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厦门大学_英汉教程_

2013-09-17 44页 pdf 1M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8618

暂无简介

举报
厦门大学_英汉教程_ 英汉翻译教程 (杨士焯) 第一章 翻译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翻译的类型 根据语言学家罗曼·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1959/1966:233)论述,翻译可以分 成三种类型: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other signs in the same language),是指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 符号,如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语际翻译(inter...
厦门大学_英汉教程_
英汉翻译 (杨士焯) 第一章 翻译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翻译的类型 根据语言学家罗曼·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1959/1966:233)论述,翻译可以分 成三种类型: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other signs in the same language),是指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 符号,如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ome other language),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即用另一种语言的语符来解释一种 语言的语符,这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翻译”,如英汉翻译。 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nonverbal sign system),是指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 释非语言符号,如把语言符号用图画、手势、数学、电影或音乐来表达。 罗曼·雅可布逊的这三种类型的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使我们认识了广义和狭义的翻 译概念。雅可布逊首次提出了翻译中的对等概念。在语内翻译中,是用一个语符单位替代另 一个语符单位,对一个词的翻译可以选用同义词或者迂回表达法。但同义词不可能是完全对 等的词,而改换说法会使原意有增减。同样,在语际翻译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一般也没有完 全的对等关系。人们通常不是用一种语言的语符替代另一种语言中的单个的符号,而是替代 “更大的单位”,即“信息”(message),是用信息替代信息。也就是说,在语际翻译中,我 们所关注的不仅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对应(即逐词对应),而且也关注符号和符号组合的对 等。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的对等信息。但双语符之间不存在完全对等的关系,对等 关系存在于符号所承载的信息。因此,语际翻译不是符号翻译,而是信息转换(李文革,2004)。 符际翻译的内容更是广泛多样,把语言符号转换为其他形式,如图画、电影、电视或音乐, 其改编的幅度可能更大,常会涉及情节、内容、人物等的较大更改。雅可布逊对翻译的三种 分类,表明他对语言概念的观点,即语言概念是广泛的和无所不包的。这三种类型的翻译, 几乎包括了一切语言(和非语言)的交际活动。 翻译的定义虽然广泛,但当我们说“翻译”时,自然是指“语际翻译”。而中文“翻译” 一词词义丰富,基本可以涵盖英文的四种表达形式,表达四种不同的含义: translating(翻译过程):进行翻译的过程,是活动而不是有形的物体; a translation(译作):翻译过程的产品,即译语语篇; translation(翻译):一个抽象概念,包括翻译过程和该过程的产品。 translator(译者):翻译过程的执行者,译作的制作者。 在用中文表达时,我们或许可以用“翻译”一言以蔽之,但在用英文表述时,就要注意 使用不同的词语。 第二节 东西方学者论翻译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说来,就是“换 易言语使相解也”([唐]贾公彦《义疏》)。翻译的定义是开放性的,而不是排斥性的。其目 的不是要给翻译套上“紧箍咒”,或给出一个十全十美的定义,而是通过各家对翻译概念的 论述,来展现翻译的特性和本质。 一.西方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观点: 语文学观点: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A. Tytler). Translation, the surmounting of the obstacles, is made possible by an equivalence of thought that lies behind its different verbal expressions (T. Savory, 1959: 13). Translation, essentially, is the faithful representat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is written or said in another. Translation is a pane of glass through which we look at the work of art (G. Mounin). Translation should produce a version which may be read with as much pleasure as the original, and yet remain faithful to its spirit, sense and style (A. V. Federov). (注解:作为翻译的语言学派的重要人物,Fedrove 在这里却提出了一个翻译的文艺学 观点。