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海洋功能性食品-1

2013-09-11 39页 pdf 2M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7093

暂无简介

举报
海洋功能性食品-1 海洋功能性食品 (功能食品科学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内部学习资料,请勿外传,谢谢!) 第一章 功能食品基本原理 第一节 一些不正确、不科学或没有科学依据的饮食观念 一、“养生大师” 1. 台湾“排毒教父”林光常 “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糖尿病为感染性疾病” “将肿瘤的毒素排出”:提出以“健康排毒餐”治疗乳癌病患、肝癌病患。 林光常的排毒理论中,“牛奶、鸡蛋是有害的”,是...
海洋功能性食品-1
海洋功能性食品 (功能食品科学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内部学习资料,请勿外传,谢谢!) 第一章 功能食品基本原理 第一节 一些不正确、不科学或没有科学依据的饮食观念 一、“养生大师” 1. 台湾“排毒教父”林光常 “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 “糖尿病为感染性疾病” “将肿瘤的毒素排出”:提出以“健康排毒餐”治疗乳癌病患、肝癌病患。 林光常的排毒理论中,“牛奶、鸡蛋是有害的”,是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论点,他 曾说:“越喝牛奶,体內的钙质越流失,想得骨质疏松症请多喝牛奶!”並认为牛奶是造 成糖尿病及呼吸道过敏的元凶。说到鸡蛋,林光常的说法更令我們一般人听之色变,他 说:“一天吃一个蛋,你的死亡率会增加 20%,而且吃越多,死亡率越高!”这个吃鸡蛋 早死的理论,更让许多中港排毒迷闻之畏惧,当时不知鸡蛋价格降了多少。 在短短六年內,靠演说、排毒餐、元气水及版税,林光常狂賺九亿元。 台湾医师声明 日前,有署名“林光常教授”所著“无毒一身轻”一书,用一百五十页之篇幅发其个人对保 健、癌症之论点,又用百余页之篇幅介绍“健康排毒餐”、“植物酵素”、“以琳元气水制造机”及“臭 氧机”。该书最令人瞩目是封面、封里的作者介绍均印有知名企业之推介及各基督教会讲座等字样, 无从辨其真伪。文内更多处曲解圣经,以符其个人之论点。 …… (指出“无毒一身轻”一书具体错误之处) 吾等为医疗从业者,对无关正确医疗常识的出版物,并没有详阅及批判之必要,遽闻该书已畅 销于各教会并迷惑多人,故愿作以上声明,以免主内肢体及全体国人受害。 台湾数十位医师签名 2003 年 6 月 林光常获得各界的关注与肯定,全球各地报导林光常的理念与事迹的媒体多达数十 家。 2006 年 8 月,林光常作为嘉宾参加湖南经济电视台《越策越开心》栏目录制,节目 制作成四期连续播出。其中,林光常声称:“抗癌食品第一名是红薯”,顿时,长沙的红 薯价格从一元每公斤飞涨三倍,达到三元每公斤。林光常得到“地瓜王子”的雅号。由 于反响甚佳,节目在湖南卫视播出。 由海南省红十字会、海南在线和南国都市报联合主办的“2006 新年健康福音——林 光常博士公益大讲座”在海口人大会堂举行。“被誉为“地瓜王子”的台湾著名营养教 育专家林光常,给椰城市民带来了不一样的健康信息。” 2006 年底,林光常参与辽宁电视台经济频道《健康一身轻》栏目录制,20 余天连 续播放。林光常再次声称:“可乐是刷马桶的,地瓜是含氨基酸最全的食品”,“牛奶是 牛喝的,不是人喝的”。很快,沈阳可口可乐大减价,地瓜价格飞涨,牛奶销量下降了 20%到 30%,沈阳人每天少喝 80 吨牛奶。 台北國際衛星電視製作 2007 年春,林光常进入北京,担任嘉宾参与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星夜故事秀》与 《明星记者会》栏目的录制,“越好吃的越不健康”、“红薯能抗癌”等言论为北京市民 所熟知。 2007 年 9 月初,局面急转直下。台湾两位乳腺癌患者称,因为听信林光常的排毒言 论,放弃了正常治疗,转而食用林博士开出的排毒餐,最终导致癌细胞扩散。不久,其 中一位病逝。 患乳癌的吕育娴声称,林光常曾叫她吃排毒餐便可,毋须做化疗,令她延误病情及 癌症复发。她指癌症复发后再要多次接受化疗,致容貌改变,她手执的是自己往日长发 披肩的相片。当时一起上电视的乳癌患者吕育娴一度深信排毒理论,曾与林光常同上电 视推广,但发现受骗,她指着胸口医师做标记的地方说,癌细胞扩散移转至淋巴。 曾出面指控林光常行为的证人林雅惠,传出在罹患二期乳癌切除肿瘤后,因为放弃 正统化疗,半年来只服用向林光常购买的酵素,最后癌细胞扩散,就在林光常公开说明 的同一天早上不幸病重死亡,年仅 23 岁。 2008 年,林光常推销的“排毒疗法”使数位癌症病人拒绝化疗,最终不幸死亡。林 光常随后遭到台湾司法部门的调查,并最终被法官依常业诈欺等罪,判刑两年六个月。 2.“明代太医传人”刘弘章 自称:刘弘章教授,中国金朝医学家刘元素的第 33 代后裔,也是明朝永乐太医刘 纯的第 24 代承袭人。他生于 1946 年,是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生,科学与医学双博士, 肿瘤生物学研究员,世界名医奖获得者。 1994 年创办网站,宣传三分治七分养。 2004 年出版《太医养生宝典》,以此书为 基础,2006 年出版了《刘太医谈养生》。解释了三分治七分养的具体方法:治疗疾病的 基础是七分养。2009 年 5 月,《三分治七分养》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是《刘太医谈养 生》的修订版。 2008 年 11 月刘弘章被天津市塘沽区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批捕。 被捕的刘弘章夫妇被查出疾病缠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八种病症——这些刘弘章宣 称能包治的病症。 “降糖药……是万万不能吃的!” “不吃晚饭论”。 “牛蹄筋汤”是刘弘章不可或缺的“法宝”,无论是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还是 结肠癌、甲状腺癌、卵巢癌……刘弘章不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用牛蹄筋汤抑制肿瘤发展, 防止癌症复发的病例,并讲述了其中的“原理”——牛蹄筋是一种硬蛋白,含有大量的 胶原纤维。荷瘤动物吃了牛蹄筋,胶原纤维就包裹了癌组织,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转移。 3. 