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屈原的人格意识

2009-12-06 6页 pdf 386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5803

暂无简介

举报
论屈原的人格意识 2008年 第24卷 第 2期 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1.24 No.2 2008 (总第 98期) JO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 EDITION) (Sum.98) 文章编号 :1673~1646(2008)02—0019 05 论屈原的人格意识 唐祖敏 ,曾云燕。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娄底 4170002;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体育系,湖南 娄底 417000) 摘 要: 屈原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人...
论屈原的人格意识
2008年 第24卷 第 2期 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1.24 No.2 2008 (总第 98期) JO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 EDITION) (Sum.98) 文章编号 :1673~1646(2008)02—0019 05 论屈原的人格意识 唐祖敏 ,曾云燕。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娄底 4170002;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体育系,湖南 娄底 417000) 摘 要: 屈原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格意识。屈原生活在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最为频繁活跃的战国中后期,从其作 品所表现出来的 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圣贤意识、历史意识等思想意识可以明显地看到南北文化的精神特质在屈原身上的体 现,战国“士”文化精神以及血缘、家族、宗法观念对屈原人格意识的生成影响颇深。屈原忧国、忧民、忧己的深厚的忧患意识以 及他受孔、孟、庄生死观的影响同时又有所超越而做出的对死亡的坚定选择是其人格精神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屈原;人格意识 ;忧患意识;死亡意识 中图分类 号: 1222.3 文献标 识码 : A On QU Yuan’S Personality COnsCiOusneSs TANG Zumin .ZENG Yunyan (1.Dept.of Chinese,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 417000.China: 2.Dept.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 417000,China) Abstract:Strong personality consciousness is showed in QU Yuan’S poems。QU Yuan lived in later period of Zhanguo when the cultural interflow of south and north was frequent.This essay illustrates that the Cultural source and background of QU Yuan’S personality consciousness is clearly shown in his poems:QU Yuan’S personality consciousness is concerned with the cultural interflow of south and north in which much of his consciousness including self—expression,independence and history consciousness was formed。Qu Yuan’S personality consciousness is also affected by the spirit of intellectuals of Zhanguo period,and his conception to origin,family,and patriarchal clan。QU Yuan’S misery consciousness and firm choice to death are important contents of his personality consciousness. Key words:QU Yuan:personality consciousness:misery consciousness;death consciousness 0 引 目 屈原能成为世界文化名人,除了其作品具有“惊 采绝艳”的艺术魅力之外 ,还在于他那可以“与 日月 争光”的人格魅力。