可见,文学翻译归根到底是艺术。) 语言学观点: Translation is the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J. C. Catford, 1965:20). Translation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ome other language” (Jakobson, 1959/1966: 233).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another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source language,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Dubois). Translation is the replacement of a representation of a text in one language by a representation of an equivalent text in a second language (Meetham and Hudson). Translation is the “the transfer of ‘meaning’ from one set of language signs to another set of language signs” (Lawendowski, 1978:267).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 Nida, 1969/1982:12). 功能理论观点: Translation is the production of a functional target text maintaining a relationship with a given source text that is specified according to the intended or demanded function of the target text (Nord, 1991:28). Translation is a written communica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having the same meaning as the written communication in a first language (www.wordreference.com). 二.中国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学者观点: 严复:信、达、雅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易 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天演论》序言) (Translation has to do three difficult things: to be faithful, expressive, and elegant. It is difficult enough to b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yet if a translation is not expressive, it is tantamount to having no translation. Hence expressiveness should be required too. The Book of Changes says that the first requisite of rhetoric is truthfulness; Confucius says that expressiveness is all that matters in language. He adds that if one’s language lacks grace, it won’t go far. These three qualities then are the criterion of good writing and, I believe, of good translation too. Hence besides faithfulness and expressiveness I also aim at elegance.) 鲁迅:信、顺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翻译论集》) 林语堂: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 翻译是一种艺术。…翻译的艺术所依赖的: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 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 于翻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相当的见解。