生吃茄子、喝绿豆汤的“神医”张悟本 伪养生食疗专家,著有畅销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2010 年 2 月做客湖南卫视 《百科全说》节目后,其知名度也迅速提高。2010 年 5 月有媒体报道其有学历造假的嫌 疑,书中宣扬的“绿豆治百病大法”引发市场绿豆涨价,其食疗理念也遭到专家质疑。 被神化的绿豆: “饮:绿豆汤!在开篇的时候我给大家讲过,过去中国人也长瘤子,为什么都慢慢 化没了?用的方法就是绿豆汤。绿豆汤是养肝、凉血的。肝是干吗的?西医叫解毒的, 中医认为肝是主疏泄、调理气机的,气机不通不就是堵吗?所以要用绿豆汤养肝,达到 调理气机的目的。”这是摘于张悟本所著《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中的一段话。他被很 多“粉丝”称为“中医食疗第一人”。 在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中,不论是治疗近视、高血压,还是癌症…… 药方中没有灵丹妙药,而不可缺少的是白萝卜、绿豆和长茄子。他声称多次用它们治好 了肺癌、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肺炎等数十种常见疑难病症。 绿豆在张悟本的神化后价格开始飞升。 “张氏保健逻辑”的实质,就是夸大食疗的功效,将食疗神化,认为多喝绿豆汤、 吃生茄子和生萝卜,不仅防病,也能治病。有些人听信他的说法,喝了大量的绿豆汤, 吃了大量生蔬菜。想减肥的人相信了“生吃茄子能吸油”的张氏逻辑,使劲吃茄子,直 至吃出肠胃病。 谬论一:盐吃得越多越好 谬论二:光吃白薯就能预防疾病 谬论三:茄子吸油有利于控制血脂 谬论四:绿豆能治多种病 谬论五:补钙可以降血压 谬论六:脑卒中(脑中风)和肾衰是吃药造成的 2010 年 5 月 28 日上午,卫生部首次否认了张悟本“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的 身份,并邀请国内知名的中西医专家驳斥其“养生理论”,有律师称其违法行医。 4. 生吃泥鳅的“养生教母”马悦凌 马悦凌,原名马秋红,1963 年出生,多年研究民间中医治病、保健方法,独创食疗、 经络疗法等。已经出版畅销书《不生病的智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温度决定 生老病死》。2011 年上半年,100 多人因按照她书中所写的“生吃泥鳅”导致中毒,使 其提出的一系列养生论遭到质疑。 马悦凌说,胖是因为虚,瘦是因内热大,能够燃烧脂肪,所以胖瘦与吃多吃少没有 关系。女性的大象腿是穿裙子受凉淤堵导致的,男性的水牛背同样是淤堵的结果。 用阿胶、黑芝麻、核桃仁、红枣、冰糖、黄酒制作的“固元膏”是马悦凌的主打产 品,“马悦凌健康产业集团”主要靠马悦凌固元膏获利维持。 谬论 1 能治渐冻人? 谬论 2 能治艾滋病? 谬论 3 泥鳅能生吃? 5.“养生大师”成功的原因 (1) 专家失去权威性 老百姓容易轻信这些另类观点,是对现有的饮食消费模式不信任。同时,也不信任 知识界,认为专家推荐的理论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达不到自己对健康的预期。 (2) 患者病急乱投医 利用患者希望治愈癌症的急迫心理,施用诈术鼓动被害人购买自己的产品。 (3) 随大流的传统 市民跟风,属于典型的民众“从众心理”。 (4) 公众缺乏科学素养 根据中科院科普所等单位组织的普查,中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2001 年是 1.4%,2003 年是 1.98%,最近一次 2005 年的数据至今没公布,但据了解这个比例 出现了下降。 在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低到只有几个百分点的国度,在一个煽情比理性分 析更受欢迎的社会,再虚假的产品、再荒诞的学说都不难找到庞大的市场。 (5) 媒体推波助澜 一些媒体过于追求新鲜刺激,却忘了饮食是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 《北京晚报》在 6 月 18 日的调查报道里称,“林光常在内地的走红则得益于湖南的 一档高收视率娱乐节目《越策越开心》。” 2010 年 2 月至 4 月,张悟本通过《百科全说》大火。 消费者最佳的养生方式是: 首先,人们需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量的锻炼、食物选择、体重控制,以及 安全的行为;其次,大家应该对媒体报道的与健康有关的信息保持高度的敏感和怀疑; 最后一点,消费者必须与那些声称“某某食物可以完完全全替代药物”这种观点的养生 专家离得远一点。(史蒂芬·巴雷特) 6.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placebo)效应是指由治疗的象征性意义而不是特定的药物学或生理学特性 引起的心理生理变化。尽管安慰剂不含有任何治疗疾病的特异性物质或方法, 但是病人 使用它们之后病情经常会有显著的改善。安慰剂这种强大的效力在近年来已经引起了研 究者的密切关注。 在最近一项美国全国调查中发现, 美国医生常常给患者开一些并没有特异性疗效的 药物, 目的只是为了满足患者的治疗愿望,诱发安慰剂反应。 甚至有研究者进一步讨论了临床上使用安慰剂如何突破医学伦理困境。 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使用心理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和脑成像等多种研究手段, 在疼 痛、抑郁症、帕金森症和负性情绪等领域积极探索了安慰剂效应的心理生物机制。这些 不同领域的证据都证明, 安慰剂效应是真实存在的心理生物学现象。 安慰剂效应现象的提出起源于医疗实践。在医学实践中, 实施某种治疗之后患者体 验到的病情好转可能有多种原因: (1) 可能是实施的治疗确实发挥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 也有可能是病情随时间历程发生的自然改善(自愈), 即便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 这种改善也会发生; (3) 还可能是患者对治疗者或药物本身的作用非常信赖, 由此产生的心理安慰作用 缓解了病情, 因此这种改善并不是由治疗本身引起的。 随着医学和药物学的进展, 许多研究文献报道了安慰剂的作用,它对焦虑、紧张、抑 郁症、精神分裂症、各种疼痛、头痛、咳嗽、失眠、晕船、慢性支气管炎、普通感冒、 关节炎、胃溃疡、高血压、恶心、老年性痴呆病人等有帮助。 