综观屈原作品 ,我们可以明显地 感觉到诗人在作品中反复表明的是,面对楚国黑暗 的现实,自己将不改初衷,坚持高洁,上下求索,九死 不悔。这表现出诗人强烈的人格意识。也许正因为 如此 ,自汉以来 ,对于屈原人格的研究成为屈学 的一 大焦点。刘安、司马迁、班固、朱熹、黄文焕、王夫之等 古代学者,虽然没有使用“人格”一词来评论屈原,但 他们在忠君爱 国的道德伦理层面对屈原 的性格 、气 质、品行、能力等所作的高度评价对后世学者在屈原 人格方面的研究影响颇深 。自1906年王国维先生第 一 次将西方心理学“人格”概念导入屈原研究以来 , 现当代学者们多踵武王氏,以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 对屈原人格作深入、细致的微观研究和宏观审 视[1]。本文拟在探讨屈原人格意识生成的文化渊源、 背景的基础上对屈原的忧患意识、死亡意识作较为 细致深入的剖析,以期对屈原人格境界有更为清晰 收稿 日期 :2007—06一O1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资助项 目(2005C013);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 目(06C445) 作者简介 :唐祖 敏(1969一),男 ,副教授 ,从事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 中 北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2008年第 2期 透彻的理解 。 1 屈原人格意识生成的文化渊源和背景 1.1 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屈原人格意识生成 的影响 南方的楚民族与北方中原的华夏 民族原本 同根 共祖,文化亦同源。北方 中原文化与南方楚文化的交 流最早始于夏商时代,可谓源远流长。屈原生活在南 北文化交流与融合最为频繁最为活跃 的战国中后 期 。一方面,“先楚民族是一个具有较强的追求意识、 英雄意识和悲剧意识的民族,他们似乎从不甘于现 状,有着百折不挠、至死也不放弃斗争的精神,并且 甘心情愿将生命献祭于一种 自己所追求的事业 。卫l,’ 屈原的人格 、精神正是在楚民族这种深厚的文化土 壤中培植起来的;另一方面 ,屈原人格精神的形成与 完善同时也受到了中原文化精神尤其是儒家文化精 神的影响。我们从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以下四个方 面的思想意识便可以看到南北文化的精神特质在屈 原身上的体现 。 1.1.1 强烈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 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包括 对 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 与评价。屈原是一个 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人。在《离 骚》中诗人 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 以降”, “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表明他坚信自己有天 地神灵所赋予的“内美”;在此基础上 ,诗人表示要不 断加强修养,保持高洁:“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 以为常”,这是诗人对自我才能、品质的高度自信; 《怀沙 》中诗人说 自己“怀质抱情,独无匹兮”,表明诗 人坚信并认定 自己有着“党人”所没有的峻洁美质; 为 了树立“修 名”,实现“美政”,诗人表示要不懈追 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这表明诗人在自信 自我品质与人格的同时已把这种 强烈的 自我意识融人了现实社会 ,从而使得这种 自 我意识因蕴含了社会价值而显得异常崇高伟大。诗 人对 自己出众的才华和光辉峻洁人格的 自信,一方 面铸就了他对国家强烈的感和使命意识:“乘骐 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忽奔走 以先后兮,及 前王之踵武”;另一方面,这种自信也铸就了诗人“独 立不迁”“九死不悔”的个性与人格。汉代班固否定 屈原高扬个性的精神 ,认为屈原是“露才扬己”,“责 数怀王.怨恶椒兰”,“忿怼不容 ,沉江而死-L3J。实际 上,班 固的这种否定正好从反面肯定了屈原这种强 烈的 自我意识 。 1.1.2 强烈的独立意识 屈原强烈的独立意识仅从诗人在作品中对超时 空的梦幻式神游的描写以及描绘这种神游的奇特的 艺术思维方式——神话思维就可以看出来。比如, 《离骚 》中抒情主人公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以及“朝 发韧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的梦幻式的奇异壮丽 的神游;《惜诵》中写登天游历,请厉神占 卜,向厉神 倾诉,与先贤沟通;《远游》描绘神奇脱俗、宏伟壮阔 的远游梦想以抒写诗人内心奔涌翻腾的复杂情感。 