(《翻译论集》) 朱生豪论翻译 朱生豪在谈到翻译莎士比亚的宗旨时说:“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存原作 之神韵;必不得以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 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 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每译一段竟,必先自拟 为读者,查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 音节之是否调和。一字一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 (《翻译论集》) 傅雷:重神似不重形似: 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 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第一要将原作(连同思想、 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移译。(《学翻译书》) 钱钟书:化境 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差距,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 也不会没有距离……翻译总是以原作的那一国语文为出发点而以译成的这一国语文为到达 点。从最初出发以至终竟到达,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 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很贴合原文。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 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翻译论集》) 第三节 翻译的方法论 一.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 翻译活动始终受到二分法的制约,这反映出了翻译的本质特征。他们体现在:直译与意 译、异化与归化等对子上。他们都是翻译的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对翻译实践有极大的指导意 义。英国翻译理论家 Theodore Savory 曾列举出著名的翻译六对原则: 1. A translation must give the words of the original. 译文必须保留原文的措词。 2. A translation must give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译文必须传达原文的思想。 3. A translation should read like an original work. 译文读起来应该象原创作品。 4. A translation should read like a translation. 译文读起来应该象译作。 5. A translation should reflect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译文应该反映原文的风格。 6. A translation should possess the style of the translator. 译文应该具有译者的风格。 7. A translation should read as a contempory of the original. 译文读起来应该象原文同时代的作品。 8. A translation should read as a contempory of the translator. 译文读起来应该象译者同时代的作品。 9. A translation may add to or omit from the original. 译文可以对原文有所增减。 10. A translation may never add to or omit from the original. 译文不能对原文有所增减。 11. A translation of verse should be in prose. 诗歌应当译成散文。 12. A translation of verse should be in verse. 诗歌应当译成诗歌。 以上这六对原则基本可以延伸或归纳到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的对子里去,他们是对 立统一的结合体。历来的翻译实践和论述基本离不开这一点,虽然各家对这些概念的定义会 有不同,乃至发展创新,但基本大同小异。郭建中教授在了历来无数的定义和概念的争 议后,重新作了非常全面而系统的界定(郭建中,2004:211),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译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在目的语规范容许的范围内, 基本上遵循源语表达的形式,而又忠实于原文的意思。 意译(free translation):译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规范而不考虑源 语的表达形式,但又忠于原文的意思。 异化(foreignization):在译文中保留源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特别是保留原文的 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归化(domestication):在译文中把源语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用目的语中的文化观 念和价值观来替代,特别是把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用相应的目的语中的比 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来替代。 