影响因素 医生的职位高低及是否是权威: 高职位的医生容易让病人产生安慰剂效应; 医生对病人的关心程度: 越对其关心, 越容易让病人产生效果; 医生对治愈病人疾病的信心及期待:越积极地期待, 越容易让病人产生效果; 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价格、包装、给药途径: 包装精美、昂贵的药物较易产生效果, 针 剂较口服药易于产生效果; 病房的布置和气氛:越温馨舒适, 越容易让病人产生效果。 安慰剂效应产生的几个条件 (1) 病人和医生处于信息不对称中; (2) 病人充分信赖医生的医德和医术, 认为值得将自己的健康托付于他(她); (3) 病人在医生的说明下, 充分相信所服用药物的效用; (4) 医生能够掌握病人对疾病和药物的认知情况, 并不断消除其疑虑; (5) 医生在呈现药物或治疗手段前后, 和病人进行充分及有效的沟通, 将对治疗成 功的期待和正面的信念传达给病人。 有证据显示某些安慰剂效应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爱心和关心做出的积极反应,他们相 信医护人员可以帮助缓解病痛。哈佛大学安慰剂项目研究人员于 2008 年发表研究文章, 很好地解释了这种情况。参与研究的志愿者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这种病虽然没有任何 可识别的肠道异常,但可引起腹痛以及改变肠道运动。安慰剂治疗采用假针灸,安慰剂 效应令人惊讶:44% (医患无互动)或 62%(在治疗过程中志愿者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爱 心和关心)经假针灸治疗的患者病情缓解。 主观和客观疗效可以判断治疗的有效性,2011 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 一项研究显示,安慰剂效应或许对其中一方面有影响。 研究对象:39 例哮喘患者 治疗方法:沙丁胺醇(治疗哮喘的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安慰剂吸入剂和假针灸 研究结果:当进行一项称为 FEV1 的肺功能客观测试来评估哮喘志愿者的应答时, 沙丁胺醇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吸入剂和假针灸。 但是当研究志愿者被问及哮喘症状以及感觉有何改善时,沙丁胺醇和安慰剂组结果 相当一致。 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测试,方 能获得认可。测试结果不单要证明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且测试结果要与服用安慰剂的 对照群组作比较,证明该药物比安慰剂更为有效: (1) 该药物比安慰剂能影响更多病人; (2) 病人对该药物比安慰剂有更强反应。 由于医生对有关疗程实用性的观感会影响其表现,亦可影响病人对疗程的观感。因 此,此药物测试必须以双盲(double-blind)方式进行:医生及病人都不会知道该药物是否 安慰剂。 安慰剂研究专家认为,能给病人服用价格低廉又并无任何副作用的安慰剂而又能起 到疗效自然是美事一桩,但遗憾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安慰剂未必能起到真正又持久 的疗效,而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却被耽搁了。今天,有关“安慰剂效应”的心理和生理上 的原因仍然是一个难解的谜,新的发现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寻找你所信任的治 疗,相信干预有效或能增加获益。但不要轻信。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很可能利用安慰剂 效应到处行骗,兜售无用甚至是有害的假药,让患者得不到直接有效的治疗。 “安慰剂效应”让骗子有机可乘(广州日报 2011 年 10 月 29 日) 针灸、拔火罐、刮痧等疗法让患者觉得“很见效”,有研究认为其中的奥妙就是神奇的“心理 作用”。 安慰剂,是指一类没有药理作用的东西,例如盐水或淀粉片,却能产生类似抗生素等真药的疗 效。广义上,安慰剂还包括“假手术”等各种装模作样的治疗。所谓“安慰剂效应”即通常所说的 心理作用,是指健康和行为上可测量、可观察的积极变化,但这并非病人接受了药物或手术治疗所 产生的。 心理作用可以引发人体的生理改变,从而令疼痛、哮喘等症状得到缓解。国外有研究认为,针 灸、气功、刮痧、拔火罐、催眠、磁疗、念力等科学以外的“替代医学”疗法正是利用了安慰剂效 应,让病人感觉自己的病有所好转。 病情好转并非都是心理作用 安慰剂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醉学家亨利·诺尔斯·毕阙提出的。1955 年,他评估了 15 个临 床试验,发现在 1082 个病人中,有 35%的人仅仅服用了安慰剂,就感觉自己好了。后来的研究显示, 安慰剂对于 50%~60%的疾病产生疗效,例如疼痛、抑郁、心脏病、消化道溃疡等。 安慰剂竟然能无中生有地产生疗效,引发研究的热潮。然而,有人重新了毕阙当年的研究 数据,却没有发现任何确实存在的安慰剂效应。那些病人的健康状况好转是真的,但查证后发现是 由其他因素所致,却让人以为是安慰剂效应,例如: 病人的症状时好时坏。 病人接受了额外的治疗。 病人的疾病有自愈倾向,不治也自己会好。 病人出于礼貌或者想讨好实验人员,就说自己病好了。 这说明,影响疗效的因素很多,不能笼统地说成是安慰剂效应。例如,美国曾流行一种治疗心 绞痛的手术:在病人胸口切开一个小口,然后给两条乳内动脉打个结,据说可以增加心脏的血量, 90%的病人都认为有效。美国西雅图心脏外科医生伦纳德·科布在做这个手术时耍了个小花招:做了 切口,却没有给动脉结扎,结果这个假手术竟然也有相同的疗效。科布取得的疗效是安慰剂效应吗? 还是病人的心绞痛自己就能好?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学哲学教授荷鲁布加特森等就质疑安慰剂效应是否存在。他们综合分析了 114 个研究发现,服用了安慰剂的人与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人相比,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没有什么 差别。 心理作用三要素:动机、信念、期望 要搞清疗效是否安慰剂效应,必须证明安慰剂的疗效比根本不治疗要好。的确有人做了符合种 种苛刻条件的实验,终于证实了安慰剂效应的存在。 做完开胸手术的病人在术后三天内如果疼得受不了,可以要求使用止痛药丁丙诺啡。有研究人 员把对三组这种病人实施了完全一样的治疗——点滴生理盐水,不同的是,医生对第一组的人什么 也不说,对第二组说“生理盐水里有强力止痛剂或者安慰剂”,对第三组说“生理盐水里有强力止 痛剂”。