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太極元氣陰陽腹 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太極元氣陰陽腹 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2009-12-04 13页 pdf 484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04578

暂无简介

举报
太極元氣陰陽腹 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太極·元氣·陰陽·腹——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http://74.125.153.132/translate_c?hl=zh-TW&sl=auto&tl=zh-TW&u=http... 1 of 13 05/23/2009 09:01 PM 太極·元氣·陰陽·腹 —— 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廖育群(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一、從“診脈”到“診腹” “病家不必開口,便知病源何在。說得對,吃我的藥;說得不對,分文不取!” 此乃舞台上醫家亮相時常用的開場白,也可說是“江湖神醫”展示技藝...
太極元氣陰陽腹 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太極·元氣·陰陽·腹——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http://74.125.153.132/translate_c?hl=zh-TW&sl=auto&tl=zh-TW&u=http... 1 of 13 05/23/2009 09:01 PM 太極·元氣·陰陽·腹 —— 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廖育群(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一、從“診脈”到“診腹” “病家不必開口,便知病源何在。說得對,吃我的藥;說得不對,分文不取!” 此乃舞台上醫家亮相時常用的開場白,也可說是“江湖神醫”展示技藝、獲取患者信任的看家本領。 如何才能 做到“病家不必開口,便知病源何在”,最主要的手段不外望色觀形、聞聲診脈。 即略去“望聞問切”四診之中的 “問”,僅靠其他三法獲取信息、做出診斷。 然如此這般仍不足說明醫家的技藝超群,必令其無由望色、觀形、 聞聲,單靠診脈做出診斷才算高明。 於是便有漢和帝命郭玉隔幛診手的故事[1] ,甚或懸絲診脈之笑談[2] , 以示脈診之神奇。 脈診是否果真如此神奇,不是此處所要討論的問題,唯從諸如“ 脈候幽微,苦其難別,意 之所解,口莫能宣” [3] ;“ 持脈之道,非言可傳,非圖可狀” [4] ; “讀書萬卷,何如指下三分;謹守成 規,豈過心靈一點?” [5] 等歷代醫家的感慨可知,脈診的確是一種需要心領神會與悟性的技藝。 然而不僅唯知診察脈搏之“率”與“律”的近代西方醫學,對於中國脈診 —— 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的學問表示難於理解,甚至就連以中國傳統醫學為基礎建立起“漢方”醫學體系的日本醫家亦覺脈診過 於虛幻、難於把握。 因而江戶以來的日本近世醫家,力倡使用一種叫作“腹診”的查病方法,以取代脈 診。 所謂“腹診”,簡言之即通過觸摸患者腹部,體察其皮膚與內部的變化以獲取全身疾病信息的診斷 方法。 由於在中國傳統醫學中看不到系統的腹診內容,因而 日本的漢方醫學家與醫學史家總是驕傲地強 調:東方傳統醫學中的“腹診法”,是生(發明)於東瀛、長(體系化)在扶桑,可以向全世界誇耀的 日本獨特的診斷方法之精華 [6] 。 進而從中國人“長於窮理、短於格物”日本人“注重技術與實用”的普遍 觀念出發,認為腹診技術的產生, “是在江戶時代初期,由針灸醫與按摩師之流所開創,他們主張通過將各個臟 腑與腹部適當地對應,即可診斷邪氣的位置。” [7] 對此,一些中醫界人士始終耿耿於懷,他們撰文寫書,力圖說明腹診技術的“發明權”同樣屬於中國, 只不過是在日本得到了更加充分的發揮與運用 [8] 。 然而就中日兩方有關腹診的論說觀之,似乎迄今 尚未真正涉及從具體文獻內容到思想層面的深入與研究。 有鑑於此,本文試圖通過對於日本早 期腹診著作的考察,說明腹診技術的產生並非像日本醫史學家所想像的那樣:源於一些理論水平不 高,但卻“手技嫻熟”的針灸按摩師之手,而是由某些對於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具有深刻了解者所創立。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種種間接、但卻又是內在的深刻影響,對於這一診斷技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 義。 從人文、歷史研究的角度而言,這無疑較腹診“發明權”的論爭更為有益與有趣。 二、 早期的腹診著作 現知的幾種早期腹診著作,基本上都是形成於十七世紀。 在此基礎上,雖不足以言充棟、但卻也為 數不少的腹診著作在此後的二百年中,即江戶時代的中後期相繼問世。 日本的醫史學家習慣於按照 這些著作中是注重中國古典醫籍《難經》的“腎間動氣”之說 [9] ,還是具有類似《傷寒論》的腹症描 述 [10] ,而將其分為“《難經》系”、“《傷寒論》系”以及“折衷系”等三個系統。 這種分類方法無疑是 秉承了有關日本近世醫學發展總體格局的最常見的把握方法。 即:自近世以來,首先出現了以田代 三喜( 1465 ~ 1537 或 1544 )、曲直瀨道三( 1507 ~ 1594 )為代表的“後世派” [11] ;繼而有貶斥 宋明醫學與《內經》、《難經》之說,獨尊古聖張仲景《傷寒論》的“古方派”成立,並逐漸產生了 “折衷派”。 