本着把事情简单化的思想,我以为,这两对方法是有重叠和互补的地方。首先,直译包 含意译,直译是原文形式和内容兼具,而意译则一般顾及内容。直译和异化一致,直译既然 遵循源语表达的形式,而又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就把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 等传递过去了吗?倒是意译和归化不能混为一谈:意译是只传其意,而归化则是把原文的比 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用相应的目的语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来替代。例 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成“一石二鸟”是直译、异化;译成“一箭双雕” 是归化,而不只是意译;译成“一举两得”才是意译,但不是归化。可以说异化、归化也是 从形式上看文化,看翻译。如果把这两个对子整合,可以称之为异化、归化和意化,或直译、 归译(换译)和意译。再者,采用异化、归化和意化,或直译、归译(换译)和意译,必须 根据翻译的目的、译者的方式取向、译文语言的容许度和读者的接受能力来决定的,否则同 样的原文可以衍生出各种不同译法的译文。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归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直译:同毛鸟,飞一道。) Laugh off one’s head. (归译:笑掉大牙;捧腹大笑。) (直译:笑掉脑袋。) At sixes and sevens. (归译:七颠八倒;乱七八糟。) (直译:六颠七倒;六、七相杂。) Neither fish nor fowls. (归译:不伦不类;不三不四;非驴非马。) (直译:既非鱼,又非禽;非鱼非禽。) 按照辜正坤(2003:371)的论述,上面的译文都各具千秋。成语“物以类聚,人以群 分”道出了这条成语的核心思想或称深层结构,对不懂外语者和一般娱乐性读者层来说,无 疑是较受欢迎的,符合一般读者的习惯性审美趣味,且形式简洁,成语味浓,但直译“同毛 鸟,飞一道”的好处在于译文“鸟”、“道”在押韵修辞这一层次上和原文的修辞结构“feather”、 “together”功能对等。其二,从译文文字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其内涵义。其三,它输入了外 国人特有的表现法:我们以“物”“人”作喻,而他们却用“鸟”来作喻,这就增加了本国 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 二.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语义与交际翻译则是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论述形式与内容 的关系。他把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定义为在目的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尽可 能容许的情况下,译出原文确切的上下文义(1981:47)。它用于翻译所有那些原创的语篇, 诸如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或人类学的语篇。这种表达性语篇的形式和内容一样重要,或 者形式和内容密切结合因而无法分离。语义翻译试图再现原作精确的风格和格调:词语中的 思维过程(表达形式)和交际翻译中词语后面的意图同样重要。语义翻译是以作者为中心的, 为了保留作者的个性语言,译者不仅需要特别关注语篇的每一个词语,而且关注组合这些词 语的句法,关注语篇特有的强调和节奏。对译者来说,他无权改进或更正源语篇。原来的词 汇或语篇结构、句子长度、词位置等应尽量保留。原文中任何错误应保留或最多在脚注中指 出。任何对源语规范的偏离应同样以偏离目的语规范来体现。新词语和词义如果出现在源语 语篇中应该译出,特异的隐喻应再现,作为风格标记的关键词语应保留。下面这个法、英、 中对照翻译很好地体现了语义翻译的特征: [法] “Car la France n’est pas seule! Elle n’est pas seule! Elle n’est pas seule!” [英] “For France is not alone! She is not alone! She is not alone!” [中] 因为法国并不孤单!她不孤单!她不孤单! 在这里,三个不同语种的语句序列、结构、语气基本相同。如果英译文写成:“For remember this, France does not stand alone! She is not isolated.”,或中译文写成: “因为法国并不孤单!她有国际支持,她并不孤立。”表达虽然丰富了,但原句的结构模式 变化了,原文的气势也就走样了。概而言之,语义翻译要求译文尽可能在词法、句法及至语 气上都逼似原作,求得语义结构的对等或贴切。很明显,语义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基础, 它集中反映了纽马克对翻译中准确的重要性的关注。 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是试图使读者阅读译文所得到的效果尽可能 接近原文读者阅读原文得到的效果(1981:39)。 交际翻译应用于所有那些内容或信息比形式更重要的语篇。这就是那些所谓“普通的” 语篇,他们构成译者日常工作的大部分。与语义翻译不同,交际翻译只面对译文读者,它关 注作者意图,而不是作者的思维过程,它试图更能适应读者,使原作文化内容更能让读者接 受。这不意味着译者非得忽略源语语篇的形式,相反,源语仍然是译者工作的基础。 如果在语义翻译中不准确总是错的话,那么,在交际翻译中,译者某种程度的干预总会 出现。为了使信息内容尽可能为读者接受,呼唤效果尽可能强,纽马克认为译者 有权去改正或改进文章的逻辑,用优美的或至少是功能良好的、符合句法的结构去取代 笨拙的结构;删除晦涩的字句;消除重复和赘述;排除某个模棱两可的词句中不太可能的释 义;修改并澄清难懂的行话(将松散的类属词削减至比较具体的成分),并将个人习语中的 怪异词句,即语言的任意运用给予规范化。