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_穷而后工_论_樊德三(1)

_穷而后工_论_樊德三(1)

2013-09-17 5页 pdf 428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90717

暂无简介

举报
_穷而后工_论_樊德三(1) 盆城师专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一九九四 年第二期 “穷而后工” 论 樊 德 三 “穷而后工 ” 是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命题 。 它的实质是说作家的痛苦经 历能使其才华得到充分发挥并体现在创作上。 这在文学史上确是一种带有普遍性 的 文 学现 象 。 这一 思想 , 从司马迁开始一直为历代文论家所重视并且不断地加以发挥 。 明确提出此说 的是宋代欧阳修 。 他说 :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 多穷 , 夫岂然哉 ? 盖世所传诗者 , 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 凡士 之蕴其所有而 不得施于世者 , 多喜 自放于...
_穷而后工_论_樊德三(1)
盆城师专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一九九四 年第二期 “穷而后工” 论 樊 德 三 “穷而后工 ” 是中国古代作家论中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命题 。 它的实质是说作家的痛苦经 历能使其才华得到充分发挥并体现在创作上。 这在文学史上确是一种带有普遍性 的 文 学现 象 。 这一 思想 , 从司马迁开始一直为历代文论家所重视并且不断地加以发挥 。 明确提出此说 的是宋代欧阳修 。 他说 :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 多穷 , 夫岂然哉 ? 盖世所传诗者 , 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 凡士 之蕴其所有而 不得施于世者 , 多喜 自放于 山颠 水涯 。 外见 虫鱼草木 、 风云鸟兽之状美 , 往往探其奇怪 ; 内有忧思感愤之那 积 , 其兴于怨刺 , 以道羁 臣寡妇之所叹 , 而 写人情之 难言 。 盖愈穷则愈工 。 然则非诗能穷人 , 殆 穷者而 后工也 。 ¹ 这里的 “穷 ” , 不是专指经济上的贫穷 , 而主要是指人生道路的坎坷不得志 , 以及由此激发 起来的感愤不平之情。 因此 , 这 “穷 ” 的涵义是极为丰富的 : 有经济上 的, 有政治上的, 有 其他方面的 , 或兼而有之 。 总之 , 是指作家所处的困境 、 逆境 。 “工” , 既可指作家的艺术 才能, 又可指作品的精美巧妙 。 当然 , 这两者并不矛盾 , 而且是密切相关的 : 作家有艺术才 能 , 其作品才会精美巧妙 ; 而作品的精美巧妙则体现了作家的艺术才能。 这两者 是 因 果关 系 。 所以 , “工 ” , 也可以理解为这两者兼而有之 。 那么, 介穷而后工 ” , 可以简释为这样 的基本精神 : 作家有着艰难坎坷的经历以及由此激发起来的感愤之情 , 就会出好作 品。 欧阳 修这观点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中又作了进一步论述 : “至于失志之人 , 穷居隐约 , 苦心危虑 , 而 极于精 思 , 与其所感激发愤 , 惟无所施于世者 , 皆一寓于文辞 。 故日 : 穷者之言易工也 。 ”º 我们从欧阳修以上两处论说中 , 可以看出他已初步揭示了 “穷 ” 为什么能 “工 ” 的原因 。 概 括起来 , 主要有这样几点 : 一是 “穷居隐约 ” 。 古代文人一旦身处 逆 境 , 往 往 “ 穷 居 隐 约” , 而这 “穷几隐约 ” 的环境则为他们提供了集中精力 、 集中思想 、 集中时间 的 创 作 条 件。 这样 , 他们可以不为世事所干扰 , 一门心思地搞创作 , 因为文学创作有它特殊的规律 , 尤其需要以上这些条件 。 