作品中超时空的梦幻式神游其实都是诗人独立意识 在作品中的艺术显现。屈原独立意识的的产生及其 表现方式的运用,其源起在于:第一,道家“逍遥”思 想的影响。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把“道”看成是世界 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道”是一个超越现实与时空 的无形实体,它“自本 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 存” ,所以它能摆脱所有束缚而获得 自由与独立。 由于庄子的“逍遥”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 , 于是便有了楚人对神仙以及仙游的向往与追求。屈 原与庄子同时稍后,楚人的这种独立自由意识难免 会对屈原的思想意识产生一定影响。第二,楚地巫文 化的影响。楚地巫风盛行,巫文化氛围浓郁。深受楚 地巫文化熏陶的诗人逢时逢地而“降”,却又不期遭 遇怨愤痛苦悲怆而又无人可诉无处可诉 ,于是 ,诗人 在诗歌创作中便运用这种幻化的神话思维方式来抒 写心 中久郁欲泻的汹涌情绪。正如赵辉先生所言 : “诗人抒发这种情感并不是通过人们所熟悉的现实 生活中的种种行为方式 的描述 ,而是赋予抒情主人 公以神性、仙性,通过他与人神交往所表现出来的与 诸神的矛盾关系,来展示这位抒情主人公那复杂的 内心世界,抒发作者的现实生活情感。[2】。”’ 1.1_3 强烈的圣贤意识 《天问》是屈原放逐中的作品。作品中的诸多设 问中,既有对于历史兴衰成败原因的探索,也有对人 的本质和生命价值 的思考 ,既有对历代许多帝王成 败的设问,也有对历代许多圣贤祸福的思索。如“初 汤臣挚,后兹承辅;何卒汤官,尊食宗绪”问的是伊尹 为汤臣竭忠尽智死后仍受优待的事;“何圣人之一 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箕子详狂”问的是圣贤品德 相同何以结局有异。可以看出,诗人思考的对象绝大 多数是中原各朝的著名历史人物,以及神话传说中 的人物 ,这屈原对社会历史、人生价值的探索是 在中原文化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的,他的人生价值观 和人格精神是与他对中原历史文化的思索相伴而形 成的。《离骚》《九章》等作品也体现出诗人的圣贤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总第 98期) 论屈原的人格意识(唐祖敏等) 21 识 :“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 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离骚》);“望三五以为像兮, 指彭咸以为仪”(《抽思》),尧、舜、汤、禹以及傅说、吕 望等都是中原人民心中的圣贤楷模,深受儒家的推 崇。屈原在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中深受他们的鼓舞与 激励,把他们的人格当作 自己追求的理想人格。 1.1.4 强烈的历史意识 在中原民族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对鬼神的狂热崇 拜,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兼并斗争激烈,尽管中 原民族还保留着许 多巫术礼仪,但绝大部分人尤其 是一些开明的政治家、思想家如墨子、苟子等已经清 楚地看到了是人而不是鬼神在主宰人类,他们出于 对现实的关注而开始把 目光转移到了与现实有密切 渊源关 系的历史 ,他们 以史 为鉴,总结历史经验教 训,表现出了强烈的历史意识。而南方的楚国因巫风 炽热,其历史意识、历史价值观在楚文化中的体现比 中原文化相对滞后 。在楚国,屈原是真正吸纳中原文 化中的历史意识,对历史作出客观审视和理性思辨 的思想家、政治家。这在屈原的作品中有充分体现。 如,《天问》“追述往古 ,终之以楚先,IL ,以“问”的形 式表达了诗人对夏、商、周三代以及先楚历史盛衰的 思考,对众多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并通过对历史的 深刻反思,流露出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它 “是一首咏史性质的的作品”,“是一首 ‘述往事,思来 者’的咏史诗”【6],又如,在《离骚》中诗人反复表明 自己要“法夫前修”,以前代圣贤作为自己的楷模,并 借对女委的回答备举历代兴亡之人事,极言后羿、 寒浞、过浇之荒淫,夏禹、商汤、文王、武王之贤能,从 正反两方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举贤而授能 兮,循绳墨而不颇”的“美政”理想。 1.2 战国“士”文化精神对屈原人格意识生成的影 响 春秋中叶以后,由于“礼崩乐坏”以及私学的出 现,伴随着阶级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在各阶级、阶层的分化集结过程中逐步派生出了一 个阵容庞大、成份复杂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兴 阶层一一“士”阶层。