进一步说,译者有权改正论据错误和疏忽,一般 是在脚注里加以说明。所有这些更正和改进在语义翻译中通常是不可接受的(1981:42)。 交际翻译出来的语篇可能易读、清楚、简洁和自然,使读者感觉它正是为他们而写。比 起语义翻译出来的语篇更为地道。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基本区别在下面例子中一目了然, 在翻译这些语句上,交际翻译远远胜过语义翻译。 正确使用交际翻译的例句: (a) Défense de marcher sur le gazon(法) 交际翻译:Keep off the grass(英) 勿踏草坪(中) 语义翻译:Walking on the turf is forbidden(英) 或 It is forbidden to walk on the turf 在草坪上走是禁止的(中) (b) Frisch angerstrichen!(德) 交际翻译:Wet paint!(英) 油漆未干,请勿触摸!(中) 语义翻译:Recently painted!(英) 湿的油漆!(中) 从以上例句看出,在具有交流、警示意义的祈使句中,使用交际翻译的效果更佳。它其 实就是寻找出译入语中的相应习惯语对译,而不是如语义翻译那样,如实地译出原文的内容 乃至词、句子的语义结构。 第四节 翻译的过程 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解码和重编码的过程。其模式如下: 原语 译语 原文 译文 重构 转译 根据美国翻译理论家的论述,翻译需要经过三个步骤:(1)分析,就是从语法和语义两 个方面对原文的表层结构、原文的信息进行分析;(2)传译,就是译者在脑子里把经过分析 的信息从原语传译成译语;(3)重构,就是把传递过来的信息重新加以组织,最后形成译文。 英国翻译理论家 Roger Bell 则描述了一个全面而略显复杂得翻译过程图: 分析 记忆 源语 文本 合成 目的语 文本 语义表征 这一模式表明,源语文本向目的语文本的转化是通过发生在记忆中的几个过程来实现 的:(1)把源语文本分析成普遍的(不依赖任何特定语言)的语义表征(semantic representation);然后(2)将该语义表征合成,构建目的语文本。在分析阶段,它包含句 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在合成阶段,它包含语用合成、语义合成和句法合成。句法 分析就是语篇解读。语义分析是识别出施动者、过程、目标。语用分析是对语义所承担的交 际功能进行分析,包括主述结构和语域分析。语义表征是一个抽象、普遍的概念和关系集, 代表所译小句的全部思想。它包含句法、语义和语用信息。语义表征是对原文句子进行三向 分析的结果,也是我们翻译时对一个新句子进行三向合成的基础。翻译不是把语言 A的句子 译成语言 B中的句子。而是把语言 A 小句拆解成它的语义表征,以此为基础,在另一种语言 里建立另一个可替换它的小句。在语用合成阶段,它要考虑如何处理原文的目的,如何处理 原文本的主述结构,如何处理原文的风格。在语义合成阶段,创造出一些结构来承载命题内 容并提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命题,在此基础上进入句法合成,构成目的语语篇的符号串。总结 起来可以为三大步骤:(1)对源语语篇的分析;(2)解读语篇时读者所能累积的全部认识; (3)新目的语语篇的合成。 本章推荐阅读书目 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罗新璋.翻译论集[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Newmark, P. 198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Oxford: Pergamon. 第二章 翻译的理解篇 第一节 理解与词汇研究 英语一词多义与翻译中的望文生义 翻译是涉及至少两种语言的操作。本科英语专业学生一般在研修英汉翻译课之前就已接 受两年英语专业基础课学习,他们已比较系统地掌握英语基本语法知识,听、说、读、写已 基本达到能表达、交流的要求,并已顺利通过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但是,这样的成绩还 并不足以证明学习者已没有语言问题,翻译学习仍离不开语言基本功的锤炼。具有一定语言 知识的人往往认为在英语词汇及语法结构的理解方面问题不大,好象困难仅仅在于汉语表达 方面。其实,翻译能不能过关,主要决定于英汉两种语言水平的高低和实际经验的多少。掌 握一些翻译技巧,只不过有助于扩大思路、提高熟练程度、使语句更加生色而已。不打好英 汉两种语言的扎实基础,翻译是搞不好的。因此,本篇着重从理解的角度论述翻译中的词法 与语法问题。 翻译时不仅要考虑到中英文的语篇、语体是否对等,还要照顾到具体词语的正确理解和传译, 因为词是构筑词组、句子、段落和篇章最基本最具体的单位。翻译中的错误,大多表现在词 语方面。英语词语讲究一词多义,越是普通常用的词,其在词典中的义项就越多。有些词,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翻译者很难把握其真切的含义,即使是有一定英语学习基础的人也常常 免不了误判词义,影响到译文内容的精确性。这种一词多义可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1)专 有名词先天性歧义;2)普通词语先天性歧义;3)普通词语结合后产生新义;4)普通词语 与专业术语的词义混淆。导致望文生义的主要原因是疏忽大意,未能根据上下文语境正确选 择词义。 一.专有名词先天性歧义 英语专有名词,尤其是地名专有名词,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由于篇幅关系,恕无法引 出所述全文,但这并不意味着本书编著者在割离上下文情况下分析译例。 [1] A succulent desert cactus, …native to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merica. (The Macmillan Encyclopedia,简称 ME) 译文:一种多汁沙漠仙人掌,…原产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评析:此句中的 America 不能译为“美国”,这里涉及普通历史、地理常识。事实上, America 和 American 严格来说应作“美洲”和“美洲的”解,现在则更多地用来指称“美 国”,即“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坚合众国)。因此此词应在一定的上下文 中注意区分,否则就造成上义词与下义词关系的混淆。例中的 America 应为自然地理概念, 而非行政概念。 [2] the first permanent Anglo-American settlement was established in 1821. (ME) 译文:第一个永久英裔美洲人定居点建立于 1821 年。 评析:本词皆可解作“英裔美洲人”或“英裔美国人”,根据上下文判断,得克萨斯 1821 年成为开发地,直到 1845 年才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第 28 州。因此,“英裔美国人”是以后 的事。 [3] there are now 35 in England, eight in Scotland, two in Northern Ireland and one in Wales.(ME) 译文:现在在英格兰有 35 所,苏格兰有 8 所,北爱尔兰有 2所,威尔士有 1 所。 评析: England 常泛指“英国”。而“英国”和“英格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英国” 之谓有其历史由来,它的英文全称是“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 UK,即联合王国。其中英格兰历来势力最大,主宰大不列颠事务,故转而 代表全国。如今约定俗成,只好将就,但翻译时务必弄清其具体所指。本句曾请几个学生翻 译,就有人将 England 翻译成“英国”,结果和后面的“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 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在本句中,England 只宜译成“英格兰”,它和“苏格兰”、“ 北爱尔兰” 和“威尔士”等构成英国(UK)整体。 [4]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is of Indian and mixed descent, with minorities of African descent, East Indians, and others. (ME) 译文:居民以印第安人和混血人为主,有少数非洲后裔、东印度人等。 评析: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1997),Indian 指:1(native or inhabitant)of the Republic of India 印度共和国的(土著或居民);印度的;印度人。 2= American Indian, 美洲印第安人。而 East Indian,根据《英汉大词典》,意为“东印 度人”,是旧时西方使用的一个含糊和不确切的名称,一般指印度、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 岛和马来群岛等。这些带有浓厚历史、地理色彩的词语极易造成混乱。解决的唯有了解 历史和地理,详加考证,否则极易出错。 二.普通词语先天性歧义 普通词语的一词多义是英语中极其普遍的现象。这些多义词主要来自于下面几个方面:原始 意义与引伸意义(如,candidate 从原始意义“穿白衣服的人”到引伸意义“候选人”);普 遍意义与特殊意义(如,case 从“事例、实例”这一普遍意义到“病例”和“案件”两个 特殊意义);抽象意义与具体意义(如,beauty 表示“美貌”这种抽象意义到“美人”这一 实体);字面意义与比喻意义(如,cool 的字面意义为“凉的”比喻为“不热情的、冷淡的”) (汪榕培、李冬,1983)。现举数例阐述之: [5] Maurice Sendak , US artist, best known for his illustrations of children’ s books.(ME) 译文:莫里斯·森达克,美国画家,以在儿童书籍中画插图最为出名。 评析: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1997),artist 指 person who practises any of the fine arts, esp. painting(美术家)。但许多人都把它理解为“艺术家”,因 为 art 一词更常用来表示“艺术”,泛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文学等,它还指技术、 技艺、技巧等。在本例句中仍以“美术家”或“画家”更为准确。 [6] stye A small abscess at the root of an eyelash. Styes, which commonly occur in crops, are usually treated with warm compresses to drain the pus.(ME) 译文:麦粒肿 睫毛根部的小脓肿。一般是成群出现,常以热敷排脓的方法治疗。 评析:英文划线部分很容易译成“农业上普遍见于庄稼物”,说明该词被理解为“庄稼” 的诱惑力极强,且孤立地看并无错误。解决的办法就是联系上下文来置疑,因为在这里出现 “庄稼”是不合逻辑的。 [7] Translations of French romances, Latin histories, and saints’ lives were part of the saga tradition…(ME). 译文:法国传奇故事、拉丁历史剧和使徒列传等翻译作品也属于萨迦传说的一部分。 