三天后,他们统计了三组人使用止痛药的分量,发现与第一组相比,第二组的丁丙诺啡用 量减少了 16%,第三组的用量减少了 34%。 研究者认为,这个实验是在医疗机构里进行的,有医疗人员参与,这种情况下病人会有强烈的 恢复欲望(动机);医生对病人而言意味着权威,他们非常相信医生的话(信念);三组病人得到 不同的对待,产生了不同的期望。动机、信念和期望,是产生安慰剂效应的关键。美国康涅狄格大 学心理学家欧文·基尔施就认为抗抑郁药的疗效完全是安慰剂效应,“关键是我们相信自己将要发 生什么” 。 安慰剂在镇痛上可以媲美止痛药 人们对于某种治疗的信念与期望结合他们受到的暗示,就会让自己的身体产生显著的影响—— 感觉、体验和思维,能够影响一个人神经系统里所发生的生化反应,而神经系统又与免疫系统、内 分泌系统相互影响,最终影响着疾病的好坏。这样的研究例子很多: 医生给病人皮肤上长的疣子涂上一种没有药理作用的白色颜料,结果成功去疣。 研究人员告诉病人“你吸的是支气管扩张剂”,就能令他们的气道扩张而解除了哮喘症状,实 际上那并非药物。 拔完智齿的病人疼痛不已,给他们装模作样地进行“超声止痛”,效果还真的不错。 52%的肠炎病人接受安慰剂治疗后感觉好多了,肠镜检查发现 50%的炎症减轻了。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神经科学家玛蒂娜·阿曼乔等研究发现,安慰剂的心理作用至少有一部分 是鸦片样化学物质的作用。治疗是一种条件反射,病人以前接受治疗就好起来了,现在接受治疗, 病人自然预期自己也会好起来。当我们形成条件反射之后,身体可以反射性地分泌内啡肽、儿茶酚 胺、可的松、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受到了关心、呵护、关爱和鼓励,令他们对康复充满希望,这个过程可让 身体产生生理生化反应,从而真的促进了健康。美国布朗大学精神病学家沃尔特·A·布朗博士发现, 安慰剂在镇痛上可以媲美止痛药,镇痛效果在服药一小时后达到顶峰。他相信安慰剂效应促进了病 人的康复,或者产生了良好的感觉。 国外研究认为针灸也属“安慰剂效应” 针灸,是把针扎入皮肤浅层特定的“穴位”,主要用于治疗疼痛。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现在针 灸师声称可以治疗的疾病五花八门,从感冒、腹泻,到肥胖、高血压、精神病,再到性功能障碍、 艾滋病等,几乎无所不能。针灸据说起源于中国,而且走向世界——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统计, 全美有超过一千万人尝试过针灸。 然而,针灸在国际上被 skepdic.com、quackwatch.com 和 ncahf.org 等多个著名反伪科学和反 虚假医疗网站揭露为有问题的医学。美国几千万人相信针灸,在中国更是可能过亿人信,不少人代 代相传信了几千年,他们能错得了?难道针灸无效? 几亿人相信了几千年,也可能是错的。针灸是有效的——大量患者在针灸后如果没有任何感觉, 就不会再信了,尽管这种感觉只是短暂的。现代医学的药物以及其他治疗通常只能治很少范围内的 一种到少数几种疾病,而针灸竟能包治百病,已提示它依靠的是安慰剂效应,国际上对针灸展开的 多个严谨的对照研究发现果然如此: 德国多所大学和机构联合对 1162 名背痛患者进行针灸研究,一组患者按照传统经络学说进行真 针灸,另一组患者在皮肤上非穴位位置被浅浅地扎针(假针灸),发现都有镇痛效果,而且两组效 果没有区别。 瑞典林雪平大学对 215 名癌症手术后接受放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真假针灸对放疗后呕吐的 不良反应作用是一样的,假针灸组的人针还没扎进皮肤,就感觉有效果了。 针灸的镇痛效果是大脑受到刺激后分泌鸦片样化学物质使然,而这个过程还可逐渐形成条件反 射,效果越来越强。而且针灸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怪不得用针扎木偶小人的巫术也会让人 有感觉。 此外,针灸的效果也不一定是安慰剂效应——很多疼痛是周期性发作的,患者总是在疼得最厉 害的时候去做针灸,做完之后没有那么痛了,其实是疼痛过了高峰期后逐渐消退,并非针灸的功劳。 心理作用容易被骗子游医利用 安慰剂的强大作用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医生可以用欺骗的方式让病人获益吗?医生明明知 道自己开的是安慰剂,却不告诉病人,这是否有违职业伦理?有些医生认为,对于一些安慰剂效应 很强的病症,这些做法并无不妥。有些人干脆称,只要治疗有效就行了,管他是不是安慰剂呢! 在现代科学医学以外,还有着五花八门的“替代医学”,这类治疗师就把安慰剂效应当成万能 神药,相信所谓的气、能量、草药等都能治病。这些安慰剂治疗尽管不能治愈癌症,也不能治好肺 穿孔,甚至不像很多人相信的那样能延长生命,但增加了治疗师与病人的互动,给了他们关爱与支 持,让他们好受一点。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统计学家 R·巴克·鲍素尔博士称,替代医学的治疗师 的法宝就是通过复杂的“理论”和仪式忽悠病人,让他们产生康复的希望。 然而,安慰剂效应也为江湖骗子大开方便之门。美国国家反健康欺诈委员会纽约分会主席、牙 医约翰·度德博士认为,病人可能对运用安慰剂疗法的非科学治疗产生依赖,误以为自己的低血糖、 过敏、真菌感染等都是幻想的结果,只有通过“独特的方法”才能治好。病人本可以选择更有效、 更便宜的治疗方法,而依赖安慰剂效应的虚假治疗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善病情,结果花了钱还耽误了 自己的病。(广州日报 2011 年 10 月 29 日) 二、酸性体质学说 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是“酸性体质学说”,因为听得多了,很多人都把它当成了医学 常识,甚至连一些医生也跟着说。这个学说的要点是: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pH 值是 7.35~7.45。由于环境污染、不正常生活及饮食习惯,使我们的体质逐渐转为酸性。 如果血液的 pH 值小于 7.35,就属于酸性体质,会出现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腰酸腿 痛、四肢无力、头昏、耳鸣、睡眠不实、失眠、腹泻、便秘等亚健康症状,如不注意改 善,继续发展就会形成疾病。 无论是癌症,还是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都是由于多吃了“酸性食物” 导致体质酸化引起的。因此,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要避免酸性体质,就要多吃碱性食 物,少吃酸性食物,更有效的做法是吃一些具有“排酸功效”的保健品,或者到美容院 进行“排酸”。 