然而由於腹診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診斷方法,在十八世紀初已然發展得相當成熟,故在考察這一技術 產生的原委時,不妨將目光鎖定在形成於十七世紀的早期腹診著作上,這或許比囿於人為的學派劃分 更為妥當。 另一方面還必須注意,在當時的社會中,由於傳播途徑與門派之風的製約,一種新的理 論學說或實用技術,顯然不可能像在當代社會這般迅速地傳播並被廣泛接受。 尤其是腹診之術,在 該時代尚屬僅傳門人、而不對他人公開的家傳秘技 [12] ,因此研究者絕不可將各書按照成立先後排 定次序後,即簡單地判定某書為濫觴之作、並主觀地在相互之間附加啟承關係。 而是應結合上述時 代背景,從各書之“異”追溯其相對獨立產生的歷史實情;並從其相“通”之處,窺時代思潮的普遍影 響。 基於這些想法,先來看看十七世紀時究竟出現了哪些腹診著作。 1 、《百腹圖說》 (寫本) 京都大學圖書館藏有兩種《百腹圖說》。 其一,外題“百腹圖說”,內題“眾方規矩秘錄百個條”,無 太極·元氣·陰陽·腹——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http://74.125.153.132/translate_c?hl=zh-TW&sl=auto&tl=zh-TW&u=http... 2 of 13 05/23/2009 09:01 PM 圖 1 《百腹圖說》書影 圖;其二,分乾、坤兩卷,主要由圖組成。 或許是為了區別這兩種內容不同的《百腹圖說》,京大《和漢圖書分類目錄》與《日本漢方腹診 叢 書》皆以“眾方規矩秘錄百個條”作為前者的書名。 但這個“內題”之名,實際上是出現在序文之後 的正文開始處,據此觀之,其義當局限於是指百段(即“百個條”)文字的部分而言。 復將這一百段文 字與後者的“乾卷”相對照,文圖正合。 故不妨推測:後者的“乾卷”原本不過是前者的附圖。 又因後者 的“坤卷”內題有“金瘡產婦痘瘡五十腹圖”之名,故可視為原本是以此為名的獨立著作。 如此說來, 《百腹圖說》實際上只有一種。 此書的序文撰於“慶長七年”( 1602 ),可謂現知最早的腹診著作。 對於 此書的引用,據《日本漢方腹診叢書》的影印本 [13] 。 2 、《五云子腹診法》 (寫本) 在日本流傳著一種腹診始自五云子的說法,這是因為有被稱之為“五云子 腹診法”的著作傳於世。 五云子姓王,名寧,慶安( 1648 ~ 51 )中歸化 日本,亡於 1660 年 [14] 。 森立之、多紀元堅等著名醫史文獻學者對於五 云子本人是否使用過腹診技術表示懷疑,以為其書、其術乃是成於五云子 的門徒森雲仙等人之手。 然而不管怎樣,此書屬於相當早期的腹診著作 是毫無問題的。 《五云子腹診法》附錄於多紀元堅的《診病奇侅》之後 [15] ,引文據此。 圖2 《腹心傳》書影 3 、《腹心傳》 (寫本) 橘隆庵節,內題“寬文七年”( 1667 ),無序跋。 文字雖然只有七頁,但正如越山義氏所指出的那 樣:“作為腹診著作,屬較早期的文本。對於了解腹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 [16] 收於《臨床漢方 診斷學叢書》 [17] ,引用據此。 4 、松岡意齋·森中虛 一說松岡意齋最先發明腹診法。 意齋歿於元和二年( 1616 )。 據說森中虛在元祿九年( 1696 )“以 祖父仲和(得意齋親炙與內傳)之門人大槻泰庵所著草稿為基礎,編次考訂而為《意仲玄奧》”。 此 書為森立之舊藏,未曾得見。 多紀元堅《診病奇侅》 [18] 採擷諸家,於森中虛項下可見:“其書無題 名,門人之筆記也,卷末有享保十七年( 1732 ),中虛之祖父仲和,從松岡意齋受其訣”的記述。 故可從該書所引中虛的論說,略窺松岡意齋、森中虛流的腹診方法。 5 、白竹子 《診病奇侅》中大量引用了白竹子的論說。 據大塚氏的考證,此白竹子實即多賀法印,是夢分齋的 老師。 因有“夢分齋遂授法印流針術於意齋”;“醫祖夢分以禪意首開腹診之術,且為打針之祖” [19] 的 記述,故白竹子的論說亦應看作是早期的腹診技術。 6 、《針灸遡洄集·腹診部分 》 (刊本) 太極·元氣·陰陽·腹——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http://74.125.153.132/translate_c?hl=zh-TW&sl=auto&tl=zh-TW&u=http... 3 of 13 05/23/2009 09:01 PM 高津敬節著,成於元祿七年( 1694 ),翌年刊行。 抄本中唯見“診腹總論”部分。 收於《日本漢方 腹診叢書》 [20] ,引用據此。 7 、《腹診傳法》 (寫本) 成於寶永三年( 1706 )。 書中記載:“延寶( 1673 ~ 80 )初年,名草 刈三悅者,稱阿是岡三伯之 傳也,以收傳授金白銀二兩而教之”。 故知阿是岡三伯(即味岡三伯)、草刈三悅的腹診之術亦形成 較早。 收於《日本漢方腹診叢書》 [21] ,引用據此。 圖 3 《診腹精要》書影 8 、《診腹精要》 (刊本) 由於此書被淺田宗伯、富士川遊誤定為竹田定加( 1573 ~ 1614 )的著作,故有竹田定加為日本倡 導腹診之第一人的說法流傳。 實際上此書乃是竹田定快(定加的數代之後)偶然從某隱士處得到有 關腹診的“斯篇”,以此為基礎編纂而成。 這在定快寶永三年( 1706 )的序文中述之甚明,故應將此 書視為十七世紀末期的腹診方法。 《日本漢方腹診叢書》所收為 1793 年的刊本 [22] ,引用據此。 三、各書的構造與特徵 要想看清早期腹診著作的內在構造,則必須逐一檢討其內容。 可以說迄今的研究,皆因未對此作細 緻的考察與分析,才形成了一些惑於似是而反失其真的結論。 1 、《百腹圖說》 在書名與序文之間,明確記有“一溪道三注”;序文的末尾署有“慶長七年”( 1602 ),即相當於道三 歿後七年的年號。 正文中又可見“先生三喜”的字樣。 可見此書的定本絕非出自道三之手,或成於其 嫡傳弟子田代三喜、甚至是三喜之子玄朔乃至其他門人。 然而這些疑點並不重要,值得注意的是, 在十七世紀初期 —— 腹診之術初現的時間坐標點上,在以曲直瀨道三、田代三喜為代表的“後世派” 大本營中,已然出現了腹診專著這一事實。 這部出自秉承宋明醫學之宗旨的“後世派”醫家之手的腹診 著作,雖然在時間上出現最早,但在篇幅上卻遠遠超過本文所言及的所有其他腹診著作,而且內容極 為豐富。 在此顯然不可能全面介紹其具體內容,僅擇要點略加說明。 ( 1 )理論學說:本書序言的全文如下: 夫造化之機,水火而已。 人身之要,氣血而已。 氣血本元氣而已。 在陽為天,為火;在陰為 地,為水。 陽以陰為體,陰以陽為用。 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 此本然之理也。 故以 胃為陽,以腎為陰,是謂先天之氣、後天之氣也。 然而診之法有腹候,故腹者有生之本,百病根於 此,因著圖說也。 學者思諸。 對於中國古代醫學發展脈絡有所了解者自會發現,文中所述“天·陽·火·用·化·胃·後天之氣”與“地·陰 ·水·體·腎·先天之氣”的對應概念,或者說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理論框架,正是宋明以來中國傳統醫 學在理論方面的新的生長點,甚至可以說是宋明理學形成後,浮現於中國文化層中的主導思潮。 因 而與其狹隘地說這篇序言是對腹診原理的解說,勿寧高屋建瓴地將其看作是該時代對於生命現象之原 太極·元氣·陰陽·腹——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http://74.125.153.132/translate_c?hl=zh-TW&sl=auto&tl=zh-TW&u=http... 4 of 13 05/23/2009 09:01 PM 理的概括說明與認識。 就實際應用觀之,這種究極的哲學理論在本書中,多少還是有些“穿鞋戴帽”之 嫌 —— 理論與技術的結合尚不可謂是水乳交融。 例如從理論上講,“虛裡” [23] 之動(左乳下的搏 動)屬“胃氣·後天之氣”的表徵,但在實際診察中卻被作為了解“上焦”病變的信息來源 —— “桂枝湯之 腹候第五”中云:“傷於風,邪在大表,上焦尤強,故此邪爭虛裡”云云;又“小陷胸湯小青龍湯腹候第 十九”雲:“客氣隨虛里而動,胸膈短氣者,有水氣”云云。 並未言及虛裡的搏動、變化與胃氣有何關 聯,而僅僅是被視為上焦(胸部)的邪氣之徵。 同樣,在“平素之人腹候第二”中,雖然引用了《黃帝 內經》有關“虛裡·胃氣”及《難經》有關“腎間動氣”的論說,但並非是為了解決腹診的具體問題,而僅 僅是為了說明不論是後天之氣也好,還是先天之氣也罷,皆“一元氣也,太極也”這一終極真理的需 要。 總之,“太極·元氣·陰陽”這種足以體現時代特徵的哲學思想,不僅見之於本書,同樣也是後述諸 多腹診著作的理論基礎。 而且在實際應用方面,比本書貫徹得更加徹底。 ( 2 )廣泛採用各種診察手段 :縱觀百條文字,可知在各種疾病的診斷過程中,實際上是廣 泛採用了腹診、脈診、舌診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診察技藝。 例如在“真寒腹候第五十四”中,詳細論說瞭 如何通過腹症、脈症、舌苔、體溫、眼及淚的狀態、臉的顏色與溫度、唇的顏色與溫度等等,來辨別 疾病的性質究竟是屬寒還是屬熱。 就脈診而言,不僅是診察寸口(手腕橈側動脈),還有對於神門 (手腕尺側動脈)、趺陽(足背動脈)的診察。 概言之,本書在腹診方面的特點是:首先,由於在 疾病的過程中,腹部也有症狀表現,所以才需同時對腹部進行診察。 其二,比照脈診中寸·關·尺與身 體的上·中·下相對應,腹診亦可按照上·中·下的部位劃分而對位於上焦·中焦·下焦的疾病作出診斷。 正 是由於本書所關注的是利用腹診,對於邪氣、疾病存在的具體位置做出判斷,而不是辨別抽象性的氣 之虛實,所以後來興起的“古方派”亦接受並引用其圖與說。 ( 3 )治療方法 :本書中所見治療方法,全是藥物療法。 換言之,該書的主體思想是授人如 何使用包括腹診在內的一切診斷手段和如何選擇適當的藥方。 可以說這恰恰就是內題“眾方規矩”的基 本含義。 因而“腹診最初由針灸按摩師等手技嫻熟之流創造與使用”的說法,在此首先就遇到了無法逾 越的障礙。 圖 4 《五云子腹診法》書影 2 、《五云子腹診法》 本書雖然只有 14 段文字與 12 張圖,可謂極短之書,但若詳加檢討,仍可發現若干要點。 ( 1 )作者的問題 :本書起始處、書名之下見有“男雲統筆記 森養春院法印傳家秘本”之文 字;正文第一段開始處有“五云子曰”字樣(圖 4 );第十三段末尾可見“以上十二則,原本並冠'家君 曰'之字,家君者五云子”的雙行小字注。因此不管是將此書完全視為五云子之作,還是因“唐土(中 太極·元氣·陰陽·腹——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http://74.125.153.132/translate_c?hl=zh-TW&sl=auto&tl=zh-TW&u=http... 5 of 13 05/23/2009 09:01 PM 國)無其說” [24] ,而以為全系門人森雲仙、雲統之作,皆未必適當。現以雙行小字注為界,比較前 後之文,則不難發現其間存在著明顯的不同。是知即便是篇幅不長的早期腹診著作,其內容也同樣存 在著源於不同之時、不同之人學說的可能。 ( 2 )理論上的構造 :從開始至第十三段的終了,即所謂五云子所述的部分中,“脾胃”與“肝 氣”被視為最重要的病因與疾病 [25] 。 而診腹與治療亦如後述,同樣是以脾胃·肝氣為中心。 因此可 以說五云子的腹診完全是以此為理論基礎與框架而建立起來的。 與此相對應,第十四段,即雙行小 字注之後的文字,則可見“邪在表”、“邪在裡”,特別是“腎虛”、“天之一元之氣”、“按之,以察有力無 力,知生死也”等。 從理論方面的構造言之,前後可謂大不相同。 ( 3 )診背與診腹 :如第一段具有“總論”性質的文字中所論述,為要察“氣血之虛實”,應在 “背腹的狀況”上“用功夫為佳”。 即在五云子的診斷方法中,實際上包含著“診背”與“診腹”兩方面。 第二段文字介紹了具體的診察方法,即: 先應視人背之模樣。 因肩之周圍為骨之交會之所,故氣血易滯,故肉亦厚也……,推右方……可 知食鬱之症,推左方……是思慮多、心肝鬱故也。 ……視背之大抵,可知虛實。 古人云:撫肩決生死也。 二六時中可放心用功夫。 另外在第四段文字中,也在診腹中言及診背之事。 “診背”後與“四診”(望聞問切)、“診腹”合稱 “六診” [26] 。 但這只能說是診斷學在後世的發展,在早期的腹診著作中,“診背”與“診腹”尚處於未分 化的階段。 與此不同,第十四段文字雖然再度敘述了診察的要點與一般方法,但卻絲毫沒有言及“診 背”。 另外在第十四段文字中還能看到一節非常有趣的文字:“平手按乳下……病人之心弱者,虛也。” 