其中的“士”人大都出身卑微,如 自称“贱人”的墨子 ,自述“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的 孔子,以及“穷巷掘门卷枢之士”苏秦,还有庄子、张 仪、申不害等,几乎均属于孟子所说的“无恒产而有 恒心者”。也许正是他们“无恒产”的困顿处境激励着 他们奋发进取、自立自强,培养了他们强烈的自我意 识和进取精神。他们凭借自己的专长,或游说人主, 取得卿相之尊,或著书立说,成就一家之言。屈原生 活在这样一个“士”文化氛围如此浓厚的时代,“士” 人那种“尚志重道”的精神对他人格的形成无疑会产 生很大的影响。我们从屈原作品中所展示的“自我” 形象可以看到战国“士”人的精神在屈原身上的体 现:第一,屈原和战国“士”人一样具有强烈的主体意 识和实现自我的进取精神。他满怀强烈的政治激情, 对 自己的“内美”“修能”高度自信,为实现“美政”理 想执着进取,九死不悔。这与战国“士”人的精神一脉 相承。第二,屈原有着誓死捍卫人格尊严,宁死也不 屈从的峻洁操守。屈原在作品中一再表明自己不同 流合污,不与“党人”调和妥协:“宁溘死以流亡兮,余 不忍为此态也”(《离骚》),这正是孟子“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 ·滕文公下》)的坚 贞操守在屈原身上的体现。可见,屈原在思想上深受 到战国“士”文化精神的感召并形成了其刚强自信、 九死不悔的人格节操 。第三,在死亡观上,屈原深受 孔子 、孟子、庄子 的影响。首先 ,孔、孟的死亡观是以 道德价值为核心的,这种道德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 “仁”和“义”的追求上。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孟子主 张“舍生取义”,“仁”“义”的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理想 境界,为达到这种最高境界而导致的死亡,其意义价 值深远重大。诗人在作品中对暴君摧残圣贤生命的 强烈斥责,对古圣先贤以死殉节的充分肯定,对自己 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对为国捐躯的死难将士的热 情礼赞,以及对于孔、孟所推崇的唐尧、虞舜、商汤、 夏禹、周文王、周公等明主贤臣的高度赞赏,这些都 显示 出,孔 、孟的生死观在屈原的内心深处打上了深 深的烙印。其次,对于人的生死 ,庄子一方面倡导以 达观淡泊的态度看待生死,主张不悦生,不恶死;另 一 方面,庄子又主张“齐死生”,重视在精神上超脱生 死,追求所谓“逍遥游”,从而达到生死永恒的境界。 屈原采用梦幻神游的方式超越死亡,这在一定程度 上渗透着庄子“逍遥游”的精神内质。 1.3 血缘 、家族、宗法观念对屈原人格意识的熏陶 和培养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在商代就已基本确立,周代 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强化。宗法制实际上是当时 人们家族观念强化的产物 ,而家族观念是以血缘为 基础的。可以说,先秦时期中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 济制度以及道德伦理观念等都是在以血缘关系为基 础和纽带的宗法制度基础之上建立起来 的,从而导 致中原民族浓厚的家族、宗法观念。由于中原文化的 渗透与影响,原本也有尊祖意识和家族观念的楚民 族在 中原 民族宗法制的影响下 ,其宗法观念也逐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2 中 北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2008年第 2期 形成,只是不如中原民族强烈。据史书记载,楚受封 建 国是 在 周 成 王 时,“楚 之先 祖 出 自颛 项 高 阳”__7j1 ,“熊绎当周成王之 时,举文 、武 勤劳之 后 嗣,而封熊绎于楚蛮 ,封以子男之 田,姓芈氏,居丹 阳。 ”屈原从血统、世系上看是“楚之同姓”,属 楚公族。屈原年轻时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并深受怀 王信任,这除了诗人本身所具有的出众的德才之外, 与他“楚之同姓”的贵族身份是分不开的。屈原也 曾 任楚国“三间大夫”,其位虽闲散,可楚王让他负责管 理昭、屈、景三大王族并教育王族子弟,“三间之职, 掌王族三姓,日昭、屈、景 。 ”这也说明了楚王对屈 原贵族地位的认可。基于 自己这种较为显赫的贵族 地位,屈原在《离骚》篇首就宣称 自己与楚王是同姓 贵族,但诗人的目的不在于炫耀自己血统的高贵,而 在于表明自己与楚 国的命运是紧紧地连在一起 的。 很显然,这是屈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体现。正 是因为有这样一种对楚国兴衰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 心,诗人才会有对黑暗现实的痛心疾首:“怀朕情而 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离骚》),才会表现出 “恐皇舆之败绩”(《离骚 》),“恐祸殃之有再”(《惜往 日》)这样强烈的忧患意识。 2 屈原人格意识的重要体现 屈原作 品中体现出了非常强烈的人格意识 ,独 立不迁、上下求索 、好修为常、忠君爱国、美政理想、 忧国忧 民、以死殉国等都是屈原人格精神的重要 内 涵。