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总结课件

2020-05-27 14页 ppt 16MB 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sallyan

从教17年级,耐心细致,擅长整理资料

举报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总结课件历史单元总结历史问题整合通史坐标学科素养学科前沿历史通史坐标强化时间把握趋势历史问题整合纵向连线横向对比中西对比: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异同点。 美国罗斯福新政 苏俄(联)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 相同点 (1)背景: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2)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内容: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4)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同点 背景 新政前美国遭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阶级矛盾尖锐,经济受损严重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国内外敌人进攻...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总结课件
历史单元总结历史问题整合通史坐标学科素养学科前沿历史通史坐标强化时间把握趋势历史问题整合纵向连线横向对比中西对比: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异同点。 美国罗斯福新政 苏俄(联)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 相同点 (1)背景: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2)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内容: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4)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同点 背景 新政前美国遭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阶级矛盾尖锐,经济受损严重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国内外敌人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出现了经济和政治危机 改革开放前,“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工作重心亟待转移 内容 以工业为核心,涉及金融、农业、社会福利等领域 以农业为核心,涉及工业、流通、分配等领域 先农业后工业,全面改革,逐步开放历史 性质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实施缓和矛盾、恢复经济的措施 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国民经济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照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举 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结果 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严重破坏,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经济恢复,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实现了从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人民的生活从温饱向基本小康的转变 启示 (1)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不是哪一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生产方式历史——史料实证学科素养突破方法提高素养【典型】(2016·全国Ⅰ卷,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历史【思维过程】1.明立意:本题通过画像砖中体现的农事劳作情况,考查学生对当时生产关系的判断,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2.用所学:汉代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即地主田庄。3.获信息:题干时间为“汉代”,画像砖明此时实行集体劳作。据所学可知,汉代随着土地的日益集中,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即田庄,D项正确。“个体农户”与图片中的集体耕作不符,排除A项。精耕细作体现在农具、生产程序的改进等方面,材料体现不出,排除B项。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C项中“土地公有制”表述错误。答案:D历史【方法讲解】史料实证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的人文社会学科。对历史的探究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重要能力的体现。1.内涵: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2.要求(1)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2)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3)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4)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历史【针对训练】1.(2017·辽宁抚顺调研)刘继峰《斯大林模式的几点思考》:“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它的产生有历史必然性,改革斯大林模式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应该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层面下斯大林模式的不同”。由此可知斯大林模式(  )A.是适应苏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产物B.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C.是普遍有效的现代化模式D.符合社会主义制度解析:A 从“它的产生有历史必然性”可知,斯大林模式是符合苏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故A项正确;斯大林模式建立之初促进了苏联工业化进程,但在后期没有随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适时改革,从而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B项仅指出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不够全面,故错误;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忽视市场经济的作用,不适合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不是普遍有效的现代化模式,故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后期日益僵化,阻碍苏联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不能表明其符合社会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历史2.美国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解析:A 表格中显示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即传统的农业、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例下降,1950年后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体现出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中不能说明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故B项错误;经济危机不可能阻碍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和其他国家对比信息,故D项错误。