將乳下之動與“心”聯繫在一起,對於當今之人來說乃是常識,但對於古人而言卻是在接收了西方醫學 之後才了解的重要知識。 不論是古代的中國醫學,還是日本漢方,皆將乳下之動稱為“虛裡”,視為 “胃氣”的外在表露 [27] ,由此可知這第十四段文字形成甚晚。 而且即便是在西洋醫學知識已然傳入 時,也仍然不是所有的醫家都明白“虛裡”與心臟跳動的關係。 故在“心弱者”三字下可見“按、此義不 明”的小字註釋。 ( 4 )治療方法 :腹診被認為首先是在針灸醫師間流傳的診察方法,但此書中全然沒有見到 針刺療法的內容。 而且“灸”法也僅僅是出現在與“診背”有關的內容中。 即第二段“視背之模樣”時,因 肩周氣血易滯,故“宜灸”;若食鬱“可灸右督俞、膈俞,左京門”;心肝鬱“宜灸左督、膈俞,右京 門”。 其後論腹診時,則僅僅可見藥物療法 [28] 。 前面曾談到,本書中“診背”、“診腹”並用,兩法尚未分化。 但若結合治療方法觀之,其關係又變 得十分複雜:一方面,“背”僅與“灸”相聯,“腹”唯與“藥”相關;另一方面,兩者的理論框架又都是建立 在“脾胃(右)·心肝氣鬱(左)”這一簡單的基礎之上。 3 、《腹心傳》: 著者橘隆庵在書中自述其學問源流時說:“少時,學於洛陽 [29] 時,有針術之老人,考腹,得見 生死長短,妙如掌指”,故隨老人而“得教習也。自爾以來三十餘年,臨病人,常考試其腹,漸得腹心 之理。”此書的特點如下。 ( 1 )腹心之理 :所謂“腹心之理”,是指“腹有太極、陰陽、五行之品”。 但這些高深的道理, 只能“口傳,故略。”又說:“動氣者,乃人類固有之物,人人有之,故無之則身形俱亡。……所謂動 氣、元氣者,即陰陽之根本、太極之本體也。”橘隆庵想要通過太極·陰陽·動靜·體用等概念,說明生 命現象的究極性原理的目的,在於揭示:生命的根本 —— 太極·元氣,位於人體的腹部,所以“腹為 人之第一重要”的道理。 由於書中見有“動氣詳義,存於《難經》”之語,故日本學者將此書的理論構造說成是“參照《脾 太極·元氣·陰陽·腹——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http://74.125.153.132/translate_c?hl=zh-TW&sl=auto&tl=zh-TW&u=http... 6 of 13 05/23/2009 09:01 PM 胃論》 [30] ,而陳述《難經》系統的腹診方法” [31] 。 但實際上本書作者對於《難經》之說,採取 的乃是批判態度。 例如在論及“動氣”時談到:“動氣有強按則愈強者,如是之人卻得長壽也,可為心 得”;“動者,動則物生,即陽之動也,是太極之用所以行也” —— 即將動氣看成是生命的原動力,而 不是邪氣或疾病。 甚至可以見到對於《難經》核心理論直截了當的批判:“《難經·三十六難》以左為 腎,右為命門,大誤!”其理由在於,按照橘隆庵的看法,兩腎皆屬於水,而“兩腎之間為命門。 《易》曰:一陽陷於二陰之中是也。”因此兩腎僅僅持有“陰·靜”的性質,“太極之體所以成也”。 所謂 元氣、陽之象、動之用,以及生的功能,都是胃氣。 因而所有的疾病都是因胃氣虛或滯引起的:“不 拘何病,未見有腹中無滯者”;“脾胃之元氣衰,尅化飲食之運行之力弱,邪氣自然滯”;“世間長病 者,皆腹之惡故也”。 陰陽之說,也是“理”的一部分。 將腹分為左右(左為陽、右為陰),疾病的性質亦因此而不 同,乃是此書中所見陰陽之說的要點。 即:“腹之痞所屬,在左,吉也;在右,凶也。其故,左陽 分、右陰分也。故陽分之左易治,陽主發也;陰分之右難療,陰主閉也。”橘隆庵就是如此這般運用 太極·元氣·陰陽來解釋“腹心之理”的。 ( 2 )死生判然之術 :在《腹心傳》中,論“理”遠遠多餘談“術”。 在涉及各種疾病時,往往是 詳細敘述病名、病因與症狀。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腹診的作用究竟是什麼呢? 用作者的話說,腹診 的用途在於“可見死生之判然”。 即判定是屬“死症”,還是屬“胃氣·元氣未絕,故不死”。 正是由於本書 對於動氣的看法,與《難經》根據腹部“動氣”所在位置(上·下·左·右·中之五方)來言說五臟疾病不 同,而是將其視為元氣·胃氣的表現,所以主張“考動氣,判死生吉凶”。 同樣,察“痞”之疾存在於腹之 左,還是在右,也不是作為診斷某種疾病的具體體徵,而是作為判斷吉凶的依據。 由此可見,本書 所提倡的腹診方法及其作用,與各種疾病的具體診斷並無直接關係,而是在於判斷虛實·死生。 而且 按照作者的說法,這樣的腹診技術還能對於疾病進行預測:“即便無病之人,考腹,頓知病之將發 也”;“無病之人,考腹,自知病之所發、其人壽夭也”。 在需要預測疾病的轉歸時,“雖病退,若其人 腹惡,則須臾大病再發,而成重症也。”總之,作者的基本診斷思想是:“腹、脈、症三合而考之,則 病之幽顯、死生吉凶,瞭如指掌”。 但“病多相似之症,脈又神妙莫測”,“本邦之醫,疏者脈也,今世 未見能診者”,故成此書、此術,以代脈診,欲使虛實死生的判斷變得容易。 ( 3 )治療方法 :就治療而言,只能見到諸如:疝氣“若用攻擊,損傷脾胃,則為壞症,不 治”;腫脹“不可以久年之積藥急攻,若急欲下,則中氣損傷而終至死症”;嘔吐“其時或針,或用丸散 之類”等寥寥數語,幾乎沒有涉及任何病症的具體治療。 然由此仍能看出本書的作者是一位以藥物治 療為主的醫家,而且尤其註重脾胃的保養與治療。 這與其將腹部動氣視為胃氣·元氣之徵的“腹心之 理”,正相呼應。 若將《腹心傳》與《百腹圖說》略加對比,則不難看出,雖然兩者皆是以太極·陰陽·動氣·元氣立 論,來言說腹診的原理,但可以說:只有《腹心傳》才是首尾一貫地從理論到診察、從診察到治療, 徹底貫穿著這一學說體系。 4 、松岡意齋·森中虛: 在松井操漢譯的《診病奇侅》 [32] 中(刊於 1888 ),載有 13 段多紀元堅寫本中未見的森中虛 之說。 現將兩種《診病奇侅》文本中所見森中虛之論歸納在一起進行討論。 ( 1 )以動氣為中心 :除去重複,兩種《診病奇侅》中共有 31 段森中虛的言論。 其中有 18 段 談到動氣。 然而即便如此,也仍舊不能認為其腹診法是沿襲《難經》而成,或是讚同《難經》所創 的動氣說。 森中虛所採用的動氣診察之法,實際上與脈診極為相似,主要是依據腹部動氣的“強·弱· 速·遲” 來診察元氣·脾胃的虛實 [33] 。 概言之,作者雖以腹診取代了脈診“察病之際,以動氣為第一”, 但其要點不過“察動氣之太過、不及與平和,以定其難易”。 