中外文学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作家, 他们创作的光辉阶 段 , 往 往 是 “穷居隐约” 时期 , 文学史上有影响有分量的佳作也往往是作家在 “穷居隐约 ” 的环境中写 出来的 。 二是 “极于精思” 。 逆境将促使人深思反思 。 宋人魏庆之说 : “忧劳者 易 生 于 善 虑 , 安乐者多失于不思 。 ” » 这话是符合实际的, 人在痛苦的环境中特别是文人更为勤于思 考 、 善于思考 , 对人生和社会的矛盾会作理性的寻根探源 , 并能见出思想深度。 西方文学理 论家斯达尔夫曾感叹地说 : “痛苦” “对一些戏剧天才来说 , 这是何等取之不竭的思考的源 泉啊 I ” ¼ 斯达尔夫这话是比较深刻的 。 可见 , 痛苦促深思是中外文论家的共识 。 这也为文 学史上许多事实所证明 。 如屈原由于被逐流放 , 身处困境之中 , 理想不得申张 , 因而不得不 “上下求索” , 并且在他的作品中对天地人生发出了许多疑问 。 司马迁遭受最耻辱的宫刑以 后 , 只好 “述往事 , 思来者 ” , 以 “究天人之际 ” 。 三是 “感激发愤” 。 古代作家处于逆境 之中 , 往往接触到生活实际 , 从而能够深刻地体验感受到民间疾苦 , 思想感情就容易产生共 鸣 , 这样 , 才可能创作出真切感人而且有思想深度的作品 。 老成以后的辛弃疾在回忆起少年 时候作词的情形时曾经感叹地说 : “少年不识愁滋味 , 爱登层楼 , 爱登层楼 , 为赋新诗强说 愁 。 如今识尽愁滋味 , 欲说还休 , 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秋 。 ” 这说明文学创作 , 情感不 能做作强加 , 必须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 要想如此 , 就必须有切身的体验感受 。 别林斯基 说 : “如果一部作品不是在饱尝痛苦之后写成的 , 不是在深刻感受之后写成的 , 而是由于无 事可做, 单凭头脑冷静地捏造出来 , 它还能是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吗 : ” ½ 象杜甫 、 白居易 、 元结所以能写出 《三吏 》、 《三别 》、《卖炭翁》和 《悯荒诗 》那样真切而深刻地反映民生疾苦 的现实主义杰作 , 都与他们当时特定的经历和感受体验有关 。 所以 , 刘熙载在 《艺概 ·文概 》 中说 : “代匹夫匹妇语最难 , 盖饥寒劳困之苦 , 虽告人人且不知 , 知之念物我无间者也 。 杜 少陵 、 元次山 、 白香山 , 不但如身入 l’all 阎 , 目击其事 , 直与疾病之在身者无异 。 ” 逆境对于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古代作家来说 , 不仅有利于感受体验民生疾苦 , 而且更能促使他发愤有 所作为 , 使他的人格和意志更得到锤炼。 韩愈在 《柳宗元墓志铭 》中说 : “士穷乃见节义 。 ” 宋穿廉在 《元杨廉夫墓铭 》中说 : “至若文人者 , 挫之而气弥雄 , 激之而业愈精 。 ” 文学史 _ L的 的事实确是如此 , 许多古代作家在逆境中反而志更坚。 如屈原在流放中示了 “ 九 死而 不 悔 ” 的决心 ; 陶渊明在不为五斗米折腰而 “穷居隐约” 时还表示 “猛志固常在” 。 四 是 “寓 于文辞 ” 。 古代作家在逆境之中 , 由于 “穷居隐约 ” 、 “极于精思” 和 “ 感 激 发 愤” , 势 必要把在 “穷居隐约” 中所 “精思” 和 “感愤” 的精神成果即思想感情顽强地发泄出来 , 以 “施于世 ” , 这就要通过作品来表达 。作家都是思想家 , 要思想要表达是作家的职业本能 。不 仅如此 , 作家也最易 “感愤 ” , 最富情感 ,发泄情感同样是作家的职业本性 。欧阳修说 : 作家 “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 , 其兴于怨刺 ” 。 正因为作家在逆境中 “郁 积” 出 这 种 “ 忧 思 感 愤” , 所以 , “其兴于怨刺 ” 的作品 , 势必思想深刻 , 情感深沉 。 加之作家在逆 境 中 可 以 “得天独厚 ” 的集中时间 、 精力 , ·锤炼推敲的工夫相对地要充 裕 。 