对此,学界多有述论 。因篇融所限,这里只就屈 原忧患意识、死亡意识在作品中的体现作较为深入、 透彻的剖析。 2.1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源于远古时代,最初表现为一种对 自 然力量无法控制和战胜的恐怖、戒备的心理状态。随 着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忧患意识逐步表现为对国 家、对民族、对现实政治以及对人自身命运、处境的 忧患,进而积淀于民族心理的深层,成为民族文化的 一 种特性、一种品格、一种传统 。“忧患意识乃人类精 神开始直接针对事物发生责任感 的表现。也即是精 神上开始有 了人的 自觉的表现。 l,’因而 ,从某种意 义上说,忧患意识是一种文化精神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生灵涂炭, 忧患意识已成为了一种普趟 的社会意识。屈原便是 这一时期忧患意识主体的代表。面对楚国黑暗污浊 的现实,诗人内心产生了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 危机感和神圣的使命感。综观屈原作品,我们可以发 现,在诗人的思想里浸透着浓重的忧患意识。在作品 中,诗人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忧国、忧民、忧己。 2.1.1 忧 国 一 方面,诗人为国君昏庸而忧。“怨灵修之浩荡 兮,终不察夫民心”,“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 数化”(《离骚 》),“不毕辞而赴渊兮 ,惜雍君之不识” (《惜往 日》),“众鼹蹀而 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哀 郢》)。另一方面,诗人为“党人”误 国而忧 。“党人”搬 弄是非,颠倒黑白,谗巧离间,嫉贤妒能,蒙蔽君主, 致使君王昏庸,“蔽晦君之聪明兮 ,虚惑误又以欺”,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惜往日》)。面 对小人误国,国君昏庸,诗人忧心如焚,“恐皇舆之败 绩”(《离骚 》)。 2.1.2 忧民 倾 襄王元年,秦击楚 ,“秦大破楚军,斩首五万 , 取折十五城而去”L7j1 曲,此时,诗人适逢遭逐 。诗人 随“离散而相失”之 民而“遵江夏以流亡”,“上洞庭而 下江”。郢都陷落,人民妻离子散,诗人随着流浪的难 民,“焉洋洋而为客”。面对郢都陷落,人民流离,诗人 腹内如绞 ,老泪纵横 ,神思恍惚 ,“心婵媛而伤怀”, “涕淫淫其若霰”,(《哀郢》)。是苦难把诗人和人民紧 紧地连在了一起 ,诗人心 中无时不牵挂着苦难的百 姓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朱 熹注:“哀此民生遭世多艰也。”)“愿摇起而横奔兮, 览 民尤以 自镇”(《抽思 》),“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 (《怀 沙》),“瞻前 而顾 后 兮,相 观 民之 计极 ”(《离 骚 》)。此中“民”当指包含诗人在内的民众。 2.1.3 忧 己 诗人的“忧己”源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处 境,诗人的“忧己”有三:第一,得不到国君信任之“忧 患”。“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裔怒”,“怨灵修 之浩荡兮 ,终不察乎民心”(《离骚》),“昔君与我诚言 兮 ,日黄 昏以为期 。羌 中道而 回畔兮 ,反既有此他 志 ”(《抽思 》),“楫齐扬以容与兮 ,哀见君而不再得” (《哀郢》),“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 以 自明”(《惜 诵 》)。第二,找不到志同道合者之“忧患”。“兰芷变 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诗人为志同道合者的变节 痛心疾首:“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离骚》)第三,孤独无援之“忧患”。“国无人莫我知 兮,又何怀乎故都”(《离骚》),“孤子吟而}文泪兮,放 子出而不还”(《悲回风》)。诗人“竭忠诚以事君”,换 来的却是“反离群而赘肮”(《惜诵 》)。多次“求女”,均 以失败告终。诗人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吾独穷 困乎此时也”(《离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总第 98期) 论屈原的人格意识(唐祖敏等) 23 屈原“发愤以抒情”(《惜诵》)。在作品中,诗人以 对历史的追述 ,对现实的揭批 ,对爱恋失败的咏叹为 经 ,以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为纬 ,采用诗意独 白、寓情 于景、象征隐喻、梦幻神游等多种艺术手段,反复抒 写 自己的忧患情怀 。 2.2 死亡意识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以致遭贬。在经历了 沉重的贬谪苦痛之后 ,诗人怀着极度的绝望心情 自 沉殉节,体现了其生命存在的最高价值。