尤其是從“診幾萬人之腹,無動氣在右者 也;千萬人中,有天性所生動氣在右之人,莫若是與反關脈 [34] 相同者也。”的解釋觀之,其腹診方 法不僅與《難經》無關,而且簡直就可以說是在通過“實證”來批駁《難經》空中樓閣式的動氣學說。 太極·元氣·陰陽·腹——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http://74.125.153.132/translate_c?hl=zh-TW&sl=auto&tl=zh-TW&u=http... 7 of 13 05/23/2009 09:01 PM 那麼是否可以說森中虛的動氣診察,不過是以腹部動脈的診察取代了寸口脈呢? 兩者間畢竟還 存在著某些差別。 例如“動氣上脘”、“動氣當鳩尾、中脘”;“中脘、任脈所過之處,動氣如舂米”之類 的症狀,在腹診以外的場合是看不到的。 根據臨床經驗,可知這些症狀大多出現在心髒病、肝硬 化、或極度羸瘦的危重患者身上。 森中虛綜合參考“脹滿”等腹症,而斷言為“必死”、“難治”,是合情 合理的。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除“必死”之外,如在其他情況下診察到異常的動氣,則全部是以“陽虛”、“元 氣虛脫”、“脾胃虛”、“相火散亂”這些“虛”的病因加以解釋。 尤其是從“動氣數、脈靜,虛也,宜地黃 丸;動氣靜、脈數,實也,病在血分,宜刺榮分。”這種腹診與脈診的對比中,可以看出構建於作者 心中的的理論框架,是將“腹”作為氣的存在場所,“脈”作為血的存在場所。 此時反觀前述《腹心傳》 中所言“食滯、淤血,又不同也。淤血為血分之病,故不礙胃氣”,則可知這種將“腹與脈”分別想定為 “氣與血”的運動場所的思想,亦同樣存在於該書之中。 大致瀏覽了這些論說之後,自然不難理解該在 時代的腹診法中,腹·元氣·胃氣·動氣是如何緊密聯繫為一體而被加以認識的。 ( 2 )治療方法 :“元氣虛脫,則動氣出現”(此指上腹部之動);“虛人,動氣不現”(此指臍左 之動) —— 由於主要是從“虛”的角度來考慮疾病的性質,治療方法自然是以“補”為主。 因而對於臍 左之動遲緩的診斷與治療是:“此元陽之虛也,用附子、肉桂之處也”;當動氣“如舂米,為脾胃之虛” 時,認為“此症針刺有大害”,力戒採用針刺療法。 又如,“臍下周圍硬,乃腎虛;是腎氣之涸。用八 味丸之處也”;“動氣數、脈靜,虛也。宜地黃丸”;痢病,若“腹皮無力”,為“虛證”,“宜以六君子湯等 補之”等。 可以說力倡補養脾胃與腎,是森中虛治療方法的特徵。 反之,“針”作為瀉法的工具,只有 在“動氣靜、脈數,實也,病在血”的場合才適用。 5 、白竹子 《診病奇侅》所載白竹子的論說有 21 段。 其中不乏與森中虛相通之處,例如說動氣在“左天樞” [35] 為常;動氣不足為最險;鳩尾之動為惡候,等等皆與森中虛一致。 然而在“左右”的陰陽屬性上卻 看法不同,說明各有來源。 即無論是橘隆庵還是森中虛,都是以腹左為陽、右為陰;病在左易治、 在右難醫,但白竹子卻是沿襲“左腎、右命門”之說,主張:“若動氣繞右之天樞,右命門火旺,水盡 歸火之兆也”;“應知左腹之痞,第一腎虛,疝氣;右腹唯氣鬱無疑”。 於此多少可見《難經》之影 響。 另外白竹子讚賞“外病知於脈,內病知於腹”的主張,倡導將腹的厚薄、虛實與上·中·下、浮·中· 沉組合成“九候”,依次進行詳細的檢查。 顯示出改造移植中醫脈診“三部九候”之法於腹診的蛛絲馬 跡。 6、《針灸遡洄集 · 腹診部分》 ( 1)臟腑的診察 :此書最顯著的特點,在於有關臟腑的診察。 在上述五種著作中,臟腑診察 僅見於《百腹圖說》。 集腹診法之大成的《診病奇侅》,在診肺、診心、診脾胃、診腎、診肝,即 所謂診察臟腑的各項下,皆是始於對《針灸遡洄集》的引用。 因而在檢討腹診法中診察臟腑知識的 形成時,自當注意本書的重要性。 其內容基本上是源於《黃帝內經》、《難經》中所見有關臟腑位 置與病症的論說。 當然,這些“臟腑”既有與實際解剖相吻合者,亦有不同者。 ( 2)虛裡的診察 :虛里之動,實即左乳下的心尖搏動,在腹診中備受關注。 然而儘管如此, 恰如臟腑的診察一樣,在上述五種著作中,唯有《百腹圖說》涉及虛裡的診察。 換言之,沒有談到 “虛裡”問題的腹診著作,其診察部位基本上是局限在腹部;而因虛里之診,醫者的手也就從腹部擴展 到了胸部 —— 由此引出許多“道德”方面的問題,但這不是本文所欲關注的問題。 臟腑與虛裡的診察,雖已出現在最早的腹診著作《百腹圖說》之中,但反而不見於此後陸續形成 的腹診著作中。 而且若將《百腹圖說》與《針灸遡洄集》加以比較,則會發現後者並非前者的繼 續。 在《百腹圖說》中,五臟的腹候作為疾病的症狀表現,在百條的“病·藥”之中不過僅佔5條。 而 就《針灸遡洄集》而言,只要看一看其腹診部分的子目,即可明白臟腑與虛裡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其子目如下: 腹診總論 太極·元氣·陰陽·腹——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http://74.125.153.132/translate_c?hl=zh-TW&sl=auto&tl=zh-TW&u=http... 8 of 13 05/23/2009 09:01 PM 診肺·診心·診脾胃·診肝·診腎 虛里之動 動氣三候 圖 5 《腹診傳法》書影 從《百腹圖說》到《針灸遡洄集》,大約經歷了百年。 腹診的內容已然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對 此的分析,容待後述。 7、《腹診傳法》 在題為《意仲玄奧》的意齋流針術秘傳書中,可以見到對於味岡三伯·草刈三悅腹 診法的批評:“其後,醫書講讀之師味岡三伯所傳,不過腹診之皮毛,全非意齋流之真 傳。” [36]然而如果跳出古人恪守門牆之見的藩籬,卻不妨說:透過這種批評,在“非真 傳”的背後所隱藏的,恰是個人新的創見或新的綜合與改造。 (1 ) 先脈後腹的原則 :“先師數原法印之傳曰:凡臨病人先診脈,然後必應診腹。”這種“先 脈後腹”的主張,確與前述將腹診置於第一位的橘隆庵,以及專心腹診的意齋·中虛的診斷方法不同。 此書一半的內容是“縱然為門人弟子,非經盟血之誓,不可謾傳者也”的“妊娠診法”。 然而這一部分須 經嚴格程序方可傳授的內容,卻與腹診毫無關係,主要是脈診方法。 