这 样 , 作 品 怎 么能 不 “工 ” 呢 ? 由上可见 , 欧阳修关于作家的 “穷而后工” 的观点 , 其理论比较全面深刻 , 不仅 提出了论点 , 而且揭示了原因 。 其原因也比较全面而有见地 。 “穷而后工” 说虽然为欧阳修首创 , 但是这一思想早在司马迁的 《史记 》中就有了 , 只 不过司马迁提出的是 “发愤著” 说 罢了 。 可以看出它们的渊源的继续发展关 系 。 司 马 迁 说 : 夫诗 书隐约者 , 欲遂其 志 之 思 也 。 昔西 伯构关里 , 演 《周 易 》; 孔子厄陈蔡 , 作 《春秋 》; 屈原放逐 , 著《离骚 》; 左丘失明 , 厥有 《国语 》; 孙子殡脚 , 而 论兵法 , 不 韦迁蜀, 世传 《吕览 )); 韩非 囚秦 , 《说 难 》、 《孤愤 》; 《诗三百篇 》, 大抵圣 贤 发愤之所 为也 。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 不得通其道也 , 故述往事, 忍 来者。 司马迁在这里指出 《周易 》、 《春秋 》、 《离骚 》、 《国语 》、 《吕览 》、 《说难 》、 《孤 愤 》、 《诗三百篇 》等都是作者 “发愤” 之作 。这些作者由于 “意有所郁结 , 不得通其道” , 所以 “欲遂其志之思” 。 司马迁所举的例子虽然有些不一定符合历史事实 , 但是就其 “发愤 著书 ” 的观点看 , 还是有它的历史意义的 。 关于 “发愤著书 ” 的观点 , 司马迁在他的多篇文 章中有所表白 。如在 《报任少卿书 》中有一段与上边引出的话类似 。在 《平原虞卿传 》中说 : “虞卿非穷愁 , 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 。 ” 司马迁在 《屈原贾生列传 》中不仅提出了 “屈 原之作 《离骚 》, 盖自怨生也 ” 的观点 ,而且还从人的本性角度分析了原因 : “人穷 则反本 , 故劳若倦极 , 未尝不呼天也 ; 疾痛惨但 , 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 , 竭忠尽志 , 以事 其君 , 谗人间之 , 可谓穷矣 。 信而见疑 , 忠而被诱, 能无怨乎 ? ,, 司马迁认为人有发泄情感 的本性 , 屈原 “竭忠尽志” , 反而遭谗 , 致使身处逆境 , 因此 , 势必要产生怨愤的感情 , 而 这种感情发泄出来就成了 《离骚 》。 司马迁在文中同时论及了 “发愤 ” 的原因是因为 “穷 ” , 这 “穷 ” 主要指政治上精神上 的打击 , 即指逆境 , 与后来欧阳修 的 “穷 而 后 工 ” 说 中 的 “穷 ” , 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 司马迁虽然没有提出 “工 ” 的观点 , 但是从他在 《屈原贾生 列传 》中赞扬屈原 “博闻强志 , 明于治乱 , 娴于辞令 ” , 以及赞烦 《离骚 》兼有 《国风 》和 《小雅 》的特色看 , 司马迁也间接地道出了 “发愤” 出佳作的观点 。 当然 , 司马迁的 “发愤 著书” 说中的 “书” , 还不可能专指文学作品 , 但是它显然包含了文学作品 。 司马迁这一观 点 , 在文论史上发生了很大影响 。 班固在 《汉书 ·司马迁传 》中完全赞同司马 迁 的 “发愤著 书” 、 “穷愁著书” 的观点 。 王逸在 《楚辞补注 》中也充分肯定了这一观点 。 桓谭也 曾提出 这样的观点 : “贾谊不左迁失志 , 则文采不发” 。 这是对司马迁 “发愤著书” 说的发挥 , 同 后来欧阳修的 “穷而后工 ” 的观点在精神 .上是一致的 。 “发愤著书” 说的思想 , 到南北朝以后 , 已逐渐比较明确地运用到作家论中了 , 这是文 学的自觉时代使然 。 刘瓣在 《文心雕龙 》中多处表述了 “发愤著书” 的观点 。 如在 《杂文 》 篇中说 : “原夫兹文之设 , 以发愤 以表志 。 身挫凭乎道胜 , 时屯寄于情泰 ; 莫不渊岳其心 , 麟凤其采 。 ” 刘 蒜认为人处于逆境不幸时 , 更需要精神寄托和感情慰籍 , 而杂文这种文体则 是因此而设 。 在 《才略 》篇评论冯衍说 : “敬通雅好辞说 , 而坎凛盛世 , 显志自序 , 亦蚌病 成珠矣 。 ” 意思是 , 冯衍虽然爱好文章辞令 , 可是在盛世时代很不得志 , 他自序平生的 《显 志赋 》, 也象蚌病了才产生出明珠 。 “蚌病成珠” 的比喻, 其精神同 “穷而后 工” 是 相 通 的 。 钟嵘在 《诗 品 》中也有类似的观点 。 他评论李陵说 : “有殊才, 生命不谐 , 声颓身丧 , 使陵不遭辛苦 , 其文亦何能至此 ! ” 评论刘现说 : “混既体良才 , 又逻恶运 , 故善叙丧乱 , 多感慨之词 。 ” 这些评论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 作家身处逆境才能出好文 。 到唐 代 , 文 论 家 、 文学家们对此论说得就更多更 明确了 。 李白在 《古 风 》中 提 出 : “哀怨起骚人 ,, 的观 点 。 白居易在 《与元九书 》中说 ; “苏 、李 、骚人皆不遇者 , 各系其志, 发而为文 。 故河梁之 句 , 止于伤别 , 泽畔之吟 , 归于怨 思 。 仿徨抑郁 , 不暇及他耳” 。 这里 , 指出苏武 、 李陵 、 屈原等都是命运不济的人 , 他们各自从本身的思想感情出发 , 写成诗篇。 白居易还在其他地 方表达了 “诗人皆不遇者 ” 这观点。 他在此信中说 : “诗人多赛 ” ; 在 《李白 墓 》中说 : “诗人多薄命 ” ; 在 《序洛诗 》中说 : “诗人尤命薄” 。 他对此之所以这样反复申说 , 固然 是由于考察了众多诗人 的经历后得出的结论 , 但更是他对自己的坎坷遭遇的感慨 。 正因为如 此 , 白居易进一步发展了司马迁的 “发愤著书 ”说 , 他的观点在 《序洛诗 》中体现 得 比 较 充 分。 他说 : 予历 览古今诗歌 , ⋯ ⋯观其所 自, 多因谗冤谴逐 , 征 戍行旅 , 冷馁病老 , 存 役 离 别 。 离发于 中, 文形于外 。 故愤忧怨伤之作 , 通计古今 , 什八九 焉。 世所谓 文 士 多数 奇 , 诗人 尤命薄, 于斯 见矣 。 又有以知理安之世少 , 离乱之时多, 亦明矣 。 白居易在这段话 中 , 首先指出古今大多数诗歌是因为作者身遭逆境而有感而发 , 因而统计古 今诗歌有十分之八九属于 “愤忧怨伤 ” 之作 。 接着指出文人大多数人生道路崎岖 , 而诗人命 运更惨 。 最后提出好作品在乱世要比治世出得多的观点。 白居易以上论说虽然有些地方不一 定准确 , 其结论也不一定就是规律 , 但是其观点在旧时代还 是基本符合实际的 , 而且对后 世 的文论家也发生了较大的影响 。 柳宗元 曾说 : “余既困辱 , 不得预睹世之光明 , 而幽于楚越 之间 。 故合文士以 申其志。 ⋯ ⋯大凡编辞于斯者 , 皆太平之不遇人也 。 ” ¿ 这里 , 柳宗元以 自己的坎坷遭遇发出感慨 , 说明在太平盛世 , “文士 ” 大多是不得志的人 , 他们 的唱和皆是 有感而发。 特别是韩愈在前人论说的基础上进而提出著名的 “不平则鸣 ” 说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草木之无声 , 风挠之鸣 , 水之无 声 , 风荡之鸣。 ⋯ ⋯金石 之 无声 , 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 有不得 已者而 后 言 。 其歌也有思 , 其哭也有怀 。 凡 出乎口 而 为声者 , 其皆有弗平乎 !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 , 择 其 善 鸣 者 而 假 之 鸣。 À 韩愈首先从物的一般规律并以草木 、 水 、 金石等物因受外部挠击而发出 声 音 为 例 , 说明人 的语言和文学作品都是由于 “不平则鸣” 而产生的。 韩愈这观点虽然是继承司马迁的 “发愤 著书” 说的, 但是他把这一说上升到普遍规律 , 这在封建时代是具有现实意义 的 。 韩 愈 的 “不平则鸣” 说虽然不是专指文学 , 但是包括文学 , 而且从他在其他地方的一些论说看 , 文 学创作的 “不平则鸣” 观点则是比较明确的 。 如在 《荆潭唱和诗序 》中 , 韩愈本着 “不平则 鸣” 的精神 , 进一步提出了文穷益工的观点 : “夫和平之音淡薄 , 而愁思之声要妙 , 欢愉之辞 难工 , 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 是故文章之作 , 恒发于羁旅草野。 ” 由此可以看出 , 后来欧阳修 的 “穷而后工 ” 的观点基本 上是从韩愈这观点继承去的 。 韩愈对文穷益工的原因也曾以柳宗 元为例作初步分析说 : “然子厚斥不久 , 穷不极 , 虽有出于人 , 其文学辞章 , 必不能自力 , 以致必传于后如今 , 无疑也。 ” 韩愈在这里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 一个作家逆境时间越长 、 程 度越惨重 , 其作品可能愈有价值 。 韩愈从 “不平则鸣” 的观点出发 , 还把作家分为 “善鸣” 和 “不善鸣” 两类 。 前者如屈原 、 司马迁 、 司 马 相 如 、 扬雄 、 陈子昂 、 元结 、 李白 、 杜甫 等 ; 后者如魏晋时代一些作家 。 韩愈这观点是比较深刻的 , 它已触及到作家的政治态度和社 会理想的性质 问题了 , 、因为 “不平则鸣 ” 的 “鸣” , 不能仅仅机械地理解为 由外界因素的触 发而致 , 还应从物的内在因素角度作分析 。 韩愈这观点是有见地的 。 由上可见 , 欧阳修的 “穷而后工 ” 说是司马迁的 “发愤著书” 说 、 韩愈的 “不平则鸣” 说的继承和发展 。 他具体论说 了 “穷而后工 ” 的道理 , 不同意 “诗人 少达而多穷” 的观点 , 从而提出了 t’1 卜诗之能穷人 , 殆穷者而后工” 的看法 。 这观点是对司马迁 、 白居易 、 韩愈等 的观点所作的补充和发·展。 但是 , 苏轼又不同意欧阳修的观点 , 认为 “诗能穷 人 , 所 来 尚 矣 , 而于轼特甚 。 ” 我们认为欧阳修的观点比较全面辩证 , 而苏轼等往往以偏概全 , 写诗 与逆境是不 能 看 作因果关系的 。 不过 , 苏轼虽然在 “诗能穷人 ” 这点 .上与欧阳修持不同观 点 , 但是对 “穷而后工 ” 这观点又是完全赞同的 。 他说 : “穷者诗乃工 , 此语信不妄 , 吾闻 诸醉翁。 ” @ 可见 , 欧阳修的 “穷而后工 ” 说影响是大的 , 后代不 少文论家持这种观点。 如 元代戴表元说 : “人之能以翰墨辞 艺行名于当时者 , 未尝不成于艰穷而败于逸乐 。 ” 明代 汤显祖说 : “士不穷愁 , 不能著书。 天亦穷子以发其声。 ” 袁宏道说 : “诗能 穷 人 穷 者 工 , 瘦岛寒郊无饱顿 。 ⋯ ⋯自来好语出肌肠 , 一字堪酬五十绢 。 ” À 清代赵翼说 : “国家不 幸诗家幸 , 赋到沧桑诗便工 。 ” 以上诸说 , 虽然说法不完全相 同, 但其精神实质都与 “发 愤著书 ” 、 “不平则鸣” 、 “穷而后工 ” 一脉相承 。 理论来 自实践 , 从以上诸家所论可以看 出 , “穷而后 工 ” 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带有普遍性的一种文学现象。 但是 , 不能把 “穷而 后工 ” 绝对化 , 因为 “穷 ” 只能说是 “工 ” 的一个方面的条件 , 它不是唯一条件 。 就是说 , “穷 ” 还须伴 之以其他条件才能 “工 ” 。 对这一点 , 古代也有文论家是有所认识的 。 如钟嵘 在评论刘混时说 : “现既体良才 , 又罗恶运 , 故善序丧乱 。 ” 这是说刘砚所以善 于 反 映 丧 乱 , 既因 “罗恶运 ” , 又靠 “良才” 。 宋代周济认为辛弃疾的作品之所以写得好 : 一 方面是 因为出于 “不平则鸣, 随处辄发” ; 另一方面又是由于 “其才情艳富 , 思力果 绝 , 南 北 两 朝 , 实无其匹 。 ” 清代程廷柞在 《赋骚论 》中分析屈原之所以能写 出 “若 星 日” 的 《离 骚 》, 也是一靠 “才 ” , 二因 “穷 ” 。 他说 : “屈原以经物之才, 遭怀王昏惑 , 流离放逐 , ⋯ ⋯故其文也 , 有若星 日之晦于云雾者焉 。 ” 以上诸家所论 , 都说明作家要能 “穷而后工 ” , 还必须同时伴之一个前提条件 , 这就是 “才能” 。 除此以外 , 有的文论家认为还 要伴 之 以 “文德” 。 、纪的在 《俭重堂诗序 》中是这样说的 : “夫 ‘欢愉之辞难工 , 穷愁之言易好 ’ , 论诗家成习语矣 。 然以 耀 靛 之 胸 , 贮愁之气 , 上者不过寒瘦之辞 , 下者至于琐屑寒气 , 无 所不至 , 其为好也亦仅 。 ” 纪的认为 “欢愉之辞难工 , 穷愁之言易好 ” , 不能一概而论, 1关 键看作者的德操怎样 , 如果是 “醒靛之胸” , 即使 “穷愁” , 也不能写出格调高雅的作品。 