屈原在作品 中以神话思维的艺术眼光对死亡问进行了深刻的 反思和探索,表现出强烈的的死亡意识。 2.2.1 屈原作品中关于死亡的描述显示出诗人对 于死亡价值的追求 首先,对历史人物死亡的描述,显示出诗人对于 死亡的道德价值的肯定。一方面诗人强烈斥责残暴 的恶势力对圣贤生命的摧残、剥夺,如“伍子逢殃兮, 比干菹醢”(《涉江》);另一方面,诗人否定那些自取 毁灭的暴君庸王,如“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离骚 》);再一方面,诗人肯定那些 以死殉节的古圣 先贤,如“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悲回 风》)。这体现出诗人是从道德理性的价值取向来衡 量死亡的意义的。其次,用隐喻手法表现死亡意象, 映照着诗人对于死亡的独特领悟。“佩缤纷以缭转 兮,遂萎绝而离异”(《思美人》),“何芳草之早天兮, 微霜降而下戒”(《惜往日》),“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 结而内伤”。这些包含着具有象征意义的死亡意象, 是对死亡的诗意隐喻。再次,描述诗人自己的死亡, 显示出诗人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诗人在作 品中反 复提及自己的死亡或自杀,表现了强烈的求死欲望, 呈现出明显的死亡冲动。按照弗洛姆和弗洛伊德的 理论,“生本能成为人最初的潜能,死本能则是人的 第二种潜能-[11],生本能和死本能在人的心理结构 中处于对立的矛盾状态,它们可 以由于生命个体的 遭遇而彼此消长并相互转换其主导地位。屈原因小 人谗陷导致革新失败,理想破灭,忠君爱国的高尚情 怀又得不到理解,这深重的挫折打击致使屈原的死 亡冲动超越了生命冲动,死亡本能战胜了生命本能, 这种死亡本能促使诗人走向死亡,并在作品中加以 表现,显示 出诗人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 2.2.2 梦幻神游一一 对死亡超越 的描写,显示出 诗人对生死永恒的肯定 基于原始宗教以及神话思维的对于死亡的否 定 ,在诗人的思想意识里 ,一方面 ,死亡只是对 肉体 生命的否定,“身首离兮心不惩”,人的精神生命—— 灵魂将永存 ,并且 ,灵魂可以离开人 的肉体去漫游 , 以新的方式存在 ,“魂 中道而无杭”(《惜诵 》),“宁溘 死以流亡”(《离骚》)。另一方面,由于神话在本质上 是否定任何死亡的,“它们(神话和原始宗教)断然否 定死亡的真实可能性,在某种意义上,整个神话可以 被解释为就是对死亡现象的坚定而顽强的否定_l。 ’ 因此人又可以超越死亡。在诗人的神话思维里 ,人可 以借助于梦幻神游,超越时空的限制,使生命达到永 恒的境界。因此,诗人在作品中多次描写 了梦幻神 游。诗人在境界壮阔、气势恢宏的神游中获得了生命 自由和审美愉悦,实现了对死亡的抗拒与超越。 2.2.3 屈原受孑L、孟、庄生死观影响的同时对生死 又有所超越 前文已论,屈原的生死观受孔子、孟子和庄子的 影响。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屈原最后的以死殉节 不是出于一时的义愤冲动,而是建立在诗人长期的 人格修养基础之上的一种坚定选择。一方面,受孑L、 孟死亡观的影响 ,诗人“不忍以清 白久居浊世,遂赴 泪罗 自沉而死~[813,诗人认为自己是在用生命捍卫 自己的“内美”“清 白”,是“伏清白以死直”,自己的死 亡是符合道德的,因而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 受庄子“齐死生”、生死永恒观念的影响,诗人深知, 生或死都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在黑暗现实中,既然活 着难以树立功业美名,难以超脱功樊篱,那就通过死 亡来获取心理平衡,保持人格完善。诗人相信自己可 以“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涉江》),因此诗 人最终在无法摆脱的功名痛苦中怀着对现实的绝望 情绪毅然选择了自杀这种特殊的死亡方式。 综上 ,对于屈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的死亡意识 ,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结论:第一,在屈原作品中, 无论是诗人言及的自杀,或是对历史上死亡现象的 描述 ,或是对超越死亡的“梦幻神游”的描绘 ,都是诗 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是诗人为实现“美政”而不懈 追求乃至以死殉节这种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 ,它蕴 含着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与阐释:死亡不应该是 毫无意义的抛弃生命,而应该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否 定;只有那些具有伦理意义和道德价值的死亡,才具 有意义、价值;一切有意义有价值的死亡,都并非生 命存在 的解体,而是新 的精神 的生成,是美 的升华。 