除脈診之外,還有佔法,這無 疑也是屬於“秘傳”的內容。 ( 2)腹診的作用 :行腹診之際,最為重要的是根據“痛·癢”辨別疾病的虛·實。 “大抵應知實痛、 虛癢”,即:“若有痛處,可知證屬病邪之實。押之手下酥癢,無任何條索,按之軟而輕吟,為虛證, 應知元氣之不足也”。 又以拇指按臍上,據動氣之有無而判斷死生,乃是腹診的另一功能。 一言以蔽 之,腹診的作用仍然不過是虛實·死生的辨別。 但據痛癢別虛實、以拇指按臍診動氣的具體方法,確 與其他腹診之書不同。 另外在論述“虛裡”的部分中,雖將五臟六腑之脹滿作為“腹”的重要疾病詳加敘 說,但實際內容卻與腹診無關,而是“記以《靈樞》脹篇” —— 僅僅記述了與望·聞·問三法有關的症狀 表現。 致於說何以會在“虛裡”項下記述五臟六腑之“脹滿”,而且僅僅是記述這一內容,無疑是由於在 當時人眼中,“虛裡”乃是胃氣,是推動臟腑運動的原動力。 ( 3) “ 呼考堂一源 ” 的動氣診法 :雖然一般認為《腹診傳法》系草刈三悅歸納整理其師味岡三 伯之說而成,但現存的文本中近乎一半的篇幅,卻是“呼考堂一源”批判味岡·草刈之說的內容。 批判 的核心在於“腎間動氣之辨”。 稱之為“一源”者(文中亦見作“傐 按”),引 學說,不贊成在臍上診候動氣,而是主張應在臍下診候。 據一源之見,不論是《難經》中所述動氣 也好,還是明代醫家的解釋,都不是將脈的搏動作為動氣加以診察。 動氣的意思,乃是臍下的運 太極·元氣·陰陽·腹——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http://74.125.153.132/translate_c?hl=zh-TW&sl=auto&tl=zh-TW&u=http... 9 of 13 05/23/2009 09:01 PM 動。 同樣,虛裡也不是胸部之脈(心尖)的搏動,而是胸的運動。 這種並非脈動的運動,無疑是指 隨呼吸而現的皮膚、肌肉之運動。 此說是否符合古典之原義,可謂無關緊要。 重要的是透過他的論 說,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當時的醫家是如何按照各自的理解,來思考腹診的原理;如何以各不相同的 方法來實踐腹診之術的。 8、《診腹精要》 竹田定快將得於某隱士的腹診書加以刪正,又據方技家之說補其缺漏,復用功夫於折衷諸家之 論,最終著成此書。 因此《診腹精要》可謂是集該時代之大成的一部腹診著作。 與上述諸書比較而 言,此書的特徵在於要將腹診技術加以體系化。 ( 1)陰腹與陽腹 :此書始自“總論”,其要點即“陰腹與陽腹”之說。 “詳明其診之難為陰陽。陰 陽者何也?人之腹狀有二象”,即腹的狀態雖有肥瘦、潤燥、強弱種種不同表現,但要約不過陰陽二 象。 竹田定快說,他曾經主張“醫之要”在於“脈之理”,但因為“脈理微妙也,難以神領,在意而不在 像”,故轉而提倡採用直接診察“象”的腹診取代脈診。 由於他對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國古典醫 籍早已熟悉,所以儘管診察的手段發生了變化,但理論性的框架並未改變,可謂法異而理同也。 ( 2)診法要訣 :在解明腹診大要、基礎知識與具體方法的“總論”之後,繼之為“診訣舉要”。 在 這一部分中,首先依次解釋了臍、動氣、虛裡、腹之上·下、按之輕·重等通過診察所獲腹症的意義; 然後自傷寒至痘瘡,總計取15種病名,分別詳述各病的腹症及其在診斷上的意義。 這一將各種疾病 詳加條理的“ 診訣 ” —— 不是依靠腹診進行具體的診斷,依舊是聚焦在虛實·死生的辨別。 ( 3)治療方法 :書中有6處言及治療原則[37] 。 據此可知其治療方法之大概。 首 先,是以用藥為主;其次是將“灸”作為一種溫補之法,即扶助陽氣的手段而廣為利用。 致於“針”,則只有勸戒之語。 四、 討論 利用以上所述各種早期腹診著作的構造與特徵,無疑可以從許多方面展開討論。 但這自然又要 牽涉到許許多多背景知識的介紹,因而只能局限在足以體現其總體性格的幾個問題。 1、治療方法 通過以上枚舉的各書所見治療之例,足以看清早期腹症著作所涉及與採用的治療方法,基本上都 是藥物療法。 因而對於最先由針灸按摩師倡導腹診的“定論”,必須加以適當的修正。 再者,對於其 中所見為數不多的針灸療法,亦有分而論之的必要。 如果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觀之,針與灸兩種治療 方法不過都是對於人體施加某種物理刺激,因而往往會同時並用、或互換使用。 然而在當時醫家的 眼中,由於針與脈·血的直接關聯,所以僅僅被看成是一種“瀉血”的手段 —— 在腹·氣有病的場合乃是 不適用的治療方法。 這就是何以在言及“針”時,幾乎都是力戒其害之語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雖 然只有極少幾處提到灸法,但“灸”作為有助陽氣運行的手段,卻是一種在大多數場合都可使用的療 法。 唯在《五云子腹診法》中,“診背”與“灸背”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特定的聯繫。 然而有關“診背” 與“灸背”,實在缺少可資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資料,這或許是所有“民間療法”的共同特徵。 2、理論的實在化 由於日本的漢方醫學界始終極度推崇以吉益東洞( 1702~ 1773 )為代表的 注重實證、不尚陰陽五行等虛幻理論的醫學流派最能體現漢方醫學的特徵,所以在“ 按摩師提倡” 這一說法的背後,實際上隱藏著足以體現這一思想意識的潛台詞:既然腹診是由 所創造,那麼理應在本質上與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的中國醫學有所區別;既然腹診是一種以實 證為特徵的診斷技術,那麼就應該是由一些在醫學理論方面素養不高,但卻手技嫻熟者所創造。 然 而從上述有關剖析不難看出,所有的早期腹診著作實際上都具有各自的理論框架。 其間充滿了從太 極· 元氣之究極性本源,到陰陽 · 脾腎 如與當時注重理論的“ 太極·元氣·陰陽·腹——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http://74.125.153.132/translate_c?hl=zh-TW&sl=auto&tl=zh-TW&u=http... 10 of 13 05/23/2009 09:01 PM 著作相比,早期的腹診著作在理論方面不僅毫無遜色,而且勿寧說是更勝一籌。 