国内有一位推销保健品的梁姓人士声称“酸性体质学说”是他首创的。其实这是从 国外传进来的。国外提倡“自然疗法”的人士早就宣扬这些说法,其目的也是为了推销 保健品。只不过在国外这被视为没有科学依据的另类医学,并不被医学界所认可。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酸碱度,有的偏酸性,有的偏碱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食 物分成酸性食物、碱性食物。但是这种区分没有意义,因为不论是什么食物,吃到胃里 都变成了“酸性食物”。胃酸是强酸性的(含 0.2~0.4%的盐酸),pH 可低到 1~2,在它 的作用下,食物都成了酸性。食物从胃进入肠道,被碱性的肠液中和,又成了“碱性食 物”。所以吃下去的食物,不管原来是酸性还是碱性,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先变成“酸 性食物”,再变成“碱性食物”。 “酸性体质学说”宣扬者说,他们说的“酸性食物”、“碱性食物”并不是根据食物 本身的酸碱度来划分的,而是根据食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来划分 的。比如明显是酸性的柠檬实际上是碱性食物。但是一种食物含有很多种化学成分,它 们经过消化、吸收、代谢之后产生很多种有不同化学性质的代谢产物,根据哪一种代谢 产物来认定原来食物的酸碱性呢?如果说要把其所有的代谢产物的性质综合衡量,又如 何测定呢?所以这样的划分乃是没有依据的想当然,其实就是把认为是好的食物说成 “碱性”,不好的食物说成“酸性”,因此不同的“专家”划分的结果也就不一样,有时 互相矛盾,让相信他们的读者无所适从。 即便对食物的代谢产物做了具体的研究,这样的划分也没有意义,这是因为食物 的代谢产物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让血液的酸碱度发生变化。血液中有各类缓冲物质,它 们都是配对存在的,组成了缓冲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它们有强大 的缓冲能力,确保血液的酸碱度不会轻易受到代谢产物的影响。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让血液的 pH 小于 7.35,那也不是属于所谓“亚健康”的“酸性 体质”,而是酸中毒,是需要治疗的严重疾病。例如由于呼吸系统出了问题,二氧化碳 排出有障碍,导致血液中碳酸的浓度过高;由于肾功能出问题,导致酸性物质没法通过 尿液排出去;由于糖尿病、缺氧、休克等情况导致体内有机酸产生过多,都能出现酸中 毒。这是由于疾病使得体液过酸,而不是相反。 反之,如果血液的 pH 值高于 7.45,那就是碱中毒,同样是需要治疗的严重疾病。 所以并不是“碱性体质”就是好的。“酸性体质学说”的宣扬者宣称体内环境如果偏碱 性就能抑制癌症,在 pH 8.5 时能杀死癌细胞,而正常细胞却能存活云云,是无稽之谈。 在那样的条件下,正常细胞同样会被杀死。 总之,“酸性体质学说”是一种骗人的伪科学学说,如果相信了它而去购买“排酸” 保健品,那是在浪费金钱。如果根据它来指导饮食,反而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例如 谷类、鱼、肉、蛋等都被“酸性体质学说”的宣扬者列为应该避免的“酸性食物”,而 其实它们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如果长期避免吃这些食物,会导致营养不良。健康的饮 食应该是均衡的饮食,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素的 食物都应该适量地合理地摄取,而不必在意什么酸性、碱性。 三、关于食物相克 “食物相克”说由来已久,相克的食谱五花八门,比如 豆腐蜂蜜同食致耳聋; 海带猪血同食会便秘; 土豆香蕉同食生雀斑; 芹菜兔肉同食脱头发; 番茄绿豆同食伤元气。 有人还将“相克”的食物图表挂在厨房提醒自己。 在“食物相克”中,虾与维生素 C 同食等于吃砒霜的传言甚为典型,被称为“杀人 食谱”。让很多人吃虾后不敢再吃水果。 电影《双食记》里,一位绝望的主妇利用“相克食物”毒死有外遇的丈夫。 其一 情人为男人准备了清蒸大闸蟹、板栗咕噜肉、酥炸香蕉。妻子则做了番茄芋 头牛肉羹给丈夫食用。这里有香蕉与芋头、牛肉与板栗、牛肉与蟹等“相克食物”。 其二 情人为男人做了麻辣田螺, 妻子则为他做了甲鱼汤。而许多书报都说,田螺与 鳖是“犯冲”的。 其三 情人炖了老鸭汤给男人补身体, 妻子就为他准备了羊肉。书报上都说, 鸭与羊 肉“相克”, 食后会中毒。 其四 根据病情, 医生要男人多服维生素 C,此时妻子已与情人联手, 她们为他烹制 了美味虾。男人在吃过美味虾之后又吞下了维生素 C 药片, 就此在洗手间里永远闭上了 眼睛。现在的一些报刊宣传,虾与维生素 C 同食等于服用了砒霜。 榴莲 + 酒 = 猝死? 最近,有网友在微博里提到,一位 28 岁的小伙子在泰国旅游的时候,吃了很多榴 莲,之后又喝了酒,结果引发心脏病猝死,成为各大媒体热议的新闻。还有报道称,泰 国有明确规定,食用大量榴莲后 8 小时之内不能饮酒。榴莲+酒精真的有如此大的杀伤 力吗? 广州日报: 对上述说法,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曾晶、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营养科主 治医师金迪博士均持保留意见。她们介绍,肝脏是酒精在体内进行代谢的主要器官。酒 精中毒一般是乙醇、乙醛中毒。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分三步”走: 1.酒精中的乙醇在肝脏肝细胞合成的“乙醇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乙醛。2.乙醛在 肝脏肝细胞合成释放的“乙醛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乙酸。3.乙酸在人体内被利用,生 成能量、二氧化碳和水。 “吃榴莲有可能影响酒精代谢,但纯粹因酒精中毒而猝死的情况并不多见。”曾晶 说,“和酒精中毒相比,喝酒后呕吐误吸,酒后发生冻死、淹死、车祸等意外,或患者 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疾病在喝酒后诱发猝死等情况更多见。”她提醒,无论吃不 吃榴莲,都不应酗酒。 金迪表示,有外国研究指出,有机硫化物能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人体 对酒精的解毒能力减弱,甚至丧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榴莲配酒就会致死。”