评析:此句英文划线部分有“历史剧”的义项,但不少学生常习惯翻译成“历史” [8] nyalas are shy and nocturnal, inhabiting dense undergrowth, ….(ME) 译文:林羚易受惊,夜间活动,居住在稠密的下层灌丛中,……。 评析:此句英文划线部分极易译成“害羞”,这主要涉及词的搭配问题。但人们常常拘 泥于基本义而难以在译文中考虑词义是否搭配。 [9] If the skin has become thoroughly wet or one has perspired a great deal, sunscreens should be applied as often as every 30 to 60 minutes to maintain a reasonably high degree of effectiveness. 误译:如皮肤已完全潮润,或大量排汗,则应每隔 30 分钟或 60 分钟使用遮阳屏幕,以 保证适当的高效。 改译:如果浑身湿透,或者大量排汗,应每隔 30 分钟到 60 分钟涂用一次防晒油,以保 持理想的防晒效果。--《翻译批评散论》(132) 评析:误译中的“遮阳屏幕”令人费解,sunscreens 确有“遮阳帘”和“遮阳板”一 类的含义,但它还有“防晒油”的含义。因其多义,导致误解。 [10] Clark in “Handle with Care”: A bittersweet case of double identities. 误译:《小心翼翼》,主角克拉克,这是一部集好人和坏蛋于一身的啼笑因缘片。 改译:《小心翼翼》中的克拉克——一个具有双重人格、令人又喜又忧的角色。 评析:原文中的 case 是多义词,冒号后的成分显然用来说明主语 Clark 是怎样一个人。 case 在这里是指 an extraordinary character, 即指具有某一特点的人。可惜这词义太偏, 如果原文是 man 或 person,怎么会引起这样的麻烦? [11] I have been to Edinburgh just for two days, and my brothers have followed in the train of my trip. 误译:我到达爱丁堡刚刚两天,我的兄弟们就乘坐我旅行的火车接踵而至。 改译:我到达爱丁堡刚刚两天,我的兄弟们就循着我的行踪到来了。--《译事余墨》(51) 评析:英文句子有点蹩脚,是那种不够地道却又从语法上找不到什么毛病的句子。问题 出在 train 这个词上。从词源上讲,train 的意思更接近“a succession or series of things” (一列或一溜东西)。火车不就是一串车厢和车头组成的东西吗?这个误译是因为对 train 这个词了解不够细致所致。in the train of 意为“接着”、“继……之后”。可以说,这个 词确实令人迷惑,尤其是其上下文也起了误导作用。 三.普通词语结合后产生新义 根据陆国强(1999:20),以名词为中心的语义结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由词组,另一种 是固定词组。自由词组可以随意组合,见词知意。固定词组具有习语性,是在语言发展过程 中约定俗成的。这一类词组多半表示转义,带有隐喻性,其表达方式形象生动。英语中由形 容词+名词(短语)合成的结构在转译成汉语时不受词性的制约,也多半不能用对等模式来 移植,如 white elephant(无用而累赘的东西),fond dream(黄粱美梦),happy medium (中庸之道;折衷办法),narrow escape(九死一生),proud flesh(伤口愈合后凸现出来 的疤)等。下面从《麦克米伦百科全书》译文中摘出的例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12] He …was prominent in the ragged schools movement. (ME) 误译:他以破衣学校运动而闻名。 改译:他在推动贫民免费学校运动中表现出色。 评析:“ragged school”在英国历史中指“贫民儿童免费学校”。译者不可凭词的表面 结构去直译。在英文中 ragged school 经过了几次词义的引伸转义:穿破衣者→贫民→无钱 读书→为他们设立学校→提供免费教育。 [13] An indoor game for two or four players that originated in Englan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from real tennis. (ME) 原译:一种两人或四人参加的室内运动,19 世纪末起源于英格兰,由真正的网球发展 而来。 评析:原文划线部分应译成“庭院网球”、“室内网球”,也有词典译成“纯网球”。有的 译者把“real”和“tennis”割裂开,当作普通形容词处理,结果译成“真正的网球”。 [14] The houses were built of dry stone with stone slabs for furniture, all very well preserved. (ME) 原译:房子由干石头建成,以石板为家具,一切保存完好。 评析:何谓“干石头”?经查阅词典方知,它在建筑上指的是“由石头干砌而成”,即 无浆砌成的石墙(of a stone wall built without mortar)(Oxford Advanced Learner’ 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1997)。若照直翻译成“干石头”,岂不叫人伤透脑筋! [15] The Greek grave stelae were usually inscribed and ornamented with relief sculptures of the dead. (ME) 译文:希腊墓碑通常刻有或装饰着死者的浮雕像。 评析:relief 作为名词,既指“减轻或解除”,也指“浮雕或凸现”。受思维定式影响, 较常用的词义会首先干扰人们的选择,如果不查阅工具书,人们简直无法想到它的确切含义。 四.普通词语与专业术语的词义混淆 普通词语与专业术语也常易造成混淆。许多专业术语一般是普通词语引伸而来的,即先有普 通词语,后衍生出专业术语词义,如先有“mouse”(老鼠),后有“mouse”(鼠标),这是因 为普通词语和专业术语因隐喻关系而产生的。 [16] This difference, known as the comma of Pythagoras, can be compensated in several ways. (ME) 原译:这个音差,称为毕达哥逗号,能够以几种方法弥补。 评析:comma 一词的普通词义是逗号,但其音乐专业术语的词义却是“音差”,在涉及 音乐的条目中,它的释义只能是第二个。 [17] A method of comprising music using all 12 notes of the chromatic scale equally, invented by Arnold Schoenberg in the 1920s. (ME) 译文:1920 年代作曲家勋伯格所创立的作曲法,即平等使用半音音阶中的所有 12 个音。 评析:scale 作为普通词语表示“阶层”,作为音乐专业术语意为“音阶”,在翻译中译 者应充分意识到专业术语与普通词语的差别。又如,function 一词指“功能”、“官能”,在 数学中指“函数”。这类词,我们称之为“半技术词”(李鲁、李霄翔),排列如下: A 组(特点:科技词义单一),如: 单词 普通词义 科技词义 reading 阅读;读物 读数 mouse 老鼠 鼠标 impotence 衰弱;无力 阳萎 civil 民事/民用的 土木 B 组(特点:科技词义多样,因专业而异),如: a) dog 普通词义:狗 机械:车床的夹头;止动器 电子:无线电测向器 船舶:水密门夹扣 天文:大犬座;小犬座 气象:雾虹;(预示有雨的)小雨云 b) base 普通词义:基础;底部 化工:碱;盐基 药学:主剂 纺织:固色剂;媒染剂 数学:底边,基线;基数 建筑:垫板,脚板 军事:基地 c) rectify 普通词义:纠正;整顿 数学:(曲线)求长;从切 化工:精馏;提纯 机械:调整;拨准(仪表) 焊接:直流探伤 电气电子:整流;检波 五.典型词语的翻译 1.Poor 的几个译法: [18] In my poor opinion, you should let her go. 鄙意你应当放她走。 [19] Other media closer to the scene dismissed Carter as a poor loser. 对此事比较了解的其他报纸认为,卡特是一个输了会发脾气的人。 [20] She took me in her cabin and told me that she was a poor sailor and always went to bed immediately on getting on the boat. 她把我带到她房间内,并告诉我说,她有晕船的毛病,所以总是一上船就上床睡觉。 [21] Nor was he in the slightest disturbed by the outcries of wealthy alumni whose sons were forced to leave the college because they were poor students. 尽管那些由于孩子学习成绩太差被勒令退学的有钱的老校友大叫大嚷,他一点也不为所 动。 [22]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was reluctant to bring poor cases into court. 司法部不愿意把没有把握打赢的官司拿到法庭上去。 2.unsophisticated 的几个译法: [23] He was not amused by Pitt’s unsophisticated sense of humour. 他对皮特那种不到家的幽默感到难受。 [24] Mark is a smart and sophisticated young man. 马克是一个聪明老成的年轻人。 [25] They enjoyed every bit of the Communists’ simple, unsophisticated hospitality. 他们处处受到共产党的纯朴、真心诚意的款待。 六.语境下的词语翻译 在翻译中我们从词典中寻找词语的对等意思,但词典给我们的常常是其基本义,或对号入座 式的释义,无法直接用在译文中,应该根据语境来确定这句话或词语应该怎么说。叶子南 (2003:52)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好的论述。 [26] The United States exhibits the qualities of an individual going through a nervous breakdown. 原译:美国表现了患神经衰弱症病人的特征。 改译:美国表现了患神经衰弱症病人的症状。 评析:qualities 应转译成与病有关的词语,如“症状”。 [27] Because of this explosive progress, today’s machines are millions of times more powerful than their crude ancestors. 原译:有了这种爆炸性的进步,今天的机器比起原始期的机器不知强了好几百万倍。 改译:有了这种突飞猛进的进步,今天的机器比起原始期的机器不知强了好几百万倍。 评析:explosive 被译成“爆炸性的”,比较生硬,“突飞猛进的进步” 则考虑到语境。 [28] He is always politically incorrect. 原译:他总是政治上不够正确。 改译:他讲话总是不合时宜。 评析:这是美国英语特有的表达法,只能从社会、文化大环境中理解词义。 [29] That was not a very happy remark. 原译:那可不是一个十分高兴的讲话。 改译:那么说很不得体。 评析:常用词有时会有不常用的意思,译者会想当然地选用一个词的常用意思,而忽略 该词的不常用意思。happy 在这里应是 suitable 的意思。 [30] He complained of slight chest pains. 原译:他抱怨说有点胸痛。 改译:他说胸有些痛。 评析:“抱怨”一词用在这里有点生硬,其实就是“述说”,但词典一般都注为“抱怨”。 译者完全被原词语所束缚。 [31]
/
本文档为【厦门大学_英汉教程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