足以給人留下深刻 印象的,恰恰就是其中游刃有餘地運用太極· 陰陽等抽象概念 的具體過程。 換言之,腹診形成不就是將這些形如虛幻的究極真理,在“ 嗎? 通過檢討各種早期形成的腹診著作,已然知道它們在理論與技術的層面上都存 在著明顯的差異,顯然並不存在直接、密切的內在聯繫——在這些著作間並無學術傳 承關係。 另外,“腹診之法歷來多屬家傳秘訣,只傳門人、禁止公開” [38] ——嚴格禁 止知識外傳的社會環境,也決定了在這些不同流派的腹診倡導者間不可能存在直接的 學術傳承關係。 因此可以說在腹診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多元獨立發生的現象。 那 麼,又是什麼原因可以造成這種現象的產生呢? 在知識的傳播方式中,存在著一種稱 之為“激發傳播”(stimulus diffusion)的現象[39] 。 概言之,“激發傳播”是指由於聽說 有關某種新技術與發明的消息,從而促成了獨立再創造與再發明的慾望與實踐,致於 說聽到的消息是真是假卻並不重要。 這些作者或許只是聽說有“腹診”這樣一種診斷方 法存在,從而激發了他們按照各自對動氣、虛裡、陰陽等等的理解,去獨立創造自己 的腹診理論與方法。 從最早的《百腹圖說》到形成於十七世紀中期的若干腹診著作,其間已然經過了幾十年的時間。 如果深究前後兩方面之間是否存在著本質性的不同,那麼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在最早的《百腹圖說》 中,儘管其篇幅最長,但實質上不過是包含有“腹候”的內容 —— 這在此前的中日醫學著作中皆非絕 無僅有的內容,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百腹圖說》尚屬一般綜合性的診斷學著作。 在這個時代, 或這本著作中,腹診還沒有成長為一種完全獨立的診斷方法,或者說其概念尚不十分清楚。 而成於 十七世紀中葉之後的腹診著作中表現出的、欲使腹診體系化的強烈傾向,則可以作為腹診已然成為一 種獨立診斷方法的證明。 復將成於十七世紀中葉與該世紀末的腹診著作加以比較,又會發現早期基本沒有涉及“虛裡”的診 察,而後期的著作皆格外注重虛里之診,其診察範圍於是從腹擴展到了胸。 這一變化的理由,或許 可在日本近世醫學發展的歷程中找到答案。 自室町時代以降,日本醫學界首先接受的乃是中國金元 (以至明代)的醫學知識,其特徵是有關脾胃或脾腎的論說占主導地位。 其後,無論是儒學,還是 醫學,皆被復古傾向所統治,古典才漸漸受到格外的重視。 因此,見之於《黃帝內經》中的“虛裡”之 說,也就自然融入腹診。 宋明醫學由田代三喜傳入,因曲直瀨道三的傳播而植根日本,形成以三喜·道三為核心的“後世 派”。 這在日本醫學史也是定說。 但通過上述有關早期腹診著作的考察中所一再強調的:各種建立在 宋明醫學理論基礎之上的腹診著作,與產生於後世派大本營的《百腹圖說》並無直接關係,可知宋明 醫學及其主體思想的傳入與流布遠非如此單一。 完全可以看作是超越某一“學派”的時代特徵。 3、中國的 “ 診腹 ” 使用“診腹”與“腹診”兩種說法,不過是為了將“診察中包括腹部症狀”與“將腹部診察作為一種特殊 方法”加以區別。 為要說明兩者的區別,不妨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例如當手或腳出現病變時,無疑要像診腹一 樣通過望聞問切等手段對疾病進行診察,並做出性質的判斷,但何以沒有手診、腳診等術語存在呢? 同樣,當腹部出現病變時,不管是僅以腹部觸診,還是四診並用對其疾病進行診察,如果目的僅僅是 為了對存在於腹部的疾病做出診斷,都不能稱之為是一種獨立的診斷方法。 這也就是“診腹”的意思。 不論是見於中國傳統醫學的與“診腹”有關的記載,還是《百腹圖說》中的“腹候”,都是屬於這一範疇 的知識。 與此相反,成於十七世紀中葉之後的腹診著作,對於“腹”的診察已然不是為了診察腹部的某種具 體疾病,而是以總體狀況 ——即虛實·死生的判斷為目標。 因而成為一種獨立的診斷方 法,或者說,腹診的固有定義亦因此而成立。 中國的醫史研究者往往熱衷於腹診“發明 權”的論爭[40] ,甚至舉出甲骨文中有關“腹”的記載作為最早的腹診之說。 如果除外某 太極·元氣·陰陽·腹——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http://74.125.153.132/translate_c?hl=zh-TW&sl=auto&tl=zh-TW&u=http... 11 of 13 05/23/2009 09:01 PM 些“感情”方面的因素,這種說法的最大問題即在於沒有分清“診腹”與“腹診”的區別。 將腹診與四診並列,從分類方法的角度觀之,由於劃分的標準不同,所以也是不合理的。 腹診 具有通過某一局部的表現,對整體的病變做出診斷的性質,而這樣的診斷方法通常被視為是一種獨立 的診斷方法。 例如由法國針灸醫師最先發現的耳穴診斷法,即可稱之為“耳診”。 為要徹底理解日本腹診的性質,不妨再以“眼診”為例加以說明。 以望聞問切等手段對眼的疾病 進行診察,固然不能叫作“眼診”;中國傳統醫學中有按照五行、八卦將眼部區分為“五輪”、“八廓”的 獨特理論,也不能稱之為“眼診”,因為這到底還是僅僅為了診斷眼的疾患。 然而在澳大利亞的土著醫 學中,流傳著一種“角膜診斷法” —— 即通過觀察角膜的變化診斷全身其他部位的疾病。 這無疑可以 像“耳診”一樣,被看成是一種獨立的診斷方法,稱其為“眼診”。 特別是據說在西藏醫學中存在著將腸 子與整個身體相對應,據此診斷全身各部位之疾病的方法,如果將此稱為“腹診”,或許更為恰當。 因 為這種診斷方法完全符合統稱“局部診斷法”的基本特徵 —— 在某一局部或器官找出整體之“象”(縮 影)。 日本的腹診,由於不僅僅是為了解決腹部疾病的診斷問題,而且能夠對全身狀況做出診斷, 所以具有與“局部診斷法”相似或相通的一面;但嚴格地將,它又沒有從局部給出整體縮影的內涵,故 並不具備“局部診斷法”的性質。 這正是因日本腹診乃是沿著:將太極·元氣·陰陽等究極性的理論,在 日本民族格外關注的“腹部”加以實在化,這樣一條獨特的軌跡發展而成,而並非是像其他局部診斷法 那樣以實踐經驗為基礎所決定的。 