金迪说, 一项关于东亚饮酒的研究指出,大部分东亚人群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没有活性。所以, 东亚人群体内的解酒功能差,其标志就是喝酒后容易脸红。中国人有 1/3 是缺乏“乙醛 脱氢酶”基因,特别是潮汕地区人群。“而“乙醛脱氢酶”丧失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引 起酒精性肝损害。”(广州日报,2012 年 10 月 8 日) 按照“食物相克”之说,鱼类、贝类等海产品食物中的砷含量较高,一般为无毒的 五价砷,在维生素 C 的作用下,即可转变为三价砷(俗称砒霜),人口服 5-50 毫克既可 致中毒,致死量为 60-200 毫克。 但是,相信“相克”说法的人,忽略了两个重要前提:10 公斤海鲜才含有 1 毫克的 砷,使之发生反应的维生素 C 的量,必须大到一次性摄入 600-1000 毫克。这是一个什 么概念呢?欲满足 600 毫克的维生素 C 摄入量,需要至少吃苹果 30 千克、梨 10 千克。 另一方面,化学反应需要一定条件,比如温度和催化剂,而人体的温度很难达到生成三 价砷的条件。 我国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研究的先导者之一郑集教授,曾对“香蕉与芋头”、“花生与 黄瓜”、“蟹与柿子”等 14 种传说相克的食物进行实验,他首先用动物实验,最后自己 亲自食用,结果证明这些食物均无“相克”现象。 中国营养学会曾和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哈尔滨大学合作,对“食物相克”进行 了动物和人体实验。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请 100 名志愿者,对“猪肉与百合”、“鸡肉 与芝麻”、“牛肉与土豆”、“土豆与西红柿”、“韭菜与菠菜”5 对所谓的“相克”食物进 行实验。志愿者连续吃了一周,没有发现哪一组食物会引起胃肠紊乱、呕吐、中毒等现 象。哈尔滨大学选了 12 对所谓的“食物相克”,如“海带与豆腐”、“羊肉与茶”等,请 30 名健康受试者吃了 3 天,也没有发现任何中毒现象。 有关“食物相克”的调查及实验观察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营养学会 营养学报, 2011, 33(2):148-153 “食物相克说”源于中医食疗理论和一些民间经验。近年来“食物相克”逐渐成为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热议和关注焦点。认为“两种普通食物搭配着吃,轻则影响营养吸收, 重则中毒、致癌、甚至引起死亡”,使得很多人无所适从,害怕误食相克食物组合而刻 意的避免某些食物,成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人们食物多样化的障碍。早在上世 纪 30 年代,郑集教授就“食物相克说”选择了民间同食机会较多的 14 组相克食物,做 了相关的动物实验以及人群试食实验,他本人亲自参加,初步澄清了相克食物引起中毒 或异常的问题。然目前仍有不少商家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在书刊中出版发行大量食物 相克的相关资讯,其中关于食物相克机理的解释十分杂乱,没有任何科学理论依据。 目的 通过文献、书籍调研,同时调查兰州地区部分人群对食物相克的认知现状, 并通过动物实验与人群试食实验,为纠正“食物相克”的认识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各大书店相关书籍,作为文献统计数据源,进 行调研。自行调查问卷,随机整群抽取兰州地区 1346 人进行问卷调查。选择昆明 系小鼠 50 只随机分为 5 组, 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实验组喂饲四组“相克食物”,为期 一周,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与脏器组织形态学检查。选择兰州地 区志愿健康人 60 名,男女各半,平均分为 6 组,一组作为对照,5 组分别试食 5 对“相 克食物”, 观察其主观反应,为期 7d。 结果 绝大多数文献、书籍刊载的“食物相克”缺乏依据。书籍杂志、电视和亲朋 是调查对象获取食物相克信息的主要途径。农民关于食物相克的认知度最低。学生能认 识“食物相克”是错误的。 小鼠投食 7d 后,一般状况良好,各项观察和检测指标均无异常。人群试食 7d 后均 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 结论 “食物相克”在文献上缺乏依据,调查对象对食物相克认知存在差异,所选 “相克食物”经动物实验和人群试食,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或中毒征象。应纠正对“食物 相克”的错误认识,倡导科学膳食观,积极宣传和推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实际上,在烹饪的条件下,食物成分之间发生的反应都很简单。很多时候,仅仅是 有一些食物成分之间能够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不能被人体吸收而已。这些不能吸收的 东西随着肠道排出去,可能会影响了某些营养成分的吸收,但是,并不会像传说中的那 样,成分的重新组合会导致“有毒物质出现”。广为流传的“食物相克”中,还没有发 现一种是真能产生“毒性”。 2006 年 4 月,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委员会组织召开了以质疑“食物相克”为主题 的专家研讨会。 国际注册营养师李瑞芬说“书里好多东西连我都弄不懂, 奇奇怪怪的, 一些内容是 不讲道理的。针对这些我们必须说话了, 再不说话, 就是默认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翁维健说“买来这么多书, 我看了看就嗤之以鼻。以前想不用 理它, 但是一看, 还真多, 如果每本书的发行量是几十万册, 买到书的人再传看,恐怕影 响力是很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对宜忌的问题说得很简单,‘得当者为宜, 不当者为忌’”。 “狗肉和大葱同吃会中毒,吃鸡屎能解,说这是中医理论,这简直就是对中医的诬蔑。”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主任何计国说:“有些书的作者应该说是 不懂营养, 不懂生命科学的。在书的第一页里我看到“机体”的“机”写成了肌肉的肌, 以为是错字。