的人道化”。 ●早期马克思主义问题解析 1.简述并评价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核心思想。 2.如何理解卢卡奇关于总体性的原则和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3.如和认识阶级意识与意识革命? 4.如何看待卢卡奇早期思想与马克思的思想的关系,以及同20世纪人类思想演进的关系。 第一,青年卢卡奇和马克思的思想联系主要表现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实践哲学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二人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卢卡奇更强调实践的创造性及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性。 第二,卢卡奇对马克思的发展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文化精神的演进。由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文化批判特征,以及社会政治批判转向文化批判,卢卡奇完成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心理机制等异化力量的文化批判之间的联结与转变。 5.概述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并分析该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6.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及其影响。 7.依据马克思关于实践的基本理解,评价葛兰西的实践构想。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表述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理论形态。他们反对“物质本体论”,批判自然辩证法和反映论,并从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出发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从而形成了一整套鲜明的人本主义哲学特色和哲学立场的文化批判哲学。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人本主义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们的异化理论、批判理论和否定的辩证法体现出来的。 一、人本主义与异化理论 从否定物质的本体地位、否定纯粹自然的辩证法、否定传统的反映论这样一种基本的视角出发,法兰克福学派成员明确地承认自己的哲学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本质。他们一方面极力弘扬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本性,强调人的实践对于人的存在和人的世界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深刻批判一切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物化力量和异化力量。因此,人本主义和异化理论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出发点。 1.实践:人与自然的统一 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立场是以人的劳动和实践为基础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而其基本的出发点是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劳动和实践的基本理解。在他们的理解中突出了实践的核心地位的思想。 ⑴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对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尔库塞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弗洛姆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等著作中,都有过专门的论述。重点是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发,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创造性地和自我创造性的劳动,理解为对象化的实践活动。 首先,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通过劳动而改变和再生产对象,同时也改变自身,人是一种创造性的和自我创造的实践存在物。 其次,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由于劳动具有创造性和自我创造性,因而,劳动和实践不仅是标志人的本质的人本学范畴,而且是一个本体论范畴,它所揭示的是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结构。这样一来,实践不仅是关系到人的存在的核心范畴,也是人的实践和历史运动的现实基础。在这种意义上,法兰克福学派用劳动和实践取代了传统辩证唯物主义体系中物质和自然的基础地位。 ⑵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 由于法兰克福学派以人的劳动和实践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从人的实践的创造本性出发来理解人的世界和人的历史,所以他们非常关注“人化自然”。 尽管法兰克福学派的不同成员在关于自然的理解上有些具体的差异,如马尔库塞主张,自然就是人化的自然,我们不能在人化的自然之外再谈自在自然,而霍克海默等人则在人化自然之外,承认自在自然,不给但是他们在一个基本点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充分肯定了人化自然对于人的存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都倾向于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角度来理解人的现实世界。例如,施密特在《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对人化自然作了详细的讨论。他认为不能像传统辩证的唯物主义那样,脱离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纯客观的解释,那样只会导致对自然的漠视。霍克海默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中作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他认为人生活于其中的周围世界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活动塑造的东西,只是个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常常把自己当作被动的、被决定的存在。从这个视角出发,霍克海默反复强调人化自然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本性。 总之,通过对人的实践本质和人化自然的阐释,法兰克福学派就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建立起人和自然的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 ⑶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的观点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同青年马克思的理解相一致。从劳动的创造本性和自然的人化性质出发,法兰克福学派自然地把人与自然的统一置于人的实践基础之上。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并不是简单地把自然完全消解于人的实践之中,并不是主张人与自然的绝对的、无差别的同一,他们“不取消自然界存在的独立性”。 首先,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不是自在的、未分化的统一,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建立起的自觉的统一。 其次,人之所以能够以实践为基础建立起自身与自然的统一,根本原因在于,对人而言,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的独立的、超越的实体,相反,自然构成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组成要素。 再次,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从以实践为基础所建立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不仅不应把现实的自然同人僵硬地对立起来,也不应把自然史和人类史看成两个互不相关的领域,而应当象马克思所揭示的那样,把二者统一起来,把自然史当作人类史的组成部分,把自然纳
/
本文档为【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