第二,孔、孟以实现“仁”“义”的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 亡观以及庄子“不恶死”“齐死生”的生死自然、生死 (下转 28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8 中 北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2oo8年第2期 100年,但没有 民间认识深刻,措施也不 及民间彻 底。 同时也不能将这些地区革除“舅霸姑婚”的影响 估计过高,因为它实际上只影响到与其邻近的绥宁 一 些地区,广大的湘西地区“舅霸姑婚”仍普遍实行。 但是“星星之火”终于成燎原之势,至今这种婚制已 基本革除了。 从上述婚恋观和婚恋习俗中,不难看出除“舅霸 姑婚”外,它们大都是纯朴健康的。“姨表不婚”为提 高人口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重彩礼、忠贞爱情 可引导人们认识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的危害;“尊崇 女性、男女平等”对提高妇女地位和民族素质以及促 进社会进步都有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78. E2] 谢心宁、湘西探秘[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 994 [3] 本书编写组.侗族祖先哪里来EM].贵阳:贵州人民出 版社 ,1 981. [43 伍新福.苗族文化论丛[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9. [5] 永绥厅志:六卷[M].清宣统元年铅印本. [6] 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EM].长沙:湖南人民 出版社 ,1 986. [7] 丁世良等.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EM]. 北京 :书 目文献出版社 ,1 991. [8] 姚丽娟,石开忠.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M].北京:中 央民族大学 出版社 ,2005. [9] 伍新福.苗族史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 出版社, 2OO6. [1o] 姚金泉.婚俗中的人伦 ·湘西各族婚俗的透视[M]. 贵阳:贵州民族 出版社 ,2000. [11] 永顺县志EM].清乾隆五十八年刻本,江苏古籍出版 社 、上海书店、巴蜀书社影 印,2002. [1 2] 古州厅志[M].清光绪十四年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 上海书店、巴蜀书社影印 。2002. (上接 23页) 永恒的生死观,为屈原的以死殉节提供了理论依据 和精神支柱,屈原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是儒家 “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 参考文献 [1] 彭卫红.二十世纪屈原人格研究述论[J].江准论坛, 2005,(1):1O7 112. [2] 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M].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 1 995. [3]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沦选:第一册 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 ,1 999. 4] 庄子.大宗师EG]//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一册.北京: 中华书局 .1 982:246. [5] 王夫之.楚辞通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E6] 褚斌杰.楚辞要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 史记.楚世家EG]//司马迁.史记 :第五册.北京 :中华 书局 ,1 982. [8] 王逸.楚辞章句 ·离骚经章句序[G]//洪兴祖.楚辞章 句补注.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 999. [-93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1. [-10] 唐祖敏.论屈原忧患意识的艺术表现[J].淮北煤师院 学报 ,2006,(S):. 11] 弗洛姆.人心[-M].孙月才,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 989. [12] 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98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论屈原的人格意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