但是后来书里所有的全是肌肉的‘肌’, 我就怀疑这位作者了。这样的书, 泛滥后有可能引起的后果就是, 国民营养的缺乏或者营养观念的混乱, 国民营养严重失 衡。”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室主任马方强调:“我们应该把正确的东西、有科学依据的东西 告诉大家, 教会大家, 使大家能够清楚地了解某些食物对我们身体的影响。而这些图书 表现出来的比较商业化的、急功近利的作风, 是科学工作者反对的。” 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柳认为:“食物相克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出书问题, 而是牵 扯到如何引导百姓科学饮食的问题。中国烹饪协会作为行业协会要从营养、科学方面, 给 消费者提供一个很好的指导。” 用“食物相克”的说法欺骗读者, 所用的无非就是以下四招: (1) 用现代的营养学理论,像如何产生沉淀,造成不能吸收,如何破坏营养成分等, 用 这些论点来证明相克有理; (2) 用西医的理论, 大谈生化反应、器官细胞等等, 让普通读者感觉很深、很玄; (3) 实在讲不清道理, 就把老中医搬出来了, 什么气血亏、精气神等等, 满嘴中医的 词, 说得也不对; (4) 不讲任何道理, 西医、中医都不引, 或者是怪怪地引一段很古代的中医经文, 认 为这就是食物相克的理论。 “食物相克”是民间传说, 经过科学实验可以完全否定, 平时所吃食物都是无毒的, 不管如何搭配, 都不会出现传说中食物相克发生中毒的例子。至于食物被污染、变质等 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是另一回事。没有不好的食物, 只有不好的膳食, 膳食要多样化, 有 啥吃啥, 荤素搭配, 粗细混食, 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 适量的体育运动、正确的生活方式 和态度, 才能拥有美丽的健康人生。至于营养搭配是否合理, 则是另外一个概念。 四、有害无益的“山珍海味” 不论是从营养的角度还是从保健的角度,吃鱼翅都没有益处,相反地,吃鱼翅反而 对健康有害。鱼翅中水银和其他重金属的含量都比其他鱼类高很多。这是因为工业废水 不断地排入海洋,使得海水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并进入海洋生物体内,而鲨鱼处于海洋 食物链的顶端,吞食了其他鱼类后,食物中的重金属也随之进入鲨鱼体内,积累下来, 因此鲨鱼体内的重金属的含量会越来越多。 2001 年,对曼谷唐人街市场上的鱼翅抽查表明,10 个鱼翅中有 7 个含有高含量的 水银,最高含量为允许量的 42 倍。2008 年对香港市场的抽查表明,10 个鱼翅中有 8 个 含有高含量水银,最高含量为允许量的 4 倍。烹饪并不能去除水银或其他重金属的毒性。 吃了鱼翅后,水银和其他重金属进入人体,难以被排出体外,而是在体内积蓄下来,能 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肾脏、生殖系统等,导致头昏、头痛、肌肉震颤、口腔溃疡、肾脏 损害、性功能减退、流产等。 国人对虎骨、犀角的迷信导致虎、犀牛濒临灭绝,虎骨、犀角也被国家禁止入药。 国人对鱼翅的热衷也在严重威胁着全世界鲨鱼的生存。要禁止吃鱼翅并不现实,但是为 了保护生态系统,也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应该自觉拒吃鱼翅。 一项美国最新研究显示,制作鱼翅不仅让大量鲨鱼濒临绝种,而且还因为含有高浓 度神经毒素,可能会导致老年痴呆症。 Cyanobacterial Neurotoxin β-N-Methylamino-L-alanine (BMAA) in Shark Fins Kiyo Mondo1 , Neil Hammerschlag2,3,4 , Margaret Basile1 , John Pablo1 , Sandra A. Banack5 and Deborah C. Mash1,* 1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Miller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Miami, Miami, FL 33136, USA 2 Rosensteil School of Marin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and Policy, University of Miami, Miami, FL 33149, USA 3 Leonard and Jayne Abess Center for Ecosystem Science and Policy, University of Miami, Coral Gables, FL 33124, USA 4 RJ Dunlap Marine Conservation Program, University of Miami, Miami, FL 33149, USA 5 Institute for Ethnomedicine, Box 3464, Jackson Hole, WY 83001, USA * Author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Received: 19 January 2012; in revised form: 10 February 2012 / Accepted: 15 February 2012 / Published: 21 February 2012 Abstract: Sharks are among the most threatened groups of marine species. Populations are declining globally to suppor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shark fin soup. Sharks are known to bioaccumulate toxins that may pose health risks to consumers of shark products. The feeding habits of sharks are varied, including fish, mammals, crustaceans and plankton. The cyanobacterial neurotoxin β-N-methylamino-L-alanine (BMAA) has been detected in species of free-living marine cyanobacteria and