因而日本腹診,既與中國的“診腹”不同,也與“局部診斷法”異質, 具有自身獨特的性格。 [1] 《後漢書·郭玉傳》載:帝奇郭玉診脈之神技,乃“令嬖臣美手腕者與女子雜處帷中,使玉各診一手,問所疾 苦。玉曰:'左陽右陰,脈有男女,狀若異人。臣疑其故。'帝嘆息稱善。” [2] 因男女授受不親,醫家診脈亦在忌避之列,故診婦人時乃係一絲於患者手腕,引出室外,而僅令醫者診其 絲。 故事雲:一醫行懸絲診脈後,斷為有孕。 主人大怒,言:“毀壞我家小姐名節,該當何罪?”醫言:“願以 項上之物作保!”主人乃引其入室,見絲系桌腳,問曰:“更複何言?”醫乃索刀,劈開桌腳,見中有一蟲,蠕 蠕而動。 [3] 隋唐間人許胤宗語。 見《舊唐書》卷一九一,中華書局 1975 年點校本,第 5091 頁。 [4] 南宋劉開《劉三點脈訣》自序。 引自崗西為人《宋以前醫籍考》,人民衛生出版社, 1958 年,第 198 頁。 [5] 清代王九峰語。 見《武進陽湖縣志》,光緒五年木刻本。 引自《中華醫史雜誌》, 1984, ( 2 ): 65 。 [6] 參見《日本漢方腹診叢書》第一卷( ォリェント出版社, 1994 年)卷首所載松本一男的“解說”。 [7] 大塚敬節:“腹診考( 1 )、( 2 )、( 3 )”,《日本東洋醫學會誌》,第 11 卷,第 1 ~ 3 號, 1960 年; 氏著:“腹診書的分類”,《日本東洋醫學會誌》,第 12 卷,第 1 號, 1961 年。 [8] 例如馬伯英等《中外醫學文化交流史》雲:“三喜發揚仲景《傷寒論》腹診之法,道三繼承而著《五十腹圖 說》、《百腹圖說》”(文匯出版社, 1993 年,第 85 頁);史世勤主編《中醫傳日史略》雲:“腹診之法,肇 於我國《內經》、《難經》、發展於張仲景之《傷寒雜病論》;在日本的發展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華中 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1 年,第 196 頁)。 並可參見:唐朝霞:“中醫腹診簡談”,《鐵道醫學》, 1979, ( 6 ): 373 ;駱競洪:“對祖國醫學中'腹診法'的探討”《成都中醫學院學報》, 1980, ( 1 ): 49 ;趙榮勝:“試 談張仲景的腹診”,《安徽中醫學院學報》, 1985, ( 2 ): 9 ;周朝進:“《內經》腹診初探”,《浙江中醫雜 誌》, 1986, ( 2 ): 81 ;等。 [9] 《難經》成書大約在東漢,其中談到兩腎之間有“動氣”,為“元氣之本”。 又有附會五行之說而成的動氣在 上、在下、在左、在右、在中等論述。 [10] 《傷寒論》為東漢醫家張仲景之作。 在各種疾病的症狀描述中,常見涉及“腹滿”、“心下痞”等腹部症狀。 [11] “後世派”的形成雖然在先,但因在學術方面是以宋明醫學為主體,故被稱之為“後世派”。 在理論與治療方 面,“後世派”對《黃帝內經》、《難經》等中國古典醫籍,以及宋明醫家所言“胃氣即元氣”,或 “胃為後天之 本、腎為先天之本”的論說,均持肯定與接受的態度。 [12] 參見前引《日本漢方腹診叢書》所載松本一男的“解說”;大塚敬節:“腹診考”、“腹診書的分類”。 [13] 見前引《日本漢方腹診叢書》第六卷,第 2 ~ 208 頁。 [14] 鄭彭年《日本中國文化攝取史》有關五云子的記述與日本文獻不同,言:“王寧宇(號五云子),於慶安年 太極·元氣·陰陽·腹——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 http://74.125.153.132/translate_c?hl=zh-TW&sl=auto&tl=zh-TW&u=http... 12 of 13 05/23/2009 09:01 PM 間到達日本,因有起死回生之妙術,長崎人挽留他,終於入了日本籍,在長崎行醫。後到江戶,住在白金 町,就醫的人特別多。其後門人數輩大多列為醫官,成為一大醫派。在日本,藥的包法稱為'五云子'或'道三包 ',這是由王寧宇傳授的。” (杭州大寫學出版社, 1999 年,第 230 頁) 就此請教日本醫史學家真柳誠先生, 答曰:“名王寧宇,為是;但未聞有藥包法稱'五云子'之說。” [15] 見《日本漢方腹診叢書》第一卷,第177 ~ [16] 越山義:“ 近世日本診斷學書解說 · 41~ 42 頁)。 [17] 《臨床漢方診斷學叢書》第十一冊,第559 ~ [18] 見《日本漢方腹診叢書》第一卷,第31 ~ [19] 有關此三人的情況,詳見前引大塚敬節“ 腹診考 [20] 《日本漢方腹診叢書》第二卷,第269 ~ [21] 《日本漢方腹診叢書》第二卷,第579 ~ [22] 《日本漢方腹診叢書》第二卷,第207 ~ [23] “虛裡”一詞,首見於《黃帝內經》,雲左乳下的搏動名曰“虛裡”,是“胃之大絡”,是人的“宗氣”。 [24] 在《診病奇侅》所載《五云子腹診法》的末尾,多紀元堅寫有如下識語:“診腹之法,唐山(土)久無其 說。五云子之於此術,豈宿有獨得,抑歸化之後觀我醫之伎就有發明乎?茲編餘獲之於養春後人云悅,又獲之 於兒醫人見元德。二本稍有異同,仍互參繕訂,以附於《奇侅》之後。” [25] 例如,第二段文字中說:“應知食鬱之症, 脾胃之食氣升聚,必發癰毒。右之京門(穴位名稱)隆脹,是 思慮多, 心肝鬱故也。” 第三段中說:“ 飽酒、飽食之際,便成病者也。” 第四段中說:“ 飲食濁氣升,為痰,粘著筋骨,骨高也(中略)。應節飲食 。” 第五段中說:“殫心力於軍法等書籍,或平生謀慮 , 勞心力等,應知心肝鬱滯之人如此。” 第六段中說:“有好酒食厚味 ,夜食蕎麥麵、刺身(生魚片)等之人。” 第八段中說:“號二重腹之患者(中略) 脾胃虛 ,大包(穴位名稱)緩也。” 第九段中說:“ 大食而成如此也,為傷食也,成半身不遂也。一旦治之,若又傷食 ,成中風也,或成膈症,不 治也。” 第十段中說:“ 脾胃之瘍(傷),應知液燥。” [26] 見香川修庵《一本堂行餘醫言》卷一“視背”。 [27] 本間棗軒《內科秘錄》卷一“脈法”中言:“近來西洋醫學大闡,人身究理亦明於世,然仍無於內景者亦 不尠”;“心藏兩肺之間,僅其尖尾露之,悸動築
/
本文档为【太極元氣陰陽腹 中國傳統文化與日本腹診的形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