上表反映出(  )A.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B.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C.经济危机阻碍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D.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0 7.0% 38.0% 55.0% 1980 2.5% 33.4% 64.1% 2006 1.0% 20.0% 79.0%历史学科前沿前沿拓展对接高考一、布哈林与苏联新经济政策作为列宁逝世后新经济政策的“最坚定”的捍卫者,布哈林最初曾极力反对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并否定在过渡时期有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存在。例如,当列宁在1918年4月主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后,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就愤怒地表示反对,认为这将使改革有“走上国家资本主义道路的危险”。甚至就在列宁对他多次点名批评和教育后,布哈林在1920年初也仍然顽固地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显然谈不上任何‘国家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是在原则上就排除这种可能性的。”再如,对过渡时期是否存在商品和商品经济的问题,布哈林也断然认为:“当生产过程的不合理性消失的时候,也就是当自觉的社会调节者出来代替自发势力的时候,商品就变成产品而失去自己的商品性质。”布哈林的这些看法显然是混淆了共产主义阶段与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的区别,尽管当时他和列宁等大多数俄共(布)党人都对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的长期性估计不足,并带有强烈的战时共产主义特征。然而不到一年,面对严峻的现实,布哈林的态度就基本转变。1921年3月,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当列宁代表中央提出以实物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时,布哈林不仅表示赞同,而且还在此后的7月和8月,先在共产国际三大上作了《苏维埃俄国新经济政策》的演讲,后在《真理报》上发表了《经济政策的新方针》一文,可见其思想已完全认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2年11月,在共产国际四大上,布哈林又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作用和意义。至列宁逝世后,布哈林更“成为联共(布)党内新经济政策的坚定捍卫者和解释者”。历史二、战后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20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表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些落后国家难以按照资本主义模式达到富强的目的,纷纷选择了社会主义模式,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范围。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其首要任务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推进现代化。能否把握这个中心,关系到社会主义模式能否存在下去这个根本问题。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进入最后灭亡的总危机阶段,改变了列宁时期极其有益的探索,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最终导致苏联的剧变。可喜的是,中国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明确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不断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多种现代化模式的诞生还表现在新兴独立国家的探索上。亚、非、拉地区的大多数国家独立以后,采取了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它们所走的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完全效仿欧美国家,在发展战略、国家干预等许多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有很大不同的传导性现代化模式,或者说赶超现代化的模式,其中东亚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社会主义模式和资本主义赶超模式本身也不是单一的,内部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多种现代化模式的诞生反映出历史发展既是统一的,现代化是必由之路;同时历史发展又是多样的,各民族有必要也有权力根据本民族的特点,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历史三、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的国家政治新政最为令人瞩目的成果或许是它对政府本身结构、行为的影响,以及它对美国政策本身的影响。从整体上讲,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通过新政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到1930年代末,各州政府明显地必须服从华盛顿政府,而在过去,这种迹象并不十分明显。罗斯福同样使总统的职位成为联邦政府的权威中心,国会再不能像新政前一样随意控制总统的权力。最后,新政对于国民的政治态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使许多选民的注意力,从1920年代的文化问题中解脱出来,唤醒人们对于决定生命的经济问题的关注。它使美国人日益关心和期待政府的行为——虽然新政本身并没有成功地满足人们的期待,并为战后年代新兴的自由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政留下的最重要的传统,也许是为民众提供了各种可能,使他们相信个人命运无须完全依赖于机遇或市场运作,1930年代奋斗成长的许多美国人相信,人类个体应该在前途渺茫和动荡不安的现代经济中受到某种保护,而新政尽管存在各种局限,毕竟展示了政府存在的价值及其所能提供的保护措施。历史四、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为了缓和危机,通畅国际贸易渠道,巩固美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罗斯福上台后提出了一些比较缓和的外交政策。1.罗斯福上台伊始就发出对苏友好的信号,1933年11月,美苏两国正式建交并就债务问题、赔偿问题和宗教问题达成谅解。2.1934年6月,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降低了长期以来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以此来缓和美国与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改善对外贸易环境。3.为了保护美国在拉美的投资,缓和当地的民族情绪,罗斯福对拉美提出了“睦邻政策”,废除了侵犯古巴主权的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干涉墨西哥内政的条约,撤回了驻海地和尼加拉瓜的美军,扩大了对拉美国家的最惠国待遇。美国缓和的外交政策为美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4.罗斯福对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采取了中立政策。1935年8月,国家通过《中立法案》,中立法规定,对交战国实行武器禁运,但授权总统确定禁运武器的项目和时间,禁止使用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向交战国运送武器。中立法有利于法西斯国家获得武器,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绥靖政策。后来,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扩张,美国国会对中立法进行了修改。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彻底改变了中立政策,开始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实质性的援助。
/
本文档为【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总结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