may bioaccumulate in the marine food web. In this study, we sampled fin clips from seven different species of sharks in South Florida to survey the occurrence of BMAA using HPLC-FD and Triple Quadrupole LC/MS/MS methods. BMAA was detected in the fins of all species examined with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144 to 1836 ng/mg wet weight. Since BMAA has been linked to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these results may have important relevance to human health. We suggest that consumption of shark fins may increase the risk for human exposure to the cyanobacterial neurotoxin BMAA. 该研究发表在2012年2月第二期的《海洋药物》(Marine Drugs, 2012, 10(2), 509-520) 杂志上,美国迈阿密大学科学家经过分析佛罗里达州海域的鲨鱼鳍后发现,鲨鱼含有高 浓度的 β-甲氨基-L-丙氨酸(BMAA),这是一种与脑退化症和葛雷克氏症有关的神经毒 素。专家认为,食用鲨鱼肉与鲨鱼软骨,都可能会危害食用者健康。 科学家们共分析了 7 种鲨鱼,分别为黑吻真鲨、黑鳍礁鲨、窄头双髻鲨、牛鲨、大 双髻鲨、柠檬鲨与护士鲨。这些鲨鱼肉样品中的 BMAA 浓度为每毫克 144 到 1838 奈米 克,这样的浓度跟老年痴呆和葛雷克氏症患者脑中发现的浓度相当。 研究人员称,样本中的 BMAA 浓度令人担忧。尽管如此,每年仍有多达 7000 万只 鲨鱼的鱼鳍遭割除,然后扔回海里死亡。“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研究人员希望,这 项研究结果能有助劝阻割除鲨鱼鳍的行为。 鱼翅之所以和熊掌、燕窝等被誉为山珍海味,主要还是“物以稀为贵”引起的,从性 价比来看,远远不成比例,没有那么大的价值。 吃鱼翅和吃燕窝、熊掌,以及把虎骨、犀角、熊胆等当成珍贵药材类似,都是中国 传统养生、进补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也都没有科学依据。例如,燕窝是金丝燕的唾液, 其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并不神奇。虎骨的成分与其他哺乳动物的 骨骼不会有实质的区别,并不含有独特的活性物质。传统医学和民间之所以相信这些东 西是补品、良药,一则是因为它们都是难得的东西,所以物以稀为贵,二则是因为这些 动物凶猛、强壮引起的联想,以为吃了它们的身体部位就能将其神奇威力转移到自己身 上,类似感应巫术。 五、关于忌口 1. 胃病患者应减少不必要的忌口 胃肠道疾病与饮食营养有特殊的关系:胃肠道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所 以当胃肠道疾病发生时,势必影响食物或营养的摄入。就慢性胃炎和溃疡患者而言,他 们不得不经常面对这样的困境:胃病不愈,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导致进食减少,营养 摄入不足,消除感染、填补溃疡灶需要充分的营养供应,而营养摄入不足又不利于炎症 或溃疡的愈合,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坏。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慢性胃炎和溃疡患者都有很多忌口,生、冷、 凉、热、粘、硬、粗糙、刺激性的食物全在他们的禁忌之列,很多患者在没有任何不良 反应(如腹痛不适或腹胀等)出现的情况下,主动放弃了吃“硬”的米饭,宁愿选择喝粥 或只吃馒头;放弃了“高脂肪”的肉类,只吃素食。更糟糕的是,有些患者不是积极地 寻求药物治疗,而是靠只吃那些好消化的食物(如粥)来避免胃部疼痛等症状,其结果可 想而知,不但无助于慢性胃炎和溃疡的治疗,还因营养不良而不利于慢性胃炎和溃疡的 痊愈。 这些错误的根源在哪里呢?这就不得不从医学界对慢性胃炎和溃疡的认识说起。在 上世纪 90 年代以前,幽门螺杆菌还没有被教科书确认为慢性胃炎和溃疡最重要的致病 因素,医生们普遍认为胃粘膜的防御机制受损是慢性胃炎和溃疡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加 强对胃粘膜的保护是最重要的治疗原则。很自然地,人们认为生、冷、凉、热、粘、硬、 粗糙、刺激性的食物会伤害胃钻膜,为了保护胃粘膜,必须忌食这些食物。 其实这些食物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无关系,而且这些食物对胃黏膜的伤害并不大, 甚至不能算作损害黏膜防御机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尽可能忌食上述食物其实是不 必要的。相反,忌食上述食物或忌口太多势必造成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弊大于利。 1979 年,病理学医生罗宾·沃伦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 弯曲状细菌,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因而意识到这种细菌和 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 1981 年,消化科临床医生巴里·马歇尔与罗宾·沃伦合作,他们以 100 例接受胃镜 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此外他 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 者的胃黏膜中。 幽门螺旋杆菌假说在刚刚提出时被科学家和医生们嘲笑,他们不相信会有细菌生 活在酸性很强的胃里面。 经过多次失败之后,1982 年 4 月,巴里·马歇尔终于从胃黏 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为了进一
/
本文档为【海洋功能性食品-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