以上文论家对 “穷而后工 ” 的命题作的这些补充论述 , 使其内涵比较全面公稳 。 但是 , 古代文论史上也有一些文论家对这命题提出否定 , 如宋代张表臣 、 明代王思任、 清代翁 方纲等 , 他们不是由于对 “穷 ” 作狭隘理解 , 就是因为对 “工 ” 持不同标准所致 , 因而都有 片面性 , 不能立论 。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 , 我们认为 “穷而后 工” 说有它的一定普遍性 , 就 是说 , 这种理论概括是建立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的 , 即有它的一定科学根据 。 它对我们认识 文学现象有其理论价值 , 特别是对古代文学史上这种文学现象的理论 , 更有 其 认 识 作 用 。 直至今天 , 还不失它的一定的启发意义 。 当然 , 是否能把 “穷而后工 ” 这一命题作为古 今中外永远不变的文学规律 , 还有待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深入的思考 探索 。 注 : ¹ 《梅圣 俞诗集序》 . º 《薛简肃公文集序》 . À 《诗人 玉屑》 . ¼ 斯达尔丸 《论文学》 . ½ 《别林斯墓选 集》卷二 。 ¾ 《大史公 自序》 。 ¿ 柳宗元 : 《娄二十四 秀才 花下对酒唱和诗序》 。 À 韩愈 ’ 《送 孟东野序 》 . Á 韩愈 : 《柳 子厚墓 志铭 》 . 《答陈师忠书》 . 。 《僧惠勤初罢僧 职》 . 0 《吴僧崇古 师诗序》 . @ 《王生借 山斋诗性序》 . 。 《袁宏道诗集 t 赠陈正 夫 》 . ¾ 《题元遗山集》 . 《介存斋论词杂著》 . ( 上接 6 1页 ) 礼乐教化之功也。 ” » 他是看到了主 “德 ” 所产生的 “长久安宁 ” 的 巨大作用的 。 唐代李世 民采纳魏征 “王政本于仁恩 , 所以爱民厚俗之意 ” 的谏言 , 而 “以宽仁治天下 ” , 而 “于刑 法尤慎 ” 。 ¼ 这对 “员观之治” 的出现 , 是密切相关的 。 必须指出的是 , 孔子的 “主德辅刑 ” 的学说 , 虽有民本思想的萌芽 , 就其主导而言, 宗 法 伦 理 是 他的这一学说的基础 。 他的 “道之以德” 的 “德 ” , “齐之以礼 ” 的 tt% L’’ , 无 不渗透出 “尊尊 ” 、 “亲亲” 原则 , 甚 至 以 礼 屈法 。 “叶公语孔子曰 : ‘吾党有直躬者 。 其父攘羊 , 而子证之 。 ’ 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 : 父为子隐 , 子为父隐 。 —直在其中矣” ( 《论语 ·子路 》 ) 。 他这种 “父子相隐” , 是典型 的以伦理率法 。 纲常 名 教 , 是孔子 的信念 。 他的 “德 治” , 他的对百姓的教化 , 就是以此为核心的 ; 他的判断是否犯罪和论定 罪行 , 也是以此为准则的 。 孔子的 “德主刑辅 ” 的思想 , 之所以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安民 治安的良策 , 最本质是它反映以家族为本位的小农经济的要求 , 其宗法等级的观念 , 适应了 统治者维护特权的需要 。 一言 以 蔽 之 , 孔子的 “德主刑辅” 的思想 , 是以统治阶级的长远 利益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极终 目标的 。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 深入研究孔子的 “德主刑辅 ” 的思想 , 应当是有所批判和有所 借鉴的 。 对孔子的这一思想的科学认识和评价 , 有待我们化大气力去探求 。 这是艰 巨的 , 更 是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 注 : ¹ 《马克思思 格斯选集》第¼ 卷344 3页 . º 《列宁全集》第2卷 1 50 页 . » 《汉 书 · 董 仲舒传 》 。 ¼ 《新唐 书 · 刑法志》。
/
本文档为【_穷而后工_论_樊德三(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